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廖智倩
論文名稱: 小學體育教師體育目標認同傾向之研究
The study of objective identification tendency of grad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指導教授: 闕月清
Keh, Nyit-Ch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0
畢業學年度: 8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4
中文關鍵詞: 體育目標認同傾向體育教師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5下載:4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瞭解小學體育教師對體育目標認同順位與目標構面認同的情形,並進一步探討其個人因素、外在情境因素對體育目標認同傾向的影響。研究對象為兼顧性別、教育背景、服務地區之差異,而進行立意取樣的十六位小學體育教師,至於研究方法,則採用Q分類與訪談的方式實施。研究結果經資料分析與處理後,得到以下結論:
    一、小學體育教師之體育目標認同高順位前五名依序為:維持健康體適能、具備日常生活所需的體適能、促進身心均衡發展、加強身體適應能力、建立規律運動的習慣、體驗運動樂趣;而低順位則為:瞭解體育與運動的歷史發展、瞭解本土的運動文化、瞭解體育的意義、具備領導同儕的能力、有效控制運動時宜。
    二、小學體育教師對五個體育目標構面的認同,依序為體適能、運動習慣、社會行為、運動技能、體育認知。
    三、受訪教師中約62.5﹪認為教育背景是影響一位體育教師對體育目標認同最重要的因素,其次為性別,而服務地區的影響很小。
    以上之結果所獲,可供國小體育教師、教育行政機關、師資培育機構、未來研究者參考。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understand the precedence of the identification tendency to the objectiv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he situation of objective identification interfaces of grad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addition,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 elements and external conditions on the identification tendency of the objective of physical education. The research targeted sixteen grad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whil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of their differences in gender,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service regions. Furthermore, Q-sorting and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applied as research methods.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after treatment with data analysis were as follows:
    1. The top five precedence of the identification tendency to the objective of physical education of grad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were maintain health and physical fitness, equip with suitable physical fitness for day-to-day living, promote a balanced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enhance physical adaptation ability, establish a habit of regular exercising, experience the fun of sports. The bottom five precedence of the identification tendency to the objective of physical education of grad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were understand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understand the native culture of sports,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sports, equip with peer leadership ability,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timing of execution of sport skills.
    2. The top five objective identification interfaces of grad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were physical fitness, sports habit, social behavior, psychomotor, and sports cognition.
    3. Sixty-two and one-half percent of the teachers interviewed believed that educational background was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in a physical teacher’s identification on the objective of physical education, followed by gender, while service region had the least amount of influence.
    The above findings may be used as future references for grad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educational and administrative bodies, and teacher’s training organizations.
    Key words: objective of physical education, identification tendenc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謝誌……………………………………………………….……….…..Ⅲ 目錄………………………………………………………………..…..Ⅳ 表次……………………………………………………………………Ⅵ 圖次……………………………………………………………………Ⅵ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3 第四節 名詞釋義…………………………………………………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體育目標的探討…………………………………………6 第二節 國小體育課程目標與體育教學目標…………………..10 第三節 體育目標認同傾向的實證研究………………………..19 第四節 「學校體育國家標準」第一期研究之簡介…………..27 第五節 研究假設………………………………………………..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第一節 研究架構及流程………………………………………..33 第二節 研究工具的編製………………………………………..35 第三節 研究對象………………………………………………..40 第四節 實施程序………………………………………………..41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41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體育目標之認同順位…………………………………..43 第二節 體育目標構面之認同情形……………………………..49 第三節 教師個人因素、外在情境因素對體育目標認同傾向 的影響…………………………………………………..5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70 第二節 建議…………………………………………………….7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76 英文部分……………………………………………………………80 附錄 附錄一: 參與研究者同意書…………………………………. 82 附錄二: Q方法論的介紹……………………………………. 83 附錄三: 體育目標之Q分類資料內容……………………… 91 附錄四: Q分類資料作業實施說明…………………………. 93 附錄五: 小學體育教師體育目標認同傾向之Q分類計分表 94 附錄六: 訪談內容大綱(預試用)…………………………. 96 附錄七: 訪談內容大綱(正式研究用)……………………. 97 附錄八: 預試結果……………………………………………. 98 附錄九: 訪談記錄舉隅………………………………………. 102 表 次 表2-1 體育目標的內容及其分類…………………………. 8 表2-2 國民小學體育課程總目標之比較…………………. 11 表2-3 國民小學體育課程分段目標之比較………………. 12 表2-4 體育目標、體育課程目標與體育教學目標的內涵 階層關係……………………………………………. 18 表2-5 學者對「認同」界定一覽表………………………. 19 表2-6 體育目標認同傾向相關研究之摘要分析…………. 22 表3-1 預試對象背景一覽表………………………………. 37 表3-2 體育目標認同順位分析表(預試結果)…………. 38 表3-3 體育目標構面認同情形分析表(預試結果)……. 39 表3-4 研究對象背景一覽表………………………………. 40 表4-1 受試對象Q分類施測結果一覽表………………… 44 表4-2 體育目標認同順位高低分析表……………………. 45 表4-3 體育目標構面之認同情形分析表…………………. 49 表4-4 小學體育教師對體育目標構面之認同情形………. 50 表4-5 體育目標構面認同之教師人數統計表……………. 51 表4-6 性別與體育目標認同傾向之差異…………………. 55 表4-7 教育背景與體育目標認同傾向之差異……………. 55 表4-8 服務地區與體育目標認同傾向之差異……………. 56 表4-9 性別對體育目標認同傾向的影響…………………. 58 表4-10 教育背景對體育目標認同傾向的影響……………. 60 表4-11 服務地區對體育目標認同傾向的影響……………. 63 表4-12 影響體育目標認同傾向的其他因素一訪談結果一 覽表…………………………………………………. 65 表附錄2-1 九個等級的Q分類………………………………… 87 表附錄2-2 十一個等級的Q分類………………………………. 87 表附錄8-1 體育目標認同順位分析表(預試結果)…………. 98 表附錄8-2 體育目標構面之認同情形分析表(預試結果)…. 100 圖 次 圖3-1 研究架構圖…………………………………………..33 圖3-2 本研究步驟流程圖…………………………………..34

    中文部分:
    王宗吉(民81)。體育運動社會學。台北:銀禾文化事業公司。
    王建台(民85)。國小體育課程改革之探討。國民體育季刊,25(4),130-136。
    江匡時(民64)。我對體育與運動的基本認識。國民體育季刊,4(6),23-28。
    江良規(民66)。體育原理新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江良規(民77)。體育學原理新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吳志超、劉紹曾、曲宗湖(民82)。現代教學論與體育教學。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吳萬福(民71)。學校體育目標的課題與方向。1982年中日韓體育研討會專刊,台北:中華民國體育學會,85-92。
    吳萬福(民79)。體育教學研究的意義與方法。國民體育季刊,19(2),9-15。
    沈貴枝、黃芳進(民83)。新頒國小體育科課程標準之探討。國民體育季刊,23(4),98-107。
    阮志聰(民84)認識國民小學體育科新課程標準。收錄於國民小學課程標準的精神與特色。台北縣:省國教研習會編印。
    呂錘卿(民76)。我國兒童認同對象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宏室(民83)。台北市學生對體育課程目標認知之調查研究。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林玉佩(民87)。寧靜革命起校園。天下雜誌1998教育特刊—跨世紀希望工程師Ⅱ,37-40。
    林建宏(民86)。國小體育目標認同傾向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春鳳(民81)。屏東縣國小教師對體育課循環教學態度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清財(民79)。我國國民小學教師教育信念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周何等編(民79)。國語活用辭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張春興(民78)。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林清山(民74)。教育心理學(三版)。台北:文宗出版社。
    張酒雄等(民82)。國中學生偶像崇拜與自我概念、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及教育研究所教育學刊,10,261-322。
    教育部(民64)。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市:教育部編印。
    教育部(民82)。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市:教育部編印。
    教育部(民87)。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市:教育部編印。
    教育部(民8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綱要草案(88.8.4更新版)。台北市:教育部編印。
    許義雄(民73a)。北市體育教師體育目標的認同傾向。體育學報,6,15-26。
    許義雄(民73b)。大專學生的體育目標認同傾向。七十三年度大專院校體育研討會報告書,275-292。
    許義雄(民74)。體育學原理。台北:體育學會。
    許義雄等(民87)。學校體育國家標準專案研究—國民中小學體育標準第一期研究報告。教育部委託專案研究。
    許義雄(民89)。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課程之發展與願景—從國際學校體育課程之改革談起—。學校體育雙月刊,10(1),10-18。
    郭丁熒(民84)。我國國民小學教師角色知覺發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陳奎喜(民69)。教育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陳敬能(民84)。不同學院學生在體育目標認同傾向之差異研究。成功大學學報,30,207-231。
    陳鎰明(民82)。社會變遷對體育目標認同傾向之差異研究。國立雲林技術學院學報,2,63-74。
    陳鎰明(民83a)。不同學群學生體育目標認同傾向之差異研究。國立雲林技術學院學報,3,69-88。
    陳鎰明(民83b)。社會變遷對大專學生體育目標認同傾向之影響。八十三學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145-158。
    陳鎰明(民84)。我國大專學生與教師在體育目標認同傾向之差異研究。八十四學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547-571。
    陳伯璋(民87)。邁向新世紀的課程革新—臺灣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詳析。面向二十一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國際研討會。廣東:珠海。
    曾憲政(民88)。九年一貫課程改革案的問題。教育研究資訊,7(1),39-45。
    湯仁燕(民82)。國小教師教學信念及教學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家政(民87)。跨世紀的課程革新—以臺灣國民教育階段課程綱要的研訂為例。海峽兩岸小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江蘇:上海。
    黃光雄等譯(民72)。教學目標的分類方法。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黃堅厚(民68)。認同作用。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王雲五等編)。台北市:商務印書館。
    葉憲清(民80)。體育教學目標。學校體育雙月刊,1(4),6-13。
    葉憲清(民83)。體育教學目標與內容。國民體育季刊,23(4),65-70。
    趙汝功(民63)。體育概論。台北:正中書局。
    歐宗明(民89)。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課程問題之探討。學校體育雙月刊,10(1),28-32。
    歐宗明、許義雄(民87)。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課程之落實—以體育課程為中心之探討。師大體育研究,6,83-94。
    劉仲成(民85)。南投縣國小教師體育教學態度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樊正治(民60)。體育觀念論。師大學報,16,217-234。
    樊正治(民63)。體育的本質。國民體育季刊,4(3)。
    潘義祥(民87)。國小教師體育教學目標與教學成效的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仁川(民81)。中華民國師範院校學生的體育目標認同傾向與目標達成滿意度之研究。新竹:易明企業有限公司出版。
    蔡貞雄(民78)。國小體育教學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藍金香(民86)。台北市國小教師對體育課程價值取向之調查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顧毓群(民76)。興趣選項分組教學的學生對體育目標之認同傾向。教育學院學報,12,259-293。

    英文部分:
    Avery, M. R., & Lumpkin, A. J. (1987).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physical education objectives.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7, 5-11.
    Bhullar, J., & Chelladurai, P. (1988). Priorities of intercollegiate sports: Perceptions of staff and students in selected Indian college comparison with results in Canadian studie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Cross Cultural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10(2), 12-20.
    Bogdan, R. C., & Biklen, S. K. (1992).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2nd ed). Boston:Allyn and Bacon.
    Buchan, B. (1974). Building organization commitment : The socialization of managers in work organization. Admin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5, 331-339.
    Chou, H. S. (1989). Perceived movement purposes among physical educators in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Georgia, U.S.A.
    Gewirtz, L. J., & Stingle, G. K. (1968). Learning of generalized imitation as the basis for identific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75(5), 374-397.
    Graham, G. (1992). Teaching children physical education. Champaign, IL:Human Kinefics Books.
    Kagan, J. (1958). The concept of identific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65(5), 296-305.
    Kerlinger, F. N. (1986). Foundations of behavioral research. Chicago :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Lashuk, M., & Vickers, J. (1987). The rank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objectives by four group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 24(3), 18-26.
    Miller, A. (1956). Philosophical concepts held leaders of physical education. Florida:University of Tempa.
    Mischel, W. (1971). Introduction to personality. N. Y., Holt, Rinehard&Winston.
    Nash, J. B. (1948). Physical education. New York :Prentice-Hall INC.
    Parsons, T. (1951). The social system. New York:Free Press.
    Pate, R. R.,&Corbin, C. B.,&Simons-Morton, B. G.,&Ross, J. G. (1987). Physical education and its role in school health promotion.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57(10), 445-450.
    Soudan, S., & Everett, P. (1981). Physical education objectives expressed as needs by Flordia state university students. Research Quarterly, 6, 15-17.
    Stephenson, W. (1953). The study of behavior:Q-technique and itsmethodlog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Vertinsky, P., & Cuthbert, J. (1983). Profil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strategies:a cross-national comparison of preference of English and Canadian teacher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port Sociology, 18(2), 67-82.
    Williams, J. F. (1965). The principles of physical education(8 th ed). Philadelphia:W. B. Saunders CO.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