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莉蕎 Huang, Li-Qiao |
---|---|
論文名稱: |
家長面對子女藥物濫用的心理歷程及因應經驗之探究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Parental Psychological Process and Coping with Child Drug Abuse Problem |
指導教授: |
張鳳琴
Chang, Fong-Ching 張晏蓉 Chang, YenJu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4 |
中文關鍵詞: | 家長 、子女藥物濫用 、因應 、相關資源 |
英文關鍵詞: | Parent, Child drug abuse, Coping, Resources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626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2 下載:1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旨在探討家長面對子女藥物濫用的心理歷程及其因應經驗。本研究以立意取樣方式,及半結構式問卷深度訪談七位有藥物濫用子女的家長,並邀請七位實務工作者進行訪談,將訪談資料整理成文本,並加以分析,本研究採質性研究內容分析法,研究結果發現,家長獲知子女藥物濫用會有震驚、生氣、嚇到、無助、難過、丟臉、否認、擔心的情緒反應,再來反思子女藥物濫用的原因,進而接納孩子藥物濫用的實情的心理歷程,家長勸孩子不要吸毒,孩子認為被家長質疑,不被信任,家長不了解孩子為什麼改不掉藥物濫用,孩子不聽話,家長不知道該怎麼教,親子溝通上有困境,家長進而改用開玩笑的方式和孩子交談,關心孩子、鼓勵孩子、放大孩子優點,也有家長搬家、轉學,讓孩子遠離原本環境的因應策略,以及家長尋求學校、心理諮商、醫療、警察、少年調查官、社工、參加家長支持團體、宗教信仰的社會資源協助孩子的經驗。專家表示家長在得知孩子吸毒時,需正視孩子藥物濫用問題,平時觀察孩子可疑行跡,找正事給孩子做,讓孩子沒有時間藥物濫用,盡快走出來找專業人員提供相關資源協助,才能讓孩子早日脫離毒癮,回歸正常生活。
The current study explores the experiences of parents regarding illegal drug abuse by their children, focusing on the parental psychological process, as well as the various coping styles employed by parents in order to help their children. The study adopt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ology, purposive sampling, conducting, organizing, and analyzing in-dept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seven parents of illegal drug-abusing adolescents, along with seven experienced practitioners in the fiel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ajority of parents participating in the study report feelings of shock upon discovering that their child is a user of illicit drugs; some parents also reported feelings of anger, helplessness, sorrow, shame, guilt, denial, and worry. Furthermore, parents make attempts to understand why their child used illicit drugs, looking for ways to help them despite often concurrently reporting facing challenges and difficulties related to building trust, maintaining healthy communication, and proper implementation of strategies to aid their children. Coping styles utilized by parents include encouragement, emphasizing personal strengths of the child, transferring the child to another school, or even moving the family to a new locale. Parents also seek out a variety of social resources, including professional resources such as school teachers, psychological counselors, medical doctors, and social workers, as well as more informal assistance, for example attending meetings of parental or religious support groups. On the other hand, expert practitioners interviewed for the study suggest that parents face the child’s illegal drug abuse problem head-on, monitoring their child’s steps and filling their time with positive activities, and seek professional resources to help their child abstain from any further use of illicit drugs.
一、中文文獻
內政部警政署(2017)。105年警察機關查緝青少年毒品嫌疑犯概況。取自https://www.npa.gov.tw/NPAGip/wSite/ct?xItem=83201&ctNode=12594&mp=1
王卓聖(2002)。兒童福利新議題-中途輟學生。兒童福利期刊,2,243-249。
王鍾和(2003)。青少年藥物濫用問題的處理與因應。學生輔導雙月刊,88,70-78。
王孟愉(2007)。高風險家庭因應壓力之適應歷程-以優勢觀點為取向(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南投。
王理(2008)。青少年菸害知識、態度及環境影響之研究。中山醫學雜誌,19(1),39-50。
王樂民、譚子文(2010)。父母語言暴力、父母角色認同及制握信念與台南市國中生偏差行為的關係。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2(2),63-99。
王倩倩(2012)。上癮的真相:青少年上癮問題及邁向康復之路。台北市:啟示。
少年事件處理法(民94年05月18日修正)。
少年矯正學校設置及教育實施通則(民99年05月19日修正)。
甘炎民(2004)。不讓青春變色-警察防治少年犯罪工作之探討。透視犯罪問題,3,44-51。
民法(民104年06月10日修正)。
江振亨(2003)。吸毒者用葯循環歷程之研究。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5,25-62。
江吟梓、蘇文賢(譯)(2010)。教育質性研究:實用指南。(原著:Marilyn Lichtman)。臺北市:學富文化。(原著出版年:2009)
吳芝儀、李奉儒(1995)。質的研究與評鑑(初版)。臺北市:桂冠。
李蘭、洪百薰、楊雪華(1997)。高職學生成癮藥物之使用行為。醫學教育,1,69-80。
李蘭、曾東松、翁慧卿、孫奕君(1999)。青少年危害健康行為研究-1998年台北市國中之現況。公共衛生,26(2),75-89。
李景美、苗迺芳、黃惠玲(2000)。青少年物質使用之社會學習及社會連結因素研究-以在學生為例。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20,17-34。
李思賢、林國甯、楊浩然、傅麗安、劉筱雯、李商琪(2009)。青少年毒品戒治者對藥物濫用之認知、態度、行為與因應方式研究。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1(1),1-28。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民104年12月02日)。
周思源、李玫姿、梁文敏、郭憲華、張麗惠、賴璟賢、朱日橋、郭憲文(2006a)。台灣地區在校青少年吸菸、喝酒及嚼食檳榔與藥物使用之盛行率。中台灣醫學科學雜誌,11(3),177-186。
周思源、李玫姿、梁文敏、張麗惠、郭憲華、賴璟賢、朱日橋、郭憲文(2006b)。台灣地區在學青少年藥物使用行為與其家庭型態特性之相關性。中台灣醫學科學雜誌,11(4),243-251。
林生傳(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
林青瑩(1999)。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家庭因素之分析研究。公民訓育學報,8,409-455。
林家興、黃詩殷、洪美鈴(2005)。受保護處分少年家長人格特質、親子關係與家庭環境之調查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7(1),23-39。
林家興(2010)。親職教育的原理與實務。台北市:心理出版。
林雅秀(2012)。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之藥癮者「戒癮團體輔導」經驗:以台灣某監獄為例。中華團體心理治療,18(2),19-30。
法務部(2013)。101年少年兒童犯罪概況及其分析。取自https://www.moj.gov.tw/ct.asp?xItem=348004&ctNode=25809&mp=001
法務部(2015a)。少年毒品案件統計分析。取自http://www.rjsd.moj.gov.tw/RJSDWEB/common/WebListFile.ashx?list_id=1375
法務部(2015b)。施用第一、二級毒品者犯罪型態性別分析。取自http://www.rjsd.moj.gov.tw/RJSDWEB/common/WebListFile.ashx?list_id=1121
法務部。(2016)。中華民國103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取自http://www.moj.gov.tw/ct.asp?xItem=392644&ctNode=35595&mp=302
法務部無毒家園網(2011)。戒毒停看聽。取自.http://refrain.moj.gov.tw/lp.asp?ctNode=401&ctUnit=121&baseDSD=7&mp=1
邱珍琬(2013)。隔代教養親職教育實際-一個跨年研究:探看教養內容與挑戰。彰化師大教育學報,23,63-84。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民105年06月22日修正)。
紀雪雲(譯)(2015)。讓孩子贏在起跑點父母效能手冊。(原著:Family Checkup)。台北市: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一版)。台北市:巨流。
苗迺芳、李景美、劉美媛、何慧敏、魏秀珍(2006)。國中教師對高關懷學生及家長物質濫用預防教育之意見調查。衛生教育學報,26,147-170。
范巧逸(2009)。以問題行為理論探討在校高中職學生使用毒品行為之相關因素(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台北。
徐孟愔(1998)。台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偏差行為青少年父母的角色壓力與因應歷程初探(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社會工作所,台中。
徐錦鋒(2008)。少年觀護制度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洪葉文化。
翁毓秀(2003)。女性單親親職壓力與因應策略。社區發展季刊,101,70-101。
財團法人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2016)。追蹤、訪視與輔導。取自http://www.libertas.org.tw/#!after/cevy
財團法人基督教更生團契附設花蓮縣私立信望愛少年學園(2016)。關於學員。取自http://www.fhlya.org.tw/?page_id=27
財團法人淨化社會文教基金會(2016)。專案服務。取自http://www.jinghua.org.tw/project?org=jinghua
高淑貴(1990)。影響青少年行為的家庭之因素。婦女與兩性學刊,1,49-86。
國家衛生研究院(2011)。2009年國民健康訪問暨藥物濫用調查結果報告。臺北:國民健康局。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憶純、古允文(1999)。家庭壓力、家庭資源與家庭危機形成之研究-以台灣省立台中育幼院院童家庭爲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3(1),95-139。
張瑜真(2004)。危險遊戲-使用MDMA青年用藥行為、風險知覺與因應策略之質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台北市。
張碧雲(2010)。臺北市國中生非法藥物使用及其家庭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台北。
張妤玥、陸洛(2013)。自我效能於家庭對工作衝突及其前因後果的調節作用。應用心理研究,57,117-154。
莊淑雯(2000)。偏差行為少年父母在家庭教養福利需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台中。
許郁卿、馬鳳歧、林麗君、劉麗芳(2009)。急診室病患家屬壓力感受及其因應策略之探討。護理暨健康照護研究,5(3),201-210。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硏究。台北:五南。
陳雅琴(2003)。「溝通分析親職團體」對國小母親親子溝通及管教方式之成效(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屏東。
陳富美(2005)。親職效能感、教養行為與孩子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27(1),47-63。
陳碧珍(2011)。宗教戒毒歷程中生命轉化與家人關係復和的探究。犯罪學期刊,14(2),1-39。
陳姿秀(2012)。兩岸分偶家庭女性配偶親職經驗之探究—以子女就讀桃園縣國小之家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桃園。
陳世嫈、洪岱欣、高振耀、許郁琪(2012)。物質濫用者之家屬支持性團體治療。北市醫學雜誌,9(3),301-307。
陳泉錫、季延平、詹中原(2012)。台灣地區出監毒癮者接受美沙酮替代療法18個月之再犯率追蹤。台灣公共衛生雜誌,31(5),485-497。
陳妍華(2013)。禪修解毒 才能徹底斷除毒癮-為戒毒者締造全新生命。禪天下,100,80-82。
陳世嫈、林曉、許郁琪、高振耀(2014)。毒癮家屬支持團體動力歷程。中華團體心理治療,20(4),5-16。
曾儀芬、王秀美、黃福慧。(2014)。執行高關懷兒少輔導方案機構間合作現況之探討:以澎湖縣為例。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4(1),83-130。
黃淑貞(2016)。保護處分少年家長的親職經驗:兩位母親的敘說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台北。
楊秋月、蕭淑貞(1998)。藥物濫用個案家屬照顧需求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護理研究,6(4),304-314。
楊士隆、吳齊殷、樓文達、戴伸峰、李宗憲、蔡宗晃、鄭凱寶、顧以謙、白新名(2013)。地區性藥物濫用青少年愷他命監測分析。管制藥品簡訊雜誌,54,1-4。
楊世傳(2013)。我也是盡職的父母—國中中輟學生家長親職經驗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
溫元瑋(2013)。青少年K他命使用與戒除行為之初探(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台北。
葉肅科(2000)。一樣的婚姻,多樣的家庭。台北市:學富文化。
鄒平儀、簡春安(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一版)。台北市:巨流。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少年警察隊(2016)。臺北市少年兒童犯罪狀況。取自http://jad.police.taipei/ct.asp?xItem=79683&CtNode=8343&mp=10816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檢察署(2015)。毒品戒癮治療專區。取自http://www.slc.moj.gov.tw/ct.asp?xItem=339968&CtNode=30169&mp=010
趙碧華、朱美珍(2000)。研究方法(初版)。臺北市:學富文化。
齊力、林本炫(2005)。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二版)。嘉義:南華。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一版)。台北市:心理。
蔡德輝(1997)。少年警察隊在少年犯罪防治工作上之角色及功能。犯罪學期刊,3,13-42。
蔡佩真(2015)。靈性與戒癮:基督教戒毒村海洛因戒癮者的靈性之旅。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8,109-137。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2017)。106年藥物濫用案件暨檢驗統計資料。取自https://www.fda.gov.tw/upload/133/2017061411231419867.pdf
衛生福利部、法務部、教育部、外交部(2016)。105年反毒報告書。台北:衛生福利部、法務部、教育部、外交部。
鄭夙雅(2002)。青少年中途輟學問題。兒童福利期刊,3,237-248。
盧怡吟、嚴雅音、蔡文玲、黃正銘、許志成、林雅瑩、黃曉靈(2010)。生活壓力、偏差行為與父母管教方式對國小學童吸菸、飲酒、嚼食檳榔行為之相關研究。台灣口腔醫學科學雜誌,26(1),21-40。
賴碧怡(2010)。司法保護少年與工作者之依附關係及其行為控制之相關性研究。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2(1),93-116。
謝筱梅(1994)。事件屬性與事件焦點對情緒反應與因應方式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台北。
謝秀芬(2004)。家庭社會工作(初版)。臺北市:雙葉出版。
謝秀芬(2011)。家庭社會工作(二版)。臺北市:雙葉書廊。
鍾思嘉(2004)。親職教育。台北市:桂冠圖書。
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二版)。臺北市:巨流。
二、英文文獻
Billings, A. G., & Moos, R. S. (1981). The Role of Coping Responses and Social Resource in Attenuation the Stress of Life Events.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4, 139-157.
Boss, P. (2001). Family Stress Management (2nd ed.).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Publications.
Browne, K. (1988). The Nature of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An Overview. Early Prediction and Prevention of Child Abuse. New York:John Wiley.
Burrell, T., Cahalan, C., Cimaglio, B., Dennis, M.L., Head-Dunham, R., Henggeler, S. W., Levy, S., Martz, K. J., Paxton K. & Riggs, P. D. (2014). Principles of Adolescent Substance Use Disorder Treatment: A Research- Based Guide.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pp.1- 42). New York: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16). 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illance-United States, 2015. MMWR Surveill Summ, 65(6), 1-174.
Cohen, S. & Willis, T. A. (1986).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8, 310-357.
Degenhardt, L., Whiteford, H. A., Ferrari, A. J., Baxter, A. J., Charlson, F. J., Hall, W. D. & Vos, T. (2013).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Attributable to Illicit Drug Use and Dependence: Finding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Lancet,382(9904), 1564-1574.doi: 10.1016/ s0140-6736(13)61530-5
European Monitoring Centre for Drugs and Drug Addiction (2011). Statistical Bulletin 2016.Retrieved from http://www. emcdda. europa.eu/data/st ats2016
Johnston, L. D., O’Malley, P. M., Miech, R. A., Bachman, J. G., & Schulenberg, J. E. (2014). Monitoring the Future National Results on Drug Use: 1975-2013: Overview Key Findings on Adolescent Drug Use.New York: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Kadushin, A. & Martin, J. A. (1988). Child Welfare Services. (4th ed.) New York:Macmillan.Lavee, Y., McCubbin, H. I., & Patterson, J. M. (1985). The Double ABCXModel of Family Stress and Adaptation: An Empirical Test by Analysis of Structural Equations with Latent Variabl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47(4), 811-825.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National Drugs Campaign. (2013). Top 10 Tips for Parent. Retrieved from http://www.drugs. health.gov.au/ internet/ drugs/publishing.nsf/content/campaign/$file/Top%2010%20tips%20for%20parents.pdf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2015). Monitoring the Future 2015 Teen Drug Use. Retrieved from http://www.monitoringthefuture.org/data/15data/15drtbl3.pdf
Selye, H. (1978). The Stress of Life. New York: McGraw-Hill.
Sharma, M., & Romas, J.A. (2012).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2nd ed.) (pp.146-167). America:Jones & Bartlett Learning.
Substance Abuse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2014). Results from the 2013 National Survey on Drug Use and Health: Summary of National Findings. Retrieved from http://www.samhsa.gov/data/sites/default/files/NSDUHresultsPDFWHTML2013/We/bNSDUHresults2013.pdf
United Nations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 (2016). World Drug Report 2016. Vienna: United Nations.
Wilson, J. (2007). “Peer effects and cigarette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 Atlantic Economic Journal. 35, 23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