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鄭維超 Cheng, Wei-Chao |
---|---|
論文名稱: |
「人民」在邊界:《指月記》、《老西門》、《4891》中的地方記憶與身分政治 “People” on the boundary: Local memories and identity politics in “The Nail”, “The Old West Gate”, and “4891” |
指導教授: |
汪俊彥
Wang, Chun-Y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0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7 |
中文關鍵詞: | 黃庭輔 、楊力州 、萬華 、認同論述 、實驗紀錄片 、在地性 |
英文關鍵詞: | Ting-Fu Haung, Liz-Jou Yang, Wanhua, identity discourse, experimental documentary, locality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299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0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新世紀(2000年之後)三部在萬華地區拍攝的紀錄片:《指月記》(2002)、《老西門》(2001)、《4891》(2013),三部分別在音畫處理、訪談、鏡頭運用具實驗性質的紀錄片為研究對象。本篇論文的三個章節依序脈絡化在:臺灣紀錄片史論、萬華地方歷史、當代臺灣認同論述的框架之中。透過三部紀錄片所呈現的地方記憶與身分政治,回應當代臺灣共同體論述中「人民」的侷限,探索實驗性紀錄片的社會性與在地性。
首先,本文指出,當前臺灣紀錄片論述側重於寫實主義紀錄片的社會性與在地性,忽略實驗美學紀錄片的社會性與在地性。然而,早自1960年代以來,知識分子便透過實驗影像回應現實社會,實驗影像的探索早已在複雜的社會網路中成形。黃庭輔與楊力州兩位紀錄片導演除曾以實驗影像回應現實社會外,更關注於受國家論述所壓抑,在歷史卻又不在「歷史」的人民身影。
其次,萬華地方歷史敘事指向切合於當前城市進步發展的現實性需求。三部紀錄片中的萬華影像地方感,呈現出「不在」萬華地方史中的人民如何參與了地方記憶的建構,這樣的地方記憶即是實驗紀錄片的社會性。接著,從三部紀錄片中所呈現的人民屬性,以個人的身分政治檢視當代臺灣認同論述建構過程,人民僅是作為論述統合的工具性效用而已,帶出臺灣實驗美學紀錄片的在地性。
綜合前述所言,藉由探索實驗性質紀錄片如何反映社會現實與在地生成的種種問題,提醒我們關於閱讀實驗紀錄片的各種可能性。
In this thesis, I take three documentaries filmed in Wanhua in the new century: Ting-Fu Huang 's the Nail (2002), Liz-Jou Yang's The Old West Gate (2001), and Ting-Fu Huang 's 4891 (2013) ,as the subjects of discussion. The three documentaries are experimental on non-sync sound, interview, and camera movement. The following three chapters of this thesis are organized in the discourse of Taiwan documentary, the local history of Wanhua, and the discourse of contemporary Taiwan identity. It goes on to analyze the three documentaries in relation to these three concepts. Through local memories and identity politics are presented in these three documentaries, it responds to the limitations of “people” in the discourse of contemporary Taiwanese community, and explores social and locality of experimental documentaries.
First of all, the current discourse of Taiwan documentary focuses on the sociality and locality of realistic documentary, ignoring the sociality and locality of experimental documentary. However, since 1960s, intellectuals respond to the real society through experimental imag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experimental images has taken shape in complex social network. In addition to responding to the real society with experimental images, Ting-Fu Huang and Liz-Jou Yang they both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ose people who are suppressed by the discourse of nation-state but are not in “ History”.
Secondly, local historical narrative of Wanhua points to meet actual needs of the city’s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The sense of place in Wanhua’s images in these three documentaries, showing how people who are “absent” in Wanhua's local history participat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 memories. Such local memories are sociality of experimental documentary. From attributes of the people are presented in the three documentaries, to examine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contemporary Taiwan’s identity discourse with personal identity politics, people only serve as the instrumental utility of discourse integration, bringing out the locality of Taiwan's experimental aesthetics documentary.
In conclusion, by exploring how experimental documentary reflects social reality and the various problems generated on locality, it reminds us of the various possibilities of reading experimental documentary.
一、 專書
小寫採訪團隊,《運字的人:創作者的鑿光伏案史》,臺北:小寫創意,2018年。
王慰慈編著,《臺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臺北:同喜文化,2007年。
王宏仁、李廣均等編,《跨戒:流動與堅持的臺灣社會》,臺北:群學,2008年。
王甫昌,《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2003年。
生安鋒,《霍米‧巴巴》,新北:揚智,2005年。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遊民問題之調查分析》,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95年。
林玉茹,《清代臺灣港口的空間結構》,臺北:知書房,1996年。
林志重、羅啟宏,《續修臺北市志 卷二:土地志-城市發展篇》,臺北:臺北市政府文獻委員會,2014年。
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臺北:新自然主義,2001年。
林偉盛,《羅漢腳:清代臺灣社會與分類械鬥》,臺北:自立晚報,1993年。
李明政主編,《多元文化社會工作》,臺北:松慧文化,2011年。
李道明,《紀錄片:歷史、美學、製作、倫理(修訂二版)》,臺北:三民,2015年。
李道明,《紀錄片:歷史、美學、製作、倫理(修訂三版)》,臺北:三民,2020年。
李昱宏,《灰色的隱喻:時間、機會、攝影與決定性瞬間》,臺北:田園城市,2009年。
吳叡人,《受困的思想:臺灣重返世界》,臺北:衛城出版社,2016年。
吳叡人、黃庭康等,《族群、民族與現代國家:經驗與理論的反思》,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所,2016年。
邱貴芬,《「看見臺灣」:臺灣新紀錄片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
陳孔立,《清代臺灣移民社會研究(增訂本)》,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
郭力昕,《真實的叩問:紀錄片的政治與去政治》,臺北:麥田,2014年。
黃新生,《電影理論》,臺北:五南,2010年。
莊雅仲,《民主臺灣:後威權時代的社會運動與文化政治》,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3年。
張俐璇,《建構與流變:「寫實主義」與臺灣小說生產》,臺北:秀威資訊,2016年。
張照堂,《影像的追尋:臺灣攝影家寫實風貌》,臺北:遠足文化,2015年。
楊力州著、陳琡分採訪整理,《青春:獻給他們的情書》,臺北:天下文化,2014年。
翟恆興,《走向歷史詩學:海登‧懷特的故事解釋與話語轉義理論研究》,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年。
臺北艋舺扶輪社,《艋舺千帆再起:文化故鄉古今時空漫步》,臺北:臺北艋舺扶輪社,2012年。
蔡崇隆,《愛恨情愁紀錄片:臺灣中生代紀錄片導演訪談錄(二版)》臺北:同喜文化,2014年。
薛化元,《臺灣開發史(增訂六版)》,臺北:三民,2017年。
羅志平,《民族主義與當代社會》,臺北:獨立作家,2016年。
戴寶村,《臺灣政治史》,臺北:五南,2006年。
劉文斌,《臺灣國家認同變遷下的兩岸關係》,臺北:問津堂,2005年。
劉立行,《當代電影理論與批評(2版)》,臺北:五南,2014年。
若林正丈著、洪郁如等譯,《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Politics of Taiwanization: The Changing Identity of Taiwan in Postwar East Asia),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
Barsam ,M. Richard著、王亞維譯,《紀錄與真實:世界非劇情片批評史(2版1刷)》臺北:遠流,2012年。
Barker, Chris、Jane A. Emma著、羅世宏譯,《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第三版)》,臺北:五南。
Bauman,Zygmunt著、王志弘譯,《工作、消費與新貧》,臺北:巨流圖書,2006年。
Creswell,Tim著,王志弘、徐苔玲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Place:a Short Introduction),臺北:群學,2006年。
Crang ,Mike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Cultural Geography),臺北:巨流,2004年。
Douglas,Mary著、黃劍波、柳博贇、盧忱譯,《潔淨與危險:對污染和禁忌觀念的分析》,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年。
Gellner,Ernest著、李金梅、黃俊龍譯,《國族與國族主義》,臺北:聯經,2001年。
Harootunian, Harry著、陳春燕、王梅春等譯,《歷史的記憶與日常:資本主義與東亞批判研究──哈若圖寧選集》,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17年。
Hobsbawm,Eric著、李金梅譯,《民族與民族主義》,臺北:麥田,1997年。
Lewis,Oscar著、邱延亮譯,《貧窮文化:墨西哥五個家庭一日生活的實錄》,臺北:巨流,2004年。
MacDougall,David著,李惠芳、黃燕琪譯,《邁向跨文化電影:大衛.馬杜格的影像實踐》,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Sturken,Marita、Cartwright,Lisa著,陳品秀、吳莉君譯,《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Practices of Looking: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臺北:臉譜出版社,2009年。
Peet, Richard著、王志弘、張華蓀等譯,《現代地理思想》,臺北:群學,2005年。
Rabiger,Micahael著、王亞維譯,《製作紀錄片(二版)》,臺北:遠流,2010年。
Rapley,Tim著、張可婷譯,《對話、論述研究法與文件分析》,臺北:韋伯,2010年。
Spencer,Philip、Wollman,Howard著、何景榮、楊濟鶴譯,《民族主義:一個批判性的觀點》,臺北:韋伯,2012年。
Stam,Robert著、陳儒修、郭幼龍譯,《電影理論解讀(2版)》,臺北:遠流,2012年。
二、 期刊
文崇一,〈萬華地區的群體與權力結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9期(1975年3月),頁19-56。
王汎森,〈近代中國的線性歷史觀—以社會進化論為中心的討論〉,《新史學》19卷第2期,(2008年6月),頁1-46。
王明珂,〈「驚人考古發現」的歷史知識考古-兼論歷史敘事中的結構與符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6本第4分(2005年12月),頁569-624。
王志弘、朱政騏,〈風險地理、恐懼地景與病理化他者:臺灣SARS治理之空間∕權力分析〉,《中國地理學會會刊》,第38期,(2007年3月),頁23-43。
王志弘,〈領域化與網絡化的多重張力──「地方」概念的理論性探討〉,《城市與設計學報》23期(2015年9月),頁71-100。
王慰慈,〈台灣紀錄片的類型發展與分析 -以 Bill Nichols 的六種模式為研究基礎〉,《廣播與電視》第20期,(2003年1月),頁1-33。
宋美璍,〈中譯《烏托邦》:臥遊虛訪摩爾的理想國〉,《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9卷1期(2007年12月),頁110-119。
林勝偉,〈從「戰士」到「榮民」:國家的制度建構與人口類屬的形塑(1949~1970)〉,《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2期(2003年12月),頁187-254。
沈柏逸,〈西門探險的重新想像:莊媖智《西門時刻》〉,《藝術觀點》第75期(2018年7月),頁120-121。
李朝津,〈章太炎的民族主義-中國近代自由民族主義典範形成初探〉,《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1期(1996年1月),頁171-216。
李廣均,〈臺灣「眷村」的歷史形成與社會差異:列管眷村與自力眷村的比較〉,《臺灣社會學刊》57期(2015年9月),頁129-172。
洪國鈞,〈造反策略—從紀錄片反寫實的可能性談起〉,《電影欣賞》第111期(2002年6月),頁11-12。
邱貴芬,〈歷史記憶的重組和國家敘述的建構:試探《新興民族》、《迷園》及《暗巷迷夜》的記憶認同政治〉,《中外文學》25卷5期(1996年10月),頁6-27。
邱貴芬,〈影像臺灣——解讀臺灣新紀錄片〉,《二十一世紀》173期(2019年6月),頁101-109。
洛楓,〈歷史想像與文化身分的建構—論西西的《飛氈》與董啟章的《地圖集》〉,《中外文學》28卷10期(2000年3月),頁185-204。
胡台麗,〈芋仔與蕃薯—臺灣「榮民」的族群關係與認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期(1990年6月),頁107-131。
郭正亮,〈新臺灣人:從「族群民族主義」到「公民民族主義」〉,《新世紀智庫論壇》第5期(1999年3月),頁40-43。
許華孚、孔健中等,〈從底層階級到危險他者的「遊民」〉,《犯罪學期刊》17卷1期(2014年6月),頁1-39。
陳祖輝、卓雅苹,〈新聞報導街友論述建構下的社會治理初探〉,《社區發展季刊》第144期(2013年12月),頁337-358。
張夢瑞,〈錦歌繁弦夢一場──「秀場文化」話滄桑〉,《臺灣光華雜誌》29卷第2期(2004年2月),頁78-85。
開一心,〈空間、記憶與屬性認同:論《偶然生為亞裔人》〉,《中外文學》33卷12期(2005年5月),頁155-187。
黃克先,〈「(辶日)迌人」、「做事人」與「艱苦人」:臺灣無家者場域內的行動主體〉,《臺灣社會學》38期(2019年12月),頁63-114。
游美惠,〈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期(2000年8月),頁5-42。
楊弘任,〈何謂在地性?:從地方知識與在地範疇出發〉,《思與言》49:4期(2011年12月),頁5-29。
葉月瑜,〈臺灣新電影:本土主義的「他者」〉,《中外文學》第27卷8期(1999年月),頁43-67。
孫松榮,〈主流之外:另類臺灣紀錄片的當代格局〉,《藝術觀點》第10期,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2012年,頁157-150,收錄於孫松榮主編。
孫松榮,〈超紀實之眼:論張照堂1970年代的另類紀錄片〉,《現代美術學報》第27期,(2014年5月),頁77-104。
張惠娟,〈反烏托邦文學的諧擬特質〉,《中外文學》17卷8期(1989年1月),頁131-146。
潘淑滿,〈遊民政策與服務的意識形態〉,《臺灣社會工作學刊》7期(2009年7月),頁49-83。
劉淑芬,〈宋代的羅漢信仰及其儀式—從大德寺宋本「五百羅漢圖」說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015年12月),頁679-775。
戴伯芬,〈貧窮與移民的治理:羅漢腳的論述分析〉,《文化實踐與社會變遷》(2020年4月),頁11-54。
羅志平,〈民族主義、歷史教育與國家認同〉,《朝陽人文社會學刊》第七卷第1期(2009年6月),頁229-254。
羅禕英,〈論1980 1980-2009臺灣社會紀實類紀錄片美學的遞嬗〉,《文化研究雙月報》142期(2014年,1月),頁22-30。
Ernest Renan著、李紀舍譯,〈何謂國家?〉,《中外文學》24卷6期,(1995年11月),頁4-18。
三、 學位論文
李志揚,〈清代臺灣乞丐研究〉,2012年。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坤城,〈舊民族國家,或新公民社會?—對於臺灣民族主義的批判〉,1999年。臺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周佩樺,〈臺北市西門市場歷史之研究〉,2010年。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
沈克瑜,〈底層的發現:以綠色小組、吳乙峰與沈可尚作為討論對象〉,2018年。臺中: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召恩,〈性別、勞動與公民權:以國家建構的遊民公民狀態為例〉,2003年。臺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陳泓勳,〈臺灣當代紀錄片之民族想像與認同論述〉,2016年。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燕珩,〈漂泊:遊民的遺世人生〉,2016年。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瓊慧,〈艋舺龍山寺的空間實踐與競逐〉,2007年。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若淇,〈廟埕興民主─論艋舺龍山寺所扮演的功能與角色(1986-2000)〉,2013年。(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
趙正媛,〈紀錄片如何思考:當代臺灣紀錄片的主觀表述〉,2019年。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威銘,〈臺灣當代院線紀錄片的革新與困境—以楊力州的作品為例〉,2014年。臺中: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淑如,〈日常生活的碎片:黃庭輔紀錄影像美學研究〉,2011年。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 英文學位論文
Chen,Pin-Chuan(2014),“A Critical History of Taiwanese Independent Documentary, ” Ph.D., King’s College London, London.
五、 專書論文
王慰慈,〈1960~2000年臺灣紀錄片的發展與社會變遷〉,收錄於王慰慈編著,《臺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臺北:同喜文化,2007年,頁10-32。
吳俊輝,〈臺灣實驗電影的過去發展與現況〉收錄於吳俊輝,《比臺灣電影更陌生:臺灣實驗電影研究》,臺北:恆河,2014年,頁23-33。
吳俊輝訪問,湯詠茹、謝佳穎整理,〈從場景感受到影音紀錄的開發—專訪紀錄片導演黃庭輔〉,收錄於吳俊輝,《比臺灣電影更陌生:臺灣實驗電影研究》,臺北:恆河,2014年,頁303-354。
李道明,〈紀錄片的定義〉,收錄於王慰慈編著,《臺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臺北:同喜文化,2007年,頁67-71。
李道明,〈臺灣紀錄片的美學初探〉,收錄於王慰慈編著,《臺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臺北:同喜文化,2007年,頁72-76。
李廣均,〈籍貫制度、四大族群與多元文化—國家認同之爭下的人群分類〉,收錄於王宏仁、李廣均等,《跨戒:流動與堅持的臺灣社會》,臺北:群學,2008年,頁93-110。
沈德汶,〈臺灣人浮浪者的島嶼邊緣悲歌〉,收錄於陳姃媛編著,《看不見的殖民邊緣:日治臺灣邊緣史讀本》,臺北:玉山社,2012年,頁86-103。
林佳龍,〈臺灣的民族主義政治:一個初步的考察〉,收錄於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臺北:新自然主義,2001年,頁3-20。
林佳龍,〈臺灣民主化與國族形成〉,收錄於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臺北:新自然主義,2001年,頁217-266。
柯朝欽,〈戒嚴時期政治犯平反運動的持續與公共化〉收錄於何明修、林秀幸主編,《社會運動的年代:晚近二十年來的臺灣行動主義》,臺北:群學,2011年,頁289-329。
柯朝欽,〈活在例外狀態之中:論50年代臺灣政治犯的社會排除〉,收錄於蔡石山主編,《臺灣海洋文化的吸取、轉承與發展》,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年,頁91-131。
陳衍秀,〈Another Place, An/Other Place:《流離島影》紀錄短片初探-以《噤聲三角》、《南之島之男之島》、《0304》、《馬祖舞影》、《基隆嶼的青春紀事》為例〉,收錄王慰慈編著,《臺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臺北:同喜文化,2007年,頁112-120。
陳淑卿,〈移/安置在地:論《流離島影》四部紀錄片的地方影像美學〉,收錄於王慰慈編著,《臺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臺北:同喜文化,2007年,頁100-111。
張茂桂,〈臺灣的政治轉型與政治「族群化」的過程〉,收錄於施正鋒編,《族群政治與政策》,臺北:前衛,2006年,頁37-71。
張素玉,〈老有所終?私立安養機構的單身老榮民〉,收錄於李廣均主編,《離與苦:戰爭的延續》,臺北:群學,2010年,頁75-98。
梁孫傑,〈烏托邦、惡托邦,和其他的托邦:以《羚羊與秧雞》和《嗜血法醫》為例〉,收錄於吳有能、陳登武,《誰的烏托邦:500年來的反思與辯證》,臺北:臺灣師大出版社,2017年,頁129-147。
楊長鎮,〈本土論述與中華文化認同〉,收錄於楊長鎮,《從反抗到重建:國族重構下的臺灣族群運動》,臺北:翰蘆:2008年,頁109-133。
廖如芬,〈流離、返鄉與「回家」〉,收錄於李廣均主編,《離與苦:戰爭的延續》,臺北:群學,2010年,頁49-74。
劉永皓,〈臺灣實驗電影的歷史拼圖〉收錄於吳俊輝,《比臺灣電影更陌生:臺灣實驗電影研究》,臺北:恆河,2014年,頁35-41。
鄭永年,〈中國的民族主義和民主政治〉,收錄於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臺北:新自然主義,2001年,頁365-387。
六、 研討會論文
陳正菁,〈離散主體與展示身體的「躲-迷-藏」敘事策略:以亞裔導演愛莎瑪嘉拉、周美玲、黃庭輔為例〉,論文發表於「2011年文化研究學會年會」,2011年,臺北:中華民國文化研究學會與真理大學人文與資訊學系,1月8-9日。
七、 網路資料
〈西門町歷史〉,(http://www.ximen.com.tw/ximen-history.html,檢索日期:2018/3/5)。
〈紀錄觀點【4891】〉,(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ZuIhsa4j7o,檢索日期:2018/3/5)。
〈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副總統就職慶祝大會〉,(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6742檢索日期:2020.7.18)。
吳文睿、蔡崇隆訪問,〈深度訪談楊力州導演(一)〉,(http://docworker.blogspot.tw/2009/11/blog-post_9661.html檢索日期:2017/11/25)。
林欣怡,〈反身像:異步、實驗、恍惚性〉,《藝術觀點》74期,(2018年5月)。(http://act.tnnua.edu.tw/?p=3866,檢索日期:2020.12.18)。
許古拉,〈心靈視像的紀錄者:黃庭輔〉(http://www.funscreen.com.tw/fan.asp?F_No=1199,檢索日期:2019.10.6)。
黃庭輔,《不在》(https://www.ptsplus.tv/season/64291766-db70-44cb-b2e4-f31c02841d1e,檢索日期:2019.8.31)。
曾涵生,〈反身民族誌:田野與再現中的政治實踐〉,《藝術觀點》74期(2018年5月)。(http://act.tnnua.edu.tw/?p=3853,檢索日期2020.11.24)。
童詠瑋,〈(不) 持攝影機的人:論綠色小組的影像非純〉,(2019世安美學論文獎:http://www.mklcf.org.tw/SANCF/arts_detail.php?artsid=249&artsyear=2019,檢索日期:2020/5/1)。
鄭麗珍,《遊民問題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臺北:內政部社會司,2004年),(https://reurl.cc/ObxkED,檢索日期:2020.1.30)。
顧燕翎,〈顧燕翎觀點:在SARS前線的日子〉(https://www.storm.mg/article/2305494,檢索日期:2020.2.23)。
龔卓軍,〈現代性的視覺部署:評《觀察者的技術:論19世紀的視覺與現代性》〉(http://www.itpark.com.tw/people/essays_data/162/608,檢索日期:2020/1/31)。
龔卓軍,〈人形.裝置.另類現代性〉,頁11。(https://twfineartsarchive.ntmofa.gov.tw/QuarterlyFile/S0090700.pdf,檢索日期:2020.9.17)。
〈龍山寺逾萬香客高危—兩遊民疑感染出入不限萬華〉(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030505/20031988/,檢索日期:2020.2.20)。
〈當紀錄片遇到實驗片——記2019 EXiS首爾實驗與錄像影展〉(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70156,檢索日期:2020.2.13)。
〈寒夜噴冷水驅遊民〉(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11225/33912274/,檢索日期:2020.3.8)。
〈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副總統就職慶祝大會〉,(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6742檢索日期:2020.7.18)。
〈《續修臺北市志》志書發表會——見證民國70年-100年臺北城市的發展〉,(https://www.chr.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EFDDD08DD802C118&s=2E2876B2134EB0E2,檢索日期:2020.8.15)。
文化部臺灣文化工具箱,〈指月記〉,(https://toolkit.culture.tw/filminfo_140_67.html,檢索日期:2017/11/25)。
公共電視紀錄片平台,《老西門》,(https://viewpoint.pts.org.tw/ptsdoc_video/%E8%80%81%E8%A5%BF%E9%96%80//,檢索日期:2017/11/25)。
公共電視紀錄片平台,《4891》,(https://viewpoint.pts.org.tw/ptsdoc_video/4891/,檢索日期:2017/11/25)。
〈寒夜噴冷水驅遊民(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11225/33912274,檢索日期:2018/3/24)
八、 電子資源
《03:04/指月記》,黃庭輔,同喜文化出版工作室,2014年4月。DVD。
《紀錄觀點:DVD-17.老西門(70)》,楊力州,公共電視,2009年10月。DVD。
紀錄觀點(導演:黃庭輔)【4891】,(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ZuIhsa4j7o,檢索日期:2017/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