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彭玉慧
PENG,YU-HUEI
論文名稱: 臺北縣國小補校新住民學生學習適應與就讀國中補校學習需求之調查研究
指導教授: 黃明月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1
中文關鍵詞: 新住民學生學習適應國小補校學習需求
英文關鍵詞: foreign spouse, learning adjustment, Elementary supplement school, learning need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3下載:1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北縣國小補校新住民學生學習適應及對於國中補校課程學習需求與課程實施需求的情形。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有四:
    一、瞭解臺北縣國小補校新住民學生學習適應情形。
    二、探討國小補校新住民學生就讀國中補校的課程學習需求。
    三、瞭解臺北縣國小補校新住民學生就讀國中補校的課程實施需求。
    四、根據研究結果提供建議,以供教育行政當局、學校未來在推動補校新住民教育的參考。
    本研究以「臺北縣國小補校新住民學生學習適應與就讀國中補校學習需求之調查問卷」,對臺北縣國小補校新住民學生,進行3725人比例分層抽樣,共發出66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559份,回收有效率為84.70%。所得資料經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和卡方考驗、t考驗等進行統計分析,歸納所得結果,獲得以下八點結論:
    一、臺北縣國小補校新住民學生學習適應五個層面得分皆高,以身心適應表現最好
    二、整體學習適應及其部份層面因來臺年數不同有顯著差異;整體學習適應及其五個層面因就讀年級不同有顯著差異
    三、臺北縣國小補校新住民學生對就讀國中補校學習需求六個層面的得分皆高,以「親職教育」需求最強烈
    四、就讀國中補校課程學習需求之「語文識字」層面因原生國教育程度不同有顯著差異;「親職教育」、「醫療保健」、「民俗文化」層面因來臺年數不同有顯著差異;「工作技能」、「親職教育」、「醫療保健」、「民俗文化」及「相關法律」層面因就讀年級不同有顯著差異
    五、臺北縣國小補校新住民學生就讀國中補校課程實施需求中最希望採用的上課方式為「面對面教學」、上課時間為「週一至週五晚上」、上課地點為「學區國中」
    六、臺北縣國小補校新住民學生就讀國中補校課程實施需求中繼續就讀國中補校意向有六成;繼續就讀高中職補校意向有四成
    七、臺北縣國小補校新住民學生繼續就讀國中補校因原生國教育程度、原生國籍及子女人數不同有顯著差異
    八、臺北縣國小補校新住民學生繼續就讀高中職補校因原生國教育程度及來臺年數不同有顯著差異
    根據以上結論,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
    ㄧ、提供新住民學生繼續學習的機會設立社區學習中心
    二、加強對新住民學生提供學習策略的指導以增進學習信心
    三、調整國小補校二、三年級課程以增進學習適應
    四、在國中補校語文及社會課程中融入新住民因應生活適應上的學習課程內容,尤其親職教育提供;而教師教學應強調語文識字的學習以增加其對生活的適應
    五、課程與上課地點的安排應顧及新住民學生之需要
    六、製作視聽媒體提供補校新住民學生學習
    七、賦予補校辦學空間以利新住民學生繼續就學
    八、對未來研究之建議分別就研究對象、研究變項、研究方法上提出未來進一步研究之參考。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learning adjustment of foreign spouses who study at the elementary supplementary school and their learning needs at junior high supplementary schools in Taipei County. The objective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Explore the foreign spouse-students’ learning adjustment to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2. Explore the foreign spouse-students’ learning needs at junior high supplementary schools.
    3725 foreign spouse-students were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660 copies of the questionnaire were handed out and 559 valid ones were obtained, with a return rate of 84.70%. A variety of statistical methods such as t-test, one-way ANOVA, Scheffé post hoc comparison, and Chi-square test were adopted to analyze the data.
    The major findings were shown following:
    1. The learning adjustment of the foreign spouse-students was good.
    2. The learning adjustment shows the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their different backgrounds.
    3.The learning needs of the foreign spouses-students was high in Taipei County.
    4. The learning needs shows the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their different backgrounds.
    5. According the different needs of the foreign spouses, the time of the class should be regulated.
    Based on the findings, three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in this research:
    1. Learning needs of foreign spouses should be taken seriously.
    2.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teaching materials selection should combine with the need of foreign spouse.
    3.Responding to the need of lea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verse learning channel and flexibility are very important..
    4. Establish a community learning center to provide the service for the foreign spouses.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研究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及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0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2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7 第一節 補校教育現況與問題 17 第二節 新住民學習與困境 23 第三節 學習適應與學習需求 34 第四節 學習適應與學習需求之相關研究 4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2 第一節 研究架構 62 第二節 研究對象 6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7 第四節 研究程序與實施 76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76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79 第一節 臺北縣國小補校新住民學生之現況分析 79 第二節 國小補校新住民學生學習適應情形分析 84 第三節 國小補校新住民學生就讀國中補校課程學習需求之分析 97 第四節 國小補校新住民學生就讀國中補校課程實施需求之分析 11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1 第一節 結論 131 第二節 建議 135 參考文獻 139 壹、 中文部份 139 貳、 英文部分 144 附 錄 146 附錄一 專家效度問卷 146 附錄二 正式問卷 152 附錄三 專家建議及處理彙整表 156

    壹、中文部份
    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2002)。全球化與成人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內政部統計資訊服務網: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下載日期:2008.5.6
    尤哲政(2004)。台東縣國民補習教育實施現況問題研究與解決方案。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王惠芝(2005)。二十一世紀的終身學習。臺北市:心理。
    王瑞宏(1995)。成人基本教育教師教學型態與學生學習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伍振鷟、林朝鳳(1993)。我國國民補習教育實施狀況調查研究摘要。載於教育部社教司(主編),成人基本教育研究專輯(第 一集)(頁 179-277)。臺北:教育部社會教育司。
    江志宏(2006)。外籍新娘參與識字教育之研究-以九十四學年度臺北縣國小補校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江喬瑛(2007)。臺北縣國民小學補校新住民識字學習障礙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昌期(2001)。國中中途輟學學生就讀國中補校學習適應與升學意向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昌期(2004)。臺北縣外籍配偶基本教育學習需求評估之研究。北縣成教,23,37-55。
    吳美雲(2001)。識字教育作為一個「賦權」運動-以「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輔導班」為例探討。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國松(2005)。南投縣國民小學辦理外籍配偶識字教育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吳清山(1984)。臺北市國民中學導師專業教育背景與管教態度對學生生活適應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清山(2006)。讓新住民有翻身的機會:談新住民教育的困境與突破。研習資訊,23(5),15-20。
    李坤祟(1994)。國中學生學習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南師院學報,27, 75-94。
    李俊男(2004)。東南亞外籍配偶識字教育方案學習障礙。國立大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李俊湖(2006)。新住民及其子女的教育與輔導。研習資訊,23(5),53-57。
    李振賢(1998)。多元方式入學的高中學生學業成就與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素蓮(2005)。台南縣外籍配偶學習需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李萍、李瑞金(2002)。台北市外籍新娘適應之研究─以越南新娘為例。臺北:中華民國•基督教女青年會協會。
    李瑛(1990)。國中補校教師對成人學生與非成人學生教學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瑛、趙長寧(2002)。成人學習 : 本土經驗的實踐。臺北市 : 師大書苑。
    周文欽(1991)。台北高市外來高中學生的就學成因、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慧玲、林月鳳(2007)。新住民教育—東南亞外籍配偶生活適應與識字教育之研究。研習資訊,24(6),125-137。
    周寶珠(2005)。中年婦女就讀國中補校學習歷程之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未出版,高雄市。
    林君諭(2003)。東南亞外籍新娘識字學習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良慶(2000)。繼續進修意願之研究-以嘉義縣民眾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美如(2006)。中部地區國中補校經營、學生學習需求及改進定位之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林美和(2006)。成人發展、性別與學習。臺北:五南。
    林美和、黃富順、郭麗玲、陳雪雲、陳仲彥、賴銹慧(1993)。我國成人學習需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
    林振春(1995)。社會教育需求評估。載於臺灣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中心-社會教育活動規劃參考手冊,18-42。
    林振春(1997)。臺灣地區成人教育需求內涵的德惠法研究。成人教育學刊,1,43-82。
    林振春(1999)。從學校與社區互動談如何落實學校社區化。中等教育雙月刊,50(6),7-12。
    林清山譯(1996)。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臺北:遠流。
    林進材(1992)。城郊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學校適應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武曉霞、徐文濤(2004)研究主持。臺北縣外籍配偶基本教育學習需求評估之研究,臺北縣教育局外籍配偶專案研究報告。
    邱秀霜(2006)。台南縣市國小補校教育實施現況與問題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邱秋美(2003)。臺北縣國中補校社區化經營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美切(2006)。嘉義縣東南亞外籍配偶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邱皓政(2007)。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 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五南。
    邱琡雯(1999)。在地國際化?外籍新娘在地化:嘉義地區國小補校外籍新娘之社會生活。台灣社會問題研究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社會問題研究推動委員會。
    邱琡雯(2002)。性別與移動-日本與台灣的亞洲新娘。臺北:時英。
    俞筱鈞譯(1996)。適應與心理衛生:人生週期之常態適應。臺北:揚智文化。
    柯正峯(1999)。終身教育政策法制之探討。國立教育資料館教育資料集刊,24,81-100。
    胡夢鯨(1998)。終生教育典範與學校教育改革行動。北縣成教輔導季刊,10, 20-23。
    胡夢鯨(1998)。終生教育典範與學校教育重建的結構性轉變。北縣成教輔導季刊,11,22-27。
    夏曉鵑(2001)。「外籍新娘」現象之媒體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3,153-196。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臺北:台灣社會研究。
    夏曉鵑(2003)。從全球化下新女性移民人權反思多元文化政策。2003 全球客家文化會議。
    夏曉鵑(2005)。不要叫我外籍新娘。臺北:左岸。
    徐文濤(2006)。臺北縣國小補校外籍配偶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徐意淳(2005)。外籍配偶識字教育政策進行執行評估-以臺北市國小補校為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下冊)-現代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臺北:東華。
    張春興(主編)(2001)。教育心理學 ─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張菀珍、黃富順(2007)。我國外籍配偶學習問題之研究。國教學報,19,49-78。
    教育百科辭典編審委員會主編(1994)。教育百科辭典。臺北巿:五南。
    教育部(1990)。社會教育工作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4)。成人教育與國家發展。臺北:師大書苑。
    教育部(1996)。中華民國教育年鑑。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8)。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9)。補習及進修教育法。教育部編印。
    教育部(2004)。建立外籍配偶終身學習體系中程計畫。臺北:教育部。
    莫慧如(1989)。我國國民補習教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莊玉秀(2003)。東南亞籍跨國婚姻婦女在臺文化適應與其參與教育活動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許秀薇(2007)。臺北縣國小補校外籍配偶學習態度與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郭宜君(1996)。嘉義市成人學習策略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郭為藩(2003)。成人學習 : 心理學的探討。臺北市 : 心理。
    陳里鳳(2006)。臺北市外籍配偶親職教育需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美惠(2002)。彰化縣東南亞外籍新娘教養子女之經驗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庭芸(2002)。澎湖地區國際婚姻調適之研究:以印尼與越南新娘為例之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清美(2001)。高齡學習者對學習環境偏好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淑珣(2007)。臺灣社會教育之探討—從補習教育博碩士論文研究現況切入。研習資訊,24(6),119-124。
    陳貴珍(2005)。國小補校教師對成人學習者特性知覺與教學型態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順成(2003)。北高兩市社區大學學員學習需求、學習現況及繼續進修意願之比較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源湖(2002)。外籍新娘識字教育實施之探析。成人教育雙月刊,68,25-34。
    陳榮傳主編(2008)。新移民 新未來。臺北市 : 新臺灣人文教基金會。
    陳慧美(1992)。我國國小補校學生學習障礙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麗娟(1994)。我國國民補習學校班級氣氛及其成人學生學習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寶珠(2004)。警察人員繼續學習參與動機、障礙因素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雪朗.梅倫、羅絲瑪莉.卡法雷拉(Sharon B. Merriam,Rosemary S. Caffarella)著;楊惠君譯(2004)。成人教育總論。臺北市:商周。
    湯麗芬(2000)。大學會計系學生學習行為、教師教學行為及學習環境相關分析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會計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賀玉英,陳更新主編(2006)。新移民婦女.中學生與大學生 : 對當代中國人自我觀的考察。臺北縣 : 八方。
    黃正治(2004)。臺北縣國民小學辦理外籍配偶識字教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竹韻(2004)。公務人員參與網路學習意願與障礙因素之研究:以臺北市政府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昌誠(1990)。空中大學學生學習行為與學習困擾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明月(2002)。婦女學習特性分析。社教雙月刊,107,32-40。
    黃明月(2005)。成人行動學習之探討。成人及終身教育,6,10-17。
    黃明月、朱克儉、林美和、游雪芳、楊尚青、劉奕權、蘇月娥(2003)。『社會變遷下國中補校的轉型』座談會。社教雙月刊,117,5-21。
    黃明玉(2004)。高齡者自我導向學習傾向、班級學習氣氛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未出版,高雄市。
    黃明娟(1994)。我國國小補校學生學習障礙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美瑛(2006)。高齡者自我價值、學習適應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未出版,高雄市。
    黃素型(2007)。高雄縣國小補校師生對補校教育現況與功能認知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未出版,高雄市。
    黃富順(1985)。成人學習動機-成人參與繼續教育動機取向之探討。高雄市:復文。
    黃富順(1989)。比較成人教育。臺北:五南。
    黃富順(1992a)。成人心理。國立空大編印。
    黃富順(1992b)。成人的學習動機。高雄:復文。
    黃富順(1995)。成人教育辭典。臺北市: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
    黃富順(1997)。回流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富順(2000)。成人教育導論。臺北:五南。
    黃富順(2006)。新住民及其子女的教育問題與輔導。成人及終身教育雙月刊,13:29-35。
    黃富順(主編)(2002)。成人學習。臺北巿:五南。
    黃富順(主編)(2004)。高齡學習。臺北市:五南。
    黃富順等(2003)。成人發展與適應(修訂再版)。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黃碧(2003)。國民補習教育六年一貫課程總綱建構之可行性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楊美蓉(2002)。高齡學習者自我概念對教師教學行為知覺與學習適應之關係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葉秀琴(1998)。已婚婦女持續參與讀書會學習之原因與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葉重新(2004)。教育研究法。臺北:心理。
    詹棟樑(2005)。成人教育學。臺北縣:冠學文化出版社。
    廖正宏(1995)。人口遷移。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廖雅婷(2003)。以多元文化觀進行外籍新娘識字教育方案之行動研究-以嘉義外籍新娘識字專班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臺北縣教育局 (2008)。臺北縣終身教育四年發展計畫書。
    劉玉珍(2000)。護理人員專業繼續教育需求、參與現況與專業成長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宏鈺(2003)。雙生涯家庭女性繼續學習歷程與經驗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劉美芳(2001)。跨國婚姻中菲籍女性生命訴說。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雅玲(2007)。一所國小補校外籍配偶識字教育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潘玉萱(2004)。中央健康保險局高屏分局員工參與繼續學習滿意度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文欽(2006)。臺北市國民小學補校外籍配偶學習需求與識字教育實施之調查。天主教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秀珠(2004)。臺中縣外籍配偶識字學習障礙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蔡素伶(2005)。外籍配偶多元文化觀點識字教育學習滿意之研究-以一所識字專班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鄭雅雯(2000)。南洋到台灣: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婚姻與生活探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蕭昭瑾(2005)。高高屏地區國中補校教師知覺補校困境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賴建達(2001)。國民小學實施外籍新娘識字教育之研究─以一所山區小學為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賴素華(1995)。我國大學成人教育班級情境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薛淑今(2003)。嘉義外籍新娘識字教育之行動研究-以嘉義外籍新娘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謝慶皇(2004)。外籍配偶子女學業成就及其相關因素探討。國立臺南師範學院教師特殊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韓春屏(2000)。國中補習學校取向、學生批判思考與學習滿意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顏錦珠(2002)。東南亞外籍新娘在臺生活經驗與適應歷程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魏銀河(2003)。台南巿社區大學學員學習滿意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羅淑貞(1997)。原住民國小班級學習環境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蘇美玲(2006)。國小補校本國學員與外籍配偶學員對教師教學型態偏好之比較研究--以彰化縣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貳、英文部分
    Ahl, Helene. (2006).Motivation in adult education: a problem solver or a euphemism for direction and contro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25(4), 385-405.
    Apps. J. W. (1981).The Adult learner on compus: A Guide for Instruction and Administrators. Chicago: Fallett.
    Arkoff, A. (1968).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Atwater. E. (1987).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personal growth in a changing world. Prentice-Hill.Inc.
    Boshier, R. W. (1973). Educational participation and dropout: A theoretical Model. Adult Education. 23(4). 255-282.
    Cross K. P.(1981). Adults as learners. San Francisco : Jossey-Bass.
    Davis, Matthew. (2007).Hypotheses on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marriage migration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onference Papers -- New England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2007 Annual Meeting, p1.
    Hiemstra, R. (1991). Aspect effe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New Direction for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50, 5-12.
    Kell, Catherine. (2006).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major themes in education . Adult Education, 26(2), 232-234.
    Kidd, J. R. (1973). How adults learn. New York:Association.
    Knowles, M. S. (1970). The modern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 New York:Association Press.
    Lazarus, R. S. (1969). Patterns of adjustment and human effective. New York. Mcgreen-Hill.
    Merriam, S. B. & Caffarella, R. S. (1991). Learning in adulthood: A comprehensive guid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Nakamatsu, Tomoko. (2005).Faces of “Asian brides”: Gender, race, and class in the representations of immigrant women in Japan. Women's Studies International Forum, 28(5), 405-417.
    Freire ,P. & Macedo ,D.(1987).Literacy : reading the word & the world . London :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Peterson, D. A.(1983). Facilitating education for older learners. SanFrancisco:Jossey-Bass.
    Stromquist, Nelly P. (2006).Women's rights to adult education as a means to citizenshi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26(2), 140-152.
    Toyota, Mika. (2008).Editorial introduction: international marriage, rights and the state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Citizenship Studies, 12(1), 1-7.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