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錦鈴 |
---|---|
論文名稱: |
桃園縣國民中學導師人格特質對班級經營策略影響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高新建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5 |
中文關鍵詞: | 國民中學 、導師 、人格特質 、班級經營策略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032 下載:6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桃園縣國民中學導師人格特質對班級經營策略影響之研究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桃園縣國民中學導師人格特質對班級經營策略之影響。研究目的為:
一、 暸解國民中學導師人格特質的現況。
二、 探討國民中學導師在班級經營策略上的現況。
三、 分析國民中學導師人格特質對班級經營策略的影響情形 。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桃園縣公立國民中學現任導師為研究對象,利用研究者自編的「國民中學導師人格特質與班級經營策略之調查問卷」進行調查研究。共發出35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316份,有效回收率為90.29%。根據受試者填答結果,採用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test、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逐步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以驗證本研究假設。根據研究結果,所得結論歸納以下幾點:
一、 桃園縣國民中學導師具備正向積極的人格特質,尤其傾向和善性及嚴謹自律性人格特質。
二、 桃園縣國民中學導師整體班級經營策略屬於良好狀況,以班級常規經營策略表現最佳。
三、 桃園縣國民中學導師人格特質各構面會因不同性別、婚姻狀況、學歷背景、導師年資等背景變項,而有顯著差異,但不因擔任不同年級的導師而有顯著差異。
四、 桃園縣國民中學導師班級經營策略各層面會因不同性別、婚姻狀況、學歷背景、導師年資、擔任導師的年級等背景變項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五、 桃園縣國民中學不同人格特質程度導師在整體班級營策略及各層面上有顯著差異。
六、 桃園縣國民中學導師人格特質中的嚴謹自律性、和善性、外向性可以預測導師的整體班級經營策略情況,其中以「嚴謹自律性」特質預測力最高。
最後依據本研究之結論,提出具體建議,作為師資培育機構、學校行政單位、國民中學導師以及未來研究者之參考。
關鍵詞:國民中學,導師,人格特質,班級經營策略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文科(2007)。教育研究法(六版)。台北:五南。
王金樑(2004)。高職導師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王保進(2006)。中文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台北:心理。
王震武、林文瑛、林烘煜、張郁雯、陳學志(2001)。心理學。台北:學富。
方德隆(1998)。班級社會體系。載於陳奎憙,現代教育社會學(頁139-172)。台北:師大書苑。
朱文雄(1992)。班級經營。高雄:復文。
朱慶龍(2003)。五大人格特質、工作價值觀和工作滿意三者相互關係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宗立(2002)。班級經營:班級社會學。高雄:復文。
吳明芳(2001)。國民小學教師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明隆(2000)。班級經營與教學新趨勢。台北:五南。
吳明隆(2007)。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三版)。台北:知識數位科技。
吳清山、李錫津、劉緬懷、莊貞銀、盧美貴(1990)。班級經營。台北:心理。
吳清基(1990)。教育研究與訓練的發展。研習資訊,17 (4),1-11。
吳肇賢(2005)。國民小學級任教師人格特質、領導技巧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研究-以屏東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屏東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李秀月(1998)。學習環境的營造。載於林進材(主編),班級經營—理論與策略(頁79-85)。高雄:復文。
李咏吟,單文經(1995)。教學原理。台北:遠流。
李佳琪(1999)。增進親師合作。載於張新仁(主編),班級經營-教室百寶箱(頁307-363)。台北:五南。
李彥儀(1989)。台北市國民中學導師人格特質、領導行為對班級氣氛之影響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雯娣(2000)。國小兒童性格特質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李園會(1989)。班級經營。台北:五南。
李錫津(1990)。班級常規輔導。載於吳清山等合著,班級經營(頁322-396)。台北:心理。
呂淑娟(2004)。我國高職(中)工業類科學校導師班級經營與領導效能相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沈承宗(2006)。教師人格特質、班級經營與班級經營績效相關性之研究。崑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沈煌寶(2002)。國小教師社會態度、人格特質與衝突因應方式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沈聰益(2003)。人格五因素模式預測保險業務員銷售績效的效度─NEO-PI-R量表之跨文化檢驗與人際特質架構之實證探討。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邱皓政(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
邱錦堂(2002)。國中導師信念、班級經營策略對班級經營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周新富(2006)。班級經營 = Classroom management。台北:華騰。
周麗玉(主編)(1993)。春風化雨─國民中學導師手冊。台北:張老師。
周殷瑞(2004)。導師運用合作學習班級經營策略以提升國三學生理化科與數學科學習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林天祐(1997)。學校家長關係。載於吳清山(主編),有效能的學校(頁141-160)。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林生傳(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
林玫伶(2002)。笑傲班級。台北:天衛。
林能白、邱宏昌(1999)。服務品質之研究─服務人員人格特質之影響分析與應用。管理學報,16(2),175-200。
林進材(主編)(1998)。班級經營—理論與策略。高雄:復文。
林詹田(2001)。綜合高中教師信念與班級經營策略之相關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林寶山(1998)。教學原理與技巧。台北:五南。
洪秋如(2005)。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班級經營策略與教師滿意度之關聯性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洪靜惠(2005)。高雄縣市國民中學專任行政人員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柳文卿(1999)。促進良好的師生溝通。載於張新仁主編,班級經營:教室百寶箱(頁225-255)。台北:五南。
姚培鈴(2005)。國民小學教師班級經營策略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姚裕錡(2006)。人格特質、工作態度與工作績效關聯性之研究─以台中地區文理補習班員工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徐湘平(2005)。全面品質管理理念在國民中學班級經營上的應用。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高淑君(1998)。師生關係的營造。載於林進材主編,班級經營—理論與策略,(頁101-107)。高雄:復文。
高強華(1998)。樂在教學。台北:南宏。
高強華(2000)。青少年的價值選擇與價值教育。學生輔導,70,14-25。
高景志(2005)。國民小學訓導人員角色壓力、人格特質與工作效能之相關研究-以高屏地區為例。屏東科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翁秀彩(1999)。班級經營如何可能? 一所國民小學內四個班級教室生活故事的社會學報告。東海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張民杰(2005)。班級經營:學說與案例應用。台北:高等教育。
張永杰(2006)。台中縣市高中職教職員之人格特質、主管領導行為與工作績效關聯性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張秀敏(1998)。國小班級經營。台北:心理。
張春興、林清山(1993)。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淑芬(2003)。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管理能力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新仁主編(1999)。班級經營:教室百寶箱。台北:五南。
張廣義(2006)。國民小學教師教學關聯資本、教學信念、班級經營策略與教學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張鐸嚴、林月琴、劉緬懷(2002)。班級經營。台北:空中大學。
張德銳(1996a)。淺說建立親師合作關係的幾個做法。學生輔導,45,84-89。
張德銳(1996b)。有效能的班級常規經營策略。國教月刊,43(1,2),28-33。
梁茂森(1991)。高級職業學校教師教學成敗歸因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莊貞銀(1990)。班級教學經營。載於吳清山、李錫津、劉緬懷、莊貞銀、盧美貴,班級經營(頁322-357)。台北:心理。
莊耀嘉、李雯娣(2001)。兒童性格結構:五大模型的本土化檢驗。中華心理學刊,43,1,65-82。
許清田(2003)。教師權力運用類型、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許殷宏(1999)。師生互動策略之探究。中等教育,50(6),62-80。
郭明德(1999)。國小教師自我效能、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經營成效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郭明德(2001)。班級經營--理論實務策略與研究。台北:五南。
陳木金(1997)。國民小學教師領導技巧、班級經營策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
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木金(1999)。國民小學教師班級經營策略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藝術學報,
64,147-168。
陳木金(1999)。班級經營。台北:揚智。
陳木金(2006)。從班級經營策略對教學效能影響看師資培育的實務取向。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1),33-62。
陳仲庚、張雨新(1989)。人格心理學。台北:五南。
陳志勇(2002)。屏東縣國小教師領導風格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陳育吟(2002)。國民小學初任教師班級經營困境及成長策略需求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佩宜(2004)。國中音樂教師重視學習心理學與班級經營對學生學習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奎憙(1996)。師生關係的性質。載於陳奎憙、王淑俐、單文經、黃德祥等合著:師生關係與班級經營(頁3-30)。台北:三民。
陳奎憙(1998)。現代教育社會學。台北:師大書苑。
陳美環(2007)。台北縣國中導師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皎眉(1992)。我國國民中學問題學生家庭現況之調查。教育部輔導工作六年計畫專案研究報告。台北:作者。
陳湘玲(2000)。國小一年級級任教師班級經營策略之個案研究。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陳慶文(1994)。師生關係與班級領導。載於林生傳主編,教育心理學(頁317-337)。台北:五南。
陳寶山(2000)。新世紀的班級經營。課程與教學,3(2),1-16。
陳馨蘭(1998)。教師人格特質、自我效能、學生行為信念與班級經營風格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馮莉雅(2004)。中小學人格特質量表之發展。南大學報,38(2),115-130。
單文經(1993)。教學活動的組織與管理。載於黃政傑、李隆盛主編,班級經營—理念與策略(頁75-104)。台北:師大書苑。
單文經(1994)。班級經營策略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黃文三(1997)。中等學校中有效的師生關係。高市文教,59,44-47。
黃忠民(2004)。我國公立高級中等學校總務主任人格特質、工作特性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政傑、李隆盛(1993)。班級經營—理念與策略。台北:師大書苑。
黃郁婷(2006)。教師人格特質影響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以南投縣國民中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台北:心理。
黃淑青(2001)。我國高級職業學校工業類科教師人格特質與班級經營風格之相關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黃淑寬(2005)。國小級任教師人格特質、教學信念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黃鈴雅(2006)。高職綜合職能科教師班級經營策略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黃德祥(1996a)。班級效能的增進。載於陳奎熹、王淑俐、單文經、黃德祥著,師生關係與班級經營,(頁219-248)。台北:三民。
黃德祥(1996b)。班級的常規經營。學生輔導,45,54-59。
黃德祥(1996c)。學生行為的改善。載於陳奎熹、王淑俐、單文經、黃德祥等合著:師生關係與班級經營,(頁249-275)。台北:三民。
楊士賢(1997)。國民小學級任教師班級經營信念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賈馥茗(1997)。人格心理學概要。台北:三民。
葉青雅(2004)。國小教師人格特質、人際關係和寬恕態度三者相互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輔導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葉重新(2006)。心理學(簡明版)。台北:心理。
熊智銳(1994)。開放型的班級經營。台北:五南。
劉佳惠(2004)。公立高工專業類科教師人格特質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劉焜輝 (1984)。國中教師工作壓力狀況調查表。教育資料文摘,14(4),63-115。
鄭玉疊、郭慶發(1994)。班級經營:做個稱職的教師。台北:心理。
鄭玉疊(2003)。班級經營成長課程對國小新進教師班級經營效能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燿男、陳怡靖(2006)。班級經營:管理與實務取向。台北:華騰。
蔡明富(1998)。談班級經營中-如何做好親師溝通。教育實習輔導季刊,4(2),15-18。
蔡欣嵐(2001)。工作特性、人格特質與工作滿意度之關係─以半導體業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蔡培村(1996)。學校經營與管理。高雄:復文。
蔡進雄(1995)。有效的班級經營:談教師領導方式、班級氣氛與專業成就。教育資料文摘,36(5),147-159。
蔡進雄(1999)。有效的班級經營策略。教育實習輔導,5(2),7-8。
盧富美(2002)。班級常規經營:常規與教學雙人行。台北:心理。
韓繼成(2002)。國民中學訓導人員角色壓力、人格特質與工作滿意度的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戴文琪(2003)。臺灣「班級經營」博碩士論文之整合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文全(2001)。中等教育-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
顏火龍、李新民、蔡明富(1998)。班級經營-科技整合取向。台北:師大書苑
顏銘志(2002)。情緒教育從師做起。師友月刊,417,84-88。
簡良燕(1999)。載於張新仁主編,班級經營-教室百寶箱(頁307-363)。台北:五南。
簡紅珠(1996)。國小專家與新手教師的班級管理實作與決定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4(4),36-48。
簡紅珠、江麗莉(1996)。國小成功、不成功經驗教師與初任教師的班級管理認知與內隱信念之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0,411-445。
簡茂發(1999)。多元化評量之理念與方法。教師天地,99,11-17。
簡茂發(1997)。中小學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教育研究資訊,5(3),1-13。
蘇淑麗(2005)。不同世代國小教師人格特質與工作價值觀之相關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輔導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李維(譯)(1998)。Mark Cook著。人格的層次(Levels of Personality)。台北:桂冠。
林宗鴻(譯)(2003)。Jerry M. Burger著。人格心理學(Personality)。台北:揚智。
林明地、楊振昇、江芳盛(譯)(2000)。Robert G. Owens著。教育組織行為(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台北:揚智。
林淑梨、王若蘭、黃慧真(譯)(1991)。E. Terry Phares著。人格心理學(Personality)。台北:心理。
金樹人編譯(1989)。C. M. Charles著。教室裡的春天 : 談教室管理的科學與藝術(Building classroom discipline from models to practice)。台北 : 張老師。
單文經(主譯)(2004)。M. Lee Manning, Katherine T. Bucher著。班級經營的理論與實務(Classroom management : models, applications, and cases)。台北:學富。
游恆山,李素卿(譯)(1999)。 Philip G. Zimbardo, Richard J. Gerrig原著。心理學(Psychology and life, 14th ed)。台北:五南。
郭明德、陳彥文、李逢堅、陳真真、王春展(譯)(2002)。 R. T. Tauber著。班級經營--理論實務(Classroom management : sound theory and effective practice, 3rd ed.)。台北:華騰。
張鳳燕、楊妙芬、邱珍婉譯(2002)。Robert M. Liebert, Lynn Langenbach Liebert著。人格心理學:策略與議題(Personality : strategies and issues)。台北:五南。
諶攸文(譯)(2004)。Ron Clark著。優秀是教出來的:基本的五十五條班規。台北:雅言。
鄭慧玲(譯)(1982)。Pervin, Lawrence A.著。人格心理學(Personality)。台北:桂冠。
外文部分
Allport, G. W. (1961). Pattern and growth in personalit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Brophy, J. (1988). Educating teachers about managing classrooms and Student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4(1),1-18.
Gabbelosi, J. S. (1988,1993). Classroom management strategies: Gaining and maintaining students’ cooperation. New York: Longman.
Costa, P. T. & McCrae, R. R. (1992). Revised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and new Five-Factor inventory: Professional manual odessa. FL: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Doyle, W. (1986). Classroom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In M. Writtrock,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3rd ed, pp. 392-431). New York: Macmillan.
Digman, J. M. (1990). Personality structure: Emergence of the Five-Factor
Model,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41, 417-440.
Edwards, C. H. (1993). Classroom discipline and management. New York:Macmillan.
Emmer, E. T. (1987). Classroom management. In Dunkin, M. J. (ed),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pp. 436-437). Oxford: Pergamon Press.
Emmer, E. T., Evertson, C. M. & Anderson, L. M. (1980). Effective classroom management at beginning of the school year.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80(5), 219-231.
Emmer, E. T. (1989). Classroom management. In R. A. Gorton, G. T. Schneider, & J. C. Fisher (Eds.), Encyclopedia of school administration and supervision. NY: Oryx Press.
Emmer, E. T. (1995). Teacher managerial behaviors. In Anderson, L. W. (ed.)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eaching education. (pp. 219-221), New York:
Elsevter .
Froyen, L. A. (1988). Classroom management :empowering teacher-leaders. Ohio: Merrill.
Froyen, L. A. (1993). Classroom management: The reflective teacher-leader(2nd ed.). New York: Merrill.
Goldberg, L. R. (1993). The structure of phenotypic personality traits. American Psychologists, 48, 26-34.
Jones, V. F. & Jones, L. S. (1990). Comprehensive classroom managenent:Motivating and managing students(3rd ed). Boston:Allyn and Bacon.
Jones, V. F. & Jones, L. S. (1995). Comprehensive classroom management : creating posi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for all students.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McCrae, R. R., & Costa, P. T. (1985). Updating Norman’s “adequate taxonomy”: Intelligence and personality dimension in natural language and questionnair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9, 710-721.
McCrae, R. R., & Costa, P. T. (1991). Adding liebe and arbeit: The full five-factor model and wellbeing.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7, 227-232.
Norman, W.T. (1963). Toward an adequate taxonomy of personality attributes: Replicated factor structure in peer nomination personality ratings.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66, 574-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