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馨尹
論文名稱: 1987-2004年臺灣職業教育政策發展與回顧
指導教授: 許良明
Xu, Liang-Ming
彭台臨
Peng, Tai-L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3
中文關鍵詞: 職業教育教育政策私人投資報酬教育機會勞動力素質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13下載:58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探討臺灣1987年至2004年期間職業教育政策的發展,從經濟與人力資源的層面來探討,其研究目的為:一、探討1987年至2004年臺灣職業教育政策的形成與演變;二、影響職業教育政策制定的因素;三、職業教育政策對於臺灣發展的影響分為1.職業教育的經濟效益;2.勞動市場薪資與教育機會的比較;3.職業教育對勞動力素質的影響。
    本研究主要採文件分析探討職業教育政策的演變與制定的因素,以實証函數分析式探討職業教育私人投資報酬與薪資影響因素,以描述性統計探討勞動市場的薪資與教育機會的比較以及勞動力素質的變化,所蒐集之資料係利用SPSS12.0版統計軟體進行處理分析。
    根據研究發現所得到之主要結論如下:
    1. 職業教育以培育各行各業的基礎技術人力為主,故其政策的制定常隨著臺灣的經濟建設計畫與人力發展計畫做調整。
    2.職業教育的政策需考量人口與就業結構及產業結構的變化等因素。
    3.高職的投資報酬率較高中的投資報酬率低,但高中與高職的教育別對於薪資影響的因素未達顯著。
    4.職業教育能提高女性的薪資成長率與就學機會,促進兩性的教育機會均等。
    5.工業部門與服務業部門平均的教育程度提高,職業教育確實有助於提升臺灣整體勞動力的素質。
    最後,綜合本研究所獲得的研究發現與結論,提出對未來政策的建議與對後續研究者的建議。

    關鍵字:職業教育、教育政策、私人投資報酬、教育機會、勞動力素質

    目錄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Ⅱ 目錄 Ⅲ 表目次 Ⅴ 圖目次 Ⅶ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7   第三節 研究範圍、對象與限制 8   第四節 名詞解釋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職業教育的發展沿革 11   第二節 職業教育的經濟效益 33   第三節 職業教育機會的均等與公平 4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5   第一節 研究方法 55   第二節 資料來源與分析方法 57   第三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6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9   第一節 職業教育政策的演變 69   第二節 職業教育政策制定的影響因素 75   第三節 職業教育的經濟效益 85   第四節 勞動市場薪資與教育機會比較 97   第五節 職業教育對勞動力素質的影響 103 第五章 研究發現、結論與建議 107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07   第二節 結論 111   第三節 建議 113 參考文獻 117 壹、中文資料 117 貳、英文資料 124 附錄 126 附錄一 公私立高中職學雜費資料 126 附錄二 國中、高中職所得資料 127 附錄三 不同教育別在各行業人數 128 附錄四 工業技術人力培育狀況 129 附錄五 醫事技術人力培育狀況 130 附錄六 藝術技術人力培育狀況 131 附錄七 農業技術人力培育狀況 132 附錄八 資訊技術人力培育狀況 133 表目次 表2-1 高中職校數、人數與經濟發展階段 13 表2-2 歷任教育部長對技職教育的觀點與意見 28 表2-3 1987年至2004年高中、高職及專科校數變化量 29 表2-4 1987年至2004年高中、高職及專科學生人數變化與比值 30 表2-5 所得函數迴歸結果實證研究摘要表 39 表2-6 簡捷法估算高中職教育的私人投資報酬實證研究 41 表2-7 相關文獻中臺灣地區教育報酬率估計值 42 表2-8 高中職學生學雜費 43 表2-9 高中職學生學雜費負擔狀況彙整表 46 表2-10 1987-2004年各教育經費結構 47 表2-11 低所得家庭子女就讀公私立高中職之比率 49 表2-12 普通教育與技職教育家庭背景比較 50 表3-1 1987-2004年國中、高中與高職教育程度平均薪資 63 表3-2 國立暨臺灣省公私立高中職學雜費收費平均值 64 表3-3 高中職學生學雜費彙整表 65 表3-4 多元迴歸分析式各變項與操作定義 67 表4-1 技職教育政策發展與經濟建設計畫、人力發展計畫 70 表4-2 2004-2051年臺灣地區未來人口成長推計 77 表4-3 臺灣未來學齡人口結構-中推計 78 表4-4 2004-2011年臺灣地區未來人口年齡結構變動 79 表4-5 臺灣地區就業結構變化 80 表4-6 臺灣地區產業結構變化 81 表4-7 高職各類科畢業人數 83 表4-8 1987-2004年高中職教育私人投資報酬率 86 表4-9 1987-2004年公私立高中職學雜費差異表 87 表4-10 1987-2004年公私立高中職私人投資報酬率比較 88 表4-11 不同性別的高中職教育投資報酬率比較 90 表4-12 不同性別的高中職教育投資報酬成長率比較 91 表4-13 多元迴歸分析之樣本及背景分佈 92 表4-14 高中職薪資決定因素分析結果(模型一) 93 表4-15 高中職薪資決定因素分析結果(模型二) 95 表4-16 不同性別與教育別的薪資所得 98 表4-17 不同性別的高中職教育薪資成長率 99 表4-18 不同性別與教育別的升學率 100 表4-19 高中職男女性學生人數 102 表4-20 農業類各級教育階段人數比例 103 表4-21 工業類各級教育階段人數比例 104 表4-22 服務業各級教育階段人數比例 105 圖目次 圖2-1 高中、高職學校數比較圖 13 圖2-2 高中、高職人數比較圖 14 圖2-3 1987-2004年學校數變化趨勢 29 圖2-4 1987至2004年高中、高職及專科學生數變化趨勢 31 圖2-5 教育與勞動力供給 50 圖4-1 1987-2004年人口總增加與自然增加趨勢圖 76 圖4-1 1987-2004年臺灣地區出生趨勢 76 圖4-3 臺灣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 82 圖4-4 高中職平均報酬率變化 89

    參考文獻
    壹、中文資料

    內政部戶政司(2004)。戶籍人口歷年統計表,戶役政資訊系統,http://www.ris.gov.tw/ch4/static/st20-0.html。
    王文科(1995)。教育計畫與教育發展策略。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湘瀚(2004)。台灣社會人口變遷對教育政策發展的影響。社會科教育研究,9,255-280。
    田振榮、徐明珠(2003)。找回技職教育的光榮與尊嚴。國政研究報告。台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江文雄(1999)。技術及職業教育概論。台北:師大書苑。
    羊憶蓉、吳惠林(1995)。分流教育與經濟發展:政策分析與實際效果。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行政院主計處(1987)。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人力運用調查報告。台北:作者。
    行政院主計處(1988)。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人力運用調查報告。台北:作者。
    行政院主計處(1989)。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人力運用調查報告。台北:作者。
    行政院主計處(1990)。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人力運用調查報告。台北:作者。
    行政院主計處(1991)。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人力運用調查報告。台北:作者。
    行政院主計處(1992)。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人力運用調查報告。台北:作者。
    行政院主計處(1993)。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人力運用調查報告。台北:作者。
    行政院主計處(1994)。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人力運用調查報告。台北:作者。
    行政院主計處(1995)。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人力運用調查報告。台北:作者。
    行政院主計處(1996)。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人力運用調查報告。台北:作者。
    行政院主計處(1997)。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人力運用調查報告。台北:作者。
    行政院主計處(1998)。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人力運用調查報告。台北:作者。
    行政院主計處(1999)。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人力運用調查報告。台北:作者。
    行政院主計處(2000)。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人力運用調查報告。台北:作者。
    行政院主計處(2001)。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人力運用調查報告。台北:作者。
    行政院主計處(2002)。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人力運用調查報告。台北:作者。
    行政院主計處(2003)。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人力運用調查報告。台北:作者。
    行政院主計處(2004)。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人力運用調查報告。台北:作者。
    行政院主計處(2005)。中華民國台灣區人力資源統計月報。台北:作者。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作者。
    行政院經建設會(2001)。新世紀人力發展方案民國90年至93年。台北:作者。
    行政院經建會(1997)。跨世紀國家建設計畫簡報。台北:作者。
    行政院經建會(1999)。中高級人力培育與需求配合之檢討與建議。台北:作者。
    行政院經建會(2004)。中華民國臺灣地區民國93年至140年人口推計。台北:作者。
    吳清基(1998)。技職教育的轉型與發展-提昇國家競爭力的作法。台北:師大書苑。
    吳惠林(1995)。分流教育的經濟分析。教改專題論談。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吳慧瑛(2003)。二十年來教育發展之經濟評估,1978 2001。台灣經濟預測與政策,2(33),97-130。
    李俊賢(2003)。經濟部加工出口區薪資所得與教育之時間序列實証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建興(1977)。教育投資的報酬率。教育經濟學論文集。台北:聯經。
    李建興(2003)。技術職業教育的成本效益。技職及職業教育百科全書I技職教育通論。台北:教育部。
    林本炫(1996)。教育資源分配與社會正義。國策期刊。132。
    林生傳(1999)。性別教育機會均等的分析、檢討與實踐。教育學刊,15,1-34。
    林秀珍(1994)。羅爾斯正義原則及其教育涵義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宜玄(2003)。職業學校。技職及職業教育百科全書I技職教育通論。台北:教育部。
    高希均(1977)。教育經濟學論文集。台北:聯經。
    張丕繼(1993)。國家建設六年計畫中教育的角色與功能。文化變遷與教育發展。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成人教育中心。
    張明輝(1978)。教育機會均等理想與高等教育發展趨勢。國教月刊,78(25),20-30。
    張芳全(2002)。歷任教育部長的政策。台北:商鼎。
    張芳全(2004)。教育政策分析。台北:心理。
    張芳全、余民寧(2002)。開發中國家教育與經濟發展、人口成長的關係。教育與心理研究,25,507-542。
    張建成(2002)。批判的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學富。
    張鈿富(2004)。出生人口變化對臺灣中小學教育的影響。師友月刊,(439),1-4。
    教育部(1993)。教育部施政報告。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2(2)。
    教育部(1993)。教育部施政報告。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2(4)。
    教育部(1995)。施政概況報告。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2(5)。
    教育部(1995)。教育部施政報告。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2(6)。
    教育部(1996)。推動教育改革中相關法令之規畫。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3(1)。
    教育部(1996)。教育改革相關事項專題報告。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3(2)。
    教育部(1996)。教育部施政報告。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3(3)。
    教育部(1997)。高級中學實施學區制專案報告。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3(3)。
    教育部(1997)。高職免試入學方案專案報告。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3(3)。
    教育部(1997)。教育部施政報告。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3(3)。
    教育部(1997)。教育部施政報告。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3(4)。
    教育部(1998)。教育部施政報告。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3(5)。
    教育部(1998)。教育部施政報告。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3(6)。
    教育部(1999)。我國各級學校教育經費分配問題。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4(2)。
    教育部(1999)。教育施政理念報告。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4(1)。
    教育部(1999)。教育部施政報告。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4(2)。
    教育部(2000)。教育施政理念報告。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4(3)。
    教育部(2001)。高等教育之發展專案報告。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4(5)。
    教育部(2001)。教育部業務報告。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4(5)。
    教育部(2001)。現階段教育政策之改革與檢討報告。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4(5)。
    教育部(2002)。高中及高職多元入學方案。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5(1)。
    教育部(2002)。從技專校院二次招生弊端事件談技職教育的規劃與前景。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5(2)。
    教育部(2002)。教育部施政概況報告。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5(1)。
    教育部(2002)。教育部接管私立大專院校之執行成效與高職教育未來願景和展望。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5(2)。
    教育部(2003)。「大專院校暨研究所進、退場機制」。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5(3)。
    教育部(2003)。「如何調整技職教育定位與促進產學合作」專案報告。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5(2)。
    教育部(2003)。中華民國教育統計指標。教育部統計處。
    教育部(2003)。高中職定位及社區化專案報告。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5(3)。
    教育部(2003)。教育部業務報告。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5(4)。
    教育部(2004)。「從台灣大學公布新生畢業學校事件談高中職社區化實施成效」。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5(5)。
    教育部(2004)。我國技職教育政策現況與未來發展專案報告。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5(5)。
    教育部(2004)。我國教育政策之現況與未來發展。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5(5)。
    教育部(2004)。技職教育之轉型與變革專案報告。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5(5)。
    教育部(2004)。近四年來我國中央教育經費之分配與消長報告。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5(5)。
    教育部(2004)。近四年來我國教育經費消長及執行績效報告。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5(5)。
    教育部(2004)。推動綜合高中及高中職社區化計畫專案報告。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5(5)。
    教育部(2004)。教育部業務概況。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5(5)。
    教育部(2004)。教育部業務概況報告。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5(6)。
    教育部(2004)。新世紀教育發展藍圖。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5(5)。
    教育部(2004)。調整人才培育重點系所及發展學校重點特色專案計畫報告。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5(5)。
    教育部技職司(2006)。技職教育發展與演進,http://www.tve.edu.tw/new/history.htm。
    教育部統計處(2005)。中華民國教育統計。台北:作者。
    符碧真(1996)。教育資酬率長期變化之剖析:以我國教育發展個案為例。教育研究資訊。4(1),82-99。
    許宏儒(2004)。Bourdieu的「文化資本」概念及對教育機會均等的解釋。教育研究資訊,12(3),75-102。
    許瑞雯(1995)。高級中等教育的教育投資效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蔚農(無日期)。美國職業教育立法之變革及其影響。2006年5月17日,取自http://www.tw.org/wave/sch5.txt
    彭台臨(1988)。人力發展理論與實施。台北:三民。
    彭台臨(1989)。高級人力培育政策之探討。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
    彭台臨、呂貞儀(2001)。以經濟觀點探析台灣高等教育迅速擴充問題。2001年海峽兩岸高等職業(技職)教育研討會,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馮丹白(1993)。我國各級技職教育學生人數合理比例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2),72-89。
    黃秋珍(2005)。高職教育對婦女生育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菁瑩(1999)。性別與教育機會。教育資料文摘。2(43),152-169。
    黃儒傑(2000)。教育機會均等與社會正義。教師之友,41(3),13-19。
    楊朝祥(2003)。我國技職教育政策。技職及職業教育百科全書I技職教育通論。台北:教育部。
    楊朝祥(無日期)。中美技職教育發展之比較與展望。2006年5月17日,取自http://www.cpshs.hcc.edu.tw/information/%A7DE%C2%Be%A4%E5%B3%B9/edu_ame
    楊瑩(1994)。台灣地區不同家庭背景子女受教機會差異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2(3),1-22。
    廖年淼、何信助(2000)。技職學生結構與教育機會均等的經濟學分析。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59,37-40。
    廖年淼、劉孟珊(2004)。高中職教育資源投入之比較分析。教育政策論壇,7(1),41-58。
    監察院(2003)。提升技職教育與追求高等教育卓越發展之成效與檢討。監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
    蓋浙生(1993)。教育經濟與計畫。台北:五南。
    蔡淑鈴(2004)。高等教育的擴展對教育機會分配的影響。台灣社會學,7,47-88。
    鄭崇趁(1994)。教育機會均等的涵意。教師天地,70,23-25。
    鄭勝耀(1999)。教育資源分配的兩難,談均等與卓越理想的實現。中等教育,50(2),27-38。
    蕭錫錡(1999)。技職教育的轉型與發展。技職教育的回顧與前瞻。台北:教育部技職司。
    錢志偉(2005)。我國高職教育私人投資報酬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伯英(1991)。教育投資分析。台北:五南。
    謝小芩(1998)。性別與教育期望。婦女與兩性學刊,9,205-231。
    鍾清漢(1988)。教育與經濟發展之研究。台北:幼獅。
    譚光鼎(1993)。中等教育選擇功能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4),72-90。

    貳、英文資料

    Ashenfelter, O. & Krueger, A. (1994). Estimates of the economic return to schooling from a new sample of twin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4, 1157-1173.
    Becker, G., & Chiswick, B. R. (1966). Educa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earning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6, 358-369.
    Becker, G. S. (1964). Human capital: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 (1st e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for th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Blaug, M. (1972). An introduction to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 London: Penguin Press.
    Griliches, Z. (1970). Notes on the role of education in production functions and growth accounting, In Hansen, W. L. (Ed.), Education, income, and human capital, (pp. 71-115).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for NBER.
    Griliches, Z. (1977). Estimating the returns to schooling: Some econometric problems. Econometrica, 45, 1-22.
    Krueger, A. B., & Lindahl, M. (2001). Education for growth: Why and for whom?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39, 1101-1136.
    Lin, T. C. (2003). Education, technical progress,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case of Taiwan.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22, 213-220.
    Mincer, J. (1974). Schooling, experience, and earnings. New York & Lond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fo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Psacharopoulos, G., & Woodhall, M. (1985). Education for development an analysis of investment choices,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sacharopoulos, G. (1981). Returns to education: An up-dated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Comparative Education, 17, 321-341.
    Psacharopoulos, G. (1985). Returns to education:A further international update and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20, 583-604.
    Rosenzweig, M. (1995). Why are there returns to schooling?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5, 153-158.
    Silverberg, M., Warner, E., Fong, M., & Goodwin, D. (2004). National assess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Final report to congres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83149)
    Turner, R. H. (1978). Modes of social ascent through education: sponsored and contest mobility. Education, Economy and Society. NY: The Free Press.
    Vaizey, J. E (1962).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 London: Faber &Faber.
    Cohn, E., & Addison, J. (1998). The economic returns to lifelong learning in OECD countries. Education Economic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J577279)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