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文馨
Chang, Wen-Hsin
論文名稱: 臺灣戰後凍頂茶產製與在地技藝的傳承
The Production and the Inheritance of Local Crafts for Dong Ding Tea in Post-War Taiwan
指導教授: 林淑慧
Lin, Shu-Hu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4
中文關鍵詞: 凍頂烏龍茶製茶工序默會知識地方知識師徒制
英文關鍵詞: DongDing Oolong tea, tea production craftsmanship, tacit knowledge, local knowledge, mentoring system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17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臺灣茶產業於1865年始出現在對外貿易史上,臺灣茶於清治後期即為臺灣出口之重點產業,並於日治時期開始出現企業化的經營模式,直到戰後政府亦積極推動茶業貿易,臺灣茶產業從1865年開始,百年來皆以出口為導向。值得探究的是,1980年代後臺灣茶業全面翻轉,從原先的出口轉為內銷導向,即言臺灣本身對於茶葉的需求量大增。此外,茶葉的產製亦從工廠的大量生產模式改為農民自產、自製、自銷的精緻農業,間接促成了中南部茶園與高海拔茶園的興起。
    1980年代臺灣凍頂茶發展蓬勃興盛,其中「凍頂茶優良茶比賽」為促成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梳理臺灣茶葉的發展脈絡後可以得知比賽茶機制對臺灣茶發展不完全是正向效益,過於強調消費者導向,對於茶葉製作技藝產生些許負面效應。藉由田野參與實作與深度訪談,將臺灣凍頂茶製作技藝之流變完整陳述。其中,茶葉製程須依據茶葉特性調整製作細節,因此可以得知茶區的不同,所種植的品種、天氣、土壤等等也有其差異,而這個差異就形成了多元性的地方特色。透過討論現有的製茶技藝,進而得知製茶技藝的學習並非一般理論的建構,反而是藉由師徒制的傳承,將默會知識延續下去。隨著現代工業化的發展,製作技藝逐漸消逝於時代的洪流。本篇論文藉由探討製茶傳統技藝,期許能為茶產業的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

    The earliest record of Taiwanese tea export dates back to 1865. Tea was the major export product for Taiwan during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Since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the tea industry's operation methods was commercialized; and the government continued to push for its growth even after the war. And for the following century, tea was mainly sold externally. After the 1980s, there was a major shift in which the tea industry internalized and was mainly sold domestically. The demand for tea grew in Taiwan and the production changed from industrialized to local tea farms where the farmers grow, harvest, and sell their own crops.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which led to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tea-growing industry in the South Central, as well as high altitude areas of Taiwan.
    Dong Ding tea flourished in Taiwan during the 1980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s the "Dong Ding Tea Exceptional Tea Competition". Though it popularized the tea in Taiwan, it did not have an entirely positive impac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ea production craftsmanship. The Judges from the competition were subjective and leaned towards taste that consumers prefer. The true art of crafting quality tea was neglected in the process. Through fieldwork and in-depth interviews, I try to preserve its fine art of growing and crafting Dong Ding tea. Each type of tea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varying methods of growing. One should consider the type of tea, weather conditions, and soil. The different elements for growing tea from each plantation creates a diverse "taste" for each region in Taiwan. The art of crafting is not a recipe in which it can be easily transferred. On the contrary, it is passed down from mentors to students through years of learning and practice. However, the art of crafting is diminishing as we move along the tides of modern industrializ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traditional crafts of tea production, in an attempt to contribute to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tea production industry.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相關文獻回顧與探討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1 第二章 臺灣茶業貿易與茶區特色 19 第一節 臺灣茶業產銷貿易 19 第二節 臺灣茶區分佈 27 第三章 凍頂氣與地方性 38 第一節 凍頂氣的形成 38 第二節 凍頂優良茶比賽的創辦 45 第三節 高山茶與境外茶對凍頂茶的衝擊 53 第四章 凍頂烏龍茶的製作技藝知識 57 第一節 家戶空間與茶廠配置的變遷 57 第二節 凍頂烏龍茶製作工序與技藝 59 第五章 結論 103 參考文獻 107 附錄 114 圖目錄 圖 1:各種茶類發酵程度表 26 圖 2:臺灣茶區分布 29 圖 3:北部茶區分布與特色 30 圖 4:中部茶區分布與特色 32 圖 5:南部茶區分布與特色 34 圖 6:東部茶區分布與特色 36 圖 7:南投縣地理位置 39       圖 8:鹿谷鄉地理位置 39 圖 9:鹿谷鄉行政區域 40 圖 10:室外萎凋場 58 圖 11:日光萎凋室 59 圖 12:使用刀片採茶 70 圖 13:筆者採茶 71 圖 14:正確採摘之茶菁 72 圖 15:正確(右)與錯誤(左)採摘比照 72 圖 16:錯誤採摘(破損葉) 73 圖 17:錯誤採摘(葉梗受傷) 73 圖 18:室外萎凋(使用帆布,並加裝黑網) 75 圖 19:室外萎凋(使用笳歷,不加裝黑網) 76 圖 20:室內萎凋(笳歷) 80 圖 21:室內萎凋(層積架) 80 圖 22:室內萎凋(層積架) 81 圖 23:浪菁(傳統以手翻動) 83 圖 24:浪菁(使用浪菁機) 84 圖 25:萎凋室 84 圖 26:傳統炒菁鍋 85 圖 27:茶菁投入炒菁機 86 圖 28:甲種乾燥機 89 圖 29:初乾工序 90 圖 30:初乾成品 90 圖 31:回潮 91 圖 32:望月式揉捻機 92 圖 33:茶葉擠壓機 93 圖 34:布球揉捻機 94 圖 35:蓮花束包機 95 圖 36:拆解布球(上圖)再投入解塊機(下圖) 97 圖 37:再乾工序 98 圖 38:揀枝工作 99 圖 39:箱型烘焙機(冰箱) 100 圖 40:電焙籠(雙層) 101 表目錄 表 1:1945-1999年茶業生產量、出口量與進口量統計表 2 表 2:臺灣每人茶葉平均年飲量 25 表 3:凍頂茶茶園耕作管理方式變遷的比較表 62 表 4:凍頂茶採茶方式變遷的比較表 74 表 5:凍頂茶室外萎凋工序之設備變遷的比較表 78 表 6:凍頂茶室內萎凋技術變遷的比較表 81 表 7:凍頂茶炒菁設備變遷的比較表 87 表 8:凍頂茶初乾工序變遷過程的比較表 88 表 9:凍頂茶揉捻工序變遷的比較表 93 表 10:凍頂茶團揉技術演變的比較表 96

    一、專書
    古武南,《忘茶味:北埔.東方美人.茶》(臺北:臺灣商務,2016.10)。
    行政院農委會茶業改良場,《臺灣的茶葉》(臺北:遠足文化,2003)。
    吳振鐸,《茶學拾遺集》(臺北:科學農業社,1998)。
    吳德亮,《臺灣的茶園與茶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2011)。
    吳德亮,《戲說六大茶類》(臺北:聯經,2017.01)。
    宋冠儀著,楊少帆攝,《台茶好滋味:尋找台灣茶在地的感動》(臺北:四塊玉文創,2015.03)。
    東嘉生著,周憲文譯,〈清代台灣之貿易與外國商業資本〉,《台灣經濟史初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4)。
    林木連等,《台灣的茶葉》(臺北:遠足文化,2003.09)。
    林啟三,《南投縣茶業發展史》(南投市:南投縣文化基金會,1995)。
    林淑慧,《臺灣文化采風:黃叔璥及其《臺海使槎錄》研究》(臺北:萬卷樓,2004.05)。
    林淑慧,《台灣清治時期散文的文化軌跡》(臺北:臺灣學生,2007.11)。
    林淑慧,《旅人心境:臺灣日治時期漢文旅遊書寫》(臺北:萬卷樓,2014.02)。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1997.04)。
    南投縣鹿谷鄉志編纂委員會,《鹿谷鄉志》(南投:鹿谷鄉公所,2009)。
    范增平,《台灣茶業發展史》(臺北:臺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1992.11)。
    唐贊袞,《臺陽見聞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張崑振,《臺灣產業文化資產體系與價值:菸、茶、糖篇》(臺中: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13)。
    許賢瑤,《臺灣包種茶論集》(臺北:樂學,2005)。
    陳向明,《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2009.03)。
    陳宏鎮,《鹿谷鄉凍頂黃金》,(南投:南投縣鹿谷鄉公所,2008)。
    陳慈玉,《近代中國茶業的發展與世界市場》(臺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982.10)。
    陳慈玉,《臺北縣茶業發展史》(臺北:稻鄉出版,2004)。
    陳煥堂,《臺灣茶》(臺北:貓頭鷹出版,2001)。
    陳煥堂,《臺灣茶第一堂課:頂尖茶人教你喝茶一定要知道的事!》(臺北:如果出版,2008)。
    陳煥堂、林世偉,《烏龍茶的世界:全方位茶職人35年心血結晶,從種茶、製茶、飲茶,告訴你烏龍茶風味的秘密》(臺北:如果出版,2014)。
    程紹剛譯註,《荷蘭人在福爾摩莎》(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0)。
    楊國樞等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臺北 : 臺灣東華,1993.02)。
    葉士敏,《茶科學‧臺灣茶》(臺北:知音出版,2016)。
    葉至誠、葉立誠,《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文化,2011.07)。
    廖慶樑,《臺灣茶聖經》(臺北:揚智文化,2010)。
    臺灣區茶輸出業同業公會編著,《臺茶輸出百年簡史》(臺北:臺灣區茶輸出業同業公會,2011)。
    臺灣銀行金融研究室編,《台灣之茶》(臺北:臺灣銀行金融研究室,1949)。
    戴維森(James W. Davidson)著,蔡啟恆譯,《臺灣之過去與現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
    嚴祥鸞,〈參與觀察法〉,《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1996)。
    劉熙,《茶樹生理與種植》(臺北:五洲出版社,1993.01)。
    劉熙,《茶樹栽培與茶葉初製》(臺北:五洲出版社,1993.01)。
    鐘友聯,《茶日子:品嚐95則生活中的好茶時光》(臺北:秀威經典,2017.05)。
    Clifford Geertz著,楊德睿譯,《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臺北:麥田,2007)。
    Michael Polanyi著,許澤民譯,《個人知識:邁向後批判哲學》(臺北:商周出版,2004)。
    Nonaka, Ikujiro & Takeuchi, Hirotaka著,楊子江、王美音譯,《創新求勝:智價企業論》(臺北市:遠流出版,2000)
    William H. Ukers著,中國茶葉研究社譯,《茶葉全書》(桃園:茶學文學發行,1992)。

    二、期刊論文
    余舜德,〈臺灣凍頂烏龍茶之工匠技藝、科技與現代性〉,《臺灣人類學刊》11卷1期(2013. 07)。
    吳振鐸,〈臺灣之製茶工業〉,《臺灣銀行季刊》第17卷第1期(1966.03)。
    李伯年、金宏淵,〈臺灣之製茶事業〉,《臺灣銀行季刊》第9卷第1期(1954.06)。
    阮逸明,〈從紅水烏龍到清香烏龍〉,《茶藝》第54期,(2015.09)。
    林立樹,〈消費文化的歷史反思〉,《輔仁歷史學報》19 期(2007 .07)。
    林煥章,〈地理標示運用在茶葉行銷之探討〉,《茶葉專訊》第66 期(2008.12)。
    邱芳慶、邱垂豐、林金池、黃正宗、葉茂生,〈不同海拔茶區青心烏龍季節間茶葉化學成分及品質之變異〉,《臺灣茶業研究彙報》第29號(2010.11)。
    范嘉琦、楊美珠、陳右人、陳英玲、李金龍、吳俊達、阮素芬,〈烘焙溫度、時間及次數對臺茶十三號包種茶咖啡因及兒茶素類含量之影響〉,《臺灣茶業研究彙報》第31號(2012.11)。
    張明雄,〈三百年來台灣茶葉的拓展及其成就〉,《臺北文獻》直字第103期(1993.03)。
    張振厚、黃惟揚、林義豪、劉銘純、巫嘉昌,〈改良茶葉乾燥機熱效率之研究〉,《臺灣茶業研究彙報》第34號(2015.11)。
    張瑞成,〈臺灣茶葉產銷之回顧與發展方向〉,《臺灣茶業研究彙報》第2號(1983.1)。
    梁炳琨,〈鹿谷凍頂烏龍茶產業發展與產地認證的探討〉,《臺灣土地研究》17卷2期(2014. 11)。
    陳宇翔,〈從烏龍茶到高山茶:臺灣茶壟斷租的社會建構〉,《臺灣社會學刊》第39期(2007.12)。
    陳哲三,〈鹿谷鄉開拓史〉,《美哉南投》第六輯(1997.06)。
    黃惟揚、劉銘純、蔡憲宗,〈茶菁熱風萎凋槽改良試驗〉,《臺灣茶業研究彙報》第33號(2014.11)。
    黃騰鋒、劉銘純,〈茶葉布球揉捻程序及次數影響品質之研究〉,《臺灣茶業研究彙報》第30號(2011.11)。
    楊弘任,〈專家系統下的地方知識:嘉邑行善團的造橋實作〉,《科技醫療與社會》第10期(2010. 04)。
    楊盛勳,〈臺灣茶業之產銷結構調整〉,《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特刊》第47期(2000. 12)。
    楊盛勳、阮逸明、廖文如,〈臺灣茶業產銷結構之規劃〉,《臺灣茶業研究彙報》第17號(1998.06)。
    賴正南、陳右人,〈臺灣茶產業發展與展望〉,《臺灣茶業研究彙報》第32號(2013.11)。
    Choo, Chun Wei. “The structure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PrimaVera Working Paper 99-27, Universiteit van Amsterdam. (1999)
    Gourlay, S. “Tacit Knowledge, Tacit Knowing or Behaving?”. 3rd European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Learning and Capabilities Conference; 5-6, Athens, Greece. (2002)
    Howells, Jeremy. “Tacit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v.8 no.2, p.100. (1996)
    Myers, Carole & Davids, Keith. “Knowledge and doing: tacit skill at work”. Personal Management v.24, issue 2, p.45-60. (1992)
    Scott, Willian. “Tacit knowing and concept of mind”.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Vol.21, No.82, p.22-35. (1971)

    三、學位論文
    王瑋臻,〈江湖一點訣:坪林包種茶的知識流動與金瓜寮地方形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14)。
    林文恭,〈優良茶比賽對地區茶產業經濟發展影響之研究─以坪林文山包種茶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林劭宇,〈凍頂烏龍茶發展史之研究〉(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林獻堂,〈茶葉比賽對地區茶業發展的影響--鹿谷鄉農會比賽茶之個案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推廣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翁俊發,〈製作地方味—南投松柏坑茶區烏龍茶商品標準的知識建構及其變遷〉(新竹: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黃郁清,〈南投鹿谷鄉茶文化產業的再生與發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楊佳軒,〈高山出好茶?臺灣梨山高山茶崛起的個案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
    蔡志賢,〈包種茶萎凋與攪拌製程中茶菁之生理變化與利用生物電子鼻監測之可行性探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四. 報紙文章
    季良玉,〈大陸茶葉 仍然禁止進口〉,《聯合報》,1995.04.29,第19版。
    陳紹聖、簡獻宗,〈越南茶跨海參賽 反銷台灣 新品種組不限產地 烏龍種組只限本地參加 將由評審嚴格把關〉,《聯合報》,2000.12.15,第18版。
    彭宣雅,〈準確率95% 茶葉基因資料庫 別想混茶 可辨台茶和越、印、泰、大陸茶葉〉,《聯合晚報》,2014.12.03,第A9版。

    五. 電子媒體
    南投縣政府主計室,《南投縣統計年報》,(來源:http://www.nantou.gov.tw/big5/content.asp? dptid=376480000au230000&cid=109&cid1=1386,2016.11.25.)。
    郁振華,〈走向知識的默會維度〉,(來源:http://www.doc88.com/p-5406824314908. html,2016.11.27)。
    鹿谷鄉農會,〈評審凍頂茶要領〉,(來源:http://www.lugufa.org.tw/tea01.htm,2017.3.22)。
    楊淑閔,〈農委會這項神技 進口茶別想冒充國產茶〉,《中央社》(來源: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706170175-1.aspx,2017.06.17)。
    農委會,《農產貿易統計要覽》,(來源:http://agrstat.coa.gov.tw/sdweb/public/book/Book.aspx,2016.11.28)。

    六、檔案資料
    China, Imperial Maritime Custom, Annual Trade Reports and the Trade Returns of the Various Treaty Ports, 1864-1920.(簡稱《海關報告》),1869年,淡水。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