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曾霆羽 Tseng Ting-Yu |
---|---|
論文名稱: |
意構之境—曾霆羽水墨創作研究 “Calligraphic Ink Painting”, “Realistic or Abstract Ink Painting”, and “Deconstructionist Ink Art” – Creation Description by Tseng Ting-Yu |
指導教授: |
王友俊
Wang, You-Jun 李振明 Lee, Cheng-M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7 |
中文關鍵詞: | 水墨 、寫境 、造境 、意構之境 |
英文關鍵詞: | Ink Painting, Calligraphic Ink Painting, Realistic or Abstract Ink Painting, Deconstructionist Ink Art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10 下載:1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首先就水墨畫發展的歷史,做一概念上的釐清。水墨畫從唐代王維開創「渲淡」、「破墨」等表現技法開始,由於契合文人志士「天人合一」等思維,漸漸形成完整之文人畫價值系統,時至西強東漸,在船堅砲利下,知識份子遂提出改革,水墨畫亦進入另一個「改革」的歷程,在啟蒙運動的理性中,現代主義的形式化和進步論中,就水墨的表現語言和圖像結構的拓展上均有豐碩的成果,然而,近幾十年來現代化帶來便利,卻也帶來更多問題,後現代思潮又對理性和進步論等迷思提出反省,水墨畫又進入下一個階段,年輕的水墨畫家對「改革」實已喪失興趣,取而代之的是個人以囁嚅的語境,片斷的詮釋世界。因此筆者以「寫境」、「造境」和「意構之境」三個概念對應水墨發展歷史上的變化。
接著再以「審美精神的轉變」、「表現語言的轉換」和「圖像結構的複合」三個面向來切入分析「寫境」、「造境」和「意構之境」中的同異,在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如遇外來文化,會由外而內漸次質變,如西強東漸當時,首現仿效的就是船堅砲利等外顯,接著才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內化,水墨畫的質變亦如此,先從外顯性的表現語言和圖像結構開始,最後才是審美精神的轉變。
最後則以個人所處當下所面對的生存狀態,做一探討和研究。在後工業社會或稱資訊時代的當下,從自然過渡到人化的自然,從真實過渡到虛擬後,在短暫的不適應期後,虛擬世界又變為人的真實延伸,在一連串的變動中,人的如何面對是筆者創作上所欲探討之課題。
關鍵字:
水墨、寫境、造境、意構之境
This paper begins with an attempt at clarifying the chronological developments of ink painting. It all started when the popularly known poet and important painter of Tang Dynasty, Wang Wei, brought in the innovative techniques such as xuandan(water-and-ink rendering) and pomo(breaking the ink), a fully comprehensive literati painting value system which aims to echo the concept of “reaching perfect harmony between mankind and the great nature” has thus been constructed.
With time going, when solid ships and effective guns broke through Chinese “conservative barriers”, scholars of the time cried for restoration and reform, which has also stimulated ink painting to thrive on stress. Having been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rationality of the Enlightenment, the formality and progressivism of the Modernism, there have been fruitful outcomes in terms of performance and graphical structure of ink painting.
Although modernization did introduce convenience to millions worldwide, there are also demerits. Post-modernism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give rationality and progressivism a second thought. There is not much passion about restoration and reform found in younger generation; as a matter of fact, they are more interested in murmuring their own interpretations of the world. Hence, this paper divides ink art conceptual development into three phases: “calligraphic ink painting”, “realistic or abstract ink painting”, and “deconstructionist ink art”.
“Shift in aesthetic appreciation”, “changes in performance”, and “synthesis of graphical structure” are used as three dimensions to distinguish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the phases mentioned. Every culture evolves, from the surface to the core, whenever it meets the ‘foreign’ counterparts. This explains perfectly why the development of ink painting started with the shift in performance, following by changes in graphical structure, and finally, the shift in aesthetic appreciation.
This paper concludes with a discussion on current environment. So-called “post-industrialized society” or “information age” has altered the world. How we adapt to the changes and trend is the pivotal study for creative researchers.
Keywords: ink painting, calligraphic ink painting, realistic or abstract ink painting, deconstructionist ink art
參考書目
1. Arthur Schopenhauer,《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台北:遠流出版社,1996年11月。
http://tw.myblog.yahoo.com/ji-mi/article?mid=175&prev=277&next=130
2. J.Fisk&J.Hartley,《解讀電視》鄭明椿譯,台北:遠流出版社,1993年1月。
3. Krishan Kumar著,《社會的劇變》蔡伸章譯,台北:志文出版社,民國73年2月。
4. Maria Bakardjieva,《網路社會與日常生活》邱忠融等譯,台北:韋伯文化出版社,2008年1月。
5. Nicholas Abercrombie,《電視與社會》陳芸芸譯,台北:韋伯文化出版社,2000年3月。
6. Paul Levinson,《數位麥克魯漢》宋偉航譯,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0年。
7. 王南溟,《藝術必須死亡》,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6年1月
8. 史作檉,《水墨十講—哲學觀畫》,台北:典藏出版社,民國97年12月。
9. 台灣中華書局辭海編輯委員《辭海》上、中、下冊,台灣:台灣中華書局,民國75年10月第7版。
10. 皮道堅〈筆墨無止境—藝術史邏輯與筆墨問題〉,《朵雲第五十四集—關於筆墨的論爭》。
11. 朱光潛,〈論自然美〉《山水與美學》伍蠡甫編,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12. 何懷碩,《創造的狂狷》,台北:藝術家出版社,民國87年。
13. 李君毅編,〈劉國松研究文選〉,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民國91年。
14. 李長俊,〈談「現代藝術」的界定〉《雄獅美術》,台北:雄獅美術,151期,1983年9月。
15. 李振明,〈文人畫書法性制約的再議〉
16. 李雪莉,〈如何教育你家小宅男小宅女?〉《天下雜誌—迎接宅世代》,台北,天下雜誌,2007年8月。
17. 李澤厚,〈山水花鳥的美〉《山水與美學》伍蠡甫編,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18. 沈柔堅主編,《中國美術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年12月。
19. 易英,〈創造意義〉《江蘇畫刊》,江蘇,1994年1期。
20. 南方朔,〈青山繚繞疑無路〉《狂飆八零—紀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楊澤主編,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21. 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上、下冊,桂冠圖書公司,1988年3月。
22. 高千惠,《藝種不原始》,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4年7月,。
23. 高木森,《自說自畫》,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民國88年9月。
24. 教育部指導,《全國美展專輯》第十三屆、十四屆、十五屆、十六屆和十七屆,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民國81、84、87、91和94年。
25. 郭力昕,《新頻道—電視.傳播.大眾文化》,台北: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26. 陸蓉之,《後現代的藝術現象》,台北:藝術家出版社,民國79年。
27. 陸蓉之,《破後現代藝術》,臺北:藝術家出版社,民國92年7月。
28. 曾肅良,《台灣現代美術大系—意象構成水墨》,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4年12月。
29. 楊小濱,《否定的美學》,台北:麥田出版社,民國84年。
30. 楊澤主編,〈在70與90年代之間—楊澤VS.楊照〉《狂飆80—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台北:時報出版社,1999。
31. 熊碧梧,《中國繪畫中的形與色》,台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89年3月。
32. 劉文潭,《中西美學與藝術評論》,台北:中華文化復興委員會,民國72年7月。
33. 魯虹,《現代水墨二十年》,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年。
34. 盧嵐蘭,《現代媒介文化》,台北:三民書局,2006年。
35. 蕭瓊瑞,《劉國松研究》,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87年10月。
36. 賴瑛瑛,〈西方媒材篇-複合媒體藝術〉《台灣現代美術大系》,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4年。
37. 賴瑛瑛,《台灣前衛六零年代複合藝術》,台北:藝術家出版社,民國79年。
38. 龍應台,〈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台北:中國時報。
39. 應裕康等合編,《中國文化概論》,台北:三民書局,民國77年8月。
40. 謝東山,《當代藝術批評的疆界》,台北: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1995年。
41. 謝東山、朱佩儀,〈前衛水墨-台灣傳統繪畫的最後出路〉,《彩墨藝術文選》。
42. 謝東山主編,《台灣當代藝術》,台北:藝術家出版社,民國72年7月。
參考圖版
1. 王春立,《巨匠與中國名畫—關山月》,台北:台灣麥克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3月。
2. 吳哲夫總編,《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宋畫篇》,台北: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編輯委員會,民國74年12月。
3. 吳超然,《台灣當代美術大系—水墨與書法》,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3年12月。
4. 吳繼濤,《台灣現代美術大系—文人寫意水墨》,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4年12月。
5. 李紅,《中國繪畫全集—元》,浙江: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99年3月。
6. 俞建華,《中國繪畫全集—五代宋遼金》,浙江: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99年6月。
7. 洪文慶主編,《中國名畫賞析二—明代至清中葉繪畫》,台北:錦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1月。
8. 郎紹君,《巨匠與中國名畫—林風眠》,台北:台灣麥克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1月。
9. 孫元明主編,《宋元明清明畫圖錄—山水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2月。
10. 國立故宮博物院,《故宮名畫選粹》,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國62年6月。
11.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八大石濤書畫集》,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民國73年2月。
12. 陳傳席,《巨匠與中國名畫—徐悲鴻》,台北:台灣麥克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月。
13. 陳瓊花,《台灣現代美術大系—鄉土采風水墨》,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4年12月。
14. 陳瓊花,《台灣現代美術大系—鄉土采風水墨》,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4年12月。
15. 曾肅良,《台灣現代美術大系—意象構成水墨》,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4年12月。
16. 番襎,《台灣現代美術大系—寫景造境水墨》,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4年12月。
17. 蕭瓊瑞、林伯欣合著,《台灣美術評論全集—劉國松》,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9年5月。
18. 顏娟英,《台灣美術評論全集—何懷碩》,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