研究生: |
謝念驊 Hsien, Nien-Hua |
---|---|
論文名稱: |
金文名動詞類轉變現象研究 Study on Category Shift of Nouns and Verbs in Bronze Inscriptions |
指導教授: |
賴貴三
Lai, Kuei-San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57 |
中文關鍵詞: | 金文 、詞類轉變 、動詞名用 、名詞動用 、框架語意理論 |
英文關鍵詞: | Bronze Inscriptions, Category Shift, denominalization, noun deverbalization, Frame semantics theory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269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54 下載:2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自清代中晚期以來,受到西學東漸影響,以西方語法理論為基礎的研究方
法頗為風行。隨著中外語法研究不斷發展,晚近興起的認知語言學理論被廣泛應用於各項材料,成為眾人熟知的研究方法與學派,認知語言學派以人類的基本認知能力為出發點,探討人類認知概念與外在環境的互動過程,並用以解釋世界各地不同的語言現象。筆者以為此類研究方法目前尚未廣泛應用於古文字材料,然而古今漢語的語法及語意轉變現象有近似之處,本論文著眼於金文名動詞類轉變現象,試圖透過例子分析、句法結構和框架概念等不同層面的深入探究,進而釐清金文詞類轉變發生的原因及語意變化過程。
無論古今中外,文字生成和語言發展兩者關係密不可分,以往中國文字研究學者多著重在字形結構、字音變化與語意轉折之間的鑽研與類推,較少學者
由人類對周遭環境事物的認知模式探討文字形義變化關係,因此筆者試圖由認知語言學的框架語意理論探析古文字未定形過程中的詞類轉變現象。金文是刻鑄在中國古代青銅器上的文字,歷來被學者認為是研究中國古代文字與文化的重要材料,往昔學者雖已注意到古文字材料頻繁出現詞類發生變化的現象,但多半臚列說解,未能就字義歷時變化及使用情境等細節作更加深入的說明。本論文則由人類的認知模式作為研究切入點,探索金文材料發生名詞動用與動詞名用等詞類轉變現象,並藉此探尋上古漢語名動詞類發生變化的過程與原因,期盼透過框架視角瞭解詞彙語意的轉變延伸脈絡,冀能為中國文字研究開創更加多元的研究面向。
Since mid or late-Qing Dynasty, research methods based on Western grammatical theories have become quite popular owing to the dissemination of Western learning to the Orient. As grammatical researches on Chinese as well as other languages progress, cognitive linguistic theories proposed lately have been broadly applied to all sorts of materials and emerged as a well-known research method and academic discipline. With the fundamental cognitive abilities of human beings as the basis, cognitive linguistics explor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gnitive concepts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external world and provide explanations for various linguistic phenomena in different languages. In view that research methods based on cognitive linguistics have yet been used extensively in studies on ancient Chinese in spite of the similarities on grammatical and semantic shifts between modern and ancient Chinese, the study looks into the categorical shift of nouns and verbs in bronze inscriptions and attempts to verify the nature of category shift and the process of semantic changes in bronze inscriptions through in-depth investigation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and levels, including analyses on examples, grammatical structures, and conceptual frames.
At all times and across all languages, the formation of word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are tightly related. In the past, researchers working on Chinese characters tended to lay emphasis on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structures of characters, variations of sounds, and shifts in semantics, while not many studies have been propos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formal and semantic changes of Chinese characters based on how human beings perceive and recognize their surroundings. Therefore, the author of the present study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category shifts in the moratorium process of ancient Chinese words based on the frame semantic theor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Bronze inscriptions are ancient text inscribed on Chinese ritual bronzes and have been recognized by researchers as important evidence for unveiling the culture and language in ancient China. While having noticed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category shift in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most researchers simply enumerate explanations without further explicating the chronological semantic changes and the scenarios of usage.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s the phenomena of verb denominalization (shift from nouns to verbs) and
noun deverbalization (shift from verbs to nouns) in bronze inscrip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cognition and attempts to find out the process and the reasons of which the categorical shift of nouns and verbs occurs in ancient Chinese accordingly in hope to sort out the shifts in the semantics of lexicon by resorting to conceptual frame and create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to diversify the studies on Chinese characters.
一、古籍文獻
〔西漢〕毛亨注、〔唐〕孔穎達疏:《毛詩》,收於阮元審定《十三經注疏》重栞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 年。
〔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圈點段注說文解字》,臺北:萬卷樓圖書,2002 年。
〔東漢〕應劭:《風俗通義(附通檢)》,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 年。
〔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收錄於阮元審定《十三經注疏》重栞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 年。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收錄於阮元審定《十三經注疏》重栞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 年。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清〕阮元校:《重刊宋本爾雅注疏(附校勘 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88 年。
〔唐〕陸德明撰、黃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叢書名四庫善本叢書.初編.經部(第一冊)》,
臺北:藝文印書館,1996 年。 〔遼〕釋行均:《龍龕手鑑》,收錄於〔清〕李調元編纂:《函海叢書》,臺北:宏業書局,1972 年。
〔清〕袁仁林著、解惠全注:《虛字說》,北京:中華書局,2004 年 。
〔清〕俞樾:《古書疑義舉例五種》,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
〔清〕顧炎武:《音論》,《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小學類.241 冊》,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
〔清〕徐灝:《說文解字注箋》,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 庫全書.經部.小學類.22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
〔清〕孫詒讓:《契文舉例》,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 年。
二、 今人著作
于省吾:《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96 年。
于省吾:《雙劍誃吉金文選》,北京:中華書局,2009 年。
中國文字學會編:《第十三屆中區文字學研討會》,花蓮:東華大學,2011 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北京:中華書 局,2007 年。
王力:《中國現代語法》,上海:上海書店,1943 年。
王力:《古代漢語》,北京:中華書局,2011 年。
王力:《同源字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 年。
王力:《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2013 年。
王力:《漢語詞彙史》,北京:中華書局,2015 年。
王力:《漢語語法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年。
王宇信、宋鎮豪、孟憲武主編:《2004 年安陽殷商文明國際學術研究會論文 集》,上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年。
王宇信、楊升南:《甲骨學一百年》,上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 年。
王國維:《定本觀堂集林》,臺北:世界書局,1991 年。
王寅:《認知語言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 年。
王寧、林銀生、周之朗、秦永龍、謝紀鋒編:《古代漢語通論》,北京:北京師 範大學出版社,2001 年。
王薇:《名詞動用的認知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 年。
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編:《古文字詁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年。
白於藍:《戰國秦漢簡帛古書通假字彙纂》,福州:海峽出版社,2012年。
全廣鎮:《兩周金文通假字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 年。
向熹:《簡明漢語史(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年。
〔英〕安德魯.羅賓遜著、楊小麟與張志清譯:《喚醒沉睡的文字》,北京:北 京大學出版社,2014 年。
朱歧祥:《殷墟甲骨文通釋稿》,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 年。
朱芳圃:《殷周文字釋叢》,北京:中華書局,1962 年。
朱德熙:《朱德熙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年。
何九盈:《漢字文化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年。
何淑貞、王錦慧:《華語教學語法》,臺北:文鶴出版社,2015 年。
何淑貞:《古漢語特殊語法研究》,臺北:學海出版社,1985 年。
何景成:《商周青銅器族氏銘文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9 年。
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北京:中華書局,1998 年。
吳十洲:《兩周禮器制度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年。
吳為善:《認知語言學與漢語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 年。
吳鎮烽:《金文人名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
呂叔湘:《中國文法要略》,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 年。
呂振羽:《史前期中國社會研究》,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年。
宋永培:《當代中國訓詁學》,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0 年。
李永:《漢語動詞語法化的多視角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4 年。
李有清編:《于省吾教授誕辰 100 週年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 1996 年。
李佐豐:《古代漢語語法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年。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1 年。
李孝定:《漢字的起源與演變論叢》,臺北:聯經出版社,2008 年。
李家浩:《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李零:《李零自選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年。
李福保:《認知語言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年。
李學勤:《中國青銅器的奧祕》,新北:谷風出版社,1987 年。
束定芳:《認知語義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2008 年。
沈家瑄:《名詞和動詞》,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年。
沈寶春:《商周金文遺錄考釋》,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05 年。
周法高編:《金文詁林補》,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2 年。
周祖謨:《周祖謨語言文史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 年。
周祖謨:《問學集》,臺北:知仁出版社,1976 年。
周領順:《漢語移動域框架語義分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年。
孟憲鈞、楊靜榮編:《中國 100 件珍奇國寶》,南寧:廣西人民出版,1998 年。
易孟醇:《先秦語法》,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年。
林宏明:《戰國中山國文字研究》,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3 年。
武振玉:《兩周金文動詞詞彙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 年。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編:《 墓──戰國中山國國王之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1996 年。
邱德修:《上博楚簡(一)(二)字詞解詁》,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 2005 年。
姚孝遂:《姚孝遂古文字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 年。
施向東、冉啟斌主編:《古代漢語基礎》,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年。
胡厚宣、黃建中編:《甲骨語言研討會論文集》,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3 年。
唐蘭:《古文字學導論.殷虛文字記》,臺北:學海出版社,2011 年。
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年。
容庚編:《金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 年。
馬承源:《中國青銅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年。
馬承源:《商周青銅器銘文選》,北京:新華書店,1988 年。
馬建忠:《馬氏文通》,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年。
馬洪海:《漢語框架語義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年。
馬敘倫:《說文解字六書疏證》,臺北:鼎文書局,1975 年。
崔達送:《中古漢語位移動詞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 年。
康瑞琮:《古代漢語語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年。
張文國:《古漢語的名動詞類轉變及其發展》,北京:中華書局,2005 年。
張世超、孫凌安、金國泰、馬如森:《金文形義通解》,京都:中文出版社, 1996 年。
張世超:《金文形義通解(上)》,香港:中文出版社,1996。
張玉金:《甲骨文語法學》,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 年。
張亞初、劉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 年。
張桂光等編:《商周金文辭類纂》,北京:中華書局,2014 年。
張敏:《認知語言學與漢語名詞短語》,北京:新華書店,1998 年。
張榮興:《跨時空手語詞彙認知結構比較》,臺北:文鶴出版社,2015 年。
曹錦炎:《鳥蟲書通考》,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9 年。
許子濱:《楊伯峻春秋左傳注禮說斠正》,香港:中華書局,2017 年。
許仰民:《古漢語語法新編》,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01 年。
許倬雲:《西周史》,臺北:聯經出版社,1984 年。
許進雄:《中國古代社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
許進雄:《字字有來頭.日常生活篇I:食與衣》,新北:字畝文化,2018 年。
許進雄:《字字有來頭──甲骨文簡易字典》,新北:字畝文化,2018 年。
許錟輝:《文字學簡編.基礎篇》,臺北:萬卷樓圖書,2002 年。
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東京:文求堂書店,1934 年。
郭沫若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編:《郭沫若全集.考古編》,北京:科學出版社, 1983 年。
陳初生編纂、曾憲通審校:《金文常用字典》,高雄:復文出版社,1992 年。 陳忠:《認知語言學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7 年。
陳承澤:《國文法草創》,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年 。
陳絜:《商周姓氏制度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年。
陳夢家:《中國文字學》,北京:中華書局,2011 年。
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北京:中華書局,2004 年。
陳夢家:《陳夢家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17 年。
陳漢平:《西周冊命制度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86 年。
程湘清:《先秦漢語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2 年。
黃侃:《新編黃侃學術文集》,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 年。
楊伯峻、何樂士:《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北京:語文出版社,1992 年。
楊寬:《西周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 年。
楊樹達:《中國文字學概要.文字形義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
楊樹達:《詞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年。
楊樹達:《積微居金文說》,北京:中華書局,1997 年。
楊懷源、孫銀瓊:《金文複音詞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年。
楊懷源:《西周金文詞彙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7 年。
萬瑞杰:《兩周金文構形演變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 年。
董蓮池:《說文部首形義新證》,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 年。
裘錫圭:《裘錫圭學術文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年。
雷可夫與詹森著、周世箴譯注:《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臺北:聯經出版社, 2006 年。
趙元任著、丁邦新譯:《中國話的文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年。
趙誠:《二十世紀金文研究述要》,太原:書海出版社,2003 年。
趙誠:《古代文字音韻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1 年。
趙誠:《甲骨文字學綱要》,北京:中華書局,2009 年。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年。 蔡信發:《說文部首類釋》,臺北:學生書局,2002 年。
蔣紹愚:《漢語歷史詞彙學概要》,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年。
鄭張尚芳:《鄭張尚芳語言學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12 年。
魯實先:《殷栔新詮》,臺北:黎明文化,2003 年。
魯實先:《說文正補.轉注釋義》,臺北:黎明文化,2003 年。
魯實先全集編輯委員會:《珍本文字析義真蹟》,臺北:編者自印,1993 年。 魯實先著、王永誠編:《文字析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4 年。
魯實先講授、王永誠編:《甲骨文考釋》,臺北:里仁書局,2009 年。
魯實先講授、王永誠編輯:《周金疏證》,臺北:臺灣商務書局,2011。
盧英順:《認知圖景:理論建構及其運用》,上海:學林出版社,2017 年。
錢存訓:《錢存訓文集》,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2 年。
戴家祥主編:《金文大字典》,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
謝維揚、房鑫亮編:《王國維全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 年。
鍾琛:《先秦兩漢及魏晉南北朝音樂傳播概論》,臺北:龍視界,2014 年。
羅振玉:《增訂殷墟書契考釋》,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 年。
羅振玉考釋、商承祚類次:《殷虛文字類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2 年。 羅常培:《語言與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年。
蘇以文、畢永峨編:《語言與認知》,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 年。
龔煌城:《漢藏語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2002 年。
三、 期刊論文
于省吾:〈鄂君啟節考釋〉,《考古》第 8 期,1963 年,頁 442-448。
王玉鼎:〈名詞動用是否活用的界限初探〉,《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3 期,1990 年,頁 68-73。
王薇、孫毅:〈現代英漢名詞動用對比分析〉,《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第 4 期,2007 年,頁 65-67。
石雲孫:〈書寫工具的漢字錄存〉,《古籍研究》第 1 期,2001 年,頁 57-68。
朱鳳瀚:〈衛簋與伯 諸器〉,《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6 期,2008
年,頁 1-7。
朱德熙、盧甲文、馬真:〈關於動詞、形容詞「名物化」的問題〉,《北京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第 4 期,1961 年,頁 53-66。
何琳儀:〈魚顛匕補釋──兼說昆夷〉,《中國史研究》,2007 年 1 月,頁 29-
39。
吳福祥:〈漢語歷史語法研究的目標〉,《古漢語研究》第 67 期,2005 年 2
月,頁 2-14。
吳鎮烽、王東海:〈王臣簋的出土與相關銅器的時代〉,《文物》第 5 期,1980年,頁 63-66。
李杰群:〈連詞「則」的起源和發展〉,《中國語文》第 6 期,2001 年,頁
525-576。
李建強:〈從柬聲字的諧聲通假看複輔音學說的侷限〉,《國學學刊》,2014 年 1月,頁 129-141。
李福印:〈Leonard Talmy 的語言哲學思想〉,《中國外語》第 12 卷 6期,2015年 11 月,頁 41-47。
李學勤:〈小盂鼎與西周制度〉,《歷史研究》第 5 期,1987 年,頁 20-29。
李學勤:〈吳虎鼎考釋──夏商周斷代工程考古學筆記〉,《考古與文物》第 3 期,1998 年,頁 29-31。
李學勤:〈試論新發現的版方鼎和榮仲方鼎〉,《文物》第 592 期,2005 年 9 月,頁 59-69。
李學勤:〈由蔡侯墓青銅器看『初日』和『吉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第 5 期,1998 年,頁 85-88。
沈家瑄:〈從「演員是個動詞」說起──「名詞動用」和「動詞名用」的不對稱〉,《當代修辭學》第 1 期,2010 年),頁 1-12。
尚秀妍:〈兮甲盤銘匯釋〉,《殷都學刊》第 4 期,2001 年,頁 89-94。
林建宏、張榮興:〈從意象基模來分析《小王子》篇章的上層結構〉,《清華學 報》第 44 卷第 2 期,2014 年 6 月,頁 283-315。
林建宏、張榮興:〈華語中的隱藏捷徑:談轉喻的教學應用〉,《華文世界》第 120 期,2017 年,頁 30-46。
林澐:〈「燕亳」和「燕亳邦」小議〉,《史學集刊》第 2 期,1994 年,頁 56- 59。
武振玉:〈西周金文中連詞「則」的用法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 2 期,2007 年 3 月,頁 61-64。
武振玉:〈殷周金文中的運動類動詞〉,《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 4 期,2009 年 7 月,頁 62-65。
姚振武:〈漢語謂詞性成分名詞化的原因及規律〉,《中國語文》第 1 期,1996 年,頁 31-39。
唐友波:〈䨊卣與周獻功之禮〉,《上海博物館集刊》,1996 年,頁 45-52。
孫敬明:〈車大夫長畫考〉,《文物》第 1 期,1987 年,頁 43-47。
徐盛桓:〈名動轉用的語義基礎〉,《外國語》第 1 期,2001 年,頁 15-23。
馬承源:〈晉侯𩵦編鐘〉,《上海博物館集刊》第 7 期,1996 年,頁 1-17。
高鴻縉:〈散盤集釋〉,《師大學報》第 2 期,1957 年 6 月,頁 1-90。
張光裕:〈樂從堂藏 簋及新見衛簋三器銘文小記〉,《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49 期,2009 年 5 月,頁 11-17。
張宇衛:〈說「逑」字及其相關問題〉,《臺大文史哲學報》第 87 期,2017 年 8 月,頁 81-118。
張伯江:〈詞類活用的功能解釋〉,《中國語文》第 5 期,1994 年 9 月,頁 339-346。
張榮興:〈從心理空間理論解讀古代「多重來源單一目標投射」篇章中的隱 喻〉,《華語文教學研究》第 9 卷第 1 期,2012 年,頁 1-22。
張榮興:〈華語篇章中的攝取角度〉,《華語文教學研究》第 5 卷第 2 期,2008 年 12 月。
郭錫良:〈先秦漢語名詞、動詞、形容詞的發展〉,《中國語文》第 3 期,2000 年,頁 195-201。
湯志彪:〈鳥蟲書三考〉,《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258 期,2012 年 4 月),頁 96-101。
程琪龍:〈Jackendoff 的概念語義學理論〉,《外語教學與研究》第 2 期,1997 年,頁 8-14。
黃川田修:〈韓城梁帶村兩周銅器考──試論芮國封地之歷史背景〉,《早期中國 史研究》第 2 卷第 1 期,010 年 6 月,頁 1-41。
黃天樹:〈殷墟甲骨文中所見的「名動相因」現象〉,《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 科學版)第 3 期,2013 年,頁 84-92。
黃天樹:〈殷墟甲骨文所見的「名動相因」現象〉,《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 學版)》,2013 年 3 月,頁 84-91。
黃尚明:〈從考古新材料看鄂國的歷史變遷〉,《華中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版)》第 54 卷第 1 期,015 年 1 月,頁 144-149。
黃盛璋:〈試論三晉兵器的國別和年代及其相關問題〉,《考古與文物》第 1 期 1974 年,頁 13-44。
黃錫全、于炳文:〈山西晉侯墓地所出楚公逆鐘銘文初釋〉,《考古》第 2 期, 1995 年,頁 170-178。
葉向榮:〈浠水縣出土西周有銘銅盤〉,《江漢考古》,1985 年 1 月,頁 104- 105。
董蓮池:〈說山西渾源所出魚顛匕銘文中的『顛』字〉,《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 會科學版)》第 35 卷第 1 期,2012 年 1 月,頁 26-29。
詹鄞鑫:〈魚鼎匕考釋〉,《中國文字研究》,2001 年,頁 175-179。
詹繼張:〈漢字「六書」中的轉喻隱喻〉,《語文學刊》第 9 期,2008 年,頁
66-68。 雷蔚茵:〈名物化現象與詞類範疇〉,《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7期,2011 年)頁 136-137。
靖安典:〈名詞化語法隱喻及其理解〉,《宜春學院學報》第 33 卷第 1 期, 2011 年 1 月,頁 177-139。
管振彬:〈淺談語法隱喻及其實際意義〉,《湖北教育學院學報》第 22 卷第 5 期,2005 年 9 月,頁 99-101。
翟勝利:〈西周金文與獻俘禮〉,《文物春秋》,2010 年 6 月,頁 12-15。
劉昭瑞:〈說錫〉,《考古》第 1 期,993 年,頁 68-80。
歐德行:〈多義感官動詞「看」之義項研究〉,《語言暨語言學》第 15 卷第 2 期(2014 年),頁 159-198。
蔡永貴:〈試論漢字字族的時代特徵〉,《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 32 卷第 1 期,2010 年 1 月,頁 1-5。
黎錦熙:〈漢語構詞法和詞表研究(上)〉,《北京師大學報》第 5 期,1959 年,頁 83-104。
黎錦熙:〈漢語構詞法和詞表研究(下)〉,《北京師大學報》第 6 期,1959 年,頁 71-93。
薛理禹:〈毛筆源流初考〉,《尋根》第 2 期,2009 年 4 月,頁 82-87。
謝明文:〈鄭義伯𦉢銘文補釋〉,《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5 年 7 月,頁 60-70。
謝明宏:〈鄂君啟節廬江考〉,《珞珈史苑》,2016 年,頁 51-59。
謝健雄:〈當代台灣漢語慣用轉喻:認知語言學取徑〉,《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 第 4 卷第 1 期,2008 年,頁 55-67。
魏培泉:〈先秦主謂間的助詞「之」的分布與演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 所集刊》第71 本第 3 分,2000 年 9 月。
羅西章:〈宰獸簋銘略考〉,《文物》第 8 期,1998 年,頁 83-87。
蘇文英:〈再論甲金文中的「典」、「冊」及簡牘出現的時代〉,《古籍整理研究學
刊》第 1 期,2015 年 1 月,頁 86-89。
四、 學位論文
王冬梅:《現代漢語名動互轉的認知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論文,2001 年。
王麗娜:《子犯編鐘集注與釋義》,重慶:重慶師範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碩士論文,2017 年。
曲英梅:《基於語料庫的英漢動名化對比研究》,長春:東北師範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 年。
朱剛焄:《西周青銅器銘文複音詞研究》,濟南:山東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博士論文,2006 年。
朱習文:《甲骨文位移動詞研究》,重慶:西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論
文,2002 年。
余沛芝:《東周金文代詞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6 年。
吳佳樺:《古漢語名詞轉動詞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6 年。
李春:《春秋官制與《周禮》職官系統比較研究──以《周禮》成書年代的考察 為目的》,石家莊:河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04 年。
林聖傑:《殷商至春秋時期金文人物名號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 年。
武剛:《西周的外服制與王朝邊域統治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博士論文,2018 年。
金河鐘:《殷商金文詞彙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博士論文,2008 年。
徐力:《春秋金文詞彙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語言學系碩士論文,
2007 年。
馬飛:《西周成王時期銅器銘文集釋》,長春: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17 年。
莊惠茹:《兩周金文軍事動詞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
楊坤:《戰國晉系銅器銘文校釋及相關問題初探》,長春:吉林大學中國史碩士 論文,2005 年。
董妍希:《金文字根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1 年。
鄧飛:《兩周軍事動詞研究》,重慶:西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3 年。
鄭憲仁:《西周銅器銘文所載賞賜物之研究──器物與身分的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2004 年。
五、 外文文獻
Adrienne Lehrer & Kittay (eds.). Frames. Fields. And Contrasts. NewEssays in Semantics and Lexical Organization. New Jersey: Hillsdale. Lawrence Erlbaum, 1992.
Cathy Cogen et al. (eds).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 Society. California. Berkeley:Linguistic Society, 1975.
Charles , Fillmore. Frame Semantics.in Linguistic Society of Korea ed. Linguistics in the Morning Calm. Seoul: Hanshin 1982. p.111-138.
Croft, W., & Cruse, D. A. Cognitive Linguis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Fillmore, Charles. Form and Meaning in Language (Vol.1). Stanford: CSLI Publications.2003.
Halliday M. A. K. , Matthiessen C. Construing Experience Through Meaning: A Languagebased Approach to Cognition. Londan & New York: Continnium, 1999.
Huang & Lenders (eds).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nd Beyond. Taipei: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Academia Sinica, 2004.
importance for cognitive scienc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K-U. Pantherand G. Radden,. ed. 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 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9.
Langacker, R.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Nicholas Evans. The Myth of Language Universals: Language diversity and its P. Roberson & N.Ellis eds. Handb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2008.
Radden and Dirven. Situation type. in Cognitive English Grammar.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7.
Tai, James H-Y.(戴浩一)"Category Shifts and Word-Formation Redundancy Rules in Chinese."Chines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II 1: Morphology and Lexicon, Symposium Series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2(1997) , Academia Adrienne Lehrer & Kittay (eds.). Frames. Fields. And Contrasts. NewEssays in Semantics and Lexical Organization. New Jersey: Hillsdale. Lawrence Erlbaum, 1992. Sinica. Pp.435-468.
Ungerer, Friedrich. and Hans-Jörg 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London: Longman. 2006.
Vyvyan Evans. A Glossary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7.
六、 電子資源
Charles J. Fillmore 原著、詹衛東譯,〈框架語義學〉,網址: http://ccl.pku.edu.cn/doubtfire/Translation_otherspaper/Frame%20Semantics. pdf。
〈中文詞彙(Chinese Wordnet)網路沿革〉,網址: http://lope.linguistics.ntu.edu.tw/cwn/#。
劉美君:〈中文動詞詞彙語意網的建構:空間配置動詞的詞彙及構式研究〉,網 址:https://ir.nctu.edu.tw/handle/11536/130381。
劉美君,〈中文動詞詞彙語意網的建構:移動動詞的語意類型研究〉,網址: https://ir.nctu.edu.tw/handle/11536/96465。
〈《裘錫圭學術文集》補正表〉,網址: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2601。
王沛姬:〈畯簋铭文析疑〉,網址:
http://www.kaogu.cn/cn/xueshuyanjiu/yanjiuxinlun/qita/2015/1023/51807.ht ml。
黃安琪:〈不只三高! 中壯年還有三低危機〉,《聯合報》,2015 年 10 月 18 日,網址: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67/1256198。
陳菘霖:〈現代漢語「所以」的語法化歷程〉,網址: http://www.huayuqiao.org/articles/chensonglin/csl01.pdf。
黃錫全:〈棗陽郭家廟曾國墓地出土銅器銘文考釋〉,網址: http://rcc.whu.edu.cn/a/cxwk/cjw/2011/0819/316.html。
張崇禮:〈釋古文字中的「畫」和「彫」〉,2012 年 12 月 8 日,網址: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1970。
七、 電子資料庫
「中文詞彙網路(Chinese Wordnet)」網址: http://lope.linguistics.ntu.edu.tw/cwn/。
中文動詞詞彙語意網(Mandarin VerbNet),網址: http://verbnet.lt.cityu.edu.hk/#/。
中央研究院:「小學堂金文資料庫」,網址: 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jinwen。
中央研究院語言所:「中央研究院上古漢語標記語料庫」,網址: http://lingcorpus.iis.sinica.edu.tw/ancient/。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先秦甲骨金文簡牘詞彙資料庫」,網址: http://inscription.asdc.sinica.edu.tw/c_index.php。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殷周金文暨青銅器資料庫」,網址: http://bronze.asdc.sinica.edu.tw/qry_bronze.php。
中華民國教育部:「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址: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bdic/index.html。
中華民國教育部編:《教育部異體字字典》,網址: http://dict.variants.moe.edu.tw/variants/rbt/home.do。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小學堂上古音」,網址: 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shangguy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