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嘉慧 Lin, Chia-Hui |
---|---|
論文名稱: |
臺灣媒體中的「印尼」形象及其變遷(1950-2016):以《聯合報》為例 The image of Indonesia in Taiwan and its historical change: a case study of the United Daily News |
指導教授: |
張碧君
Chang, Pi-Chu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東亞學系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23 |
中文關鍵詞: | 印尼 、形象 、國家形象 、刻板印象 、華僑 、反共 、新住民 、移工 |
英文關鍵詞: | Indonesia, Image, Stereotype, National Image, Overseas Chinese, Anti-Communists, New Immigrants, Migrant Workers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EAS.001.2018.A06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00 下載:4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認為台灣的社會脈動與印尼有著很大的關係,欲以媒體作為研究途徑,探討台灣媒體中印尼作為他者之形象。本文以《聯合報》為例,分析《聯合報》自1950年代至2016年「印尼」形象之建構,並以十年為一階段,找出各階段分類主題最多的兩者,探討此66年間台灣媒體《聯合報》建構之「印尼」形象,提出其形象之變遷與分析。
「他者」往往沒有詮釋自己的權力,本文以東方主義作為方法,以邱德亮(2010)提出的東方的缺席、本質化的東方、東方與西方的二元區分作為研究框架,探討他者形象建構之機制。
研究發現《聯合報》的印尼形象1950年代由「華僑」與「政治」包裝,1960年代以「國際關係」與「政治」呈現,1970年代以及1980年代分類主題最多的前兩者相同,是為「國際關係」和「經濟」。1990年代印尼形象以「政治」與「國際關係」呈現,2000年至2016年印尼形象則包裝在「新住民」和「移工」話語中。在《聯合報》中我國從積極反共抗匪,轉變為冷靜看待兩岸關係、推動務實外交之形象;接著再從排斥給我國社會製造問題的他者,到漸漸接納他者而繪製出台灣多元文化社會之景象。
The aim of this thesis is to analyze the image of Indonesia in Taiwan, and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from the 1950s to 2014 as it has been presented by the United Daily News publication. This research will be divided by decade, and aims to deduce two primary themes associated with Indonesia in each decade of the analysis. Then the research will proceed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image of "Indonesia" as it was constructed by the Taiwanese media outlet United Daily News over the course of the past 66 years. This research will discern and articulate how that image has changed over time.
This study applies the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while also referencing Orientalism as a premise for critical analysis. The research framework proceeds from recognition of the three most foundational elements of the Orientalism concept, as proposed by Qiu De-Liang (2010); "absence of the East," "essential East," and "the dualistic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From the Orientalist perspective this research will explore the (cultural/social) mechanism of image building of "the Other."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most common themes associated with Indonesia in United Daily News reports of the 1950s were; "overseas Chinese" and "Politics;" in the 1960s they wer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Politics;" and in the 1970s and 1980s they wer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Economy." In the 1990s, the image of Indonesia was most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terms "Political" and "International." From 2000 to 2016, the terms "New Residents" and "Migrant workers" were most common in United Daily News reports on Indonesia.
The research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image of Indonesia in United Daily News reports has transformed as Taiwan's position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has shifted over the last 60 plus years. An attitude expressed by active anti-communist discourse has shifted to more calm assessment, as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has shifted from aggressive tones, to voices urging pragmatic diplomacy. Further, the pluralistic culture of Taiwan which has grown over the decades can be witnessed in the research results, as reports have shifted from harsh rejections of “others” who create social problems in the country, to a gradually more accepting outlook towards the “others” in Taiwanese society.
中文部分
一、 史料檔案
《外交部》〈保護印尼忠貞僑胞等雜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館藏號:11-01-21-09-02-008,檔號:063/0004,影像編號:11-EAP-02844。
《外交部》〈我發動輿論指責印尼迫害華僑(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館藏號:11-29-08-07-041,檔號:063.2,影像編號:020-010807-0041。
《外交部》〈中華民國官員訪印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館藏號:11-01-21-04-02-001,檔號:012.21/0001,影像編號:11-EAP-02755。
《外交部》〈印尼外長馬立克訪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館藏號:11-01-21-04-02-002,檔號:012.22/0001,影像編號:11-EAP-02761。
《外交部》〈印尼漁船〉,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館藏號:11-01-21-06-02-005,檔號:031.72/0001,影像編號:11-EAP-02824。
《外交部》〈駐雅加達商會成立始末及其工作計畫檢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館藏號:11-01-21-03-01-014,檔號:010.15/0003,影像編號:11-EAP-02748。
《外交部》〈經濟部部長孫運璿訪印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館藏號:11-01-21-04-02-007,檔號:012.21/0005,影像編號:11-EAP-02759。
《外交部》〈中印技術合作〉,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館藏號:11-01-21-06-01-001,檔號:031.3/0001,影像編號:11-EAP-02767。
《外交部》〈中印技術合作〉,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館藏號:11-01-21-06-01-002,檔號:031.3/0002,影像編號:11-EAP-02768。
《外交部》〈中印技術合作〉,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館藏號:11-01-21-06-01-004,檔號:031.3/0005,影像編號:11-EAP-02771。
二、 專書
王石番(1992)《傳播內容分析法》。台北:幼獅。
王嵩音(1998)《台灣原住民與新聞媒介—形象與再現》。台北:時英。
王麗美(1994)《報人王惕吾:聯合報的故事》。台北:天下文化。
王惕吾(1981)《聯合報三十年的發展》。台北:聯經。
石之瑜(2003)《社會科學方法新論》。台北:五南。
朱杰勤(2011)《華僑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宋鎮照(1996)《東協國家之政經發展》。台北:五南。
沈珮君主编(2011)《聯合報60年:1951-2011》。台北:聯合報。
吳秀慧,余金義(1992)《印尼總統蘇哈托》。北京:時事出版。
李美賢(2005)《印尼史——異中求同的海上神鷹》。台北:三民。
李有成(2012)《他者》。台北:允晨文化。
李學民、黃昆章(2005)《印尼華僑史(古代至1949年)》。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金銓(1982)《大眾傳播學》。台北:三民。
汪琪(1982)《文化與傳播》。台北:三民。
武桂杰(2009)《霍爾與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洪麗完等編著,高明士主編(2005)《台灣史》。台北:五南。
祝基瀅(1973)《大眾傳播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唐慧(2006)《印度尼西亞歷屆政府華僑華人政策的形成與演變》。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高明士主編(2004)《臺灣史》。台北:五南。
高朗(1994)《中華民國外交關係之演變(1972-1992)》。台北:五南。
倪炎元(2003)《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台北:韋伯文化。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台灣社會研究。
夏曉鵑(2009)《不要叫我外籍新娘》。台北:左岸文化。
張錦華(1994)《媒介文化、意識形態與女性——理論與實例》。台北:正中。
張耀秋(1987)《中華民國之國際關係》。台北:正中書局。
張慧英(2000)《李登輝:1988-2000執政十二年》。台北:天下遠見。
陳鴻瑜(2004)《中華民國與東南亞各國外交關係史(1912~2000)》。台北:鼎文。
陳鴻瑜(2008)《印度尼西亞史》。台北:國立編譯館。
陳鴻瑜(1992)《東南亞各國的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渤海堂。
陳水逢(1977)《東南亞各國的政治社會動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陳正茂、林寶琮、林世宗(2008)《新編台灣史》。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
郭陸興,汪峰,李天榮編著(2001)《印尼暴亂與菲華心聲》。馬尼拉:慈橋基金會。
莊國土、劉文正(2009)《東亞華人社會的形成和發展:華商網路、移民與一體化趨勢》。廈門:廈門大學。
黃昆章(1999)《從落葉歸根到落地生根》。廣州:暨南大學。
黄昆章(2005)《印尼華僑華人史(1950至2004)》。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楊聰榮(2007)《新秩序下的混亂-從印尼暴動看華人的政治社會關係》。台北:台灣國際研究學會。
董向榮、王曉玲、李永春(2012)《韓國人心目中的中國形象》。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主編(2015)《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質性研究法》。台北:東華書局。
藍佩嘉(2008)《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台北:行人。
顧玉玲(2008)《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台北:印刻。
顧長永(1998)《台灣與東南亞的政治經濟關係:互賴發展的順境與逆境》。台北:風雲論壇。
羅紀琼主編(2007)《台灣外籍勞工研究》。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錢復〈我國外交施政的內涵與實踐〉《中華民國八十年外交年鑑》。外交部外交年鑑編輯委員會。
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廣州華僑研究會(1989)《戰後東南亞國家的華人華僑政策》。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外交部報告書:對外關係與外交行政》。台北:外交部。
《在新聞的河淘歷史的金:聯合報60年紀實(1951-2011)》。台北:聯合報。
《中國時報五十年社論選輯:我們的信念與主張》。台北:中國時報。
三、 專書論文
王宏仁(2008)〈台灣的移民接受政策與國家認同〉。見王宏仁、李廣均、龔宜君主編《跨戒:流動與堅持的台灣社會》。台北:群學。頁111-126。
成露茜(2008)〈移民/工發聲與媒體〉。請見夏曉鵑、陳信行、黃德北編《跨界流離:全球化下的移民與移工》。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頁129-153。
徐振國(2015)〈內容及文本內容分析〉。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主編(2015)《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質性研究法》。台北:東華書局。頁271-310。
陳鴻瑜(2012)〈臺灣與東南亞國家三十年雙邊關係之回顧〉《東南亞區域整合——臺‧灣‧觀‧點》。台北: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
夏曉鵑(2005)〈全球化下台灣的移民/移工問題〉。見瞿海源、張苙雲主編《台灣的社會問題2005》。台北:巨流。頁328-367。
四、 專書譯著
Catherine Marshall, Gretchen B.Rossman著,李政賢譯(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台北:五南。
Dewi Fortuna Anwar著,蔡百銓譯(1998)《印尼與東南亞國協:外交政策與區域主義》。台北:國立編譯館。
Earl Babbie著,林秀雲等譯(201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新加坡商聖智學習。
Graeme Turner著,唐維敏譯(1998)《英國文化研究導論》。台北:亞太圖書。
雲昌耀著,邱炫元,何景榮,陳琮淵,林育建譯(2012)《當代印尼華人的認同》。台北:群學。
Jensen & Jankowski著,唐維敏譯(1996)《大眾傳播研究方法》。台北:五南。
Robert P. Weber著,林義男、陳淳文譯(1989)《內容分析法導論》。台北:巨流。
Robert Cribb, Colin Brown著,蔡百銓譯(1997)《印尼當代史》。台北:國立編譯館。
Stuart Hall (ed.)徐亮,陸興華譯(2013)《表徵—文化表徵與意指實踐》。北京:商務印書館。
Taufik Abdullah著,謝尚伯譯(2014)〈蘇哈托下台後的印尼:對於一段激烈過程的再審視〉。見蕭新煌、邱炫元主編《印尼的政治、族群、宗教與藝術》。台北:中研院人社中心。
沃爾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閻克文、江紅譯(2006)《公眾輿論(Pubic Opinion)》。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約翰.費斯克(John Fiske)等編撰,李彬譯注(2003)《關鍵概念:傳播與文化研究辭典》。北京:新華出版社。
薩伊德(Edward W. Said),王淑燕等譯(1999)《東方主義》。台北:立緒文化。
伊莉莎白.皮莎妮(Elizabeth Pisani),譚家瑜譯(2015)《印尼etc.:眾神遺落的珍珠》。台北:聯經。
五、 期刊論文
王慧(2012)〈論國際傳播中國家形象的媒體誤讀現象〉。《新聞愛好者》2012(10B):3-5。
王曉紅、王艷芳(2006)〈媒體對我國國家形象的塑造〉。《當代傳播》3:81-83。
王露露(2013)〈歐洲法語媒體中的中國形象〉。《中國記者》7:124。
王雅玄、彭致翎(2015)〈美國教科書眼中的臺灣意象——他者論述分析〉。《教科書研究》8(1):33-61。
王明輝(2004)〈台灣外籍配偶結構性弱勢情境之分析〉。《社區發展季刊》107:320-334。
何青蓉(2005)〈解構跨國婚姻移民問題化思維:性別、族群與階級觀點〉。《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勘》5:54-81。
吳俊明(2001)〈我國外籍勞工政策走向與管理法規〉。《勞資關係月刊》20(2)。
宋鎮照(1996)〈台海兩岸與東南亞國家之關係與策略〉。《問題與研究》35(5):15-28。
李瑞金、張美智(2004)〈從文化觀點探討東南亞外籍配偶在台灣之生活適應〉。《社區發展季刊》105:101-108。
林國榮,蕭晴惠,成之約(2016)〈印尼外勞輸出政策演變及我國因應對策之研究〉。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專題研究計畫。計畫執行單位為致理學校財團法人致理科技大學。
邱德亮(2010)〈沒有東(方)的東方主義,東方之外〉。《文化研究》10:69-102。
洪雯柔(2015)〈韓國眼中的台灣意象——韓國中學社會領域教科書與《朝鮮日報》的分析與反思〉。《教科書研究》8(3):37-75。
徐小鴿(1996)〈國際新聞傳播中的國家形象問題〉。《新聞與傳播研究》3(2):36-46。
徐玉蘭(2010)〈韓國媒體中的中國國家形象——以《朝鮮日報》為例〉。《新聞愛好者》2010(11A):60-62。
徐遵慈(2014)〈臺灣產業的「新南向政策」〉。《貿易政策論叢》22:67-111。
馬曉霖(2005)〈中國媒體中的沙特阿拉伯形象〉。《阿拉伯世界》96:30-36。
夏曉鵑(1997)〈女性身體的貿易——台灣/印尼新娘貿易的階級、族群關係與性別分析〉。《騷動》4:10-21。
夏曉鵑(2001)〈「外籍新娘」現象之媒體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3:153-196。
夏曉鵑(2006)〈新移民運動的形成──差異政治、主體化與社會性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1:1-71。
梁東屏(2000)〈夾縫中從商 印尼華人的原罪〉。《僑協雜誌》69:30-31。
張錦華(1987)〈批評理論—霍爾的文化研究簡介〉。《新聞學研究》39:91-116。
張朝琴(2012)〈跨國灰姑娘另一章:臺灣外籍配偶勞動權益之探討〉。《通識教育與跨域研究》13:51-80。
陳祥、陳嘉珮(2009)〈台灣形象轉變二十年(1986-2005)——紐約時報與華盛頓郵報形塑下的台灣〉。《傳播與管理研究》9(1):5-32。
陳文葳(2012)〈勞動、婚姻與台灣的新加入者:她(他)們還是我們?〉。《台灣人權學刊》1(3):223-235。
陳春富(2012)〈國際移工/民傳播權的在地思考〉。《傳播研究與實踐》2(1):55-84。
陳志柔,吳家裕(2017)〈臺灣民眾對外籍配偶移民的態度:十年間的變化趨勢(2004-2014)〉。《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9(3):1-38。
梁世武(1992)〈一九九四年台北市長選舉之預測:「候選人形象指標」預測模式之驗證〉。《選舉研究》1(2):97-129。
曾嬿芬(2004)〈引進外籍勞工的國族政治〉。《台灣社會學刊》32:1-58。
曾嬿芬(2006),〈誰可以打開國界的門?-移民政策的階級主義〉。《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1:73-107。
陽明仁、施春華、鄭夙芬、何啟恭、陳順勝(1999)〈在台外籍勞工之適應困擾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2(1):93-107。
黃昆章(1998)〈印尼排華事件的來龍去脈〉。《亞洲研究》26:49-70。
黃浩榮、黃靖芬(2002)〈「外籍新娘」的媒體形象再現—以2001年報紙新聞報導為例〉。《第四屆媒介與環境學術研討會》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主辦。頁423-475。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2。
趙雪波(2006)〈關於國家形象等概念的理解〉。《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5:63-65。
趙綺娜(1999)〈外交部亞太司檔案的內容與利用:從一九五0年代臺灣對東南亞華僑(華人)政策談起〉。《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27:p.128-136。
臧國仁(1998)〈新聞報導與真實建構:新聞框架理論的觀點〉。《傳播研究集刊》3:1-102。
劉平君(2010)〈解構新聞/真實:反現代性位置的新聞研究觀〉。《傳播研究》105:85-126。
劉啟強、史琳燕(2003)〈苦難與覺醒:海外華僑與辛亥革命〉。《哈爾濱學院學報》24(3):p.128-131。
潘淑滿(2004)〈從婚姻移民現象剖析公民權的實踐與限制〉。《社區發展季刊》105:30-43。
蔡文瑜(2004)〈外籍新娘現象的解析及省思〉。《社區發展季刊》105:208-226。蔡嘉琪(2014)〈新媒體場域下之台灣形象研究——媒體、主題與代言人〉。《興國學報》15:195-207。
鄭寅淑(2009)〈從《朝鮮日報》看韓國媒體中的中國形象〉。《淮陽工學院學報》18(2):55-59。
韓玉花(2012)〈西方媒體報導中的中國形象變化〉。《青年記者》20:91-92。
藍佩嘉(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
藍佩嘉(2005)〈階層化的他者:家務移工的招募、訓練與種族化〉。《台灣社會學刊》34:1-57。
藍佩嘉(2006)〈合法的奴工,法外的自由:外籍勞工的控制與出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4:107-150。
薛承泰、林昭禎(2004)〈外勞數量與台灣勞工就業的關係〉。《國家政策論壇》,民國九十一年一月,春季號。電子全文詳見http://old.npf.org.tw/monthly/0401/theme-212.htm,2016年8月26日瀏覽。
蕭全政(2004)〈經濟發展與台灣的政治民主化〉。《臺灣民主季刊》1(1): 1-25。
詹火生(2014)〈我國外籍配偶弱勢情境分析之研究 期末報告〉。計畫執行單位: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六、 學位論文
朱涵(2007)〈台灣報紙再現“外籍新娘”之研究—以聯合報、自由時報為例〉。台北: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李昭安(2008)〈外籍配偶新聞報導產製因素之分析:行動者的觀點〉。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禹睿(2014)〈1950年後台灣與印尼之關係〉。台北:淡江大學亞洲研究所碩士班(東南亞組)碩士論文。
邱禹睿(2014)〈1950年後台灣與印尼之關係〉。台北:淡江大學亞洲研究所碩班(東南亞組)。
張哲溢(2005)〈台灣主要報紙中小學教師形象之內容分析 —以《聯合報》、《中國時報》為例〉。宜蘭:佛光大學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敏華(2005)〈「新台灣之子」的媒體形象:外籍配偶子女之新聞框架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家蓉(2014)〈台灣媒體中新台灣之子的形象(2009 -2013)〉。國立國際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信升(2006)〈香港平面媒體的「中國形象」(1990~2004)〉。台北: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班(文化教育組)碩士論文。
陳若宇(2013)〈媒體對於精障者報導之再現--以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蘋果日報為例〉。台北: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郭及天(2001)〈我國第一夫人報紙形象研究〉。台北: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傳播碩士班碩士論文。
賈志偉(2014)〈我國逃逸外勞之研究:成因、影響與管理〉。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梓齡(2011)〈平面媒體之形象建構與社會排除研究——以新移民女性為例〉。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談如芬(2011)〈台灣外籍配偶形象建構之研究—主流意識型態國族論述之反思〉。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至巧(2002)〈我國國際新聞中的伊斯蘭——從九一一事件到阿富汗戰爭的中文報紙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敏芳(2004)〈外籍勞工報紙形象之趨勢研究〉。台北: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傳播碩士班碩士論文。
七、 網路資料
中華民國內政部移民署,詳見網站http://www.immigration.gov.tw/ct.asp?xItem=1317687&ctNode=29699&mp=1,2016年8月26日瀏覽。
內政部統計處,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9749,2016年8月26日瀏覽。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亞太地區印尼技術團成立沿革,網站請見:http://www.icdf.org.tw/ct.asp?xItem=4283&ctNode=29793&mp=1。
勞工統計查詢網,網站請見:http://statdb.mol.gov.tw/statis/jspProxy.aspx?sys=100&kind=10&type=1&funid=q1301&rdm=ociybyer(2017年8月15日瀏覽)。
《就業服務法》,網站請見: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N0090001(2017年8月15瀏覽)
台北市新移民專區。網站請見:http://nit.taipei/ct.asp?xItem=28892395&ctNode=55123&mp=102161(2017年10月30號瀏覽)
勞動部。網站請見:https://www.mol.gov.tw/announcement/2099/30037/(2017年10月31日瀏覽)。
《四方報》網站請見:http://4wayvoice.com/(瀏覽日期:2017年11月4日)。
One-Forty網站請見:https://one-forty.org/(瀏覽日期:2017年11月4日)。
中華民國行政院。網址請見:http://www.ey.gov.tw/hot_topic.aspx?n=93eaadc37d24a1b2&sms=d7e6e1921b064765(2017年11月4日瀏覽)。
臺灣海外聯合招生委員會,網站請見:http://www.overseas.ncnu.edu.tw/about.aspx(2017年10月27日瀏覽)。
內政部移民署(2017)《102年外籍與大陸配偶生活需求調查報告》。網站請見:https://www.immigration.gov.tw/lp.asp?ctNode=35627&CtUnit=19349&BaseDSD=7&mp=1。
中時電子報:旺旺中時媒體集團簡介,網站請見http://www.chinatimes.com/customer/introduce,2017年9月22日瀏覽。
遠見雜誌(2016)〈印尼:第五塊金磚〉。網址請見: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15479.html,2016年10月15日瀏覽。
聯合知識庫網址:http://udndata.com/library/。
聯合報(1964)〈蘇卡諾辭職說 印尼外長否認〉。12月07日,04版。
聯合報(1963)〈印尼迫害華僑暴行,肇因於蘇卡諾媚匪,劉匪訪問印尼引起不滿,過激情緒轉向華僑發洩〉。5月27日,版01。
聯合報(1976)〈東南亞國協組識的過去現在及將來〉。3月2日,版02。
聯合報(1980)〈印尼外長堅稱 不應與匪復交〉。3月25日,版01。
聯合報(1992)〈前西德總理施密特訪華 其他政治利益做交換 我駐印尼農技團名稱降格〉。3月13日,版04。
聯合報(1998)〈譴責印尼暴行 大馬華人展開抗議〉。7月29日,版11。
聯合報(1998)〈人口不到4%,財富卻占70% 華裔,一邊睦鄰,一邊裝鐵窗〉。2月11日,版03。
聯合報(1998)〈印尼經濟失序,華人成代罪羔羊 勤奮工作繳稅,怎奈遭攻擊,東協各國不聞問,星馬華人看了心寒〉。5月14日,版11。
聯合報(2004)〈新住民生活護照 上路 全國首創 縣內外籍新娘、大陸配偶 每人一本 申辦居留證、優生保健、社會福利、子女教育…報給妳知 先發行中文版 未來將有泰國、越南、印尼版〉。9月7日,版B2。
聯合報(2005)〈新移民會館 北市首座揭幕 提供諮詢、交流平台 說英、越、印尼語嘛也通 種下象徵移民的波蘿蜜 代表在台落地生根〉。2月27日,版C1。聯合報(2005)〈學新移民的話 6月起開課〉。4月7日,版C2。
聯合報(2006)〈玉里補校 新移民女性樂學習 輔導失學者識字 本地媽媽、東南亞婦女有收穫〉。1月18日,版C2。
聯合報(2005)〈新台灣之子 基測多低於百分〉。6月17日,版C7。
聯合報(2015)〈自家封閉10年 印配喜獲新居留證〉。1月27日。版B1。
印尼星洲日報(2010)〈印尼1998年暴動受害者家屬製作「5月娃娃」喚醒歷史〉。5月15日,網址請見:http://news.sinchew.com.my/node/160736 (2016年1月10日瀏覽)
雅加達郵報(The Jakarta Post)(2016)〈Soekarno's daughter wants reconciliation for 1965 tragedy〉。10月1日。
雅加達郵報(The Jakarta Post)(2017)〈Jokowi should uphold justice for 1965 victims: HRW〉。9月19日。
勞動部發展辭典。網址請見:http://laborpedia.evta.gov.tw/index.asp。
西文部分
一、 專書
Coruch, Harold (1978) The Army and Politics in Indonesi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Ethaca and London.
Tuchman, Gaye(1978)Making News: 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Y: The Free Press.
Boulding E. Kenneth (1956) The Image: Knowledge in Life and Society. Ann Arbor, MI: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Hall, Stuart (ed.) (1997)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二、 專書論文
Reid, Anthony (2005) “Writing the History of Independent Indonesia” in Gungwu Wang (ed.) Nation-building: Five Southeast Asian Histories.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pp.69-89.
Bell, Duncan (2006) ‘Introduction: Memory, Trauma and World Politics’ in Duncan Bell (ed.) Memory, Trauma and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pp.1-29.
Lembong, Eddie (2008) “Indonesian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The Ethnic Chinese: Som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Leo Suryadinata (ed.) Ethnic Chinese in Contemporary Indonesia.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pp.48-56.
Frans H. Winarta (2008) “No More Discrimination against The Chinese” in Leo Suryadinata (ed.) Ethnic Chinese in Contemporary Indonesia.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pp.57-74.
Siegel T. James. (2001) “Thoughts on The Violence of May 13 and 14, 1998, in Jakarta.” in Benedict Anderson (ed.) Violence and the State in Suharto’s Indonesia. Ithaca, N.Y.: Southeast Asia Program Publications, Southeast Asia Program, Cornell University. pp.90-123.
Suryadinata, Leo (2008)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Indonesians in a Globalization Era.” in Leo Suryadinata (ed.) Ethnic Chinese in Contemporary Indonesia.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pp.1-16.
McCombs, M. E. (1994). “News influence on our pictures of the world.” In J. Bryant & D. Zillman (ed.). Media effects: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pp.1-16.
Hall, Stuart (1997) “The Spectacle of The ‘Other’” in Stuart Hall (ed.)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pp. 223-290.
三、 期刊論文
Benedict Richard O'Gorman Anderson (1985) “Am I PKI or non-PKI” Indonesia 40:53.
Abidin Kusno. (2003) “Remembering/Forgetting the May Riots: Architecture, Violence, and the Making of ‘Chinese Cultures’ in Post-1998 Jakarta”, Public Culture 15(1) Duke Univern fcdtsity Press. pp.149-177.
Seiter, Ellen (1986)“Stereotypes and the Media: A Re-evaluati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6(2): pp. 14-26.
Crespi, Leo P. (1961) “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Concept of Image.”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25(1): pp. 115-120.
Purdey, Jamma. (2002) “Problematizing the Place of Victims in Reformasi Indonesia: A Contested Truth about the May 1998 Violence.” Asian Survey 42(4)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605-622.
Zurbuchen S. Mary (2002) “History, Memory, and the ‘1965 Incident’ in Indonesia” Asian Survey 42(4):564-581.
Nawaz B.Mody (1987) Indonesia under Suharto. New Delhi: Sterling.
Schlesinger O. Thomas (1984)“Images and the World-view: American Image of Southeast Asia”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n 5(4): pp.464-483.
Smith Philip (2015) “Writing in the rain: Erasure, trauma, and Chinese Indonesian identity in the recent work of FX Harsono”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46.1: 119-133.
KONG, YUAN ZHI (1987) “A Study Of Chinese Loanwords (From South Fujian Dialects) in The Malay and Indonesian Languages.” Bijdragen tot de Taal-, Land- en Volkenkunde : KITLV, Royal Netherlands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and Caribbean Studies, pp452-466.
四、 網路資料
ARC News online“The May 1998 Riot in Jakarta, Indonesia, Analyzed with GIS”網址請見:http://www.esri.com/news/arcnews/fall01articles/may1998riot.html(2016.4.24瀏覽)
The Straits Times (2015) “Indonesia will stop sending its women to work as maids overseas, says Jokowi” February 14. 網站請見:http://www.straitstimes.com/asia/se-asia/indonesia-will-stop-sending-its-women-to-work-as-maids-overseas-says-jokowi(2017年11月4日瀏覽)。
Worldometers,http://www.worldometers.info/world-population/indonesia-population/,2016年10月15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