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賴媛君 Yuan-Jyun Lai |
---|---|
論文名稱: |
我國六大新興產業人才培育之研究 The Research of cultivating for the Six Major Emerging Industries |
指導教授: |
王如哲
Wang, Ru-Jer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2 |
中文關鍵詞: | 六大新興產業 、人才培育 、大專校院 |
英文關鍵詞: | the Six Major Emerging Industries, cultivat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35 下載:1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六大新興產業人才培育之情形,並分析我國六大新興產業人才培育之策進藍圖,復根據研究發現與結論,提供未來相關中央部會、教育行政機關與大專校院之政策推行參酌。為了達成以上研究目的,本研究以11位產業人才培育相關之行政機關主管、學校單位主管及專家學者作為研究對象,透過文獻探討及訪談進行資料的蒐集。
綜合本研究文獻探討結果與研究發現,獲得以下結論:
一、基於高等教育優勢的前提,以大專校院培育我國六大新興產業人才洵為國家經濟發展之必要角色。
二、我國六大新興產業人才培育之策劃由行政院督導,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執行,部分由教育部協同規劃權責事項;成敗關鍵在破除各自為政及事權不清。
三、為區隔生技領域重點項目,學校以一貫性課程發展,在系所數量與人才結構的失衡下,推展高科技食品之發展優勢。
四、綠色能源領域人才培育尚處萌芽階段,首要之務乃回歸基礎學科知識及創新思維的養成教育、發展既有理科優勢項目,以因應國際綠能新政趨勢。
五、觀光領域具有廣泛的產業聯結性與充足的人才數量,且側重「做中學」與職涯核心教育,以有效提升產業品質。
六、形塑友善的就業環境、建置整合系所與培育雙專長,為促進健康照護領域人才留任及強化教育內涵的關鍵因素。
七、精緻農業的養成教育指涉一多元化知識、實務操作與職涯課程之概念,構成複合性的人才供應藍圖,而與傳統農業的單一知能及人力來源有別。
八、長期穩健的教育與師資系統、校內外團隊合作經驗及社會欣賞文化的涵養程度等,均為文創領域人才培育的充要條件。
九、整合五專菁英班、大專校院教育體系及回流教育系統,有助於規劃我國六大新興產業之整體人才培育藍圖。
十、展望我國六大新興產業人才培育,主要有「強化企業責任」、「培養跨領域知能」及「因應兩岸衝擊」等未來策略。
本研究根據上述結論,分別針對中央部會、教育行政機關、大學校院及後續研究等四方面提出有關具體之建議。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to explore the personnel training conditions in the Six Major Emerging Industries, to analyze the further blueprint of the Industries, and to make suggestions for authorities concerned by the findings.
The methods adopted for this study are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terviews with 11 study participants included policy makers and scholars related to personnel training of the Industri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advantage of higher education, it is a main and important role of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cultivate the Six Major Emerging Industries personnel in higher education.
2. The Policy is supervised by Executive Yuan, and executed by Industry competent authority, and some are coordinated with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key to success is to break down barriers of each department doing things on his way, and to clarify the responsibilities.
3. Under the Imbalance between the quantity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personnel structure, to differentiate the important items of biotechnology industry, schools develop consistent curriculum about high-tech food benefits.
4. It’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personnel training for Green Energy Industry. To response to the global policy trends,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is back to education itself developed for basic knowledge,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science what we have the superiority.
5. For Tourism Industry, there is a wide field of industries linking, adequate personnel, and effective promoting the quality by emphasis on learning by doing.
6. Shaping the friendly employment environment, building integrated departments or institute as well as nurturing dual specialty, are the key factors of employee retention promoting and educational content enhancing in Health Care Industry.
7. The Modern Agriculture Industry cultivating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s single knowledge and human sources. The former involves diversified knowledge, concept of practical and career courses, which are complex blueprint of talent supply.
8.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the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cultivating are long-term education and teachers cultivation system, internal and external team experiences as well as the degree of cultural appreciation in society.
9.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rial elite classes at five-year colleges, recurrent education and universities, is conducived to the overall personnel planning of the Six Major Emerging Industries.
10. In response to above difficult positions, there are three coping strategies of strengthening corporate responsibilities, nurturing inter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handling cross-straitissues and so on.
Based on the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suggestions were made for central ministries, educational policy makers, universities, and future studies concerned.
中文部分
工業技術研究院(2007)。2015臺灣產業新願景-全球趨勢。2009年9月29日,取自http://www.taiwan2015.org/MegaTrend/
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2008)。登記生錄取率分析表。2010年1 月31日,取自http://www.uac.edu.tw/97data/97_13.pdf
王如哲(2000)。知識管理的理論與應用:以教育領域及其革新為例。臺北市:五南。
王如哲(無日期)。知識經濟時代的學校競爭力。2010年1月16日,取自http://www.-ccunix.ccu.edu.tw/~deptkmc/paper/paper_c9.pdf
王如哲(2001)知識經濟與跨國教育政策的巨觀分析。2010年5月29日,取自
http://www.ccunix.ccu.edu.tw/~deptkmc/project/project3.pdf
王如哲(2002,2005)。知識經濟與教育。臺北市:五南。
王如哲、黃月純(2009)。我國大學校院知識管理現況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12(4),33-61。
王如哲(2009)。臺灣高等教育發展的迷思與契機。臺灣教育,659,35-38。
王保進(2001)。知識經濟時代下之教育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41,17-25。
王秀槐(2006)。我國大學近年來新設系所分布型態與集中趨勢之研究。高等教育,1(1),111-148。
王麗雲(2004)。教育研究中的菁英訪談。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12(2),95-126。
文崇一(2002)。調查訪問法。載於張春興、楊國樞、文崇一(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頁615-656)。臺北市:東華。
中華經濟研究院(2001)。主要國家發展知識經濟與知識產業之政策研究。2010年4月18日,取自http://www.moea.gov.tw/~meco/cord/plan90/a/a.htm
中央社(2009)。吳清基:學校培育人才與產業需求不同。2009年11月13日,取自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113/5/1uwp4.html
吳學良(2004)。前瞻新世紀全球明星產業與科技發展趨勢。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2009年9月29日,取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8760
辛炳隆(2004)。臺灣產業結構調整與就業創造。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2009年9月29日,取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8753&key=&ex= &ic=&cd=
行政院(2009)。行政院全球資訊網。2010年1月7日,取自http://www.ey.gov.tw/mp?mp=1
行政院(2009)。六大新興產業主題網站。2010年1月7日,取自http://www.ey.gov.tw/mp?mp=97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2)。挑戰2008:E 世代人才培育成效預估。2010年1月7日,取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8939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5)。重點人才整體培育及運用規劃。2010年1 月31日,取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0461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6)。知識經濟發展方案。2010年1月7日,取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1546&key=&ex=+&ic=。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7a)。「經續會結論『共同意見』具體執行計畫」辦理情形第一次總檢討報告。2010年1月7日,取自http://www.cepd.gov.tw-/dn.aspx?uid=925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7b)。經濟發展願景第一階段三年衝刺計畫之產業人力套案。2010年1月7日,取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0-453&key=&ex=+&ic=2015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9a)。六大新興產業。2010年1月7日,取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2445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9b)。生技鑽石起飛行動方案、行動計畫。2010年1月7日,取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3926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9c)。觀光拔尖領航方案、行動計畫。2010年2月10日,取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3929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9d)。綠色能源產業旭升方案、行動計畫。2010年1月10日,取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3928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9e)。健康照護升值白金方案、行動計畫。2010年2月13日,取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3930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9f)。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行動計畫。2010年3月15日,取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3931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9g)。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案、行動計畫。2010年3月25日,取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3927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統計處(2009)。掌握全球綠色新政商機。2010年1月25日,取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1644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0)。產創推動產業升級。2011年4月20日,取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4289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無日期)。行政院產業科技策略會議。2010年6月13日,取自http://www.stag.gov.tw/content/application/stag/meeting/guest-cntgrp-browse.phpvars=bb4d025340f095abe1715acea6f16816093de77400c55-00a78d31657ebf83363
行政院衛生署(2010)。97年度衛生統計動向。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9)。創意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案行動計畫98-102年。2010年3月25日,取自http://cci.culture.tw/cci/cci/law_detail.-php?sn=3838
台灣省商業會(無日期)。「觀光產業人才培訓振興計畫」。2010年3月25日,取自http://travel.tcoc.org.tw/columnpage/specol/2008tourist/2008tourist.asp
交通部(2009)。觀光拔尖領航方案。2010年5月11日,取自http://www.motc.gov.tw/mocwebGIP/wSite/lp?ctNode=503&CtUnit=90&BaseDSD=7&mp=1
朱子君(2010)。人力資源培育與職業能力發展-大學教育目標的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3,1-14。
李文志、董娟娟(2002)。從知識經濟的觀點重建政府的角色。2010年1月20 日,取自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IA/091/IA-R-091-045.htm
李誠(2007)。如何做一個知識經濟時代的大學生。2010年5月26日,取自 http://www.ncu.edu.tw/~ncu34814/cpg/albums/pinewave/6/course_6.pdf
拓樸產業研究所(2006)。臺灣科技產業發展政策與人才培訓。國政研究報告科經(研)095-032號。2010年6月25日,取自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TE/095/TE-R-095-032.htm
吳清山、林天佑(2005)。教育名詞解釋:人力資本。教育研究月刊,139,144。
沈姍姍(2001)。教育與經濟。載於陳奎憙(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頁439-451)。臺北市:師大書苑。
邱蘊靜(2001)。運用模糊理論建立高等教育各類科之勞動市場需求預警指標。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天佑(1996)。認識研究倫理。教育資料與研究,12,57-63。
林基興(2003)。行政院產業科技策略會議。載於中華民國科學技術年鑑(頁31)。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林季誼(2006)。臺灣各大學院校插畫人才培育之現況。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健民(2002)。以知識經濟之觀點探討高職校長領導困境及其積極作為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水波、張世賢(2006)。公共政策分析。臺北市:五南。
林新發(2003)。調查研究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頁255-289)。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佳慧 (2008)。高等教育就業養成與第一份薪資之關聯性:符合人力資本論或篩選理論。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新竹市。
范蕎宇(2009)。產業變遷與大學課程之發展及趨勢。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徐瑛鍈、郭勉雲(2007)。從產業人力套案談臺灣專業人力的運用策略與努力方 向。臺灣經濟研究月刊,350,72-77。
徐明珠(2009)。人才培育之整合觀點:由職能標準切入教、考、訓、用合一。臺北市: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洪裕宏(2004)。學術資本主義與學術人文主義:臺灣學術卓越政策的深層省思。載於高等教育兩岸研討會。2010年1月23日,取自http://mli.ym.edu.tw/houng-/ch/list03_20040325.htm
洪裕宏(2005)。學術資本主義與學術人文主義:臺灣學術卓越政策的深層省思。載於淡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主編),21世紀高等教育的挑戰與回應(頁141-159)。臺北市:高等教育。
范熾文(2010)。學校推動知識管理的具體途徑。教育資料與研究,43,113- 118
孫志麟(1996a)。高等教育與就業:臺灣現象的分析。教育研究資訊,4(6),129-142。
孫志麟(1996b)。高等教育人力之供需問題。教育研究雙月刊,52,44-52。
許雅筑(2007)。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育與市場人力需求關係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2010)。綠色能源產業資訊網。2010年6月25日,取自http://www.taiwangreenenergy.org.tw/
翁福元(無日期)。當前臺灣地區高等教育人才培育政策的社會學觀點分析。2010年7月19日,取自www.td-school.org.cn/tbdf/uploadfile/200811265901.ppt
教育部(2001)。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3)。我國高等教育發展規劃研究專案報告。2010年1月24日,取自http://www.edu.tw/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337
教育部(2006)。落實產業發展及產業人力培育規劃,高教簡訊第 189 期。2010年1月24日,取自http://www.news.high.edu.tw/monthly189/content02.htm
教育部(2009)。公告技專校院試辦五專菁英班紮實人力實施計畫。高教技職簡訊第36期。2010年5月8日,取自http://www.news.high.edu.tw/news036/
2009120910.asp?c=0500
教育部(2010)。知識經濟人才培育與教育產業。載於教育部主辦之「第8次全國教育會議十大中心議題(捌)」,台北市。
教育部(2011a)。五專菁英班。2011年5月7日,取自
教育部(2011b)。100學年度大學校院辦理學士後第二專長學士學位學程業務簡報。2011年5月9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download/B0059/%E5%A4
%A7%E5%AD%B8%E6%A0%A1%E9%99%A2%E8%BE%A6%E7%90%86%E5%AD%B8%E5%A3%AB%E5%BE%8C%E7%AC%AC%E4%BA%8C%E5%B0%88%E9%95%B7%E7%B0%A1%E5%A0%B1%E8%AA%AA%E6%98%8E_1.pdf
陳奎憙(主編)(2001)。現代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伯璋、蓋浙生(2005)。學術資本主義下臺灣教育學門學術評鑑制度的省思。載於新世紀高等教育政策與行政(頁559-586)。臺北市:高等教育。
陳雪華、邱子恆、范中威(2002)。知識經濟時代中知識管理人才培育之探討。圖書資訊學刊,15,1-10。
陳維昭(2000)。知識經濟時代的人才培育。臺大校友雙月刊,7,1。
郭良文、林素甘(2001)。質化與量化研究方法之比較分析。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7(4),1-13。
郭秋勳、郭美辰、郭隸德(2001)。強化知識管理提昇人力素質:析論學校教育宜把握學習機會之窗,提昇語言認知學習效果。2010年4月18日,取自
http://www.mdu.edu.tw/~kuoch/2001.12.21brain.doc
張國保、徐明珠、牛涵釗、李淑馨(2009)。我國人才培育政策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政策建議書(RDEC-RES-097-023)。臺北市:作者。
張芳全(2008)。過量及低度高等教育與失業率之國際分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4(3),79-116
張芳全(2006)。教育對經濟發展貢獻的分析。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19(1),173-210。
張秀琴(2002)。知識經濟新興產業展望。2009年11月13日,取自http://w3.tccg.gov.tw/intro/institution/plan/service/s_05_9134.doc
張良丞(2009)。高等教育擴充政策下的後遺症。2010年1月6日,取自http://web.ntnu.edu.tw/~897000132/file/research/conference/overedu.pdf
黃榮懷(2004)。知識經濟時代的學校教育。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1),57-58。
黃昕瑀(2006)。人力資本與教育的關係。教育社會學通論,67,14-17。
黃松浪(2005)。知識經濟時代下之新思維-社會教育與人力資源發展。臺北縣:新文京。
黃惠雯、童琬芬、梁文蓁、林兆衛譯(2007)。Benjamin F. Carbtree, William L. Miller著。最新質性方法與研究。臺北縣:韋伯文化。
傅鄭焜譯(1994)。Drucker. Peter著。後資本主義社會。臺北市:時報。
程榮凱(無日期)。知識經濟時代技術職業教育的發展策略。2010年4月18日, 取自http://aca4.saihs.edu.tw/pps/download/9108jou.pdf
曾巨威(2000)。「全國知識經濟發展會議」的期許與建議。2010年5月23日,取自http://www.npf.org.tw/getqr/180
湯志民(2001)。知識經濟時與教育轉型。教育資料與研究,41,13-16。
楊瑩(2008)。台灣高等教育政策改革與發展。研習資訊雙月刊,25(6),21-56。
楊國賜(2006)。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因應策略。高教簡訊,179,13-14。
楊朝祥(2006)。台灣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沿革與經濟發展。中等教育,57(2),4-31。
楊朝祥、徐明珠(2006)。創意經濟與人才培育。國政研究報告。臺北市: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楊朝祥(2007)。高科技產業與人才創新-臺灣模式與經驗。國政研究報告。臺北市: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楊朝祥(2009)。台灣高等教育的挑戰、超越與卓越。教育資料集刊,44,1-28。
經濟部(2009)。協助學生職涯發展- 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實施經驗。2011年5月5日,取自http://itriexpress.blogspot.com/2009/05/blog-post.html
蔡聖賢(2010)。人才培育一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關鍵。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3,223-224。
蔡怡婷(2008)。高等教育擴張政策下新設私立大學的人力培育成效分析-從教育品質的觀點。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羅華美(2007)。我國產業人才培育之現況與問題面面觀。臺灣經濟研究月刊,30(2),15-24。
潘淑滿(2008)。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鄭燕祥(1991)。教育的功能與效能。香港:廣角鏡出版社有限公司。
戴曉霞(2003)。從福特主義到後福特主義:人力特質之改變及其對高等教育之意涵。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1-2413-H009-003)。臺北市:作者。
戴曉霞(2006)。世界一流大學之卓越與創新。臺北市:高等教育。
劉正 (1999)。學校教育在台灣勞動市場的重要性:人力資本或文憑主義?教育社會學通訊,(17),3-9。
劉廷揚(2004)。知識管理潮流中的優質人力發展策略。載於高雄市教育學會主辦之「人力發展與優質教育」研討會,高雄市。2010年7月19日,取自
http://www.growth.com.tw/mainths/th7_w7.htm
劉維公(無日期)。現代社會的基本結構。2010年4月18日,取自 http://vschool.scu.edu.tw/sociology/dictionary/c1.htm
廖文志、張順教(2010)。六大新興產業人才培訓與發展趨勢研發期末報告。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泰山職業訓練中心委託計畫。臺北縣,作者。
戴肇洋(2005)。臺灣產業科技人才供需問題與解決之道。2010年1月21日,取自http://thinktank.stpi.org.tw/Chinese/Science_Report/Pages/2005.aspx
數位經濟(匿名,無日期)。2010年4月18日,取自http://ec2.ba.ntust.edu.tw/mic/-download/Marketing/%E7%AC%AC%E4%BA%8C%E7%AB%A0%E6%95%-B8%E4%BD%8D%E7%B6%93%E6%BF%9F.doc
蕭富元主編(2007)。競爭實力-臺灣百萬大學生如何由人力變人才。臺北市:天下雜誌。
臺灣海外網(無日期)。臺灣願景-2015年經濟發展願景。2010年1月7日,取自http://www.taiwanus.net/Taiwan_Future/2015/index.htm
MBA智庫百科(無日期)。新興產業的定義。2010年1月25日,取自http://wiki.-mbalib.com/zh-tw/%E6%96%B0%E5%85%B4%E4%BA%A7%E4%B8%9A
西文部分
Adam Smith (1937).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the Nations. New York: Random House.
Altbach, P. G. (2002). Differentiation requires definition: The need for classification in complex academic system.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26, 2-3.
Arrow, K. J. (1973). Higher education as a filter.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3), 193-216.
APEC (2000). Towards Knowledge-based Economies in APEC. Report by APEC Economic Committee. Singapore: APEC.
Denzin,N.K.,&Lincoln,Y.S.(2003). The discipline and practice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N. K. Denzin and Y. S. Lincoln (Eds.) Thousand Oaks,CA: Sage.
Drucker, P. F. (1993). Post-capitalist Society. New York:Harper Business.
Fittoussi,J.&Luna,F.(1996). Wage distribution, social cohesion and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Employment and Growth in the Knowledge based Economy. Paris: OECD.
Galvin, J. C. (1983). What trainers can learn from educators about evaluating management training.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37 (8), 52-57.
Goldstein, I. L. (1993). Training in organizations: need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3rd ed.).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
OECD (1996).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Paris: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Toffler, A. (1984). Third wave. New York:Bantam.
UNESCO (1996). 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 Paris: UNESCO.
World Bank. (1998).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8/1999: Knowledge for Development. Washington, D.C: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