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曉蕾 |
---|---|
論文名稱: |
臺北縣市國民中學資訊融入生活科技課程之調查研究 |
指導教授: | 上官百祥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Department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8 |
中文關鍵詞: | 資訊融入 、生活科技課程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1 下載: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現行國民中學生活科技教科書資訊融入之課程內涵與生活科技教師教學實施現況之差異,並期研究結果有助於教育行政機關、師資培育機構、學校行政單位、教師以及教科書出版商了解教師課程實施之現況,俾有助於未來實施資訊融入生活科技課程之參考。
本研究採用的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研究工具為自編「台北縣市公立國民中學生活科技教師實施資訊融入課程現況調查問卷」,研究對象為台北縣市公立國民中學生活科技教師,台北縣市生活科技教師人數為 327人。
本研究之結論歸納如下:
壹、現行國民中學生活科技教科書資訊融入之課程內涵
現行國民中學生活科技教科書資訊融入之教材內容分為兩大類一為電腦軟硬體的介紹;一為科技系統的資訊應用。教材內容傾向於發揮生活科技課程與資訊應用的特色。也因此,現行國民中學生活科技教科書中,資訊融入的課程內容與教學活動若和網路、電腦軟體應用的相關性較高,則其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達成性也會提高。現行國民中學生活科技教科書資訊融入教材的比例和教師目前實施資訊融入生活科技課程時採用教科書教學佔全部課程的比例並不高,多數生活科技教師認為現行國民中學生活科技教科書資訊融入教材比例應再提高一倍。
貳、生活科技教師實施資訊融入教學現況
若要透過生活科技教育提昇學生高層次的心智能力與多元智慧的發展,則教科書的變通性、延伸性、與內容份量的實用性仍需提昇;人力與時間因素、相關教學輔助資源缺乏、課程所需軟體不足、電腦硬體設備不足、學生電腦先備知識參差不齊等問題仍待改善。如此,教師才可實施電腦化心智圖的繪製、虛擬實境的應用等困難度較高的應用方式,使學生可以獲得高層次心智能力的學習機會。
參、未來實施資訊融入生活科技課程之具體建議
未來國民中學生活科技教科書資訊融入課程之編輯方向、未來生活科技教師實施資訊融入之應用方式皆著重兩項要點:資訊於生活的應用性、對科技領域建構式的學習輔助。這個研究結果也符合文獻分析中,資訊融入生活科技教學應能使學生學習到資訊科技於科技領域的應用,並藉由資訊科技輔助學習生活科技的課程內容,以展現科技教育及資訊融入教學的精髓
本研究根據研究結論對於教育行政機關、師資培育機構、學校行政單位、教師以及教科書出版商提出具體建議。
一、中文部份
天下雜誌編輯群(1997)。杜拉克解讀杜拉克。台北:天下雜誌。
王全世(2000)。資訊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80,23-31。
多湖輝 (2000 )。創造性的構想 。台北 :成陽
朱麗麗(1993)。使用電腦教學時教師的角色。台灣教育,512,21-23。
朱耀明(1998)。網路合作學習與傳統教學的整合。第七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論文集,551-557。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何榮桂、吳正己、賴錦緣、籃玉如(1999)。各國資訊教育課程實施概況及其對九年一貫資訊課程的啟示。課程與教學季刊,2(4),43-60。
何榮桂、籃玉如(2000)。落實「教室電腦」教師應具備之資訊素養。資訊與教育,77,23-28。
何榮桂(2002)。臺灣資訊教育的現況與發展-兼論資訊融入教學。資訊與教育,87,22-30。
但碧霞(2004)。美日中學生資訊素質教育概況。 華南師範大學圖書館。2004年7月28日取自www.zslib.com.cn/xuehui/2003lw/但碧霞論文.doc【線上資料】。
余鑑(2003)。工藝教育思想的流變。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6(8)。
吳正雄(2004)。「藝術與人文」領域教科書的條件。 2004年10月2日取自http://www.nani.com.tw/big5/node/2004-01/13/node_2286.htm【線上資料】。
吳俊憲(2000)。建構主義的教學理論與策略及其在九年一貫課程之相關性探討。人文及社會學科數學通訊,11(4),78。
吳嘉寶(1999)。邁向視覺讀寫時代的影像教育:數位時代訊息傳播的變貌與影像教育課程的設計。1999國際攝影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2004年9月6日取自http://www.fotosoft.com.tw/book/papers/library-1-1012.htm【線上資料】。
李大偉(1995)。技職教育測量與評鑑。台北:三民。
李大偉(1996)。是慎重考慮實施S-T-S教育的時機了。中學工藝教育,29(8),2-7。
李子建、黃顯華(1996)。課程:範式、取向和設計。台北:五南。
李隆盛(1995)。國中工藝/生活科技教學策略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李隆盛(1996)。科技與職業教育的課題。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李隆盛(1997)。用空與落實:設計與實作並重。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0(6),1。
李隆盛(1999)。科技與職業教育的課題。台北:師大書苑。
李隆盛(2000)。科技與人力教育的進展。台北:師大書苑。
李隆盛(2002)。高中生活科技課程標準修訂之展望。輯於「科技與人力教育的變革」,47-72。台北:師大書苑。
李傳彰、高薰芳(1997)。教學科技與教師的資訊能力再造。視聽教育雙月刊,39(3),7-14。
林平勺(2002)。生活科技網路輔助應用方式建構與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清山、吳天祐(2000)。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37,100。
洪榮昭(1992)。電腦輔助教學之設計原理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計惠卿(2003)。E學習研究發展。 2003年12月26日取自http://163.13.177.4/hci【線上資料】。
張國恩(1999)。資訊融入各科教學之內涵與實施。資訊與教育,72,3-9。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曹世亮(2001)。電子學習e-Learning發展現況之探討。生活科技教育,34(5),32-39。
都中秋(2003)。進竹策略與市場導向配市對市場績效影響之研究-以國中、小學教科書市場為研究對象。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書瑩(1999)。教科書的評鑑標準與選用理念。研習資訊,16(4),31-34。
陳錦芬(1997)。電腦的網路教學詮釋與活動設計。國民教育,37卷5期,49-61。
游光昭(1998)。「生活科技」課程運用網路教學之可行性分析。教學科技與媒體,42,2-7。
游光昭(2003)。掌握科技教育的核心,走出台灣科技教育的未來。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6(6)。
黃能堂(1997)。如何運用社會資源從事生活科技教學。中學工藝教育,30(11),2-16。
趙育玄(2001)。應用串流媒體製作各類線上科技教學課程。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4(6),30-38。
劉向永、董玉琦(2004)。英國現行中小學資訊與通訊技術課程評鑑。 2004年9月23日取自http://www.eu.cn/20010827/208678.htm【線上資料】。
蔡福興(2000)。淺談九年一貫課程之「資訊融入學科教學」。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3(2),26-28。
蔡錫濤(2004)。生活科技課程的更張與調整。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1)。
蔡錫濤、廖培瑜(2002)。透網路應用方式培養國中生問題解決之研究。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5(6),2-8。
鄭竣玄(2002)。高中生活科技課程採用STS應用方式之實驗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蕭惠君、邱貴發(1998)。歐亞地區中小學資訊教育之概況。台灣教育,572,37-45。
戴建耘、翁榮銅(1999)。以Internet平台建構主動學習的教育環境。資訊與教育雜誌,74,57-67。
謝依珊(2002)。國中生活科技課程運用電腦之教學策略。生活科技教育,35(4),20-27。
鍾宜智(2001)。非同步遠距教學中影響互動的因素與改進之道。生活科技教育,34(8),25-29。
顏永進、何榮桂(2001)。資訊融入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學。教師天地,112,71-75。
顏永進、何榮桂(2001)。資訊融入學習領域設計策略初探。資訊教育課程設計,197-214。台北市:師大。
顏明仁(2001)。Bloom認知分類在科技教育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4(4),2-9。
顏榮泉(1996)。全球資訊網在教學與學習上之應用探討。教學科技與媒體,25,33-41。
蘇宏仁(1996)。科教課程模式---科學、技學、社會(STS)之探討研究。科學教育月刊,190,2-11。
欒斌(1998)。網際網路虛擬實境之製作。台北市:松崗電腦圖書。
二、西文部份
Berger, P. (1998).Internet for active learners:curriculum-based strategies for K-12.Chicago: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Christopher, M. (1994). Levels of Technology Implementation.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learning-quest.com/LoTi/lotihome.html.
Hyeon, S. K.(2001).Totally integrated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with technology.Curriculum and Teaching.16(2),105-114.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ISTE)(2000). National Education Technology Standard for Students.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 Association(ITEA)(2001)http://www.iteawww.org/
Kook,J. K. (1997),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preparation for educators’new roles.Educational Technology,37(2),56-60.
Land, M., & Turner, S. (1997) . Tools for Schools :Applications Software for the Classroom. New York: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Lawson, T., & Comber, C. (1999). Superhighways technology: Personnel factors leading to successful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n schools and colleges.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Teacher Education, 8(1), 41-53.
Maley, D. (1988). Issues and trends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no:88-014.).
Nilsson, (1996) Some Experiments in Physics Education:Using a Force Sensor Connected to a Computer in Microcomputer-Based.
Rogers , E. M.(1962).Diffusion Of Innovativeness.New York:The Free Press Of Glencoe.
Savage, E. & Sterry, L. (Eds.)(1990).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echnology education. ITEA.
Solomon, J.(1993). Teaching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Taylor, R.P. (Ed.) . (1981) . The Computer in the School :Tutor, Tool Tutee.:Teacher College Press.
The New York State Systemic Initiative (NYSSI). (1997). Mathema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 Guide. Available on http://www.emsc.nysed.gov/guides/mst/
Warnat, W. I. (1983)The challenge:Developing technological literacy in education.Paper presented at the Science and Mathematic Education Needs Assessment Conference(Ypsilanti,MI,June 3,1983)
Yager, R.E. (1994).STS:Most pervasive and most radical of reform approaches to “Science”Educ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Workshop on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STS) Approach in Science Education,Taip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