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邱奕寬
論文名稱: 基督徒父母育兒觀之研究
指導教授: 簡淑真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畢業學年度: 8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0
中文關鍵詞: 基督徒父母教養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9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四位基督徒父母對孩子未來的期待、管教子女、解決教養困擾與實施靈性教育的觀點,期望透過深度訪談,詳實報導受訪者的看法,以提供為人父母者參考。
    研究結果發現受訪父母普遍認為兒女是神賞賜的禮物,所以他們對於孩子的性別、長相,甚至身心是否健全等的接受度都頗高。他們期待孩子具備美好的品德與正確的價值觀,並且一生能榮耀神,而他們最看重的品格則是「誠實」。在受訪者眼中,孩子的心地非常柔軟、很容易受環境影響,所以他們也一再強調「身教」的重要。另外,父母也需尊重孩子有獨立自主的需要,宜適度的保護,並教導他們倚靠上帝保護自己。
    受訪者所認同的管教態度傾向於Baumrind所歸納的權宜型---即「高要求高感應型」父母。他們認為在管教時應持守的原則是:立場堅定而態度溫和;夫妻站在同一陣線;要求孩子向上帝認罪、悔改等。在親子關係方面,依受訪者的描述,可比擬為「類朋友關係」,也就是在有對錯之分的事情上父母仍需要保持其權威,而子女有順服之義務。
    受訪者所提及教養困擾包括:管教子女時情緒處理的不易,夫妻、代間有教養衝突,工作與家庭兩難的抉擇,夫妻關係因孩子變得疏離等。至於如何調適,最主要有兩方面,其一是禱告尋求上帝的幫助,第二是清楚確認家庭與配偶的優先順序:家庭第一,工作與服事第二;配偶第一,子女與上一代父母分列二、三。最後是願意放下己見,同心尋求神的真理作為教養兒女的依歸。
    受訪者指出,家庭對孩子實施靈性教育的方式有很多,諸如:禱告、讀經、唱詩歌、上兒童主日學,但最關鍵的是父母要活出生命的榜樣,並且將信仰落實於生活中。
    本研究對象的許多觀點與作法值得參考與借鏡,故依此研究結果,建議父母可以更放心的將孩子交託全能的上帝,毋需過度擔憂現今社會不安全;在養育子女時,父母應建立清楚的原則與共識,並排定工作與家庭、配偶與孩子的先後順序。而教會界則需要更落實對為人父母的關懷工作,在「兒童發展理論」、「教養技巧」與「聖經真理」中給予教導、充實知能。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問題…………………………………………….2 第三節 名詞釋義…………………………………………….3 第二章 研究方法…………….…………………………………...5 第一節 為什麼採用質的研究方法………………………….5 第二節 研究步驟…………………………………………….6 第三節 選擇研究對象……………………………………….7 第四節 研究者的背景與角色………………………………13 第五節 資料蒐集……………………………………………17 第六節 研究工具……………………………………………21 第七節 資料記錄……………………………………………22 第八節 資料分析……………………………………………23 第九節 研究的信賴度………………………………………24 第三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27 第一節 受訪基督徒父母的教養信念………………………28 第二節 受訪基督徒父母的管教方式與親子關係…………69 第三節 受訪基督徒父母的教養困擾和調適…………….133 第四節 受訪基督化家庭的靈性教育…………………….167 第四章 結論……………………………………………………185 第五章 建議與心得……………………………………………197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208 二、英文部份……………………………………………………………211 附錄 附錄一 訪談次數與時間……………………………………….213 附錄二 訪談逐字槁…………………………………………….214 附錄三 育兒日誌……………………………………………….221 圖 表 目 錄 圖2-1 研究步驟流程圖………………………………………….7 表3-1 管教與體罰之比較………………………………………93 表3-2 正義的憤怒和肉身的憤怒………………………………99

    一、中文部份
    丁雪茵、鄭伯壎(民83)。研究者的角色與主觀性:以兩個研究為例。載於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檢討與前瞻」第二次科技研討會-質化研究、次級分析與綜合方法。
    白添成、胡美華譯,羅斯.坎培爾著(民86﹚。如何愛你的孩子。台北:大光。
    江文瑜(民85)。口述歷史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余德慧(民82)。中國人的父母經。台北:張老師。
    吳芝儀、李奉儒(民84)。質的研究與評鑑。台北:桂冠。
    吳羅瑜(民85)。聖經新辭典(下)。香港:天道書樓。
    李文英譯,喬斯.馬克道威爾、狄克.得著(民84)。虎父無犬子。台北:生命潛能。
    谷鳳雯譯,羅曼.賴特著(民83)。處理憤怒的技巧。台北:大光。
    周功和(民86)。信望愛:聖經倫理學導論。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
    林文英譯,麥格納夫婦著(民82)。為未生的孩子禱告。台北:以琳。
    林文瑛,王震武(民84)。中國父母的教養觀:嚴教觀或打罵觀?本土心理學研究,第三期,2-92頁。
    林玉体(民82)。西洋教育史。台北:文景。
    林秀玲(民83)。國小低年級學童母親的社會化價值、教養信念與自陳管教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惠雅(民85)。母親信念和教養策略的關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5-2413-H-031-003。
    林曾秀芬(民82)。傳承的生命。台北:天恩。
    林曾秀芬(民86)。奔放的生命。台北:天恩。
    姜慧音譯,狄克.伊斯特曼著(民85)。代禱的愛。台北:橄欖。
    高敬文 (民85)。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張宰金(民87)。聖經神學中的親子關係。載於中原大學、宇宙光:健康家庭研討會。
    畢恆達(民85)。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 巨流。
    陳吟華譯,布魯斯.納藍摩爾著(民84)。作個稱職的父母。台北:大光。
    陳恩明譯,斯托得著(民86)。聖經信息系列-以弗所書。台北:校園。
    陳逸群譯,傅萊林夫婦著(民83)。父母手冊。台北:校園。
    章福卿譯,葛理聖著(民82)。基督化家庭。台北:中國主日學協會。
    湯志安(民84)。母親以「負向言語」與「分離焦慮」為管教手段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志成,王淑芬(民84)。幼兒的發展與輔導。台北:揚智。
    黃政傑(民85﹚。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漢文。
    黃迺毓(民84)。台灣地區父母之子女教養方式與子女社會化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4-2413-H-003-002。
    黃瑞琴(民83)。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葉光輝(民86)。父母教養方式與子女行為。第四屆華人的心理與行為科技學術研討會論文。
    蔡敏玲(民83)。教育民族誌中研究者的角色。載於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檢討與前瞻」第二次科技研討會-質化研究、次級分析與綜合方法。
    簡志娟(民85)。影響父母教養方式之因素---生態系統理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魏世台(民87)。成長歷程中的父母角色。載於中原大學、宇宙光:健康家庭研討會。
    二、英文部份
    Baumrind, D. (1967). Child care practices anteceding three patterns of preschool behavior. Genetic psychology Monographs, 75, 43-88.
    Bogdan, R. C. & Biklen, S. (1992).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 2nd. Ed.). Boston: Allyn & Bacon.
    Carlsson, L. E. (1997). Perspectives on childrearing: a study of parenting in a christian context. DIA-C 58/04, p.1156, winter 1997.
    Ho, D. Y. H. (1981). Traditional patterns of socialization in Chinese society. Act Psychology Taiwan, 23(2), 81-95.
    Iverson, A. M. (1991). Parent's beliefs and parenting behavior (child development, emotional adjustment).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ipel Hill.
    Maccoby, E. E. & Martin, J. A. (1983).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In E. M. Hetherington (Ed.), Manual of child psychology(Vol.4):Social development. New York:Wiley.
    Murphey, D. A. (1992). A multi-method investigation of parental belief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observed behavior.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iercy, S. L. (1982). The cradle of salvation: children and religion in late sixteenth and early seventeenth century England.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ba.

    無法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