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志宏
論文名稱: 後現代布袋戲特質應用於普普藝術風格平面設計之研究
A Study of Appliance of Post-modern Puppet Show’s Characteristics for POP Art Style Graphic Design
指導教授: 周賢彬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4
中文關鍵詞: 後現代布袋戲普普藝術文化
英文關鍵詞: Post-modern, puppet show, pop art, cultur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7下載:1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布袋戲對許多台灣人而言,不但是一種娛樂,同時也是極為重要的民間文化資產,在早期的布袋戲多出現於宗教性質的場合,做為人與神以及自然三者間的溝通橋樑,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布袋戲亦呈現了許多不同的風貌,例如皇民化時期的武士裝扮,戒嚴時期的軍人裝扮,到現在最流行的霹霹布袋戲的中出現的東洋及西洋裝扮,同時也適時地反應當時的社會現況。在台灣的進入了後現代時期,布袋戲也隨著這股思潮產生了變化,以霹靂布袋戲為例,觀眾很容易從人物造型及故事內涵中發現許多後現代社會的縮影,在劇情的敘事手法上,已不再是以傳統忠孝節義為故事主軸,也不再有明確的時代背景。
    普普藝術對社會批判的風格,亦是藝術家用來傳達對社會的觀感的手法。因此本研究以後現代台灣社會型態現象為基礎,透過布袋戲及社會之關聯以及普普藝術在台灣萌芽的過程的分析歸納,將後現代台灣的社會現象與布袋戲及普普藝術三者間的關聯性分析整理,最後以時下最受國人熟悉的霹靂布袋戲的發展及經營手法為個案,探討台灣後現代布袋戲與普普藝術文化面向之思考的相似之處,研究發現如下:
    1.布袋戲有如為台灣社會的寫照,並融合了大眾文化與藝術為一體。
    2.後現代的台灣處於一種既開放又保守的不確定性狀態。
    3.後現代的布袋戲充滿互文的特色,並進入了商業的範疇及大眾文化的層次。
    4.普普藝術在台灣之發展最明顯為解嚴後,最大的特色便是內涵多偏向諷刺政治、社會及文化的負面意象。
    5.後現代的布袋戲與普普藝術在「大眾文化與藝術並存」、「商品藝術化及藝術商品化」、「對主流文化的迎合及嘲諷」、「對社會的反思」四個特點上有相同的文化面向思考。
    最後一部分以研究結果為平面設之藍本進行創作,至於本研究結果是否也能應用在近年來發展蓬勃的多媒體之上以及台灣其它各藝術之間是否也產生了類似布袋戲及普普藝術的共通特質仍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For many Taiwanese, puppet show is not only an entertainment but also a cultural poverty. Puppet show was used in religious ceremony as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human beings, god and nature. As time goes by, its performance has changed. For example, when Taiwan was the colony of Japan, puppets dressed like Japanese samurais and during The Martial Law Period in Taiwan, puppets dressed like soldiers. Nowadays, the most famous Pili Puppet Show has started to apply modern Japanese and Western clothes in puppets; furthermore, the story usually reflects the condition of society. When Taiwan becomes a post-modern country, puppet shows also appear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st-modern. Take Pili Puppet Show as example, the audiences are easily to find the description of the society from the appearance of the puppets and the story while watching the show. Besides, the main ideas of the plots are no longer loyalty, duty, integrity and justice. Moreover, there is no certain period in the story.

    The critical description of Pop art is also a way that artists like to use to convey the feeling of the society. Therefore, the study uses post-modern as the backgroun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 between puppet shows and society in Taiwan and how pop art develops in Taiwan. Secondly, the study analyzes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post-modern puppet, post-modern society and pop art. The research takes Pili Puppet Show as the case study to conclude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in cultural thinking between post-modern puppet shows and pop art. There are five conclusions below:

    1.Puppet show is like a description of the society which combines the folk culture and fine art.
    2.Post-modern Taiwan is in a unstable condition which is open-minded and conservative.
    3.Post-modern puppet show is full of intertextuality and enters the field of business and folk culture.
    4.After The Martial Law Period, pop art develops the most in Taiwan and its cognition prefers to criticize the negative aspect of politic, society and culture in Taiwan.
    5.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post-modern puppet and pop art are “co-exist of folk culture and fine art”, “commerce is art and art is commerce”, “accepting and criticizing the main culture.” ,and “introspection of the society”.

    The final past is to apply the conclusions for the graphic design. However, whether the conclusions can be applied into the multi-media or not and whether the same condition appears among the other tradition fine art or not is still an issue which needs further study.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第一章 緒論------------------------1 1-1 研究動機與背景------------------1 1-2 研究目的-----------------------3 1-3 研究方法及限制------------------3 1-4 研究流程-----------------------4 第二章 文獻探討---------------------5 2-1 布袋戲相關文獻探討---------------5 2-1-1 布袋戲之源起------------------5 2-1-2 布袋戲舞台視覺構成要素---------7 2-1-3 布袋戲與台灣社會--------------16 2-2 後現代主義相關文獻探討-----------18 2-2-1 後現代主義起源概述------------18 2-2-2 後現代主義的思潮及文化---------21 2-2-3 後現代視覺傳達特色-------------24 2-3 台灣後現代社會現象----------------29 2-4 後現代藝術形式探討-普普藝術--------31 2-4-1普普藝術源起--------------------31 2-4-2 普普藝術精神內涵及影響----------33 2-4-3 普普藝術平面設計之特色----------34 2-4-4 普普藝術在台灣的發展------------36 第三章 個案探討-霹靂布袋戲------------41 3-1 霹靂布袋戲與後現代台灣------------41 3-2 商業化的霹靂布袋戲結合文化創意產業--45 3-3 小結: 台灣布袋戲與普普藝術文化面向之思考及布袋戲後現代視覺元素特徵---------------------------------48 第四章 個人創作與應用說明---------------51 4-1 創作手法及概念發想-----------------51 4-2 平面海報創作----------------------55 4-2-1 台灣紅牌------------------------55 4-2-2 e世代的你----------------------58 4-2-3 有緣千里來相會-------------------61 4-2-4 兄弟姊妹------------------------64 4-2-5 新皇民化運動---------------------68 4-2-6 物化女性-------------------------72 4-3 延伸應用---------------------------7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77 5-1 創作心得---------------------------77 5-2 研究發現---------------------------78 5-3 研究檢討與建議----------------------80 參考文獻 81

    期刊論文部分

    1.于國華(2003)。文化‧創意‧產業─十年來台灣文化政策中的「產業」發展。 典藏今藝術。128。46-49。
    2.朱苾舲(1998)。霹靂現象.新興文化。藝類。4。p34~40。
    3.呂靜修(2000)。普普風格的諷刺及隱喻手法應用在視覺傳達設計的創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碩士論文。
    4.李沂霏(2006)。後現代敘事設計理論應用於平面設廣告設計之影像創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論文。
    5.林文懿(1990)。時空變遷中的布袋戲文化。輔仁大學大傳所碩士論文。p 40
    6.邱一峰(2004)。試論偶戲的藝術特性。雲林國際偶戲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7.洪盟凱(2002)。從史豔文到素還真:霹靂布袋戲之文化變貌。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8.洪盟凱(2005)。大步邁向後現代文化-霹靂劫之闍城血印。台灣布袋戲與傳統文化創意產業研討會論文集。P97~111
    9.劉秀庭(2000)。「霹靂」啟示錄。表演藝術。87。p44-47
    10.倪 敏、張芷維等(2008)。優異海報設計要素分析。圖文傳播藝術學報。p225~236
    11.張碧如(2006)。外籍配偶與多元文化教育相關議題之省思。社區發展季刊。114。p 367-374
    12.吳明德(2003)。台灣布袋戲的表演藝術研究-以小西園掌中戲、霹靂布袋戲為考察對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論文。p137。
    13.張瓊霙(2006)。霹靂布袋戲不死系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p137~138
    14.陳怡樺,2002,「聖石傳說」現象的後現代文化邏輯,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p 13
    15.陳昱光(2007)。「虛擬的現實」-台灣當代社會後現代文化視角之視覺傳達創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論文。
    16.陳龍廷(1991):《電視布袋戲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17.陳龍廷(2005)文化產業與創意結合的一種典範-解讀早期的霹靂布袋戲。台灣布袋戲與傳統文化創意產業研討會論文集。p79~95。
    18.楊清田(2004)。普普藝術與台灣後現代設計表現的關係研究。藝術學報。p55~70
    19.楊裕富(1999),視覺傳達設計的後現代狀況之一:國際思潮與台灣視傳的圖房運動,設計學報,4,p31~43
    20.詹惠登(1979)。古典布袋戲演出形式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碩士研究所論文。
    21.劉欣盈(2002)。拼貼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表現-以海報設計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論文。
    22.鄭有耀(2006)。後現代主義之電腦疊文風格在視覺設計上之創作研究與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論文。
    23.謝佳穎(2007)。運用視覺設計觀點探討後現代社會現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論文。

    書籍

    1.王受之( 2002 )。《世界現代平面設計》。台北:藝術家出版。
    2.王受之(1997)。《世界現代設計》。台北:藝術家出版。
    3.江武昌(1994)。《掌中天地寬》。台北:創意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p127
    4.孟樊(1990)。《後現代併發症:當代台灣社會文化批判》。台北:桂冠圖書。
    5.Paul Taylor(1996)。《普普藝術》。臺北市:遠流。
    6.姚村雄(2005)。《日治時期台灣美術設計案內》。台北:遠足文化。
    7.徐芬蘭(2009)。《普普教父安由泊荷世界巡迴展》。台北:時藝多媒體傳播股有限公司。p 9
    8.張國清(2000)。《後現代情境》。台北:揚智出版社。
    9.教育部(1995)。《布袋戲-布袋戲圖錄》。台北:藝術家.
    10.陳木杉(2000)。《雲林縣布袋戲發展史暨布袋戲黃海岱傳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p 315。
    11.曾郁雯(1991)。《戲夢人生-李天祿回憶錄》。台北:遠流。
    12.黃文叡(2002)。《現代藝術啟示錄》。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13.黃春秀(2000)。《神奇的布袋戲.》。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14.楊裕富、林萬福(2002)。後現代設計藝術。台北,田園城市出版。
    15.廖修平(1999)。《版畫師傳》。時報文化出版。
    16.劉象愚譯,Hassan I.原著(1993)《後現代的轉向︰後現代理論與文化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
    17.劉還月(1993)。《風華絕代掌中藝-台灣布袋戲》。台北:臺原出版社。
    18.蔡錚雲(2000)。《另類哲學:現代社會的後現代文化》。台北:台灣書店印行。
    19.賴瑛瑛(2003)。《台灣前衛六○年代複合藝術》。台北:遠流。
    20.蘇宗雄(2003)。《海報的藝術與機能性》。台北:文化大學出版部。
    21.Lucy R. Lippard (1991) 。《普普藝術》。台北:遠流。

    網頁

    1.文化創意產業推動辦公室
    http://www.cci.org.tw/ 2008
    2.E-PILI霹靂網
    http://www.pili.com.tw/ 2009
    3.楊清田(2003)。台灣海報設計的後現代性研究-以TPDA三項海報作品展為例。http://140.125.151.167/ypo/study1.htm 2009
    4.蔡子遊(2001)。後現代概念的形成。http://home.educities.edu.tw/tsuiyh/go/post01010.html 2009
    5.林羿靜(2003)。後現代主義與台灣社會 。
    http://home.educities.edu.tw/tsuiyh/go/post01043.html 2009
    6.李黛顰(1995)。 什麼是後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現象。http://www.srcs.nctu.edu.tw/taiwanlit/issue4/4-1.htm#2 2009
    7.資策會
    http://www.iii.org.tw/ 2009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