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柏維 Huang, Po-Wei |
---|---|
論文名稱: |
隱梅菊-黃柏維創作論述 Image: The Original Ideas of Po-Wei Huang’s Art Works |
指導教授: |
李振明
Lee, Cheng-Ming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7 |
中文關鍵詞: | 隱 、像(image) 、符號 、擬態 |
英文關鍵詞: | hidden, image, sign, mimic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1080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25 下載:10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圖像為繪畫創作的要素之一,而當今已是影像充斥爆炸的時代,筆者將「像」(image) 的諧音翻為「隱梅菊」,在音似但詞意完全解構原音而且是用不同國家語言時,在兩者詞意間拉出了想像及詮釋的空間,諧音在中華文化的創作中,是很常見的手法之一,筆者以此方式比擬自身的創作方法及過程。「隱梅菊」的隱,象徵著一種避世的精神,隱士精神的在中國文人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連結西方德勒茲聲稱卡夫卡作品內所勾勒的逃逸線,對於體制的不滿進而追求相對的自由性,企圖爭脫舊形式而追尋生命的自由度,或像文人遠離塵囂隱居並寄情於山水中。梅、菊則是現實之物轉為創作的符號,符號則能離開現實承載人的意念。本文也會從探討東西方創作過程不同「像」的轉化,再現、寫生的具象到符號化後的形像,最後解構符號的影像。藉此來對應自身創作中對於像的探索歷程,擬態、疊影等的創作手法,以及不同媒材所生產的像,在畫面中相互對應撞擊,企圖超越「像」本身的限制。
「隱」不僅在象徵精神也成為創作圖像的手法之一。藉由這樣的雙向性特質,一方面在畫面中探索「像」的可能性與超越性,另一方也要回應到自身處於的台灣,文化認同、環境變化與世代問題等。如何讓藝術創作更飽滿而延展出更多的可能性,在此不僅是創作也進行論述的努力。
Icon is one of the elements of painting creation and it's era of images explosions now so author translate the homonym of "image" into " yin mei chu ", which is completely similar in the original sound but meaning that deconstructs the original sound in different national languages and interpretation is drawn between the two words. The author compares harmony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ethod in the cre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to creation methods and processes. The hiddenness of " yin mei chu " symbolizes a spirit of avoiding the world. The spirit of hermi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literati culture. Linking the lines of flight described by the Western Deleuze claimed Kafka's works, the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system and the pursuit of relative freedom, attempting to compete for the old form and pursuing the freedom of life, or like the literati to live away from the dust and seclusion in the landscape. Plum and chrysanthemum that be turned into signs of creation are real things and signs can leave the reality to carry people's ideas. This article will also explore the transformation of different "images"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then the reification of representation and sketch from nature to the symbolized icon, and finally deconstruct the image of the sign. In this way, it corresponds to the exploration process of the image in its own creation, including the creation methods of mimic and overlapping images, and the
images produced by different media.
"Hidden" is not only a symbolic spirit but also a means of creating images.Thus, bi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explores the possibility and transcendence of "image" in the picture and the other side also responds to Taiwan, cultural identity,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generational problems. How to make art creation more full and extend more possibilities ; herein, it's not only creation but also discussion has to
make all-out effort.
專書
David Sylvester(1995)《培根訪談錄》。陳品秀譯。台北市:遠流出版。
Robert J. C. Young(2006)《後殖民主義-歷史的導引》。周素鳳、陳巨擘譯。台北市:遠流出版。
大衛.霍克尼、馬丁.蓋福特(2017)。《觀看的歷史》。韓書研譯。台北:積
木出版。
亞瑟.丹托(2010)《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林雅琪、鄭惠
雯譯。台北市:麥田出版。
卡夫卡(Franz Kafka) (1981)。《蛻變 存在主義小說》。金溟若譯。台北市:志文出版社。
卡夫卡(2004)。《變形記》。吳麗英譯。北京:學苑音像出版社。
池上英洋(2017)《情色美術史:解讀西洋名畫中情與慾》。林佩瑾譯。台北市:
時報文化出版。
李亦園(1992)。《文化的圖像(上)/文化發展的人類學探討》。台北市:允晨
文化。
李娈(2004)。《山海經》。北京:學苑音像出版社。
波德里亞(Jean Baudrillard) (2006)。《象徵交換與死亡》車槿山譯。南京:譯林出版社。
季桂保(2002)。《布希亞》。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希逸(1997)《莊子鬳口義校注》。周啟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保羅.克利(1996)《現代藝術理論》。余珊珊譯。台北:遠流出版。
姚瑞中(2005)《台灣行為藝術檔案(1987-2004)》。台北市:遠流。
范壽康(1964)《中國哲學史綱要》。臺北市:臺灣開明書店。
段永德(2000)《黃帝內經哲學思想探究》。
格爾達.帕格爾(2008)。《拉康》。李朝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高榮禧(2007)。《西方藝術中的女體呈現:傅柯的啓迪》。台北:唐山出版社。
麥克魯漢Herbert Marshall McLuhan(2006)《認識媒體-人的延伸》,鄭明萱譯,台北:貓頭鷹出版。
陳瑞文(2004)。《阿多諾美學論:評論、模擬與非同一性》。台北縣新店市:左
岸文化。
陳瑞文(2018)。《德勒茲與藝術理論》。台北市:五南圖書。
陸永品(2004)《莊子通譯》。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黃寶萍(2003)《台灣美術大系,媒材篇:身體與行為藝術》。台北市:文建會。
黃休復(2004)。《益州名畫錄》。山東省:山東畫報出版社。
傅佩榮(2002)《傅佩榮 解讀莊子》。臺北市:立緒文化。
愛德華.威爾森(2017)《半個地球:探尋生物多樣性及其保存之道》。金恒鏕、
王益真譯。台北:商周出版。
楊大春(1995)《德希達》,台北市:生智。
德勒茲(Gilles Deleuze)(2009)。《法蘭西斯.培根:感官感覺的邏輯》陳蕉譯。苗栗縣: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德勒茲Gilles Deleuze、加塔利Felix Guattari(2009)。《千高台》。姜宇輝譯。上海市:上海書店。
劉梅琴(2010)。《藝術思維的現代詮釋》。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蘇珊.桑塔格(2004)《旁觀他人之痛苦》。陳耀成譯。台北市:麥田出版。
蘇軾(1987)《蘇軾詩集》。孔凡禮校。北京:中華書局。
顧彬(1997)。《關於「異」的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論文集、專文
陳瑞文。〈德勒茲創造理論的非人稱與非人稱性〉(2011)《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
報》。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維洛里歐.德候Valerio Deho’〈藝術家身體〉(2015)《以身作則:身體行為藝術》。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
謝佳娟。〈繪畫如何再現〉(1998)《藝異份子》。台北市: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學生會。
網路資源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zhuangzi/metaphorical-language/zh (29 May. 2019)。
「世界名著網」http://t.icesmall.cn/book/1/43/1.html ,(14 Jun. 2018)。
伊通公園官方網站-王俊傑(2011)〈若絲計畫:真實流動〉。展覽論述。 http://www.itpark.com.tw/artist/essays_data/29/609/254 ,(14 Jun. 2018)。
「維基文庫」https://zh.wikisource.org/zh-hant/紅梅三首 (14 Jun.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