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君廷 Lin, Chun-Ting |
---|---|
論文名稱: |
老子的不爭哲學及其對教育競爭之啟示 Lao Zi’s Philosophy about Bu Zheng and Its Implication on Educational Competition |
指導教授: | 林秀珍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6 |
中文關鍵詞: | 教育競爭 、老子 、不爭哲學 |
英文關鍵詞: | educational competition, Lao Zi, Bu Zheng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251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17 下載:5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究老子「不爭」哲學以及「不爭」哲學對教育競爭的蘊義,首先釐清「不爭」哲學的概念與意涵,進而開展出不爭哲學對教育競爭的啟示,期望通過老子哲學的視野,為臺灣惡性與過度競爭的教育提供不同的人文思考與出路。
本研究使用「歸納」與「演繹」兩種研究方法:先歸納與釐清教育競爭的成因和現況以及剖析老子不爭哲學的內涵。接著,針對不爭思想之內涵,演繹其對於教育競爭的意蘊;最後根據探究結果,提出本研究的總結與建議,以作為教育實踐上的啟發與參考。
本研究之結論如下:
一、師生無可避免地處在教育競爭的現實處境裡,但競爭排名不是衡量與建立自我價值的指標。
二、老子不爭哲學以天道賦予人性本自俱足的高貴為立論基礎。
三、老子不爭思想在化解人心對名利的執著以及存全利益眾人的美好。
四、教育以人為本而一體無別,通過「不爭」來存全教育理想。
五、不爭之德體現在教師化解美善偏執、權力傲慢與生成學生所帶來的負累。
關鍵字:教育競爭、老子、不爭哲學
The main idea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Lao Zi’s philosophy about “Bu Zheng” (不爭)and its implication on educational competition. First, I will clarify the concept of Bu Zheng and then I will try to offer different humanistic perspectives for education that is over and vicious competition in Taiwan.
The inductive and deductive philosophy methods were adopted in this research. Clarify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cause about educational competition and analyzing the meaning of Bu Zheng was the first step. Secondly, on the basis of Lao Zi’s perspective, this research made deduction for educational competition. In the long run, based on the results above, this research would present conclusions and give suggestions on the future researches and practice.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could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eachers and pupils have no choice but to be in educational competition; however, the outcome of it cannot stand for and evaluate one’s value.
2. The philosophy of Lao Zi’s Bu Zheng is based on noble human nature.
3. The philosophy of Lao Zi’s Bu Zheng is to dissolve the prejudice in fame and wealth, and it claims no credit when nourishing all things.
4. Education is on the basis of noble human nature; therefore, pupils should not be classified by assessment.
5. The realization of Bu Zheng is to modify bias of value, the corruption of authority,
and to release the burden on the fatigue of realizing pupils.
Key Words: educational competition, Lao Zi, Bu Zheng
壹、中文部分
一、古代典籍
王志銘(編)(1980)。老子微旨例略‧王弼注總輯。臺北市:東昇。
王弼(魏/1981)。老子王弼注。高雄:復文。
王雲五(編)(1965)。老子道德經老子解。臺北:商務。
成玄英(唐/1974)。老子義疏。臺北市:廣文。
河上公(東漢/1994)。老子道德經。臺北市:廣文。
唐君毅(1984)。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學生。
憨山大師(明/1974)。老子道德經憨山解。臺北縣:新文豐。
二、近人著作
MPM數學官方網站(2015)。MPM數學教學理念及課程特色。2015年5月19日,取自:http://www.mpmmath.com.tw/indexx.htm
丁祖蔭、強贛生(譯)(1988)。Freedman, J. L, Sears, D. O, Carlsmith, J. M 著。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 chology)。臺北市:五洲出版社。
三民書局編纂委員會(2012)。學典。臺北市:三民書局。
小野(2013)。愈改愈糟、愈比愈壞。載於天下雜誌522期,96-97。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1998)。馬克斯恩格斯全集。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尹華丁(2007)。教育競爭:社會學視閾下的反思。湖北教育科學,12,頁158-160。
方東美(1980)。生生之德。臺北市:黎明文化。
方東美(1983)。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市:黎明文化。
王一濤(2007)。論過度教育競爭的根源及其對策-對一起「高考事件」的「過程-事件」分析。教育理論與實踐,27(2),頁34-36。
王守珍、吳月嬌譯(1975)。攻擊與人性(On Aggression)。臺北市:遠景。
王守紀(2002)。競爭與選擇-關於教育競爭問題的理性思考。教育學術月刊,2,8-10。
王守紀、楊兆山(2002)。教育競爭異化現象透視。教學與管理,3,7-10。
王邦雄(1985)。儒道之間。臺北市:漢光。
王邦雄(1988)。沒有自我就不用背負天下-老子道德經第十三章的現代詮釋ˋ。鵝湖月刊,162,頁13-14。
王邦雄(1999)。21世紀的儒道。臺北:立緒。
王邦雄(2004)。用什麼眼看人生。臺北市:三民書局。
王邦雄(2005)。人間道。臺北市:漢藝色研文化。
王邦雄(2005b)。老子道。臺北市:漢藝色研文化。
王邦雄(2006)。老子的哲學。臺北市:東大。
王邦雄(2010)。老子道德經現代解讀。臺北市:遠流。
王邦雄(2011)。老子十二講。臺北:遠流。
王邦雄(2013)。莊子內七篇、外秋水、雜天下的現代解讀。臺北:遠流。
王邦雄(2013)。道家思想經典文論:當代新道家的生命進路。臺北市:立緒。
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1995)。中國哲學史。臺北縣:蘆洲國立空中大學。
王邦雄、陳德和(2007)。老莊與人生。臺北市:空大。
王佩玲(1987)。高中聯考壓力與國中生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幸婷(2011)。略說老子守柔觀的形成脈絡。國文天地,頁40-44。
王俊剛(2005)。為教育競爭辯護-從社會學角度關照教育競爭。忻州師範學院報,21(6),88-91。
王震武(2002)。升學主義的社會心理基礎。本土心理學研究,(17),3-65。doi:10.6254/2002.17.3
王鏡宇(2007)。論教育競爭的異化-關於應試教育的反思。湖南社會科學,頁:186-188。
朱孟庭(2000)。由老子「反」的哲學論其「柔弱」哲學的義涵。哲學與文化,27(4),頁389-402。
牟宗三(1974)。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市:學生書局。
牟宗三(1984)。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涵蘊之問題。臺北市: 學生書局。
牟宗三(2002)。才性與玄理。臺北市:學生。
牟宗三(2003)。老子《道德經》講演錄(七)。鵝湖月刊,29(4),頁2-9。
牟宗三、徐復觀、張君勱、唐君毅(2006)。中國文化與世界。載於唐君毅(著),說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臺北市:三民。
何進春(2013)。以教師衝突觀點論教師對學生的身教與研究。教育評論月刊,2(2),153-158。
吳受琚(2008)。道教與中國的傳統文化。載於張炳玉(主編),老子與當代社會。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
吳怡(2008)。新譯老子解義。臺北:三民。
吳清山(2003)。知識經濟與教育發展。臺北:師大書苑。
李江源(2007)。論教育生活中的競爭與妥協。集美大學學報,8(4),頁3-15。
李佳燕(2016)。成績不好,是哪一種病阿?人本教育札記,326,頁58-61。
李岩、馬鐵強(2009)。淺談中學教師競爭觀。成功(教育版)/success,3,146。
李易璁(2009)。競爭的迷思:國小教師的勞動過程研究。(未出版)世新大學碩士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美枝(1987)。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臺北市:大洋出版社。
李振亭(2005)。教育競爭論。北京市:中央文獻出版社。
李燕(2005)。教育競爭的哲學反思。當代教育科學,5,9-12。
沈清松(1990)。老子的人性論初探。載於臺大哲學系(主編),中國人性論。臺北:東大。
周之南(1951)。從中學立場看國民學校。臺灣教育輔導月刊,1(9),32-35。
周玉霜(2006)。成功的教學從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學習開始。教育行政雙月刊,4(4),頁:110-120。
周愚文(2001)。中國教育史綱。臺北縣:正中。
孟祥森(譯)(1994)。Erich Fromm 著。生命的展現:人類生存情態的分析(To Have or To Be)。臺北縣:遠流。
林玉体(2006a)。談教育中的競爭述評。載於林逢祺、洪仁進(主編),課程與教育哲學-教育哲學述評(四)。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玉体(2006b)。西洋教育思想史。臺北市:三民。
林安梧(2006)。新道家治療學與老子的智慧。臺北:商務。
林秀珍(1999)。教育理論本土化省思。教育研究集刊,42(1),頁1-15。
林秀珍(2008)。師道-道家哲學的啟示。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形象與專業倫理。臺北:心理。
林秀珍(2013)。庖丁解牛。載於林逢祺、洪仁進(主編),教育哲學隱喻篇。臺北:學富。
林秀珍(2015a)。老子哲學與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秀珍(2015b)。從「勝人」到「自勝」---運動員的自我超越之道。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學報,4(1),頁1-14。
林秀珍、徐世豐(2003)。「制度化」的基本學力測驗對國中教學之影響分析。中等教育,54(5),頁140-153。
林秀珍、徐世豐(2006)。教育的實鏡與實踐。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秀珍、徐世豐(2011)。老子道德經義理疏解。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秀麗、林庭堯、洪蕙芬(譯)(2008)。E.C. Cuff, W.W Sharrock, D.W. Francis(著)。特新社會學理論的觀點(Perspectives in Sociology)。臺北市:韋伯文化。
林倖妃(2013)。台灣補習班家數創新高。載於天下雜誌516期,頁192-195。
林逢祺(2015)。教育哲學:一個美學提案。臺北市:五南。
林毓湉(2006)。學校組織衝突管理。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3。
林寶山(譯)(2013)。John Dewey 著。民主主義與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臺北市:五南。
俞懿嫻(2007)。從《尚書》的「天」看自然宗教和道德神學。哲學與文化13(2),頁5-20。
姚秀彥(1984)。先秦史。臺北:三民。
施國勳(譯)(1986)。S. Appleton(著)。沈寂的學生與台灣前途。載於丁庭予、馬康莊(編),臺灣社會變遷的經驗:一個新興的工業社會。臺北市:巨流。
胡楚生(1990)。老子以水喻道的方式與義蘊。中國學術年刊,11,頁1-7。
范國睿(1995)。「教育競爭」理論研究透視。教育理論與實踐,15(6),18-22。
卿希泰(2008)。老子思想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載於張炳玉(主編),老子與當代社會。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
孫科炎、趙國梁(2012)。競爭心理學。北京市:中國電力出版社。
孫萬智(譯)(1990)。詫摩武俊 著。嫉妒的心理:人際關係紛擾的根源。臺北市:新雨出版社。
孫儒泳、李博(1993)。普通生態學。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徐復觀(1969)。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市:商務。
時蓉華(1996)。社會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袁保新(1991)。《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自序。鵝湖月刊,(196),48-50。
馬仙玉(2010)。老子的不爭思想及其現代價值。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3(4),頁57-59。
馬康莊、陳信木(合譯)(1989)。George Ritzer(著)。社會學理論上冊(Sociological theory)。臺北市:巨流。
張立文(1996)。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臺北:五南。
張光甫(2003)。教育哲學:中西哲學的觀點。臺北市:雙葉。
張志芳(2001)。論《老子》的「柔弱勝剛強」。華僑大學學報,頁44-49。
張岱年(2010)。中國哲學史。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張岱年(2012)。國學要義。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張金蘭(1998)。論老子的柔弱哲學。嘉應大學學報,1,頁,6-9。
張建成、陳珊華(2006)。生涯管教與行為管教的階級差異:兼論家庭與學校文化的連續性。教育研究期刊,52(1),129-161。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9)。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炳玉(2008)。老子與當代社會。蘭州市:甘肅人民出版社。
張敬梅(2007)。強弱柔剛之辨-對《老子》「柔弱勝剛強」的解析。濟南大學學報,17(5),頁70-73。
張鍠焜(2006)。批判理論與教師哲學。載於但昭偉(主編)(2006),教師的教育哲學。臺北:高等教育。
畢馨云(譯)(2015)。P. Lockhart 著。這才是數學:從不知道到想知道的探索之旅(Measurement)。臺北市:經濟新潮社。
章樂(2012)。現代教育的「分數崇拜」:社會學視角的分析。教育發展研究,18,頁76-80。
章澤儀(譯)(2016)。W. Deresiewicz 著。優秀的綿羊(Excellent Sheep)。臺北:三采文化。
莊慧美(2000)。考試領導教學嗎?師友月刊,391,頁47-49。
許立宏(2005)。運動哲學教育。臺北縣:冠學。
許芳菊(2013)。12年國教,教改不改,很難成功。天下雜誌,536,頁276-284。
許芳菊(譯)(2013)。W. Damon著。邁向目的之路:幫助孩子發現內心的召喚,踏上自己的英雄旅程(The Pach to Purpose Helping Our Children Find Their Calling in Life)。臺北:天下。
許慧茹、洪志成(2010)。「類能力分班」體制下教師工作經驗之探究。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0(1),頁:175-225。
郭向華(2001)。教育競爭的社會學審視。教育評論,3,頁12-14。
郭為藩(1988)。教育與人生(中冊)。臺北市:空大。
陳文棋(譯)(1987)。Ann Kaiser Stearns(著)。失落感(Living Through Personal Crisis)。臺北市:遠流。
陳俊輝(1999)。老子的「道」與聖人政治。哲學與文化26(1),頁15-23。
陳信宏(譯)(2004)。Alain de Botton 著。我愛身份地位(Status Anxiety)。臺北市:先覺。
陳奎憙(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清溪(2010)。人才培育與國家競爭力之初探。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雙月刊,27(6),頁79-86。
陳會昌(2000)。競爭:社會-心理-文化透視。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竫詒(2014)狂啃小說造就SAT滿分。載於天下雜誌543期,頁154-155。
陳竫詒(2016)。教育愈改愈大洞:補習班20年成長8.8倍。天下雜誌,599,頁:22-23。
陳鼓應(1970)。老子今註今譯。臺北市:商務。
陳鼓應(2013)。道家的人文精神。臺北市:商務。
陳福濱(2007)。導言:中國哲學天論專題。哲學與文化,34(10),頁1-3。
陳億貞(譯)(2006)。R. Sternberg 著。普通心理學(Pathway to Psychhology)。臺北市:雙葉。
傅佩榮(1985)。儒道天論發微。臺北市:臺灣學生。
傅佩榮(2006)。究竟真實-傅佩榮談老子。臺北市:天下文化。
傅佩榮(2014)。老子在虛靜中覺悟人生智慧。臺北市:天下文化。
傅偉勛(1986)。儒家思想的時代課題及其解決線索。哲學與文化,13(2),頁27-42。
曾文玲(2004)。論高中學校的升學競爭。師友月刊,443,頁41-43。
曾春海(著)(2005)。中國形上學。載於曾春海(主編),中國哲學概論。臺北:五南。
曾振宇(2007)。荀子「天」論百年誤讀與反撥。哲學與文化,13(2)。
湯仁燕(2010)。適性教育與自我價值的開展。國家文官學院T&D飛訊,98,頁:1-20。
湯堯(2006)。教育市場化與行銷思維策略之案例分析探究。教育學誌,24,頁:157-176。
無作者(2004,6月10日)。燈管能力分班-A段班2根B段班1根。TVBS新聞網。2016年10月24日,取自:http://news.tvbs.com.tw/other/489775。
無作者(2015,4月27日)。過不去…班排14名國中生上吊亡。華視新聞網。2015年,4月28日,取自:http://news.cts.com.tw/cts/society/201504/201504271606811.html#.VVgb-fmqqko
程景琳(2008)。發展心理學理論:從過去到現在。臺北市:學富。
馮友蘭(1989)。中國哲學史。臺北市:藍燈文化。
馮海英、敬仕勇(2011)。教育競爭何以可能-一種教育制度哲學的書寫。教育理論與實踐,31(10),頁32-35。
黃春木(2008)。臺灣社會升學主義的發展與解決對策(1945-200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郁倫、鍾啟泉(譯)。佐藤學(著)(2012)。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革。臺北市:親子天下。
黃義良(2006)。教育行銷研究的發展分析與展望。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2,頁:189-219。
黃潔芳(2004)。音樂教師的競爭與合作。中國音樂教育,3,39-40。
楊思偉(2004)。教育市場化應休矣!師友月刊,頁8-13。
楊振富(譯)(2002)。P. Senge 著。學習型學校(Schools That Learn)。臺北:天下。
楊國榮(2011)。道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楊進基(2007)。高等教育市場化下新的學生角色。興國學報,8,頁65-77。
溫世頌(2006)。心理學辭典。臺北市:三民。
葉啟政(1991)。當前臺灣社會問題的剖析。載於楊國樞、葉啟政(主編)(1991),台灣的社會問題。臺北:巨流。
葛榮晉(1987)。中國哲學範疇史。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賈馥茗(1981)。教育與人格發展。高雄市:復文。
賈馥茗(2005)。教育的本質。臺北市:五南。
廖月娟(2007)。人類之最。新北市:立緒。
廖振順(2016)。教育這種病。臺北市:時報文化。
臧宏(2009)。說《老子》的柔。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7(5),頁527-533。
蒙培元(1990)。中國心性論。臺北:學生書局。
劉一民(1991)。運動哲學研究-遊戲、運動與人生。臺北市:師大書苑。
劉正(2006)。補習在臺灣的變遷、效能與階層化。教育研究集刊,52(4),頁1-13。
劉佩修(2009)。臺灣是第4名的孩子。商業周刊,1108,頁78-81。
劉福增(1999)。老子哲學新論。臺北市:東大圖書。
劉繼(譯)(1990)。H. Marcuse著。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意識型態研究(One Dimensional Man Studies in the Ideology of Industrial Society)。臺北:桂冠。
樓宇烈(2006)。王弼集校閱。臺北市:華正。
歐陽教(1986)。從哲學觀點談校園倫理教育的實施。發表於國立高雄師範學院舉辦之「校園倫理學術研討會」記錄,頁18-42。
歐陽教(1995)。德育原理。臺北市:師大書苑。
蔡誠摯(譯)(2002)。R. Douglas著。誰在操縱我們?現代社會的商業、文化與政治操控(Coercion: Why We Listen to What “They” Say)。臺北:貓頭鷹。
談秋桐(2012)。中西哲學思維方式之比較。法制與社會:旬刊,(1),頁246。
冀昀(2007)。尚書。北京:線裝書局。
盧俊宏(1994)。運動心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盧嵐蘭(譯)(2000)。N.Goodman(著)。社會學導論(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臺北市:桂冠。
盧寶祥(2006)。「和諧社會」視野中的教育競爭秩序。教育理論與實踐,26(10),頁18-21。
親子天下(2012,1月)。爸媽們!別成為孩子的紅色皇后。2016年9月28日,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53648-%E7%88%B8%E5%AA%BD%E5%80%91%EF%BC%81%E5%88%A5%E6%88%90%E7%82%BA%E5%AD%A9%E5%AD%90%E7%9A%84%E3%80%8C%E7%B4%85%E8%89%B2%E7%9A%87%E5%90%8E%E3%80%8D/?page=1
錢穆(2000)。中國思想史。臺北市:蘭臺出版社。
戴健業(1994)。老子的人生哲學-自然人生。臺北市:揚智。
薛絢(譯)(2006)。John Dewey 著。民主與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臺北市:網路與書。
謝冰瑩(2011)。新譯四書讀本。臺北:三民。
謝凱蒂(譯)(2011)。K. Robinson 著。讓天賦自由(Hoe Finding Your Passion Changes Everything)。臺北:天下。
謝群慧(2004)。實施譏笑工資背景下的教師競爭與合作。江西教育,18,頁10。
藍采風(2000)。社會學。臺北市:五南。
藍雲、陳世佳(譯)(2009)。Parker J. Palmer 著。教學的勇氣:探索教師生命的內在視界(The Courage to Teach: Exploring the Inner Landscape of a Teacher’s Life)。臺北:心理。
魏源(2005)。老子本義。臺北市:正中。
羅安憲(2005)。虛靜與逍遙-道家心性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譚宇權(1992)。老子哲學評論。臺北市:文津出版社。
嚴長壽(2011)。教育應該不一樣。臺北市:天下。
嚴復(1970)。老子道德經評點。臺北市:廣文。
嚴靈峯(1983a)。老子達解。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嚴靈峯(1983b)。老列莊三子研究文集。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嚴靈峯(1992)。老子研讀須知。臺北市:正中書局。
蘇永明(2016,10月)。教育改革能改革教育嗎?論文發表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舉辦之「教育核心議題早讀會」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貳、西文部分
Dearden, R. F. (1998). Competition in education. Hirst, P.H., & White, P. (Eds).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Major themes in the analytic tradition (IV) (pp.331-341). London: Routledge.
Dewey, J. (1897). The Early Works of John Dewey: My Pedagogic Creed, vol.5, pp.84-95. Carbondale and Edwardsvill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Dewey, J. (1959).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ew York: The Macmillan.
Durant, W (1935). 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 New York : Simon and Schuster.
Foucault, M. (1977).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Trans. A. Sherudan. New York: Pantheon.
Garcia, S. M., Tor, A., & Schiff, T. M. (2013). The Psychology of Competition: A Social Comparison Perspective.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Sage Publications Inc.), 8(6), 634-650. doi:10.1177/1745691613504114.
Kilduff, G. J., Elfenbein, H. A., & Ssaw, B. M. (2010). The Psychology of Rivalry: A Relationally Dependent Analysis of Competio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53(5), 943-969. doi:10.5465/AMJ.2010.54533171.
Littell, R(1993, June 15). Lao-tzu’s Tips for Clinton. The New York Times, p.A27
Russell, B (1932).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Order. London : Allen & Unwin.
Russell, B (1966). The Problem of China. London : Allen & Unwin.
Vaughn, J & Diserens, C. M (1938). The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of Competition.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7(1), 76-97. doi: 10.1080/00220973.1938.11010120.
Weber, M. (1991). From Max Weber : essays in sociology (Gerth, H. H., Wright Mills, C. Trans ). London : Rout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