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鈺婷
Huang, Yu-Ting
論文名稱: 佛洛姆(E. Fromm)生命情態論及其在教育上的蘊義
Erich Fromm's View on Modes of Existenc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
指導教授: 林逢祺
Lin, Ferng-Chy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4
中文關鍵詞: 佛洛姆存有占有生命情態論教育
英文關鍵詞: E. Fromm, the mode of being, the mode of having, modes of Existence, education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ED.020.2019.F0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7下載:3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佛洛姆(E. Fromm, 1900-1980)為世界著名的人本主義哲學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家,其著作鼓勵人們勇於追求自我、強調愛的藝術,並相信人類的獨立自主能力及實踐自我的價值。本研究期望透過佛洛姆的生命情態論分析臺灣教育所展現的強烈占有型生命情態,進而找出教育問題的解決之道,促使教育回歸本質。
本研究以佛洛姆重要著作《生命的展現》(To have or to be?) 為主要的分析文本,並輔以佛洛姆的其他學術著作及其生長背景進行探討。研究方法使用概念分析法與教育詮釋學,析論佛洛姆所謂「占有型生命情態」(Mode of having)與「存有型生命情態」(Mode of being)的內涵,最後以佛洛姆的生命情態論來剖析現今臺灣社會的教育問題。分以下三個面向討論:
1.父母對於孩子的占有型與存有型的生命情態。
2.教師對於孩子的占有型與存有型的生命情態。
3.現行教育政策面的占有型與存有型的生命情態。
筆者以前述三個面向探討臺灣教育的存有問題,希冀以佛洛姆的生命情態論的介紹能有助於改變為人父母者之教育觀念以及教師之教學態度,進而促使教育展現本質意義。期望透過佛洛姆之存有理論的啟發,使教育更全面發展,走向「存有型生命情態」的孕育。相信成人若能以「存有型生命情態」中開闊的心胸思考孩子真正所需,便能讓孩子回歸自我。存有型生命情態的教育能夠擔綱孩子成長的重要角色,使孩子培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教育若能打造更開放、寬闊的人文空間,就有機會成就孩子獨特的生命情態。

E. Fromm (1900-1980) is a world-renowned humanistic philosopher and psychoanalytic psychologist. His work encourages people to pursue themselves, to find the art of loving, to believe in the independence of human and human self-worth.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ideology of Taiwan's education from the theory of E. Fromm, and find out a solution that can make Taiwan’s education return to its essence.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mportant work of E. Fromm, "To have or to be?", also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Fromm’s thought.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this study are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educational hermeneutics. After analyzing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the mode of having’ and ‘the mode of being’, this study uses Fromm’s view on modes of existence to clarify the problems of Taiwan’s educ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1.Parents’ modes of existence.
2.Teachers’ modes of existence.
3.Modes of existence in education policies of Taiwan.
From the analysis of those three aspects mentioned above, the tendency of leaning on “the mode of having” in Taiwan's education is exposed, and the need to correct this bias is discussed. Finally, this study gives Taiwan’s education some advices. A change of the thought of parents and teachers is needed, so that children can really explore and learn from the world independently. It is argued that adults have to uphold the spirit of ‘the mode of being’ to understand what children truly need and to trust that children will find themselves. Education upholding ‘the mode of being’ can play its essential role that can let children have the ability to think and to solve problems on their own. To summarize, this study asserts to broaden education in humanistic ways in order that every child can have their unique and proper modes of existence.

誌謝詞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目次 vi 表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步驟 8 第二章 佛洛姆的生平與智識背景 17 第一節 家庭環境與成長背景 17 第二節 中學時期 19 第三節 海德堡的思想建構階段 21 第四節 法蘭克福精神分析研究所時期 24 第五節 移居美國、墨西哥的學術生涯 25 第六節 晚年思想成熟期 26 第三章 占有型的生命情態 29 第一節 併吞型心態 29 第二節 丟棄式消費 34 第三節 獨白式對話 38 第四節 父權式權威 44 第五節 物化型關係 48 第四章 存有型的生命情態 55 第一節 質樸的生活需求 55 第二節 不滅的冒險精神 61 第三節 付出中體驗自我 64 第四節 領悟下揭除面具 69 第五節 開放裡創發個性 73 第五章 佛洛姆生命情態論的教育價值 81 第一節 生命情態與家庭教育 81 第二節 生命情態與學校教育 92 第三節 臺灣教育政策在生命情態上的剖析 104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19 第一節 結論 119 第二節 建議 121 參考文獻 127

中文部分
Eliza(2018,3月10日)。清醒,才能開朗。【臉書文字資料】。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elizatseng/photos/a.1606427032906201.1073741828.1605956636286574/2041344196081147/?type=3。
尤淑如(2003)。自私的基因─我們都是基因的俘虜?哲學與文化,30(1),107-114。
方永泉 (2000)。概念分析。載於賈馥茗(主編)。教育大辭書(第八冊)(頁572-575)。臺北市﹕文景。
方永泉(譯)(2003)。Freire, Paul著。受壓迫者教育學(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臺北:巨流。
王大鵬(譯)(2001)。E. Fromm著。生命之愛(For the Love of Life)。北京:國際文化。
王元明(1990)。佛洛姆人道主義精神分析學。臺北市:遠流。
王俊杰(2017)。冒險教育融入大學體育課程之探究。中華體育季刊,31(4), 273-281。
田培林(1976)。教育與文化(上)。臺北:五南。
但昭偉(2003)。分析哲學與分析的教育哲學-以英國教育哲學家赫斯特(P.H. Hirst)的教育主張為例。載於邱兆偉主編。當代教育哲學(頁35-59)。台北市﹕師大書苑。
何金針(2003)。教育市場與教育政策。學校行政雙月刊,28,29-44。
吳光遠(2006)。佛洛姆 : 說來也挺可笑,世上只有人是唯一自尋煩惱的動物。 臺北市 : 海鴿文化。
吳清山(2002)。知識經濟與教育發展,初等教育學刊,12,1-18。
吳清基(1997)。吳序。載於嚴國樑(著),教育政策執行理論與應用(無頁碼)。臺北:師大書苑。
吳惠強(2003)。論親子對話的實質與實現。中國教育學刊,10,56–59。
呂朝賢、盧妍伶(2014)。家庭結構與兒童幸福感。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4(2),95-125。
李文穎、蘇百義、陳閣(2010)。盧卡奇的物化理論與佛洛姆異化理論的差異比較。重慶與世界,27(11),53-56。
李奉儒(2004)。教育哲學-分析的取向。臺北市﹕揚智文化。
李采薇(2013,11月24日)。《看見台灣》,你還看不見台灣的山坡開發問題嗎?【環境資訊中心論壇】。取自:https://e-info.org.tw/node/95128。
李開濟(2015)。永恆的愛-柏拉圖《饗宴》篇研究。人文社會與醫療學刊,2,135-153。
李靜宜(譯)(2012)。Tristram Stuart著。浪費:全球糧食危機解密(Waste: Uncovering the Global Food Scandal)。新北:遠足文化。
李瓊雯(2011)。從家庭教育介入模式探討女性在家庭中的性別角色與權力。家庭教育雙月刊,34,39-46。
杜章智等(譯)(1996)。Georg Lukács著。歷史與階級意識(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北京:商務印書館。
杜嘉玲(2017)。尼采思想對哲學諮商的啟示。遠東通識學報,11(1),1-20。
沈清松(1997)。簡樸思想與環保哲學。臺北:立緒文化。
周玉秀、林婷婷(2017)。幸福學校的課程實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12), 180-186。
周武昌(2017)。傾聽孩子內在聲音:112位孩子對話學習的探討。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17,151-178。
周蓮清(2003)。佛洛姆的生平及其人道思想發展背景。社會科教育研究,8,69-89。
林宏濤(譯)(2017)。E. Fromm著。自我的追尋:倫理學的心理學探究(Man For Himself: an inquiry into the psychology of ethics.)。新北:木馬文化。
林秀珍(2003)。J. Dewey教育目的論的辨明與詮釋。教育研究集刊,49(3),93-111。
林秀珍(2015)。老子哲學與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林逢祺(2010)。教育規準論(二版一刷)。臺北:五南。
林惠敏(譯)(2017)。La Puissance de la joie著。喜悅的力量:古代哲學家教你擁抱真正的自己,找到存在的意義(La Luissance de la)。臺北:遠流。
林雅緻(2017)。2017年台灣學童學習狀況調查報告。兒盟瞭望,10,105-110。
邱珮瑜(2016)。自我探究途徑的教師專業發展。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6),125-133。
邱順清、鮑敦媛(2011)。如何實踐「樂活」的生活型態,休閒保健期刊,5,231-238。
柯佳伶、李杏津、陳永男(2009)。異化意涵之探究。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82。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82/82-11.htm。
洪雲濤(2011)。不同父母道德教養方式下的國中學生對身心障礙同儕態度與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6b764p。
洪漢鼎(2008)。當代分析哲學導論。臺北市﹕五南
范熾文、謝月香(2015)。臺灣高等教育產業化之省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9),1-4。
張和平(2006)。弗洛姆〝創發性的愛〞新論。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43(1),13-18。
張芳全(2001)。教育政策導論。臺北:五南。
教育部(2017)。106至109年度中程施政計畫。2017年7月31日。取自:https://depart.moe.edu.tw/ed2100/News.aspx?n=F396C178D5BD3EE4&sms=0E7480E052A6E5AA
梁福鎮(2013)。教育哲學:起源、內涵與問題的探究。臺中市:悅翔。
莊耀輝(2014)。簡單之妙。遠東通識學報,8(1),1-18。
許芳菊(2013)。12年國教,教學不改,很難成功。天下雜誌,536,278-306。
許國賢(2017)。民主社會裡的個人與他者。行政暨政策學報,64,1-35。
郭永玉(2000)。孤立無援的現代人:弗洛姆的人本精神分析。臺北市:貓頭鷹出版。
郭實渝(2014)。教育哲學論文的重要條件-概念分析與邏輯推理。載於林逢祺丶洪仁進主編。教育哲學﹕方法篇(頁343-358)。臺北﹕學富。
陳安琪(2018)。全球化趨勢下教育市場化與家長選擇權在教育現場之應然與實然。學校行政雙月刊,113,83-100。
陳秀容(1992)。佛洛姆(Erich Fromm)的政治思想。臺北市:三民。
傅小英(2010)。佛洛姆生產性的愛。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10(4),5-7。
彭杏珠(2018,1月)。新地球殺手:台灣人每分鐘丟438件衣服。遠見雜誌,2018年1月號,122-130。
彭湘蘭(2012)。女性客體化身體經驗之探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5s26f7。
曾亞雯,王志宏(譯)(2014)。Warren Belasco著。食物:認同、便利與責任(Food: The Key Concepts)。新北市:群學。
曾明遜(2001年,9月)。土地倫理的圖像:從 Faustian 範型到 Leopoldian 範型。載於國立臺北大學地政學系舉辦之「2001年海峽兩岸」土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93-416),臺北市。
游乾桂(1996)。禪與佛洛姆。金色蓮花:佛學月刊,47,84-86。
游乾桂(1998)。用佛療心。臺北:遠流。
程進發(2016)。環境德行倫理學的研究趨勢。應用倫理評論,60,93-121。
黃昆輝(1988)。教育行政學。臺北:東華。
黃武雄(2013)。學校在窗外(教改二十周年紀念版)。新北市:左岸文化。
黃楠森(1998)。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北京:高等教育。
黃聖哲(2017)。生活風格的自我搬演。台灣學誌,15,57-71。
黃誌坤(2001)。後殖民主義對學校文化的衝擊與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13,31-39。
黃薏如(2016)。許我一個美麗的地球:以《道德經》「儉」德為中心。輔英通識教育學刊,3,5-23。
楊思偉(2004)。教育市場化應休矣!師友月刊,450,8-13。
楊婉儀(2009)。生存與超越──對萊維納斯哲學中倫理意義的反思。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50,155-168。
楊深坑(2016)。教育哲學學術性質之歷史發展分析。市北教育學刊,54,1-81。
楊進基(2007)。高等教育市場化下新的學生角色。興國學報,8,65-77。
萬俊人(2000)。佛洛姆。香港:中華書局。
董素芬(2012)。新課程思維下教師意識的覺醒、反思與更新:專業成長取向。臺灣教師專業發展學會學刊,1,35-54。
詹志禹(2017)。實驗創新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與教學季刊,20(4),1-24。
賈馥茗(1979)。教育概論。臺北:五南。
賈馥茗(1983)。教育哲學。臺北:三民。
賈馥茗(1997)。教育的本質。臺北:三民。
賈馥茗(1999)。人格教育學。臺北:五南。
賈馥茗(2003)。教育認識論。臺北:五南。
賈馥茗(2004)。教育倫理學。臺北:五南。
臺灣精神醫學會(譯)(2014)。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著。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册(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新北市 : 合記圖書。
趙永芬(譯)(2017)。Kahlil Gibran著。先知:東方詩哲紀伯倫唯美散文詩集【中英對照‧精裝珍藏版】(The Prophet)。新北:野人。
劉正杰、董旭英(2018)。以同儕關係、從眾行為與認知同理心探討網路霸凌旁觀者之行為傾向。中華心理學刊,60,2,101- 124。
劉宗為(譯)(2015)。E. Fromm著。逃避自由:透視現代人最深的孤獨與恐懼(Escape from freedom)。新北:木馬文化。
劉婉琳(2018)。從《可可夜總會》影片-探討「死後生命」對生者的生命意義啟發。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8),141-144。
劉靖國(2003)。高等教育市場化趨勢之探討―― 教育社會觀點的分析。學校行政雙月刊,28,45‒55。
蔡玉欽(2012)。探索家庭教育與父母親職角色責任相關因素。家庭教育雙月刊,39,21-33。
鄧元忠(1999)。反省史學案例之一:從虛無主義到佔有性個人主義、一類後現代人生觀的發展。歷史學報,27,147-194。
環宇出版社(譯)(1971)。E. Fromm著。希望的革命(The Revolution of Hope)。台北:環宇。
謝國清(2015)。家長的態度是孩子品格養成的關鍵。中等教育,66(4),212-215。
謝雅如(2009)。賈馥茗思想中的教師圖像。教育科學期刊,8(2),55-70。
謝傳崇(2014)。正向領導的關鍵:真誠。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1(4),37-42。
韓欣倫(2016)。如何在家庭中實施全人教育。家庭教育雙月刊,63,66-70。
關山(1980)。佛洛姆最後的談話。國外社會科學動態,12。
嚴平(譯)(1992)。Richard E. Palme著。詮釋學(Hermeneutics)。臺北市:桂冠。
蘇傳桔(2018)。探索教育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教育實踐與省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3),141-145。

西文部分
Baudrillard, Jean. (1998). The Consumer Society: Myths and Structures. London, UK: Sage.
Broudy, H. S. (1961). Building a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New Jersey, NJ: Prentice-Hall, Inc.
Dewey, J. (1933/1998). How we think (Rev. ed.).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Tauber, E.S. (1975). Erich Fromm: Some Biographical Notes. On Erich Fromm’s 75th Year, Contemporary Psychoanalysis, 11(4). Academic press.
Foucault (2005). The Hermeneutics of the Subject, Lectures at the Collège de France 1981-1982, translated by Graham Burchell. New York, NY: Palgrave Macmillan.
Fromm, E. (1955/2012). The Sane Society. London, UK: Routledge.
Fromm, E. (1962/1982). Beyond the chain of illusion: my encounter with Marx and Freud. New York, NY: Holt, Rinehart & Winston. (1st ed.in German,1931)
Fromm, E. (1966/2013). You shall be as gods: A Rad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Old Testament and Its Tradition. New York, NY: Holt, Rinehart & Winston.
Fromm, E. (1983/2018). For the Love of Life. New York, NY: Free Pr.
Fromm, E. (1941/1968). Escape from freedom. New York, NY: Farrar & Rinehart.
Fromm, E. (1947/1969). Man For Himself : an inquiry into the psychology of ethics. Taipei, Taiwan: Zhuang-Yuan.
Fromm, E. (1956 /2006). The art of loving. New York, NY: Harper Perennial.
Fromm, E. (1956/1962). The art of loving. New York, NY: Harper
Fromm, E. (1968). The revolution of hope: toward a humanized technology. New York, NY: Harper & Row
Fromm, E. (1976 /1997). To have or to be? New York, NY: Continuum
Funk, R. (2000). Erich Fromm: His life and ideas. (I. Portman & M. Kunkel, Trans.). New York, NY: continuum.
Giroux, H. A. (1988). Teacher as intellectuals: Toward a pedagogy of learning. Granby, Mass: Bergin & Garvey.
Jenkins, T. N. (1998). Economics and Environment: A Case of Ethical Neglect. Economical Ecological, 26, 151-163.
Krishna Kripalani (1968). Gandhi: A Life. New Delhi: National Book Trust.
Heidegger, M. (1927). Sein und Zeit. Halle, DE: M. Niemeyer.
Neave, G. (1998). Higher education in transition: Twenty-five years on.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8(1), 15-24.
Riesman, D. (1989). The Lonely Crowd.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Schapiro. (1909). Social Reform and the Reformation, Thesi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ulze, Gerhard. (1992). Die Erlebnisgesellschaft: Kultursoziologie der Gegenwart [The Adventure Society: Contemporary Cultural Sociology]. Frankfurt a. M.: Campus.
Cindy, Sui (2014, October 6). The Taiwanese vegetable seller turned philanthropist. BBC New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bbc.com/news/business-28863019
Whitehead, A. N. (1958). The Function of Reason. Boston, MA: Beacon press.
Whitty, G., Power, S., & Halpin, D. (1998). Devolution & choice in education: The school, the state and the market. Buckingham,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
William, J. (1896).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New York, NY: Henry Holt and Company.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