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呂盈瑩 Lu, Ying-Ying |
---|---|
論文名稱: |
琦君《繕校室八小時》的象徵藝術 |
指導教授: |
蔡宗陽
Tsai, Tsung-Ya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6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3 |
中文關鍵詞: | 琦君 、繕校室八小時 、象徵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888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04 下載:6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琦君在文壇上極具影響力,文筆樸實細膩,充滿愛與感動,每篇作品都耐人尋味。作家最聞名的是「懷舊」作品,寄寓內心濃重的思鄉之情,然而1968年出版的社會寫實作品短篇小說集《繕校室八小時》是獨樹一幟的。相較於大眾對於懷舊作品的正面評價,琦君的社會寫實小說並未受到同等的高度注目。其實這部作品有別於一般社會寫實小說,琦君不在作品中極力渲染和表現對社會的「憂患意識」,也不去描寫臺灣人「精神上的創傷」或是「變態心理」,而是極力歌頌讚揚一顆美好的心靈,那就是作家本人的仁愛之心。比起揭露世情,琦君是以滿心的同情同理,喚起世人關懷慈悲,希望在紛亂的社會裡,為人們尋找著愛。
在小說的藝術技巧方面,「社會寫實小說」不必全然寫實,也未必全然虛構,故事情節與人物,有虛有實。作家創作的小說故事,都是真實生活的影射,「象徵」是一種使內涵豐富、方式靈活的表現方式,也是深化主題的一種有效技巧,是小說故事創作不可或缺的一門學問。雖然象徵技巧為小說的必須要素,然各家定義以及分類多歧不一。以三大方向觀之,較為完備,分別是「象徵結構」、「象徵人物」、「象徵事物」,又「象徵結構」分為「尋求」、「涉世」與「犧牲」;「象徵人物」分「個性」與「通性」兩類;「象徵事物」則是以「普遍」與「特定」作分類。從書寫技巧的角度探析琦君《繕校室八小時》,可見作家廣泛採用象徵技巧,有時作為小說的整體構思,在故事情節中蘊含象徵意義或在作品篇名取義上產生全局性的暗寓作用:有時做為局部性的藝術處理,用人名的影射或是事物的設計引人探討。琦君的社會寫實小說《繕校室八小時》的書寫技巧顯然是豐富的,看似簡單的內容、淺白的文字,卻蘊藏了許多文學的象徵藝術意涵。在象徵技巧的運用,亦能達到「圖象震撼力」以及保持「適當的心理距離」所產生的高度藝術美感效果。
六〇年代的臺灣因著時代特殊氛圍,形成的特殊風貌,反映在琦君作品中的是一股正向光明的力量。作家流露的佛家慈悲同理心,一再強調超脫物慾,強調精神論,不只是當時的一帖良藥;於今時今日的臺灣,仍然是一股暖流,為臺灣社會能夠帶來正向光明的希望。因此無論從時代意義或是書寫技巧的角度觀之,琦君《繕校室八小時》有其藝術造詣。
一、專書
(一)琦君作品(依作品發表年代)
1、散文
《女作家自傳》(杭州:中美文化出版社,1972年)。
《煙愁》(臺北:爾雅出版社,1975年2月)。
《留予他年說夢痕》(臺北:洪範書店,1980年10月)。
《千里懷人月在峰》(臺北:爾雅出版社,1981年1 0月)。
《母心似天空》(臺北:爾雅出版社,1981年12月)。
《桂花雨》(臺北:爾雅出版社,1981年12月)。
《細雨燈花落》(臺北:爾雅出版社,1981年12月)。
《燈景懷情舊》(臺北:洪範書店,1983年2月)。
《三更有夢書當枕》(臺北:爾雅出版社,1984年2月)。
《青燈有味似兒時》(臺北:九歌出版社,1988年8月)。
《一襲青衫萬縷情——我的中學生活回憶》(臺北:爾雅出版社,1991 年7月)。
《紅紗燈》(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11月)。
《母心.佛心》(臺北:九歌出版社,2004年12月)。
《讀書與生活》(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1月)。
《媽媽銀行》(臺北:九歌出版社,2005年5月)。
《水是故鄉甜》(臺北:九歌出版社,2006年6月)。
《此處有仙桃》(臺北:九歌出版社,2006年6月)。
《淚珠與珍珠》(臺北:九歌出版社,2006年7月)。
《玻璃筆》(臺北:九歌出版社,2006年9月)。
《與我同車》(臺北:九歌出版社,2006年11月)。
《琦君讀書》(臺北:九歌出版社,2006年12月)。
《琦君說童年》(臺北:三民書局,2008年7月)。
2、散文小說合集
《琦君自選集》(臺北:黎民文化公司,1977年1月)。
《文與情》(臺北:三民書局,1990年8 月)。
《萬水千山師友情》(臺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2月)。
《永是有情人》(臺北:九歌出版社,1998年2月)。
《琦君小品》(臺北:三民出版社,2004年2月)。
《琴心》(臺北:爾雅出版社,2006年3月)。
3、小說
《菁姐》(臺北:今日婦女月刊社,1956年1月)。
《百合羹》(臺北:臺灣開明出版社,1958 年9月)。
《繕校室八小時》(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1月)。
《七月的哀傷》(臺北:驚聲文物出版社,1971年11月)。
《鐘》(臺北:爾雅出版社,1980年9月)。
《橘子紅了》(臺北:洪範書店,1991年9月)。
《菁姐——琦君小說集》(臺北:爾雅出版社,2004年5月)。
《錢塘江畔》(臺北:爾雅出版社,2004年10月)。
(二)修辭專書(依姓氏筆畫排列)
王德春:《修辭學探索》(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年)。
王德春主編:《修辭學語點》(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
王希杰:《漢語修辭學》(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年)。
天津人民出版社、百川書局出版部主編:《中國文學大辭典》,(臺北:百川書局出版社,1993年6月),第6724頁。
朱自清:《詩言志辨》(臺北:開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
成偉鈞、唐仲揚、向宏業主編:《修辭通鑑》(臺北:建宏出版社,1996年)。
李玉:《修無學論文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
沈謙:《修辭學(上冊)》(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1年)。
沈謙:《修辭學(中冊)》(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1年)。
沈謙:《修辭學(下冊)》(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1年)。
沈謙:《修辭方法析論》(臺北:宏翰出版社,1992年)。
沈謙:《文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沈謙:《文心雕龍與現代修辭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杜淑貞:《現代修辭學》(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0年)。
宗廷虎、鄧明以、李熙宗、李金苓:《修辭新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
吳禮權:《修辭心理學》(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吳禮權:《現代漢語修辭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6年)。
吳禮權:《現代修辭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周振甫:《中國修辭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
姚殿芳、潘兆明:《實用修辭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年)。
高辛勇:《修辭學語文學閱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秦牧:《藝海拾貝》(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62年)。
徐炳昌:《篇章的修辭》(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6年)。
唐松波、黃建霖主編:《漢語修辭格大辭典》(臺北:建宏出版社,1996年)。
耿占春《失去象徵的世界 : 詩歌、經驗與修辭》(北京 :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張春榮:《現代修辭學》(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13 年9月),頁16-31。
張春榮:《極短篇的理論與創作》(臺北 爾雅出版社,1999年11月),頁12。
張健:《文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張乃立:《修辭學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1987年)。
陳騤:《文則》(臺北:莊嚴出版社,1979年)。
陳介白:《修辭學講話》(臺北:啟明書局,1958年)。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
陳滿銘:《意象學廣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6年)。
陳滿銘:《篇章結構學》(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5年)。
陳佳君:《篇章縱橫向結構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
陳啟佑《普遍的象徵》(臺北: 業強出版社,1987年)。
陸稼祥、池太寧:《修辭方式力解詞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頁259~260。
傅隸樸:《修辭學》(臺北:中正書局,2000年)。
黃慶萱:《漢語修辭格之研究》(臺北:三民書局,1975年)。
黃慶萱:《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2008年)。
黃麗貞:《實用修辭學「增訂本」》(臺北:國家出版社,2004年)。
黃民裕:《辭格彙編》(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黃永武:《字句鍛鍊法》(臺北:洪範書局,2002年)。
黃晉凱《象徵主義.意象派》(北京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
趙滋蕃:《文學原理》(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董季棠:《修辭析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
劉勰:《文心雕龍》(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93年)。
劉勰著、王更生注譯:《文心雕靈讀本》(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10月)。
劉亞猛:《追求象徵的力量 : 關於西方修辭思想的思考》(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
駱小所:《現代修辭學》(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蔡宗陽:《陳騤《文則》新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蔡宗陽:《修辭學探微》(臺北:文史著出版社,2001年)。
蔡宗陽:《文法與修辭》(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
蔡宗陽:《應用修辭學》(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1年)。
蔡宗陽:《文法與修辭探驪》(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9年)。
蔡謀芳:《表達的藝術 : 修辭二十五講》(臺北:東大出版社,1990 年)。
鄭業建:《修辭學》(臺北:中正書局,1946年)。
黎運漢、張維耿:《現代漢語修辭學》(臺北:書林出版社,1991年)。
譚永祥:《漢語修辭美學》(北京:北京語言學院,1992年)。
籐慧群:《語法修辭關係新論》(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嚴雲受、劉峰杰《文學象徵論》(合肥 : 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1995年)。
(三)美學專書(依姓氏筆畫排列)
〔義〕克羅齊:《美學原理•美學綱要》(臺北:正中出版社,1989年)。
姚一葦:《藝術的奧秘》(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68年)。
王一川:《修辭論美學》(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王立:《中國文學主題學——意象的主題史研究》(濟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
王秀雄:《美術心理學》(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1991年)。
朱立元主編:《現代西方美學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年)。
朱光潛:《美的生活》(臺北:利大出版社,1988年)。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北:頂淵文化,2003年)。
朱光潛:《西方美學史》(臺北:頂淵圖書,2001年)。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臺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
李澤厚:《美學四講》(臺北:人間出版社,1988年)。
李澤厚:《美的歷程》(臺北:金楓出版社,1991年)。
李澤厚:《美學論集》(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新訂版)。
吳曉:《詩歌與人生:意象符號與情感空間》(臺北:書林出版,1995年)。
吳功正、陸治平:《小說美學》(臺北:五南圖書,1993年)。
宗白華:《美學的散步》(臺北:洪範書店,2001年)。
金健人:《小說結構美學》(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
金劍:《美學與文學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浦安迪:《中國敘事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凌繼堯:《美學的十五堂課》(臺北:五南圖書,2007年)。
馬采:《哲學與美學文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4年)。
張法:《美學導論》(臺北:五南圖書,2004年)。
張肇祺:《美學與藝術哲學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張堂錡:《現代小說概論》(臺北:五南出版社,2003年10月),頁92。
陳望道:《美學概論》(臺北:文靜出版社,1984年)。
曾祖蔭:《中國古代文藝美學範疇》(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黑格爾:《美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9年)。
劉熙載:《藝概》(臺北:廣文書局,1969年)。
劉文潭:《美學新鑰》(臺北:臺北商務印書館,2004年)。
錢谷融、魯樞元:《文學心理學》(臺北: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1990年)。
簡宗梧:《現代文學欣賞與創作》(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87年)。
龍協濤:《文學解讀與美的再創造》(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3年)。
羅宗濤、張雙英:《臺灣當代文學研究之探討》(臺北:萬卷樓圖書出版社,1999年)。
(四)其他專書(依姓氏筆畫排列)
〔瑞〕卡爾.榮格著,龔卓軍 譯:《人與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的總結》(臺北:立緒文化出版社,2005年)。
〔德〕卡西爾:《人論》(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年)。
〔美〕佛斯特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臺北:志文出版社,1974年)。
〔奧〕佛洛伊德著 葉頌壽譯:《精神分析引論》(臺北:志文出版社,1985年)。
〔美〕蘇珊.朗格著 劉大基,傅志強,周發祥譯:《情感與形式》(北京:中國社會學出版社1986年)。
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方忠:《20世紀臺灣文學史論》(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4年)。
仇小屏:《深入本的一把鎖匙──章法教學》(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2年)。
仇小屏:《放歌星輝下──中學生新師引導閱讀指引》(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
古繼堂:《臺灣小說發展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朱棟霖、丁帆、朱曉進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上下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
宇文正:《永遠的童話:琦君傳》(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
李清崑著:《唯物史觀與哲學史 : 普列漢諾夫哲學史研究評述》(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
李仕芬:《愛情與婚姻:臺灣當代女作家小說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李麗玲《五O年代國家文藝體制下臺籍作家的處境及其創作初探》,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7月。
吳曉東:《象徵主義與中國現代文學》(合肥:教育出版社,2000年)。
何寄澎主編:《散文批評》收在《臺灣當代文學評論大系》第5冊(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周芬伶:《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12──琦君》(臺南:臺灣文學館,2011年)。
周伯仍:《現代小說論》(臺北:三民書局,1988年)。
周策縱等著:《五四與中國》(臺北:時報文化,1979年)。
林海音:《剪影話文壇》(臺北:遊目族文化事業,2000年)。
邱貴芬:《日據以來臺灣女性作家小說選讀》(臺北:女書文化,2001年)。
唐荷:《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臺北:揚智出版社,2003年)。
張堂錡:《現代小說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3年)。
張瑞芬:《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論集》(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梅家玲:《性別論述與戰後台灣小說發展》(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張堂錡:《現代小說概論》(臺北:五南圖書,2003年)。
許俊雅、應鳳凰、鍾宗憲主編:《現代小說讀本》(臺北:揚智文化出版社,2004年)。
許榮哲:《小說課》(臺北:國語日報出版社,2010年)。
陳建忠等合著:《台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陳碧月:《小說創作的方法與技巧》(臺北:威秀資訊科技,2003年)。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出版社,2011年)。
陳芳明、張瑞芬編:《五十年來臺灣女性散文》(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陳玉玲編:《臺灣文學讀本》(臺北:玉山出版社,2000年)。
陳義芝主編:《簷夢春雨——當大臺灣二十大散文明家選集》(臺北:朱衣出版社,1994年)。
陳義芝主編:《散文20家》(臺北:九歌出版社,1998年)。
陳義芝編:《散文教室》(臺北:九歌出版社,2006年)。
章方松:《琦君的文學世界》(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張春榮:《現代散文廣角鏡》(臺北:爾雅出版社,2001年)。
康家瓏:《中國語文通話》(臺北:雲龍出版社,1993年)。
傅騰霄:《小說技巧》(臺北:洪葉文化,1996年)。
聞一多:《聞一多全集》(北京:三聯書店出版社,1982年)。
楊明《鄉愁美學:1949年大陸遷臺作家的懷鄉文學》(臺北:秀威資訊出版社,2010年10月),頁2。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96年)。
游喚、張鴻聲、徐華中:《現代散文精讀》(臺北:五南出版社,1998年)。
齊邦媛:《千年之淚》(北京:爾雅出版社,1990年)。
齊邦媛:《霧漸漸散的時候-台灣文學五十年》(北京:九歌出版社,1998年)。
黎活仁:《盧卡契對中國文學的影響》(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樊洛平:《臺灣當代女性小說史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6年)。
錢鐘書:《管錐篇》(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鍾怡雯、陳大為編:《天下散文選》(臺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01年)。
鍾怡雯:《聽說》(臺北:九歌出版社,2005年)。
應鳳凰編:《漫遊與獨舞:90年代臺灣女性散文論集》(臺北:秀威資訊,2007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欣賞》(臺北:東大圖書,1978年)。
鄭明娳:《當代臺灣女性文學論》(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3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0年)。
羅盤:《小說創作論》(臺北:東大圖書,1980年)。
嚴明、樊琪:《中國女性文學的傳統》(臺北:洪葉文化,1999年)。
二、論文
(一)期刊論文(依發表時間排列)
茅盾:〈我們現在可以提倡表象主義的文學嗎?〉,《小說月報》,第11卷第2期,1920年2月。
郭嗣汾:〈我所認識的琦君〉,《幼師文藝》,103,1963年5月,頁21。
書評書目編:〈作家話像——琦君〉,《書評書目》,12,1974年4月,頁70-72。
鄭明娳:〈一花一木耐溫存〉,《幼獅文藝》,263,1975年11月,頁56-73。
季季:〈當代八位女作家——琦君〉,《文藝月刊》,105,1978年3月,頁19-21。
林依潔:〈〈留予他年說夢痕〉裡兩個交疊的夢境〉,《明道文藝》,60,1981年3月,頁42-45。
齊邦媛:〈自然處見才情-—琦君〈詞人之舟〉序〉,《書和人》,414,1981年5月,頁6-8。
詹悟:〈歌唱人生-—讀琦君的《燈景舊情懷》〉,《中國語文》,53-1,313,1983年7月,頁4-6。
沈謙:〈愛的世界-讀琦君的《想念荷花》〉,《幼獅少年》,85,1983年11月,頁118-121。
張素貞:〈五十年代小說管窺〉,《文訊》,9,1984年3月,頁83-110。
潘夢園:〈魂牽夢縈憶故鄉-試論琦君懷鄉思親的散文〉,《暨南學報》,4,1984年10月,頁81-87。
陳信元:〈影響琦君一生的國文老師——浙東詞人夏承燾〉,《國文天地》,4,1985年9月,頁11-15。
李源:〈一個寂寞的歌人——論琦君的創作〉,《廣東社會科學》,3,1986年1月,頁99-107。
黃美惠:〈琦君作品十二度上《讀者文摘》——述寫作歷程特別感謝秦法官〉,《民生報》,1986年1月4日,版9。
鄒德莉:〈評析琦君《故鄉的桂花雨》〉,《中國語文》,82-1,487,1988年1月,頁80-87。
應平書:〈琦君的赤子情懷〉,《文訊》,36,1988年6月,頁208-214。
張默芸:〈臺灣文壇閃亮的恆星——琦君散文小說作品評析〉,《福建論壇》,4,1988年8月,頁48-52。
陳冰原:〈留與他年說夢痕,一花一木耐溫存——臺灣作家琦君的生活和作品〉,《溫州師院學報》,2,1989年1月,頁54-60。
黃秋芳:〈希世的珍奇-追尋琦君的眼睛〉,《明道文藝》,160,1989年7月,頁16-24。
沈謙:〈特定的象徵〉,《明道文藝》,178,1991年1月,頁140-160。
應平書:〈赤子之心,和藹之貌——琦君是文壇永遠的常青樹〉,《九歌雜誌》,130,1991年12月,版1。
朱白水:〈琦君享譽文壇四十年〉,《文訊》,37,76,1992年2月,頁99-100。
楊鴻銘:〈象徵與短語的寫法〉,《中國語文》,91-1,541,1992年7月,頁28-35。
張默芸:〈琦君論〉,《江蘇社會科學》,3,1994年1月,頁107-112。
蔡宗陽:〈中學修辭講座——象徵的解說與活用〉,《國文天地》,117,1995年2月,頁67-71。
蔡宗陽:〈中學修辭講座——譬喻與象徵的比較〉,《國文天地》,118,1995年,3月,頁64-67。
慧美:〈充滿愛意和溫情的生命之旅--淺談琦君散文的藝術風格〉,《當代文壇》,5,1995年5月,頁57-58。
鄒桂苑:〈琦君研究資料彙編〉,《文訊》,77,115,1995年5月,頁98-108。
詹悟:〈棄婦的輓歌--讀琦君的《橘子紅了》〉,《書評》,22,1996年8月,頁16-18。
詹悟:〈但得此心春長滿--讀琦君的《萬山千水師友情》〉,《明道文藝》,249,1996年12月,頁78-79。
邱瓊慧:〈從《青燈有味似兒時》認識琦君的世界〉,《中國語文》,83-6,498,1998年12月,頁69-74。
范銘如:〈臺灣新故鄉--五十年代女性小說〉,《中外文學》,28-4,1999年9月,頁106-125。
唐淑貞:〈世間萬事轉頭空--讀琦君《髻》一文〉,《中國語文》,86-1,511,2000年1月,頁52-55。
田澤娟:〈《淚珠與珍珠》主題探微〉,《語文教學與研究》,19,2000年10月,頁28。
彭瑞金:〈戰後的臺灣小說〉,《國文天地》,16-7,187,2000年12月,頁61-67。
翁細金:〈琦君散文的一種解讀〉,《溫州師範學院學報》,2,2001年4月,頁35-38。
張瑞芬:〈鞦韆外的天空--學院閨秀散文的特質與演變〉,《逢甲人文社會學報》,2,2001年5月,頁73-96。
陳芳明:〈反共文學的形成及發展〉,《聯合文學》第199期,2001年5月號,頁149-160。
周杏芬:〈從〈髻〉看琦君洞達世情的人生體悟〉,《國文天地》,17-4,196,2001年9月,頁59-60。
陳碧月:〈淺談琦君《橘子紅了》所呈現的意義〉,《台灣文學評論》,1-2,2001年10月,頁220-228。
應鳳凰:<鍾肇政與五、六十年代臺灣文化生產場域>,鄭炯明編:《越浪前行的一代 : 葉石濤及其同時代作家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春暉出版社,2002年2月)。
樸月:〈琦君的《橘子紅了》〉,《明道文藝》,311,2002年2月,頁134-139。
魏赤:〈臺灣女作家琦君的散文世界〉,《臨浙師範學院學報》,24-1,2002年2月,頁87-90。
余志挺:〈阮籍文學中「象徵」修辭格的運用與意涵〉,《東方人文學誌》,1,
2002年03月。頁173-198。
符立中:〈與舊景鄉情告別--琦君〉,《幼獅文藝》,100-4,586,2002年10月,頁14-15。
魏赤:〈眼因淚而清明,心因憂患而溫厚-論琦君的散文(上)〉,《國文天地》,17-5,197,2002年10月,頁51-54。
魏赤:〈眼因淚而清明,心因憂患而溫厚-論琦君的散文(下)〉,《國文天地》,17-6,198,2002年11月,頁51-54。
林秀蘭:〈琦君的社會寫實小說--《繕校室八小時》〉,《文訊》,207,2003年1月,頁10-12。
楊俊華:〈論臺灣女作家琦君的懷舊散文〉,《華南師範大學學報》,1,2003年2月,頁48-51。
古慧芬:〈琦君及其筆下童年時期的人物〉,《國文天地》,18-10,214,2003年3月,頁16-26。
陳素芳:〈資深女作家現況(上)--琦君:永是有情人〉,《文訊》,209,2003年3月,頁29-30。
王怡心:〈琦君小說中的女性意識〉,《東吳中文研究集刊》,10,2003年9月,頁283-295。
王怡心:〈從物化、焦慮見琦君小說中的女性意識〉,《中國語文》,93-4,556,2003年10月,頁76-84。
應鳳凰、鄭秀婷:〈戰後臺灣文學風華--五O年代女作家系列(之二):琦君〉,《明道文藝》,346,2005年1月,頁36-41。
張瑞芬:〈琦君散文及五O、六O年代女性創作位置〉,《台灣文學學報》,6,2005年2月,頁121-157。
黃渭珈:〈剪不斷的母子情--論琦君的親情書寫〉,《中國語文》,97-4,580,2005年10月,頁86-95。
姚皓華:〈琦君思鄉懷人散文研究〉,《渤海大學學報》,27-6,498,2005年11月,頁29-31。
王鵬:〈布寧「藝術哲學三部曲」的死亡詩學基調是如何構成的?〉,《俄語學報》,10,2006年10月。頁59-83。
仲文婷:〈論琦君懷舊散文的小說化書寫〉,《世界華文文學論壇》,3,2006年3月,頁25-27。
高淑芬:〈《琦君傳》外說琦君--專訪傳記作者宇文正〉,《幼獅文藝》,629,2006年5月,頁92-95。
陳希林:〈為人為文,真誠無偽〉,《中國時報》, 2006年6月8日,版E8。
李瑞騰編:〈永恆的溫柔--琦君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琦君研究中心,2006年7月。
李瑞騰編:〈新生代論琦君-琦君文學專題研究論文集〉,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琦君研究中心,2006年7月。
林家成:〈琦君--永是友情人〉,《書香遠傳》,38,2006年7月,頁40-43。
姚宜瑛:〈雨聲滴零憶舊情--悼琦君姊〉,《文訊》,249,2006年7月,頁30。
張瑞芬:〈細雨燈花落-懷想琦君與其散文〉,《文訊》,249,2006年7月,頁40-43。
畢樸:〈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送別琦君〉,《文訊》,249,2006年7月,頁31。
陳素芳:〈漸行漸遠還深-二十年書信往返念琦君〉,《文訊》,249,2006年7月,頁32-36。
黃靜嘉:〈幾段因緣記琦君〉,《文訊》,249,2006年7月,頁37。
詹悟:〈夜半琦君入夢來〉,《文訊》,249,2006年7月,頁38-39。
朱才華:〈春風化雨潤心田--論琦君散文中的母親形象〉,《哈爾濱學院學報》,27-8,2006年8月,頁93-97。
季焦森:〈悼念琦君表姊〉,《傳記文學》,89-2,531,2006年8月,頁137-142。
張錦德:〈落筆之處都有人間淨土--紀念永遠純真作家琦君〉,《人生雜誌》,276,2006年8月,頁70-72。
章方松:〈雨天的思念〉,《溫洲瞭望》,17,2006年11月,頁72-74。
尹詩:〈植根故鄉文化的吟唱-琦君作品探析〉,《世界華文文學論壇》,1,2007年1月,頁25-28。
戴惠:〈琦君的小說創作〉,《綜合天地》,2007年2月,頁88-80。
莊斐喬:〈花木溫存--論琦君的花卉散文〉,《中國語文》,100-3,597,2007年3月,頁81-95。
彭歌:〈溫柔敦厚、風華自蘊--琦君與李唐基〉,《文訊》,257,2007年3月,頁56-58。
趙淑俠:〈懷念文壇的大姐們〉,《傳記文學》,90-4,539,2007年4月,頁94-102。
楊俊華:〈論琦君散文的積極心理學智慧〉,《華南師範大學學報》,2,2007年4月,頁57-158。
陳徵毅:〈文壇長青樹-琦君〉,《中外雜誌》,81-6,484,2007年6月,頁140-142。
具春林:〈琦君小說《七月的哀傷》的敘事藝術〉,《名作欣賞》,14,2007年7月,頁84-87。
李偉:〈琦君小說的審美觀照〉,《語文學刊》,18,2007年9月,頁81-83。
孫輝:〈走進琦君的散文世界〉,《現代語文》,10,2007年10月,頁91-92。
葉依儂:〈棄婦的輓歌-論琦君《橘子紅了》之象徵技巧〉,《國文天地》,23-7,271,2007年12月,頁54-58。
李偉:〈幽暗的女性聲音——琦君小說解讀〉,《江蘇鹽城師範大學學報》,224002,2007年12月,頁25-27。
鄭仁佳:〈琦君(一九一七-二OO六)〉,《傳記文學》,92-1,548,2008年1月,頁134-149。
葉依儂:〈封建婚姻的斑駁痕跡-析論琦君《橘子紅了》中之婦女處境〉,《國文天地》,23-11,275,2008年4月,頁70-74。
戴勇:〈大愛無涯,鄉愁滿天-論琦君散文的母題抒寫〉,《哈爾濱學院學報》,30-10,2009年10月,頁100-105。
謝淑慧:〈佛緣、人生與文學藝術表現-琦君散文中的佛理〉,《中國語文》,632,2010年2月,頁96-112。
張春榮:〈修辭的繪畫性〉,《國文天地》,329,2012年10月,頁82-88。
(二)學位論文(依發表年代排列)
1、琦君相關論文
邱珮萱:《琦君及其散文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
陳雅芬:《琦君小說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陳瀅如:《琦君兒童散文的傳記性》,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陳姿宇:《琦君散文人物刻劃研究》,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王怡心:《琦君小說主題內涵與人物刻畫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
陶玉芳:《琦君散文在國小教育上的價值與應用》,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張秀絹:《林海音小說創作研究--以人物刻畫為主》,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鄭君潔:《論琦君的書寫美學和生活風格》,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張林淑娟:《琦君《橘子紅了》敘事美學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5。
林鈺雯:《琦君散文的抒情傳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
林致妤:《現代小說與戲劇跨媒體互文性研究:以橘子紅了及其改編連續劇為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李姝嫻:《五O年代女性懷舊散文研究》,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
陳彙心:《艾雯散文美學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
王琢藝:《舊時代的棄婦輓歌─-琦君小說《橘子紅了》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
張西燕:《琦君小說中女性意識書寫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
趙立寰:《林海音小說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語文教學碩士論文,2007。
廖雅玲:《《橘子紅了》女性意識研究--以小說與電視劇為文本的考察》,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陳怡村:《琦君懷鄉散文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
王勛鴻:《君臨之側,閨怨之外──五六十年代臺灣女性文學研究》,山東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王育美:《琦君書信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
陳春梅:《歷久彌新的舊夢-論中國傳統文化對琦君散文創作的影響》,蘇州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戴勇:《琦君散文創作論》,華僑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粘美雅:《琦君文學風格之研究》,明道大學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蘇曉玲:《琦君散文在國中國文教學應用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中國文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9。
吳淑靜:《永遠的溫柔~論琦君的懷舊散文 》,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
許馨勻:《溫柔敦厚之筆寫真善美之文琦君小說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陳妤姍:《琦君及其《菁姐》小說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潘星伃:《中譯英銜接手段對連貫的影響:以《琦君散文選中英對照》為例》,長榮大學翻譯學系碩士論文,2010。
莊明珠:《母親在琦君散文中的形象及其影響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
謝欣晴:《琦君散文融入國小品格教育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
廖惠玲:《琦君散文中的慈悲護生書寫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朱家霈:《中英對譯文學作品在華語文讀寫教學之運用研究──以《琦君散文選中英對照》為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游雲卿:《點滴話前塵─琦君憶舊作品與重覆敘寫的探究》,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
王宇雯:《琦君飲食散文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
黃佩芬:《琦君散文中的兒童視角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
魏緗慈:《臺灣女性散文家的童年書寫—以琦君、林海音、林文月和張曉風為中心》,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
楊璦寧:《林海音《城南舊事》與琦君《桂花雨》中所呈現的懷舊抒寫》,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陳丘惠:《由物所體現的生命意義與開展─琦君散文之敘事分析》,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周政華:《性別與空間─琦君、林海音與劉枋遷台初期之短篇小說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
塗惠雯:《文學文物典藏與捐贈互動之研究—以國立臺灣文學館琦君與姚一葦之文物捐贈為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蔡佩容:《鄉愁成「果」──試論琦君、王童以女性為主的離散敘事》,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
范康文:《國小六年級實施班級讀書會之行動研究──以琦君散文作品為例》,玄奘大學應用外語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4。
2、象徵相關論文
南炫朱:《老舍短篇小說象徵性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黃漢疇:《符號學理論的應用——以耶穌五則比喻的文學象徵詮釋為例》,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03。
方怡潔:《地景、風水與儒商文化:雲南和順僑鄉的民間文化與國家象徵實踐》,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鄭統政〈以象徵、明喻、暗喻進行網頁圖像設計之研究〉,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所碩士論文,2004。
陳春玉:《《山海經》蛇類之寓意與象徵的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曾廣維:《法國大革命時期「自由」的理解、象徵與認同(1789-1795)》,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郭品惠:《黑格爾《美學講演錄》中「象徵型藝術」之研究》,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鄭統政:《以象徵、明喻、暗喻進行網路首頁圖像設計之研究》,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班,2005。
石武耕:《Kuso:對象徵秩序的裝瘋賣傻》,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丁美華:《象徵表現手法於公益海報設計之應用研究─-以救助危機家庭及防治家暴海報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蘇敏如:《中國水界神異動物象徵研究──以《太平廣記》魚、龜、蛇、龍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7。
劉慧珠:《在介入與隱遁之間───七等生文學中的沙河象徵》,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論文,2008。
陳樺蓁:《李商隱詩的象徵藝術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
賴美娟:《以皮爾士記號觀點探討《詩經》中常見的鳥獸名物及其象徵意義》,高雄師範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黃天佑:《敘事性圖畫書象徵分析模式建構之研究》,臺中技術學院商業設計系碩士論文,2008。
陳重佑:《成年男性父子衝突中的「離」與「合」:以象徵隱喻圖卡為媒介之敘說研究》,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孫翼華:《幽微裡的象徵:當代水墨創作意象中的陰柔氣質與指涉意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09。
邱慧敏:《由《封神演義》動物形象之象徵意涵看角色形塑》,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2010。
郭皓安:《福田繁雄公益海報表現手法與象徵性研究》,臺南應用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王君瑜:《布希亞的現代社會與象徵交換理論——以《象徵交換與死亡》為例》,淡江大學法國語文學系碩士班,2011。
葉承鑫:《文化襲產象徵性意涵對大學生態度與造訪暨參與保存意願之影響》,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王華生:《沈從文小說的象徵藝術》,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
許鈺佩:《布洛克詩歌中顏色意象象徵的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俄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
梁家毓:《文學作品中修辭字義系統研究——以葉夫圖申科「自然」主題象徵聯想意義為例》,中國文化大學俄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
陳裕昇:《「西現林黛玉」─—象徵主義運用於現代服裝設計之研究》,嶺東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黃凱馨:《比喻與象徵——黃凱馨圖文創作論述》,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造型藝術碩士班,2012。
張亦渝:《華語學齡兒童溝通及語言能力測驗: 象徵性語言分測驗之編製》,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語言治療碩士論文,2012。
賴玉如:《書法在當代海報設計之象徵性》,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碩士論文,2012。
陳柔均:《古典與新詮-張曼娟作品中的情愛意識及其意象表徵》,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語文教學碩士論文,2013。
郭登瑀:《論神話故事中動植物圖像的象徵性意涵與其創作表現形式》,中國文化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14。
張蕙雯:《頭版新聞標題的語法特徵及語言變異偏離現象之探析--以聯合報及蘋果日報為研究範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