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蘇恒宗
論文名稱: 我國國家安全的危機管理-以活動管理模式探討三類危機
指導教授: 陳延輝
Chen, Yen-Hui
蘇進強
Shu, Chin-chiang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92
中文關鍵詞: 國家安全危機危機管理國土安全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64下載:14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文提要內容
    對於危機的研究,最早起於公共管理領域,在冷戰時期則集中在「危機處理」範圍,主要在避免核戰發生。1980年初,美國開始重視「危機管理」工作,並以聯邦危機管理局(FEMA)負責減災與後果管理的工作。1989年Nunamaker 等人提出組織危機管理的活動模式,將危機視為一個整體活動的流程,結合危機的發展階段,清楚描述危機發生的狀況,以及所須處理的工作項目與內容,然其活動模式仍缺乏完整的流程與生命活體的核心概念。
    筆者乃整合美國「911事件」後的國家安全危機管理活動理念、FEMA的階段管理模式與路易斯.康佛(Louis Comfort) 的策略管理模式之優點,並以生物活體感官器官「看得見、說得通、動得了」的動力概念,整理出國家安全的危機管理活動模式。這個模式的主體內容,包括危機管理的三個主要活動階段(危機爆發的前、中、後)及一個危機管理的總計劃。
    藉由這個模式,筆者用以觀察包括美國「911事件」後的國家安全危機管理活動,以及我國政府在1996年台海危機、1999年921地震、2003年SARS危機的整體危機管理活動流程;並從政府的每一項危機管理活動中,去檢視其每項作為的得失利弊。其次,這個模式的作用,也具指導性與指標性意義,所謂指導性意義,意指它可以作為指導政府做好國家安全危機管理的工作;而所謂指標性意義,意謂政府的危機管理活動,乃可以此標準作為國家安全危機管理的典範。
    最後,本研究認為,在全球化趨勢與資訊時代裡,多元化的危機年代業已來臨,政府必須用「綜合性」的安全觀念,來解決國家安全之問題。因此,運用國家安全危機管理活動的模式概念,來發展「國土安全防衛」之目標,才能為我們美麗的家園-台灣,量身訂做一個屬於本土的「國土安全防衛網」。

    我國國家安全的危機管理-以活動管理模式探討三類危機 論文提要……………………………………………………………………Ⅰ 論文大綱………………………………………………………………………Ⅱ 表目次…………………………………………………………………………Ⅲ 圖目次…………………………………………………………………………Ⅴ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危機管理的相關理論與文獻探討……………………………………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37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39 第二章 國家安全的危機管理活動模式…………………………………… 45 第一節 組織危機管理活動模式………………………………………… 45 第二節 國家安全的危機管理活動模式探討…………………………… 56 第三節 國家安全的危機管理活動-以美國「911事件」為例…………75 第四節 結語………………………………………………………………… 92 第三章 1996年台海危機的危機管理活動探討……………………………… 95 第一節 危機發生前的預防活動……………………………………………… 95 第二節 危機升高時的處理措施………………………………………………105 第三節 兩岸衝突後的危機管理………………………………………………122 第四節 結語……………………………………………………………………134 第四章 1999年921地震的危機管理活動探討………………………………137 第一節 危機爆發時的回應活動………………………………………………137 第二節 危機處理與復原之檢討………………………………………………149 第三節 震災後的災難危機管理………………………………………………162 第四節 結語……………………………………………………………………175 第五章 2003年SARS危機的危機管理活動探討…………………………… 177 第一節 危機發生前的防疫活動………………………………………………177 第二節 危機擴散時的緊急回應………………………………………………187 第三節 後SARS的防疫危機管理…………………………………………… 204 第四節 結語……………………………………………………………………212 第六章 我國國家安全的危機管理活動前瞻…………………………………215 第一節 國際衝突的危機管理活動…………………………………………215 第二節 災害防救的危機管理活動…………………………………………233 第三節 國土安全的危機管理活動…………………………………………245 第四節 結語…………………………………………………………………257 第七章 結論……………………………………………………………………261 第一節 研究發現……………………………………………………………261 第二節 研究建議……………………………………………………………268 第三節 研究展望……………………………………………………………277 參考文獻………………………………………………………………………279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丁學良(2004),〈應對SARS危機的三種體制:強制、法制、弱制〉,遠景基金會季刊(台北),第5卷第4期,頁1-32。
    丁渝洲口述、汪士淳撰寫(2004),《丁渝洲回憶錄》,台北:天下遠見出版社。
    中華戰略學會專稿(2002),〈我國動員戰力之檢討與策進〉,中華戰略學刊(台北),第91期(夏),頁45-82。
    王一飛等箸,《消防安全管理概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5年。
    王世塗(1996),〈試評論我國之國家安全體制〉,國防雜誌(台北),第11卷第8期,頁36-47。
    王鑫(1984),《台灣的地形景觀》,台北:渡假村出版社。
    王俊南(2003),〈我國國家安全與兩岸危機管理機制之探討〉,國防雜誌(桃園),第18卷第8期,頁43-57。
    王壽山(2000),〈軍事革命與國軍聯合作戰〉,國防雜誌(桃園),第16卷5期,頁1-54。
    尤正才(2002),《我國國家安全會議憲政定位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富元(2003),〈從非典型肺炎看台灣災難學術的發展方向〉,國家衛生研究院簡訊(台北),第8卷第4期,頁5-12。
    包宗和(1996),〈從中共文攻武嚇看兩岸問題的癥結〉,政治科學論叢(台北),第7期,頁305。
    丘昌泰(2000),《災難管理學-地震篇》,台北:元照出版社(初版)。
    司馬遼太郎(1995),〈生為台灣人的悲哀〉,《經營大台灣》,台北:遠流出版社。
    田習如(2003),〈台灣最可怕的教訓是不記取教訓〉,財訊(台北:社會篇),6月號,頁136-141。
    朱愛群(2002),《危機管理:解讀災難謎咒》,台北:五南。
    朱延智(1999a),《小國軍事危機處理模式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
    朱延智(1999b),《搶救台灣:小國危機處理》,台北:時報文化。
    朱景鵬(2002),〈構建中華兩岸秩序:全球化現象與本土化發展的省思〉,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台北),第33期,頁181-184。
    朱蓓蕾(2001),《兩岸關係發展與治安》,內政部警政署編,警政白皮書(2001年版),台北:內政部警政署。
    朱蓓蕾(2003),〈兩岸交流衍生的治安問題:非傳統性安全威脅之概念分析〉,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46卷第5期,頁21-53。
    朱蓓蕾(2004),〈全球化下中共安全觀之探討〉,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桃園),第34卷第4期,頁125-146。
    江啟臣(2001),〈全球化與國家在政治經濟上之角色:舊劇本與新爭論〉,國際關係學報(台北),第16期,頁1-26。
    行政院各有關機關(2003),《兩岸「直航」之影響評估》,台北:行政院陸委會編印。(未出版)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印(1998),《大陸工作參考資料》,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第2冊)。
    汪士淳、梁王芳、劉在武、王超群合著(2000),《第一時間-慈濟、國軍、北市府、台積電921危機應變實錄》,台北:天下文化。
    李人岳(2004),《我國災害應變體系之研究(2000-2003):以決策的觀點分析》,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李宗勳(1999),〈危機管理與戰略思維〉,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中央警察大學學報(桃園),第34期,頁105-134。
    李宗勳(2000a),〈我國救災體系整建及運作功能之研究-以九二一地震為分析對象〉,中央警察大學學報(桃園),第36期,頁117-144。
    李宗勳(2000b),〈重建我國救災體系及運作流程之研究〉,研考會月刊(台北),第24卷第1期,頁70-83。。
    李宗勳、章光明(2004),〈反恐怖危機管理之新視野與跨域機制〉,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桃園),第35卷第2期,頁17-48。
    李建良(2003),〈從正當法律程序觀點透析SARS防疫相關措施〉,台灣本土法學雜誌(台北),第49期,頁86-95。
    李明亮(2003),〈非典型委員會-防SARS委員會實錄〉,衛生報導(台北),第115期,頁24-27。
    余康寧(1991),《危機管理研究-政策設計面之探討》,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康寧(1994),〈危機管理研究-政策設計面之探討〉,中國行政(台北),頁35-52。
    吳俊鴻(2002),《建構台灣地區整合性災害防救體制之研究-以總體戰略理論觀點》,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吳宜蓁(2004),〈SARS風暴的危機溝通與現階段宣導策略檢視:以台灣政府為例〉,遠景基金會季刊(台北),第5卷第4期,頁107-150。
    吳再居(2000),〈我國災害防救組織之探討〉,研考雙月刊(台北),第24卷第5期,頁69-74。
    吳俊傑(1999),〈颱風災害〉,科學月刊(台北),第30卷第8期,頁635-639。
    吳耀庭(2000),〈台灣環境保護問題研究〉,三民主義學報(台北),第20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編印,頁173-189。
    吳福生譯,Robert R. Leonhard著(1999),《資訊時代的戰爭原則》,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呂亞力(1991),《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
    何頻(1995),〈兩岸關係以誰的意志為轉移〉,《解放軍攻打台灣》,台北:明鏡出版社(2版)。
    邱強口述,張慧英撰述(2001),《危機處理聖經》,台北:天下文化公司。
    官政哲(2003),〈抗疫之危機處理-WHO之警告與反應模式〉,警光(台北),第563期,頁40-43。
    彼得.聖吉(Peter M.Senge)著,郭進隆譯(2002),《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The Fifth Discipline-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台北:天下遠見出版社。
    林中斌(1999),《核霸-透視跨世紀中共戰略武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林水波(1999),《公共政策新論》,台北:智勝文化。
    林吉郎(1996),〈後冷戰時期「危機管理」應用之研析〉,國防雜誌(台北),第12卷第10期,頁16-25。
    林吉郎(2002),〈我國國家安全與危機管理:整合性緊急管理政策與機制〉,國防雜誌(桃園),第17卷第9期,頁87-105。
    林正義(1993),〈危機處理的原則與技巧〉,國策雙週刊(台北),收錄於楊志恆等著,《台灣的國家安全》,台北:國策研究院編印,頁104-148。
    林正義(1996a),〈國家安全會議定位及功能調整芻議〉,台北:國家發展論壇,第2期,頁2-4。
    林正義(1997),〈1995-1996年台海危機:美國國會的反應〉,1995-1996中美關係專題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頁161-165。
    林碧炤(1999),〈台灣的綜合安全〉,戰略與國際研究(台北),第1卷第1期,頁1-15。
    林哲夫(2002),台灣國家和平安全研究協會策劃,《全民國防與國家安全》,台北:前衛出版社。
    林志峯(2004),〈九一一事件後小布希政府的國家安全戰略〉,中華戰略學刊(台北),秋季刊,頁101-127。
    林永和(2000),〈台灣九二一集集大地震〉,風險管理季刊(台北),第3期,頁1-24。
    林文程(2001),〈預防外交與台海兩岸關係〉,戰略與國際研究(台北),第3卷第1期,頁38-59。
    林佳谷(2001),〈縱談全球化〉,工業安全衛生月刊(台北),第149期,頁1-30。
    林佳龍(2000),〈台灣半總統制的缺失與改革-論總統、閣揆與國會的三角關係〉,收錄於《「憲政體制與政黨政治的新走向」研討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與財團法人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舉辦,頁4。
    林佳龍(2002),〈兩岸加入世貿組織和三通後的國家安全問題〉,國防雜誌(桃園),第17卷第8期,頁80-84。
    林嘉誠、朱浤源(1992),《政治學辭典》,台北:五南圖書。
    林昇德(2000),《我國緊急災難管理機制建立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鐘沂(2001),《行政學》,台北:三民書局。
    周世雄(1994),〈歐安會議之預警系統、衝突防制與危機管理〉,美歐月刊(台北),第9卷第11期,頁85-97。
    周煦(1993),〈聯合國與國際政治〉,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易君博(1990),《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
    段家鋒、孫正峰、張世賢等合編(1992),《論文寫作研究》,台北:三民書局。
    孫本初(1996),〈危機管理策略之探討〉,人事行政月刊(台北),第22卷第6期,頁17-29。
    孫志鴻、朱子豪、蔡博文、林峰田、王聖銘、詹仕堅、謝奇峰(2000),〈災害管理決策支援系統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災害防救學報(桃園),第1期,頁1-28。
    孫曼蘋(2000),〈921地震政府體系資訊傳佈之初探〉,台北:新聞學研究,第62期,頁165-170。
    海基會經貿處整理(2003),〈政府因應SARS疫情相關防疫管制措施〉,兩岸經貿月刊(台北),第136期,頁2-7
    翁耀南(2004),〈建構台灣邊境保護整合遠景-美國成立國土安全部之思考〉,今日海關(台北),第30期,頁28-33。
    高政昇(2001),〈兩岸共同合作打擊犯罪之探討〉,2001年犯罪防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中央警察大學,頁1-25。
    梁亞文、周思源、洪錦墩(2003),〈SARS危機後之防疫省思〉,台灣醫界(台北),第46卷第8期,頁353-355。
    梁杏绢(2002),《我國緊急應變體系整建之研究-以921地震為例》,南投:暨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許瑜真、施金水(2003),〈從傳染病防治看台灣加入WHO的重要性〉,全國健康保險雙月刊(台北),第38期,頁19-21。
    許瑜真(2003),〈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防疫因應措施〉,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台北),頁14-19。
    陳欣之(2003),〈國際安全研究之理論變遷與挑戰〉,遠景基金會季刊(台北),第4卷第3期,頁1-38。
    陳延輝(2005),《德國的分合-兩德接近政策的形成與實踐》,台北:開拓出版有限公司。
    陳佩修(2004),〈九一一事件後美國國土安全任務與反恐聯盟建構:兼論對東南亞安全情勢的影響〉,全球政治評論(台北),第5期,頁93-114。
    陳勁甫、莊耀成(2005),〈美國成立國土安全部後國內緊急應變組織與機制之探討〉,中華戰略學刊(台北),春季刊,頁145-175。
    陳國彥(2000),〈九二一集集大地震的國際救援活動〉,台灣文獻(台北),第51卷第1期,頁155-177。
    陳明通(2005),《民主化台灣新國家安全觀》,台北:先覺出版社(初版)。
    陳愛娥(2004),〈疾病控制的憲法問題-以我國政府在SARS事件中的應變措施作為反省基礎〉,月旦法學雜誌(台北),第105期,頁32-44。
    陳德昇(2004),〈兩岸SARS危機管理比較-政經面分析〉,遠景基金會季刊(台北),第5卷第4期,頁71-106。
    陳詩武(1993),《從全民國防理念建構平戰合一的動員制度》,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碩士論文。
    陳耀祖(2003),〈從全球化的觀點看非典傳染病〉,亞洲研究(台北),第48期,頁27-54。
    陳雙環(2004),《當前中華民國反恐對策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台麟(1993),《各國危機處理組織及其運作》,台北:行政院研考會編印。
    張中勇(1992),〈危機與危機處理之研究-一個研究概念與理論的分析〉,中央警官學校警學叢刊(桃園),第23卷第2期,頁137-158。
    張中勇(1995),〈國安會、局的角色定位與功能調整〉,收錄於楊志恆等箸,《台灣的國防安全》,台北:業強出版社,頁100-101。
    張中勇(2001),〈台灣海峽非傳統性安全威脅之評估〉,戰略與國際研究季刊(台北),第3卷第4期,頁1-35。
    張中勇(2003a),《現行災害防救體系結合民防與全民防衛動員機制之相關研究案》,台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委託研究期末報告。
    張中勇(2003b),〈美國「九一一」事件後國土安全作為對台灣安全的啟示〉,新世紀智庫論壇(桃園),第21期,頁59-82。
    張中勇(2003c),〈「911」事件後美國國土安全政策之思考〉,警學叢刊(桃園),第33卷第6期,頁1-68。
    張國城(1999),〈從九二一震災檢討國軍危機處理動員機制〉,新世紀智庫論壇(台北),第8期,頁31-36。
    張溯(2003),〈對我國災害防救工作之反思〉,現代民防(台北),第100期,頁84-87。
    曹瑞泰(2005),〈化危機為利機:成功的菁英之學〉,台北市:文英堂。
    連經宇(2000),〈我國建立災害防救管理體系之初探研究〉,理論與政策(台北),第14卷第3期,頁137-156。
    黃光宏(2003),〈由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論生物戰防護〉,陸軍步兵學術季刊,第209期,頁1-40。
    黃新福(1992),《危機管理之研究-從組織層面來探討》,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榮村(2000),〈災後重建的政策性議題〉,理論與政策(台北),第14卷第1期,頁157-172。
    黃茂嘉(2004),〈民防組織災害搶救及支援軍事作戰之研究〉,國防雜誌(桃園),第19卷第7期,頁104-116。
    黃季敏、張建興(2000),〈我國災害防救體系之探討〉,收錄於第一屆全國災害危機處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頁1-37。
    黃嘉華(2000),〈九二一地震對國內經濟之影響〉,台灣經濟金融月刊(台北),第36卷第6期,頁38-58。
    曾祥穎譯,比爾.歐文斯(Bill Owens)、愛德華(Edward Offley)著(2002),《軍事事務革命-移除戰爭之霧》,台北:麥田出版。
    童振源(2002),〈台灣對於大陸在1995-96年及2000年武力威脅的反應〉,中國事務(台北),第9期,頁71-89。
    彭素玲(1999),〈九二一大地震對台灣經濟實質面影響之評估〉,經濟前瞻(台北),11月號,頁46-49。
    彭光謙、陽明傑、魯石等著,《中國為什麼說不? 》,香港:新天地。
    喬良、王湘穗(1999),《超限戰-對全球化時代戰爭與戰法的想定》,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詹中原(1990),〈美國政府之危機管理:組織發展與政策架構〉,美國政策月刊(台北),第5卷第5期,頁96-105。
    詹中原(2004),《危機管理:理論架構》,台北:聯經。
    詹中原、吳彣雪(2003),〈整合的危機管理體系:以九二一震災為例〉,研智論壇月刊(台北),第25期,頁20-30。
    鄒景雯(2001),《李登輝執政告白實錄》,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
    楊志誠(2003),〈兩岸新情勢下我國內部國家安全之探討〉,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台中),第6期,頁243-277。
    楊大羽、張晉榮、賴奎魁(2003),〈嚴重非典型呼吸道症候群形成的管理典範轉移〉,J Taiwan Emerge Med(Taipei),Vol6.No1,頁61-66。
    楊國樞等(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下冊)》,台北:東華書局出版。
    楊瑪利(1996),〈台灣環境總體檢〉,天下雜誌(台北),6月號,頁90-96。
    萬仞(1995),〈國家安全新論-再檢討與新思維〉,國防雜誌(桃園),第10卷第9期,頁3-15。
    廖訓詮(1999),〈危機管理理論及分析之概述〉,立法院院聞(台北),第27卷第12期。(本文轉載自88年度行政院人事行政局中高層主管培訓班出國專題研究報告)
    廖又生(2004),〈論SARS引發之法律問題〉,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台北),第10卷第1期,頁1-10。
    熊光華、陳亮全(2000),〈我國災害防救法(草案)之立法理論概念與內容架構之探析》,收錄於第4屆全國防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內政部消防署,頁3-11。
    閻中原、林政彥、葉明功(2003),〈某醫學中心SARS風暴應變作為案例〉,醫務管理期刊(台北),第4卷第2期,頁107-123。
    蔡瑋(1996),〈第三次台海危機:美國、台灣、中共的三角互動〉,東亞季刊(台北),第27卷第6期,頁30-47。
    蔡進雄(1998),〈組織危機管理策略〉,人力發展理論與實務月刊(台北),第57期,頁52-59。
    鄭紹春(2001),〈我國災害防救機制不彰原因剖析〉,看守台灣(台北),第3卷第4期,頁31-33。
    鄭麗香(2004),〈從永續發展的觀點探討台灣環境保護管制與環境品質〉,化工資訊與商情,第15卷,頁37-47。
    劉世林(2005),〈國土防衛,homeland defense〉,日新(台北),第5期(副署長專欄),頁5-8。
    劉廣華(2004),〈論中共可能犯台模式與我國因應之道〉,全球政治評論(台北),第6期,頁75-96。
    劉復國(1997),〈台灣「國家安全」內涵擴大之必要性〉,國家政策雙週刊(台北),第173期,頁2-4。
    劉復國(1999),〈綜合性安全與國家安全亞太安全概念適用性之檢討〉,問題與研究(台北),第38卷第2期,頁1-22。
    劉智淵(2003),〈SARS風暴-台灣防疫總動員〉,衛生報導(台北),第113期,頁26-30。
    劉麗雯、邱瑜瑾、陸宛蘋(2002),〈九二一震災的救災組織動員與資源連結〉,中國行政評論(台北),第12卷第2期,頁139-178。
    賴松岡(2003),〈從SARS經驗探討我國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問題〉,全國律師(台北),10月號,頁37-54。
    盧台生、張寬勇合著(2004),〈因應國軍常後分立建構機制契機整合國土救災網〉,憲兵半年刊(台北),第59期,頁4-22。
    鍾從定(2003),〈政府的危機管理〉,檔案季刊論著(台北),第2卷第4期,12月號,頁99-113。
    鍾起岱(2001),〈集集大地震災後重建機制的建立〉,研習論壇月刊(理論與實務)(台北),第8期,頁43-48。
    鍾堅(1999a),〈我國民防工作之檢討-儘速成立中央專責機構,平戰結合以支前安後〉,新世紀智庫論壇(台北),第8期,頁28-30。
    鐘堅(1999b),〈共軍犯台能力與作戰方式之研究〉,收錄於《民國一百年敵情威脅評估論文集》,陸軍89年第一次軍事學術研討會(桃園),1999年11月2日。
    韓應寧譯(1987),《危機管理》,台北:天下文化。
    韓毓傑(2001),〈從法的觀點論全民防衛動員與國家安全之關係-兼評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草案〉,收錄於全民防衛動員與國家安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後備動員管理學校主辦(台北),頁5-1~5-35。
    魏鏞(1971),《社會科學的性質與發展趨勢》,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羅正南(2002),〈九二一震災事件與美日兩國在震災事件中軍隊使用之比較與研究〉,軍法專刊(台北),第48卷第10期,頁46-61。
    羅慶生(2002),《國防政策與國防報告書》,桃園:揚智文化。
    羅慶生、許競任合著(2004),《國家安全概論》,台北:全華科技圖書。
    譚溯澄(1978),〈政治科學與國家安全政策分析〉,問題與研究(台北),第18卷第1期,頁1-29。
    蘇進強(2003),《全球化下的台海安全》,台北:揚智文化。
    蘇瑞勇(2003),〈後SARS時代台灣醫療體系的省思〉,J Taiwan Emerge Med.(Taipei) Vol 6. No 1,頁52-56。
    顧崇廉(2003),〈不對稱戰與近代軍務革命〉,國防雜誌(桃園),第18卷第11期,頁82-88。
    羅傑.克里夫,謝豐安譯(2001),《中共商用科技的軍事潛力》,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頁24-25。
    Alan C. Isaak(伊薩克),朱堅章譯(1991),《政治學的範圍與方法》,台北:幼獅文化。
    Anthony Giddens(季登斯),鄭武雄譯(2001),《第三條路:社會民主的更新》,台北:聯經出版社。
    Bobert Nisbert(尼斯本),徐啟智譯(1991),《西方社會思想史》,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Jack Kammer(肯美),力寰譯(1998),〈21世紀之戰場指管系統〉,收錄於資訊作戰譯文彙輯(Ⅲ),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頁292。
    Otto Lerbjnger(歐特),于鳳娟譯(2001),《危機管理》,台北:五南書局。
    Robert L. Pfaltzgraff Jr. and James Dougherty(羅伯特等人), 胡祖慶譯(1995),《國際關係理論導讀》,台北:五南書局。
    貳、英文部分
    Buchan, Alastair(1979),“Crisis Management”, in Coral Bell,Crisis Diplomacy, Strategic Thought in the Nuclear Age(Baltimore,MD: John Hopkins) , pp. 28-35.
    Boutros, Ghali (1992), “Agenda for peace: Preventive Diplomacy, peace-making and peace-keeping”, New York: The United Nations, pp.45-46.
    Charles, McCelland(1977),“Crisis and Threat in the International Setting: some rational Concept,” quoted from, Michael Brecher, “Toward a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Crisis, Behavi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 21,No.1.pp.53-75.
    Comfort, K. Louise (2002), “Governance under Fire: Organizational Fragility in Complex Systems,” Governance Public Security, Campbell Public Affairs Institute.pp.20-22.
    David, A. Mcentire, Christopher Fuller, Chad W. Johnston, and Richard Weber (2002), “A Comparison of Disaster Paradigms: The Search for a Holistic Policy Guid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62, No.3, pp.28.
    Dutton, Jane E(1986),“The Processing of Crisis and Non-crisis Strategic Issu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Vol.23, No.5, pp.8-10.
    Davenant, R.A. and MacMillan, Ian C. (1990), “Crisis and Content of Managerial Communications: A Study of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Top Managers in Surviving and Falling Firm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35, pp.634-657.
    Edward, L. Morse(1973),“Crisis Diplomacy, Interdependence and the 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 cited in Raymond Tamter and Richard H. Wlman, Theory and Polic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Princeton),pp.25-30.
    Edward, Mickolus(1977),“Statistical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Terrorism,” in Terrorism: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ed. Yonah Alexander and Marxwell Finger(New York: McGraw Hill),pp.206-269.
    Fink, Steven.(1986), “Crisis Management: Planning for Inevitable”. New York: 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pp2-8.
    Glenn, H. Snyder and Paul Diesing(1977), Conflict Among Nations: Bargaining, Decision Making and System Structure in International Crisi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p.10-15.
    Godschalk, David R (1991) “Disaster Mitigation and Hazard Management.” In Emergency 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for Local Government, edited by Thomas E. Drabek and G. J. Hoetmer, Washington. DC: International City Management Association, pp.1-145.
    Harry, Harding(1993),“ Prospect for Cooperative Security Arrangement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Journal of Northeast Asia Studies, Vol. 13. No.3 (fall), pp. 29-41.
    John, W. Garver(1997), Face Off: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and Taiwan’s Democratization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pp.125-126.
    Mitorff, I.I. & Will Mcwhinney(1990),”Crisis Creation by Design.” In Fred Massarik ed., Advances in Organization Develpoment, Vol.1, Norwood, N.J.: Ablex Publishing Co, pp.107.
    Michael, Brecher and H.B. Yehuda(1978),“System and Crisi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pp.25-37.
    Michael, S. Lund (1995), “Underrating Preventive Diplomacy.” Foreign Affairs, Vol.74. No.4, pp.162.
    Mileti, Dennis S.(1999), “Disasters by Design: A reassessment of Natural Hazard in the United States.” Washington DC:Joseph Henry Press,pp.26-30.
    Mcentire, D.A. (2000), “Sustainability or invulnerable Development? Proposals for the Current Shift in Paradigms.” Australi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pp.272-273.
    Nunamaker, J.F. Jr., Sue, W.E., & Chen, M. (1989), “Organizational Crisis Management Systems: Planning for Intelligent Action”,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Vol.5, No.4, pp.7-32.
    Oran Young(1967), The Intermediate:Third Parties in International Crisis(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p.7-11.
    Pauchant, T.C. & I.I. Mitroff(1992),”Transforming the Crisis-Prone Organization: Preventing Individual Organiz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Tragedi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p.10-15.
    Reilly, A.H. (1987), “Are Organization Ready for Crisis? A Managerial Score-board”, 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Vol. 22, No.3, pp.36-88.
    Rosenthal, U. Charles, M.T. & t'Hart(1989), “The Bureau-politics of Crisis Management."Public Administration, Vol, 69, pp.10.
    Ram’ee, John (1987), “Crisis Management: Looking for The Warring Sings” Management Solutions, January, pp.5-11.
    Rogert S. Billings, Thomas W. Miburn & Mary Lou Schaalman(1988),”Model of Crisis perception: A Theoretical, Empirical Analysi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25.pp.300-305.
    Shrivastava, Paul and Mitroff, I.I.(1987),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Corporate Crisis.” 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spring, pp.5-11.
    Seeger, M.W. Sellnow,T. L. & R.R. Ulmer (1998), “Communication, Organization and Crisis,” Communication Yearbook, No.21, pp.231-275.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 (1994), “Redefining Security: The Human Dimension,”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New York: United Nation) pp.230-234.
    Wiener, Anthony J. & Herman Kahn(1962),Crisis and Arms Control (New York: Hudson Institute), cf. Alistair Buchan, Crisis Management (France: Atlantic Institute), pp.10-12.
    Weick, Karl E.(1988),”Enacted Sense making in Crisis Situation.”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Vol.25, No. 4, July, pp.305-317.
    Wisenblit, Joseph Z (1989), “Crisis Management Planning Among U.S. Corporations: Empirical Evidence and a Proposed Framework.” Sam Advance Management Journal, (spring), pp.31-41.
    William S. Lind, Keith M. Nightingale, John Schmidt, ET al(1989), “The Changing Face of War: into the Fourth Generation” Military Review, vol.69, No 10, pp.2-11.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