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挺正
論文名稱: 「生命意象」-- 現代水墨創作探索
指導教授: 李振明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7
中文關鍵詞: 現代水墨畫意象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5下載:6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藝術之可貴在於能創新及反映時代。羅青先生曾說:「時間不斷過去,時代不斷改變,社會經濟發展,生活型態更易,以前所留下來的藝術成法及規則,常常無法恰當的表現新生的思想、新興的知感性及新增的內容。」現代水墨創作可以表現新觀念、新價值、新形式,也可與生活、文化、社會的多元面向結合,呈現當代的特色。不過,創新應建立在傳統的基礎上,而非憑空杜撰,正如高劍父先生所言:「現代藝術,也不是前無古人,一空依傍,如幻術般的突然而來,尋不出他的來蹤去跡。所以要理解現代水墨畫,必須先理解傳統繪畫的源流、思想、作風,然後才容易認識現代水墨晝。」因此,如何從舊有的傳統藝術美學中擷取養分,蛻變成展現時代風潮的新思維,應該是現代水墨創作者共同努力的目標。本研究中,作者將以「汲古潤今」、「溫故知新」的態度來審視個人在此領域的認知,思考傳統與創新之間能夠相互為用的關鍵,以充實研究者個人的創作能量。
    本研究的思想基礎在於「心」字,自古以來,從事水墨創作的藝術家,不論流派,其作畫所根據共同的理論,就是「心」的思維;意即,不論用什麼方法來表現,始終是沒有固定之法,但「心」是法的本源,是從古至今藝術家所持的「本心」--就是生命,生命是無限創造的根源,心靈意象亦是無盡。
    本研究命題為〈生命意象–現代水墨畫創作探索〉。目的是在透過現代水墨創作來表達生命中生生不息之可貴,對宇宙萬物之讚頌;並藉由與電腦科技結合,呈現新的視覺形式,以探索水墨創作中,與時代接軌的可能性。
    本論文的架構簡述如下:
    第一章 緒論:本章包括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內容與範圍,及研究方法與名詞釋義。
    第二章 探討生命的哲學觀:本章從儒、道、佛的觀點,探釋種種的生命意象。
    第三章 傳統水墨的繪畫美學思維:本章剖析傳統美學,檢視中國繪畫理論之精髓,以釐清水墨創作精神內涵。
    第四章 現代水墨畫的創作探索:本章分析現代水墨畫的精神與風格,探討1945年之後,台灣在近代水墨發展的趨勢,並推論二十一世紀現代水墨融合電腦科技之可能發展。
    第五章 「生命意象」創作理念與實踐:本章首先闡述個人的創作理念及思想內涵,並詳盡解析每幅作品的表達意念、表現形式、以及技法與媒材之運用,以期在多元藝術面貌中尋求自我價值的意義。
    第六章 結論
    關鍵字:「現代」、「水墨畫」、「意象」

    論文摘要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範圍………………………………………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名詞釋義………………………………… 4 第二章 探討生命的哲學觀…………………………………… 7 第一節 中西形上學之淺析…………………………………… 7 第二節 儒釋道的生命觀……………………………………… 9 第三節 生命中之時間、空間的概述…………………………13 第三章 傳統水墨畫美學思維……………………………… 17 第一節 傳統水墨畫的藝術特徵………………………………18 第二節 傳統水墨畫美學內涵…………………………………28 第三節 傳統與創新的觀念……………………………………32 第四章 現代水墨畫創作探索 ……………………………… 34 第一節 現代水墨畫的精神與風格……………………………34 第二節 台灣近五十年現代水墨的發展………………………37 第三節 現代水墨與電腦科技之結合…………………………39 第四節 現代水墨畫的展望與省思……………………………41 第五章 「生命意象」創作理念與實踐…………………… 43 第一節 創作理念與實踐………………………………………43 第二節 作品表現形式…………………………………………45 第三節 作品說明解析…………………………………………50 第六章 結論………………………………………………… 74 參考書目 ………………………………………………………75

    參考書目
    1. 王 林 《美術形態學》 台北 亞太圖書 1993〔民82〕
    2. 王正華 編 《五十年來台灣美術教育之回顧與展望》 台北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 1999〔民88〕
    3. 王秀雄 《美術心理學》 台北 設計家 1984〔民73〕
    4. 王秀雄 《台灣美術發展史論》 台北 國立歷史博物館 1995〔民84〕
    5. 王慶生 《繪畫東西文化的衝撞》 台北 淑馨出版社 1992〔民81〕
    6. 史作檉 《生命現象》 台北 久大文化 1990〔民79〕
    7. 朱光潛 《美學再出發》 台北 丹青 1987〔民76〕
    8. 朱良志 《中國藝術的生命精神》 安徽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8再版
    9. 行政院文建會 編 《廿一世紀視覺藝術新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 行政院文建會 1999〔民88〕
    10. 台北市立美術館 編 《臺北現代美術十年》 台北 台北市立美術館 1993〔民82〕
    11. 安海姆 李長俊 譯 《藝術與視覺心理學》 台北 雄獅圖書 1982二版
    12. 李振明 〈變與不變-台灣彩墨發展的變因探討〉《水墨‧新紀元2002水墨畫論與創作國際學術研討會》專輯 台北 國立台灣師大 2002
    13. 李振明 〈文人畫書法性制約的再議〉《文人美學的當代思考》學術研討會 台中 東海大學 2004
    14. 李霖燦 《藝術欣賞與人生》 台北 雄獅圖書 1994〔民83〕五版
    15. 李霖燦 《中國美術史稿》 台北 雄獅圖書 1995〔民84〕二版
    16. 李君毅 主編 《劉國松研究文選》 台北 史博館 1996〔民85〕
    17. 何懷碩 《大師的心靈》 台北 立緒文化 1998〔民87〕
    18. 宗白華 《美從何處尋》 板橋 元山書局 1985〔民74〕
    19. 長流美術館 編 《時間的刻度—臺灣美術戰後五十年作品展》 桃園 長流美術館 2003〔民92〕
    20. 季伏昆 編著 《中國書論輯要》南京 江蘇美術出版社 2000 二版
    21. 姚一葦 《藝術的奧祕》 台北 臺灣開明書局 1983〔民72〕九版
    22. 星雲大師 《迷悟之間》 台北 香海文化 2001〔民90〕
    23. 神林恆道,潮江宏三,島本浣 主編.潘 譯 《藝術學手冊》 台北 藝術家 1996〔民85〕
    24. 姜一涵 《石濤畫語錄研究》 台北 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 1987〔民76〕
    25. 高行健 《另一種美學》 台北 聯經 2001〔民90〕
    26. 袁金塔 《中西繪畫構圖之比較》 台北 設計家 1982〔民71〕
    27. 袁金塔 〈水墨畫創造性思考研究〉 美育月刊98期 1988年
    28. 袁金塔 〈戰後台灣水墨發展出探〉《五十年來台灣美術教育之回顧與發展學術研討會》 1999〔民88〕
    29. 袁金塔 〈新世紀大學水墨化教學課程設計〉《新世紀藝術教育理論與實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1年〔民90〕
    30. 徐書城 《繪畫美學》 台北 五南圖書 1993 〔民82〕
    31. 徐復觀 《中國藝術精神》 上海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1〔民90〕
    32. 國立歷史博物館 編 《傳統.現代藝術生活》 台北 國立歷史博物館 1997〔民86〕
    33. 陳綬祥 《國畫講義》 南寧 廣西美術出版社 2003〔民92〕
    34. 陳兆復 《中國畫研究》 台北 丹青圖書 1988 〔民77〕
    35. 張周天 《宇宙人生與中國文化》 台北 巨流圖書 1987〔民76〕
    36. 舒士俊 《水墨的詩倩—從傳統文人畫到現代水墨畫》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1999〔民88〕二版
    37. 彭修銀 《墨戲與逍遙—中國文人畫美學傳統》 台北 文津 1995〔民84〕
    38. 雄獅圖書公司 編 《中國美術辭典》 台北 雄獅圖書 1997
    39. 黃千蘭 《現代水墨的新發現》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2年〔民91〕
    40. 黃光男 《台灣水墨畫創作與環境因素之研究》 台北 國立歷史博物館 1999〔民88〕
    41. 黃鳴奮 《藝術交往論》 台北 淑馨出版社 1993〔民82〕
    42. 傅抱石 《中國繪畫理論》 台北 里仁書局 2000〔民89〕
    43. 曾肅良 《傳統與創新》 台北 三藝文化 2002〔民91〕
    44. 廖陽 《中西美術題材比較—中西美術比較十書》 石家莊市 河北美術出版社 2000〔民89〕
    45. 劉治貴 《中國繪畫源流》 長沙 湖南美術出版社 2003〔民92〕
    46. 劉思量 《藝術心理學--藝術與創造》 台北 藝術家 1998〔民87〕三版
    47. 漢寶德、張振益等著 《科技與人文的對話》 台北 雄獅圖書 1999〔民88〕
    48. 臺灣省立美術館 編 《現代中國水墨畫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暨研討記錄》 台中 臺灣省立美術館 1994〔民83〕
    49. 蔣勳.黃海雲.倪再沁 等編著 《東西方藝術欣賞--下冊》 台北 國立空大 1992〔民81〕再版
    50. 劉國松 〈二十一世紀東方繪畫的新展望〉《21世紀視覺藝術新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台北 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 1998年〔民87〕
    51. 劉文潭 《現代美學》 台北 商務出版社 1967〔民56〕
    52. 潘天壽 《潘天壽論畫筆錄》 台北 丹青出版社 1986﹝民75﹞
    53. 蕭瓊瑞 《觀看與思維》 台中 省美術館 1995〔民84〕
    54. 蕭瓊瑞 《劉國松研究/》 台北 史博館 1996〔民85〕
    55. 謝東山 主編 《台灣當代藝術》 台北 藝術家出版社 2002﹝民91﹞
    56. 謝東山 編著 《藝術概論》 台北 偉華書局 2001﹝民90﹞
    57. 羅光 《形上生命哲學》台北 臺灣學生 2001〔民90〕
    58. 羅青 《水墨之美》 台北 幼獅出版社 1991年〔民80〕
    59. BATES LOWRY 杜若洲譯 《視覺經驗》台北 雄雄獅圖書 1987〔民76〕七版
    60. lone Bell, Karen M. Hess, & Jim R. Matison 原著.曾雅雲譯 《藝術鑑賞入門》 台北 雄雄獅圖書 1987〔民76〕三版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