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廖維偉
Liao wei wei
論文名稱: 奧運田徑項目演近與各國奪牌實力之分析
指導教授: 湯銘新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5
中文關鍵詞: 奧運田徑獎牌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0下載: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第一屆奧運會(1896 年)舉辦至今已有百多年歷史,而在眾多的競賽項目中,田徑項目一直是所有眾多比賽項目中最傳統的重頭戲之一。不但競賽項目最為繁多,其獎牌的數目也居所有競賽種類之冠。田徑項目素有“運動之母”的稱呼,而在奧運會當中,田徑項目的增設、刪除、修改、不再繼續舉辦與演進的始末,均有其特殊意義及原因,漸而演進至今日奧運會所舉辦的比賽制度與模式。
    田徑項的獎牌數一直是世界各國爭奪的重點,又世界列強獎牌分佈情形與其各國本身發展、地理條件、教育制度、國家政策等因素息息相關,由歷屆奧運成績紀錄之文獻資料來統計獎牌分佈與排序,並研究各國獎牌排序結果來探究其形成原因。所獲得的結果有:
    1. 田徑項目的刪除修改與競賽同質性有其絕對關係。如立定跳高、立定跳遠、56磅壺鈴等項目,因為與跳高、跳遠、鉛球的競賽型式相同,造成同質性的競賽方式過多而被刪除。
    2. 規則不完善、爭議性大及無法客觀判定之項目易被刪除。如拔河、可否穿釘鞋及挖洞、60 m當時沒有終點攝影,成績太接近無法用肉眼判定名次勝負等問題。
    3. 田徑獎牌分以歐洲、美洲國家佔近九成,其中以美國是奧運田徑項目的大金主。
    4. 重點項目培訓以成為各國發展的重點。如非洲肯亞、衣索比亞、歐洲芬蘭及中國大陸等專門培育中長跑,日本專門培訓三級跳遠與馬拉松選手。
    此外,上述結果亦做為我國在推論展奧運田徑項目之依據與借鏡。

    Since the first Olympics Games were held, it has been 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s. Of a great number of competition events, Athletics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traditional main events. It has the most competition events and the number of medals it contains outnumbers all the other kinds of competition. Athletics has been called “Mother of Sports” In the Olympic Games, the ins and outs of the additions, deletions, amendment, evolution and discontinuation of Athletics have its special meanings and reasons and it gradually evolved to the current Olympic games competition system and mode.
    The number of medals got in athletics has been the focus of contest for all countries throughout the world. The distribution of medals is closely linked with each country’s development, geographic features, educational system, national policy and so on. If we gather statistic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medals and rankings based on the previous literatures of Olympic Games and study the result of the rankings, we can find the following results:
    1. The additions, deletions and amendment of Athletics have an absolute relation with natures of competition events. For example, events like Standing High Jump, Standing Long Jump and 56 1b Weight Throw and so on were deleted because they have they same competition style with High Jump, Long Jump, and Shot, causing too many events of similar natures.
    2. Events with no definite rules, great controversy and will be easily deleted, such as Tug-of-War and 60m race.
    3. Almost 90 percent of athletics medals are in Europe and American countries, and America is the biggest winner.
    4. The training of focal events has become the emphasis of every country. For instance, Kenya, Ethiopia in Africa and Finland in Europe and Mainland China put emphasis on training Middle and Long Race, while Japan specially trains Triple Jump athletes.
    In addition, the above-mentioned results can also be regarded as a basis and example when our country is spreading Olympic Athletics events.

    目 次 第一章 續論 一、 研究動機…………………………………………….…… 1 二、 研究目的……………………………… ……….…… 2 三、 相關文獻的探討……………………… …………. 2 四、 研究範圍………………………………… ……………. 5 五、 研究的方法………………………………………………. 5 六、 研究的重要性………………………………………… . 6 七、 名詞解釋…………………………………………………. 7 第二章 奧運田徑項目的起源與發展 第一節 田徑項目的起源………………………………….… . 8 第一項 田徑項目的分類〈徑賽〉……………………… ….. 9 第二項 田徑項目的分類〈田賽〉…………………… …….. 9 第三項 田徑項目的分類〈全能運動〉………………….... 10 第二節 徑賽項目的起源與發展……………………….…... 11 第一項 短跑、中長距離跑與馬拉松項目…………… …… 11 第二項 跨欄、障礙賽與接力項目……………………….... 13 第三項 競走……………………………………………….... 14 第三節 田賽項目的起源與發展………………………….... 15 第一項 跳部項目……………………… ……………….... 15 第二項 擲部項目…………………………… ………….... 18 第四節 奧運田徑項目的修訂與演近………………………….19 第一項 不再舉辦與修訂的徑賽項目………………………….20 第二項 不再舉辦與修訂的田賽項目………………….…....21 本章小結…………………………………………………….. .22 第三章 歷屆奧運田徑項目舉辦概況……………………… …23 第一節 奧運田徑項目發展初創期1896年─1924年…….… .24 第一項 第一屆奧運會田徑項目的概況與特色1896年……...24 第二項 第二屆奧運會田徑項目的概況與特色1900年… ...24 第三項 第三屆奧運會田徑項目的概況與特色1904年……...25 第四項 第四屆奧運會田徑項目的概況與特色1908年……………...26 第五項 第五屆奧運會田徑項目的概況與特色1912年……………...27 第六項 第七屆奧運會田徑項目的概況與特色1920年……………...28 第七項 第八屆奧運會田徑項目的概況與特色1924年……………...28 第二節 奧運田徑項目發展穩定期1928年─1964年………… .…….28 第一項 第九屆奧運會田徑項目的概況與特色1928年……………...29 第二項 第十屆奧運會田徑項目的概況與特色1932年……………...29 第三項 第十一屆奧運會田徑項目的概況與特色1936年…………...30 第四項 第十四屆奧運會田徑項目的概況與特色1948年…………...30 第五項 第十五屆奧運會田徑項目的概況與特色1952年…………...31 第六項 第十六屆奧運會田徑項目的概況與特色1956年…………...31 第七項 第十七屆奧運會田徑項目的概況與特色1960年…………...32 第八項 第十八屆奧運會田徑項目的概況與特色1964年…………...32 第三節 奧運田徑項目科技發展期1968年─1980年……… …..32 第一項 第十九屆奧運會田徑項目的概況與特色1968年…………...32 第二項 第二十屆奧運會田徑項目的概況與特色1972年…………...33 第三項 第二十一屆奧運會田徑項目的概況與特色1976年………...34 第四項 第二十二屆奧運會田徑項目的概況與特色1980年………...34 第四節 奧運田徑項目發展男女平權期1984年─2000年…………….34 第一項 第二十三屆奧運會田徑項目的概況與特色1984年………...35 第二項 第二十四屆奧運會田徑項目的概況與特色1988年………...35 第三項 第二十五屆奧運會田徑項目的概況與特色1992年………...36 第四項 第二十六屆奧運會田徑項目的概況與特色1996年………...36 第五項 第二十七屆奧運會田徑項目的概況與特色2000年………...36 本章小結…………………………… ……………………………...37 第四章 奧運田徑項目獎牌分佈與各國實力分析……… ……….. 38 表一 男子組奧運田徑獎牌總數順位…………………… …………38 表二 女子組奧運田徑獎牌總數順位…………………… …………40 圖一 奧運田徑各洲得牌比較之圓餅圖…………………………… 42 表三 男子組奧運田徑競賽項目演進表…………………………. ...48 表四 男子組奧運田徑不再繼續舉辦的項目……………………… 49 表五 女子組奧運田徑競賽項目演進表………………………….. ..51 表六 奧運田徑獎牌各國得牌年代(男子組) ……………………....53 表七 奧運田徑獎牌各國得牌年代(女子組) ……………………....77 表八 歷屆奧運田徑項目各國奪牌情形(男子組) ………………....94 表九 歷屆奧運田徑項目各國奪牌情形(女子組) ………………. .102 本章小結………………………………………………………… ……108 第五章 我國參加奧運田徑競賽成績………………………… ….109 第一節 首次參加…………………… ………………….. 109 第二節 歷屆參賽選手及成績…………………………………… ..110 本章小結…………………………………………… …………………115 第六章 討論與結語……………………………………… …….…116 第一節 本研究總結……………………… …………………….116 第二節 發現與結果…………………………………… ……….117 第三節 今後研究的課題…………………………… ……….118 附錄 參考引用文獻 附錄1 奧運田徑項目大事年表 附錄2 參考文獻

    附錄2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籍
    1. 吳文忠 (1952年) 奧林匹克運動會史 臺北:臺灣商務。
    2. 謝似顏 (1955年) 奧林匹克滄桑錄 台灣開明書店。
    3. 孫鍵政 (1980年) 國際體壇名人錄〈一〉臺北:民生報社印行。
    4. 孫鍵政 (1981年) 國際體壇名人錄〈二〉臺北:民生報社印行。
    5. 吳賢文 (1981年) 田徑運動的發展趨勢 中華田徑季刊21期 臺北:中華民國田徑協會。
    6. 孫鍵政 (1982年) 國際體壇名人錄〈三〉臺北:民生報社印行。
    7. 孫鍵政 (1982年) 國際體壇名人錄〈四〉臺北:民生報社印行。
    8. 孫鍵政 (1982年) 國際體壇名人錄〈五〉臺北:民生報社印行。
    9. 李仁德 (1986年) 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 奧林匹克活動規範
    臺北:中華奧會。
    10. 湯銘新 (1986年) 奧林匹克活動規範 臺北:中華奧會。
    11. 湯銘新 (1988年) 奧林匹克季刊 臺北: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12. 詹德基 (1989年) 奧林匹克小百科員(三) 奧林匹克季刊8期 臺北:中華奧會。
    13. 詹德基 (1993年) 第十五屆奧林匹克研討會報告書 臺北:中華奧會。
    14. 詹德基 (1993年) 中華臺北奧運代表團參加第二十五屆巴塞隆納奧運會報告書 臺北:中華奧會
    15. 張至滿 (1994年)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百週年紀念專輯 臺北:中華奧會。
    16. 許樹淵 (1994年) 田徑論 臺北:偉林體育研究社。
    17. 林春輝 (1995年) 大美百科全書20 臺北:光復書局。
    18. 湯銘新 (1996年) 奧運百週年發展史 臺北:中華奧會。
    19. 鄭良一 (1996年) 世界運動設施的變遷研究 國立體育學院。
    20. 姚邧朝 (1996年) 奧亞特蘭大奧運 奧林匹克季刊35期 臺北:中華奧會。
    21. 大衛‧克里斯托 (1997年) 劍橋百科全書 臺北:貓頭鷹出版社翻譯。
    22. 馮恭己譯 (1997年) 奧林匹克運動會( Francise Inizan ) 臺北:三民書局。
    23. 湯銘新 (1999年) 我國參加奧運滄桑史(上) 臺北:中華奧會。
    24. 陳金盈、原振文 (1999年) 奧林匹克運動分析( Nikolay Gueorguiev ) 臺北:文化大學。
    25. 詹德基 (1999年) 奧林匹克季刊47 臺北: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26. 湯銘新 (2000年) 我國參加奧運滄桑史(下) 臺北:中華奧會。
    27. 徐元民 (2001年) 現在奧運史( Allen Guttmann ) 臺北:師大書苑。
    二、大陸書籍
    1. 樊渝杰 (1984年) 夏季奧運會史 重慶:重慶出版社。
    2. 劉修武 (1988年) 奧林匹克大全 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3. 岑傳理、肖麗媛 (1992年) 奧運知識面面觀 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
    4. 岑傳理(1992年) 奧林匹克百事通 北京:北京體育學院。
    5. 榮高棠 (1993年) 中國大百科全書(體育) 北京:錦繡出版。
    6. 儲端方 (1993年) 大眾奧林匹克續本 北京:奧林匹克出版社。
    7. 張彩珍 (1993年) 奧運戰略思考 北京:奧林匹克出版社。
    8. 劉修武 (1994年) 奧運百年風雲 北京:奧林匹克出版社。
    9. 吳 鵬 (1996年) 世界田徑名人錄 北京:奧林匹克出版社。
    三、英文書籍
    1. The Olympic Games Lord Killanin and John Rodda (1976) London Barie Jenleins Ltd
    2. The History Olympic Games (1980) USA.LA.New York Galahad Books
    3. An Approved History of the Olympic Gnms Bill Henry (1981) USA.LA.Patricia Henry Yeomans
    4. The Olympic Movement (1985) I.O.C洛桑
    5. The Complete Book of the Olympics David Wallechinsky (1988) USA.LA.New York Penguin Books
    6. 100 Greatest moments in Olympic History Bud Greenspan (1995) USA.LA.General Publishing Group
    7. The Olympic Factbook (1996) USA. Olympic committee
    8. Olympic Movement Directory (1996) I.O.C.洛桑出版。
    9. The Olympic at 100 (1996) Larry Siddons USA Associa
    10. Sydney 2000 edition David Wallechinsky
    11. Olympic Gnms (1896~1972) Ender Kahlich-Laszlo Gy Papp-Zolton Subert
    四、報告書
    1969年 中華民國參加第19屆墨西哥奧林匹克運動會報告書 臺北‧中華奧會
    1973年 中華民國參加第20屆慕尼黑奧林匹克運動會報告書 臺北‧中華奧會
    1985年 中華民國參加第23屆洛杉磯奧林匹克運動會報告書 臺北‧中華奧會
    1989年 中華民國參加第24屆漢城奧林匹克運動會報告書 臺北‧中華奧會
    1991年 中華民國參加第17屆羅馬奧林匹克運動會報告書 臺北‧中華奧會
    1993年 中華民國參加第25屆巴塞隆納奧林匹克運動會報告書 臺北‧中華奧會
    1997年 中華民國參加第26屆亞特蘭大奧林匹克運動會報告書 臺北‧中華奧會
    2001年 中華民國參加第27屆雪梨奧林匹克運動會報告書 臺北‧中華奧會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