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賴慧如
Lai, Hui-Ru
論文名稱: 愉悅的追逐:一心劇團女戲迷觀看「夜戲」之研究
Chasing pleasure: A research of the “night opera” female fans for Yi-Shih Troupe
指導教授: 陳雪雲
Chen, Sheue-Yu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4
中文關鍵詞: 女戲迷胡撇仔戲一心歌仔戲劇團觀眾研究
英文關鍵詞: female fan, Night Opera, Yi-Shih Taiwanese Opera Troupe, audience research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4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戲迷著迷於觀看一心戲劇團夜戲的原因及現象。綜觀過去與歌仔戲戲迷相關的研究,多集中在以表演行銷為目的之量化問卷,及戲迷和演員之間的巧妙情感關係。因此本研究試圖以夜戲的特色為出發點,分別從活戲特質、演員演技、戲碼劇情三大方向著手,以及描述戲迷認同演員、與日常生活的關係。研究設計主要以戲齡和年齡條件選取十位戲迷,作為訪談法資料收集來源,可分為正式訪談和戲後訪談,並輔以參與觀察法、文件分析法。研究發現戲迷喜歡演員的靈活表演,包含穿戴創新、角色輪流、隨機應變的口白對答。此外,戲迷亦偏好演員精彩的演技,包含入戲、武戲的基本功身段、文戲的情感表達,這些都是演活劇情的必要條件。因此當上述不符期待,或是遇到劇情結構鬆散、經常重複戲碼時,戲迷會兼從事其他活動來排解無聊,但並不礙於對演員和劇團的認同。看戲之餘,親近演員、戲迷間情誼,均能豐富工作外的日常生活,以上皆為獲取愉悅的來源。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how and why the female fans has been fascinatedly watching the “night opera” of Yi-Shih troupe. A multi-method design was set up which include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nterviews and textual analysis, and ten heavy viewers were purposely selected, to research into their engagement in Taiwanese opera including how to interpret of the storyline, identify actor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ight opera participation and daily life.
    The study found that fans were adorable for actor’s flexible performances, including costume, role-playing, and on time reaction. Besides, fans took a fancy to actor’s wonderful acting, including professional martial art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 There are essential to make drama vividly. When they encountered a play with a less complicated plot or familiar story, fans were very likely engage in other activities to pass boring time, but they stood still watching performance. Moreover, the finding indicates that approaching and making a close relation to the adorable actors on the backstage were able to enrich the female fans’ daily routine lif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源起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 4 第三節 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 11 第四節 研究範圍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胡撇仔戲的生成與流變 15 第二節 「迷」愉悅的理論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1 第一節 個案研究 41 第二節 研究個案介紹 43 第三節 資料收集方法 49 第四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56 第五節 研究倫理 58 第四章 研究發現 61 第一節 戲迷喜愛的「夜戲」 61 第二節 客觀演技.主觀偏好 82 第三節 劇情窠臼.重覆看戲 107 第四節 追戲、愛戲與生活 136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省思 16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63 第二節 省思 167 參考文獻 171 附錄一 訪談邀請函、受訪同意書、訪談綱要 175 附錄二 劇情簡介 179

    一心戲劇團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hheart0936tw/
    王爾勃、周莉(譯)(2008)。Williams R.著。《馬克思主義與文學》(Marxism and literature)。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
    王曉玨、宋偉傑(譯)(2001)。Fiske, J.著。《理解大眾文化》(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北京:中央編輯出版社。
    朱華瑄(譯)(2005)。Hills, M.著。《迷文化》(Fan culture)。臺北:韋伯。
    江秋華(1999)。《外台歌仔戲演員表演概念之探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孟芳(2002)。《台灣歌仔戲坤生文化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福祿口述、徐亞湘(編著)(2004)。《長嘯-舞臺福祿》。臺北:博揚文化。
    呂福祿口述、廖秀容紀錄整理(2010)。〈補破網與百變歌仔戲〉,《臺灣時報》,8月30日17版。
    呂福祿口述、廖秀容紀錄整理(2010)。〈補破網與百變歌仔戲〉,《臺灣時報》,8月30日19版。
    李多鈺主編(2005)。《中國電影百年1905-1967》。北京:中國廣播電視。2011年12月10日,取自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hapter_39129_21374.html。
    李金峰(2005)。《從體驗行銷的觀點探討傳統表演藝術觀眾行為—以舞台歌仔戲為例》。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永昌(2004)。〈從商品經濟看臺灣內臺歌仔戲的變遷-以中華日報戲院廣告為對象〉,《民俗曲藝》,146: 113-156。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39-263。高雄:麗文文化。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 《身心障礙研究》,3(2): 122-136。
    林茂賢(2006)。《歌仔戲表演型態研究》。臺北:前衛。
    林鶴宜(2004)。〈歌仔戲〉,陳芳(編),《台灣傳統戲曲》,頁81-157。臺北:臺灣學生。
    林鶴宜(2007)。《從田野出發:歷史視角下的臺灣戲曲》。臺北:稻鄉。
    林鶴宜(2008)。〈「做活戲」的幕後推手:臺灣歌仔戲知名講戲人及其專長〉,《戲劇研究》,1: 221-252。
    邱坤良(2001)。《陳澄三與拱樂社-台灣戲劇史的一個研究個案》。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邱坤良(2008)。《飄浪舞臺:台灣大眾劇場年代》。臺北:遠流。
    邱秋惠(1998)。《野台歌仔戲演員與觀眾的交流》。臺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瓊芳(2008)。〈歌仔戲藝人的「朋友」觀〉,《彰化師大國文學誌》,17: 317-348。
    胡幼慧(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范麗娟(2004)。〈深度訪談〉,謝臥龍(編),《質性研究》,頁 81-126。臺北:心理出版社。
    徐亞湘(2006)。《日治時期臺灣戲曲史論:現代化作用下的劇種與劇場》。臺北:南天。
    莊永明(1994)。《台灣歌謠追想曲》。臺北:前衛。
    郭美芳(2000)。《通俗文化的構成與轉型︰電視歌仔戲及其觀眾之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又馨(2009)。《臺灣歌仔戲「胡撇仔」表演藝術進程與階段性特質》。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雪雲(2004)。〈媒介與我:閱聽人研究回顧與展望〉,翁秀琪(編),《台灣傳播學的想像(上)》,頁305-345。臺北:巨流。
    陳慧玲(2004)。《外台歌仔戲藝人表演風格形塑之探討-以蔡美珠演藝歷程為對象》。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燕玲(2010)。〈作戲ㄟ空,看戲ㄟ憨—以再購意圖理論探討歌仔戲迷的成因〉,《中國廣告學刊》,15: 76-96。
    陶東風(譯)(編)(2009)。《粉絲文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曾永義(1988)。《臺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臺北:聯經。
    曾永義、游宗蓉、林明德(2002)。《臺灣傳統戲曲之美》。臺中:晨星。
    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心理出版社。
    葉玫汝(2007)。《臺灣外臺歌仔戲人物造型藝術研究》。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
    劉南芳(1990)。〈都馬班來台始末〉,《漢學研究》,8(4): 587-607。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出版社。
    蔡宜倪(2009)。〈野台劇場歌仔戲觀眾性格之研究〉。《2009文化創意產業永續與前瞻研討會論文集》,頁129-161。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蔡欣欣(2005)。〈諦覽當代臺灣歌仔戲的劇藝創作〉,蔡欣欣(編),《臺灣歌仔戲史論與演出評述》,頁87-132。臺北:里仁。
    蔡漢賢主編(2000)。《社會工作辭典》。臺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蕭伶玲(2004)。《「朋友」(bein-yu)的社會學研究—以野台歌仔戲的觀演關係為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筱玫(2001)。《臺北地區外臺歌仔戲「胡撇仔」劇目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筱玫(2003)。〈歌仔戲胡撇仔劇目研究〉,蔡欣欣(編),《百年歌仔:2001年海峽兩岸歌仔戲發展交流研討論文集》,頁187-212。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簡妙如(1996)。《過度的閱聽人:「迷」之初探》。嘉義: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怡如(2008)。《以認真休閒理論探討歌仔戲迷的心路歷程—以「明華園」戲迷為例》。嘉義: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Ang, I. (2003). Living room wars: Rethinking audience for a postmodern world. In W. Brooker, D. Jermyn (Eds.), The audience studies reader (pp. 226-234).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Fiske, J. (1989).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Boston: Unwin Hyman.
    Fiske, J. (1992). The cultural of economy of fandom. In L. A. Lewis (Ed.), The adoring audience: 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pp. 30-49).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Grossberg, L. (1992). Is there a fan in the house?: The affective sensibility of fandom. In L. A. Lewis (Ed.), The adoring audience: 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pp. 50-65).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Harrington, C. L. and Bielby, D. (1995). Soap fans: Pursuing pleasure and making meaning in everyday life.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Hills, M. (2002). Fan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Hills, M. (2005). Patterns of surprise: The “aleatory object” in Psychoanalytic Ethnography and cyclical fandom. The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48, 7, 801-821.
    Jenkins, H. (1992a). Textual poachers. New York: Routledge.
    Jenkins, H. (1992b). ’Strangers no more, we sing’: Filking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he science fiction fan community. In L. A. Lewis (Ed.), The adoring audience: 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pp. 208-236).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Jenkins, H. (1996). Interview with Henry Jenkins. In T. Harrison, S. Projansky, K. A. Ono, E. R. Helford (eds.), Enterprise zones: critical positional on star trek (pp. 259-277). Oxford: Westview. 2011年12月10日,取自http://web.mit.edu/cms/People/henry3/harrison.html。
    Jenson, J. (1992). Fandom as pathology: The consequences of characterization. In L. A. Lewis (Ed.), The adoring audience: 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pp. 9-29).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Lancaster, K. (2001). Interacting with Babylon 5: Fan Performances in a Media Universe.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2011年12月10日,取自http://www.utexas.edu/utpress/excerpts/exlanint.html。
    McQuail, D. (1994).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 (3rd ed.). London: Sage.
    Morley, D. (1989). Changing paradigms in audience studies. In E. Seiter, H. Borchers, G. Kreutzner, and E-M. Warth (eds.) Remote control: Television, audiences, and cultural Power(pp. 16-43). London: Routledge.
    Radway, J. (2003). Reading the romance: Women, patriarchy and popular literature. In W. Brooker, D. Jermyn (Eds.), The audience studies reader (pp. 219-225).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Stacey, J. (1994). Star gazing: Hollywood cinema and female spectatorship. London: Routledge.
    Williams, R. (1977). Marxism and literatu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