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莊郁麟 Chuang, Yu-Lin |
---|---|
論文名稱: |
存史與失節:危素(1303-1372)歷史評價探析 |
指導教授: | 林麗月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1 |
中文關鍵詞: | 危素 、歷史評價 、易代 、存史 、失節 、貳臣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640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40 下載:2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民國初年,學者陳寅恪與清遺民劉聲木皆提及危素,然其內容所呈現的歷史評價,差異甚大:前者重「存史」,後者論「失節」。因此,本文不僅追溯危素生平及其時代,更分析明、清與民國初年的相關敘述,探討其歷史評價的轉折及意義。
危素,字太樸,生於元大德七年(1303)江西省撫州路金谿縣,年約四十,受薦為經筵檢討,又參與編修宋遼金元三史,名列〈進宋史表〉。本文第二章即追索危素著作流傳及其仕宦歷程,作為後續章節的申論基礎。第三章以「存史」評價為主軸,透過明清官方及士人對於危素易代生死抉擇的評論,瞭解相關敘述焦點轉變趨勢。第四章圍繞危素謫守余闕廟的故事,試圖追索其流傳歷程,探討明嘉靖到清乾隆的相關敘述脈絡變化,析論乾隆朝廷為何、如何運用之,進而瞭解「失節」評價的形成。另外,本文藉由地方志的相關記載,除了推測清初至乾隆朝之間的評價趨勢之外,亦考證危素貶謫故事的情況。
透過本文研究,瞭解明代中葉至民初四百餘年的朝臣與士人,如何看待生存於元末明初的危素,並由各種論述的差異,反映不同時代氛圍、處境及心態。
壹、古籍史料
一、政書典籍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59年。
漢・鄭玄,《禮記疏》,清嘉慶二十年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本。
劉宋・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65年。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76年。
宋・歐陽脩,《新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74年。
宋・鄭樵,《通志》,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87年。
元・脫脫等,《宋史》,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77年。
元・脫脫等,《金史》,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75年。
《明太祖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年。
《明太祖寶訓》,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年。
《明武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年。
《明神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年。
《明神宗寶訓》,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年。
《明熹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年。
《明穆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年。
明・宋濂等,《元史》,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97年。
清・不著編纂人,王鐘翰點校,《清史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永瑢等,《文淵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年。
清・張廷玉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74年。
清・嵇璜等,《欽定續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99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年。
民國・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77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纂修四庫全書檔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二、文集、筆記等
元・危素,《危太樸集》,收入王德毅輯,《元人文集珍本叢刊》第7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據吳興劉承幹嘉業堂刊刻本影印,1985年。
元・貝瓊,《清江文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年。
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59年。
元・黃溍,《金華黃先生集》,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元刻本,影像全文取自:the Internet Archive https://archive.org/details/02099888.cn (查找於2017/03/12)。
明・全祖望,《全祖望集匯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點校本,2000年。
明・何喬遠撰,商傳等點校,《名山藏》,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
明・吳樸,《龍飛紀略》,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九冊,濟南:齊魯書社據北京圖書館藏明嘉靖二十三年吳天祿等刻本影印,1996年。
明・宋濂,《宋文憲公全集・芝園後集》,收入四部備要,第八十二冊,上海:中華書局,1989年影印本。
明・李贄,《續藏書》,明萬曆三十九年王惟儼刻本。
明・姜南,《蓉塘詩話》,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696-169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明嘉靖二十二年張氏刻本影印,2002年。
明・高岱,《鴻猷錄》,明嘉靖四十四年高思誠刻本。
明・張岱,《石匱書》,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318-32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南京圖書館藏稿本影印,2002年。
明・張岱著,夏咸淳輯校,《張岱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明・張岱著,欒保群點校,《石匱論贊》,北京:故宮出版社,2014年。
明・陳汝錡,《甘露園短書》,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87冊,台南:莊嚴文化出版公司影印明萬曆三十八年陳邦瞻刻清康熙六年劉愿人重修本,1995年。
明・陳建著,錢茂偉點校,《皇明通紀》,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明・陸容,《菽園雜記》,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85年。
明・焦竑,《國朝獻徵錄》,收入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綜錄類第26冊,台北:明文書局,1991年。
明・黃佐,《廣州人物傳》,收入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館編,《中國古代地方人物傳記匯編》,第109冊,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
明・談遷著,張宗祥點校,《國榷》,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明・戴重,《河村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1冊,北京:北京出版社據中國科學院藏清鈔本影印,1997年)
明・歸有光撰,周本淳校,《震川先生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清・王夫之撰,舒士彥點校,《讀通鑑論》,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清・吳焯,《繡谷亭薰習錄》,仁和吳氏雙照樓刊本。
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77年。
清・法式善等撰,張偉點校,《清秘述聞三種》,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清・趙翼,《廿二史札記》,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72年。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點校本,1983年。
清・顧炎武著,徐文珊點校,《原抄本日知錄》,台北:明倫出版社,1960年。
民國・汪兆鏞,《元廣東遺民錄》,收入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館編,《中國古代地方人物傳記匯編》第111冊,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
民國・徐珂,《清稗類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民國・劉聲木撰,劉篤齡校,《萇楚齋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三、地方志
明・李遜纂修,《[嘉靖]安慶府志》,明嘉靖三十三年刊本。
明・唐誥修,齊柯纂,《[萬曆]和州志》,明萬曆三年刊本。
清・王有年修纂,《[康熙]金谿縣志》,康熙二十一年刻本。
清・王榮陛修、梅彥騊纂,《[順治]浦城縣志》,清順治八年刻本。
清・梁棟修,張大于纂,《[乾隆]含山縣志》,清乾隆十三年刊本。
清・許應鑅、朱澄瀾修,謝煌纂,《[光緒]撫州府志》,清光緒二年刻本。
清・菇金、申瑤纂,《[道光]壺關縣志》,清道光十四年刻本。
清・楊文灝修,杭世馨纂,《[乾隆]金谿縣志》,清乾隆十六年刻本。
清・楊周憲修纂,《[康熙]新建縣志》,康熙十九年刻本。
清・趙燦修、唐庭伯纂,《[康熙]含山縣志》,清康熙二十三年鈔本。
民國・朱之英修,舒景蘅纂,《[民國]懷寧縣志》,民國七年鉛印本。
民國・楊渠統修,王朝俊纂,《[民國]重修靈台志》,民國二十四年南京京華印書館承印鉛印本。
貳、今人論著
一、中文
(一)專書
大木康著,周保雄譯,《明末江南的出版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王成勉,《氣節與變節:明末清初士人的處境與抉擇》,台北:黎明文化,2010。
王成勉主編,《明清文化新論》,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王汎森,《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二版。
王明珂,《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文本與表徵分析》,台北:允晨文化,2015年。
王明蓀,《遼金元史學與思想論稿》,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王德毅,《元人傳記資料索引》,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9年。
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著,溫洽溢譯,《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台北:時報文化出版,2009年。
向燕南,《中國史學思想通史・明代卷》,安徽:黃山書社,2002年。
朱保炯、謝沛霖編,《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朱鴻林編,《明太祖的治國理念及其實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0年。
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何冠彪,《明末清初學術思想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91年。
汪栢年,《元明之際江南的隱逸士人》,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6年。
孟森,《明清史論著集刊》,台北:南天書局,1987年。
林志宏,《民國乃敵國也:政治文化轉型下的清遺民》,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林慶章,《明代考據學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年再版。
林麗月,《奢儉・本末・出處——明清社會的秩序心態》,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14年。
洪麗珠,《肝膽楚越—蒙元晚期的政爭,1333-1368》,台北:花木蘭出版社,2011年。
莊吉發,《清史論集,三》,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陳永明,《清代前期的政治認同與歷史書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
陳學霖,《明代人物與傳說》,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7年。
喬治忠,《清朝官方史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黃進興、杜維運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台北:華世出版社,1976年。
楊豔秋,《明代史學探研》,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葉高樹,《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台北:稻鄉出版社,2009年二版。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6月第二版。
趙園,《想像與敘述》,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
劉龍心,《學術與制度:學科體制與現代中國史學的建立》,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潘光哲,《晚清士人的西學閱讀史,1833-1898》,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4年。
蕭啟慶,《元代史新探》,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蕭啟慶,《元代的族群文化與科舉》,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蕭啟慶,《元代進士輯考》,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2年。
蕭啟慶,《元朝史新論》,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蕭啟慶,《四海九州風雅同:元代多族士人圈的形成與發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六)》,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謝國楨,《明末清初的學風》,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6年。
謝國楨,《增訂晚明史籍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11年。
(二)論文
王汎森,〈清初士人的悔罪心態與消極行為——不入城、不赴講會、不結社〉,文收周質平、Willard J. Peterson編,《國史浮海開新錄:余英時教授榮退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頁367-418。
王璦玲,〈記憶與敘事:清初劇作家之前朝意識與其易代感懷之戲劇變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4(台北:2004),頁40。
朱鴻林,〈明太祖對《書經》的徵引及其政治理想和治國理念〉,文收氏編,《明太祖的治國理念及其實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0年,頁19-62。
吳志鏗,〈清遺民的晚清記憶—劉聲木的個案研究〉,文收《郭廷以先生百歲冥旦紀念史學論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頁315-353。
吳智和,〈《明史紀事本末・王振用事》校讀〉,《華岡文科學報》23(台北:1999),頁161-199。
李瑄,〈明遺民與仕清漢官之交往〉,《漢學研究》26:2(台北:2008),頁131-162。
杜淑芬,〈《明史紀事本末・大禮議》校讀〉,《明代研究》8(台北:2005),頁125-167。
岡本さえ,〈弐臣論〉,《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68(東京:1976年3月),頁101-177。中文譯稿收於王成勉,《氣節與變節:明末清初士人的處境與抉擇》,頁59-110。
林志宏,〈舊文物,新認同—《四庫全書》與民國時期的文化政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77(台北:2012年9月),頁61-99。
林麗月,〈讀《明史紀事本末・江陵柄政》—兼論明末清初幾種張居正傳中的史論〉,《台灣師大歷史學報》24(台北:1996),頁41-76。
邱炫煜,〈《明史紀事本末》卷十九〈開設貴州〉校讀:兼論作者的史識與全書的評價〉,《明代研究通訊》2(台北:1999),頁32。
邱炫煜,〈「明史紀事本末.平徐鴻儒.附王好賢、于弘志」校讀〉,《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11(台北:2003),頁213-241。
邱炫煜,〈「明史紀事本末.鄭芝龍受撫」校讀〉,《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9(台北:2001),頁325-349。
邱炫煜,〈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的史源新詮〉,《簡牘學報》15(台北:1993),頁235-257。
邱炫煜,〈明末清初的蔣棻及其《明史紀事》之研究〉,《簡牘學報》16,台北:1997,頁389-407。
孫衛國,〈《皇明通紀》及其續補諸書對朝鮮之影響〉,《中國史研究》2(北京:2009),頁157-176。
徐泓,〈《明史紀事本末・開國規模》校讀—兼論其史源運用與選材標準〉,《台大歷史學報》20(台北:1996),頁537-615。
徐泓,〈「明史紀事本末.嚴嵩用事」校讀:兼論其史源運用與選材標準〉,《暨大學報》1:1(南投:1997),頁17-60+328。
陳怡行,〈《明史紀事本末・平河北盜》校讀〉,《明代研究》6(台北:2003),頁47-81。
傅范維,〈從〈諭中原檄〉的傳鈔看明代華夷正統觀的轉變〉,《明代研究》22(台北:2014年),頁51-76。
勞延煊,〈元明之際詩中的評論〉,文收食貨月刊委員會編,《陶希聖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台北:食貨出版社,1979年,頁145-163。
劉紀曜,〈公與私—忠的倫理內涵〉,文收劉岱總主編,《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二・天道與人道》,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年,頁171-208。
劉浦江,〈元明革命的民族主義想像〉,《中國史研究》3(北京:2014),頁79-100。
劉祥光,〈從徽州文人的隱與仕看元末明初的忠節與隱逸〉,《大陸雜誌》94:1(台北:1997年),頁32-48。
金澤中,《明清之際在野知識份子的歷史意識-以談遷《國榷》為中心-》,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年。
唐惠美,《元明之際士人出處之研究—以宋濂為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廖懿姿,《元末張士誠政權與淮東、浙西社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二、外文
(一)專書
Dardess, John W. Conquerors and Confucian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3.
Jay, Jennifer W. a Change in Dynasties: Loyalism in Thirteenth-Century China, Washington, We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 1992.
(二)論文
Frederick W. Mote, “Confucian Eremitism in the Yüan Period,” in Arthur F. Wright ed., the Confucian Persuas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pp.202-240.
John D. Langlois, Jr., “Chinese Culturalism and the Yüan Analogy: Seventeenth Century Perspectives,”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0:2 (December, 1980), pp. 355-398.
John D. Langlois, Jr., “Political Thought in Chin-hua under Mongol Rule,” in John D. Langlois, Jr. ed., China under the Mongol Rul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1, pp. 137-1185.
Wang Gung-wu, “Feng Tao: An Essay on Confucian Loyalty,” in Arthur F. Wright and Denis Twitchett ed. Confucian Personalitie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pp. 206-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