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旻咸
CAI, Min-Xian
論文名稱: 方志裡的主角──論《景定建康志》中政治與地方官之影響
The protagonist in FangZhi: The Influence of Local Officials and Politics in the "Jingding Jiankang Zhi"
指導教授: 李宗翰
Lee, Tsong-Han
口試委員: 李宗翰
Lee, Tsong-Han
山口智哉
Yamaguchi Tomoya
鄭丞良
Zheng, Cheng-Liang
口試日期: 2024/07/10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6
中文關鍵詞: 南宋方志地方轉向景定建康志留都錄古今人物傳道學清溪先賢祠馬光祖周應合姚希得王埜
英文關鍵詞: Southern Song Dynasty FangZhi, Local Turn, Jingding Jiankang Zhi, Liu Du Lu, Gujin renwu chuan, Neo-confusions, Qingxi shrines to local worthies, Ma Guangzu, Zhou Yinghe, Yao Xide, Wang Ye
研究方法: 歷史研究法方志研究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82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5下載:3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宋代被認為是方志與圖經轉變與定型的關鍵時期,而南宋方志的大量出現往往被視為地方士人或地方意識的展現。從現存二十餘部南宋方志來看,大部分方志的修纂都有地方士人的參與,但《景定建康志》恰恰則是另一種類型,有著更強烈地方官治績之宣揚與政治目的。本研究著力在政治與地方官對《景定建康志》影響,同時也擴及同時代其他諸方志研究,研究主軸是《景定建康志》編纂與增補過程中地方官與政治仍最重要的訴求對象,並討論其時代背景、編纂脈絡過程、政治目的、形象塑造與增補現象,最後以地方意識的薄弱來展現《景定建康志》在同時代的特殊性。
    本研究分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研究《景定建康志》編纂的時代背景,並研究纂者周應合〈修志本末〉與主修馬光祖對《景定建康志》的主導現象,指出這樣編纂過程在同時代方志中的特殊性。
    第二個部分是政治影響,研究馬光祖早年生平與在臨安的挫折,而建康的治績則是其政治生涯的轉變,同時探討馬光祖在景定二年的地位,並研究解釋《景定建康志》〈留都錄〉中的政治性與其展現的政治目的。
    第三個部分,研究《景定建康志》所塑造的忠實不欺、愛民、昇人愛余、能臣之馬光祖形象,而其建立方法亦與其社會網絡密切相關,並研究在《景定建康志》中所建立真德秀道學傳人的地位,甚至淡化另一個真德秀傳人王埜。雖然這些塑造明顯帶著歌頌地方官之成份,但見於〈文籍志〉的研究,馬光祖對這些歌頌仍有一定的分寸。
    第四個部分,研究《景定建康志》增補的內容,這些增補的內容與接任之地方官姚希得與景定五年(1264)再次回到建康的馬光祖有關,亦是地方官如何運用方志的另一面相,也是馬光祖生命的轉變。
    第五個部分,研究方志中最須展現地方利益的〈古今人物傳〉與清溪先賢祠等,討論其缺乏地方參與的現象,並解釋《景定建康志》沒有地方士人參與的原因。

    The Song Dynasty is considered a critical period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finalization of "FangZhI" (方志)and "Tu-jing" (圖經), while the large number of "FangZhi"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is often seen as a manifestation of localism or local consciousness. Judging from the more than 20 existing "FangZhi"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FangZhi" participated in the compilation of most of the local elites born here or local scholars However, "Jingding Jiankang Zhi"(景定建康志) is exactly another type, with a stronger publicity and political purpose of local officials' achievements.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of politics and local officials on "Jingding Jiankang Zhi", and also extends to the research of other "FangZhi" at the same time. The main focus of the research is that local officials and politics are still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compilation and addition of "Jingding Jiankang Zhi" The object of appeal is discussed, and its historical background, compilation process, political purpose, image shaping and supplementary phenomena are discussed. Finally, the weak local consciousness is used to show the particularity of "Jingding Jiankang Zhi" in the same period
    This research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studi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compilation of "Jingding Jiankang Zhi", and studies the dominant phenomenon of the compiler "Zhou Yinghe" (周應合) "Xiuzhi benmo" (修志本末) and the major editor "Ma Guangzu" (馬光祖) on "Jingding Jiankang Zhi", and points out that this compilation process has Particularities in the same time "FangZhi"
    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political influence. It studies Ma Guangzu's early life and his setbacks in "Lin'an" (臨安) while "Jiankang fu(建康府) political achievements are the changes in his political career. It also discusses "Ma Guangzu" status in the second year of "Jingding" (景定), and studies and explains the "Jingding Jiankang Zhi" The political nature and political purpose of the "Liu du lu" (留都錄).
    The third part studies the image of "Ma Guangzu", who is loyal, honest, loving the people, and "Jiankang fu" people love him, created in the "Jingding Jiankang Zhi".
    The method of establishing this image is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his social network. and also studies the status of the successor of "Zhen Dexiu" (真德秀) Neo-confusions established in the "Jingding Jiankang Zhi", and even downplays "Wang Ye" (王埜), another successor of "Zhen Dexiu". Although these portrayals clearly contain elements of praising local officials, the study of the "Wenji Zhi"(文籍志) shows that is still somewhat restrained in these praises.
    The fourth part studies the content supplemented in the "Jingding Jiankang Zhi". These supplements are related to the successor local official "Yao Xide" (姚希得) and "Ma Guangzu" who returned to "Jiankang fu" again in the fifth year of "Jingding" (1264). They are also another aspect of how local officials use "FangZhi", and also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 Guangzu" life.
    The fifth part studies the "Gujin renwu chuan" (古今人物傳) and "Qingxi" (清溪) shrines to local worthies, which are most important to show local consciousness in the "FangZhi" ,discusses the lack of localism, and explains the reason why there is no participation of local scholars and local elites born here in "Jingding Jiankang Zhi".

    謝辭 i 摘要 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2 第二節 研究回顧 3 (一)南宋政治史 3 (二)地方轉向 6 (三)宋代方志研究 7 (四)南宋道學研究 10 (五)《景定志》的相關研究與修纂者研究 11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3 第四節 孝宗後方志編纂與地方士人參與 14 (一)地方參與與討論範圍 14 (二)歷多任地方官的方志 15 (三)地方官任內完成之方志 21 (四)不見地方參與的方志 29 (五)小結─孝宗後方志修纂的基本面貌 30 第二章 《景定志》修志動機與政治性 35 第一節 馬光祖生平與景定二年政局 35 (一)早期生涯與立場 36 (二)臨安的威風頓挫 38 (三)建康治績與開慶戰功 39 第二節 修撰與衝突—周應合與〈修志本末〉 44 (一)吾未去以前成書可也? 45 (二)凡纂一事,必禀命於公 47 第三節 〈留都錄〉的政治意義 48 (一)建康在南宋之政治地位 49 (二)〈留都錄〉的剪裁與書寫 49 (三)〈留都錄四〉的政治意義 57 (四)政治上的呼應與行動 59 第四節 小結 62 第三章 製造馬光祖──馬光祖在《景定志》中的形象塑造 64 第一節 馬光祖社會網絡分析─在《景定志》的內與外 64 (一)《景定志》之內─〈記文〉與形象的塑造 64 (二)《景定志》之外─CBDB的社會網絡 67 第二節 真德秀傳人形象塑造與建立連結 74 (一)真德秀傳人 74 (二)〈正學傳〉的設立與建康道學繼統 80 第三節 《景定志》中的王埜與馬光祖 85 (一)從〈建康表十〉的空白談起 85 (二)王埜生平與在建康的政績 87 (三)馬光祖超越王埜的道學地位塑造 89 第四節 政治形象的塑造與反思 93 (一)吏治能臣與恤民形象的塑造與節制 93 (二)〈文籍志一〉的思考與反思 94 第四章 活著的《景定志》──《景定志》的增補現象 101 第一節 南宋方志的增補現象 101 第二節 姚希得對《景定志》增補之影響(1261-1264) 103 (一)姚希得生平與《景定志》 103 (二)官守志增補所展顯之形象 106 (三)蜀地信仰的傳播 108 (四)姚希得對馬光祖政績的延續? 111 第三節 馬光祖景定二年後的政壇起伏 115 (一)景定二年後威望凜然 115 (二)政治上的起伏與政爭 117 (三)理宗突然起復之原因 119 (四)三知建康與度宗之信任 121 第四節、景定五年後的增補 122 (一)馬光祖形象與增補之延續 122 (二)不同面相的增補與變化 126 (三)對〈田賦志〉的重視 127 第五節、咸淳五年後的馬光祖(代小節) 132 附考一 〈地理圖〉的增補 137 第五章 尋找地方──薄弱的地方意識 144 第一節 對人物志(古今人物傳)的考察 146 (一)〈古今人物傳〉的偏重 146 (二)〈古今人物傳〉與溧陽的關係。 147 (三)江寧秦家與其後人 149 第二節 青溪先賢祠的建立與討論 152 (一)青溪先賢祠的設立與議位序者 153 (二)姚希得的第四十二人與其討論 156 (三)溧水吳家與政治忌諱 159 第六章、結語 161 引用書目 163 傳統文獻 163 近人著作 166 碩博士論文 169 期刊論文。 170

    傳統文獻
    漢.班固,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6。
    晉.常璩撰,任乃強補校,《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7。
    唐.李吉甫撰,賀次君點校,《元和郡縣圖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宋.周淙纂修,《乾道臨安志》,影印清光緒七年(1881)武林掌故叢編(第一集)本,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方志叢刊》,第4冊。
    宋.史安之修,高似孫纂,《剡錄》,影印清道光八年(1828)李式圃刻本,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方志叢刊》,第7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不著撰人,汪聖鐸點校,《宋史全文》,北京:中華書局,2016。
    宋.王存撰,魏嵩山、王文楚點校,《元豐九域志》,北京:中華書局,1976。
    宋.王象之撰,李勇先點校,《輿地紀勝》,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
    宋.王應麟,《玉海》,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
    宋.史能之纂修,《毗陵志》,影印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趙懷玉刻李召洛校本,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方志叢刊》,第3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史彌堅修,盧憲纂,《嘉定鎮江志》,影印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丹徒包氏刻本,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方志叢刊》,第3冊。
    宋.司馬光撰,《資治通鑒》,北京:中華書局,1956。
    宋.不著撰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宋遼金元史研究室點校,《名公書判清明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
    宋.不著撰人,張富祥點校,《南宋館閣錄續錄》,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宋.朱長文撰,《吳郡圖經續記》,收入李勇先、王會豪等點校,《宋元珍稀地方志叢刊.乙編》,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
    宋.朱長文纂修,《吳郡圖經續記》,影印民國十三年(1924)烏程蔣氏景宋刻本,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方志叢刊》,第1冊。
    宋.佚名纂修,《壽昌乘》,影印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武昌柯氏息園刻本,
    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方志叢刊》,第8 冊。
    宋.吳潛修,梅應發、劉錫纂,《開慶四明續志》,影印清咸豐四年(1854)宋元四明六志本,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方志叢刊》,第6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宋鄭瑤等,《景定嚴州續志》,收入李勇先、王會豪等點校,《宋元珍稀地方志叢刊.乙編》,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第一冊。
    宋.李心傳撰,辛更儒點校,《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20。
    宋.李心傳著,胡坤點校,《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北京:中華書局,2013。
    宋.李心傳撰,徐規點校,《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北京:中華書局,2000。
    宋.沈作賓修,施宿等纂,《嘉泰會稽志》,清嘉慶十三年(1808)刻本,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方志叢刊》,第7冊。
    宋.周密,《武林舊事》,收入《全宋筆記》第八編第二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17。
    宋.周密,《癸辛雜識》,北京:中華書局,1988。
    宋.周密,《齊東野語》,北京:中華書局,1983。
    宋.周淙,《乾道臨安志》,據清光緒七年(1881)《武林掌故叢編》本第一集影印,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方志叢刊》,第4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周輝,《清波雜誌》,北京:中華書局,2000。
    宋.施諤,《淳祐臨安志》,據清光緒九年(1883)《武林掌故叢編》第四集影印,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方志叢刊》,第4冊。
    宋.胡榘修,方萬里、羅濬纂,《寶慶四明志》,影印清咸豐四年(1854)宋元四明六志本,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方志叢刊》,第5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范成大纂修,《吳郡志》,影印民國十五年(1926)吳興張氏擇是居叢書景宋刻本,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方志叢刊》,第1冊。
    宋.孫應時纂修,《琴川志》,影印明末汲古閣刻本,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方志叢刊》,第2冊。
    宋.徐自明原著,王瑞來補校,《宋宰輔編年錄校補》,北京:中華書局,1986。
    宋.馬光祖修,周應合纂,《景定建康志》,收入《南京稀見文獻叢刊》,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
    宋.馬光祖修,周應合纂,《景定建康志》,收入王小波、李勇先等點校,《宋元珍稀地方志叢刊.甲編》,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第一、二、三冊。
    宋.馬光祖修,周應合纂,《景定建康志》,清嘉慶六年(1801)金陵孫忠愍祠刻本,收入《宋元方志叢刊》,第2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張淏纂修,《寶慶會稽續志》,影印清嘉慶十三年(1808)刻本,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方志叢刊》,第7冊。
    宋.張敦頤,《六朝事蹟類編》,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
    宋.梁克家纂修,《淳熙三山志》,影印明崇禎十一年(1638)刻本,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方志叢刊》,第8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程大昌撰,黃永年點校,《雍錄》,北京:中華書局,2002。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
    宋.黃㽦、齊碩修,陳耆卿纂,《嘉定赤城志》,影印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台州叢書乙集本,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方志叢刊》,第7冊。
    宋.楊潛修,朱瑞常、林至、胡林卿纂,《雲間志》,影印清嘉慶十九年(1814)華亭沈氏古倪園刊本,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方志叢刊》,第1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趙不悔修,羅願纂,《新安志》,影印據清嘉慶十七年(1812)刻本,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方志叢刊》,第8冊。
    宋.趙與泌修,黃巖孫纂,《仙溪志》,影印瞿氏鐵琴銅劍樓抄本,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方志叢刊》,第8冊,。
    宋.劉一清,《錢塘遺事》,收入《全宋筆記》第八編第六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17。
    宋.樂史撰,王文楚等點校,《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
    宋.潛說友,《咸淳臨安志》,清海寧馬氏碧蘿館抄本,收入《江蘇文叢》,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宋.潛說友,《咸淳臨安志》,清道光十年(1830)錢塘汪氏振綺堂刻本,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方志叢刊》,第4冊。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收入《全宋筆記》第八編第三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17。
    宋.黃震,《古今紀要逸編》收於《百部叢書集成.知不足齋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據清.乾隆鮑廷博校刊《知不足齋叢書本》影印。
    宋.劉克莊著,辛更儒箋校,《劉克莊集箋校》,北京:中華書局,2011。
    元.脫因修,元.俞希魯纂,楊積慶等點校,《至順鎮江志》,收入《江蘇地方文獻叢書》,江蘇:江蘇出版社,1999。
    元.脫因修,元.俞希魯纂,《至順鎮江志》,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丹徒包氏刻本,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方志叢刊》,第三冊
    元.馬澤修,袁桷纂,《延祐四明志》,據咸豐四年(1854)《宋元四明六志》本,收入《宋元方志叢刊》,第6冊。
    元.張鉉,《至正金陵新志》,收入李勇先、王會豪等點校,《宋元珍稀地方志叢刊.乙編》,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
    元.張鉉,《至正金陵新志》,據清《四庫全書》本影印,收入《宋元方志叢刊》,第6冊。
    元.脫脫等,《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
    元.歐陽守道,《巽斋文集》,《欽定四庫全書珍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元.盛如梓,《庶齋老學叢談》,收於《百部叢書集成.知不足齋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據清.乾隆鮑廷博校刊《知不足齋叢書本》影印。
    元.袁桷著,楊亮校注,《袁桷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
    元.吳師道,《敬鄉録》,民國間烏程張氏刊本。
    明.陳沂,《金陵古今圖考》,《南京稀見文獻叢刊》,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
    明.陳邦瞻,《宋史紀事本末》,北京:中華書局,1977。
    明.葛寅亮撰,《金陵梵刹志》,《金陵全書.甲編》,南京:南京出版社,2017。
    清.褚人穫輯撰,李夢生校《堅瓠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清.王夫之,《讀通鑑論》,臺北:里仁出版社,1995。
    清.朱緒曾,《開有益齋讀書志》,收入《中國歷代書目題跋叢書》第四輯,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清.朱彝尊,《曝書亭序跋》,收入《中國歷代書目題跋叢書》第三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清.孫星衍,《孫氏祠堂書目》,收入《中國歷代書目題跋叢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清.徐松,《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2014。
    清.陸心源,《皕宋樓藏書志》,收入《清人書目題跋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清.陸心源,《儀顧堂續跋》,收入《清人書目題跋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陸心源撰,吳伯雄點校,《宋史翼》,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7。
    清.黃丕烈,《曉圃藏書題識》,《黃丕烈書目題跋》,收入《清人書目題跋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3。
    清.趙翼著,王樹民校證,《廿二史劄記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13。
    清.黃宗羲,《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錢大昕,《嘉定錢大昕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北京:中華書局,2005。
    吳文治主編,《宋詩話全編》,南江: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張國淦,《中國古方志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
    傅璇琮主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傅璇琮主編,龔延明編撰,《宋登科登記考》,江蘇:鳳凰出版社,2009。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
    劉緯毅主編,《宋遼金元方志輯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顧宏義,《宋代筆記錄考》,北京:中華書局,2021。
    顧宏義,《宋朝方志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顧宏義,《金元方志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近人著作
    土田健次郎著,朱剛譯,《道學之形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小島毅,《宋学の形成と展開》,東京:創文社,1990。
    王德毅、昌彼得等編,《宋人傳記資料索引》,臺北:鼎文出版社,2001。
    包偉民,《宋代城市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4。
    包弼德(Peter Bol)著,王昌偉譯,《歷史上的理學》,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
    史念海、曹爾琴,《方志芻當議》,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平田茂樹著,林松濤、朱剛譯,《宋代政治結構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田浩(Hoyt Cleveland Tillman),《朱熹的思維世界》,西安:陝西大學出版社,2002。
    寺地遵著,劉靜貞、李今芸譯,《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
    朱希祖,《朱希祖日記》,北京:中華書局,2012。
    朱迎平,《宋代刻書產業與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何忠禮、徐吉軍,《南宋史稿》,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
    何忠禮,《宋代政治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何忠禮,《南宋政治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何俊,《南宋儒學建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何俊、范立舟,《南宋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北京:三聯書店出版社,2011。
    吳錚強,《文本與書寫宋代社會史——以溫州、杭州等地方為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
    宋晞,《方志學研究論叢》修訂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李天鳴,《宋元戰史》,臺北:食貨出版社,1988。
    李華瑞,《王安石變法研究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束景南,《朱熹研究》,《南宋史研究叢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季明華,《南宋詠史詩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沈松平,《方志發展史》,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
    沈松平,《越地方志發展史》,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20。
    沈松勤,《南宋文人與黨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來可泓,《李新傳事跡著作編年》,成都:巴蜀出版社,1990。
    來新夏,《中國地方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周迅,《中國的地方志》,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94。
    林天蔚,《方志學與地方史研究》,臺北:南天書局,1995。
    林天蔚,《地方文獻論集》,臺北:南方出版社,2002。
    林衍經,《中國地方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林衍經,《方志學綜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林瑞翰,《宋代政治史》,臺北:正中書局,1989。
    林郁迢,《宋元明詩歌中的金陵意象探析》,臺北:輔大書坊,2015。
    金啟華,蕭鵬,《周密及其詞研究》,濟南:齊魯書社,1993。
    侯体健,《劉克莊的文學世界——晚宋文學生態的一種考察》,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
    姚建根,《宋朝制置使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世紀出版社,2010。
    柏文莉著,劉云軍譯,《權力關係:宋代中國的家族、地位與國家》,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15。
    胡坤,《宋代薦舉改官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
    胡昭曦、蔡東洲《宋帝列傳——宋理宗、宋度宗》,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
    倉修良,《倉修良探方志》,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倉修良,《方志學通論》增訂本,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
    倉修良,《史志叢稿》,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17。
    孫克堯,《宋代史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9。
    孫克寬,《元代漢文化之活動》,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8。
    桂始馨,《宋代方志考證與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
    耿俊傑,《方志哲學》,四川: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9。
    崔瑞德(Dennis Twitchent)、史樂民(Paul Jakov Smith)編,宋燕鵬等譯,《劍橋中國宋代史上卷 907-1279》,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
    張金嶺,《宋理宗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張金嶺,《晚宋時期財政危機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
    張文,《宋朝社會救濟研究》,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張曉春,《賈似道及其文學交遊研究》,武漢:崇文書局,2017。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商務出版社,2011。
    陳光怡,《中國方志學史》,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陳曉瑩,《晚近的歷史記憶:兩宋的五代十國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
    陳剛,《六朝建康歷史地理及信息化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
    陸振岳,《方志學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13。
    傅振倫,《傅振倫方志論著選》,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彭靜中,《中國方志簡史》,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0。
    李之亮,《宋兩淮大郡守臣易替考》,成都:巴蜀出版社,2001。
    黃葦、巴兆祥等著,《方志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
    黃寬重,《晚宋朝臣對國是的爭議——理宗時代的和戰、邊防與流民》,《臺大文史叢刊》,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1977。
    黃寬重,《孫應時的學宦生涯——道學追隨者對南宋中期政局變動的因應》,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8。
    黃寬重,《藝文中的政治:南宋士大夫的文化活動與人際關係》,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2019。
    楊宇勛,《先公庾後私家:宋朝賑災措施及其官民關係》,臺北:萬卷樓,2013。
    斯波義信著,方鍵、何忠禮譯,《宋代江南經濟史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賈志揚,《宋代科舉》,臺北:東大出版社,1995。
    傅璇琮、龔延明、祖慧編等撰,《宋登科記考》,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
    劉子健,《兩宋史研究匯編》,臺北:聯經出版社,1987。
    劉子健著,趙冬梅譯,《中國的轉向內在——兩宋之際的文化轉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
    劉緯毅、諸葛計等,《中國方志史》,山西:三晉出版社,2010。
    劉馨珺,《唐律與宋代「法文化」》,嘉義:國立嘉義大學,2010。
    劉祥光,《宋代日常中的卜算與鬼怪》,臺北:政大出版社,2014。
    潘捷軍,《方志館史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蔡仁厚,《宋明理學.南宋篇》,北京:吉林出版社,2009。
    鄭丞良,《南宋明洲先賢祠研究》,王國平主編,《南宋及南宋都城臨安研究系列叢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燕永成,《南宋史學研究》,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5。
    戴仁柱(Richard L. Davis)著,劉廣豐、惠冬譯《丞相世家:南宋四明史氏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4
    戴思哲(Joseph Dennis)著,向靜譯,《中華帝國方志的書寫,出版與閱讀 1100-1700 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
    薛虹之,《中國方志學概論》,哈爾濱:黑龍江出版社,1984。
    鄧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修訂版)》,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
    謝和耐(Jacques Gernet)著,劉東譯,《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國日常生活》,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
    韓森(Valerie Hansen)著,包偉民譯,《變遷之神——南宋時期的民間信仰》,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韓森著,梁侃、鄒勁風譯,《開放的帝國——1600年前的中國歷史》,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
    魏希德著,劉雲軍譯,《宋帝國的危機與維繫——信息、領土、與士人網絡》,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21。
    廬萬發,《方志學原理》,四川:巴蜀出版社,2007。
    羅柄良,《南宋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關長龍,《兩宋道學命運的考察》,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
    Hymes, Robert. Statesmen and Gentlemen: The Elite of Fu-Chou, Chiang-Hsi,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u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Lee, Sukhee. Negotiated Power: The State, Elites, and Local Governance in Twelfth to Fourteenth-Century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14.
    方震華,《晚宋邊防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1992。
    王冬亞,《宋代貢院研究》,河北:河北大學碩士論文,2019。
    申亞平,《南宋沿江制置司研究》,河北:河北大學碩士論文,2018。
    李怡梅,《南宋東南地區生祠研究》,成都:四川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9。
    李萍,《《嘉定鎮江志》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5。
    呂月忠,《賈似道的公田法研究》,寧波:寧波大學碩士論文,2014。
    沈宗憲,《國家祠典與左道妖異──宋代信仰與政治關係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0。
    林郁迢,《南宋士人思維中的南朝影像》,花蓮: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
    孫婧綺,《宋代留守制度研究》,河北:河北大學碩士論文,2016。
    馬杰,《南宋建康府軍事防禦若干問題研究》,河北:河北大學碩士論文,2014。
    張龍鳳,《南宋沿江水軍置制司研究》,四川:四川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9。
    陳正庭,《賈似道與晚宋政局研究》,臺中:中興大學碩士論文,2009。
    黃慧鳴,《高似孫的生平及其著作》,上海:復旦大學碩士論文,2005。
    楊宇勛,《南宋理宗中、晚期的政爭——從史彌遠卒後之相位更替來觀察》,臺南:成功大學碩士論文,1991。
    楊楊,《《景定建康志》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3。
    路澤武,《《咸淳臨安志》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5。
    雷桓,《宋元戰爭時期的東遷蜀人研究》,南昌:江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20。
    潘晟,《宋代地理學的觀念、體系與知識興趣》,北京:北京大學博士論文,2008。
    蔡靜茹,《宋末元初賈似道的評價研究》,臺南: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019。
    鄭麗佳,《《剡錄》研究》,杭州:浙江大學碩士論文,2009。
    魯學娟,《賈似道形象研究》,蘭州:西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8。
    霍麗麗,《《京口耆舊傳》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
    謝承宇,《李曾伯政治生涯研究》,嘉義:中正大學碩士論文,2019。
    黃方碩,《致君澤民──宋代政治論述中的文臣典範》,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22。
    胡厚得,《創業與守文:南宋君臣對高宗中興形象的建構與利用》,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23。
    期刊論文。
    山口智哉,〈宋代先賢祠考——兼論南宋中後期的地方官學〉,收入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成立二十週年紀念論文集出版委員會,《溝通與協作:國立臺北大學成立二十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臺北大學歷史學系,2020,頁239-267。
    方震華,〈軍務與儒業的矛盾〉,《新史學》,17:2,臺北,2006,頁27-48。
    方震華,〈晚宋政爭對邊防的影響〉,《大陸雜誌》,88:5,臺北,1994,頁1-13。
    方震華,〈傳統領域如何發展?——對宋代政治史研究的幾點觀察〉,《臺大歷史學報》,48,臺北,2011,頁165-184。
    梁庚堯,〈南宋城市的發展(上)〉,《食貨月刊》,10,臺北,1981,頁420-443。
    日小二田章,〈「近世」由來之基:從宋代的「地域」、「地方統治」研究出發〉,《政大史粹》,25,臺北,2013,頁83-106。
    日小二田章,〈『咸淳臨安志』の位置——南宋末期杭州の地方志編纂〉,《中国——社会と文化》,28:2013,東京,2013,頁125-127。
    日小二田章,〈『大元一統志』「沿革」にみる編纂過程―平江路を中心に〉,收入宋代史から考える編集委員會主編,《宋代史から考える》,東京:汲古書院,2016),頁257-282
    日小二田章,〈方志と地域―杭州地域の歴代地方志「官績」項目を例に〉,《史滴》,33,東京,2011,頁45-71。
    日小二田章,〈再論『乾道臨安志』『淳祐臨安志』──對南宋地方志編纂變化的理解〉,收入余蔚,(日)平田茂樹,溫海清主編,《首届中日青年学者宋遼西夏金元史研討会論文集》,上海:百家出版社,2018,頁200-217。
    日伊原弘,〈宋元時期的南京城——關于宋代建康府復原作業過程之研究〉,收入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編,《都市繁華:一千五百年來的東亞城市生活史》,北京:中華書局,2010,頁110-127。
    日須江隆,〈『吳郡圖經續記』の編纂と史料性ー宋代の地方志に關する一考察〉,《東方學》,116,東京,2008,頁109-127。
    日須江隆,〈宋朝総志編纂考―総志から方志へ〉,收入小二田章、高井康典行・吉野正史主編,《書物のなかの近世国家》,東京:勉誠社,2019,頁27-39。
    日須江隆,〈中国史上における地方志編纂の夜明け―北宋から南宋へ〉,收入小二田章編,《地方史誌から世界史へ―比較地方史誌学の射程》,東京:勉誠社,2023,頁38-53。
    毛欽,〈論賈似道奸臣形象的塑造〉,《天中學刊》,30:6,馬店,2015,頁121-126。
    王暉,〈羅願《新安志》的成功與曲筆釀成的悲劇〉,《中國地方志》,2011:3,北京,2011,頁33-41。
    王增瑜,〈宋帝御集和御筆述論〉,《蘭州學刊》,3:2015,蘭州,2015,頁1-15。
    王德毅,〈《景定建康志》與《至正金陵新志》之比較研究〉,收入《方志學與社區鄉土史學術研討會論文及》,臺北:學生書局,1998,頁1-22。
    王德毅,〈宋代國處境與史學發展〉,收入《世變、群體與個人》,第一屆全國歷史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1986,頁41。
    王德毅,〈宋季忠烈汪立信年譜〉,《臺大歷史學報》,14,臺北,1988,頁259-282。
    王德毅,〈李燾評傳〉,收入《宋史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頁65-116。
    王德毅,〈建康府在宋元的地位〉,收入《宋史研究集》,臺北:蘭臺出版社,2004,頁305-330。
    王錦萍,〈近二十年來中古社會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收入鄧小南主編,《宋代研究諸層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頁106-138。
    孔妮妮,〈晚宋理學家的學術視界與君臣理想-以《大學衍義》為中心的探索〉,收入包偉民、戴建國主編,《開拓與創新宋史學術前沿論壇文集》,上海,中西書局,2019,頁177-188。
    包弼德著,吳松弟譯,〈地方史的興起:宋元婺州的歷史、地理與文化〉,《歷史地理》,21,上海,2006,頁432-452。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地:金陵懷古〉,收入樂黛雲編,《北美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名家文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頁138-169。
    寺地遵,〈賈似道的對蒙防禦構思〉,《國際社會科學雜志中文版》,2009:03,北京,2009,頁25-54。
    參見張春曉,〈賈似道年表〉,《古典文獻研究》,2003:0,南京,2003,頁366-383。朱鴻麟,〈理學型的經世之學—真德秀《大學衍義》之用意及其著作背景〉,《食貨月刊復刊》,15:3.4,臺北,1985,頁108-119。
    江忠民,〈關於南宋嘉定十年安慶府建城地點的探討〉,《中國城牆》,1:2018,南京,2018,頁126-144。
    冷鵬飛〈「東南有天子氣」釋──秦漢區域社會文化史研究〉,《學術研究》,1997:1,廣州市,1997,頁52-57。
    何詹(James Hargett),〈宋代的地方志和治学之道〉(“Local Gazetteers and the Way
    of Learning in the Song Dynasty”),收入楊渭生主編,《徐規教授從事教學科研工作五十周年紀念文集》,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5,頁50-66。
    汪聖鐸,〈從錢會中半看會子的法償地位及其影響〉,《中國錢幣》,1987:2,北京:1987,頁48-52
    李弘祺,“Politics、Examinations and the Chinese Society1000-1500: Reflections on
    the Rise of the Local Elite and the Civel Social in late imperial China”,收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世家族與比較歷史論文集》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頁1-32。
    李宗翰、鄭莉〈家族、婚姻與道學:〈仙溪志.人物傳〉中的社會關係〉,收入包偉民、劉後濱主編,《唐宋歷史評論第三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頁34-45。
    李宗翰,〈宋代方志人物傳之演變與士人家族〉,《臺灣師大歷史學報》,68,臺北,2022,頁105-158。
    李宗翰,〈從政府檔案到出版物:宋代方志的轉變及其歷史意義〉,《臺灣師大歷史學報》,70,臺北,2023,頁1-47。
    李蔚,〈金陵邑治所辯〉,《南京曉莊學院學報》,16: 3,南京,2000,頁6-9。
    高上雯,〈秦漢時期的「望氣」現象〉,《淡江史學》,28,臺北,2016,頁39-62。
    肖崇、林廖寅,〈「福華編」:南宋末年賈似道執政時代述論〉,《宋史研究論叢》第十四輯,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15,頁82-114。
    周藤吉之,〈南宋末の公田法上〉,《東洋學報》,35:3.4號合刊本,東京,1953.3,頁241-273。
    周清樹,〈從牟巘《陵陽集》看南宋的地方官〉,《中華文史論叢》,2012:4,臺北,2012.12,頁1-41
    屈超立,〈簡析宋蒙鄂州之戰與鄂州和議〉,收入胡昭儀主編,《宋蒙(元)關係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89,頁58-71。
    屈超立,〈從賈似道專權看南宋權相政治形成的原因〉,收入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四川大學宋代文化研究中心編,《宋代文化研究》第四輯,成都:四川大學宋文化研究中心,1994,頁108-124。
    段玉明,〈宋理宗時期的宋蒙關係剖析〉,收入胡昭儀主編《宋蒙(元)關係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89,頁73-91。
    張勇,〈宋代江南東、西路物資轉輸地理格局的演變〉,《武漢大學學報》67:5,武漢市,2014,頁101-109。
    酒井規史,〈被篡奪的茅山宗師之地位〉,《華人宗教研究》,10期,臺北:2017,頁37-57。
    陳智超,〈宋史研究的珍貴史料¬──明刻本《名公書判清明集》介紹〉,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宋遼金元史研究室點校,《名公書判清明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頁648-686。
    陳捷先〈從近世方志學的發展看世變與學術〉,《故宮學術季刊》,8:1,臺北,1990.09,頁1-18。
    洪業,〈高似孫史略箋正序〉,收入洪業,《洪業論學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頁100-105。
    胡邦波〈《景定建康志》、《至正金陵新志》中地圖的繪製年代與方法》〉,《自然科學史研究》,7:3,北京,1988,頁280-288。
    徐岱,〈《乾道建康志》及《慶元建康續志》新考〉,《中國典籍與文化》,2021:1,北京,2021,頁67-76。
    徐岱,〈《景定建康志》編纂始末考〉,《古典文獻研究》,23:2,南京,2021,頁14-23。
    祝平次,〈評余英時先生的《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成大中文學報》,19,臺南,2007,頁249-298。
    袁琳、王貴祥〈南宋建康府府廨建築復原研究及基址規模探討〉,收入王貴祥主編《清華大學建築學院:中國建築史論彙刊第二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秦儀、韓冠群,〈近四十年來大陸地區《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研究綜述(1980-2021)年〉,《湖南科技學院學報》,43:2,永州市,2022,頁24-28;
    童永昌,〈溧陽縣相府獻田案所見十三世紀財政壓力下的南宋地方社會〉,《新史學》34:4,臺北,2023,頁59-12。
    高柯立,〈南宋時期《吳郡志》的編纂與刊刻—側重于社會與政治的歷史考察〉,《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5:4,北京,2018,頁106-113。
    張可輝〈《景定建康志》〉的地名與辨析〉,《南京曉庄學院學報》,1:2017,南京,2017,頁119-123。
    張蔭麟,〈南宋亡國史補〉,《燕京學報》,20,北京,1936,頁159-176。
    陳芳明,〈宋代正統論的形成背景與其內容〉,收入陳弱水、王汎森主編,《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第六冊《思想與學術》,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頁107-123
    陳高華,〈王檝使宋事實考略〉,收入《元史研究新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頁220-237。
    陳愛平,〈南宋對六朝軍事對峙經驗的理論研究〉,《沙洋師範高等專科學院學報》,2006:3,湖北,2006,頁29-31。
    陳曄,〈祠神、先賢、名宦射洪神信仰的嬗變與衰落〉,《蘭洲學刊》,2017:04,蘭洲,2017,頁73-85
    傅振倫,〈歷代方志與評議〉,收入《傅振倫方志論著選》,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頁28-31。
    森田憲司,〈文昌帝君の成立〉,收入梅原郁主編,《中国近世の法制社會》,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84,頁389-418。
    湯文博,〈南宋方志學家周應合考述〉,《安徽師範大學學報》,37:5,安徽,2009,頁612-14。
    鄭丞良,〈謀國?憂國?試論真德秀在嘉定年間歲幣爭議的立場及其轉變〉,《成大歷史學報》,43。臺南,2012.12,頁177-210。
    張三夕、楊毅,〈論王應麟的學術淵源〉,《浙江學刊》,2010:01,杭州:2010,頁91-97。
    葛紹歐,〈宋代府州的貢院〉,收入《宋史研究集》第二十四輯,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6,頁357-414。
    葛紹歐,〈馬光祖三知建康的政績〉,《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23,臺北,1995,頁139-149。
    董乾坤,〈地方政治勢力的興起與歷史人物形象重塑—以羅願《新安志》汪華記載為中心的考察〉,《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5,合肥,2015,頁108-115。
    鄒志方,〈陸游與嘉泰《會稽志》〉,《紹興文理學院學報》,36:1,紹興,2016,頁1-8。
    趙雅書,〈賈似道與公田法〉,收入《第二屆宋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1996,頁607-621。
    劉子健,〈劉宰與賑饑——申論南宋儒家的階級性限制社團發展〉,《北京大學學報》,1979:3,北京,1979,頁53-61。
    潘晟,〈南宋州郡志:地方官、士人、縉紳的政治與文化舞台〉,《史學史研究》,136:4,北京,2009,頁91-105。
    諸葛憶兵,〈宋人貢院記略論〉《四川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26:01,成都,2020,頁149-158。
    廖咸惠,〈正學與小道:真德秀的性命論與術數觀〉,《新史學》,31:4,臺北:2020,頁36-38。
    鄭吉雄〈中國方志學的跨世紀展望〉,收入《傳統中華文化與現代價值的激盪與調融二》,美國:史丹福大學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史丹福大學亞洲語言文學系,2001,頁816-820。
    鄭利鋒,〈宋代地方志南北修纂異同論〉,《史學史研究》,134:2,北京,2009,頁101-110。
    錢建狀,〈宋代的州府貢院與貢院記〉《科舉學論叢》,2014:02,上海:2014。
    謝國興,〈近年來台灣與大陸纂修地方志之比較〉收入許雪姬、林玉茹主編《五
    十年來台灣方志—成果評估與未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1999,頁67-78。
    韓章訓,〈主修與主纂的職責與協作——《景定建康志》編纂的歷史經驗〉,《江蘇地方志》,2020:4,江蘇,2020,頁92-95。
    蘇費翔(Christian Soffel),〈南宋末儒家對異族侵犯的態度——王應麟與蒙古人〉,收入張希清、田浩、黃寬重主編,《10-13世紀中國文化的碰撞與融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頁204-222。
    劉馨珺,〈從唐代「生祠立碑」論地方信息法制化〉,《法制史研究》,15,臺北,2009, 頁1-58。
    楊光,〈宋末元初部分中興兩朝史著文本源流關係考——兼論南宋高孝兩朝歷史知識在宋元之際的傳播〉,《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93:3,臺北,2022.09,頁595-641
    蕭宇恒,〈從《道統十三贊》到《靜聽松風》政治宣傳:南宋理宗的以畫傳意〉,《藝術論壇》,9,臺北,2015.04,頁55-80
    黃寬重,〈護國北門:南宋時代鎮江地位的躍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94:2,臺北,2023.06,頁327-367。
    黃慶中,〈《名公書判清明集‧懲惡門‧豪橫類》中的豪民〉,《中正歷史學刊》,12,嘉義市,2009.09,頁132-135
    黃純艷,〈舟楫之利與南宋國運興亡──軍事史視角的考察〉,《思想戰線》,42:3,昆明市,2016,頁114-121
    黃純艷,〈南宋江防體系的構成及職能〉,《河北大學學報》,41:5,保定市:2016,頁10-17。。
    James Hargett, “Song Dynasty Local Gazet teers and Their place in The History of Difangzhi Writing,”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56:2, 1996, pp. 408-428.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