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欣伶
Chen, Sin-Ling
論文名稱: 《時報周刊》1978-2016 雜誌封面之價值分析─以Pierre Bourdieu觀點為例
Value Analysis On " ChinaTimes Weekly " (1978-2016): Pierre Bourdieu’s Views
指導教授: 劉立行
Liu, Li-Hs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圖文傳播學系
Department of Graphic Arts and Communications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1
中文關鍵詞: 布赫迪厄場域慣習資本階層品味雜誌封面
英文關鍵詞: Bourdieu, Field, Habitus, Capital, Class Taste, Magazine Cover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60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7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年來,新舊媒體交替,傳播科技快速變化,媒體間的關係,既合作又競爭。雜誌仍是目標媒體,綜合性娛樂時尚雜誌如何在市場中獲得消費者青睞?本研究針對《時報周刊》的封面人物形象發展演變與布赫迪厄的社會實踐理論相結合,為國內綜合性娛樂時尚雜誌封面的形象研究找到可靠的理論依據。
    本文試圖將《時報周刊》,自1978年3月5日所發行的第一本試刊號起至2016年6月止,2000期的雜誌封面。從布赫迪厄的社會學理論這個角度探討,一方面認識台灣雜誌本身的發展、社會演變和它在當前台灣媒介環境中的位置和衝擊,另一方面關照雜誌的文化意識形態和它對受眾和社會文化的未來影響。
    布赫迪厄的社會實踐理論,場域、慣習、資本是其理論構建的核心概念。在場域中擁有著高低不同的位置,而這些位置的變化則是由參與者在場域中佔據的資本的數量及質量所決定的。反身性的思考也促使我們正視自身的限制。不只是接受限制,而是從具體的社會學觀點來認識限制,了解所處環境的歷史、文化根源。平面傳媒如何超越自身的限制面對新媒體。深入理解布赫迪厄社會實踐理論的核心概念,有助於在此理論指導下對綜合性周刊雜誌封面進行合理研究。
    研究中發現,參與者在場域中由於階層屬性的不同而獲得不同的慣習,慣習一旦形成,必然為這一階層在場域中進行實踐提供原則和準則,同時也對該階層在場域中所占有的資本價值進行合法性的確定。而實踐產生的新原則又會反作用於慣習。《時報周刊》雜誌封面每期,因場域在娛樂、新聞、文化傳播場域中進行文化實踐。

    In recent years, alternating old and new media, the spread of rapid technological chan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dia, both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Magazine is still the target media, integrated fashion and entertainment magazine How to get consumers in the market? In this study, " ChinaTimes Weekly " on the cover image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practice theory of Bourdieu combined find a reliabl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tudy of the image of domestic integrated entertainment fashion magazine cover.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hinaTimes Weekly ", only issued since March 5, 1978 the first book Shi Kanhao until June 2016, magazine covers of 2000. Discussion From a sociological theory Pierre Bourdieu’s Views, while recognizing Taiwan magazine's own development, evolution and social impact and its position in the current media environment in Taiwan, on the other hand take care of its cultural and ideological magazine audience and the future of social and cultural influence.
    Bourdieu's theory of social practice, field, habitus, capital is the core concept of his theory building. The presence in the domain has a high and low position, and changes in these positions is by the presence of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participants in the domain occupied capital of the decision. Thinking of reflexivity, reflexivity also prompted us to face up to its own limitations. Not just accept the limit, but from the sociological point of view to understand the specific constraints, to understand the history, cultural roots of their environment. How the media plane beyond its limits in the face of new media. 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core concepts of Bourdieu's theory of social practice, this theory helps to guide rational study of comprehensive weekly magazine cover.
    The study found that participants in the domain due to the presence of different classes of property obtained by different habitus, habitus, once formed, is bound to provide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 for the presence of this class field to practice, but also the presence of the class domain occupied the capital value of legality is determined. The new principles practice produced will react to habitus. " ChinaTimes Weekly " magazine cover of each issue, because in the field of entertainment, news, cultural transmission in the Field cultural practices.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目 次 III 表 次 IV 圖 次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六節 研究流程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台灣本土雜誌的封面影像回顧 10 第二節 雜誌的定義與/封面相關研究 14 第三節 《時報周刊》1978-2016時代背景歷程 29 第四節 皮耶布赫狄厄 39 第五節 文獻探討小結 5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8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8 第二節 研究對象 6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3 第四節 研究實施 64 第五節 訪談資料處理與分析 6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4 第一節 解構《時報周刊》封面傳達社會發展與變遷 76 第二節 歸納《時報周刊》封面面對場域競爭與媒介環境挑戰 78 第三節 探討《時報周刊》封面潛藏何種文化資本與意識形態 8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7 參考文獻 94 附錄 100

    一、中文文獻
    黃振家(2012-12)。 [大眾傳播學系暨研究所] 專書之單篇。〈100年台灣雜誌出版產業調查研究報告〉,頁1-1~1-8
    時報周刊(2016年7月5日)維基百科。上網日期:2016 年 7月 5 日,取引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9%82%E5%A0%B1%E5%91%A8%E5%88%8A
    時報周刊(1993)。〈15周年的經驗與歷程〉。《和時間角力》。頁114-115。
    時報周刊(1993)。〈15周年的經驗與歷程〉。《和時間角力》。頁18-19。
    楊芳枝(1999)。〈女性性質、女性雜誌與資本全球化〉。《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第53期:頁22-25。
    馮建三、孫秀蕙(1995)。《廣告文化》。台灣:陽智。
    黃仁益(2009)。女性時尚雜誌封面人物與讀者吸引力研究。中華印刷科技年報,375-385。
    孫秀蕙(2011)。臺灣商業女性雜誌圖像符號研究:以1968-1978年《婦女雜誌》廣告為例,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3720
    林志明(2002)。〈影像與傳播—閱讀麥克魯漢〉,《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類—藝術專刊》,47(1): 41-56。
    李金銓,《大眾傳播理論》,三民書局:台北,民國七十三年。
    雜誌智庫(2016年7月5日)智庫百科。上網日期:2016 年 7月 5 日,取引自: http://wiki.mbalib.com/zh-tw/%E6%9D%82%E5%BF%97%E5%B9%BF%E5%91%8A
    皮耶·布迪厄(2016年7月5日)維基百科。上網日期:2016年7月5日,取引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A%AE%E8%80%B6%C2%B7%E5%B8%83%E8%BF%AA%E5%8E%84

    許俊雅(2012)台灣文學期刊史。「日治時期台灣文學期刊史編纂」總論。台灣師範大學。上網日期:2016 年 7月 5 日,取引自:http://dhtlj.nmtl.gov.tw/opencms/period/
    何義麟 (2012)台灣文學期刊史。「戰後初期台灣文學期刊史編纂」總論。台北教育大學。上網日期:2016 年 7月 5 日,取引自:http://dhtlj.nmtl.gov.tw/opencms/period/Period0002.html
    台灣媒體史(2016年7月5日)維基百科。上網日期:2016年7月5日,取引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B0%E7%81%A3%E5%AA%92%E9%AB%94%E5%8F%B2#.E4.BA.8C.E6.88.B0.E5.BE.8C.E8.87.B3.E9.96.8B.E6.94.BE.E5.A0.B1.E7.A6.81.E5.89.8D.E4.B9.8B.E5.A0.B1.E6.A5.AD
    賴永忠(1993)。《台灣地區雜誌發展之研究-從日據時期到民國八十一年》。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藝術的規則:文學場域的綱目和結構》(Les Règles de l'art. Genèse et structure du champ littéraire),巴黎:Seuil 出版社,1992
    Pierre Bourdieu(1992)The Rules of Art.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rologue and part 1(中譯:《藝術的法則》,北京:中央編譯)
    (法)布赫迪厄/劉睴譯,2001,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和結構,中央編譯出版社(北京圖書發行部)http://www.bookschina.com.tw/1926172.htm
    布赫迪厄的《藝術的法則》,則是針對法國福樓拜(Gustav Flaubert,1821-1880)一本重要小說《情感教育》所作的文學與藝術場域深刻分析。他認為藝術仍然受制於政治與經濟的場域。
    從沒有行人到不再冒險的城市:試論都市交通轉變中的新身態,蔡宜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2005。
    林東泰(2011)。〈對國內三大報ECFA「讓利說」新聞的批判話語分析〉,2011年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
    邱天助(1998)。《布赫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
    張覺民(1980)。《現代雜誌編輯學》。臺北市:商務印書館。
    余也魯(1980)。《雜誌編輯學》。香港:海天書樓。
    余也魯(1994)。雜誌編輯學。臺北:五南出版社。
    馬驥伸(1984)。雜誌。臺北:允晨
    羅莉玲(1991)。編輯事典。臺北:大村
    錢玉芬(2007)。《傳播心理學》。台北:威仕曼文化。
    章利國(2005)。現代設計社會學。長沙市: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章利國(1999)。《現代設計美學》。河南美術出版社 。
    林永興(2011)。《勝利之光》封面設計之視覺意象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視覺設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怡芬(2005)。雜誌封面影像的視覺分析—以《壹週刊》為例。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君(2005)。擬像與意識形態在八卦媒體之研究:以《壹週刊》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美燕(2001)。《民俗臺灣》雜誌之編輯設計。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仁傑(1996)。雜誌封面視覺形象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家芳(2011)。女性流行時尚雜誌封面視覺設計之研究—以VOGUE國際中文版為例。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盈如(2005)。光復後至1950年代台灣文藝雜誌封面設計研究。國立臺中技術學院商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頌德(1993)。中文雜誌版面構成之分析與研究。國立台灣示範大學美術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覆彥(1995)。新聞性雜誌封面內容及設計演變之探討:以新新聞、時代週刊及明鏡週刊為例。銘傳管理學院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永忠(1992)。《臺灣地區雜誌發展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如珊(2001)。雜誌編排設計形式與讀者意象及符合度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怡臻(2007)。《高雄畫刊》封面之視覺影像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淑雅、黃美玲(2004)。從設計雜誌探討台灣設計之發展。中原大學。中原大學「風格、歷史、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黃琡雅、朱陳毅(2005)。2000-2004年《誠品好讀》雜誌封面設計的表現樣式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黃琡雅(2002)。台灣市售雜誌目錄頁的表現樣式研究。
    陳瀚凱、林品章(2002)。《藝術家》雜誌的設計觀點研究與台灣設計環境之影響與貢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姚村雄(1998)。日據時期的台灣圖像—由當時的雜誌封面設計談起。現代美術,第78期。
    王志弘(2003)。影象城市與都市意義的文化生產:《台北畫刊》之分析。城市與設計學報, (13&14), 303-340.
    劉豐傑(1998)。《現代裝幀藝術》。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上網日期:2015年7月5日,取引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5b0cb10100ypi0.html
    張怡文(2005)。台資如何進入大陸期刊市場。出版參考, 1 .頁8-7。
    黃詩雯(2015)。《聯合文學》雜誌封面視覺設計風格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系統。(系統編號U0098-0409201511353100)
    劉育成(2012)。書評:《大明星:慾望, 迷戀, 現代神話》。文化研究月報, (131), 119-123.
    包亞明(摘錄) 2000 〈布赫迪厄─區分〉,朱立元編,《西方美學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頁612~620。
    Bonnewitz, Patrice(朋尼維茲)2002 《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孫治綺譯,台北:麥田出版(法文版1997年)。
    高宣揚2002 《布赫迪厄》,台北:生智文化。
    蔡筱穎譯(2000)《布赫迪厄論電視》,台北:麥田。
    李猛 李康譯(1998)《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邱天助(1998)《布赫迪厄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
    包亞明譯(1997)《布赫迪厄訪談錄: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臺北:巨流。
    陳柏安、林宜蓁、陳容萱譯(2006)。《傳播理論》(原著者:Emory A. G.)。臺北:五南。(原著出版年:2003)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第37卷第4 期,頁17-23。
    謝經庸(2004)。《數位電視中運動節目製播與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2002,台北:麥田。1、2章、書末導讀。
    二、英文部份
    Beauvoir, Simone de .(1972). The second sex. London: Penguin.

    Bourdieu, P.(1984)。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trans. by Nice, R.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Bourdieu, P.(1986)。The Forms of Capital. In Richardson, J. G.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trans. by Nice, R. New York: Green Wood Press.
    Bourdieu, P.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ttp://www.cambridge.org/catalogue/catalogue.asp?isbn=9780521291644
    The Guardian Obituary http://www.guardian.co.uk/news/2002/jan/28/guardianobituaries.books
    Alexander, Victoria D. 2003 “Art and Social Boundaries,” in Sociology of The Arts, MA: Blackwell Publishing, pp.228-235.
    Bourdieu, Pierre 1979 La distinction. Critique sociale du jugement, Paris: Les Éditions de Minuit.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Cambridge: Ha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8 Contre-feux. Propos pour servir à la résistance contre l'invasion néo-libérale. Paris: Liber.
    2001a Contre-Feux 2. Pour un mouvement social européen, Paris: Ed. Raisons d´agir.
    2001b Langage et pouvoir symbolique, Paris: Seuil. 上網日期:2016年7月5日,取引自:http://www.iwp.uni-linz.ac.at/lxe/sektktf/bb/HyperBourdieu.html
    Tire de P.Bourdieu,Raisons pratiqes. Sur la theorize de l'action,op.cit., p. 21.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