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凌瑜
論文名稱: 高中教師參與勞動權益課程培訓之研究
指導教授: 林安邦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4
中文關鍵詞: 勞動教育勞動教育課程勞動權益
英文關鍵詞: Labor Education, Labor Education Course, Labor Rights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793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新北市勞工局與教育局共同辦理外加式的高中職勞動權益課程,2013年率先推動個體勞動權益課程,2018年再推行集體勞動權益課程,其課程目的為增進青少年勞動權利與義務的認知,以及避免求職受騙。
    本研究欲探討新北市高中職勞動權益課程種籽師資培訓營的課程目標、課程架構、課程資源,以及課程運作。以深度訪談法整理種籽教師、前勞工局局長與業務承辦人的經驗。
    新北市勞動權益課程培訓的研究結果與建議如下:
    1.在課程目標部分,求職防騙與勞動條件範圍廣泛,建議培訓課程明確列出兩堂入班的課程大綱,以及培訓目標參考教師篩選的勞動教育指標。
    2.在課程架構部分,基礎與回流教育無法滿足教師的入班需求,建議基礎教育增加法條導讀與解析,回流教育增加勞動法實務交流,以及依據學校類型與有無入班經驗調整教學實務課程。
    3.在課程資源部分,教學資源平台尚未系統性整理,建議加強培訓講義、教師手冊與學生手冊的連結性,以及系統性整理既有的教學資源平台。
    4.在課程運作部分,師資培訓與入班宣導之間需要磨合,建議匿名提問單增加講師與學員之間的互動,以及結合108課綱設計主題式的選修課程。

    The Labor Affairs Department and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New Taipei City Government had held add-on Labor Rights Courses for the senior high and vocational schools together. In 2013, they first launched Individual Labor Rights Courses in Taiwan, and then advanced Group Labor Rights Courses in 2018. The objective was to help adolescents to develop the awareness of labor rights and obligation, so they may not be trapped by job scams when seeking their jobs.
    This study aims at investigating the course objectives, structures, resources and operations of the seed teachers training camp of New Taipei City Government Labor Rights Training Courses for the senior high and vocational schools. Organize the experiences of seed teachers, former director of Labor Affairs Department of New Taipei City Government and case officers by conducting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them.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New Taipei City Government Labor Rights Training Courses are below:
    1. For the course objectives, the range of being trapped by job scams and working conditions is too extensive. The writer suggests to list the two courses’ outlines clearly and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should refer to the measurement of the labor education which teachers are selected by.
    2. For the course structures, fundamental and recurrent education can’t satisfy the in-class needs of teachers. The writer suggests to add the guidance and analysis of the acts on the fundamental education. Increase practical communications on the recurrent education and adjust practical teaching courses based on the types of schools and whether there’s an in-class experience or not.
    3. For the course resources, the teaching resource platform hasn’t been organized systematically yet. The writer suggests to strengthe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raining handouts and handbooks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organize the existing teaching resource platform systematically.
    4. For the course operations, teacher’s training and in-class publicity programs should run in. The writer suggests to increas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speakers and seed teachers with the anonymous question sheets and design thematic elective courses combining the 108 course outline.

    謝誌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錄 V 表次 VII 圖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8 第三節 名詞釋義 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勞動教育之探討 13 第二節 新北市勞動教育之規劃 40 第三節 勞動教育之相關研究 5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9 第一節 研究流程 69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對象 7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75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85 第五節 研究倫理 88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89 第一節 新北市勞動權益課程培訓的目標 89 第二節 新北市勞動權益課程培訓的架構 96 第三節 新北市勞動權益課程培訓的資源 112 第四節 新北市勞動權益課程培訓的運作 129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建議 165 第一節 研究結果 16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68 第三節 後記 171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173 貳、英文部分 180 附錄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181 附錄二 訪談大綱 182 附錄三 訪談紀錄表 183 附錄四 校正檢核函 184

    壹、中文部分
    公民與社會學科中心(無日期)。95暫行課程綱要。取自https://center.tnfsh.tn.edu.tw/files/15-1009-10237,c454-1.php?Lang=zh-tw
    立法院(2014)。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887號政府提案第14717號之1606。取自https://lci.ly.gov.tw/LyLCEW/agenda1/02/pdf/08/06/03/LCEWA01_080603_00256.pdf
    立法院(2015a)。立法院公報第104卷第35期院會紀錄。取自https://lci.ly.gov.tw/LyLCEW/communique1/final/pdf//104/35/LCIDC01_1043501_00001.pdf
    立法院(2015b)。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提案院總第1121號委員提案第17651號。取自https://lci.ly.gov.tw/LyLCEW/agenda1/02/pdf/08/07/10/LCEWA01_080710_00023.pdf
    立法院(2017)。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887號政府提案第15700號之1209。取自https://lci.ly.gov.tw/LyLCEW/agenda1/02/pdf/09/03/08/LCEWA01_090308_00246.pdf
    立法院(2018a)。立法院公報第107卷第21期院會紀錄。取自https://lci.ly.gov.tw/LyLCEW/communique1/final/pdf//107/21/LCIDC01_1072101_00001.pdf
    立法院(2018b)。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121號委員提案第21641號。取自https://lci.ly.gov.tw/LyLCEW/agenda1/02/pdf/09/05/01/LCEWA01_090501_00019.pdf
    全民勞教e網(2018)。高中職勞動權益補充教材。取自https://labor-elearning.mol.gov.tw/co_topic.php?topic=10&item=4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2011)。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成立宣言。取自http://www.nftu.org.tw/Profile/Profile0102.aspx
    全國教師會、勞動者家長聯盟(2007)。教科書勞動人權教育概況解析(高中職部分修正定稿)。取自http://www.tta.tp.edu.tw/1_news/detail.asp?titleid=1934
    吳凱琳、葉瑜娟、陳貞樺(2019)。蔡英文勞動政見追蹤平台:推動職場權益教育。報導者。取自https://tsai-tracker.twreporter.org/promise?ID=17
    吳嘉苓(2012)。2訪談法。載於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二):質性研究法,(33-60頁)。臺北市:東華書局。
    李艾倫(2017)。勞動教育認知研究─以雙北地區公立學校高中職生為研究對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俊璋(2017)。建構系統化「勞動教育」之迫切性──從訂立「勞動教育專法」談起。通識在線,73,45-47。
    李雪莉、簡永達(2017年11月1日)。廢墟裡的少年。報導者。取自https://www.twreporter.org/
    李隆生、鄧嘉宏(2006)。經濟全球化的來龍去脈和省思。2006全球化暨國際企業研討會論文集(45-68頁)。臺中市︰靜宜大學國際企業學系。
    周志宏(2008)。10.聯合國與全球教育文化發展。載於陳隆志、陳文賢(主編),聯合國:體制、功能與發展,(301-338頁)。臺北市:新學林。
    周愚文、洪仁進、許殷宏、郝永崴、鄭淑惠(2011)。教育學門保護研究對象倫理信條。取自http://www.acad.ntnu.edu.tw/7news/recruit.php?class2=8&class=7101
    林良榮(2016)。日本勞動教育的現況與實施:以勞動權利教育為中心。台灣勞工季刊,48,84-89。
    林佳和(2007)。當代勞工教育與國家角色。台灣勞工雙月刊,5,38-45。
    林佳和(2009)。2.國際勞工組織。載於陳隆志、陳文賢(主編),聯合國專門機構:體制、功能與發展,(13-39頁)。臺北市:新學林。
    林信忠(2001)。高雄市高職學生對勞工勞動權益認知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林凱衡(2015年8月7日)。【議題評論─林凱衡】說好的勞動教育法呢?。取自http://opendpp.tw/vote/workandlaw/
    林斌(2014)。勞動教育內容及目標研究。勞動部委託之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PG10405-0022)。臺北市:勞動部。
    侯宛璇(2016)。我國企業工會辦理勞動教育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洪榮昭(1990)。我國勞工教育現況及需求之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委託叢書9(編號:33074810096)。臺北市:勞委會。
    苦勞網(2015年4月28日)。「青少年打工族勞動權益認知調查報告」公布記者會。苦勞網。取自https://www.coolloud.org.tw/
    高茂強(2018)。大學生對勞動教育認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1)。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公民與社會」課程綱要。取自https://www.naer.edu.tw/files/15-1000-2979,c248-1.php?Lang=zh-tw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社會領域。取自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41/pta_18535_6408773_60398.pdf
    國家發展委員會(2008)。馬英九、蕭萬長勞工政策。取自https://ws.ndc.gov.tw/Download.ashx?u=LzAwMS9hZG1pbmlzdHJhdG9yLzEwL3JlbGZpbGUvMC8yNjkzLzAwMjc5MDFfMTkucGRm&n=OTQyNDE3MzgzNzEucGRm&icon=..pdf
    張天開(1978)。勞工教育。臺北市:聯經。
    張文昌(2015年10月5日)。【張文昌專欄】推動「勞動教育」此其時矣 觀念與價值的澄清。技職3.0。取自http://www.tvet3.info/
    張家春(2014)。建構「我國尊嚴勞動指標及報告」之委託研究案。勞動部委託之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PG10406-0090)。臺北市:勞動部。
    張烽益(2017年2月17日)。張烽益/超商搶案斷掌事件──青年低薪與工作貧窮的一幕驚悚劇。報導者。取自https://www.twreporter.org/
    教育部(2015)。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公民與社會科。取自https://www.k12ea.gov.tw/cur/
    教育部(2019)。高級中等學校概況統計(107學年度)。取自https://depart.moe.edu.tw/ed4500/News_Content.aspx?n=48EBDB3B9D51F2B8&sms=F78B10654B1FDBB5&s=FB5F758C2022DD39
    許中勳(2011)。高中職校外工讀生勞動權益認知程度之研究─以雲嘉投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陳國鈞(1960)。勞工立法新論(再版)。臺北市:正中書局。
    陳清泉(2005)。國際勞工組織與非政府組織。高雄市:春暉。
    陳劍涵(譯)(2018)。質性研究設計:互動取向的方法(原作者:J. A. Maxwell)。新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2013)。
    勞動部(2016)。勞動部啟動全民勞動教育系列活動,從國中小校園巡迴列車到大學高中勞動辯論賽,深植勞動教育於全體國民。取自https://www.mol.gov.tw/announcement/2099/26326/
    勞動部(2017a)。106年度勞動部推動各教育階段勞動教育作法。取自https://www.mol.gov.tw/announcement/2099/33677/
    勞動部(2017b)。106年青年(15-29歲)就業狀況。取自https://www.mol.gov.tw/statistics/2462/2464/
    勞動部(2018a)。勞動部啟動今年100場校園巡迴列車活動,勞動部許部長10日與高中生一同觀賞並客串演出今年首創的勞動意識歌舞劇。取自https://www.mol.gov.tw/announcement/2099/37876/?cprint=pt
    勞動部(2018b)。職場高手秘笈。取自https://www.mol.gov.tw/service/16476/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2018)。「工作不被坑的10個知識」懶人包。取自https://www.mol.gov.tw/topic/5973/13140/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2013)。勞動教育(勞動力發展辭典)。取自http://laborpedia.evta.gov.tw/link1.asp?did=E054&result=yes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無日期a)。勞工教育(雙語詞彙)。取自https://www.wda.gov.tw/Bilingual.aspx?n=FDC3BA2C714CD75F&sms=4A22C80D8C659C54&_Query=d5daced8-1024-41f5-bb1b-e98b914f129a&rn=308053660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無日期b)。勞動教育(雙語詞彙)。取自https://www.wda.gov.tw/Bilingual.aspx?n=FDC3BA2C714CD75F&sms=4A22C80D8C659C54&_Query=d827462f-1465-4f50-88ac-340cf1eeadc8&rn=1725294972
    曾見占(1984)。我國勞工教育理論與實際(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鈕文英(2017)。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二版。臺北市:雙葉書廊。
    黃越欽、黃鼎佑(增修)(2015)。勞動法新論(第五版)。臺北市:翰蘆。黃嵩立、黃默、陳俊宏(2014)。建構我國人權指標及調查之研究。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之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DC-DSD-102-008)。臺北市:國家發展委員會。
    新北市政府(2018a)。兩堂勞動法課程:高中職勞動權益課程教師手冊。新北市:勞工局。
    新北市政府(2018b)。兩堂集體勞動課程:高中職勞動權益課程教師手冊。新北市:勞工局。
    新北市政府(2018c)。這一站準備 下一站幸福:新北市107學年度高中職勞動權益課程。新北市:勞工局。
    新北市政府(2018d)。團結向前行 幸福再加分:新北市106學年度高中職勞動權益課程。新北市:勞工局。
    新北市政府(無日期)。新北市高職暨綜合高中畢業生集體勞動權益課程說明會實施計畫。取自https://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HS8yLHXb0dEJ:https://ilabor.ntpc.gov.tw/ckeditor/showFile/341566163%3FserverName%3D07dc3d26-25b3-4ff7-a343-cc63da326c6c+&cd=2&hl=zh-TW&ct=clnk&gl=tw
    新北勞動雲(2018)。高中職勞動權益課程。取自https://ilabor.ntpc.gov.tw/page/labor-right-courses-for-senior-high
    群園基金會(2017)。106青少年打工調查。取自http://www.chionyuan.org.tw/Entrance/PageType/Normal.aspx?id=122
    葉大華(2016年5月4日)。觀點投書:誰來保障青少年打工族?。風傳媒。取自https://www.storm.mg/
    葉瑜娟、陳貞樺(2017年5月19日)。蔡英文執政一年 勞動政見落實多少?。報導者。取自https://www.twreporter.org/
    董華蓉(2014)。國中公民科教科書中「勞動概念」教材與能力指標之內容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廖福特(2008)。11.聯合國與人權保護。載於陳隆志、陳文賢(主編),聯合國:體制、功能與發展,(339-369頁)。臺北市:新學林。
    歐陽傳福(2016)。國民基本教育教師勞動教育概念認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蔡孟筑(2017年2月8日)。11萬未成年打工族權益岌岌可危 台少盟:即刻修法保障未滿18歲勞工權益。風傳媒。取自https://www.storm.mg/
    賴怡君(2018年4月27日)。損失兩位警察後 勞動部和教育部對一再發生的過勞憾事還在互踢皮球?。信傳媒。取自https://www.cmmedia.com.tw/
    謝政達(2018)。勞工問題,有解嗎?。新北市:藍海文化。
    羅德水(2015)。推動勞動教育,深化校園勞權。通識在線,58,25-26。
    貳、英文部分
    Brinkmann, S. & Kvale, S. (2015). Interviews:Learning the craft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 (3rd ed.). California, CA: SAGE.
    Gorden, R. L. (2003). Dimensions of the depth interview. In Fielding, N. (Ed), Interviewing Volume I (pp. 170-179). London, England: SAGE.
    Hollway, W. & Jefferson, T. (2003). Eliciting narrative through the in-depth interview. In Fielding, N. (Ed), Interviewing Volume II (pp. 77-94). London, England: SAGE.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2009). Revised Office proposal for the measurement of decent work indicator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lo.org/integration/resources/mtgdocs/WCMS_115402/lang--en/index.htm
    Maxwell, J. A. (1996).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California, CA: SAGE.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2nd ed.). California, CA: SAGE.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4/12/31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