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香伶 Lin ,Hsinag- Ling |
---|---|
論文名稱: |
清末民初文學轉型期的標誌──南社文學研究 A Landmark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of Late Chin and Republican: A Study of Nan Sheh(南社) Group and their Literary Works |
指導教授: |
羅宗濤
Luo, Zong-Tao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3 |
畢業學年度: | 9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423 |
中文關鍵詞: | 南社 、清末民初 、近代文學 、社團 、舊文學 、詩 、文學革命 、柳亞子 |
英文關鍵詞: | Nan Sheh group, Late Ch'ing and Republican, moden literature, group, classicism, poem, literature revolution, Lin,ya Tzu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39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南社(1909-1923),是一個在清末民初文學轉型期中十分特殊的文學團體,她在晚清崩解之前成立,在民國建立之後萌芽,先是呼喊革命的口號,再以筆為劍,發抒政治理念、提出文學理想、發行社團刊物,以致於群體創作的展現,亦或是大時代情懷的感慨、夾處於新舊文學之間的拔河拉扯,在在都寫下了近代知識分子在傳統文人角色過渡到現代文人之間的心情。本文共分八章,首章為緒論,說明研究旨趣及南社研究概況;第八章為結論,總結研究成果及未來展望。正文共分六章,一方面以歷史縱向為綱領,另一方面則以「文學轉型期」扣合南社社團屬性、文學刊物、群體創作、時代情懷以及知識分子面對新舊文學轉型期所做的調整和抉擇等議題來作連結。
第二章〈南社歷史沿革(上)〉以南社發展過程的歷史材料作分析,從「南社創設背景及動機」、「南社歷史分期的再論述」、「南社創設過程」三項議題入手,企圖了解南社創設的複雜因素,掌握南社歷史發展的脈絡,著力於南社正式成立之前的論述。第三章〈南社歷史沿革(下)〉則以「南社社務擴展概述」、「南社分化之內部觀察」、「走入歷史的南社餘影」探討南社擴展機制建立的時代意涵,再就南社式微的過程以及社團分化後的社員活動及去向,總論南社歷史的發展。
第四章〈南社社團屬性及其文學刊物〉,首先先替「南社社團屬性」尋找定位,分別以「地域性」、「過渡性」、「政治性」、「多元性」分敘南社龐雜而繽紛的文學土壤;第二、三節則將「南社文學刊物」分(一)、(二)論述,先釐清《南社叢刻》在南社文學的核心定位及其與雅集的互動關係後,再對社刊在文類收錄、編輯、發行等問題做討論;第三節則介紹南社增刊《白門悲秋集》、《南社小說集》以及其他以南社名義發行的刊物內涵。因此,文學刊物的論述基礎建立在南社文學文本核心的確立,論述過程配合表格歸納,以統計方式對南社文學刊物作初步的剖析。
第五章〈歷史轉型期的群體創作:交游.唱和.題畫.集句〉的撰寫,則是著眼於南社社團屬性及文學刊物確立之後,「南社」正式以文學社團的形式出現,她所建立的群體創作則是南社象徵新舊文學轉型期的第一個標誌。本章先就「以柳亞子為核心的創作群體」作論述,說明柳亞子在南社的領袖地位,以及柳氏如何成為南社群體創作的交往中心。如此一來,社友之間交誼、共識以及凝聚的創作現象,就經由「唱和詩詞的交誼展現」、「題畫詩文的共識凝聚」、「集句之風的流行再現」三個子題來做觸角,勾勒南社文學創作中的互動圖象。其中以「題分湖舊隱圖」系列的題畫詩文、龔自珍集句風潮來連結柳亞子對南社群體創作的影響。
第六章〈歷史轉型期的時代情懷:遺民.革命.游俠〉是就南社在晚清到民國的歷史轉型期中足以為標誌的三大主題做一論述,南社被視為以革命為武器的文學團體,對於異族統治下的聲調時而悲鳴,時而激昂,時而壯烈,時而柔媚。「遺民情感的歷史糾結」一節,論述南社如何為宋明前賢建立輯佚遺文、作傳、謁陵掃墓、忌辰哀哭的模式,以及擇選了那些宋明的遺民烈士作為追隨的典範。「革命旗幟的揮舞」一節,則是以民國前後的南社為時間斷限,敘述社員如何藉由《南社叢刻》從事民主口號的呼喊,面對身陷囹圄以及壯烈犧牲的社友,他們又展現出什麼樣的文學風情。在「游俠精神的寄託」一節中,則從《南社叢刻》如何顯現晚清的刺客風雲著眼,觀察他們懷想古俠、歌詠俠骨的方式和內容,找尋南社這群末代俠客的遺跡。
第七章〈新舊文學之間的拔河拉扯〉的撰寫,是為了扣合本論文的中心主題──「清末民初文學轉型期的標誌」,擬出南社文學足以為近代文學重要研究指標的價值。首先,為窺見南社於舊文學內在的矛盾衝突,第一節針對南社繼承詩界革命派「舊風格含新意境」的內涵作說明,再論述南社如何在譯詩上經營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第二節則就南社作家在提出自己的文學理想後,反而在傳統文學觀上產生殊途異路的現象加以歸納梳理,最後再點出南社重要的同光體詩人,重新檢視南社與同光體之間的關係。第三節的論述重心,則是探討擁有大批國粹派擁護者的南社與新文學推手的胡適之間的敵友關係,這是觀察五四以來新舊文學之間激烈論爭中極為重要的一支,也是認識南社文學解體的關鍵,自然不能略而不書。從學衡派談起,論述胡適如何與留美同窗──南社友人梅光迪、胡先驌等人展開論爭,最後反目絕裂;而胡適對南社的批評,彷彿是向南社領導人柳亞子下了一張文學戰帖,柳亞子從憤懣難忍到接受響應,甚至還成立了新南社,企圖和舊文學畫清界線,都是本節探討的重心。同時,柳亞子此舉,不僅將南社在新舊文學之間的拔河拉扯推置到最高點,南社也從此走入歷史,成為一個紀念性的名詞。至此,這個處於新舊文學轉型期的文學社團,自然也成為認識清末民初歷史轉型期的知識分子的重要標誌了。
Nan Sheh(1909-1923), an unique literature group, was established during the end of Chin dynasty and beginning of Ming-Kuo. At the beginning, the group called for revolution, and then they started to write political concepts, literature ideals, and publishing articles.
The article has 8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of principle ideas, and the last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history of Nan Sheh (part I), focuse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Nan Sheh, the periodic of Nan Sheh, and the proces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Nan Sheh.
The third chapter, the history of (part II), discuses the development of Nan Sheh, such as the expanding of Nan Sheh, the inner observation into Nan Sheh, and the deterioration of Nan Sheh.
The fourth chapter looks into publications of Nan Sheh. This part of the article divides all publications of Nan Sheh into four categories, such as: regional, political, diversity and transitional. The publication is mainly based on the core of literature distribution. Periodicals of Nanshe(南社叢刻) published 22 volumes before Nan Sheh was disintegrated in 1923. Periodicals of Nanshe is the first hand data which studies Nan Sheh.And , Periodicals of Nansheh not only constantly changed its editing people and distributing spots, but also provided important information of the activities and literature development of the Nan Sheh members. In 1994, base on the hand-written copy of Liu Ya Tzu that was collected by Beijing(北京)library, Ma I Gui(馬以君) who lived in Cantone(廣東), republished the 23 and 24 volumes of the Periodicals of Nanshe, and provided a important resource on the studying of Nan Sheh and the solution of the role of Nan Sheh in literature and history academic research.
The fifth chapter discuses on how group creation changes during the time. After the certify of its publication, the Nan Sheh appeared in a more formal group
The sixth chapter describes the old adherent of the past dynasty, and how they fought the revolution with their literature. For the last section, we observe the legacy of these groups of errands.
The seventh chapter focuses on the index literature during the end of Chin dynasty and beginning of Ming-Kuo. First, we observe the inner conflicts among old literature group, and then re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ets in Tung Kuang style(同光體). The groups living in the old literature times would know the index on the time of Chin dynasty and Ming-Kuo naturally.
參考書目一(南社研究資料匯編)
壹、書籍類
一、南社研究資料
(一)南社原典文獻
1.大陸地區
王均卿編,《南社小說集》,上海文明書局,1917年。(《南社叢刻》臨時增刊)
南社湘集編,《南社湘集》共八冊,湖南:南社長沙分社,1924年起。
柳亞子主編,《南社姓氏錄》,上海圖書館藏,1913年。
柳亞子主編,《南社社友通訊錄》(一),上海圖書館藏,1911年。
柳亞子主編,《南社社友通訊錄》(二),上海圖書館藏,1912年。
柳亞子主編,《南社詞集》(不分卷,共二冊),上海:開華書店,1936年。
柳亞子主編,《南社詩集》,上海:中學生書局,1936年。
柳亞子等編,《南社》(共二十二冊)民國鉛印本,1910年起。
柳亞子等編,《南社叢刻》(共八大冊),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6年。
柳亞子等編,《新南社社刊》,──,1924年。
柳亞子編、馬以君點,《南社叢刻第二十三集第二十四集未刊稿》,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4年。
胡樸安,《南社詞選》,上海:中國文化服務社,1936年。
胡樸安,《南社叢選》,上海:國學社,1936年。
胡樸安原著(沈錫麟、畢素娟校注),《南社叢選》,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0年。(百年百種優秀中國文圖書)
曼昭、胡樸安,《南社詩話兩種》,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
張渱淵輯,《南社文集》(不分卷,共五冊),手鈔本。
陳去病,《南社什佩》,上海圖書館藏,──。
2.台灣地區
胡樸安編,《南社叢選》,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三集)
(二)南社社員別集
1.大陸、香港地區
■于右任(伯循)
于右任,《二十世紀書法經典.于右任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于右任,《于右任辛亥文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6年。
劉永平編,《于右任詩集》,北京:團結出版社,1996年。
■呂碧城(遁天)
呂碧城著、李保民箋注,《呂碧城詞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劉納,《呂碧城:評傳.作品選》,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8年。
■李凡(叔同)
弘一大師全集編輯委員會編,《弘一大師全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1993年。
弘一大師紀念會編,《晚晴山房書簡》,上海:弘一大師紀念會,1944年。
弘一大師紀念會編,《晚晴老人講演錄》,上海:大雄書店,1944年。
李叔同,《弘一大師書華嚴集聯》,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89年。
李叔同,《禪燈夢影 = Chan deng meng ying》,北京:東方出版發行,1998年。
谷流、彭飛合編,《弘一大師談藝錄》,河南:河南美術出版社,1998年。
柯文輝、劉雪陽編,《二十世紀書法經典.李叔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秦啟明編注,《弘一大師李叔同書信集》,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蓮池大師輯;弘一大師選,〈緇門崇行錄選讀〉,香港:中華佛教圖書館,1979年。
■沈尹默
沈尹默,《沈尹默詩詞集》,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3年。
沈尹默,《沈尹默寫經》,合肥:黃山書社,1994年。
沈尹默,《書法編叢》,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出版社,1984年。
沈尹默,《歷代名家學書經驗談輯要釋義》,香港:中外出版社,1975年。
沈培方,《沈尹默書法藝術解析》,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1年。
■柳亞子(棄疾)
王晶堯等編,《柳亞子選集》(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李昌集選注,《柳亞子詩文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
柳亞子(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中心近代文獻部編),《柳亞子家書》,長沙:嶽麓書社,1997年。
柳亞子(手抄本),《浙遊雜詩》,上海圖書館藏,──。
柳亞子(柳無忌編),《南社紀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柳亞子(柳無忌編),《自傳.年譜.日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柳亞子(柳無忌輯),《書信輯錄》,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
柳亞子(柳無忌輯),《磨劍室詩詞集》(上、下),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
柳亞子(柳無忌輯),《南明史綱.史料》,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
柳亞子(真跡影本),《柳亞子先生手劄》,上海圖書館(案: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藏),1987年。
柳亞子,《春航集》(上、下),上海:廣益書局,1913年。
柳亞子,《磨劍室文錄》(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柳無非、柳無垢編,《柳亞子詩詞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
徐文烈箋、劉斯翰注,《柳亞子詩選》,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年。
■姚錫鈞(鵷雛)
姚鵷雛,《江左十年目睹記》,上海:上海書店,1997年。
姚鵷雛,《姚鵷雛剩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4年。
姚鵷雛,《姚鵷雛詩詞集》,江蘇:河海大學出版社,1993年。
姚鵷雛,《姚鵷雛詩續集》,北京:中國三峽出版社,2002年6月。
■馬和(君武)
馬君武,《馬君武詩稿》,上海:文明書局,1914年。
莫世祥編,《馬君武集(1900-1919)》,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
曾德珪選編,《馬君武文選》,桂林:廣西師大出版社,2000年。
譚行、劉志堅、鄧小飛合編,《馬君武詩注》,廣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
■高旭(天梅)、高燮(吹萬)
高旭,《天梅遺集》,──(君湘珍藏),1934年。
高旭、高燮、高增原編,高銛、谷文娟整理,《覺民月刊整理重排本》,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6年。
高銛、高鋅、谷文娟編,《高燮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
郭長海、金菊貞編,《高旭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黃人(摩西)
湯哲聲、塗小馬編著,《黃人:評傳.作品選》,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8年。
黃人著,江慶柏、曹柏根整理,《黃人集》,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黃節(晦聞)
劉斯奮選注,《黃節詩選》,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年。
黃節,《詩學》,香港:龍門書局,1964年。
■蘇玄瑛(曼殊)
柳亞子、柳無忌編,《蘇曼殊全集》,上海:北新書店,1928年。
柳亞子、柳無忌編,《蘇曼殊全集》,北京:中國書店,1985年。
柳無忌譯,《磨劍鳴爭集:南社二友柳亞子與蘇曼殊詩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3年。
馬以君箋注,《燕子龕詩箋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馬以君箋注,《蘇曼殊詩集》,廣東:珠海巿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印,1991年。
馬以君編注,《蘇曼殊文集》(上、下),廣州:花城出版社,1995年。
斐效維校點,《蘇曼殊小說詩歌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
曾德珪選注,《蘇曼殊詩文選注》,陝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劉斯奮箋注,《蘇曼殊詩箋注》,廣東:人民出版社,1981年。
■其他
包天笑,《釗影樓回憶錄》,香港:大華出版社,1971年。
巫雪敖編,《南社三劉遺集》,上海:中華印刷廠印,1993年。
沈眉若、沈穎若著,沈有美編,《吳江沈氏次二公剩稿》,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4年。
周永珍編,《徐蘊華、林寒碧詩文合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周實,《無盡庵遺集》,上海:國光印刷所,1912年。
林庚白著、周永珍編,《麗白樓遺集》(上、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
金建陵、張末梅箋注,《南社張素詩文輯存》,南京:江蘇省南社研究會,2000年。
南羽編,《黃賓虹談藝錄》,河南:河南美術出版社,1998年。
姚昆群、姚昆田、姚昆遺,《姚光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郁風編,《郁曼陀陳碧岑詩抄》,上海:學林出版社,1983年。
唐文權編,《雷鐵厓集》,湖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
郭延禮輯校,《徐自華詩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陳去病,《浩歌堂詩鈔》,──,1924年。
陳范,《陳烈士勒生遺集》,──,1917年。
傅尃,《鈍安遺集》,──,1931年。
湖南省社會科學院編,《黃興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古代近史所研究室校注,《宋教仁日記》,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楊天石、曾景忠合編,《甯調元集》,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楊玉峰編,《蔡哲夫手鈔南社湘集附錄》,香港:國際南社學會,1999年。
劉三,《黃葉樓遺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年。
2.台灣地區
■李凡(叔同)
弘一大師,《弘一大師格言別集》,台北:天華出版社,1982年。
弘一大師,《弘一大師演講全集》,台北:華嚴蓮社,1976年。
弘一大師,《弘一大師演講錄》,高雄:淨宗學會,1992年。
弘一大師,《索性做了和尚:弘一大師演講全集'格言集》,台北:圓明出版社,1993年。
李叔同,《弘一大師生命精華:佛學手記》,新店:學欣文化事業出版社,1992年。
李叔同,《弘一大師生命精華》,台北:金楓出版社,1992年。
■沈尹默
吳鴻鵬,《沈尹默楷書集無相頌》,台北:蕙風堂筆墨公司,2001年。
吳鴻鵬,《集沈尹默楷書春聯習寫》,台北:蕙風堂筆墨公司,2000年。
沈尹默,《沈尹默行書選》,台北:蕙風堂筆墨公司,1997年。
沈尹默,《沈尹默法書集. 第二集》,台北:華正書局,1989年。
沈尹默,《沈尹默書林公譯先生墓表》,台北:學海出版社,1977年。
沈尹默,《沈尹默楷書 : 朱銘山先生暨德配袁夫人七十壽序》,台北市:蕙風堂筆墨公司,1996年。
沈尹默,《沈尹默論書詩墨跡》,台北:華正書局,1989年。
沈尹默,《沈尹默臨孟法師碑銘》,台北:蕙風堂筆墨公司,1995年。
沈尹默、馬國權編,《沈尹默論書叢稿》,台北:明文出版社,1982年。
■陳英士(其美)
何仲簫編,《陳英士先生全集》,永和:文海出版社,1976年。
陳英士原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編,《陳英士先生文集》,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77年。
■其他
邵元沖原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編,《邵元沖先生文集》(全三冊),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3年。
俞成椿編,《南社俞劍華先生遺集》,台北:三民書局,1984年。
馬君武原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編,《馬君武先生文集》,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4年。
梅光迪,《梅光迪文錄》,台北:國防研究所出版社,1968年5月初版。
黃節撰、梁秩風校輯,《蒹葭樓詩》,台北:廣文書局,1972年。
葉楚傖原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編,《葉楚傖先生文集》(全三冊),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3年。
譚峙軍編,《胡先驌先生詩集》,嘉義:中正大學校友會,1992年。
蘇曼殊,《蘇曼殊大師集》,板橋:華星出版社,1978年。
(三)南社研究學會及專著
1.南社研究學會暨發行刊物
中國南社與柳亞子研究會:北京,1990-2003年。(《南學通訊》1-20期)。
江蘇省南社研究會:南京,1994 -2003年。(《南訊》1-17期)。
國際南社學會:香港,1989-2003年。(《國際南社學會叢刊》1-7期及《南社成立八十週年紀念特刊》,1989年)
雲南省南社研究會:雲南,1993-2003年。(《雲南南學》1-41期)。
廣東中國文學學會南社研究會:廣東,1992-1999年。(《南社研究》1-7期)
上海南社學研究中心:1999年。姚光、徐國昌主持。
大關南社研究會:1999年。
景谷南社研究會:1994年。
鹽津縣南社研究會:2000年。
2.南社研究專著.紀念專輯.資料匯編
(1)大陸、香港地區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珠海巿委員會編,《蘇曼殊誕生一百周年紀念專刊》,廣東:珠光公司,1985年。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會編,《柳亞子紀念文集》,北京:文史出版社,1987年。
文學創作社編,《柳亞子先生五十晉七壽典紀念冊》,桂林:文學創作社,1943年。
白堅等編,《《江蘇文史資料》第43集(《淮安文史資料第9輯》.周實阮式紀念集),南京:江蘇文史資料編輯部出版,1991年。
朱少璋編,《鴻雁集》(蘇曼殊誕生百十周年紀念),香港:編者自刊本,1994年。
江蘇省吳江縣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吳江文史資料第11輯:辛亥革命八十周年(太平天國一百四十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七十周年)紀念專輯》,江蘇:吳江縣黎里柳亞子紀念館,1991年。
江蘇省吳江縣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吳江文史資料第9輯:紀念南社成立八十周年專輯》,江蘇:吳江縣黎里柳亞子紀念館,1989年。
江蘇省吳江縣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吳江柳亞子紀念館編,《鄭桐蓀先生紀念冊》,江蘇教育出版社,1989年。
周文曉、沈承慶、朱桱編著,《朱劍芒先生紀念文集》,江蘇:常熟巿報社,1990年。
邵迎武,《南社人物吟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4年。
政協吳江巿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吳江文史資料第13輯──吳江近現代人物錄》,江蘇:吳江巿震澤印刷廠(內部資料),1994年。
政協吳江巿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吳江文史資料第14輯:華夏興亡在匹夫──紀念陳去病誕辰120周年》,江蘇:吳江巿震澤印刷廠,1995年。
施惠群主編,《葉楚傖紀念集》,上海:新華書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巿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1996年。
柳無忌、殷安如編,《南社人物傳》,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柳無非等,《柳亞子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專輯(內部資料),江蘇省吳江縣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 1987年。
楊天石、王學莊,《南社史長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年。
楊天石、劉彥成,《南社》,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鄭逸梅編著,《南社叢談》,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蕭維琪、顧一平編,《南社中的揚州人》,出版地不詳 ,1991年。
(2)台灣地區
馬君武先生百年誕辰紀念特刊籌備委員會編,《馬君武先生百年誕辰紀念特刊》,台北:馬君武先生百年誕辰紀念特刊籌備委員會,1981年。
陳敬之,《首創民族主義文藝的「南社」》,台北︰成文出版社,1980年。
蘇曼殊,《蘇曼殊紀念集》,台北:德興書局,1981年。
3.南社作家傳記/個別研究
(1)大陸、香港地區
■于右任(伯循)
屈新儒,《關西儒魂──于右任別傳》,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
許有成,《于右任傳》,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許有成、徐曉彬,《于右任傳》,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年。
■李凡(叔同)
中國佛教圖書文物倌編,《弘一法師》,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陳星,《天心月圓:弘一大師》,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1994年。
錢君匋編,《李叔同》,上海:上海美術出版社,1993年。
蘇遲,《李叔同傳》,北京:團結出版社,1999年。
■陳英士(其美)
孔繁霖,《陳英士》,重慶:青年出版社,1945年。
姚輝、朱馥生,《陳英士評傳》,北京:團結出版社,1989年。
莫永明,《陳其美傳》,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85年。
程途,《陳英士》,南京:正中書局,1936年。
■柳亞子(棄疾)
吳江巿文化局、柳亞子紀念館編,《人中麟鳳柳亞子》,蘇州大學出版社,1994年。
吳江縣檔案局編,《柳亞子早期活動紀實(1907-1925)》,北京:檔案出版社,1991年。
李海珉,《柳亞子》,江蘇文史資料編輯部,1999年。
周廣秀,《簫劍詩魂:柳亞子評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邵迎武,《柳亞子詩歌新探》,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年。
柳無忌等編,《我們的父親柳亞子》,北京:中國友誼出版社,1989年。
柳無忌編,《柳亞子年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
張明觀,《柳亞子傳》,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年。
■吳梅(瞿安)
王衛民,《吳梅評傳》,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5年。
王衛民,《吳梅和他的世界》,石家莊巿: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王衛民、王琳編著,《吳梅評傳.作品選》,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8年。
陳平原編校,《魯迅、吳宓、吳梅、陳師曾卷》,石家莊巿: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鄧喬彬,《吳梅研究》,上海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
■黃興(克強)
(美)薛君度、蕭致治合編,《黃興新論》,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1988年。
毛注青,《黃興年譜》,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蕭致治主編,《領袖與群倫:黃興與各方人物》,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1年。
■蘇玄瑛(曼殊)
(日)中薗英助、甄西譯,《詩僧蘇曼殊》(原名《櫻花橋》),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毛策,《蘇曼殊傳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年。
王長元,《沉淪的菩提:蘇曼殊全傳》,長春:長春出版社,1995年。
朱少璋,《蘇曼殊散論》,香港:下風堂文化事業,1994年。
宋益喬,《情僧長恨──蘇曼殊》,北嶽文藝出版社,1988年。
邵迎武,《蘇曼殊新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0年。
邵盈午,《蘇曼殊傳》,北京:團結出版社,1998年。
姜靜楠編著,《蘇曼殊》,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8年。
柳亞子(柳無忌編),《蘇曼殊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徐星平,《蘇曼殊》,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5年。
張國安,《紅塵孤旅蘇曼殊》,上海:上海書店,1999年。
陳星,《孤雲野鶴.蘇曼殊》,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1995年。
■其他
王詠,《一代宗師馬君武》,南寧:接力出版社,1994年。
李偉,《曹聚仁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李理夏潮,《汪精衛評傳》,武漢出版社,1996年。
邵黎黎、孫家軒,《我的祖父邵力子》,南京:河海出版社,1998年。
陳福霖、余炎光,《廖仲愷年譜》,湖南出版社,1991年。
葉雪芬編,《柳無忌年譜》,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2年。
遲雲飛,《宋教仁與中國民主憲政》,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2)台灣地區
■于右任(伯循)
于右任先生百年誕辰紀念籌備委員會編輯,《于右任先生年譜》,台北:國史館,1978年。
于右任書,《于右任先生百二十歲誕辰紀念展:三百年來一草聖》,台北:何創時基金會,1998年。
杜英穆編著,《胡適.于右任.林語堂》,台北:名望出版社,1988年。
林銓居,《草書.美髯.于右任》,台北:雄獅出版社,1998年。
張健,《于右任傳:半哭半笑樓主》,台北:雨墨文化出版社,1994年。
張雲家編,《于右任專集》,台北:長虹出版社,1966年。
劉延濤編,《民國于右任先生年譜》,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李凡(叔同)
田濤,《百年家族──李叔同》,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陳慧劍,《弘一大師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
■馬和(君武)
周伯乃,《桂水長清:馬君武傳》,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9年。
秦道堅編撰,《馬君武博士生平事蹟》,台北:馬保之印行,1980年。
■陳英士(其美)
何仲簫,《陳英士先生年譜》,永和:文海出版社,1974年。
杜呈祥,《陳英士傳》,台北:國防部總政治部,1956年。
邵元沖編,《陳英士先生革命小史》,永和:文海出版社,1985年。
查顯琳,《扶顛持危:陳英士傳》,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4年。
■黃興(克強)
杜英穆,《秋瑾,趙聲,黃興,蔡鍔,胡漢民》,台北:名望出版社,1987年。
胡春惠、張哲郎主編,《黃興與近代中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出版,1993年。
閔杰,《八指將軍黃興》,台南:紅樹林出版社,1997年。
劉揆一,《黃興傳記》,台北:帕米爾書局,1952年。
■蘇玄瑛(曼殊)
李蔚,《蘇曼殊傳奇》,台北:國際村出版社,1993年。
柳無忌,《從磨劍室到燕子龕──紀念南社兩大詩人蘇曼殊與柳亞子》,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公司,1986年。
唐潤鈿,《革命詩僧──蘇曼殊傳》,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0年。
張國安,《紅塵孤旅:蘇曼殊傳》,台北:業強出版社,1992年。
陳星,《多情乃佛心:曼殊大師傳》,三重:佛光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
陳星,《蘇曼殊新傳:無執著而後無所依戀》,台北:新潮社出版,1996年。
劉心皇,《蘇曼殊大師新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4年。
■其他
吳湘湘,《宋教仁傳》,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5年。
吳鴻霖,《沈尹默楷書入門》,台北市:蕙風堂筆墨公司,2000年。
張健,《志同道合──邵元沖、張默君夫婦傳》,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4年。
陳孝全、周紹曾選評編輯,《胡適.劉半農.劉大白.沈尹默》,台北:海風出版社,1990年。
陳慶煌,《蒹葭樓詩論》,台北:里仁出版社,2001年。
楊震夷,《太一詩魂──甯調元傳》,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5年。
蔡孟珍,《近代曲學二家研究 :吳梅、王季烈》,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
欒梅健,《通俗之王:包天笑傳》,台北:業強出版社,1999年。
貳、南社研討會論文(含未刊稿)
一、紀念柳亞子先生誕辰一百周年學術討論會(1987,蘇州,又名「蘇州南社國際學術研討會」)
王爾齡,〈《笏園詩鈔》所見的南社影事〉
王學莊,〈柳亞子的一生〉
田常春,〈柳亞子的名士習氣與革命生涯〉
白堅,〈柳亞子和周阮慘案〉
李立新,〈柳亞子與新文化運動〉
周天裕,〈人中麟鳳──柳亞子思想研究〉
崔閩,〈柳亞子詩詞補遺〉
崔閩,〈犄角相期奠夏華──柳亞子與國共合作〉
郭樹權,〈「人中麟鳳」柳亞子〉
陳智,〈愛祖國甚于愛美人──粗析蘇曼殊之多情〉
楊天石,〈南社的醞釀〉
楊天石、曾景忠,〈甯調元的生平、思想和作品〉
裴效維,〈關於蘇曼殊思想評價〉
二、江蘇省南社研究會成立大會暨南社成立85周年紀念會(1994,南京)
王立興,〈陳去病與晚清的戲劇改運動〉
白堅,〈姚鵷雛抗戰時期詩作淺探──紀念姚鵷雛逝世40周年〉
李孟星,〈南社、黃興與李壽銓〉
李海岷,〈平生不二色──談亞子先生的道德和思想〉
周永珍,〈「十年袍澤,患難共嘗」陳去病與孫中山的友誼〉
殷安如,〈浩歌堂與綠玉青瑤館考〉
殷安如,〈徵文考獻足堪師──讀陳佩忍致范煙橋書〉
張末梅,〈魯迅與南社〉
張明觀,〈《柳亞子文集.書信輯錄》9封書信收編年份有誤〉
張舫瀾,〈秋瑾與南社〉
郭壽齡、丁駕龍,〈周實的詩歌理論及其創作實踐〉
楊曉容,〈南社與吳江人〉
三、中國南社發起九十暨柳亞子等先驅誕辰紀念會(1997,北京,又名「紀念柳亞子先生110周年誕辰學術討論會」、「紀念南社創立九十周年學術研討會」)
王秉默,〈柳亞子在香港〉
李炳華、余存勇,〈論柳亞子的吳江文壇盟主地位〉
汪欣,〈胡樸安傳略〉
周永珍,〈紀念林庚白烈士百年誕辰〉
林北麗,〈不思量自難忘──紀念庚白誕辰一百周年〉
徐國昌,〈高天梅與南社〉
殷安如,〈一封悻存的信──廖承志留致柳亞子書〉
高銛,〈南社簡介〉
張小曼,〈張西曼與柳亞子的交往和友誼〉
張明觀,〈患難見真情──談三十年代柳亞子營救共產黨人、左翼作家及知名人士〉
張航瀾,〈宋教仁和他的詩〉
郭長海,〈高旭年譜〉
郭樹權,〈柳亞子與辛亥革命〉
郭雋傑,〈時代詩人林庚白〉
曾景忠,〈柳亞子贊譽他為新南社的代表──紀念廖仲愷先生誕辰一二O周年〉
溫應時,〈葉楚傖與丘逢甲交往〉
四、南社成立90周年紀念會暨學術研討會(1999,南京,江蘇省南社研究會主辦)
朱少璋,〈舞臺上的蘇曼殊〉
吳正明,〈潛心詩書淡泊而終談陳去病法書名畫行書聯和六十述懷四首詩〉
吳冠民,〈從《題亞子分湖舊隱圖》詩詞看南社詩人們的憂國情懷〉
沈堅,〈結盟南社落筆千鈞柳亞子與周莊南社社員的活動及其詩作〉
汪欣,〈胡樸安胡寄塵昆仲與南社〉
周德華,〈吳江詩人周迦陵〉
林香伶,〈從《南社叢刻》淺談南社的幾個問題〉
金建陵、張末梅,〈南社與五四運動〉
俞前、殷安如,〈陳去病年譜簡編〉
柳光遼,〈柳亞子的《八年回憶》校訂〉
胡迎建、朱玉華,〈論南社與同光派〉
孫之梅,〈甯調元與秋瑾〉
徐水田,〈南社民族氣節讀柳亞子先生《鄭成功傳》〉
殷安如,〈柳亞子磨劍室書齋初考〉
張玉昆,〈關於創辦民中學柳亞子中學──具體構想及實施方案〉
張明觀,〈柳亞子史料考證劄記〉
張舫瀾,〈南社巨子曲壇泰斗──為紀念吳梅先生誕生115周年暨逝世60周年作〉
郭長海、金菊貞,〈南社小說概覽〉
郭壽齡,〈試論淮南社〉
楊玉峰,〈回首匆匆十年業,迎來千禧話南研──國際南社學會的回顧和展望〉
管林、管華,〈柳亞子的超前意識和封建精神〉
劉潁白、殷安如,〈陳去病詩文集編後記〉
劉冀,〈營造「南學」氣氛提高旅遊品位〉
鮑益良,〈王大覺與澱山湖〉
參、報紙/期刊論文
一、報紙
《民立報》,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影印本,1969年。
《民吁日報》,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影印本,1968年。
《民報》,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影印本,1969年。
《民國日報》、《清議報》、《太平洋報》、《中華新報》、《天鐸報》、《民權報》、《民立報》、《警鐘日報》、《新民叢報》等。
大德,〈嶺南風物:外公家藏稀世名琴〉,《羊城晚報》2002年4月17日(鄧爾雅)。
孔海珠,〈鴛鴦蝴蝶派主力趙苕狂軼事〉(附照片),《文彙讀書周報》2003年2月19日。
王昆侖,〈愛國詩人柳亞子先生的熱情詩詞〉,《光明日報》1958年6月24日。
白堅,〈南社傑出詩人周實〉,《人民日報》1962年5月26日。
何香凝,〈紀念柳亞子先生〉,《人民日報》1959年6月21日。
宋元,〈秋瑾與徐寄塵的革命友誼──紀念秋瑾就義五十周年〉,《解放日報》1957年6月6 日。
李堅,〈柳亞子與南社廣東社友〉,《廣州日報》1994年3月22日。
李詩,〈南社和它的宣傳陣地〉,《新民晚報》1961年10月12日。
林辰,〈魯迅與南社〉,《光明日報》1961年9月26日。
高芾,〈不要雞心式〉,《南方周末》,2002年11月16日(蘇曼殊)
陳去病,〈南社長沙雅集紀事〉,《太平洋報》1912年10月10日。
鹿吝,〈柳亞子佚詩〉,《新民晚報》1963年11月14日。
曾景忠,〈最能傳神是詩行──《南社人物傳》讀後〉,《中華讀書報》2002年8月8日
楊之華,〈紀念革命詩人柳亞子──為紀念柳亞子先生逝世周年而作〉,《光明日報》1959年6月21日。
熊羅生,〈成舍我及其與柳亞子的論詩公案〉,《團結報》1993年7月28日。
二、期刊論文
(一)南社整體研究
1.大陸、香港地區
王承禮,〈辛亥革命時期的南社〉,《華東師大學報》,1981年第1期。
王晶堯,〈南社始末〉,《中國社會科學》第4期,1980年7月。
白堅,〈簡論南社的愛國主義精神〉,《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6年第2期。(二收於《學海》1997年1月)
朱少璋,〈南社叢刻的重印本與未刊稿〉,《明報月刊》,1997年2月。
李海珉,〈《新黎里》報風波〉,《民國春秋》,1999年1月。
沈永寶,〈論胡適的文學革命八事以南社為背景〉,《天津社會科學》,1995年第5期。
沈永寶,〈文學革命八事係因南社而立言〉,《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2期。
汪欣,〈國學研究會與《國學彙編》〉,《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7年第5期。
亞人,〈南社首次雅集〉,《文史哲》1963年第1期。
林香伶,〈千載有餘情──從南社詩歌看唐代遊俠詩的足迹〉,《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0年第2期。
林香伶,〈從《南社叢刻》淺談南社的幾個問題──以文類分佈為核心〉,《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
金建陵、張末梅,〈南社終止活動期限考略〉,《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1年第5期。
金建陵、張末梅,〈南社在傳播馬克思主義中的作用〉,《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
金建陵、張末梅,〈魯迅與南社〉,《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
金建陵、張末梅,〈〝南社〞小說的勃興和創作成就〉,《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9年第2期。
金建陵、張末梅,〈望平街與南社〉,《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9年第5期。
金建陵、張末梅,〈南社與五四運動〉,《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0年第5期。
金建陵、張末梅,〈〝南社〞的活動何時完全停止?〉,《文教資料》,2001年第4期。
金建陵、張末梅,〈南社女性解讀:從個體到群體〉,《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
金澤民,〈試看今日之域中,竟是南社之天下──近代革命文學團體南社〉,《文史知識》,1986年第9期。
柳光遼,〈《新黎里》創刊時的兩則小史料〉,《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1年第6期。
夏曉虹,〈是真名士自風流──同光體詩社與南社〉,《文藝研究》,1989年。
孫之梅,〈南社與南社研究〉,《山東大學學報》,2000年第6期。
孫之梅,〈南社與詩界革命派的異同〉,《山東師大學報》,2000年第5期。
孫之梅,〈湘籍作家在南社中的作用〉,《齊魯學刊》,2000年第3期。
孫之梅,〈南社與近代新聞報刊業〉,《文史哲》,2002年第3期。
孫之梅 ,〈南社的遺民情結〉,《山東大學學報》,2002年第5期。
袁小倫,〈葉劍英和南社詩人〉,《黨史縱覽》2002年第3期。
張舫瀾,〈秋瑾與南社〉,《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6年第2期。
張末梅,〈魯迅與南社〉,《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
郭長海,〈南社的散曲──《南社散曲集》前言〉,《長春師範學院學報》,1999年第4期。
郭長海,〈南社小說概覽〉,《長春師範學院學報》,2000年第4期。
陳世強,〈早期南社畫家行狀考〉,《東南文化》,2001年第3期。
陳俐,〈論南社及其主導的宗唐文學觀〉,《牡丹江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二收於《淮北煤師院學報》2002年第2期)。
喻學才,〈南社精神與天地正氣〉,《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5年第6期。
曾景忠,〈傳統文化與西潮之交滙──南社創立思想醞釀過程研討〉,《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0年第6期。
程翔章,〈南社在中國近代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高等函授學報》,2001年第3期。
黃樂琴,〈南社與左聯--魯迅的歷史選擇與政治價值取向〉,《上海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
楊天石,〈越社與南社〉,《文史》第3輯,1963年。
楊曉容,〈南社與吳江人〉,《南京理工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1期。
趙沛霖,〈關於台灣南社的初步認識〉,《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學版),1986年第3期。
鄭鵬,〈淺探南社──近代文學社團流派的現代意義〉,《河南大學學報》,2000年第6期。
錢仲聯,〈南社吟壇點將錄〉,《蘇州大學學報》,1994年第4期。
蘭少成,〈南社小說淺談〉,《廣州師範學院學報》,1981年第3期。
龔喜平,〈南社詩人與中國詩歌近代化〉,《蘭州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
2.台灣地區
方延豪,〈南社人文誌盛〉,《藝文誌》143期,1977年8月。
王梓良,〈淺談南社〉,《東方雜誌》13卷3-4期,1981年9-10月。
王梓良,〈南社詩人多奇才(一)〉,《中外雜誌》31卷5期,1982年5月。
王梓良,〈南社詩人多奇才(二)〉,《中外雜誌》31卷6期,1982年6月。
王梓良,〈南社詩人多奇才(三)〉,《中外雜誌》32卷1期,1982年7月。
朱沛蓮,〈清末民初之南社〉,《暢流》55卷2期,1977年3月。
張放,〈南社興起和衰亡〉,《近代中國》102期,1994年8月。
梁惠錦,〈呼喚國魂的革命文藝團體──南社〉,《國魂》429期,1981年8月。
梁惠錦 ,〈南社──清末民初的革命文藝團體〉,《 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12期,1970年5月。
陳敬之,〈我國最早的革命文藝團體南社〉,《暢流》46卷1期,1972年8月。
劉惠璿 ,〈清末民初「南社」的革命活動及其局限〉,《警專學報》第4期,1991年6月。
鄧嗣禹,〈南社識小錄〉,《傳記文學》51卷3期,1987年9月。
(二)南社作家個別研究
1.大陸、香港地區
■于右任(伯循)
──,〈于右任二三事〉,《紫金歲月》,1997年第5期。
──,〈于右任銅像移至中山紀念館〉,《北京檔案》,1998年第5期。
王勁、楊榮,〈于右任與陝西靖國軍〉,《西北史地》,1994年第1期。
王勁、楊榮,〈于右任與國民軍〉,《西北史地》,1995年第4期。
王勁、楊榮,〈試論于右任的新聞實踐及新聞思想〉,《西北師範大學學報》,1996年第2期。
王新元,〈于右任:鐵骨錚錚一鬥士〉,《文史春秋》,1998年第6期。
朱瑾,〈睢甯館藏珍品──于右任墨迹〉,《檔案與建設》,1999年第10期。
西南師範大學于右任研究中心,〈辛亥革命時期的革命宣傳家于右任〉,《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第2期。
何炳武,〈于右任的書法藝術〉,《華夏文化》,2001年第1期。
俞乃蘊,〈于右任晚年軼事〉,《江淮文史》,1994年第4期。
段清華,〈于右任與岳池新三中學〉,《四川統一戰線》,2000年第12期。
胡恒,〈于右任先生事略與書法〉,《書畫藝術》2002年第1期。
馬淩雲,〈于右任先生辦農業教育的光輝業績〉,《高等農業教育》,1998年第5期。
張國鋒,〈于右任《望大陸》賞析〉,《語文世界》,1999年第10期。
張錦秀,〈于右任撰聯碑在麥積山落成〉,《絲綢之路》,1994年第2期。
張應超,〈于右任教育活動述評〉,《江西社會科學》,1998年第10期。
張豔華,〈晚年于右任〉,《中州統戰》,2001年第4期。
第二歷史檔案館,〈于右任「十年萬井計劃」案〉,《民國檔案》,1999年第4期。
郭雲,〈于右任先生的大陸情結〉,《黨史縱橫》,2000年第11期。
傅德華,〈抗戰前後的于右任〉,《軍事歷史研究》,1995年第4期。
華夫,〈于右任與西安碑林〉,《炎黃春秋》,1995年第4期。
馮立,〈于右任書法的開創精神〉,《華夏文化》2002年第5期。
楊蘇,〈于右任的絲路情結〉,《絲綢之路》,1994年第6期。
趙守仁、陳豔軍,〈于右任與上海大學〉,《遼寧師範大學學報》,1997年第2期。
趙梅林,〈于右任的一封親筆家信〉,《民國春秋》,1999年第2期。
劉惠文,〈于右任辦報的主觀動因〉,《報刊之友》,1997年第6期。
劉惠文,〈試析于右任辦報動機的産生〉,《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1997年第2期。
劉惠文,〈于右任辦報活動影響述略〉,《報刊之友》,1998年第6期。
談龍寶、吳洪成,〈略論于右任教育思想及其教育實踐活動〉,《西南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
卜兆祥,〈回憶于右任生平軼事片斷〉,《華夏文化》,1994年第4期。
謝茂權,〈于右任重會贖戲聯〉,《民國春秋》,1999年第4期。
■王鍾聲
趙銘彜,〈春柳社與王鍾聲-初期話劇史料之一〉,《南國戲劇》,1959年第2期。
蔣原環,〈辛亥革命烈士、劇壇人傑王鍾聲〉,《天津師院學報》,1981年第5期。
■王鍾麒
張愷,〈南社的文藝理論家王鍾麒〉,《江淮文史》,1996年第6期。
蓬壼,〈續小說家別傳.王無生先生〉,《遊戲世界》彙編第3冊,1923年。
顔廷亮、趙淑妍,〈南社作家王鍾麒的小說戲劇理論和創作〉,《甘肅社會科學》2001年第2期。
■王蘊章(西神)
蓬壼,〈續小說家別傳.王西神先生〉,《遊戲世界》彙編第3冊,1923年。
■包公毅(天笑)
封敏,〈包天笑與中國早期電影〉,《當代電影》,1997年第1期。
寅半生,〈讀《加因小傳》兩譯本書後〉,《遊戲世界》11期,1907年。
欒梅健,〈不應遺忘的優秀通俗長篇小說──論包天笑的《留芳記》和《上海春秋》〉,《蘇州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
■古直(公愚)
羅可群,〈南社詩人古直生平及其愛國思想〉,《學術研究》,1995年第1期。
■田興奎
丘陵,〈南社詩人田星六和他的詩詞〉,《吉林大學學報》,1989年第3期。
龍正熾,〈南社詩人田興奎〉,《吉林大學學報》,1987年第4期。
■成平(舍我)
李中行、張軍,〈志在報國的人生軌迹──記成舍我先生〉,《黨史縱橫》,2000年第5期。
徐少紅,〈成舍我與南京《民生報》〉,《紫金歲月》,1998年第4期。
祝曉風,〈關於成舍我百年誕辰的紀念〉,《讀書》,1999年第8期。
熊羅生,〈成舍我與南社朱柳論詩公案〉,《株洲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第3期。
■朱璽(鴛雛)
平襟亞,〈朱鴛雛〉,《社會之花》1卷1期,1924年1月5日。
鈍根,〈朱鴛雛小史襆〉,《社會之花》1卷2期,1924年1月15日。
蓬壼,〈續小說家別傳.朱鴛雛先生〉,《遊戲世界》彙編第3冊,1923年。
■朱駿聲
朱駿聲自選、程朝儀填補、朱師轍補注,〈石隱山人自訂年譜〉,《國立北平圖書館月刊》3卷5期,1929年11月(又見:《安徵大學月刊》2卷7期,1935年5月,及《吳中文獻小叢書》)
■吳梅
──,〈吳梅簡介〉,《江海學刊》,1984年第4期。
卜其明,〈吳梅與李一平〉,《楚雄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第2期。
于文春,〈紀念吳梅誕辰110周年〉,《藝術百家》,1994年第3期。
山源,〈《悼吳梅》序〉,《之江中國文學會集刊》51集,1940年第4期。
王永健,〈簡論吳梅《誠齋樂府跋》〉,《蘇州大學學報》,1985年第1期。
王玉章,〈霜厓先生在曲學上之創見〉,《戲曲月輯》1卷5輯,1942年5月1日。
王季思,〈吳瞿安先生《詩詞戲曲集》讀後感〉,《戲劇論叢》,1984年第4期。
王衛民,〈吳梅〉,《文教資料簡報》,1984年第1期。
王衛民,〈吳梅〉,《南京師院學報》,1980年第3期。
王衛民,〈吳梅《奢摩他室曲叢》及其全目〉,《文獻》7輯,1981年3月。
王衛民,〈吳梅先生與北方昆劇〉,《藝術百家》,1994年第3期。
王衛民,〈吳梅的戲曲理論與戲曲創作〉,《文學評論叢刊》18輯,1983年10月。
王衛民,〈吳梅簡論〉,《劇藝百家》,1985年第2期。
王衛民,〈整理吳梅先生著作感言〉,《古代戲曲論叢》2輯,1985年10月。
王衞民,〈繼往開來,獨樹一幟──論吳梅先生在曲學研究上貢獻〉,《藝術百家》1990年第1期。
北京圖書館善本組,〈吳梅戲曲題跋〉,《文獻》12輯,1982年5月、14輯,1982年2月。
古良穆,〈從昆曲說到吳梅〉,《雜誌》10卷3期,1942年2月10日。
任中敏,〈回憶瞿庵夫子〉,《文教資料簡報》1期,1984年。
安葵,〈吳梅戲曲理論的貢獻對我們的啓示〉,《藝術百家》,1994年第3期。
佚名,〈緬懷前賢,激勵今人-紀念吳梅誕辰一百周年學術討論會在蘇州舉行〉,《江蘇教育》1期,1985年。
吳白匋,〈水龍吟.哭瞿安先生〉,《文教資料簡報》1期,1984年。
吳新雷,〈曲學大師吳梅的治學特點〉,《文史知識》,2002年第5期。
吳新雷,〈吳梅遺稿《霜崖曲話》的發現及探究〉,《南京大學學報》,1990年第4期。
宋家淇,〈吳瞿安先生二三事〉,《文教資料簡報》1期,1984年。
李一平,〈瞿安先生逝世先後略述〉,《戲曲月輯》1卷3輯1942年3月17日。
李希泌,〈《風洞山傳奇》抄本提詞集錄〉,《文獻》1期,1988年。
李復波,〈吳梅《風洞山》傳奇簡論〉,《廣西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第2期。
谷羽,〈胡點亂校,愧對大師──讀「詞學通論」【吳梅】校訂本〉,《中國研究》,1998年第9期。
周育德,〈紀念吳梅先生誕辰110周年〉,《藝術百家》,1994年第3期。
周維培,〈新曲學的崛起與舊曲學的終結──王國維與吳梅戲曲研究之比較〉,《南京大學學報》,1988年第4期。
查全綱,〈論吳梅的戲曲批評〉,《江海學刊》4期,1984年。
段熙中,〈吳梅先生二三事〉,《江海學刊》4期,1984年。
洪柏昭,〈吳梅散曲論〉,《藝術百家》,1994年第3期。
范煙橋,〈記詞曲家吳梅〉,《江海學刊》,1962年第一期。
茅原,〈評吳梅著《貝多芬》〉,《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99年第1期。
韋行,〈紀念吳梅誕辰110周年暨第五次中國近代戲曲學術研討會簡述〉,《文學遺産》,1994年第4期。
唐圭璋,〈回憶吳瞿安先生〉,《文教資料簡報》,1984年第一期。
唐圭璋,〈回憶吳瞿安先生〉,《雨花》月號,1957年第5期。
唐圭璋,〈吳先生哀詞〉,《文教資料簡報》,1984年第一期。
夏敬觀,〈霜厓先生像籫〉,《文教資料簡報》,1984年第一期。
孫洵,〈吳梅先生昆曲-為紀念詞曲大師吳梅誕辰一百年而作〉,《江蘇戲劇》,1984年第11期。
徐益藩,〈述吳瞿安先生的民族思想〉,《國文月刊》61期,1947年11月10日。
徐益藩,〈霜厓敘跋〉,《戲曲月輯》1卷3輯,1942年3月17日。
徐調孚,〈霜厓先生著述考略〉,《戲曲月輯》1卷3輯,1942年3月17日。
殷天烔,〈吳霜厓先生在現代中國文學界〉,《時事新報.學燈》,1939年第4期。
浦江清,〈悼吳瞿安先生〉,《戲曲月輯》1卷3輯,1942年3月17日。
袁鴻壽,〈吳瞿安先生二三事〉,《學林漫錄》3期,1981年5月。
張舫瀾,〈近代傑出的詞曲家-吳梅〉,《固原師專學報》1期,1983年。
張舫瀾,〈近代傑出的詞曲家-吳梅〉,《戲劇論叢》4期,1981年。
張嘉雁,〈八十年代以來吳梅研究述評〉,《蘇州大學學報》,1994年第3期。
張鐵叟,〈吳霜厓年表〉,《江蘇文獻》1卷11、12期合刊,1943年6月30日。
梁淑安,〈吳梅《風洞山傳奇》淺析〉,《蘇州大學學報》,1985年第一期。
梁璆,〈霜厓書劄〉,《戲曲月輯》1卷3輯,1942年3月17日。
野鶴,〈《曲學通論》與《詞餘講義》〉,《劇學月刊》2卷12期,1935年12月。
陳廉貞,〈吳梅曲學淺議〉,《蘇州教育學院院刊》2期,1985年。
瓻廬,〈丱角交吳瞿安事〉,《雜誌》10卷3期,1942年12月10日。
萬雲駿,〈讀詞和填詞-吳梅先生是怎樣教我填詞的?〉,《寧波大學學報》,1988年第一期。
葉德均,〈跋《霜厓曲跋》〉,《風雨談》9期,1944年2月。
葉慕秋,〈《顧曲》研究〉,《戲劇旬刊》6期,1936年3月。
鄒嘯,〈吳梅先生〉,《宇宙風乙刊》7期,1939年6月1日。
趙景深,〈吳梅論宋元戲文本事書〉,《戲曲月輯》1卷4輯,1942年4月1日。
劉偉林,〈史、論、評相結合的研究方法-讀吳梅《中國戲曲概論》〉,《文學遺產》2期,1985年。
劉偉林,〈吳梅小傳〉,《中國近代文學評林》2輯,1986年7月。
劉偉林、陳永標,〈吳梅的戲劇美學思想〉,《學術月刊》8期,1984年。
調孚,〈吳梅著述考略〉,《文學集林》1輯,1939年11月。
鄭振鋒,〈記吳瞿安先生〉,《國文月刊》42期,1946年4月20日。
鄭逸梅,〈霜厓先生別傳〉,《戲曲月輯》1卷3輯,1942年3月17日。
鄧喬彬,〈吳梅的戲劇批評〉,《求是學刊》5期,1984年。
鄧喬彬,〈吳梅評傳〉,《戲劇藝術》,1990年第2期。
盧前,〈霜厓師序文〉,《文教資料簡報》,1984年第1期。
盧前編、徐益藩補,〈霜厓先生年譜〉,《戲曲月輯》1卷3輯,1942年3月17日。
錢南揚,〈回憶吳梅先生〉,《戲曲叢論》1輯,1986年5月。
龍沐勛,〈記吳瞿安先生〉,《風雨談》2期,1943年5月。
薜英,〈吳梅戲曲跋外五郛則〉,《文獻》14輯,1982年12月。
■吳虞(又陵)
伍加倫,〈五四時期吳虞文化觀的反思〉,《四川大學學報》,1990年第2期。
李海金,〈吳虞、陳獨秀與《新青年》〉,《成都文物》,1989年第1期。
李景華、李華,〈隻手打孔家店的戰士─吳虞〉,《北京師院學報》,1979年第2期。
周一良,〈讀《吳虞集》後所想到的〉,《社會科學研究》,1987年第2期。
唐振常,〈吳虞與青木正兒〉,《中華文史論叢》,1931年第3輯。
趙清、鄭城,〈論吳虞〉,《社會科學研究》,1979年第2期。
劉暢,〈吳虞和他的文化觀〉,《文史雜誌》,1990年第3期。
聶紺孥,〈從《吳虞文錄》說到《花月痕》〉,《讀書》,1983年第9期。
■呂志伊(天民)
林荃,〈呂志伊〉,《雲南社會科學》,1987年第4期。
葉祖蔭,〈呂志伊先生傳略〉,《雲南文史叢刊》,1985年第3期。
■呂碧城(遁天)
鄭逸梅,〈文苑話舊錄〉,《導報月刊》1卷1期,1946年8月1日。
鄭逸梅,〈皖中傑出的女詞人〉,《藝譚》,1982年第3期。
龍熠厚,〈近代女詞人呂碧城〉,《婦女月刊》7卷1期,1948年3月。
■宋教仁(遯初)
﹝日﹞片倉芳和作、蔣道鼎譯,〈在日本逗留期間的宋教仁〉,《辛亥革命叢刊》,1981年第3期。
﹝日﹞松本英紀,〈革命、愛國、節操─讀宋教仁《致李胡二星使書》〉,《湖南師大社會科學學報》,1987年第6期。
田強,〈試論宋教仁對國際局勢的分析〉,《三峽大學學報》,2001年第6期。
立早,〈簡論宋教仁的愛國主義〉,《湘譚大學學報》,1988年第3期。
吳曉迪,〈武昌起義後的宋教仁〉,《爭鳴》,1981年第3期。
李元燦,〈宋教仁家世考〉,《求索》,1988年第4期。
李希泌,〈宋教仁、于右任的革命情誼〉,《人物》,1983年第6期。
拓曉堂輯錄,〈宋教仁對於「間島問題」的兩封信〉,《文獻》,1988年第4期。
孫燕京,〈共和之死─宋教仁被刺真相〉,《名人傳記》,1990年第11期。
秦力,〈中國近代民主憲政的先驅─宋教仁〉,《文史知識》,1985年第1期。
張舫瀾,〈宋教仁和他的詩〉,《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8年第1期。
習五一,〈宋教仁與陽明心學〉,《歷史研究》,1990年第1期。
陳旭麓,〈爲憲法流血的第一人─《宋教仁傳》序言〉,《辛亥革命叢刊》,1980年第1期。
陶用舒,〈宋教仁的政治思想及其悲劇〉,《益陽師專學報》,1983年第2期。
陶用舒,〈辛亥革命後的孫中山、黃興、宋教仁〉,《雲夢學刊》1996年第1期。
彭國興,〈資產階級民主憲政的先驅─宋教仁事略〉,《新湘評論》,1981年4月第六期。
華友根,〈宋教仁憲政思想初探〉,《政治與法律》,1987年第2期。
賀淵,〈爲憲政流血的"第一人"宋教仁〉,《炎黃春秋》,2001年第10期。
馮祖貽,〈《民立報》時期的宋教仁〉,《貴州社會科學》,1988年第2期。
楊天石,〈宋教仁佚文鈎沈〉,《華東師大學報》,1985年第2期。
楊漢鷹,〈宋教仁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政治學研究資料》,1987年第1期。
趙越志,〈宋教仁與「間島問題」〉,《求是學刊》,1988年第3期。
劉志權,〈中國大陸重新評價宋教仁〉,《瞭望》(海外版),1987年第19期。
劉泱泱,〈宋教仁研究芻議〉,《船山學報》,1987年第1期。
劉敏,〈宋教仁的法制思想新探〉,《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
滕明傑,〈宋教仁的法律思想及實踐〉,《政法論叢》,2002年第4期。
燕國楨,〈關於宋教仁評價的幾個問題〉,《求索》,1988年第2期。
龔春英、朱雲平,〈論宋教仁的法制思想〉,《江西社會科學》,2002年增刊。
■李凡(叔同、弘一法師)
《小說世界》編者,〈補記李叔同先生〉,《小說世界》,14卷12期,1926年9月17日。
王月娥,〈弘一法師留衢州的手譯〉,《圖書館研究工作》,1987年第2期。
王德壎,〈關於李叔同的評價問題─與聯抗同志商榷〉,《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2年第4期。
包立民,〈弘一法師的墨緣〉,《中國書法》,1986年第4期。
石在中,〈論蘇曼殊與佛教──兼與弘一大師(李叔同)比較〉,《華中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第4期。
亦平,〈弘一法師與文化藝術〉,《華人之聲》,1990年第4期。
伏琛,〈李叔同二三事〉,《西湖》,1982年第1期。
余鳳高,〈西湖風月好─李叔同與西湖〉,《西湖》,1983年第9期。
吳方,〈夕陽山外山─讀兩本弘一大師傳記追想〉,《讀書》,1990年第1期。
吳泰昌,〈引進西方藝術的第一人─李叔同〉,《文滙月刊》,1981年第10期。
呂伯攸,〈記李叔同先生〉,《小說世界》,14卷12期,1926年9月17日。
李正倫,〈關於《弘一法師》劇本中一些事實的來函〉,《電影創作》,1988年第4期。
李正祥,〈生活真實與藝術真實─讀《弘一法師》〉,《電影創作》,1988年第4期。
李海珉,〈話劇奠基人李叔同〉,《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8年第5期。
李穎,〈中國話劇藝術的先驅者─弘一法師李叔同〉,《戲劇學習》,1985年第4期。
李穎,〈中國話劇藝術的先行者李叔同〉,《新文化史料》,1997年第5期。
沈東子,〈近代高僧弘一法師與名人〉,《名人傳記》,1988年第3期。
沈繼生,〈弘一法師與中國戲劇─紀念弘一法師誕生一百周年〉,《福建戲劇》,1981年第1期。
沈繼生,〈弘一法師遊閩十四年〉,《人物》,1983年第4期。
沈繼生,〈李叔同的音樂生涯〉,《藝術世界》,1983年第6期。
沈繼生,〈李叔同與中國話劇史〉,《劇壇》,1983年第5期。
肖林來,〈《弘一法師與中國戲劇》一文辨略〉,《福建戲劇》,1981年第6期。
府南山,〈李叔同與劉質平的師生情〉,《民國春秋》,2000年第1期。
林子青,〈弘一法師出家前給劉盾平的幾封信─指導求學為人生處世〉,《法音》,1983年第5期。
金梅,〈李叔同與魯迅──文化史劄記〉,《文學自由談》,1994年第4期。
金梅,〈想像與虛構中的李叔同〉,《文學自由談》,1996年第4期。
金梅,〈柳亞子詩中的李叔同〉,《文學自由談》,2000年第4期。
金梅,〈李叔同人格力量之表現〉,《文學自由談》,2001年第1期。
俞紼棠,〈我國近代早期藝術家李叔同〉,《中國音樂》,1982年第3期。
姜書凱,〈記李叔同的一件手書墓誌〉,《中國美術》,1982年第2期。
查良圭,〈旦旦的哀愁,沈沈的相思─李叔同《送別》賞析〉,《名作欣賞》,1989年第6期。
倪金化,〈李叔同詩詞創作略論〉,《華僑大學學報》,1994年第3期。
唐法全等,〈民初杭州三怪探源〉,《浙江學刊》,1990年第3期。(註:「三怪」指蘇曼殊、馬一浮、李叔同。)
夏丏尊等,〈知情人談李叔同出家〉,《文教資料》,1988年第3期。
姬紅,〈訪李叔同紀念館〉,《佛教文化》,1996年第4期。
孫少芝,〈弘一大師─李叔同的藝術生涯〉,《音樂學習與研究》,1989年第1期。
孫繼南,〈李叔同在中國近代音樂啟蒙運動中的貢獻〉,《齊魯藝苑》,1988年第1期。
孫繼南,〈李叔同歌曲研究之歷程與思考〉,《山東科技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
孫繼南,〈李叔同歌曲研究的回顧與思考〉,《音樂研究》,2000年第1期。
孫繼南,〈值得重視的以訛傳訛現象──從李叔同歌曲《送別》談起〉,《人民音樂》,2000年第10期。
孫繼南,〈李叔同──弘一大師的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
徐躍,〈論李叔同〉,《北京師大學報》,1990年第4期。
秦啟明,〈為人師表,人格第一─關於李叔同出家前致劉質平的八封信〉,《音樂學習與研究》,1989年第1期。
秦啟明輯,〈李叔同致李聖章信〉,《文教資料》,1988年第3期。
高印,〈弘一法師在福建〉,《法音》,1984年第1期。
高瑜,〈一生身世一篇詩─記弘一大師〉,《新觀察》,1981年第3期。
張彥麗,〈李叔同留日三題〉,《杭州師院學報》,1999年第2期。
張夢陽,〈魯迅與李叔同〉,《中學語文教學》,2001年第7期。
張靜蔚,〈論沈心工、李叔同〉,《哈爾濱師院學報》,1964年第1期。
曹長根、魯兵,〈關於《一代大師李叔同》一文的補正、訂正〉,《社會科學戰線》,1984年第3期。
曹聚仁,〈李叔同〉,《人間世》8期,1934年7月20日。
畢克官,〈近代美術的先驅者李叔同〉,《美術研究》,1984年第4期。
畢克官,〈李叔同、陳師曾、豐子愷〉,《美術史論》,1985年第3期。
畢克官,〈李叔同和豐子愷:中國現代木刻版畫的先行者〉,《尋根》,2001年第3期。
荻楓,〈他為什麼要走這條道路?─讀《弘一大師》〉,《博覽群書》,1990年第2期。
郭長海,〈李叔同和1902年浙江鄉試〉,《杭州師院學報》,1998年第5期。
郭長海,〈李叔同與南社〉,《杭州師院學報》,1999年第5期。
郭長海,〈關於李叔同若干史料的補充〉,《杭州師院學報》,1999年第2期。
郭長海,〈李叔同事迹繫年〉,《長春師範學院學報》,2000年第4期。
陳天順,〈李叔同百年誕辰紀〉,《詞刊》,1980年第5期。
陳星,〈明湖碧無際─豐子愷與李叔同的一段傳奇〉,《西湖》,1990年第2期。
陳星,〈李叔同《祖國歌》尋繹〉,《杭州師範學院學報》,1994年第5期。
陳星,〈李叔同交遊二題〉,《浙江海洋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
陳星,〈李叔同在浙一師時期的藝術教育實踐〉,《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2000年第3期。
陳星,〈弘一大師交遊四題〉,《杭州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
陳珍珍,〈一代藝術大師李叔同〉,《社會科學戰線》,1982年第3期。
章用秀,〈李叔同與近代天津文化的淵源關係〉,《天津社會科學》,1995年第4期。
麻國鈞,〈李叔同傳略〉,《戲劇》,1987年第1期。
黃天柱、廖淵泉,〈老圃秋殘,黃花晚節─紀念弘一法師誕生一百週年〉,《泉州文史》,1980年第2、3期合刊。
黃愛華,〈李叔同:20世紀中國戲劇改革的先鋒〉,《文藝研究》,1999年第5期。
溫和,〈從李叔同的歌曲看日本學校歌曲對中國學堂樂歌的影響〉,《杭州師院學報》,1999年第5期。
劉盾平,〈弘一法師遺墨保存及其生活回憶〉,《中國書法》,1986年第4期。
劉曉路,〈李叔同在東京美術學校──兼談李叔同研究中的幾個誤區〉,《杭州師院學報》,1998年第1期。
蔣蓀生,〈早期美術教育家李叔同〉,《美術教育通訊》,1983年第1期。
蔡羽佳,〈李叔同《送別》詞中是「飄」還是「觚」〉,《新文化史料》,1999年第3期。
蕭林來,〈中國最早的話劇演員──李叔同〉,《遼寧戲劇》,1982年第2期。
錢仁康,〈二一老人(李叔同先生)的啟示〉,《北京藝術》,1981年創刊號。
龍飛,〈李叔同與天津〉,《文史精華》,1999年第12期。
戴之明,〈絕代才華絕代姿,一生身世一篇詩─介紹近代藝術宗詩李叔同〉,《文物天地》,1985年第6期。
戴嘉枋,〈李叔同--弘一法師的音樂觀及其學堂樂歌創作〉,《中國音樂》,2002年第1期。
聯抗,〈我看李叔同〉,《音樂學叢刊》,1981年第1期。
薛家柱,〈藝術僧〉,《隨筆》,22集,1982年7月。
叢雪,〈我國最早的音樂刊物──並追念李叔同先生〉,《音樂愛好者》,1980年第2期。
豐一吟,〈李叔同先生的音樂生活──紀念李叔同誕生100周年〉,《西湖》,1980年第10期。
豐一吟,〈李叔同、豐子愷與杭州〉,《杭州師院學報》,1987年第3期。
羅顥,〈李叔同、春柳社及中國話劇〉,《神州學人》,1998年第7期。
蘇遲,〈李叔同昄依時間考〉,《杭州師院學報》,1994年第1期。
釋巨贊,〈弘一法師〉,《文學創作》,1卷4期,1943年1月15日。
龔彥興,〈李叔同的生平與藝術〉,《美術史論》,1985年第2期。
■李根源
洪崇文,〈李根源治邊事迹考〉,《雲南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
彭菏成,〈館藏《鐵雲藏龜(陶)》與李根源〉,《江蘇圖書館學報》,2000年第4期。
楊升義,〈滇西抗戰期間李根源致楊嘉祥楊萬春信函輯注〉,《保山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第1期。
謝本書,〈朱德與李根源〉,《貴州文史論叢》,1999年第2期。
謝本書,〈朱德與其早年在雲南的兩位恩師蔡鄂、李根源〉,《雲南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第5期。
謝本書,〈李根源的學術生涯〉,《學術探索》,2000年第1期。
■李壽銓
李孟星,〈南社、黃興與李壽銓〉,《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5年第5期。
■沈尹默
方明等,〈鍥而不捨的沈尹默〉,《老人》,1984年第4期。
史樹青,〈願隨先生題沈尹默書聯小記〉,《書法》,1981年第4期。
江東,〈沈尹默與章士釗〉,《藝譚》,1983年第2期。
杜方智,〈聽,那聲音撥動著「三弦」─讀沈尹默的《三弦》〉,《名作欣賞》,1984年第4期。
沈寂,〈沈尹默與陳獨秀交往的幾則片斷〉,《江淮文史》,1996年第1期。
沈鴻根,〈詩人書家沈尹默〉,《人物》,1984年第1期。
周而復,〈與大海永存──懷念沈尹默先生〉,《新文學史料》,1989年第2期。
周而復,〈談沈尹默書法〉,《中國書法》,1990年第1期。
周而復,〈懷念沈尹默先生(上)(下)〉,《新文化史料》,1998年第4期。
周良沛,〈現代詩人簡介(一):沈尹默〉,《名作欣賞》,1985年第5期。
府憲展,〈沈尹默笑納關門徒弟〉,《青年一代》,1982年第4期。
林辰,〈關於《沈尹默詩詞集》〉,《讀書》,1984年第7期。
韋啓良,〈胡適、沈尹默的《人力車夫》和魯迅的《一件小事》〉,《河池師範專科學校學報》,1997年第1期。
郭紹虞,〈沈尹默的書法藝術〉,《文教資料》,2001年第4期。
湖州市圖書館,〈沈尹默著作目錄索引〉,《文教資料》,2001年第4期。
費在山,〈沈尹默逝世30周年紀念〉,《文教資料》,2001年第4期。
費在山,〈沈尹默學書年表〉,《文教資料》,2001年第4期。
馮浩,〈新花還綻故枝梅──懷念詩人沈尹默先生〉,《社會科學》(上海),1983年第2期。
黃裳,〈沈尹默用箋紙〉,《朵雲》,1982年第3期。
褚保權,〈「終與洪流滙海東」──追憶尹默和魯迅的友誼〉,《社會科學》(上海),1982年第5期。
褚保權,〈憶尹默二三事〉,《書法》,1983年第6期。
樓鑒明,〈沈尹默與陳獨秀〉,《復旦學報》,1980年第5期。
樓鑒明,〈胡適論沈尹默的詩〉,《社會科學》(上海),1983年第2期。
戴小京,〈沈尹默和現代書法〉,《書法》,1987年第6期。
戴自中,〈沈尹默自述〉,《文教資料》,2001年第4期。
■沈宗畸
張次溪,〈沈南野〉,《文字同盟》5期,1927年8月。
■沈鈞儒
──,〈毛澤東和沈鈞儒共商送瘟神〉,《江淮文史》,1994年第2期。
文思實,〈中國民主同盟四屆主席傳略〉,《人物》,1981年第5期。
王子平,〈周恩來與知識份子的榜樣沈鈞儒〉,《黨史文彙》,2000年第5期。
王均寅,〈沈鈞儒與民國第一冤案〉,《四川統一戰線》,2000年第3期。
田書蘭,〈沈鈞儒和他的《中魚集》〉,《圖書館建設》,1998年第4期。
沈譜,〈沈鈞儒的愛國詩作和題詞〉,《文物天地》,1982年第4期。
沈譜,〈紀念父親沈鈞儒誕辰120周年〉,《新文化史料》,1995年第4期。
金大亞,〈酒向人間都是愛──沈鈞儒事略〉,《名人傳記》,1986年第6期。
唐韜,〈「有客喜從天上至」──記沈鈞儒書寫的條幅〉,《大地》,1981年第2期。
夏小友,〈回憶採訪李濟深、沈鈞儒副委員長〉,《體育文史》,1996年第6期。
徐重慶,〈魯迅與沈鈞儒的友誼〉,《文科教學》,1981年第3期。
陳水林,〈沈鈞儒與清末憲政運動〉,《溫州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
陳建新,〈沈鈞儒紀念館在嘉興隆重開館〉,《浙江檔案》,1998年第8期。
陳建新,〈訪沈鈞儒紀念館〉,《浙江檔案》,1999年第2期。
陸詒,〈憶沈鈞儒七十壽誕〉,《解放日報》,1985年1月3日。
舒雲,〈沈鈞儒和他的女婿范長江〉,《炎黃春秋》,1995年第2期。
黃文軒,〈愛心誠篤的沈鈞儒兩律詩〉,《四川統一戰線》,1998年第5期。
賈仁華,〈天地至情之文──讀《沈鈞儒紀念集》〉,《群言》,1985年第7期。
聞慧,〈已故法學家沈鈞儒的一首遺詩〉,《法學雜誌》,1994年第4期。
潘湧,〈評沈鈞儒先生的詩歌創作〉,《浙江經濟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8年第4期。
黎澍,〈《沈鈞儒文集》序〉,《群言》,1987年第6期。
蠡木,〈記沈鈞儒與鄒轁奮〉,《貴州文史天地》,1999年第4期。
■阮式
黃洪等,〈辛亥烈士、南社詩人阮式年譜〉,《文教資料》,1988年第1期。
■周桂笙
胡建人,〈我國介紹西洋文學的先驅──周桂笙〉,《華東師大學報》,1982年第1期。
■周祥駿(仲穆)
王少華,〈辛亥先烈南社詩人周祥駿〉,《文教資料簡報》,1981年第9期。
王少華,〈推倒專制,提倡民權─記新發現的周祥駿的兩個劇本〉,《江蘇戲劇》,1982年第4期。
王晶垚,〈南社又一顆燦爛的星辰周祥駿〉,《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5年第5期。
梁淑安,〈生固錚錚死猶赫赫──周祥駿的生平與創作〉,《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0年第3期。
陸繼文,〈愛國劇作家、辛亥革命烈士周祥駿〉,《新文化史料》,1999年第1期。
■周實(實丹)
白堅,〈論南社詩人、辛亥烈士周實〉,《學術月刊》,1981年第9期。
白堅,〈周實二題〉,《辛亥革命史叢刊》5輯,1983年11月。
白雉山,〈南社革命詩人──周實〉,《春秋》,1985年第3期。
郭壽齡,〈周實的詩歌理論及其創作實踐〉,《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5年第2期。
郭壽齡、丁駕龍,〈周實的詩歌理論及其創作實踐〉,《南京理工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2期,1995年3月。
劉納,〈世紀初,有這樣一個人─讀《無盡庵遺集》〉,《讀書》,1990年第4期。
■周瘦鵑(國賢)
──,〈張恨水談周瘦鵑〉,《文教資料簡報》,1984年第11期。
毛東耕,〈情彩飛揚花枝梢─談周瘦鵑的花木散文〉,《語文月刊》,1986年第7─8期。
毛樂耕等,〈論周瘦鵑散文小品的藝術風格〉,《廈門大學學報》,1983年第1期。
王智毅,〈鴛鴦蝴蝶派早期代表作家周瘦鵑〉,《蘇州大學學報》,1985年第4期。
王稼句,〈周瘦鵑小傳〉,《文教資料簡報》,1984年第11期。
王錦南,〈小說家別傳:周瘦鵑先生〉,《遊戲世界》滙編第3冊,1923年。
李巨川,〈周瘦鵑之死〉,《雨花》,1980年第8期。
周玲,〈回憶我的父親周瘦鵑〉,《民進》,1983年第3期。
范伯群,〈周瘦鵑和《禮拜六》〉,《蘇州大學學報》,1988年第1期。
郁奇虹等,〈論周瘦鵑散文的藝術風格〉,《江海學刊》,1983年第5期。
夏陽,〈解放後的周瘦鵑〉,《人物》,1982年第4期。
張仁健,〈讀周瘦鵑隨筆《雁》〉,《名作欣賞》,1997年第3期。
章品鎮,〈花木叢中人常在─追憶周瘦鵑先生〉,《隨筆》,1983年第2期。
博平,〈周瘦鵑《杜鵑枝上杜鵑啼》賞析〉,《中學語文教學》,2000年第6期。
辜也平,〈論周瘦鵑的散文小品〉,《福建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第3期。
鈍根,〈本旬刊作者諸名家小史周瘦鵑〉,《社會之花》1卷1期,1924年1月5日。
薛國安,〈周瘦鵑生平暨著譯簡表〉,《文教資料簡報》,1984年第11期。
薛國安整理,〈懷念之什─周瘦鵑生前友好訪問記略〉,《文教資料簡報》,1984年第11期。
■林學衡(庚白)
林北麗,〈淺談庚白詩詞〉,《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7年第6期。
莫愁,〈詩人林庚白之死〉,《檔案與史學》,1997年第1期。
郭雋傑,〈時代詩人林庚白〉,《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8年第3期。
■林萬里(獬)
官桂銓,〈晚清小說《玫瑰花》《娘子軍》《新儒林外史》和《劍綺緣》作者考〉,《文獻》,1988年第1期。
■邵力子
王自成,〈邵力子在陜西史料略述〉,《民國檔案》,1985年第2期。
王國榮,〈對《邵力子生平大事紀要》的一點辨偽〉,《浙江師院學報》,1983年第4期。
朱順佐,〈邵力子在建黨前後的活動和貢獻〉,《浙江學刊》,1984年第1期。
朱順佐,〈邵力子先生的辦報生涯〉,《紹興師專學報》,1985年第1期。
朱順佐,〈邵力子辦學思想的特色〉,《浙江師大學報》,1985年第2期。
朱順佐,〈致力北平和談的邵力子〉,《紹興師專學報》,1985年第3期。
朱順佐,〈試論邵力子對國共合作的貢獻〉,《紹興師專學報》,1985年第2期。
朱順佐,〈魯迅與邵力子〉,《紹興師專學報》,1986年第3期。
吳廣義,〈邵力子與中國近代婦女解放運動〉,《歷史知識》,1985年第3期。
吳躍農,〈邵力子倡導計劃生育第一人〉,《文化報》,2002年第7期。
吳躍農,〈邵力子疾呼計劃生育受挫〉,《炎黃春秋》,2002年第4期。
吳躍農,〈倡導計劃生育的邵力子〉,《黨史天地》,2002年第5期。
君實,〈邵力子先生二三事〉,《文物天地》,1983年第6期。
李新,〈《邵力子傳》序言〉,《紹興師專學報》,1988年第3期。
邵黎黎,〈邵力子〉,《民國檔案》,1986年第2期。
邵黎黎、孫家軒,〈孫越崎與邵力子〉,《紫金歲月》,1994年第1期。
唐振諸,〈邵力子先生在台灣〉,《文史通訊》,1982年第5、6期。
張立星,〈邵力子在陜西兩事〉,《民國檔案》,1986年第2期。
張朝鳳,〈〝五四〞時期邵力子的婦女解放思想〉,《史學月刊》,1996年第4期。
張豐冑,〈邵力子先生二三事〉,《中國建設》,1982年第11期。
畢桂海,〈淺析邵力子國共合作思想與實踐〉,《南京社會科學》,1999年第10期。
祥鈞,〈參與籌備中共一大的邵力子〉,《炎黃春秋》,2001年第7期。
陳國慶,〈邵力子與第二次國共合作〉,《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報》,1998年第1期。
陳衛民,〈邵力子與早期上海工人運動〉,《史林》,1994年第4期。
葉炳南,〈也談邵力子與中共「一大」〉,《浙江學刊》,1984年第1期。
學文,〈邵力子列席過黨的「一大」嗎?─與陳德和同志商榷〉,《紹興師專學報》,1983年第3期。
豐雲,〈《邵力子文集》和《和平老人邵力子》〉,《中國建設》,1986年第6期。
龔光朗,〈緬懷和平老人邵力子先生〉,《源流》,1985年第2期。
■邵庸舒(元沖)
夏里,〈邵元沖談1931年胡漢民被囚〉,《民國春秋》,2001年第6期。
■邵飄萍
──,〈我國新聞界集會紀念邵飄萍誕辰110周年〉,《新聞戰線》,1996年第12期。
肖飛,徐仲,〈淺析邵飄萍的新聞思想〉,《成才》2002年第5期。
郝雨,〈邵飄萍在五四新文化大潮中〉,《編輯學刊》,1998年第2期。
郭汾陽,〈邵飄萍與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運動〉,《浙江學刊》,1994年第1期。
傅國湧,〈民初報人邵飄萍爲何被殺〉,《炎黃春秋》,2001年第2期。
華德韓,〈試論邵飄萍是五四運動的發難人〉,《浙江社會科學》,1999年第4期。
■范煙橋
殷安如 ,〈徵文考獻足堪詩──讀陳佩忍致范煙橋書〉,《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5年第3.4期。
■姚錫鈞(鵷雛)
王錦南,〈小說家別傳姚鵷雛〉,《遊戲世界》滙編第3冊,約1923年。
白堅,〈姚鵷雛抗戰時期詩作淺探〉,《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4年第6期。
李海瑉,〈由一幅楹聯談義士劉三與姚鵷雛的友誼〉,《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8年第2期。
柳無忌,〈《姚鵷雛詩詞集》序〉,《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4年第6期。
■施方白
顧啓,〈南社社員施方白〉,《南通師範學院學報》,1996年第3期。
■柳亞子(棄疾)
──,〈《越風》與柳先生的因緣〉,《越風》14期,1936年5月30日。
──,〈以愛國精神治史修志的柳亞子〉,《紫金歲月》,1995年第1期。
──,〈柳亞子家書〉,《檔案與史學》,1997年第2期。
──,〈柳亞子題詩諷慈禧〉,《江淮文史》,1994年第3期。
于清泉、詹仁中,〈柳亞子過膠東解放區時的詩作〉,《新文化史料》,1997年第4期。
尹瘦石,〈關於「柳詩尹畫聯展」〉,《人物》,1980年第1期。
天行,〈柳亞子先生印象記〉,《茶話》2期,1946年7月5日。
毛安瀾,1984,〈憶念柳亞子先生與我父毛嘯岑〉,《吳江文史資料》3輯,1984年。
王宛磬、關愛和,〈響徹著時代前進的腳步聲─柳亞子詩詞概述〉,《河南師大學報》,1981年第2期。
王國平,〈柳亞子與南明史〉,《蘇州大學學報》,1989年第1期。
王晶堯,〈南社愛國詩人柳亞子─柳無忌《柳亞子年譜》代序〉,《社會科學》(上海),1983年第6期。
王晶堯,〈紀念南社和柳亞子〉,《社會科學戰線》,1981年第2期。
王瑞豐,〈柳亞子南明史稿收藏記〉,《文教資料》,1987年第5期。
王瑞豐,〈柳亞子南明史稿收藏記〉,《古今》55期,1944年9月16日。
王爾齡,〈《柳亞子年譜》未系錄的幾首詩〉,《蘇州大學學報》,1985年第4期。
王爾齡,〈柳亞子孤島詩五首考述〉,《天津師範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
丘振聲,〈山水詩審美漫筆二題─讀馬君武與柳亞子的桂林山水詩〉,《社會科學家》,1987年第4期。
包立民,〈柳亞子的詩和字〉,《中國書法》,1987年第2期。
包立民,〈柳亞子評說《沁園春雪》〉,《新華文摘》,1987年第7期。
史全生,〈柳亞子筆名考譯〉,《群眾論叢》,1980年第4期。
史全生,〈柳亞子與辛亥革命〉,《南京大學學報》,1981年第3期。
史復,〈「少愧倡狂薄老成」─回憶柳亞子先生桂林重慶二三事〉,《散文世界》,1988年第6期。
永居,〈柳亞子〉,《逸經》25期,1937年3月5日。
白堅,〈柳亞子和夏完淳〉,《江海學刊》1987年第5期。
安明,〈柳亞子的悼秦似夫婦詩〉,《廣西黨史》,1994年第6期。
朱肖鼎,〈關於《學習詞典敘》的一點說明〉,《蘇州大學學報》,1985年第1期。
朱蔭龍,〈柳亞子先生及其詩〉,《文學創作》3卷2期,1944年6月15日。
佚名,〈舒國華與柳亞子〉,《縱橫》,1987年第5期。
吳礽六,〈阿英與柳亞子〉,《藝術天地》,1985年第10期。
吳振榮,〈柳亞子與《新黎里》報〉,《江海學報》,1985年第1期。
吳泰昌,〈再談柳亞子的詩〉(寫於1979年12月),《藝文軼話》,1980年。
吳泰昌,〈柳亞子的詩〉(寫於1978年8月),《藝文軼話》,1980年。
宋雲彬,〈柳亞子〉(作於1946年8月2日),《人物雜誌》9期,1946年。
李茂高,〈柳亞子與陳去病政治道路比較〉,《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994年第1期。
李海珉,〈名人相冊──柳亞子〉,《檔案與建設》,2000年第4期。
李海珉,〈柳亞子挽孫中山三對聯〉,《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7年第2期。
李海珉,〈柳亞子與《東都謁廟圖》〉,《檔案與建設》,2001年第1期。
李海珉,〈柳亞子與酒社〉,《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
李海珉,〈柳亞子與張應春的革命友誼〉,《民國春秋》,2001年第1期。
李海珉,〈風物長宜放眼量──讀柳亞子「牢騷詩」手稿〉,《檔案與建設》,2000年第5期。
李海珉,〈讀柳亞子《感事呈毛主席》手稿劄記〉,《蘇州大學學報》,1998年第2期。
李耿等,〈抗戰時期柳亞子在桂林的生活和創作〉,《廣西社會科學》,1987年第2期。
李堅,〈柳亞子與南社廣東社友〉,《嶺南文史》,1994年第2期。
李鏞,〈柳亞子舊藏南明史料下落之謎〉,《文教資料》,1987年第5期。
沙元偉,〈「說項依劉」之我見〉,《江海學刊》,1987年第5期。
沈津,〈柳亞子與吳江文獻〉,《蘇州大學學報》,1984年第4期。
沈堅,〈結盟南社落筆千鈞──柳亞子與周莊南社社員的活動及其詩作〉,《南京理工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0卷第3期,1996年第11期。
沈堅,〈結盟南社落筆千鈞──柳亞子與周莊南社社員的活動及其詩作〉,《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7年第3期。
周洪宇,〈柳亞子佚詩十一首〉,《文教資料》,1987年第5期。
周鐵強,〈柳亞子收藏的族譜〉,《檔案與歷史》,1988年第4期。
林北麗,〈懷念亞老〉,《檔案與史學》,1998年第2期。
邵迎武,〈柳亞子創作風格論〉,《徐州師範大學學報》,1994年第4期。
邵迎武,〈對柳亞子《感事呈毛主席》一詩的文本闡釋(上)(下)〉,《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6年第4.5期。
金梅,〈柳亞子詩中的李叔同〉,《文學自由談》,2000年第4期。
金紹先,〈回憶柳亞子先生─従台灣舊友來信談起〉,《文史雜誌》,1985年創刊號。
金紹先,〈柳亞子詩論管窺─淺談《胡寄塵詩序》〉,《文志雜誌》,1987年第4期。
姜書凱,〈柳亞子《浙遊雜詩》成詩年代考〉,《杭州師範學院學報》,1995年第2期。
姜德明,〈柳亞子與魯迅〉,《名人傳記》,1986年第1期。
姚錫佩,〈柳亞子和魯迅─紀念柳亞子誕辰百年週年兼談南社與越社〉,《魯迅研究動態》,1987年第5期。
柳光遼,〈柳亞子的《八年回憶》校訂〉,《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
柳光遼,〈關於柳亞子先生《浣溪沙》手迹首次公開發表的簡要說明〉,《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5年第3.4期。
柳亞子,〈我和朱鴛雛的公案〉,《越風》7期,1936年1月。
柳亞子,〈我和言論界的因緣〉,《逸經》1期,1936年3月5日。
柳亞子,〈我的詩和字〉,《客觀》5卷6期,1945年12月18日。
柳亞子,〈柳亞子自傳〉,《文藝茶話》1卷3期,1932年10月10日。
柳亞子,〈羿樓日劄〉(十二則),《筆談》1-7期,1941年。
柳亞子,〈關於一首歪詞〉,《新壘》2卷2期,1933年8月15日。
柳亞子,《文學創作》2卷2-5期,1943年6月1日-12月1日、3卷1-2期,1944年5月15日-6月15日。
柳風,〈柳亞子先生的一首歪詩〉,《新壘》2卷1期,1933年7月15日。
柳無忌,〈《柳亞子年譜》後記〉,《讀書》,1983年第5期。
柳無忌,〈《柳亞子傳》序〉,《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7年第2期。
柳無忌,〈我與父親柳亞子〉,《傳記文學》,1989年第6期。
柳無忌,〈尋書─柳亞子舊藏南明史料〉,《文教資料》,1987年第5期。
柳無非,〈父親生平點滴〉,《群言》,1987年第5期。
柳無垢遺文,〈柳亞子香港脫險、投奔自由記〉,《文教資料》,1990年第3-4期。
洪橋,〈柳亞子和魯迅《自嘲》詩〉,《文教資料簡報》,1984年第1期。
紀健生,〈柳亞子無贈鄧小平詩〉,《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1994年第1期。
胡希明,〈柳亞子與魯迅〉,《新文學史料》1輯,1978年。
胡道靜,〈柳亞子在上海通志館〉,《中國老年》,1984年第2期。
范志超,〈記柳亞子先生二三事〉,《上海文史資料選輯》44輯,1983年。
范煙橋,〈辛亥革命前的吳江三詩人─金天翮、陳去病、柳亞子〉,《江海學刊》,1961年第9期。
郁樹敏,〈柳亞子先生與周莊「四義士祠」〉,《蘇州大學學報》,1987年第2期。
唐蘊玉,〈文苑話舊憶亞子〉,《港臺資訊報》,1989年第5期。
夏夢輝,〈辛亥革命時期的柳亞子〉,《蘇州文史資料選輯》7輯,1980年。
孫之梅,〈柳亞子對蘇曼殊林庚白的研究〉,《人文述林》,2000年刊。
孫文光,〈跟隨時代一道前進的詩人─柳亞子〉,《學語文》,1983年第1期。
孫彩霞,〈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柳亞子〉,《歷史檔案》,1988年第2期。
徐文烈,〈柳亞子與郭沫若的友情〉,《隨筆》9集,1980年7月。
徐文烈,〈皖南事變與柳亞子〉,《隨筆》13集,1980年12月。
徐家俊,〈柳亞子探監提籃橋〉,《民國春秋》,2001年第2期。
徐蔚南,〈柳亞子〉,《金屋月刊》創刊號,1929年1月1日。
馬以君,〈柳亞子、毛主席唱和詩實指初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
馬宏驕,〈柳亞子先生與桂林抗日救亡運動〉,《廣西地方誌》,1995年第4期。
高君湘,〈記述柳亞子與南社兼談詩界革命〉,《文教資料》,1990年第3-4期。
高志林,〈柳亞子先生與白馬湖〉,《西湖》,1986年第3期。
高進賢,〈不要人為地閃光─評《這也屬不實之詞》與應國靖同志商榷〉,《上海師院學報》,1981年第3期。
崔閩,〈柳亞子與國共合作〉,《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6期。
張明觀,〈患難見真情──略談三十年代柳亞子營救共產黨人、左翼作家和知名人士的活動〉,《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8年第4期。
張海江,〈柳亞子的〝磨劍室〞〉,《江蘇圖書館學報》,2000年第4期。
張航瀾,〈卓越的革命詩人柳亞子〉,《南京理工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3、4期,1995年。
張舫瀾,〈卓越的革命詩人─柳亞子〉,《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5年第3.4期。
張舫瀾,〈卓越的革命詩人-柳亞子〉,《固原師專學報》,1984年第2期。
張國強,〈柳亞子長歌當哭〉,《紫金歲月》,1998年第3期。
張鏡潭,〈柳亞子賦詩話南開〉,《南開學報》,1988年第3期。
曹天成、周天裕,〈我與柳亞子先生的交往〉,《湖北文史資料》,2001年第1期。
曹立庵,〈「詩人畢竟是英雄」─憶柳亞子先生二三事〉,《書法》,1979年第2期。
曹革成,〈同揮熱淚悼蕭紅──記柳亞子和端木蕻良的友誼〉,《文史春秋》,1996年第2期。
梁吉生,〈柳亞子在津南村〉,《人物》,1982年第3期。
梁淑安,〈近代戲曲改良運動的先鋒柳亞子與陳去病--兼談南社社員在劇本創作與舞臺藝術方面的實踐活動〉,《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
盛巽昌,〈柳亞子和圖書館〉,《青海圖書館》,1983年第4期。
盛巽昌,〈關於柳亞子「索國」「退隱」問題考略〉,《文教資料簡報》,1984年第1期。
莊嚴,〈試論柳亞子詩詞的藝術特色和歷史地位─近代詩詞散論之一〉,《蕪湖師專學報》,1983年第1期。
莊嚴,〈歷史與時代的交響──柳亞子詩詞淺窺及其他〉,《南京理工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9卷第4期,1995年3月,1996年。
莊嚴,〈歷史與時代的交響──柳亞子詩詞淺窺及其它〉,《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6年第4期。
郭長海,〈由《柳亞子文集》談到柳亞子集外詩文〉,《長春師範學院學報》,1998年第2期。
郭長梅,〈柳亞子集外詞輯存〉,《長春師院學報》,1989年第2期。
郭樹權,〈柳亞子與辛亥革命〉,《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9年第3期。
郭樹權,〈憶柳亞子先生〉,《藝壇》,1983年第1期。
陳丹林,〈柳亞子《秣陵悲秋圖》本事〉,《越風》8期,1936年2月16日。
陳丹林,〈柳亞子先生〉,《越風》14期,1936年5月30日。
陳羽田,〈烽煙聲中的書簡─抗日戰爭時期柳亞子先生給我的一封信〉,《語言園地》,1984年第2期。
陳於德,〈憶柳亞子先生一九三二年紹興之行〉,《紹興師專學報》,1983年第3期。
陳東林,〈拭去歷史的塵封──還柳亞子在文學史上應有的地位〉,《南京理工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9卷第1期,1996年。
陳東林,〈拭去歷史的塵封──還柳亞子在文學史上應有的地位〉,《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
陳東林,〈柳亞子編輯生涯論要〉,《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
陳恆安,〈「青春作伴好懷鄉」─讀柳亞子先生給熊佛西的兩封信墨迹〉,《山花》,1980年第9期。
陳邇冬,〈柳亞子遺事〉,《人物》,1980年第1期。
陸曼炎,〈柳亞子〉,《雨花》,1961年第10期。
章念馳,〈柳亞子與章太炎〉,《中華英烈》,1987年第6期。
傅曉航,〈辛亥革命前後柳亞子的戲劇活動〉,《江蘇戲劇》,1984年第8期。
曾景忠,〈析廖仲愷與南社柳亞子的情緣〉,《廣東社會科學》,1999年第1期。
項志生,〈柳亞子寫對聯〉,《柳亞子先生誕辰一百週年紀念專輯》,江蘇:吳江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7年編印。
馮健男,〈《柳亞子詩詞選注》序〉,《河北師大學報》,1987年第3期。
馮淦,〈柳亞子先生二三事─紀念柳亞子先生逝世二十五週年〉,《語文園地》,1983年第5期。
馮錫剛,〈五十四年清白在──由一幅誤斷的照片看郭沫若與柳亞子的友誼〉,《郭沫若學刊》,2000年第3期。
馮錫剛,〈柳亞子和毛澤東的詩交〉,《炎黃春秋》,1995年第10期。
黃子雲,〈敢言振發天下聾──柳亞子詩作軼事〉,《廣西黨史》,1996年第3期。
黃清華,〈柳亞子與二十二個社會團體〉,《文史雜誌》,1985年創刊號。
黃清華,〈溫馨更愛女郎花─柳亞子與蕭紅病榻訂交的故事〉,《西湖》,1988年第10期、11期。
楊天石,〈柳亞子和南社〉,《江海學刊》,1983年第6期。
楊天石,〈柳亞子與國共合作〉,《復旦學報》,1984年第1期。
楊玉峰,〈《磨劍室詩詞集圖南集》補正〉,《遼寧師大學報》,1987年第2期。
楊玉峰,〈柳亞子佚信摘說〉,《文教資料》,1990年第3-4期。
楊玉峰,〈柳亞子佚著《圖南集》及其他〉,《遼寧師大學報》,1985年第2期。
葉祥苓,〈關於柳亞子先生的三首佚詩〉,《群眾論叢》,1981年第4期。
葛城,〈天涯孤女有人憐─柳亞子與蕭紅的忘年交〉,《北方論壇》,1986年第3期。
董每戡,〈與柳亞子論詞書〉,《文藝茶話》1卷4期,1932年11月30日。
廖輔權,〈柳亞子先生言行小記〉,《文史資料選輯》69輯,1980年5月。
端木葒良,〈喜聞《柳亞子先生書信選輯》問世〉,《圖書館雜誌》,1983年第3期。
管林,〈亞子先生今不朽,詩文湖海同長久─論柳亞子在中國文學史上的貢獻〉,《華南師大學報》,1987年第3期。
管林,〈柳亞子與廣東〉,《海南大學學報》,1987年第3期。
管林,〈40年來柳亞子研究述評〉,《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
劉漢民,〈柳亞子詩論毛澤東(上)(下)〉,《荊州師範學院學報》,1995年年第3期。
劉冀,〈柳亞子情結迷樓〉,《檔案與史學》,1998年第3期。
澎九,〈幾時商略慶生平─回憶柳亞子先生〉,《文教資料簡報》,1985年第4期。
蔣慎吾,〈我所知道的柳亞子先生〉,《越風》14期,1936年5月30日。
鄭逸梅,〈柳亞子《秣陵悲秋圖》本事〉,《人物》,1981年第6期。
鄭逸梅,〈柳亞子急難賤詩〉,《子曰叢刊》6期,1949年4月1日。
盧善慶,〈柳亞子早期美學思想述評:《中國近代美學史》之一〉,《河北大學學報》(哲社版),1988年第2期。
盧善慶,〈柳亞子早期美學思想評述─《中國近代美學史》之一〉,《河北大學學報》,1988年第2期。
蕭登國,〈毛澤東四次會見柳亞子〉,《四川黨史》,1997年第6期。
蕭璿,〈柳亞子與曹美成〉,《春秋》,1987年第2期。
應國靖,〈這也屬不實之詞─對柳亞子《感事呈毛主席》一詩解釋的質疑〉,《上海師院學報》,1980年第4期。
謝伏琛,〈漫話柳亞子〉,《人物》,1982年第3期。
謝國楨,〈記柳亞子先生〉,《大地》,1981年第6期。
謝國楨,〈愛國詩人柳亞子與南明史乘〉,《歷史教學問題》,1981年第1期。
謝梅莊,〈談談柳亞子論詩〉,《江南詩詞季刊》,1988年第2期。
謝飄雲,〈辛亥革命時期詩壇的璀璨之星─柳亞子前期詩詞創作簡論〉,《語文輔導》,1987年第6期。
謝飄雲,〈柳亞子與秋瑾詩詞創作比較〉,《華南師大學報》,1987年第3期。
薩空了,〈思海鈎沈─回憶我與柳亞子的相見相識〉,《群言》,1987年第5期。
豐村,〈亞子先生手書條幅小記〉,《書法》,1979年第2期。
譚行,〈皂帽藜床避地辰─論柳亞子抗戰時期客桂詩詞〉,《廣西民院學報》,1983年第4期。
譚啓浩,〈讀柳亞子《茅麗瑛烈士挽詩》〉,《中國海關》,1999年第5期。
蘇東海,〈撥亂反正,鑑往知來─介紹柳亞子保存的兩封密信〉,《革命文物》,1980年第1期。
■柳無忌
白堅,〈文中有我筆底含情──讀柳無忌的散文〉,《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8年第6期。
李國慶,〈父親的「牢騷」和兒子的淡泊──讀「柳亞子傳」、「柳無忌年譜」〉,《中國研究》,1997年第12期。
李國慶、周幼蘭,〈與南社共遐齡 留事業傳千秋──訪九十壽星柳無忌教授〉,《中國研究》,1997年第9期。
■柳無垢
海山,〈《菩提珠》:柳無垢的生活與文學〉,《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
■胡先驌(步曾)
孫紹振,〈"五四"新詩:胡適與胡先驌〉,《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
鄭師渠,〈新人文主義與胡先驌的教育思想〉,《江西社會科學》,1996年第1期。
薛攀臯,〈雙百方針拯救了植物學家胡先驌〉,《炎黃春秋》,2000年第8期。
■胡懷琛(寄塵)
王錦南,〈小說家別傳:胡寄塵先生〉,《遊戲世界》滙編第3冊,約1923年。
吳緘三,〈胡寄塵先生〉,《大風》25期,1939年1月5日。
徐重慶,〈胡懷琛與新詩〉,《文科教學》,1986年第3、4期合併。
■胡韞玉(樸安)
俞碩遺,〈胡樸安〉,《大眾》,1945年第5期。
陳詒先,〈記胡樸安先生〉,《宇宙風乙刊》29期,1940年9月16日。
鄭逸梅,〈樸學大師胡樸安〉,《藝譚》,1986年第6期。
■胡蘊(石予)
鄭逸梅,〈昆山胡石予先生年表〉,《文教資料簡報》,1983年第11期。
鄭逸梅,〈胡石予先生小傳及其他〉,《文教資料簡報》,1983年第11期。
■胡道靜
孔正毅,〈皖籍學者胡道靜的報人經歷〉,《江淮文史》,2001年第2期。
■郁華(曼陀)
黃清華,〈南社愛國詩人郁曼陀和他的詩〉,《徐州師院學報》,1989年第1期。
■唐群英(希陶)
周亞平,〈唐群英與近代女權運動〉,《湖南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第4期。
湯毅平,〈論唐群英的女子解放思想〉,《船山學刊》,2001年第3期。
經盛鴻,〈第一個加入同盟會的女會員唐群英〉,《炎黃春秋》,1995年第11期。
劉甯元,〈婦女解放先驅唐群英〉,《湖南黨史》,1999年第2期。
譚崇恩,〈唐群英女權思想的演變及特點〉,《衡陽師範學院學報》,1998年第2期。
■孫景賢(希孟)
沈縉,〈小說《轟天雷》作者藤谷古香考〉,《文學遺產》,1986年第3期。
范煙橋,〈《轟天雷》〉,《雨花》,1961年第7期。
鄭逸梅,〈《轟天雷》主人沈北山之獄中詩〉,《社會科學戰線》,1978年第2期。
懺庵,〈《孽海花》與《轟天雷》〉,《古今》43、44期合刊,1944年4月1日。
■徐自華(懺慧)
吳昭謙,〈秋瑾、吳芝瑛、徐自華的友誼〉,《文史精華》,1999年第8期。
沈楚琴,〈近代女才子徐自華〉,《浙江檔案》,1995年第3期。
徐重慶,〈秋瑾與徐自華的革命情誼〉,《文科教學》,1985年第3期。
郭延禮,〈秋瑾和她的女友徐自華〉,《柳泉》,1982年第3期。
郭延禮,〈南社女詩人徐自華年譜簡編〉,《文教資料》,1989年第4期。
■徐枕亞
金克木,〈玉梨魂不散,金鎖記重來─談歷史的荒誕〉,《讀書》,1989年第7-8期。
范伯群,〈論早期鴛鴦蝴蝶派代表作─《玉梨魂》〉,《文學遺產》,1983年第2期。
袁進,〈過渡時代的投影─論《玉梨魂》〉,《社會科學戰線》,1988年第4期。
隋千存,〈試論《玉梨魂》的思想傾向〉,《山東大學學報》,1982年第3期。
■馬和(君武)
丘振聲,〈山水詩審美漫筆二題─讀馬君武與柳亞子的桂林山水詩〉,《社會科學戰線》,1987年第4期。
米德,〈歷史舊案:馬君武《哀瀋陽》發表前後〉,《文史精華》,1999年第9期。
吳泰昌,〈不以詩人自居的詩人─馬君武〉,《文滙月刊》,1982年第2期。
李小文,〈廣西大學首任校長馬君武事略〉,《廣西大學學報》,1998年第6期。
李懷義,〈留學生的楷模──馬君武〉,《中國公務員雜誌》,1995年第6期。
宗道一,〈馬君武的打油詩和蝴蝶的闢謠啟事〉,《民國春秋》,1990年第2期。
紀毓,〈馬君武軼事〉,《文史春秋》,1996年第4期。
高正琴,〈傑出的翻譯家──馬君武先生〉,《社會科學家》,1995年第5期。
張俊傑,〈馬君武科技教育思想與實踐研究〉,《桂林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
張偉,〈略論蔡元培與馬君武--紀念馬君武誕辰一百二十周年〉,《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
郭長海,〈《馬君武詩選》譌誤簡析〉,《廣西大學學報》,1988年第3期。
陳啓源,〈論馬君武對社會主義學說的初步評價〉,《廣西大學學報》,1995年第2期。
陳啓源,〈馬君武與孫中山的早期交往〉,《廣西大學學報》,1996年第6期。
陳啓源,〈三長西大的馬君武〉,《廣西大學學報》,1998年第6期。
彭源重,〈馬君武的懷鄉詩〉,《廣西黨史》,2000年第4期。
曾徳珪,〈試論馬君武的詩歌創作〉,《廣西師院學報》,1981年第3期。
華成,〈馬君武傳略〉,《學術論壇》,1981年第1期。
黃蓮美,〈馬君武與圖書館〉,《圖書館界》,1995年第2期。
葉雋,〈《留德學人與德國》系列隨筆:馬君武〉,《德語學習》,2001年第4期。
虞達文,〈馬君武教育思想軌迹探索〉,《廣西大學學報》,1996年第6期。
廖楊,〈試論馬君武青年時期革命思想的轉變〉,《學術論壇》1994年第5期。
劉作忠,〈馬君武特立獨行〉,《文史雜誌》,2000年第5期。
劉建明,〈南寧發現馬君武廣西軍用鈔票五角券〉,《中國錢幣》,1998年第3期。
蔡定國,〈馬君武的抗戰詩─紀念愛國詩人馬君武逝世50週年〉,《學術論壇》,1990年第4期。
譚行,〈南社傑出詩人馬君武〉,《廣西民族學院學報》,1981年第3期。
譚行,〈試論馬君武和他的愛國主義詩篇〉,《廣西民族學院學報》,1983年第1期。
譚行、劉和,〈馬君武詩選注〉,《廣西民族學院學報》,1982年第1期。
蘇先治,〈馬君武的愛國主義詩篇〉,《廣西大學學報》,1985年第2期。
■馬相伯
李天綱,〈耶穌會檔案中有關馬相伯事迹的記錄〉,《檔案與史學》,1995年第3期。
李天綱,〈馬相伯晚年宗教生活與思想〉,《史林》,1995年第3期。
李昱,〈馬相伯抗日救亡的思想和活動〉,《鎮江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第4期。
李昱,〈論馬相伯的教育思想〉,《鎮江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第3期。
李紹昆,〈一本研究馬相伯的英文版新著──評《馬相伯:近代中國的頭腦》〉,《華夏文化》,1997年第4期。
李植中,〈丹徒馬相伯先生評傳〉,《鎮江市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第3期。
周德全,〈馬相伯與天主教中國化〉,《西南民族學院學報》,1999年第1期。
夏林根,〈馬相伯與復旦大學〉,《中國大學教學》,1998年第4期。
徐宣,〈馬相伯在徐家滙〉,《中國天主教》,1998年第3期。
黎遠明,〈愛國老人馬相伯在桂林〉,《廣西地方誌》,1995年第3期。(二收於《新文化史料》,1999年第3期)
■高旭(天梅)
徐國昌,〈赤子拳拳救國心──紀念高天梅誕辰120周年〉,《南京理工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0卷第4期,1997年4月。
童梅,〈熱情豪邁的《愛祖國歌》〉,《學習與研究》,1984年第3期。
■高燮(吹萬)
高君賓,〈葩廬老人高吹萬〉,《伉儷月刊》3-4期,1946年。
鄭逸梅,〈高吹萬先生小傳〉,《文教資料》,1985年第6期。
■張冰(紫文)
郭壽齡,〈南社詩人張冰及其著作〉,《江海學刊》,1989年第5期。
■張素(揮孫)
金建陵、張末梅,〈張素事略及其詩詞創作〉,《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6年第6期。
張末梅,〈張素事略及其詩詞創作〉,《南京理工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9卷第6期,1996年第7期。
■張昭漢(默君)
馮月華,〈民初女傑郭堅忍和張默君〉,《民國春秋》,1999年第5期。
■張應春
李海珉,〈柳亞子與張應春的革命友誼〉,《民國春秋》,2001年第1期。
■張繼
吳元康,〈張繼與國民黨同志俱樂部關係考〉,《民國檔案》,2000年第3期。
易勁鴻,〈張繼爲何要重墨〉,《益陽師專學報》2001年第5期。
經盛鴻,〈張繼與第一次國共合作〉,《安徽史學》,1996年第2期。(《民國檔案》,1999年第1期)。
趙宏,〈論張繼的早期革命宣傳活動〉,《河北建築科技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
趙宏,〈試析張繼從聯共到反共的歷史演變〉,《河北建築科技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
■陳去病(佩忍)
王立興,〈陳去病與晚清的戲劇改革運動〉,《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1995年第3期。
王立興,〈陳去病與晚清的戲劇改革運動〉,《南京大學學報》,1995年第3期。
北溪,〈南社詩人陳去病〉,《雜誌》2卷2期,1942年11月10日。
李茂高,〈柳亞子與陳去病政治道路比較〉,《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994年第1期。
周永珍,〈〝十年袍澤,患難共嘗〞──陳去病與孫中山的友誼〉,《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5年第3.4期。
范煙橋,〈辛亥革命前的吳江三詩人─金天翮、陳去病、柳亞子〉,《江海學刊》,1961年第9期。
范煙橋,〈陳去病的《五石脂》〉,《江海學刊》,1961年第7期。
殷安如 ,〈徵文考獻足堪詩──讀陳佩忍致范煙橋書〉,《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5年第3.4期。
梁淑安,〈近代戲曲改良運動的先鋒柳亞子與陳去病──兼談南社社員在劇本創作與舞臺藝術方面的實踐活動〉,《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
馮超、黃孟瑾,〈吳江陳佩忍〉,《江蘇文獻》2卷4期,1943年10月。
楊天石,〈辛亥革命時期的陳去病〉,《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3期。
盧酉純,〈陳去病先生故居訪問記〉,《蘇州民革》第4、5期,1994年。
■陳訓恩(布雷)
王曉華,〈文膽陳布雷之死〉,《炎黃春秋》,1994年第5期。
石林、翟書惠,〈陳布雷收集民間敍事詩〉,《炎黃春秋》,1994年第1期。
何揚鳴,〈陳布雷魂歸杭州〉,《浙江檔案》,1999年第1期。
何揚鳴,〈陳布雷的杭州緣〉,《民國春秋》,2001年第1期。
李萱華,〈郭沫若與陳布雷〉,《郭沫若學刊》,1996年第1期。
枉則正,〈蔣介石的首席秘書陳布雷爲何要自殺〉,《軍事歷史》,1999年第3期。
張宗高,〈郭沫若與陳布雷的交往〉,《廣西黨史》,1995年第1期。
張穹生,〈陳布雷家中的共產黨員〉,《文史春秋》,1999年第4期。
第二歷史檔案館,〈張季鸞報告與山崎會談中日關係致陳布雷函〉,《民國檔案》,1999年第3期。
第二歷史檔案館,〈羅集誼報告汪僞活動情況致陳布雷函一組〉,《民國檔案》,1999年第2期。
第二歷史檔案館,〈1941年陶希聖滯港期間致陳布雷函一組〉,《民國檔案》,1999年第4期。
劉良、鍾建安,〈陳布雷和他的中共地下黨員的女兒〉,《黨史文苑》,2001年第1期。
魏奕雄,〈郭沫若與陳布雷〉,《四川統一戰線》,1997年第4期。
■陳英士(其美)
──,〈陳其美紀念活動史料〉,《檔案與史學》,1997年第5期。
──,〈罕見的陳其美長劄〉,《檔案與史學》,1995年第2期。
──,〈罕見的長劄〉,《檔案與史學》,1995年第2期。
方平,〈陳英士與會黨關係述論〉,《江海學刊》,1994年第2期。
余清逸,〈讀《陳其美先生楹聯緝》〉,《江蘇教育學院學報》,1997年第1期。
胡國樞,〈簡論陳英士的歷史地位與作用〉,《浙江學刊》,2000年第3期。
張學繼,〈陳其美與黃郛關係述論〉,《浙江學刊》,1999年第6期。
張應超,〈簡論陳英士革命精神的兩大特點〉,《江西社會科學》,2000年第4期。
馮瑛、曹孝福,〈陳其美在辛亥革命和反袁鬥爭中的作用〉,《歷史教學問題》,1995年第2期。
駱駝刺,〈民初風雲人物陳其美〉,《炎黃春秋》,2001年第5期。
韓錫曾,〈陳英士的體育思想及實踐〉,《浙江體育科學》,1996年第5期。
蘇賁慶,〈重評滬軍都督陳英士〉,《鹽城師範學院學報》,1995年第2期。
饒懷民,〈李燮和與陳其美爭都督辨〉,《湖南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第4期。
■陳世宜(匪石)
柳定生,〈金陵詞壇名宿陳匪石傳略〉,《南京史志》,1984年第3期。
陳芸,〈先父陳匪石生平二三事〉,《文教資料》,1989年第3期。
隨璧,〈陳匪石傳略〉,《文教資料》,1989年第3期。
霍松林,〈懷念匪石師〉,《文教資料》,1989年第3期。
鍾振振,〈陳匪石和《宋詞舉》〉,《江海學刊》,1985年第4期。
鍾振振,〈讀陳匪石先生《宋詞舉》〉,《文教資料》,1989年第3期。
〈陳匪石遺文、詩詞選刊〉,《文教資料》,1989年第3期。
■程善之(慶餘)
蓬壺,〈讀小說家別傳:程善之先生〉,《遊戲世界》滙編第3冊,約1923年。
■黃人(犘西)
王永健,〈黃摩西戲曲理論批評簡論〉,《東南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
何振球,〈論黃人的文學史觀〉,《蘇州大學學報》,1983年第4期。
孫景堯,〈首部《中國文學史》中的比較研究〉,《復旦學報》,1986年第6期。
袁進,〈黃摩西、徐念慈小說理論的矛盾與侷限〉,《華東師大學報》,1986年第3期。
陳旭輪,〈關於黃摩西〉,《文史》1期,1944年11月16日。
馮超、黃孟瑾,〈常熟黃摩西〉,《江蘇文獻》2卷3、4期合刊,1943年10月。
黃霖,〈中國文學史上的里程碑──略論黃人的《中國文學史》〉,《復旦學報》,1990年第6期。
楊劍花,〈記常熟黃摩西先生〉,《蘇鐸月刊》2卷3期,1941年11月25日。
蔡景康,〈略論黃摩西的小說理論〉,《古代文學理論研究叢刊》5輯,1981年10月。
鄭亞南,〈讀王永健《〝蘇州奇人〞黃摩西評傳》〉,《蘇州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
錢仲聯,〈《蘇州奇人、南社才子黃摩西研究》序〉,《蘇州大學學報》,1994年第4期。
錢萼孫,〈夢苕庵詩話〉,《國專月刊》4卷2期,1936年10月15日。
■黃侃〈季剛〉
──,〈黃季剛致陸宗達書十二封並陸跋〉,《北京師大學報》,1987年第5期。
下走,〈黃季剛先生〉,《青年生活》1卷3期,1936年11月10日。
少峰,〈悼黃季剛先生〉,《文藝戰線》4卷4期,1935年12月1日。
王寧,〈在95黃侃國際學術研討會的閉幕詞〉,《古漢語研究》,1996年第2期。
王慶元,〈黃季剛先生遺著知見錄〉,《武漢大學學報》,1986年年第1期。
王慶元,〈黃季剛遺著保存、整理出版和近年研究情況述略〉,《武漢大學學報》,1995年第6期。
王慶元,〈試釋黃侃論辭書訓詁與文義訓詁的區別〉,《武漢大學學報》,1997年第3期。
王慶元,〈黃侃與《釋名》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8年第1期。
老梅,〈憶黃季剛種種〉,《出路》2卷23、24期合刊,1935年11月1日。
吳調公,〈《文心雕龍》學的奠基人─黃季剛先生〉,《南京師大學報》,1986年第1期。
李一氓,〈關於黃侃的詞〉,《讀書》,1982年第1期。
李開,〈國學大師黃侃〉,《文史知識》,2002年第5期。
李開,〈黃侃的古音學:古本聲十九紐和古本韻二十八部〉,《江蘇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
沈祥源,〈黃侃詩文概譚〉,《武漢大學學報》,1995年第6期。
汪東,〈蘄春黃君墓表〉,《國立中央大學文藝叢刊》3卷1期。1937年6月。
周勛初,〈論黃侃《文心雕龍劄記》的學術淵源〉,《文學遺產》,1987年第1期。
姚彬彬,〈黃季剛的一句話〉,《魯迅研究月刊》,1998年第11期。
施裕文,〈國學大師黃侃的三怕〉,《武漢文史資料》,2000年第5期。
夏中易,〈也論古無去聲說──兼評黃侃古無上聲說入聲論之五〉,《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
孫詢,〈一代國學大師黃侃〉,《普陽學刊》,1985年第1期。
殷孟倫,〈談黃侃先生的治學態度與方法〉,《文史哲》,1982年第1期。
殷孟倫,〈黃侃先生在古漢語研究方面的貢獻〉,《河北師院學報》,1987年第1─2期。
翁祖美,〈黃季剛的抗日歌曲《禦侮》〉,《文史天地》,1995年第6期。
高文,〈學者、大師、革命家黃侃〉,《炎黃春秋》,2000年第2期。
堵述初,〈魯迅、蘇曼殊與黃侃〉,《紹興魯迅研究專刊》,1987年第6期。
崔樞華,〈讀黃季剛手批《爾雅義疏》─兼論《爾雅義疏》刪本〉,《北京師大學報》,1987年第5期。
張全盛,〈國學大師黃侃〉,《縱橫》,1988年第2期。
陳建初,〈論黃侃先生的語源學思想〉,《湖南教育學院學報》,1990年第1期。
陶德麟,〈在95黃侃國際學術研討會的開幕詞〉,《武漢大學學報》,1995年第6期。
章炳麟,〈黃季剛墓誌銘〉,《國立中央大學文藝叢刊》3卷1期,1937年6月。
章瑟若,〈講潭旁記〉,《讀書通訊》56期,1942年12月16日。
曾昭聰,〈黃侃在形聲字聲符示源功能研究方面的貢獻〉,《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0年第6期。
曾曉明,〈黃侃《文心雕龍劄記》與清代文論〉,《社會科學家》,1995年第1期。
程翔章,〈黃侃詞略論〉,《黃岡師範學院學報》,1994年第2期。
程翔章,〈黃季剛先生詩歌創作簡論〉,《高等函授學報》,1994年第1期。
舒寶璋,〈黃侃詩選注─紀念季剛先生誕生一百週年〉,《南昌職業技術師院學報》,1986年第3期。
黃孝德,〈黃季剛先生紀念會和學術討論會綜述〉,《武漢大學學報》,1986年第1期。
黃念田,〈先君子事略〉,《安雅》1卷11期,1936年2月1日。
黃建中等,〈民主革命的先驅─黃季剛先生〉,《華中師大學報》,1989年第3期。
黃建群,〈黃侃《蘄春語》音系的語音特點〉,《湖北師範學院學報》,1999年第1期。
黃建群,〈黃侃《蘄春語》疏證選例〉,《湖北師範學院學報》,1999年第1期。
黃棹,〈季剛先生生平及其著述〉,《武漢大學學報》,1983年第6期。
楚民,〈黃季剛先生軼事〉,《華光》1卷5期,1939年11月28日。
楊光尊,〈黃侃與現代訓詁學〉,《語文研究》,2000年第2期。
經盛鴻,〈劉師培與黃侃交往二三事〉,《文教資料》,1990年第1期。
蒲蘆,〈憶黃季剛師〉,《雜誌》10卷2期,1942年11月10日。
趙振鋒,〈語言學家黃侃〉,《南京師大學報》,1986年第1期。
趙誠,〈傳統語文學向現代語言學的發展──兼論黃侃的學術貢獻〉,《古漢語研究》,1998年第2期。
劉世俊,〈論黃侃的訓詁學定義〉,《寧夏大學學報》,1994年第2期。
劉國恩,〈黃侃與雅學〉,《遼寧大學學報》,1990年第4期。
談瀛,〈黃季剛贈平剛詩及其他〉,《貴州文史叢刊》,1984年第1期。
鄭遠漢,〈從《文心雕龍劄記》看黃侃的文法觀〉,《武漢大學學報》,1995年第6期。
盧烈紅,〈黃侃的語源學理論和實踐〉,《武漢大學學報》,1995年第6期。
謝茂權,〈黃侃三怕〉,《民國春秋》,1999年第4期。
謝棟元,〈黃季剛先生訓詁學〉,《南京師大學報》,1986年第1期。
羅邦柱,〈黃侃─新訓詁學的開路人〉,《武漢大學學報》,1986年第1期。
嚴實,〈95黃侃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武漢大學學報》,1996年第1期。
蘇瑞,〈黃侃先生對漢魏六朝詞語的研究〉,《古漢語研究》,1995年第1期。
■黃節(晦聞)
──,〈黃節字幅及晦翁丙寅詩〉,《文字同盟》6期,1927年。
毛慶耆,〈黃節《詩學》研究〉,《北京大學學報》,2000年第3期。
王少梅,〈黃節與《國粹學報》〉,《語文學刊》,2001年第5期。
王壽遐,〈黃晦聞與孟心史之死〉,《子曰叢刊》5期,1948年10月25日。
王遠,〈《蒹葭樓遺詩》記〉,《逸經》8期,1936年6月20日。
余紹宋,〈黃晦聞先生最後之詩〉,《越風》1卷2期,1935年。
佚名,〈黃晦聞傳略〉,《浙江省立圖書館館刊》4卷2期,1935年4月30日。
洗玉清,〈愛國詩人黃節〉,《隨筆》叢刊2集,1979年7月。
袁洗銘,〈從《蒹葭樓詩》蠡測黃晦聞先生知人格思想文學及其生平〉,《粵風》2卷5期,1936年5月1日。
馬以君,〈老師.名號.後人.佚詩─補正黃節研究中的幾點疏漏〉,《明清詩文研究叢刊》2輯,1982年12月。
馬以君,〈黃節和他的詩〉,《華南師大學報》,1987年第2期。
馬以君輯,〈《蒹葭樓集外佚詩》增訂〉,《文教資料》,1989年第1期。
常雲,〈黃節詩歌創作歷程〉,《華南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
張爾田,〈黃晦聞詩集序〉,《學衡》64期,1928年7月。
陳俐,〈論南社詩人黃節〉,《牡丹江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
章太炎,〈黃晦聞墓誌銘〉,《越風》,1卷4期,1935年12月2日。
無鬼,〈評《蒹葭樓詩》〉,《更生》6卷4期,1942年5月26日。
黃秋耘,〈黃節的《我詩》〉,《文學知識》,1985年第3期。
黃節著、馬以君輯,〈蒹葭樓集外佚詩〉,《明清詩文研究叢刊》2輯,1982年12月。
劉峻,〈黃節清末詩淺析〉,《嶺南文史》,1984年第2期。
曉江,〈黃節學術研討會綜述〉,《廣東社會科學》,1999年第1期。
■黃質(賓虹)
仇偉,〈黃賓虹出版熱悄然興起〉,《美術之友》,1998年第5期。
王中秀,〈黃賓虹的苦與澀〉,《美術之友》,1995年第4期。
王中秀,〈黃賓虹藝術系列圖書簡介〉,《美術之友》,1997年第6期。
王非,〈《黃賓虹早期山水冊》讀後〉,《西北美術》,2001年第2期。
李向影,〈淺談黃賓虹山水畫的藝術特色〉,《泰安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第2期。
李俊、夏正文、朱芳,〈黃賓虹故居的防火啓示〉,《安徽消防》,2001年第3期。
李維,〈黃賓虹美學思想初探〉,《安徽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
俞建華,〈關於《黃賓虹筆墨探微》〉,《美術之友》,1995年第3期。
宮鴻友,〈黃賓虹山水畫藝術及其對未來畫壇的影響〉,《延邊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
徐步,〈黃賓虹與20世紀山水畫寫生〉,《西北美術》,2001年第3期。
馬公偉,〈淺談黃賓虹繪畫的筆墨語言〉,《平頂山師範專科學校學報》,1999年第1期。
張宗祥,〈我對黃賓虹先生的看法〉,《東海》,1962年第10期。
張家鹿,〈黃賓虹的編輯出版活動述略〉,《河南師範大學學報》,1997年第5期。
郭因,〈黃賓虹的繪畫美學思想〉,《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
陳志強、周宗岱,〈黃賓虹山水畫釋讀〉,《湘潭師範學院學報》,1998年第2期。
趙榮璋,〈黃賓虹先生的繪畫理論與技法〉,《美術向導》,1999年第5期。
蔣純利,〈黃賓虹審美思想溯源〉,《鎮江市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9年第4期。
盧輔聖,〈走近黃賓虹〉,《美術之友》,1999年第4期。
■黃興(克強)
──,〈黃興與華興會筆記史料二題〉,《檔案與史學》,1999年第3期。
三易,〈少年黃興巧對春聯〉,《衡陽師範學院學報》,1995年第5期。
天石,〈黃興也是體育家〉,《體育月刊》,1983年第2期。
文典,〈略述黃興數事─紀念黃興逝世七十週年〉,《益陽師專學報》,1986年第3期。
文思,〈黃興故居〉,《檔案與史學》,1996年第3期。
方志欽,〈辛亥的信史,英雄的頌歌─評《黃興與中國革命》〉,《書林》,1986年第2期。
毛注青,〈辛亥革命的先驅者黃興〉,《新湘評論》,1981年第9-10期。
王傑,〈矢誠維大局─民初黃興心態一說〉,《學術研究》,1990年第2期。
王武,〈黃興的家訓─訪黃興之子黃乃〉,《人物》,1982年第2期。
王新元,〈青年毛澤東與黃興〉,《毛澤東思想研究》,1995年第1期。
石彥陶,〈為黃興一辯──紀念黃興逝世七十周年〉,《益楊師專學報》,1986年第4期。
石彥陶,〈黃興拒絕參加中華革命黨新議〉,《史學月刊》,1987年第3期。
石彥陶,〈黃興政權觀初探─兼析孫中山與黃興歧見彌合得失〉,《益陽師專學報》,1989年第3期。
石彥陶,〈民初黃興孫中山政黨觀及其實踐之比較〉,《湖南師大學報》,1990年第5期。
石彥陶,〈黃興與民國教育的奠基〉,《益陽師專學報》,1990年第3期。
石彥陶,〈孫中山、黃興對宋案態度之比較再研究〉,《益陽師範專科學校學報》,1994年第1期。
石彥陶,〈論黃克強先生之晚節〉,《江漢大學學報》,1994年第5期。
石彥陶,〈孫中山與黃興比較研究:意識形態兩例駁難〉,《史學月刊》,1995年第6期。
石彥陶,〈孫中山、黃興比較散論〉,《史學月刊》,1997年第6期。
石彥陶,〈黃興也是護國運動的主要領導者〉,《益陽師專學報》2002年第4期。蕭致治,2002年,〈論民國初年黃興的民族聯合主張〉,《求索》2002年第3期。
朱保平,〈黃興的紀念〉,《湖北文史資料》,1996年第1期。
江上行,〈北京梨園團界歡迎黃興同志的一次集會─從一張照片說起〉,《戲文》,1983年第4期。
江湧,〈黃興的實業思想與活動〉,《湘潭師範學院學報》,1997年第2期。
宋小慶,〈黃興黨風黨德觀淺論〉,《瀋陽師範學院學報》,1998年第1期。
李孟星,〈南社、黃興與李壽銓〉,《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5年第5期。
李納森,〈黃興在武漢的革命活動述評〉,《江漢大學學報》,1994年第2期。
李納森,〈黃興〝無我〞精神探微〉,《江漢大學學報》,1996年第1期。
李國強,〈《黃興致白朗信》影印手迹〉,《史學月刊》,1983年第5期。
李喜所、田濤,〈青年黃興的軍人品格與尚武精神〉,《社會科學研究》,1995年第2期。
李喜所、田濤,〈評黃興武裝反清的戰略和策略〉,《南開學報》,1996年第2期。
李欽釗,〈試論黃興的大局觀〉,《江漢大學學報》,1995年第2期。
李新福,〈李書城與黃興的戰鬥友誼〉,《湖北大學學報》,1997年第4期。
李榮,〈黃興與護國戰爭〉,《江漢大學學報》,1996年第5期。
李榮,〈黃興對太平天國失敗教訓的吸取〉,《江漢大學學報》,1997年第2期。
李衛東,〈黃興與中國早期現代化〉,《江漢大學學報》,1995年第4期。
李衛東,〈黃興農業思想初探〉,《江漢大學學報》,1996年第1期。
周亞平,〈近代革命偉人黃興一生鈎奇〉,《湘潮》,2001年第5期。
尚明軒,〈論黃興的組黨業績〉,《求索》,1995年第4期。
東華,〈黃興是否嶽麓書院學生〉,《益陽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第5期。
邵德門,〈論黃興及其政治思想〉,《東北師大學報》,1983年第6期。
金沖及等,〈論黃興〉,《歷史研究》,1962年第3期。
俞辛淳,〈黃興在日活動祕錄〉,《民國檔案》,1987年第1期。
俞辛淳,〈護國運動前後黃興與日本的關係〉,《南開學報》,1999年第1期。
姜義華,〈民初政黨政治與黃興民主政治思想的發展〉,《復旦學報》,1994年第4期。
姚忠紅,〈黃興在中國歷史發展中的地位--紀念辛亥革命90周年〉,《江西社會科學》2001年第10期。
姚恒,〈簡評黃興的軍事理論與實踐〉,《益陽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第4期。
星林、立春,〈宋教仁與黃興比較研究略論〉,《德師範學院學報》,1995年第5期。
胡鵬,〈黃興章太炎經濟思想的比較〉,《江漢大學學報》,1994年第2期。
孫靜,〈論黃興的愛國主義思想〉,《江漢大學學報》,1994年第5期。
徐徹等,〈黃興究屬何派〉,《社會科學戰線》,1989年第4期。
張世敏,〈黃興的政黨政治主張〉,《江漢大學學報》,1994年第4期。
張宜春,〈談黃興《蝶戀花》兼談他的詩歌成就〉,《青海師專學報》,1988年第2期。
張篤勤,〈孫中山與黃興關係新論〉,《求索》,1996年第5期。
梁賜龍,〈黃興與武昌起義〉,《湖南黨史》,1999年第2期。
莫永明,〈評《黃興評傳》〉,《江海學刊》2002年第1期。
陳長河,〈黃興與民初國民捐〉,《文史精華》,2000年第1期。
陳德光,〈黃興的精神文明建設思想及其參考價值〉,《江漢大學學報》,1994年第2期。
陸錚,〈孫中山的親密戰友─讀《黃興集》劄記〉,《讀書》,1981年第10期。
陶用舒,〈辛亥革命後的孫中山、黃興、宋教仁〉,《雲夢學刊》1996年第1。
陶用舒,〈論辛亥革命後黃興的政治主張〉,《安徽史學》,2001年第4期。
陶用舒,〈論黃興的軍事思想〉,《長沙大學學報》,2001年第3期。
陶用舒,〈魏源、曾國藩、黃興與近代中國軍事變革〉,《益陽師專學報》,2001年第4期。
陶季邑,〈黃興對社會主義的探索〉,《常德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
章長炳,〈黃克強的家書與章太炎所贈的挽聯〉,《江漢大學學報》,1994年第5期。
彭國興,〈《黃興年譜》中幾條史事日期的考證〉,《湘潭大學學報》,1981年第4期。
彭國興,〈黃興與《民報》〉,《求索》,1982年第6期。
黃偉,〈黃興的愛國主義思想與實踐〉,《安徽教育學院學報》,1994年第3期。
楊天石,〈真革命黨員抨擊黃興等人的一份傳單〉,《檔案與史學》,1995年第1期。
楊仲子,〈黃興關於廣州起義的詩詞〉,《人物》,1987年第4期。
楊昌泰,〈武昌起義前黃興革命鬥爭述評〉,《衡陽師專學報》,1985年第3期。
楊慎之,〈試論黃興〉,《求索》,1981年第4期。
楊鵬程輯錄整理,〈黃興佚文一束〉,《近代史資料》第64期,1987年。
趙宗頗,〈黃興與國民捐〉,《上海師院學報》,1983年第3期。
趙宗頗,〈略論黃興的高尚品德〉,《上海師大學報》,1989年第3期。
趙炎才,〈試論黃興的倫理道德觀〉,《江漢大學學報》,2000年第5期。
趙炎才,〈民國時期黃興財政經濟思想述論〉,《財政問題研究》2001年第4期。
趙炎才,〈略論民初黃興的財政思想〉,《民國檔案》,2001年第1期。
劉志權,〈中外學者全面評價黃興功過〉,《瞭望》(海外版),1989年第6-7期。
劉泱泱,〈再評黃興的思想及活動─讀黃興集外文〉,《長沙水電師院學報》,1989年第1期。
劉英志,〈論黃興反袁〉,《江漢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
劉軍,〈略論黃興的民主共和思想〉,《益陽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第2期。
劉望齡,〈黃興志白朗書的新發現〉,《史學月刊》,1983年第2期。
劉雲波,〈黃興與孫中山讓位〉,《求索》,1994年第6期。
蔡漢寧,〈論黃興的革命詩聯〉,《江漢論壇》,1990年第6期。
鄧澤森,〈黃興人生境界與革命實踐〉,《江漢大學學報》,1995年第2期。
鄧澤森,〈黃興在香港的革命活動〉,《江漢大學學報》,1997年第4期。
鄧澤森,〈論黃興成長的人文環境〉,《江漢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二收於《船山學刊》,2000年第2期〉
蕭致治,〈論黃興的實業建設思想〉,《益陽師專學報》,1989年第3期。
蕭致治,〈論黃興地建國主張〉,《求索》,1995年第2期。(與張建雄合作)
蕭致治,〈黃興首次赴日時間及其思想轉變小考〉,《歷史研究》,1999年第1期。
蕭致治,〈黃興家世和早年研究二題〉,《求索》,1999年第5期。
蕭致治,〈黃興的歷史地位與黃興研究的回顧〉,《益陽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第4期。
薛君度,〈爲國民黨官史中的黃興正名〉,《炎黃春秋》2002年第9期。
謝本書,〈黃興與雲南〉,《學術探索》2002年第1期。
嚴昌洪,〈黃興關於國債的經濟思想〉,《湖北社會科學》,1989年第7期。
嚴昌洪、張繼才,〈略論黃興改良社會風俗的思想〉,《江漢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
蘇全有,〈黃興與漢口反攻戰役新探〉,《南開學報》,1995年第2期。
蘇全有,〈論黃興對武昌起義的影響〉,《河北學刊》,1997年第5期。
蘇全有,〈黃興棄武昌辨〉,《歷史檔案》,2000年第4期。
蘇全有、翟俊濤,〈黃興與漢陽戰役新論〉,《河南大學學報》,1996年第3期。
饒懷民,〈黃興研究述評〉,《湖南師大學報》,1988年第6期。
饒懷民,〈黃興功過辨析〉,《湖南師大學報》,1989年第5期。
饒懷民,〈黃興評論價中的幾點回應〉,《西南民院學報》,1989年第2期。
饒懷民,〈黃興名號考〉,《湘潭師範學院學報》,1994年第2期。
饒懷民,〈從黃興早期詩作看其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衡陽師範學院學報》,1995年第5期。
龔育之,〈從葉德輝之死談到黃興的流血革命和胡元倓的磨血革命〉,《中國文化》,1996年第2期。
[美]薛君度,〈論黃興與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史叢刊》,1980年第1期。
■甯調元(太一)
周頌,〈南社詩人甯調元〉,《新湘評論》,1981年第1期。
孫之梅,〈甯調元與秋瑾〉,《人文述林》,1999年年刊。
曹旭,〈獨從末路見精神─甯調元《早梅疊韻》詩鑑賞〉,《名作欣賞》,1985年第4期。
楊光輝,〈甯調元生年考〉,《近代史研究》,1980年第2期。
劉湘雅,〈甯調元愛國主義思想述論〉,《湖南師大社會學學報》,1988年第3期。
劉湘雅,〈黃興與甯調元〉,《湖南師大社會學學報》,1989年第2期。
劉湘雅,〈縱論武裝反袁的先驅─甯調元〉,《湖南師大社會學學報》,1989年第3期。
劉湘雅,〈寧調元思想品德論述〉,《湖南師大社會學學報》,1990年第3期。
關愛和、李慈健,〈辛亥革命烈士甯調元詩文簡論〉,《中州學刊》,1982年第1期。
■經亨頤
王艾村,〈經亨頤與五四運動〉,《廣東黨史》,2001年第6期。
張彬,〈經亨頤與浙江教育會〉,《浙江大學學報》,2000年第3期。
■葉葉(楚傖)
文思,〈葉公館與葉楚傖〉,《檔案與史學》,1996年第5期。
王錦南,〈小說家別傳:葉小風先生〉,《遊戲世界》滙編第3冊,約1923年。
汝孝先、李海珉,〈葉楚傖《壽蘇詩》一首〉,《南京理工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9卷第1期,1996年1月。
李海珉,〈葉楚傖《壽蘇詩》一首〉,《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6年第1期。
徐斯年,〈「敢以微言存直書」─論葉小風的小說創作〉,《蘇州大學學報》,1988年第4期。
陳世強,〈葉楚傖與《汾堤吊夢圖》〉,《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
黃轉陶,〈葉小風〉,《半月》3卷17期,1924年5月。
經盛鴻,〈亦酒亦詩的民國元老葉楚傖〉,《民國春秋》,1999年第4期。
■雷鐵厓(昭性)
周求槐,〈簡論雷鐵厓的民主革命思想〉,《貴州師大學報》,1998年第3期。
周求槐,〈辛亥革命後雷鐵厓的思想發展脈絡〉,《貴州師大學報》,2000年第3期。
周求槐,〈雷鐵厓的思想特徵:政治上的激進與文化上的保守〉,《黔南民族師專學報》,2000年第1期。
周求槐,〈雷鐵厓的報刊活動及其社會影響〉,《貴州社會科學》,2000年第3期。雷貞幹,1995年,〈論雷鐵厓反對封建專制的民主主義思想〉,《西南民族學院學報》,1995年第1期。
雷貞幹,〈雷鐵厓與《警告全蜀》〉,《社會科學研究》,1996年第2期。
■廖仲愷
何香凝,〈八月二十廖先生身殉革命記〉,《宇宙風》47期,1937年8月16日。
余炎光,〈試論廖仲愷的反帝思想〉,《暨南大學學報》,1981年第4期。
沈平整理,〈我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廖仲愷傳略〉,《革命烈士傳通訊》,1984年第1期。
尚明軒,〈廖仲愷傳略〉,《武漢師院學報》,1980年第1期、2期。
尚明軒,〈廖仲愷、何香凝事略〉,《歷史教學》,1985年第9期。
馬樹林,〈廖仲愷的進化歷史觀〉,《社會科學戰線》,1984年第1期。
郭沫若,〈題廖仲愷先生遺像〉(手迹),《宇宙風》47期,1937年8月16日。
陳璐,〈試論廖仲愷晚年思想的根本轉變〉,《華南師大學報》,1987年第4期。
曾景忠,〈析廖仲愷與南社柳亞子的情緣〉,《廣東社會科學》,1999年第1期。
賀躍夫,〈新發現的廖仲愷佚文介紹〉,《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1984年特刊號。
須立,〈略論廖仲愷及其政治思想〉,《江懷論壇》,1982年第5期。
黃海泉,〈簡論廖仲愷〉,《北方論叢》,1980年第5期。
黃海泉,〈《廖仲愷評傳》選登〉,《北方論叢》,1987年第1-4期、第6期。
廖夢醒,〈回憶我親愛的父親─廖仲愷〉,《中國工人》,1957年第16期。
廖夢醒,〈緬懷遺愛話當年─懷念父親廖仲愷〉,《中國建設》,1984年第1期。
熊銳,〈廖先生的生命與國民黨的生命〉,《革命生活》16期,1926年8月。
慰南,〈廖仲愷和何香凝〉,《文物天地》,1982年第4期、5期。
諸有鈞,〈記廖仲愷何香凝紀念館〉,《中國建設》,1982年第10期。
魯非,〈錚錚鐵骨,拳拳心聲─讀廖仲愷和何香凝的幾首訣別詩〉,《希望》,1982年第1期。
龔友徳,〈廖仲愷歷史觀的唯物主義傾向〉,《齊齊哈爾師院學報》1985年第2期。
■聞野鶴(宥)
蓬壺,〈讀小說家別傳:聞野鶴先生〉,《遊戲世界》滙編第3冊,約1923年。
■趙式銘(星海)
蔡川佑,〈滇雲金鍾,喚醒昏夜──談趙式銘的詩歌〉,《雲南民族學院學報》,2000年第5期。
■劉三(季平)
李海珉,〈由一幅楹聯談義士劉三與姚鵷雛的友誼〉,《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8年第2期。
沈熙乾,〈從周容墓說到同盟會早期活動份子劉三〉,《上海師院學報》,1981年第3期。
■鄭逸梅
紙帳銅瓶室主,〈自說自話〉,《永安月刊》116期,1949年1月1日。
鄭逸梅,〈遺囑〉,《永安月刊》105期,1948年2月1日。
■謝無量
王飛,〈談謝無量先生的書法藝術及成都杜甫草堂館藏謝書珍品〉,《杜甫研究學刊》,1999年第3期。
劉長榮、何興明,〈記文壇教壇上的謝無量(署名:興明)〉,《文教資料》,2001年第3期。
劉長榮、何興明,〈謝無量生平簡介〉,《文教資料》,2001年第3期。
劉長榮、何興明,〈謝無量年譜〉,《文教資料》,2001年第3期。
劉長榮、何興明,〈謝無量與毛澤東和孫中山(署名:長榮)〉,《文教資料》,2001年第3期。
劉長榮、何興明,〈謝無量「男婦平權、平等」思想的發展(署名:榮明、何興明)〉,《文教資料》,2001年第3期。
劉長榮、何興明,〈謝無量著述目錄(署名:榮明)〉,《文教資料》,2001年第3期。
■龐樹柏(檗子)
白堅,〈《龍禪是摭譚》及其作者龐樹柏〉,《江海學刊》,1962年第10期。
惠心可,〈虞山詞人龐檗子〉,《江蘇文獻》1卷9、10期合刊,1942年10月。
■蘇玄瑛(曼殊)
一勺,〈蘇曼殊、章太炎、陳獨秀〉,《瞭望》,1998年第17期。
丁丁,〈詩僧曼殊〉,《現代社會》1卷2-3期,1932年8月-9月。
丁丁,〈詩僧曼殊〉,《作家月刊》2卷4期,1942年5月。
丁賦生,〈陳獨秀對蘇曼殊文學創作的貢獻〉,《南通師範學院學報》,1995年第2期。
丁賦生,〈蘇曼殊小說中的少女形象〉,《南通師範學院學報》,1997年第3期。
丁賦生,〈論蘇曼殊的「難言之恫」〉,《齊齊哈爾大學學報》,1998年第4期。
丁賦生,〈《斷鴻零雁記》:佛教文學的一朵奇葩〉,《南通師範學院學報》,1999年第1期。
丁賦生,〈蘇曼殊署時點評〉,《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
毛策,〈蘇曼殊《斷鴻零雁記》最初發表時地考〉,《中國文學研究》,1987年第3期。
毛策,〈蘇曼殊小說的四個模式〉,《山東社會科學》,1988年第2期。
毛策,〈蘇曼殊史事考辨五題〉,《中國文學研究》,1989年第3期。
王永福,〈一片苦心在丹青─蘇曼殊繪畫淺論〉,《遼寧電大學報》,1990年第1期。
王永福,〈別樣天地悠悠心─蘇曼殊《題畫》詩賞析〉,《語文月刊》,1990年第9期。
王永福,〈蘇曼殊研究述評〉,《廣東社會科學》,1990年第2期。
王永福,〈蘇曼殊書信探微〉,《華南師大學報》,1990年第3期。
王玉祥,〈詩僧蘇曼殊〉,《人物》,1981年第3期。
王玉祥,〈蘇曼殊的感時憂國詩〉,《北方論叢》,1984年第5期。
王玉祥,〈李商隱對蘇曼殊詩的影響〉,《廣州研究》,1987年第3期。
王向陽、易前良,〈蘇曼殊《絳紗記》細讀〉,《婁底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第3期。
王晶堯,〈愛國詩僧蘇曼殊畫傳─紀念曼殊誕生一百週年〉,《社會科學戰線》,1984年第4期。
王萌,〈淺析蘇曼殊小說的創作心理〉,《中州學刊》,1999年第1期。
王稼句,〈《蘇曼殊小說集》〉,《讀書》,1982年第11期。
王霆,〈詩僧蘇曼殊〉,《前鋒》1卷1期,1947年。
冬藏,〈章太炎與蘇曼殊和尚〉《越風》1卷18期,1936年8月15日。
石在中,〈論蘇曼殊與佛教──兼與弘一大師(李叔同)比較〉,《華中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第4期。
任訪秋,〈蘇曼殊傳〉,《河南師大學報》,1980年第2期。
任廣田,〈論蘇曼殊的思想〉,《西北大學學報》,1996年第1期。
朱小平,〈蘇曼殊其人其事〉,《藝譚》,1982年第4期。
朱郁華,〈蘇曼殊的血統、出家、卒因辨識〉,《湖南大學學報》,1987年第2期。
朱萬章,〈一個早逝的情僧─讀《情僧長恨:蘇曼殊》〉,《博覽群書》,1990年第9期。
何世玲,〈關於曼殊大師的幾句話〉,《語絲》140期,1927年7月16日。
何建明,〈清末蘇曼殊的振興佛教思想簡況〉,《華中師範大學學報》,1994年第5期。
何震,〈《曼殊畫譜》後序〉(寫於1907年),《天義》5卷,1907年8月10日。
何震,〈《梵文典》偈〉(寫於1907年),《天義》6卷,1907年9月1日。
余傑,〈論蘇曼殊小說《碎簪記》中尷尬的敍述者〉,《海南大學學報》,1997年第4期。
余傑,〈尷尬的敍述者──蘇曼殊《碎簪記》細讀〉,《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8年第1期。
余傑,〈以梁啓超、蘇曼殊、魯迅爲中心探討民初文人的拜倫觀〉,《魯迅研究月刊》1999年第9期。
李金濤、李志生,〈蘇曼殊詩歌的現代特徵〉.《河北學刊》2002年第1期。
李倩,〈蘇曼殊愛情小說初探〉,《淮陽師專學報》,1984年第2期。
李詮林,〈論蘇曼殊對中國20世紀通俗小說發展的影響〉,《甘肅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
李蔚,〈蘇曼殊的繪畫和畫跋〉,《蘭州學刊》,1988年第6期、1989年第1期。
李蔚,〈國外的蘇曼殊研究〉,《社會科學參考》,1990年第14期。
杜榮根,〈蘇曼殊小說的感傷色彩〉,《上海大學學報》,1988年第3期。
沈慶利,〈從《斷鴻零雁記》看蘇曼殊獨特的文化心理衝突〉,《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0年第4期。
肖凡,〈茫茫煙水著浮身─蘇曼殊和曼殊塔〉,《西湖》,1981年第6期。
亞子,〈《蘇曼殊年譜》後記〉(寫於1928年9月13日),《北新》3卷1期,1929年1月1日。
周天忠,〈蘇曼殊和《斷鴻零雁記》〉,《昭通師專學報》,1981年第2期。
周武,〈雨笠煙簑一孤僧─蘇曼殊精神結構論〉,《海南師院學報》,1990年第1期。
周荷初,〈蘇曼殊風景小詩的繪畫美〉,《美育》,1985年第3期。
周越國,〈蘇曼殊與我〉,《雜誌》14卷6期,1945年3月10日。
周瘦鵑,〈曼殊憶語〉,《紫羅蘭》3卷2期,1928年4月20日。
孟玖,〈曼殊大師與文學〉,《中國文藝》2卷6期,1940年8月1日。
林志儀,〈蘇曼殊及其小說〉,《江漢論壇》,1983年第7期。
林辰,〈評新編兩種蘇曼殊詩集〉,《文學遺產》,1983年第1期。
林崗,〈徬徨於兩個世界之間─蘇曼殊小說淺評〉,《光明日報》,1983年8月9日。
林曉,〈曼殊作品及其品格之評價〉,《民報》,1929年8月14日。
武潤婷,〈論蘇曼殊的哀情小說〉,《河北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第2期。
邵元沖,〈曼殊遺載〉,《建國週刊》19期,1928年9月22日。
邵元沖,〈曼殊連載〉,《越風》1卷11期,1936年4月2日。
邵迎武,〈「凡心」與「禪心」的搏擊─論蘇曼殊的愛情詩〉,《徐州師院學報》,1986年第2期。
邵迎武,〈蘇曼殊與拜倫〉,《天津師大學報》,1986年第3期。
邵迎武,〈論蘇曼殊的悲劇〉,《蘇州大學學報》,1988年第3期。
邵迎武,〈蘇曼殊:中西文化衝突下的選擇〉,《徐州師院學報》,1988年第2期。
邵迎武,〈對生命個體的哲學思考─漫論蘇曼殊〉,《徐州師院學報》,1989年第4期。
邵迎武,〈生命意像的超越─蘇曼殊《春雨》詩解析〉,《文史知識》,1990年第6期。
金勇,〈蘇曼殊小說新論〉,《河南大學學報》,1994年第1期。
姜東賦,〈論蘇曼殊〉,《天津師大學報》,1982年第5期。
柳亞子,〈蘇玄瑛傳〉,《燕子龕遺詩》,1920年7月柳亞子印本。
柳亞子,〈對於飛錫《〈潮音〉跋》〉的意見〉,《語絲》109期,1926年12月11日。
柳亞子,〈關於段庵旋《燕子山僧集》的我見種種〉,《語絲》101期,1926年10月16日。
柳亞子,〈蘇曼殊《絳紗記》之考證〉,《語絲》112期,1927年1月1日。
柳亞子,〈蘇曼殊之我觀〉,《語絲》108期,1927年12月4日。
柳亞子,〈蘇傑生年表〉(寫於1929年12月4日),《北新》4卷1、2期合刊,1930年1月16日。
柳亞子,〈重訂蘇曼殊年表〉(寫於1931年6月),《文藝雜誌》1卷2期,1931年7月。
柳亞子,〈蘇玄瑛正傳〉(寫於1932年6月),《珊瑚》1卷12期,1932年12月16日。
柳亞子,〈蘇曼殊傳略〉(寫於1932年9月1日),《文藝茶話》1卷4期,1932年10月30日。
柳亞子,〈曼殊的戒牒問題〉,《大風》53期,1939年11月5日。
柳亞子,〈馮自由《蘇曼殊之真面目》筆注〉,《大風》63期,1940年3月5日。
柳亞子,〈曼殊佚詩存疑〉(寫於1939年12月20日),《社會科學戰線》,1984年第4期。
柳無忌,〈日本僧飛錫《〈潮音〉跋》及其考證〉,《語絲》109期,1926年12月11日。
柳無忌,〈《曼殊大師塔銘》的一點考證〉,《語絲》126期,1927年4月9日。
柳無忌,〈關於《焚劍記》等〉,《語絲》140期,1927年7月16日。
柳無忌,〈蘇曼殊及其友人〉,《語絲》131期(1927年5月14日)、132期(1927年5月21日)、135期(1927年6月11日)。
柳無忌,〈蘇曼殊年譜〉,《清華週刊》27卷12-13期(1927年5月6日-5月13日)未完,《小說世界》16卷6期(1927年8月5日)續完。
柳無忌,〈關於蘇曼殊〉,《人物》,1981年第6期。
柳無忌,〈我為什麼寫《蘇曼殊評傳》〉,《讀書》,1984年第9期。
柳無忌,〈蘇曼殊研究的三個階段〉,《華南師大學報》,1984年第3期。
柳無忌,〈蘇曼殊與拜倫「哀希臘」詩─兼論各家中文譯本〉,《佛山師專學報》,1985年第1期。
柳無忌原著、李雲節譯,〈蘇曼殊早年的革命活動〉,《社會科學》(上海),1984年第10期。
段庵旋,〈關於《燕子山僧集》〉,《語絲》133期,1927年5月28日。
秋山,〈章太炎為蘇曼殊譯詩〉,《小說世界》14卷5期,1926年7月30日。
胡寄塵,〈《說海感舊錄》之二:蘇曼殊〉,《半月》2卷21期,1923年7月14日。
郁達夫,〈雜評曼殊的作品〉(寫於1927年5月30日),《洪水》3卷31期,1927年4月15日。
唐全法等,〈民初杭州三怪探源(蘇曼殊、馬一浮和李叔同)〉,《浙江學刊》,1990年3期。
唐蘊玉,〈惹班時代之蘇曼殊及其他〉,《逸經》13期,1936年9月5日。
孫之梅,〈蘇曼殊詩歌的時代特徵〉,《文史哲》,1992年第1期。
孫宜學,〈斷鴻零雁,蘇曼殊的感傷之旅〉,《中國文學研究》,1999年第2期。
孫倚娜,〈漫論蘇曼殊的譯詩〉,《蘇州大學學報》,1988年第2期。
孫晨,〈迷惘和困惑中的跋涉─論蘇曼殊的小說創作〉,《徐州師院學報》,1988年第4期。
孫湜撰(日文)、方紀生譯,〈關於蘇曼殊之點點滴滴〉( 附柳亞子考證函二通),《逸經》12期,1936年8月20日。
孫緒敏,〈蘇曼殊詩文中的佛教意識〉,《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第2期。
徐重慶,〈漫談蘇曼殊〉,《隨筆》15集,1981年4月。
徐重慶,〈詩僧蘇曼殊〉,《書林》,1983年第1期。
徐重慶,〈談蘇曼殊的翻譯〉,《文科教學》,1983年第4期。
徐重慶,〈蘇曼殊譯《悲慘世界》〉,《西湖》,1983年第1期。
徐重慶,〈陳獨秀與蘇曼殊〉,《名人傳記》,1990年第6期。
徐蔚南,〈蘇曼殊的小說〉,《文藝先鋒》3卷5期,1943年11月20日。
悔生,〈郁郁室隨筆〉,《民權素》9集,1915年8月15日。
時萌,〈蘇曼殊詩漫評〉,《南京師大學報》,1983年第4期。
袁狄湧,〈淺談蘇曼殊與外國文學的關係〉,《文史雜誌》,1987年第6期。
袁荻湧,〈蘇曼殊與英國浪漫主義文學〉,《嶺南文史》,1995年第1期。
袁荻湧,〈蘇曼殊──翻譯外國詩歌的先驅〉,《中國翻譯》,1997年第2期。
袁荻湧,〈蘇曼殊與中外文化交流〉,《嶺南文史》,1998年第1期。
袁荻湧,〈蘇曼殊與印度文學〉,《貴州文史叢刊》,1998年第6期。
袁荻湧,〈蘇曼殊研究三題〉,《貴州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
袁荻湧,〈蘇曼殊與外國文學,《青海社會科學》,2001年第5期。
袁凱聲,〈蘇曼殊與郁達夫比較片論〉,《江海學刊》,1994年第1期。
袁璋,〈試論蘇曼殊小說、散文的反帝反封建主題〉,《鎮江詩專教學與進修》(語言文學版),1984年第1期。
袁錦翔,〈詩僧蘇曼殊的譯詩〉,《外語教學與研究》,1986年第1期。
豈明(周作人),〈答雲深先生〉(寫於1927年6月11日),《語絲》135期,1927年6月11日。
郝勝道,〈包辦婚姻制度壓迫下苦悶的叫聲─論蘇曼殊小說的思想意義〉,《信陽師院學報》,1990年第1期。
馬以君,〈關於蘇曼殊生平的幾個問題〉,《華南師院學報》,1982年第1期。
馬以君,〈蘇曼殊年譜〉,《佛山師專學報》1985年2期,1986年1期、3期,1987年第1期、第3期。
馬以君,〈《題畫》詩非蘇曼殊作〉,《語文月刊》,1990年11、12期合刊。
馬以君,〈論蘇曼殊〉,《文藝理論與批評》,1997年第5期。
馬以君,〈蘇曼殊出家時地試探〉,《活頁文史叢刊》(淮陽師專)8輯,1982年。
馬以君,〈《新小說》上的「曼殊」考〉,《華南師大學報》,1983年第4期。
馬以君,〈生母.情僧.詩作─蘇曼殊研究三題〉,《中國近代文學研究叢刊》1輯,1983年11月。
馬以君,〈蘇曼殊出家時地試探〉,《活頁文史叢刊》(淮陽師專)8輯,1983年3月。
馬以君,〈蘇曼殊身世質疑〉,《活頁文史叢刊》(淮陽師專)9輯,1983年。
馬以君,〈關於蘇曼殊的「斷句」〉,《社會科學戰線》,1984年第4期。
馬以君,〈關於蘇曼殊祖籍的一件材料〉,《中國近代文學研究叢刊》3輯,1985年12月。
寄生,〈曼殊上人〉,《華國月刊》2卷6期,1925年第4期。
常楓,〈蘇曼殊與《紅樓夢》〉,《紅樓夢學刊》,1988年第2期。
張如法,〈略論蘇曼殊的創作〉,《中州學刊》,1982年第1期。
張宜雷,〈略論蘇曼殊詩的風格〉,《津門文學論叢》7輯,1982年10月。
張默君,〈讀《曼殊遺載》後〉,《越風》1卷11期,1936年4月2日。
曹旭,〈蘇曼殊詩歌簡論〉,《上海師院學報》,1981年第4期。
許嘯天,〈蘇曼殊猜謎與吃雞〉,《獅駝兒》週刊(上海)1-2期,1928年9月2日-16日。
郭長海,〈蘇曼殊寫過《金瓶梅》的文章嗎?〉,《天津師大學報》,1983年第4期。
郭烙,〈關於蘇曼殊的身世〉,《百科知識》,1981年第10期。
郭烙,〈愛國詩僧蘇曼殊評傳〉,《法音》,1983年第1-3期。
陳方,〈蘇曼殊:時代人物與小說人物的折疊〉,《藝壇》,1987年第5期。
陳世強,〈蘇曼殊與南京〉,《紫金歲月》,1997年第5期。
陳世強,〈論蘇曼殊的繪畫〉,《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0年第3期。
陳世強,〈末世奇才,恨海悲歌──論蘇曼殊的繪畫〉,《美術研究》,2001年第2期。
陳平原,〈論蘇曼殊、許地山小說的宗教色彩〉,《中國現代文學叢刊》3輯,1984年。
陳平原,〈關於蘇曼殊小說〉,《杭州師院學報》,1995年第2期。
陳庚同,〈記蘇曼殊〉,《精緻特刊》創刊號,1929年5月。
陳庚同,〈題曼殊遺畫〉,《精緻特刊》創刊號,1929年5月。
陳國恩,〈從蘇曼殊到郁達夫─現代浪漫抒情小說發展的一個側面〉,《寧波師院學報》,1987年第4期。
陳智,〈愛祖國甚於愛美人─粗析蘇曼殊之「多情」〉,《廣東社會科學》,1988年第1期。
陳獨秀,〈《碎簪記》後序〉(寫於1916年11月22日),《新青年》2卷4期,1916年12月1日。
陸丹林,〈曼殊零墨〉,《逸經》13期136年9月5日。
陸草,〈試論蘇曼殊的詩〉,《中州學刊》,1984年第5期。
陸草,〈試論《斷蓬零雁記》〉,《文學論叢》4輯,1985年8月。
陸草,〈蘇曼殊與拜倫、雪萊之比較〉,《中州學刊》,1987年第4期。
陸慧雲,〈其哀在心,奇艷在骨─簡談曼殊的愛情詩〉,《昆明師專學報》,1989年第4期。
章士釗,〈《絳紗記》序〉(寫於1915年夏),《甲寅》1卷7期,1915年。
章士釗、柳無忌,〈曼殊大師〉,《甲寅》1卷38期,1927年1月1日。
章明壽,〈古代第一人稱小說向現代發展的橋樑─讀蘇曼殊的《斷鴻零雁記》〉,《淮陽師專學報》,1984年第3期。
章炳麟,〈《曼殊畫譜》序〉(寫於1907年),《天義》5卷,1907年8月10日。
章炳麟,〈《梵文典》序〉(寫於1907年),《天義》6卷,1907年9月1日。
章炳麟,〈蘇玄瑛傳〉,《小說世界》13卷19期,1926年5月7日。
華嚴丐一,〈關於蘇曼殊〉,《珊瑚》3卷4期,1933年8月16日。
馮自由,〈蘇曼殊之真面目〉,《逸經》21期,1937年1月5日。
馮亞健,〈關於蘇曼殊〉,《兩儀月刊》1卷6期,1941年12月20日。
黃懺華,〈蘇曼殊的生平〉,《文化史料叢刊》4輯,1983年1月。
黃保真,〈蘇曼殊的血統及身世〉,《隨筆》19集,1982年。
黃鳴岐,〈曼殊的名號─曼殊評傳之二〉,《文化先鋒》6卷17期,1947年2月10日。
黃鳴岐,〈曼殊的身世─曼殊評傳之一〉,《文化先鋒》6卷16期,1947年1月25日。
黃鳴岐,〈蘇曼殊的思想〉,《文化先鋒》6卷23期,1947年5月15日。
楊同芳,〈詩僧寄禪的生活及作品〉,《世界月刊》3卷1-5期,1948年7月1日-11月1日。
楊義,〈李歐梵論蘇曼殊〉,《文學研究動態》,1983年第9期。
楊麗芳,〈論蘇曼殊在中西文化衝撞中的心靈眩暈〉,《晉東南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第2期。
楊霽雲,〈曼殊詩出《封神榜》考〉,《逸經》12期,1936年8月20日。
溫一如,〈曼殊逸事〉,《逸經》12期1936年8月20日。
葉楚倫,〈秋夜憶曼殊詩本事注〉,《大風》53期,1939年11月5日。
補拙,〈關於蘇曼殊的二三事〉,《文藝學習》,1957年第1期。
詹雲鵬,〈蘇曼殊《落日》非詠懷詩辨〉,《文學遺產》,1988年第3期。
詹雲鵬,〈蘇曼殊其人其詩〉,《江南詩詞》,1990年第1期。
熊瀾桐,〈蘇曼殊及其《燕子龕詩》〉(1923年12月15日定稿),《革新》1卷5期,1924年。
裴效維,〈蘇曼殊小說論〉,《文學遺產》,1983年第1期。
裴效維,〈蘇曼殊作品辨誤二則〉,《藝壇》,1983年第4期。
裴校維,〈關於蘇曼殊〉,《文史知識》,1982年第9期。
趙景深,〈關於曼殊大師〉(寫於1926年11月1日),《語絲》105期,1926年11月13日。
劉天行,〈《蘇曼殊詩集》〉,《文教叢刊》1卷8期,1947年8月。
劉佐泉,〈「哀怨的詩僧」─蘇曼殊〉,《語文園地》,1981年第6期。
劉師培,〈《梵文典》序〉(寫於1907年),《天義》6卷,1907年9月1日。
蔚江,〈飄零的詩魂─蘇曼殊之死〉,《傳記文學》,1990年第6期。
蔡守,〈曼殊畫跋〉,《曼殊上人妙墨冊子》,1919年12月李根源印本。
諸宗元,〈曼殊逸事〉,《珊瑚》3卷5期,1933年9月1日。
諸述初,〈魯迅、蘇曼殊與黃侃〉,《紹興魯迅研究學刊》,1987年第6期。
鄧經武,〈芒鞋破缽無人識─記傳奇人物蘇曼殊〉,《文史雜誌》,1987年第2期。
學昭,〈關於曼殊大師的卒年〉,《語絲》124期,1927年3月25日。
憶萱,〈讀《蘇曼殊集》餘記〉,《珊瑚》2卷6期,1933年3月16日。
獨秀(陳仲甫),〈《絳紗記》序〉(寫於1915年6月),《甲寅》1卷7期,1915年7月。
盧文芸,〈愛情、死亡與革命--論蘇曼殊小說及其他〉,《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
優琛,〈蘇曼殊二三事〉,《西湖》,1983年第6期。
顏廷亮,〈關於《民呼日報》上的「曼殊」詩作〉,《社會科學》(蘭州),1987年第6期。
譚大珩,〈魯迅與蘇曼殊〉,《雷州師範專科學校學報》,1987年第2期。
關愛和,〈蘇曼殊譯作述評〉,《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1986年第2期。
蘇曼殊作、王晶堯譯,〈《潮音》序〉,《社會科學戰線》,1984年第4期。
蘇曼殊撰(英文),柳無忌譯,〈《潮音》自序〉(寫於1909年),《潮音》,1911年日本印本。
蘇豐,〈疏鐘紅葉墜相思─論蘇曼殊詩〉,《社會科學》(蘭州),1986年第3期。
顧悼秋,〈年華風柳〉,《紫羅蘭》3卷2期,1928年4月20日。
黃念田,〈家藏曼殊上人遺物《室梨詩集》題記節錄〉,《志學月刊》19-20期,1945年5月15日。
2.台灣地區
■于右任(伯循)
牛濟,〈張季鸞與于右任〉,《傳記文學》,2001年9月。
朱宗良,〈于先生與新聞事業〉,《陜西文獻》,1998年1月。
李永康,〈試論于右任的早期思想及其發展〉,《陜西文獻》,1993年5月。
奇石,〈於右老的書法及其他〉,《中國美術》,1995年12月。
姜一涵,〈百年的寂寞──「二十世紀書壇三家」【于右任、齊白石、吳稚暉】〉,《美育》,1997年1月。
姜一涵,〈于右任在中國書史上的文化價值──兼談中國書藝研究方法之開拓〉,《臺灣美術》,1999年7月。
洪喜美,〈民立報與辛亥革命〉,《國史館館刊》,1994年6月。
健庵,〈一代草聖于右任──探索右老書學歷程〉,《中華書道學會會刊》,1995年5月。
張建祥,〈不屈不撓為國為民為革命連創四報的于右任先生〉,《陜西文獻》,1993年5月。
張群,〈于右任〉,《國史館館刊》,1991年6月。
符有堂,〈于右任與劉守中〉,《陜西文獻》,1993年5月。
許有成,〈于右任與復旦大學〉,《中外雜誌》,1991年2月。
麥鳳秋,〈于右任的書學造詣及對臺灣碑學的貢獻〉,《中華書道》,1998年5月。
智邦,〈零章斷縑見真華──評介於右任書法作品展〉,《藝術家》,2002年1月。
劉人紀,〈黨國元老于右任〉,《陜西文獻》,1998年7月。
劉少林,〈于右任先生教育思想初探〉,《陜西文獻》,1993年5月。
劉建伯,〈于右任書法之「北碑情結」〉,《臺灣美術》,1999年7月。
劉鳳翰,〈俠心儒骨的于右任先生〉,《陜西文獻》,1991年6月。
蔡行濤,〈于右任先生之書法藝術風格初探〉,《台北工專學報》,1994年7月。
蔡行濤,〈一代書家于右任先生〉,《中華書道》,1997年11月。
蔡行濤,〈于右任先生的草書藝術〉,《臺灣美術》,1999年7月。
鄭聰明,〈于右任先生的書法藝術〉,《臺灣美術》,1999年7月。
薛鴻群、李文秀,〈于右任與劉延濤〉,《陜西文獻》,1993年5月。
■包公毅(天笑)
王堯,〈「包天笑傳」【欒梅健著】:通俗文學研究的重要收穫〉,《文訊月刊》,1997年5月。
■成平(舍我)
朱濟,〈成舍老與黃少老──道義相交七十年〉,《湖南文獻》,1991年7月。
韋仲公,〈成舍我先生行狀〉,《國史館館刊》,1991年12月。
康僑、王雲翀,〈成舍我(一八九八至一九九一)〉,《中外雜誌》,1997年6月。
陸鏗,〈泰山北斗,新聞巨人──敬悼老報人成舍我先生〉,《傳記文學》,1991年5月。
葉明勳,〈敬悼成舍我先生〉,《傳記文學》,1991年5月。
葉明勳,〈成舍我傳〉,《國史館館刊》,1992年12月。
葉明勳,〈成舍我先生傳〉,《湖南文獻》,1993年4月。
劉潔,〈特立獨行八十年──紀念一代老報人成舍我〉,《歷史月刊》,1991年6月。
關國煊,〈鍥而不捨的新聞界老兵成舍我〉,《傳記文學》,1991年5月。
〈名報人成舍我先生行狀〉,《湖南文獻》,1991年7月。
〈成故舍我委員行狀〉,《立法院院聞》,1991年5月。
■朱駿聲
樸興洙,〈「說文通訓定聲」述要〉,《中國學術年刊》,1994年3月。
李雄溪,〈朱駿聲「說文段注拈誤」述評〉,《嶺南學報「復刊號」》,2000年10月。
葉純芳,〈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概述〉,《東吳中文研究集刊》,1997年5月。
■余湘
石蒨蓁,〈余湘:媒體庫以運動精神向前衝──媒體庫將與英國CIA策略聯盟〉,《廣告雜誌》,2001年4月。
吳琬瑜,〈余湘笑迎廣告人生〉,《天下雜誌》,1996年5月。
■吳梅(瞿安)
王永健,〈崑曲藝術知音者的力作──簡評蔡孟珍﹝近代曲學二家研究──吳梅、王季烈﹞〉,《中國書目季刊》,1993年9月。
王衛民,〈近代詞曲大家──吳梅其人其文〉,《中國書目季刊》,1996年12月。
王衛民,〈臺上臺下──話吳梅與韓世昌當年的二三事〉,《歷史月刊》,1996年3月。
陳敬之,〈吳梅〉(上、下),《暢流》46卷6-7期,1972年11月。
■吳虞(又陵)
黃開國,〈吳虞論道家學派〉,《中國文化月刊》,1996年4月。
■呂碧城(遁天)
王麗麗,〈試析曉珠詞【呂碧城著】的夢〉,《文藻學報》,1997年3月。
■宋教仁(遯初)
上村希美雄著、陳鵬仁譯,〈論宋教仁的日記〉,《近代中國》,1997年8月。
呂芳上,〈有關宋教仁的史料與研究〉,《近代中國》,1993年4月。
李元璨,〈宋教仁在漳江書院〉,《湖南文獻》,1997年10月。
李元璨,〈宋教仁家世考〉,《湖南文獻》,1999年4月。
唐德剛,〈世紀末回顧「宋案」與「二次革命」〉,《傳記文學》,1998年8月。
孫子和,〈宋教仁與民初民主憲政〉,《近代中國》,1993年4月。
徐血兒,〈宋教仁〉,《國史館館刊》,1991年6月。
曾安如、吳玫貞,〈宋教仁革命思想及對外主張之初探〉,《社會科教育學刊》,1994年3月。
賴澤涵,〈中國民主憲政先驅──宋教仁傳〉,《湖南文獻》,1993年10月。
賴澤涵,〈宋教仁傳〉,《近代中國》,1993年4月。
遲景德,〈宋教仁的政治主張述論──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民國開國人物與政風」講演〉,《湖南文獻》,1993年1月。
■李凡(叔同)
于淩波,〈中興南山律宗的弘一大師─1─〉,《獅子吼》,1993年4月。
于淩波,〈中興南山律宗的弘一大師─2─〉,《獅子吼》,1993年5月。
王秋香,〈香光莊嚴──記弘一法師書法的啟示〉,《雄獅美術》,1995年8月。
吉川健一,〈李叔同的在日演藝活動〉,《藝術家》,2001年2月。
吉川健一,〈李叔同的在日漢詩活動──從「隨鷗吟社」資料看李叔同與日本文人的往來〉,《藝術家》,2001年2月。
吉川健一,〈李叔同清末在日活動考──東京「國民新聞」對李叔同的報導〉,《藝術家》,2001年1月。
吉川健一,〈李叔同與白馬會──李叔同在日活動資料的新發現〉,《藝術家》,2001年1月。
江燦騰,〈期待另一本新的弘一大師傳──弘一大師傳記的學術檢討〉,《當代》,1992年11月。
余方德,〈李叔同(一八八0至一九四二)〉,《中外雜誌》,1996年9月。
吳幼雄,〈弘一大師與泉南佛國的因緣〉,《泉南文化》,2000年1月。
李璧苑,〈弘一法師出家後的書藝風格〉,《雄獅美術》,1995年8月。
李璧苑,〈慈悲喜捨──試探弘一法師李叔同捨藝出家的心路歷程〉,《雄獅美術》,1995年8月。
李璧苑,〈弘一大師書法風格之研究〉,《美育》,1997年1月。
李璧苑,〈弘一大師的音樂成就〉,《慧炬》,2002年10月。
杜忠誥,〈是書非思量分別之能解──弘一大師書藝讀後〉,《雄獅美術》,1995年8月。
杜忠誥,〈弘一大師書藝管窺 (中)〉,《海潮音》,1998年12月。
周淑媚,〈「南社二僧」蘇曼殊和李叔同之文化觀照〉,《通識教育年刊》第一期,1999年4月。
林子青,〈人中之鶴嚴苛戒己的弘一律師〉,《海潮音》,1996年4月。
姚坤鐘,〈繁華落盡見真淳──閱讀弘一大師李叔同傳記及書藝有感〉,《壢商學報》,1996年5月。
奚淞,〈秋江共渡【記弘一法師】〉,《雄獅美術》,1995年8月。
秦啟明,〈李叔同生平活動繫年(4):深憫僧綱不振,潛研戒律以救頹風──四十二歲至四十七歲〉,《菩提樹》,1991年1月。
秦啟明,〈李叔同生平活動繫年(5):以藝事結法緣──四十八歲至五十三歲〉,《菩提樹》,1991年2月。
秦啟明,〈李叔同生平活動繫年(6):以弘律為己任──五十四歲至五十七歲〉,《菩提樹》,1991年3月。
秦啟明,〈李叔同生平活動繫年(7):隨緣留夢影──五十八歲至六十歲〉,《菩提樹》,1991年4月。
秦啟明,〈李叔同生平活動繫年(8):華枝春滿,天心月滿──六十一歲至六十三歲〉,《菩提樹》,1991年5月。
秦啟明,〈李叔同書信考釋(1):叔侄之交,情同骨肉──李叔同致李聖章信〉,《菩提樹》,1991年7月。
秦啟明,〈李叔同書信考釋(2):叔侄之交,情同骨肉──李叔同致李聖章信〉,《菩提樹》,1991年8月。
秦啟明,〈李叔同書信考釋(3):叔侄之交,情同骨肉──李叔同致李聖章信〉,《菩提樹》,1991年9月。
秦啟明,〈李叔同書信考釋(4):力學勤進取,少好書畫印──李叔同少時致徐耀廷信〉,《菩提樹》,1991年11月。
秦啟明,〈李叔同書信考釋(5):垂交廿年,情深誼厚──李叔同致楊白民信〉,《菩提樹》,1991年12月。
秦啟明,〈李叔同書信考釋(6):垂交廿年,情深誼厚──李叔同致楊白民信〉,《菩提樹》,1992年2月。
秦啟明,〈李叔同書信考釋(7):垂交廿年,情深誼厚──李叔同致楊白民信〉,《菩提樹》,1992年3月。
秦啟明,〈李叔同書信考釋(8):垂交廿年,情深誼厚──李叔同致楊白民信〉,《菩提樹》,1992年4月。
秦啟明,〈李叔同著述繫年─1─〉,《菩提樹》,1992年11月。
秦啟明,〈李叔同著述繫年─2─〉,《菩提樹》,1992年12月。
秦啟明,〈李叔同著述繫年─3─〉,《菩提樹》,1993年1月。
秦啟明,〈李叔同著述繫年─4─〉,《菩提樹》,1993年2月。
秦啟明,〈蒙以養正,增德第一──弘一大師倡辦佛教養正院考述─1─〉,《菩提樹》,1995年9月。
秦啟明,〈蒙以養正,增德第一──弘一大師倡辦佛教養正院考述─2─〉,《菩提樹》,1995年10月。
秦啟明,〈蒙以養正,增德第一──弘一大師倡辦佛教養正院考述─3─〉,《菩提樹》,1995年11月。
秦啟明,〈編修年譜要規範凡例──評林子青﹝弘一大師新譜﹞─1─〉,《菩提樹》,1996年6月。
秦啟明,〈編修年譜要規範凡例──評林子青﹝弘一大師新譜﹞─2─〉,《菩提樹》,1996年7月。
秦啟明,〈編修年譜要實事求是──評林子青﹝弘一大師新譜﹞〉,《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96年3月。
秦啟明,〈弘一大師與性願法師的法緣(下)〉,《海潮音》,2000年7月。
秦啟明,〈弘一大師與性願法師的法緣(上)〉,《海潮音》,2000年5月。
秦啟明,〈弘一大師與性願法師的法緣(中)〉,《海潮音》,2000年6月。
張堂錡,〈算此生,不負是男兒──李叔同詩詞中的入世情懷〉,《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997年8月。
梁桂珍,〈曠世奇才的苦行僧──李叔同〉,《海潮音》,1992年3月。
陳星,〈明星與「後光」──豐子愷與弘一大師〉,《中國現代文學理論》,1997年9月。
陳星,〈弘一大師書信考(1)〉,《普門學報》,2001年7月。
陳星,〈弘一大師書信考(2)〉,《普門學報》,2001年9月。
陳星,〈弘一大師書信考(3)〉,《普門學報》,2001年11月。
陳星,〈弘一大師書信考(4)〉,《普門學報》,2002年1月。
陳慧劍,〈弘一大師戒律思想溯源(下)〉,《獅子吼》,1992年11月。
陳慧劍,〈弘一大師戒律思想溯源(上)〉,《獅子吼》,1992年10月。
陳慧劍,〈弘一大師留學期有關「同盟會」史料探疑〉,《獅子吼》,1994年6月。
陳慧劍,〈弘一大師身後遺存「字、畫、印」的幾個相關問題 (7完)〉,《菩提樹》,1995年7月。
陳慧劍,〈弘一大師身後遺存「字、畫、印」的幾個相關問題 ─1─〉,《菩提樹》,1995年1月。
陳慧劍,〈弘一大師身後遺存「字、畫、印」的幾個相關問題 ─2─〉,《菩提樹》,1995年2月。
陳慧劍,〈弘一大師身後遺存「字、畫、印」的幾個相關問題 ─3─〉,《菩提樹》,1995年3月。
陳慧劍,〈弘一大師身後遺存「字、畫、印」的幾個相關問題 ─4─〉,《菩提樹》,1995年4月。
陳慧劍,〈弘一大師身後遺存「字、畫、印」的幾個相關問題 ─5─〉,《菩提樹》,1995年5月。
陳慧劍,〈弘一大師身後遺存「字、畫、印」的幾個相關問題 ─6─〉,《菩提樹》,1995年6月。
陳慧劍,〈弘一大師不思議行考〉,《菩提樹》,1996年6月。
陸豔冰,〈從年譜認識弘一法師〉,《慧炬》,1997年10月。
黃連忠,〈從「晚晴山房書簡」看:弘一大師生平交遊的人生哲學〉,《海潮音》,1994年4月。
黃福強,〈弘一法師對閩南宗教和文化發展的貢獻〉,《泉南文化》,2000年1月。
葉明媚,〈弘一大師與佛教音樂──李叔同的音樂生涯 (下)〉,《獅子吼》,1991年9月。
葉明媚,〈弘一大師與佛教音樂──李叔同的音樂生涯 (上)〉,《獅子吼》,1991年8月。
夢參老和尚口述、李賢文採訪,〈弘一法師的修行與書藝〉,《雄獅美術》,1995年8月。
熊秉明,〈弘一法師的寫經書風〉,《雄獅美術》,1995年8月。
劉繼漢,〈弘一大師生母王太夫人忌辰的重大發現及其研究〉,《內明》,1994年8月。
樓達人,〈道是無情卻有情──紀念弘一法師圓寂五十周年〉,《中國文化月刊》,1992年12月。
蔣勳,〈血跡久遠──弘一種種〉,《雄獅美術》,1995年8月。
鄭振煌,〈弘一大師的音樂風華〉,《慧炬》,2002年12月。
鄭進發,〈書評戲論──讀熊秉明撰「弘一法師的寫經書風」〉,《雄獅美術》,1995年10月。
學賢,〈弘一、曼殊二師之世情與法情〉,《獅子吼》,1992年3月。
戴嘉枋,〈弘一法師出家思想析論 (5完)〉,《菩提樹》,1993年9月。
戴嘉枋,〈弘一法師出家思想析論 ─1─〉,《菩提樹》,1993年5月。
戴嘉枋,〈弘一法師出家思想析論 ─3─〉,《菩提樹》,1993年7月。
戴嘉枋,〈弘一法師出家思想析論 ─4─〉,《菩提樹》,1993年8月。
蠡木,〈一代高僧弘一法師──李叔同〉,《歷史月刊》,2001年8月。
〈弘一法師書藝與佛學年表摘要〉,《雄獅美術》,1995年8月。
■沈尹默
韋啓良,〈胡適、沈尹默的《人力車夫》和魯迅的《一件小事》〉,《河池師範專科學校學報》,1997年1月。
郭紹虞,〈沈尹默先生的書法藝術〉,《文教資料》2001年4月。
郭鶴鳴,〈沈尹默的「三弦」〉,《國文天地》,1999年9月。
陳欽忠,〈「沈尹默思潮」爭論兩題索解〉,《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夜間部學報》,1997年11月。
黃智陽,〈民國帖學書風的第一人──記「沈尹默先生逝世二十五週年書法展」兼談沈氏書藝〉,《炎黃藝術》,1996年5月。
■汪東
龔祖遂,〈汪東(一八九0至一九六三)〉,《中外雜誌》,1998年1月。
■汪兆銘(精衛)
王邗華,〈汪精衛與方君瑛的戀情及其化身〉,《傳記文學》,1991年4月。
王克文,〈蔡德金著:﹝汪精衛評傳﹞〉,《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1991年3月。
王克文,〈汪精衛的最後心情──汪精衛與南京政權(一九四0至一九四四)〉,《當代》,2000年8月。
王克文,〈汪精衛最後之心情──汪精衛與南京政權(一九四0至一九四四年)〉,《當代》,2000年7月。
王克文,〈高宗武「身入虎穴」──評介一份有關汪精衛謀和的珍貴史料〉,《當代》,2001年8月。
王克文,〈高宗武「深入虎穴」──評價一份有關汪精衛謀和的珍貴史料〉,《當代》,2001年9月。
王克文講、林秋,〈戰爭與和平:試論汪政權的歷史地位〉,《國史館館刊》,1997年6月。
朱德蘭,〈日汪合作與廣東省政府關係一個側面的考察〉,《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000年12月。
李君山,〈默守待授──「汪蔣合作」下的外交政策及汪兆銘的評價問題〉,《歷史月刊》,1994年3月。
李國祁,〈從個性談汪精衛的歷史功過〉,《歷史月刊》,1993年9月。
邵銘煌,〈汪精衛政權中日本顧問之聘用〉,《近代中國》,1997年6月。
邵銘煌,〈北京寬溝紀行──「抗戰時期的汪精衛與汪偽政權之研究」學術座談會〉,《近代中國》,1998年12月。
邵銘煌,〈從周佛海日記看抗戰時的汪精衛〉,《近代中國》,1998年6月。
邵銘煌,〈戰時渝方與汪偽的地下鬥爭:以吳開先案為例〉,《近代中國》,1998年12月。
邵銘煌,〈黨史會藏汪精衛史料與民國史研究〉,《近代中國》,2000年2月。
胡春惠,〈對抗戰初期「低調俱樂部」的看法〉,《近代中國》,1998年12月。
孫子和,〈評李理、夏潮著﹝汪精衛評傳﹞〉,《近代中國》,1994年12月。
張力,〈汪偽前期海軍人事的分析〉,《近代中國》,1998年12月。
許育銘,〈日本地區有關汪精衛及汪偽政權之研究狀況〉,《近代中國》,1998年12月。
許育銘,〈汪兆銘革命生涯的崛起〉,《東華人文學報》,2001年7月。
陳鵬仁,〈影佐禎昭與抗戰時日本的對汪精衛工作(下)〉,《近代中國》,1993年10月。
陳鵬仁,〈影佐禎昭與抗戰時日本的對汪精衛工作(上)〉,《近代中國》,1993年6月。
陳鵬仁,〈影佐禎昭與汪精衛〉,《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學報》,1993年1月。
陳鵬仁,〈汪精衛之死的商榷〉,《傳記文學》,2000年3月。
陳鵬仁,〈汪兆銘 詩 人生〉,《華岡外語學報》,2002年3月。
彭澤周,〈汪精衛與近衛首相──汪精衛滯留河內的猶豫與苦惱〉,《傳記文學》,1991年4月。
費雲文,〈汪精衛(一八八三至一九四三)〉,《中外雜誌》,1995年8月。
蔣永敬,〈國民黨三巨頭胡汪蔣的分合〉,《傳記文學》,1993年3月。
蔣永敬,〈汪精衛的「恐共」與「投日」〉,《近代中國》,1998年12月。
蔣永敬,〈汪兆銘傳〉,《國史館館刊》,1999年6月。
羅君強,〈細說汪偽(下)〉,《傳記文學》,1993年3月。
羅君強,〈細說汪偽(上)〉,《傳記文學》,1993年1月。
羅君強,〈細說汪偽(中)〉,《傳記文學》,1993年2月。
■邵力子
陳亦榮,〈邵力子的婦女思想──以上海「民國日報」為主的探討〉,《國史館館刊》,1994年12月。
陳亦榮,〈新文化運動時期邵力子對教育改革的主張〉,《國史館館刊》,1997年6月。
楊天石,〈邵力子出使共產國際與國共兩黨爭奪領導權〉,《近代中國》,2001年4月。
■柳亞子(棄疾)
千家駒,〈雜談歷史人物(三)柳亞子等〉,《 傳記文學》第56卷第6期,1990年6月。
巴山,〈傳奇人物柳亞子:四川才子郭沫若的愛與恨之十〉,《中外雜誌》54卷第1期,1993年7月。
巴山,〈傳奇人物柳亞子〉,《中外雜誌》,1993年7月。
王奐若,〈愛國詩人柳亞子與南社──我近代史上第一個革命的文學社團〉,《傳記文學》77卷6期,2000年12月。
王晶堯,〈紀念南社和柳亞子〉,《社會科學戰線》第2期,1981年4月。
王覺源,〈柳亞子識才傲物〉,《中外雜誌》38卷3期,1985年9月。
周淑媚,〈南社盟主柳亞子研究〉,《通識教育年刊》第二期,2000年10月。
林香伶,〈革命的文學與文學的革命──「南社靈魂」柳亞子與文學〉,《中國學術年刊》第十九期,1998年3月。
柳曾符,〈柳詒徵與柳亞子〉,《中外雜誌》51卷1期,1992年1月。
柳無忌,〈我與父親柳亞子〉,《傳記文學》54卷6期,1989年6月。
陳敬之,〈柳棄疾〉,《暢流》46卷4期,1972年10月。
謝冰瑩,〈柳亞子先生〉(寫於1980年1月3日),《傳記文學》36卷3期,1980年3月。
■柳無忌
趙志邦提供,〈魯潼平柳無忌與陳潔如同船赴美〉,《傳記文學》,1992年2月。
■胡先驌(步曾)
鄭菊生,〈胡先驌先生傳略〉,《江西文獻》,1998年10月。
謝泳,〈胡先驌為什麼沒成為學部委員〉,《百年》,2000年3月。
■胡韞玉(樸安)
沈淑芳,〈胡樸安「中國文字學史」蠡探〉,《東吳中文學報》,1998年5月。
沈淑芳,〈胡樸安「擬續修地方誌體例」述論〉,《東吳中文學報》,1997年5月。
■胡懷琛(寄塵)
關志昌,〈胡懷琛(1886-1938)〉,《傳記文學》58卷6期,1991年6月。
■唐群英(希陶)
曾啟球,〈辛亥革命的「孿生」女兒──秋瑾和唐群英〉,《歷史月刊》,1998年5月。
經盛鴻,〈同盟會的第一位女會員唐群英〉,《傳記文學》,2000年8月。
■徐自華(懺慧)
鄭仁佳,〈徐自華(1873-1935)〉,《傳記文學》,1996年5月。
■馬和(君武)
秀杞,〈一代學人馬君武〉,《暢流》47卷3期,1973年3月16日。
陳敬之,〈馬君武〉,《暢流》46卷5期,1972年10月16日。
劉人鵬,〈「中國的」女權、翻譯的慾望與馬君武女權說譯介〉,《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999年8月。
■馬相伯
鄭逸梅,〈人壽室回憶錄之83:愛國老人馬相伯〉,《大成》,1991年6月。
■高旭(天梅)
關國 煊,〈高旭(1877-1925)〉,《傳記文學》,1995年8月。
■高燮(吹萬)
關國煊,〈高燮(1879-1958)〉,《傳記文學》,1995年5月。
■張昭漢(默君)
林秋敏,〈張默君傳〉,《近代中國》,1994年4月。
■張繼
刁抱石,〈張繼傳〉,《國史館館刊》,1991年12月。
易勁鴻,〈苦行任俠造中華──張繼重墨思想論略〉,《中國文化月刊》,2001年10月。
易勁鴻,〈張繼與辛亥革命──早期的革命思想與行動〉,《近代中國》,2002年2月。
鄒魯,〈張繼〉,《國史館館刊》,1991年6月。
劉先軍,〈張繼(一八八二至一九四七)〉,《中外雜誌》,1996年4月。
■陳去病(佩忍)
陳敬之,〈陳去病〉,《暢流》46卷2期,1972年9月1日。
■陳訓恩(布雷)
王正華,〈國史館館藏「陳布雷檔案」介紹〉,《國史館館刊》,2002年6月。
吳江雄,〈陳布雷及其家中的中共地下黨〉,《傳記文學》,1997年7月。
吳江雄編作,〈陳布雷及其家中的中共地下黨 (續完)〉,《傳記文學》,1997年8月。
陶恆生,〈一面之緣的陳布雷和女兒陳璉〉,《傳記文學》,2001年1月。
黃金文,〈陳布雷(一八九0至一九四八)〉,《中外雜誌》,1995年8月。
■陳英士(其美)
王傑,〈浪尖穀底總風流──陳其美人格特質探論〉,《近代中國》,1999年6月。
朱宗震,〈釋陳其美一九一五年春致黃興函〉,《近代中國》,1999年6月。
林光灝,〈伍廷芳與陳其美〉,《中外雜誌》,1991年7月。
邵元沖,〈陳其美〉,《國史館館刊》,1991年6月。
戚宜君,〈陳其美的救國志事與革命精神〉,《國魂》,1994年5月。
陳三井,〈陳英士與居正的革命情誼〉,《近代中國》,1999年6月。
陳在俊,〈光爭日月的陳英士先烈──紀念陳烈士成仁八十週年〉,《近代中國》,1996年4月。
楊天石,〈陳其美的「三次革命」設想──讀日本外務省所藏陳其美致楊以均密函〉,《近代中國》,1999年6月。
■章士釗
周相唐,〈章士釗與蘇報〉,《傳記文學》,2001年9月。
林啟彥,〈嚴復與章士釗──有關盧梭「民約論」的一次思想論爭〉,《漢學研究》,2002年6月。
袁偉時,〈從章士釗看20世紀中國思潮〉,《世界中國哲學學報》,2001年4月。
■黃人(犘西)
楊宗翰,〈猶待兩岸倡「雙黃」──文學史家黃人與黃得時〉,《國文天地》,2002年2月。
鄭逸梅,〈人壽室憶往錄之17︰南社畸人黃摩西〉,《大成》145期,1985年12月。
鄭逸梅,〈人壽室憶往錄之29︰南社畸人黃摩西〉,《大成》157期,1986年12月。
■黃侃(季剛)
宏燁,〈黃季剛與章太炎〉,《中外雜誌》,1993年11月。
高婉瑜,〈試論黃季剛說文條例──以形聲字為例〉,《大陸雜誌》,2001年3月。
陳新雄,〈黃侃的古音學〉,《國立編譯館館刊》,1993年12月。
陳新雄,〈黃季剛先生及其古音學〉,《中國國學》,1993年11月。
陳新雄,〈黃季剛先生及其古音學〉,《中國學術年刊》,1993年3月。
黃坤堯,〈黃季剛登高絕筆遺墨研究〉,《孔孟月刊》,1993年5月。
黎活仁,〈悲秋的詞──黃侃詞的時間意識研究(下)〉,《國文天地》,1991年2月。
黎活仁,〈悲秋的詞──黃侃詞的時間意識研究(上)〉,《國文天地》,1991年1月。
謝一民,〈析論黃侃先生說文條例──「凡形聲字之正例,必兼會意。」〉,《成大中文學報》,1994年2月。
■黃節(晦聞)
陳敬之,〈黃晦聞〉,《暢流》46卷8期,1972年12月1日。
■黃質(賓虹)
石穀風,〈黃賓虹篆書「大孟鼎」和他的書法藝術〉,《龍語文物藝術》,1992年10月。
邵亦楊,〈「黃賓虹」熱的啟示〉,《藝術家》,1994年4月。
姜昌明,〈從黃賓虹對石濤的認識中,來談人品即畫品論述的危險性〉,《議藝份子》,1999年12月。
孫克,〈黃賓虹(1865-1955)〉,《中國巨匠美術週刊》,1995年3月。
徐建融,〈黃賓虹藝術論之一──林泉高致與悲劇精神〉,《藝壇》,1992年4月。
徐建融,〈黃賓虹藝術論之二──虛空粉碎與真宰上訴〉,《藝壇》,1992年5月。
許宏泉,〈黃賓虹吳昌碩篆書的比較研究〉,《藝壇》,1995年6月。
郭繼生,〈黃賓虹的繪畫理論〉,《清華學報》,1994年12月。
郭繼生,〈從水墨畫界的「黃賓虹現象」談起〉,《炎黃藝術》,1995年6月。
鄭逸梅,〈人壽室回憶錄之85:黃賓虹生平〉,《大成》,1991年8月。
■黃興(克強)
伏家芬,〈革命詩人──黃興〉,《國文天地》,1999年3月。
朱宗震,〈釋陳其美一九一五年春致黃興函〉,《近代中國》,1999年6月。
岑練英,〈國民黨「建黨百年」真相與黃興之政黨教育〉,《明報月刊》,1995年2月。
李雲漢,〈黃興與民國開國〉,《近代中國》,1991年8月。
李雲漢,〈黃興與民國開國〉,《湖南文獻》,1992年1月。
李雲漢,〈黃克強先生的開國大謀──紀念黃克強先生一百二十歲誕辰〉,《近代中國》,1994年10月。
周宗達,〈黃克強先生的家風及其後裔〉,《湖南文獻》,1992年10月。
戚宜君,〈黃興的壯猷與偉績(上)〉,《國魂》,1994年3月。
章炳麟,〈黃興〉,《國史館館刊》,1991年6月。
楊天石,〈黃興致井上馨函回譯及解讀〉,《國史館館刊》,1996年12月。
■葉葉(楚傖)
洪喜美,〈葉楚傖的小說〉,《國史館館刊》,1991年6月。
洪喜美,〈葉楚傖的白話詩〉,《近代中國》,1991年2月。
鄭逸梅,〈南社耆宿葉楚傖〉,《大成》193期,1989年12月。
■廖仲愷
林玲玲,〈民國初建時期廖仲愷在粵改革財政研究〉,《國史館館刊》,1992年6月。
林玲玲,〈廖仲愷贊同「聯俄容共」政策之探討〉,《近代中國》,1992年8月。
林玲玲,〈民報時期廖仲愷對社會主義的介紹〉,《黃埔學報》,1993年12月。
林玲玲,〈廖仲愷與黃埔建校建軍〉,《中華軍史學會會刊》,1997年5月。
■劉三(季平)
陳敬之,〈劉三〉,《暢流》46卷3期,1972年9月16日。
■鄭之蕃
鄭仁佳,〈鄭之蕃(1887-1963)〉,《傳記文學》,1996年6月。
■鄭逸梅
鄭仁佳,〈文史掌故作家鄭逸梅〉,《傳記文學》,1993年5月。
■謝無量
王成聖,〈真性情.生死交──馬一浮與謝無量〉,《中外雜誌》,1997年6月。
馬宣偉,〈記孫中山先生與謝無量的交往──從民國六年一封信談起〉,《近代中國》,1999年10月。
■蘇玄瑛(曼殊)
王澤遠,〈蘇曼殊(一八八四至一九一八)〉,《中外雜誌》,2000年2月。
周淑媚,〈「南社二僧」蘇曼殊和李叔同之文化觀照〉,《通識教育年刊》第一期,1999年4月。
高志林,〈同是書生同為僧──記蘇曼殊與李叔同的玄妙人生及其相似之處〉,《傳記文學》第八十一卷第三期,2002年9月。
陳敬之,〈蘇曼殊〉(一-五),《暢流》46卷9-12期、47卷1期,1972年12月16日-1973年2月16日。
劉小清,〈一代奇才蘇曼殊香港側記──「民國名人在香港」系列之一〉,《傳記文學》,1997年6月。
學賢,〈弘一、曼殊二師之世情與法情〉,《獅子吼》,1992年3月。
蘇慧珊,〈亡兄蘇曼殊的身世─致羅孝明先生長函〉(寫於1969年11月12日),《傳記文學》32卷2期,1978年2月。
肆、學位論文
一、碩士論文:
1.大陸香港地區
張中,《南社和柳亞子》,北京大學論文,(油印本),1981年。
朱少璋,《蘇曼殊詩研究》,香港:香港大學新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朱少璋,《清末民初南社社員之詩歌活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胡丙勛,《蘇曼殊詩研究》,香港:香港大學新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
鄭勇,《社會轉型中的文人結社──以南社研究為中心》,北京:北京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1996年。(收入《學人》第十一輯,1997.6,江蘇文藝出版社)
2.台灣地區
王悅貞,《蘇曼殊小說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王競雄,《于右任與標準草書》,台北: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吳逢春,《黃賓虹繪畫藝術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邱一玄,《蘇曼殊與清末民初的浪漫主義》,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姜昌明,《畫學復興思救國──論黃賓虹畫學中的救國思想與其晚年的北宋畫風》,中壢: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張先武,《李叔同與中國近代佛教》,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莊樹渟,《蘇曼殊詩文中的情感研究》,台北: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許育銘,《汪兆銘與國民政府(1931-1936年)》,台北: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陳玉玲,《沈尹默文學及書法藝術研究》,台北︰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陳香杏,《南社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黃立玉,《吳瞿安先生之曲學及其劇作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蔡孟珍,《近代曲學二家研究:吳梅、王季烈》,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鄧如婷,《包天笑及其通俗小說研究》,台中:逢甲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魏素足,《黃侃及其文心雕龍劄記之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顧蕙倩,《蘇曼殊詩析論》,台北︰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二、博士論文
(一)大陸香港地區
孫之梅,《南社研究》,山東:山東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0年。
盧文芸,《變革與局限:南社文化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2年。
(二)台灣地區
金泰成,《黃侃古音學之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1996年。
蔡行濤,《于右任與民國監察制度之建立》,台北:文化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1995
年。
伍、外文資料
王晶堯 ,〈The Southern Society--From Inception to Demise〉(〈南社始末〉英譯本),《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1980.12,第4期。
倉田貞美,〈南社文學と「詩界革命」〉,《漢文學會會報》1955年第6期。
倉田貞美,《中國近代詩の研究.南社の詩人》,東京:大修館書店,196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