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蘇盈方
Ying-Fang Su
論文名稱: 一位國小校長轉型課程領導之實踐
The Practice of An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Transformative Curriculum Leadership
指導教授: 潘慧玲
Pan, Hui-L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6
中文關鍵詞: 課程領導轉型課程領導個案研究
英文關鍵詞: curriculum leadership, transformative curriculum leadership, case stud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81下載:5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校長是重要的課程領導者,其課程領導有助於提升學生學習品質。而轉型課程領導是課程領導的新思考與新作法,有助於解決傳統課程領導的缺失,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討校長如何實踐轉型課程領導。基於此,本研究運用質性個案研究,以一位在轉型課程領導上有不錯表現的國民小學校長為對象,藉由觀察、訪談與文件分析等方式蒐集實徵資料,深入探討其轉型課程領導之實踐經驗。最後,本研究針對校長轉型課程領導之作為、困境、因應、成效與成功因素進行分析與討論,以提出結論與建議。綜合言之,本研究所獲得的結論如下:

一、校長轉型課程領導首重建立共同目標與澄清課程概念。
二、校長轉型課程領導呈現「反省教育實際-確立新目標-落實改革
方案-形成常態機制」的循環。
三、校長在轉型課程領導過程中扮演多重的角色。
四、校長轉型課程領導必須致力於學校成員的成長。
五、課程對話、課程地圖與策略聯盟是學校課程發展的三寶。
六、學校發展歷史、學校規模與教師組成影響校長轉型課程領導的發
揮。
七、校長人格特質與專業知能影響轉型課程領導的實踐。

根據以上結論,本研究分別對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師資培育機構、國民小學校長與後續研究提出如下建議:

一、對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
(一)培育校長轉型課程領導知能。
(二)強化各地課程發展策略聯盟的運作。

二、對師資培育機構的建議
(一)教導師資生轉化教育理論。
(二)促進教育理論與教育實際的對話。

三、對國民小學校長的建議
(一)實際參與學校的課程與教學。
(二)透過情境分析以確認階段性任務。
(三)推動學校相關人員的成長。
(四)進行系統化學習與累積教學實務經驗。

四、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一)深入探討轉型課程領導的理論基礎。
(二)針對校長以外的學校人員進行轉型課程領導的研究。
(三)建議擔任中小學校長的研究者採用行動研究法進行研究。

The principal is an important curriculum leader, and the curriculum leadership contributes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learning. The transformative curriculum leadership is the new thinking and the new method, contributing to improving the traditional curriculum leadership. Thus,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principal’s transformative curriculum leadership. This case study recruited an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 with good performance in transformative curriculum leadership and adopted a qualitative approach. Observation, interview and document analysis were used to collect empirical data to investigate the principal’s practice of transformative curriculum leadership, and the difficulties he faced, strategies, performances and success factors.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The principal set up the common goal first, then
clarified the concept of curriculum.
2.The principal adopted the cycle of reflecting educational
practice, establishing new goal, fulfilling reform plan,
forming ordinary mechanism.
3.The principal played a multiple role in transformative
curriculum leadership.
4.The principal concentrated on the growth of school
participants.
5.The curriculum dialogue, the curriculum map and strategic
alliance were treasures for the school curriculum
development.
6.The principal’s transformative curriculum leadership was
influenced by school history and scale, as well as
teacher composition.
7.The fulfillment of transformative curriculum leadership
was influenced by the principal's personality and
competence.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above,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institutes, teacher training institutes,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 and future studies are as follows:

1.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institutes:
a.Training principals to be transformative curriculum
leaders.
b.Strengthening the operation of regional strategic
alliance.

2. Suggestions for teacher training institutes:
a.Teaching pre-service teachers to transform the theory.
b.Promoting the dialogues between educational theories
and practice.

3. Suggestions for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a.Participating in school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teaching.
b.Aanalyzing school situation to confirm the stage tasks.
c.Promoting the growth of school participants.
d.Carrying systematic learning out and accumulate
teaching practice experience.

4.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a.Studying foundation theories of transformative
curriculum leadership thoroughly.
b.Studying the school personnel’s transformative
curriculum leadership, except for the principal.
c.Studying transformative curriculum leadership through
action-research approach.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課程領導的概念與研究 9 第二節 轉型課程領導的理論基礎 23 第三節 轉型課程領導的內涵 3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5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5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45 第三節 資料蒐集方法 49 第四節 研究歷程 52 第五節 研究信實度 56 第六節 研究者角色 57 第四章 個案校長轉型課程領導之經驗 59 第一節 個案校長轉型課程領導之作為 59 第二節 個案校長轉型課程領導之困境與因應 99 第三節 個案校長轉型課程領導之成效與成功因素 10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7 第一節 結論 117 第二節 建議 122 參考文獻 129 壹、中文部分 129 貳、英文部分 135 附 錄 139 附錄一 觀察時間表 141 附錄二 訪談指引 143 附錄三 訪談時間表 153 附錄四 文件資料表 155

壹、中文部分
王麗雲、潘慧玲(2000)。教師彰權益能的概念與實施策略。教育研究集刊,44,173-199。
王麗雲(譯)(2000)。革新的學校文化。載於單文經等(譯),革新的課程領導(頁199-226)。台北市:學富。
王霄燕(2000)。國小校長課程領導實際之研究-以一位九年一貫課程試辦學校校長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王月美(2000)。國小校長課程領導之個案研究-以九年一貫課程試辦小學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瓊珠(2002)。對話在小學教師同儕課程領導的應用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恭志(2002)。課程研究典範轉移之探析:從現代到後現代。國教學報,14,245-268。
方永泉(1999)。教師作為一種轉化的知識份子—教育史角度的考察。暨大學報,3(1),99-126。
朱湘慈(2002)。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成效評估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朱則剛(1994)。建構主義知識論與情境認知的迷思-兼論其對認知心理學的意義。教學科技與媒體,13,3-14。
江銘鉦(2003)。偏遠地區國民中學校長課程領導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李明(譯)(2003)。L. Bossidy & R. Charan著。執行力(Execution:The Discipline of Getting Things Done)。台北市:天下文化。
李健銘(2002)。國小校長課程領導行為及其權力運用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何泰昇(2002)。校長課程領導之個案研究-以桃園縣一所國中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慧琳(2003)。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現況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吳建華、謝發昱、黃俊峰、陳銘凱(2003)。個案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頁199-236)。台北市:高等教育。
沈水柱(2003)。國中校長課程領導之行動研究—以大穆國中九年一貫數學課程銜接教學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文展(2002)。國民中學校長課程領導行為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玉体(1999)。西洋教育史。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生傳(1998)。建構主義的教學評析。課程與教學季刊,1(3),1-14。
邱兆偉(2003)。建構主義的教育哲學。載於邱兆偉(主編),當代教育哲學(頁163-207)。台北市:師大書苑。
周珮儀(2004)。課程改革中教師角色轉型的可能性與限制性。載於單文經(主編),課程與教學新論(頁167-185)。台北市:心理。
周淑卿(2003)。國小教師在課程領域的專業身分認同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胡協豐(2003)。國小校長課程領導行為實踐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高新建 (2000)。邁向成功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國立編譯館館刊,29(2),291-317。
高新建(2002)。學校課程領導者的任務與角色探析。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3,113-128。
高博銓(2000)。Giroux課程理論初探。中等教育,51(1),16-25。
高博銓(2001)課程領導的理念與策略。教育研究月刊,89,59-65。
莊明貞(2001)。當前台灣課程重建的可能性:一個批判教育學的觀點。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4,141-162。
許柏榮(2004)。國小教師教學檔案實施現況及其功能之調查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張嘉育(2002)。學校本位課程改革。台北縣:冠學文化。
張盈(2000)。教師作為轉化型知識份子的教育實踐。教育與社會研究,創刊號,25-58。
張瑞財(2002)。台南縣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張文軍(1999)。後現代教育。台北市:揚智文化。
陳慕賢(2002)。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榮昌(2003)。國民小學教務主任課程領導行為之調查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世修(2003)。國民小學學習領域召集人課程領導運作現況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美伶(2001)。教務主任的課程領導之個案研究-以一個國小教務主任推動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建裕(2003)。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以雲嘉南地區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樹欉(2002)。校長課程領導之行動研究-以雲林縣二崙國中推動九年一貫課程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伯璋(2002)。後現代與台灣九年一貫課程改革。教育研究月刊,102,5-12。
陳浙雲(2003)。縣市課程督學課程領導角色知覺與角色踐行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瑞祺(1996)。批判社會學。台北市:三民。
黃淑苓(2001)。課程改革脈絡下的課程領導:以兩位國中教務行政人員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超陽(2002)。國小校長課程領導行為之研究-以花蓮縣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黃旭鈞(2001)。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信揚(2003)。高雄縣市國小校長課程領導行為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黃永和(2001)。後現代課程理論之研究:一種有機典範的課程觀。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乃熒(2000)。後現代教育行政哲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2005)。課程改革新論:教育現場虛實探究。台北縣:冠學文化。
游家政、許籐繼(2003)。校長轉型課程領導的角色與任務。教育研究月刊,108,119-132。
游家政(1998)。建構主義取向課程設計的評析。課程與教學季刊,1(3),31-46。
單文經、高新建、游家政、蔡清田、張明輝、王麗雲(譯)(2000)。J. G. Henderson & R. D. Hawthorne著。革新的課程領導。台北市:學富。
單文經(2000)。析論抗拒課程改革的原因及其對策-以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為例。教育研究集刊,45,15-33。
單文經、高新建、蔡清田、高博銓(譯)(2001)。A. A. Glatthorn著。校長的課程領導。台北市:學富。
單文經(2001年,5月)。初探培養校長成為革新課程領導者的可行做法。論文發表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主辦之「第三屆課程與教學論壇」,台北市。
單文經(2002)。現代與後現代課程論爭之平議。師大學報:教育類,47(2),123-142。
湯惠玲(2003)。教師作為建構主義課程領導者-一所國民小學實踐的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葉淑儀(譯)(2000)。L. Lambert 等著。教育領導:建構論的觀點(The Constructivist Leader)。台北市:桂冠。
楊龍立(1997)。建構主義評析—在課程設計上的啟示。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8,41-56。
楊文慶(2001)。一所國中校長課程領導之行動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廖展杉(2003)。桃園縣國民小學課程領導現況及相關問題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趙祥麟、王承緒(主編)(1981)。杜威教育論著選。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蔡因吉(2001)。一所國民小學校長的課程領導行動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蔡政明(2002)。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歐用生(1997)。當前課程改革的檢討。載於歐用生(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展望(頁3-24)。台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2000a)。課程改革。台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2000b)。轉型的課程領導及其啟示。國民教育,41(1),2-9。
歐用生(2003a)。課程領導的理論與實踐。教育研究月刊,113,4-13。
歐用生(2003b)。課程典範再建構。高雄市:麗文。
潘慧玲(2002a)。緒論:學校革新的脈動。載於潘慧玲(主編),學校革新-理念與實踐(頁1-40)。台北市:學富。
潘慧玲(2002 b)。反思與展望:我們從學校革新中學到了什麼?。載於潘慧玲(主編),學校革新-理念與實踐(頁443-473)。台北市:學富。
潘慧玲(2003)。緒論:轉變中的教育研究觀點。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頁1-34)。台北市:高等教育。
潘慧玲、楊錦心、張嘉育、王如哲、張樹倫、黃文振(2004)。高職學校層級課程領導之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潘慧貞(2000)。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角色與任務之研究-以盛世國小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薛東埠(2003)。國中校長課程領導與學校效能相關研究-以九年一貫課程發展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譚為任(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課程領導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蘇美麗(2002)。國小校長課程領導角色與策略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蘇裕清(2002)。新竹縣國民小學學校課程領導成效之研究-以九年一貫課程實施為背景。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龔素丹(2001)。台北縣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行為及困難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貳、英文部分
Aronowitz, S., & Giroux, H. A. (1993). Education still under siege. Westport, CT: Bergin & Garvey.
Bailey, G. D. (1990). How to improve curriculum leadership: Twelve tenet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15905)
Bradley, L. H. (1985). Curriculum leadership and development handbook.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rubaker, D. L. (1994). Creative curriculum leadership.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Berger, E. H. (1987). Parent as parters in education: The school and home working together. Columbus, OH: Merrill.
Bass, B. M. (1985). Leadership and performance beyond expectations. New York: Free Press.
Conger, J. A., & Kanungo, R. N. (1988). Behavioral dimensions of charismatic leadership. In J. A. Conger & R. N. Kanungo (Eds.), Charismatic leadership: The elusive factor in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Doll, W. E. (1993). A postmodern perspective on curriculum.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Dewey, J. (1938).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Deal, T. E., & Peterson, K. D. (1994). The leadership paradox: Balancing logic and artistry in school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Ervay, S. B., & Roach, C. S. (1996). The curriculum leader: A comprehensive guide for the curriculum decision maker. Emporia, KS: The Curriculum Leadership Institute.
Glatthorn, A. A. (1994). Developing a quality curriculum. Alexandria,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Glatthorn, A. A. (1997). The principal as curriculum leader: Shaping what is taught and tested.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Glatthorn, A. A. (2000). The principal as curriculum leader: Shaping what is taught and tested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Gross, S. J. (1998). Staying centered: Curriculum leadership in a turbulent era.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Giroux, H. A., Penna, A. N., & Pinar, W. F. (Eds.). (1981). Curriculum & instruction: Alternatives in education. Berkeley, CA: McCutchan.
Greene, M. (1986). In search of critical pedagogy.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6(4), 427-441.
Hargreaves, A. (1994). Changing teachers, changing times: Teachers'work and culture in the postmodern ag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Henderson, J. G., & Hawthorne, R. D. (1995). Transformative curriculum leadership.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Henderson, J. G., & Hawthorne, R. D. (2000). Transformative curriculum leadership (2nd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Hendry, G. D. (1996). Constructivism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 Australiam Journal of Education, 40(1), 19-45.
Jacobs, H. H. (1999). Curriculum mapping: Charting the course for content.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Kincheloe, J. L., & McLaren, P. (2000). Rethinking critical theory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pp. 279-313). Thousand Oaks, CA: Sage.
Lee, C. K., & Dimmock, C. (1999). Curriculum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in secondary schools: A Hong Kong case study. School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19(4), 451-481.
Lambert, L., Walker, D., Zimmerman, D. P., Copper, J. E., Lambert, M. D., & Gardner, M. E. et al. (1995). The constructivist leader.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Liethwood, K., Tomlinson, D., & Maxine, G. (1996). Transformational school leadership . In K. Liethwood, J. Chapman, D. Corson, H. Hallinger, & A. Hart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administration (pp. 785-840). Boston: Kluwer Academy.
Merriam, S. B. (198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Thousand Oaks, CA: Jossey-Bass.
Oliva, P. F. (1992). 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 (3 rd ed.).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2nd ed.). Newbury Park, CA: Sage.
Schwab, J. J. (1983). The practice 4: Something for curriculum professors to do?Curriulum Inquiry, 13, 3.
Saylor, J. G., & Alexander, W. M. (1966). Curriculum planning: For modern school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Shulman, L. S. (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7 (1), 1-23.
Von Glasersfeld, E. (1990). An exposition of constructivism: Why some like it radical. In R. B. Davis, C. A. Maher, & N. Noddings (Eds.), Constructivist views o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Reston, VA: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Wiles, J., & Bondi, J. (2002).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 guide to practice. Columbus, OH: Merrill Prentice-Hall.
Yin, R. K.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Thousand Oaks, CA: Sag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