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葉上民
Ye, Shang-Min
論文名稱: 澎湖縣跨領域美感教育地方文化知識融入課程之研究:2019-2021
Local Cultural Knowledge of Penghu Integrated into the Cross-Disciplinary Aesthetic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Taiwan: 2019-2021
指導教授: 黃純敏
Huang, Chuen-Min
口試委員: 田耐青
Tyan, Nay-Ching
趙惠玲
Chao, Huei-Ling
黃純敏
Huang, Chuen-Min
口試日期: 2022/07/21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8
中文關鍵詞: 在地全球化地方文化知識美感素養跨領域美感教育跨領域美感課程模組
英文關鍵詞: aesthetic literacy, cross-disciplinary aesthetic education (CDAE), curriculum modules for CDAE, local cultural knowledge, logloblization
研究方法: 半結構式訪談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1253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3下載:3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分析澎湖縣中小學2019-2021年跨領域美感教育課程方案的在地運作與實踐智慧,而後檢視其課程方案融入何種顯性與隱性的地方文化知識,進而探討有關地方文化與全球視野橋接融整的可行策略。透過檔案文件分析、教師與專家學者訪談獲得重要資料以回答研究問題。
    綜整上述資料,本研究主要發現有六項:第一,海洋環境是課程取材優勢,偏鄉人力負荷是課程設計劣勢;第二,生命力強的榕樹精神與百折不撓的天人菊精神是其實踐智慧;第三,提升課程國際視野與嘗試不同藝術領域是有待澎湖面對的挑戰;第四,顯性文化可分為地景物種、名勝古蹟、歷史民俗、傳說故事、俗語歌謠、傳統產業,如玄武岩、乞龜文化、褒歌、牽罟等,隱性文化分為社會思維、道德傳統、價值觀念,如巡視石滬勤奮刻苦的美德、應知澎湖事的在地認同、活化並推廣 地方文化的己任等;第五,課程融入地方文化知識缺乏跨文化教學互動與宗教信仰主題;以及第六,在澎湖地方文化橋接融整全球視野的可行策略包括:從澎湖、臺 灣和全球三層面審視敏覺周遭生活事物,將澎湖在地特色由「點」連成「面」加以發展,以跨領域美感素養切入澎湖在地議題,再思澎湖地方文化的推廣價值與意義,透過網路社群、雙語友善、景點營造增加課程亮點的可親近性,以及組成校內外的計畫整合專業團隊。最後,依研究發現,提供澎湖縣跨領域美感教育課程樣態與未來研究的建議。

    This research analyzed the operation and practical wisdom of cross-disciplinary aesthetic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Penghu County (2019-2021), examined what explicit and implicit local cultural knowledge is incorporated into the curriculum plan and explored the feasible strategy about the bridging between local culture and global vision. Key information is obtained through document analysis and interviews with teachers and experts to answer research questions.
    There are mainly six findings in this research. First, rural schools have the advantage of natural environment, while the teaching load is heavy. Second, deepening the curriculum and persistent practical wisdom. Third, the challenge to jump out of the visual arts and expand global vision. Fourth, explicit culture can be divided into six categories: landscape species, historical sites, historical folklore, legend stories, sayings and songs, traditional industries, such as basalt, lantern festival turtle culture, praise songs and Taiwanese beach seine. And implicit culture is divided into thinking, moral and values, such as diligent virtue, local identity, responsibility to promote local culture. Fifth, the integration of local culture knowledge lacks Intercultural teaching and religious culture. Sixth, strategies to bridge local culture and global vision, including: to view the things around life through the local, national and global vision; to develop local characteristics widely; to arouse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the local issue from cross-disciplinary aesthetic literacy; to rethink why local culture is worthy to promote; to increase the accessibility through online communities, bilingual friendly, and creating attractions; and to combine business thinking and local resource.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some recommendations are provided.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10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1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美感教育與跨領域美感教育的理論 15 第二節 跨領域美感教育課程與國際視野的論述 22 第三節 地方文化知識的內涵與融入課程相關研究 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43 第一節 研究概念架構 43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實施 4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54 第四節 研究信實度與研究倫理 5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9 第一節 澎湖縣跨領域美感教育課程的地方特色、實踐智慧與挑戰 59 第二節 澎湖縣跨領域美感教育課程方案展現的地方文化知識 75 第三節 澎湖縣跨領域美感教育在地與全球的橋接融整 9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5 第一節 結論 105 第二節 建議 108 後記 111 參考文獻 113 附錄 125 附件一 第三期澎湖縣跨領域美感教育課程方案清單 125 附件二 半結構式訪談題綱 127 附件三 澎湖縣文化資產清單 129 附件四 課程訪談資料分析編碼表 135 附件五 第三期澎湖縣跨領域美感教育顯性與隱性文化資料對照表 136

    壹、中文文獻
    Crang, M.(2003)。文化地理學〔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巨流。(原著出版年:1998)
    Cresswell, T.(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徐苔玲、王志弘譯〕。群學。(原著出版年:2004)
    Croce, B.(2018)。美學原理〔朱光潛譯〕。五南。(原著出版年:1904)
    Erickson, H. L. & Lanning, L. A.(2021)。邁向概念為本的課程與教學:如何整合內容與歷程〔李秀芬、林曦平、李丕寧譯〕。心理。(原著出版年:2013)
    Fraenkel, J. R., Wallen, N. E. & Hyun, H. H.(2013)。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楊孟麗、謝水南譯,第2版〕。心理。(原著出版年:2012)
    Geertz, C.(2002)。地方知識〔楊德睿譯〕。麥田。(原著出版年:1983)
    Jenks, C.(1998)。文化〔俞智敏、陳光達、王淑燕譯〕。巨流。(原著出版年:1993)
    Lyotard, J. F.(2019)。後現代狀態:關於知識的報告〔車槿山譯,第3版〕。五南。(原著出版年:1979)
    Neuman, W. L.(2009)。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朱柔若譯〕。揚智。(原著出版年:2003)
    Tomlinson, J.(2007)。文化與全球化的反思〔鄭棨元、陳慧慈譯〕。韋伯文化。(原著出版年:1999)
    Waters, M.(2000)。全球化〔徐偉傑譯〕。弘智。(原著出版年:1995)
    王禕慈(譯)(2021)。文化區與全球化:介於人類學、認識論和倫理學之間。文化研究,12,63-69。
    卯靜儒、張建成(2005)。在地化與全球化之間:解嚴後臺灣課程改革論述的擺盪。臺灣社會學研究,5(1),39-76。
    田耐青(2011)。由全球與國際教育指導方針談全球教育內涵。載於陳麗華、田耐青等(合著),打造世界公民的12個方案:全球教育理論與實踐(75-98)。高等教育。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2016)。《院總第887號 政府提案第15350號之996》,頁報1568。取自https://lci.ly.gov.tw/LyLCEW/agenda1/02/pdf/09/01/08/LCEWA01_090108_00233.pdf
    任慶儀(2009)。課程統整的設計與應用。社會科教育研究,14,151-169。
    何俊青(2020)。原住民族文化課程在偏鄉技術型高中的實施困境與出來。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9),132-136。
    吳子林(2021)。文化交往或對話可能嗎:論東西方文化的和合創生。人文雜志,304,60-69。
    吳美瑤(2019)。全球視野、在地理解:臺灣偏鄉教育的難題與未來。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19,1-6。
    吳英明(2007)。在地全球化的城市創能治理—以高雄市政府公教人力發展局為例。研考雙月刊,31(5),51-62。
    吳英明(2007)。在地全球化的城市創能治理—以高雄市政府公教人力發展局為例。研考雙月刊,31(5),51-62。
    吳清山(2019)。仁川宣言。教育脈動,18,1。
    吳清山(2021)。學習羅盤。教育研究月刊,328,128-129。
    吳紹群(2020)。中小學教師參與博物館STEAM教育推廣活動之研究-以故宮STEAM教師工作坊為例。博物館學季刊,34(3),83-105。
    吳錦勳(2021)。與孩子一同編織未來:誠致的KIST實踐經驗。遠見天下文化。
    吳麗君、田耐青(2020)。臺灣師資培育機構的國際化:一個案例的故事。台灣教育研究期刊,1(1),51-72。
    宋宗樺、林雅芳(2021)。把世界帶進來—偏鄉學校推動國際教育之探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0(2),40-45。
    李敏瑜、鄒文莉(2022)。中小學國際教育雙語課程規劃之探究。教育研究月刊,338,48-62。
    李雅婷(2011)。建構美感教育課程發展之質性研究。教育研究學報,45(2),1-28。
    周芬伶(2016)。美學課。九歌。
    周淑卿、王郁雯(2019)。從課程統整到跨領域課程:臺灣二十年的論述與問題。教育學報,47(2),41-59。
    房思宏(2004)。全球化。揚智。
    拉互依.倚岕(2008)。是誰在講什麼樣的知識—地方知識實踐與Smangus(司馬庫斯)部落主體性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生態學研究所。
    林小玉(2015)。美感教育在二十一世紀的時代性。台灣教育,693,16-29。
    林小玉(2021)。跨領域美感教育課程之分析歸納與音樂之融整實施。載於趙惠玲、黃純敏(主編),萃藝成美:跨領域美感課程精選集(32-3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林文鎮(2006)。澎湖在地研究的回顧與前瞻。載於王國裕(主編),澎湖研究第一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7-17)。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林佳瑩、曾秀雲(2010)。臺灣在地飲食的全球化分析:從珍珠奶茶對大學生的意涵談起。文化越界,1(4),37-61。
    林徐達(2015)。詮釋人類學:民族誌閱讀與書寫的交互評註。桂冠。
    林逢祺(2015)。教育哲學—一個美學提案。五南。
    邱玉蟾(2012)。全球化時代國際教育中的意識型態。課程研究,7(2),1-30。
    邱敏芳、張超倫、邱鈺鈞(2017)。美感素養教學123。美育,220,16-24。
    洪國財、許菱雅、洪煌堯(2021)。國小學生集體共構達悟族大船文化知識的知識翻新活動。教育研究月刊,324,38-56。
    洪詠善(2012)。文化創意時代中美感教育的課程圖像。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8(2),61-85。
    范信賢、洪詠善、阮凱利、黃祺惠、陳伯璋(2016)。美感教育的圖像與發展。載於范信賢、洪詠善、阮凱利、黃祺惠(編),這樣,美嗎?美感教育在臺灣(1-23)。國家教育研究院。
    韋映(2000)。審美教育:飛向自由的天空—談談席勒的美育觀。廣西師範大學學報,2,69-72。
    孫邦金(2021)。多元現代性視域下的地方理論與文明對話。文化研究,12,54-6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21)。跨領域美感課程模組核心內涵3.0版。取自https://www.inarts.world/about-course/
    張忠明(2007)。美學導論。新陸書局。
    張建成(2004)。教育社會學的新視角:動態的文化觀。載於張建成(主編),文化、人格與教育(153-180)。心理。
    教育部(2013)。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103至107年)。取自https://ws.moe.edu.tw/001/Upload/8/relfile/0/2073/e221c236-b969-470f-9cc2-ecb30bc9fb47.pdf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取自https://www.naer.edu.tw/upload/1/16/doc/288/(111學年度實施)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總綱.pdf
    教育部(2018)。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二期五年計畫(108-112年)。取自https://ws.moe.edu.tw/001/Upload/8/relfile/7844/61296/e0a9702c-1f05-44ec-9207-f9abf1504abc.pdf
    教育部(2020)。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2.0。取自https://ws.moe.edu.tw/Download.ashx?u=C099358C81D4876C725695F2070B467E8B81ED614D7AF43EF55FFFF8E382F49230FBFEBE3FBA67410E3D088235FCEFF8A33CA54BD67D7DFD957229DE7F658AFACA347539D32BA23B9A142AA2B7545659&n=260CF99641E8382A1BED23C70A14D4360FFA25EF159D1B19F966E1C98FBC313ADE66237F87CDF55C2003096F7477E0E7D121FDBA1A06975D&icon=..pdf
    教育部(2021a)。偏遠地區學校分級及認定標準。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76
    教育部(2021b)。國際交流實作手冊。取自https://www.ietw2.edu.tw/Page3/hide3/Manual
    莊萬壽(2003)。台灣文化論-主體性之建構。玉山社。
    許誌庭(2014)。偏遠地區教育困境:空間、社會與文化。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1(1),33-42。
    郭建榮(2008)。蔡元培美育思想探析。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5(4),26-35。
    陳木金(1999,4月)。美感教育的理念與詮釋之研究。載於國立臺灣藝術學院教育學程中心主辦之「全人教育與美感教育詮釋與對話研討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6-51)。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五南。
    陳伯璋、張盈堃(2007)。來自日常生活的教育學院:社區、課程與美學的探究。教育與社會研究,12(1),41-72。
    陳伯璋、盧美貴、陳玉芳、陳鳳卿、董泓志(2016)。特色學校課程美學理論建構與實踐之初探。載於范信賢、洪詠善、阮凱利、黃祺惠(編),這樣,美嗎?美感教育在臺灣(87-114)。國家教育研究院。
    陳怡倩(2016)。課程設計:統整課程設計的思維與趨勢。洪葉文化。
    陳旺城(2014)。論泉州回族文化變遷中的伊斯蘭文化保存與傳承。華人文化研究,2(2),61-70。
    陳玟樺(2020)。我在芬蘭中小學做研究的日子:芬蘭中小學教育現場課室親身觀摩365日。遠流。
    陳俊文(2021)。聯集還是交集:關於跨領域美感教育的一個思考。載於趙惠玲、黃純敏(主編),萃藝成美:跨領域美感課程精選集(26-3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陳朝平(2002)。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生活課程綱要中的藝術與人文課程。藝術教育研究,4,83-98。
    陳麗華、田耐青、宋佩芬、彭增龍、陳盈丹、邱卿雲…江文芳(2011)。打造世界公民的12個方案:全球教育理論與實踐。高等教育。
    喻薈融(2017)。中等學校跨領域美感課程教學案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喻薈融、趙惠玲、林小玉、李其昌(2015)。美力跨界:跨領域美感教育之課程理論與實務初探。教育脈動,2,1-11。
    彭妮絲(2013)。華語文讀寫教學中文化導入研究。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1,89-106。
    曾正一(2021)。國民中學教務主任課程領導之研究—以臺北市三所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舒富男(2018)。偏鄉國中實踐國際教育之經驗與省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1),107-111。
    黃光雄、蔡清田(2015)。課程發展與設計新論。五南。
    黃武雄(2021)。學校在窗外潮本。左岸文化。
    黃彥文(2019)。讓美感開始共鳴:展望臺灣美感教育的未來。五南。
    黃彥文(2021)。體現「在地全球化」精神:論中小學「國際教育2.0」 與「雙語課程」接軌的問題與展望。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0(2),5-11。
    黃純敏(2014)。轉化的力量:多元文化課程與教學研究。學富文化。
    黃純敏(2020)。跨領域課程創新與教學實踐智慧:國際視野與在地文化的交融橋接。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培育未來公民有力學習與創新教育(109-134)。學富。
    黃祺惠、洪詠善(2020)。十二年國教藝術領域素養導向教材及教學模組之設計與發展。教科書研究,13(1),1-33。
    楊弘任(2010)。專家系統下的地方知識:嘉邑行善團的造橋實作。科技、醫療與社會,10,129-190。
    楊弘任(2011)。何謂在地性?從地方知識與在地範疇出發。思與言,49(4),5-29。
    楊怡婷(2015)。學校本位國際教育計畫推動之現況與省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1),157-160。
    楊俊鴻、歐用生(2009)。「第三空間」及其課程美學藴義。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88,66-92。
    楊俊鴻、蔡清田(2010)。課程研究的下一個世代。課程研究,5(2),163-174。
    楊俊鴻、蔡清田(2018)。議題「融入」或議題「關聯」?局內人/局外人的觀點。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0),22-25。
    楊深坑(2005)。全球化衝擊下的教育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1(3),1-25。
    楊麗祝(編纂)(2005)。續修澎湖縣志(卷十三文化志)。澎湖縣政府。
    廖千惠(2007)。後殖民論述對臺灣灣多元文化教育之義蘊。中等教育,58(6),68-85。
    廖窕吟(2008)。重植失根的蘭花--一位國小教師實踐在地文化認同課程之生命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漢寶德(2007)。美育出了什麼問題。載於談美感(84-92)。聯經。
    監察院(2021)。110教調0020教學正常化調查報告。取自https://www.cy.gov.tw/CyBsBoxContent.aspx?n=133&s=17631
    趙惠玲(主編)(2016)。薈美·融藝—跨領域美感課程之理論與實務。華藝。
    趙惠玲、黃純敏(主編)(2021)。萃藝成美:跨領域美感課程精選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趙惠玲、黃純敏、高震峰(2021)。跨領域美感課程模組的創構與革新。載於趙惠玲、黃純敏(主編),萃藝成美:跨領域美感課程精選集(10-1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劉正偉、李品(2006)。論基於地方文化的校本課程開發。教育發展研究,17,14-17。
    劉昌元(2017)。西方美學導論。聯經。
    劉美慧(2012)。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概念。載於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主編),多元文化教育(1-37)。高等教育。
    劉振寧(2019)。偏鄉教育問題的批判思考與政策評析。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19,1-6。
    劉擎(2021)。當世界席捲而來:在自由與民主的困局中,中國如何想像世界?當代西方思想編年考。聯經。
    澎湖縣政府(2021)。菊島教育季刊3。取自https://www.penghu.gov.tw/edu/home.jsp?id=287&act=view&dataserno=202201070006
    蔡晏霖(2011)。思索「地方知識」。亞太研究論壇,54,202-213。
    蔡清田、許素秋(2004)。James A. Beane課程統整理論之評析。中正教育研究,3(2),49-68。
    鄧宗聖(2021)。從非藝術學科談跨領域美感教育課程。載於趙惠玲、黃純敏(主編),萃藝成美:跨領域美感課程精選集(68-76)。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鄭秋月(2020)。世界是平的,時尚在地全球化—樹德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系。美育,236,34-41。
    蕭瑞麟(2017)。不用數字的研究:質性研究的思辨脈絡。五南。
    賴以威(2021)。從非藝術學科談跨領域美感教育課程:數學篇。載於趙惠玲、黃純敏(主編),萃藝成美:跨領域美感課程精選集(78-8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賴杉桂(2007)。在地全球化—地方特色產業發展。研考雙月刊,31(5),39-50。
    賴品儒(2006)。Maxine Greene之美育思想〔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錢理群(2009)。地方文化研究的三個關係。貴州社會科學,1,67-69。
    顏佩如(2007)。全球教育課程發展。冠學文化。
    魏玓(2004)。從在地走向全球:台灣電影全球化的歷程與類型初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6,65-92。
    貳、外文文獻
    Banks, J. (1993).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oals. In J. Banks & C. Banks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Allyn and Bacon.
    Bhabha, H. K. (1994).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Routledge.
    Bickel, B. (2006). Book review a/r/tography: Rendering self through art-based living inquiry.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8(1), 118-122.
    Bruner, J. (1996). The culture of educ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Drake, S. M. (1993). Planning integrated curriculum: The call to adventure. Assn for Supervision & Curriculum.
    Fogarty, R. (1991). Ten ways to integrate curriculum.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9(2), 61-66.
    Gay, G. (2010). Ethnic and cultural diversity in curriculum content. In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2nd ed.)(pp.127-173). Teachers College Press.
    Geertz, C. (1973). Thick description. In C. Geertz (E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pp. 3-30). Basic Books.
    Giddens, A. (1990).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reene, M. (2001). Cultural diversity and community. In Variations on a blue guitar: The Lincoln Center Institute lectures on aesthetic (pp.175-198). Lincoln Center Institute.
    Irwin, R. L., & de Cosson, A. (Eds.). (2004). A/r/tography: Rendering self through arts-based living inquiry. Pacific Educational Press.
    Jensenius, A. (2012). Disciplinarities: intra, cross, multi, inter, tran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rj.no/2012/03/12/disciplinarities-2/
    Maeda, J. (2012). STEM to STEAM: Art in K-12 is key to building a strong econom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edutopia.org/blog/stem-to-steam-strengthens-economy-john-maeda
    Massey, D. (1991). A global sense of place. Retried from http://www.aughty.org/pdf/global_sense_place.pdf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1996). Shaping the future: New expectations fo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science, mathematics,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report from directorate for edu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s of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s://eric.ed.gov/?id=ED404158
    Novak, M. (2019, April). Beyond Bauhaus: Transarchitectures, transvergence, and THEMA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enseAbilit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 and Design Education. Taipei, Taiwan.
    Nygren, A. (1999). Local knowledge in the environment-development discourse. Critique of Anthropology, 19(3), 267-288.
    OECD (2018).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and skills education 2030. Retrieved from https://www.oecd.org/education/2030/E2030%20Position%20Paper%20(05.04.2018).pdf
    Papastergiadis, N. (2015). Tracing hybridity in theory. In P. Werbner & T. Modood (Eds.), Debating cultural hybridity: Multicultural identities and the politics of anti-racism (pp.257-281). Zed Books.
    Robertson, R. (1992). 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Sage.
    Robertson, R. (1995). Globalization: time-space homogeneity-heterogeneity. In Global modernities (pp. 25-44). Sage.
    Stember, M. (1991). Advancing the social sciences through the interdisciplinary enterprise. The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8(1), 1-14. Retrieved from https://doi.org/10.1016/0362-3319(91)90040-B
    Tylor, E. B. (1871). Primitive culture. J. Murray.
    UNESCO (2015). Incheon declaration and framework for Action. Retrieved from http://uis.unesco.org/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education-2030-incheon-framework-for-action-implementation-of-sdg4-2016-en_2.pdf
    UNESCO (2017). Leveragin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o achieve education 2030. Retrieved from 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259587?posInSet=1&queryId=N-EXPLORE-f49cf588-6e48-4943-a8ec-71c6e7e4f464
    Werbner, P. (2015). Introduction: The dialectics of cultural hybridity. In P. Werbner & T. Modood (Eds.), Debating cultural hybridity: Multicultural identities and the politics of anti-racism (pp.1-26). Zed Book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