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胡睿玲 Hu, Jui-Ling |
---|---|
論文名稱: |
禪風美學於生活產品設計創作研究 The Application of Zen Aesthetics in Creative Life Product Design |
指導教授: |
梁桂嘉
Liang, Kuei-Chia |
口試委員: |
梁桂嘉
Liang, Kuei-Chia 鄧建國 Teng, Chien-Kuo 李來春 Lee, Lai-Chung |
口試日期: | 2024/07/23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
論文出版年: | 2024 |
畢業學年度: | 11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5 |
中文關鍵詞: | 禪 、禪文化 、禪美學 、禪風美學 、產品設計 |
英文關鍵詞: | Zen, Zen culture, Zen aesthetics, Zen style aesthetics, product design |
研究方法: | 實驗設計法 、 調查研究 、 文獻分析法 、 案例分析法 、 創作實驗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541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85 下載: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現有的設計領域研究中,關於禪風設計的探討較為小眾,本研究的目標旨在將禪學思維內化為設計手法並應用於實作上,因此,本研究將在第一階段透過文獻分析研究禪宗之歷史脈絡、精神思想與其延伸之禪風美學;在第二階段探討禪美學於藝術領域之表現、仛寂美學、文化設計以及產品設計,這些領域將為本研究設計方向及構建設計思考、設計模式提供理論基礎;在第三階段將透過文獻進行案例篩選與分析,並匯整出禪美學之要素關鍵字,以利後續設計思考發想;在第四階段將進行創作發展:親身在生活中實踐禪意體會,結合前一階段成果之禪風美學要素,將禪意體會心得與美學要素進行交匯反應,並進行設計思考脈絡展開;在第五階段提出研究成果與建議。
本研究創作三項產品,分別為:禪心數列焚香爐、島嶼花香花器組、聚沙成塔 花器組,期待透過產品與使用者對話,給予使用者禪意體驗與思考。
期望通過這項研究,深化對於禪美學的理解,並於禪風產品的分析與創作過程中,找到禪美學價值,以供後續相關領域研究者參考。
Among the existing research in the design field, the discussion of Zen-style design is relatively niche. The goal of this study is to internalize Zen thinking into design techniques and apply it to practice. Therefore, in the first stage, this study will Literature analysis studies the historical context, spiritual thought and extended Zen aesthetics of Zen Buddhism; in the second stage, the performance of Zen aesthetics in the field of art, tranquility aesthetics, cultural design and product design are discussed. These fields will serve as the design direction and structure of this study. Design thinking and design patterns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in the third stage, cases will be screened and analyzed through literature, and the key words of Zen aesthetics will be compiled to facilitate subsequent design thinking; in the fourth stage, creative development will be carried out : Personally practice Zen experience in life, combine the Zen aesthetic elements achieved in the previous stage, integrate the Zen experience and aesthetic elements, and develop the design thinking context; put forward research results and suggestions in the fifth stage.
This research creates three products, namely: Zen Heart Sequence Incense Burner, Island Flower Scent Flower Set, and Sand Gathering Tower Flower Set. We hope to dialogue with users through the products and give them Zen experience and thinking.
It is hoped that through this research, we can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Zen aesthetics and find the value of Zen aesthetics in the analysis and creation process of Zen-style product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ubsequent researchers in related fields.
中文資料
1. 陳榮波(1976)。中國禪宗的特質。華岡佛學學報,(第5期),頁309-330。http://www.chibs.edu.tw/ch_html/hkbj/05/hkbj0512.htm。
2. 陳榮波(1981)。從維根斯坦的語意觀點剖視禪宗語言。慧炬雜誌,(第151期),頁24-33。http://www.towisdom.org.tw/。
3. 楊惠南(1985)。禪史與禪思。鵝湖月刊,(第119期),頁1-12。https://doi.org/ 10.29652/LM.198505.0002。
巴壺天(1988)。禪骨詩心集。台北 : 東大。
韓林德(1989)。禪宗與中國美學。載於于民等(主編)。中國審美意識的探討(頁142)。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4. 鍵和田務(1991)。設計史。台北市:藝風堂。
5. 吳汝鈞 ( 1993 )。遊戲三昧 : 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台北 : 台灣學生書局。
6. 楊惠南 ( 1995 )。禪史與禪思。台北 : 東大。
7. 何明泉、蔡子瑋(1995)產品意象語言研究-以本士性意象為例。成功大學學報,第6卷(第45期),頁99-115。
8.何明泉、林其祥、劉怡君(1996)。文化商品開發設計之構思。設計學報,第1卷(第1期),頁1-15。https://doi.org/10.6381/JD.199612.0001。
9. 陳信甫、林珊妏(2002)。中國禪風對日本庭園風格之影響-以京都地區為例-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Chan on Japanese Garden Style: A Case Study of Gardens in the Kyoto Area。中華佛學研究,(第6期),頁445-482。https://doi.org/10.29669/CHBS.200203.0013。
10. 張節末(2003)。禪宗美學。新北市:世界宗敎博物館發展基金會附設出版社。
11. 林銘煌(2003)。工業設計思潮:設計思潮與產品造型系列第一部。台北: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2. 林銘煌(2006)。潛意識與簡極設計。傳播研究簡訊,(第45期),頁5-9。https://doi.org/ 10.6335/CRN.2006.45(2)。
13. 李佩樺(2006)。設計文化因素探討—以禪文化之於食器設計個案研究。華梵大學設計研究所,台北縣。
14. 廖淑芬(2007)。禪學思維下的生活產品設計。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台北市。
15. Helen Westgeest ( 2007 )。禪與現代美術—現代東西方藝術互動史。台北 : 典藏藝術家庭。
16. 袁士斌(2008)。東方禪學思維應用於情境設計之研究。銘傳大學設計創作研究所,台北市。
17. 林銘煌(2012)。極簡主義在設計上的形式表徵與發展趨向。設計學報,17卷(第1期),頁79-99。https://doi.org/10.6381/JD.201203.0080。
18. 張哲榮(2014)。禪風產品意象與特徵探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新竹市。
19. 申晉一(2017)。產品設計的禪風造形特徵與消費者情感探討。東海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研究所,台中市。
20. 徐嘉駿(2018)。應用層級分析法於禪風意象因素探討之研究-以木桌椅設計為例。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創新設計工程系工業設計研究所,高雄市。
21. 廖鈴淑(2014)。禪風應用於包裝設計的創作研究 實相無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研究所,新北市。
22. 洪士勛(2011)。禪文化應用於文房家具產品設計之創作研究。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高雄市。
23. 洪碧蓮(2022)。西方現代藝術中的禪意表現-以馬克托比為例。書畫藝術學刊,(第32期),頁349-374。https://doi.org/10.29831/TDPC。
24. 鈴木大拙(1992)。禪與日本文化。台北 : 桂冠出版。
25. 鈴木大拙(2020)。禪學入門:世界禪學宗師鈴木大拙安定內心、自在生活的八堂課,台北:時報出版。
26. 任曉虹(1994)。禪與中國園林,北京:商務印書館。
27. 宗白華等(1987)。中國園林藝術概觀,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
28. 王絲幸(1984)。日本江戶初期迴遊式庭園特質之研究-以東京小石川後樂園為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新北市。
29. 徐進夫譯(1981)。日本造園藝術與禪。幼獅月刊,(第348期),頁59-63。
30. 梁曉虹(2000)。日本禪,台北:圓明出版。
31. 洪建德(2014)。臺灣醫界,(57卷4期),頁68-73。
32. 張岑瑤、莊鈺如(2011)。創新於文化裡扎根:文化商品設計模型初探。文化創意產業研究學報,頁151-164。
33. 楊彩玲、何明泉、陸定邦(2011)。層次完形導向之造形創作模式。設計學報 16卷4期,頁19-34。https://doi.org/10.6381/JD.201112.0024。
34. 久松真一(1997)。禪與藝術。台北市: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5. 林鈺瓏、許鳳玉(2023)。「來生|設計」非死.即生 找尋不完美中的美之服裝創作。紡織綜合研究期刊第33卷,(第4期),頁70-78。https://doi.org/10.6439/TTRJ.202310_33(4).0009。
36. 林仟喻(2020)。侘寂美學於文學類書籍封面設計之創作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研究所,台北市。
37. 吳宥蓁(2017)。茶之道,游於藝-茶道文化與文人審美情味。南華大學視覺與媒體藝術學系研究所,嘉義縣。
38. 李欣穎(2016)。東方心,西方體—禪宗精神應用於東西方藝術創作與設計之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研究所,新北市。
39. 楊建國(2015)。歸返之道:創意茶席的精神內涵與茶道美學之建構初探。亞太創意技術學院茶陶創意研究所,苗栗縣。
40. 李品萱(2015)。東方禪宗義理象徵符號運用於複合媒材設計之創作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研究所,新北市。
41. 傅士倫(2012)。深澤直人之設計哲理應用於產品設計創作之研究。銘傳大學商品設計學系研究所,台北市。
42. 陳誼芳(2012)。杉浦康平與靳埭強的平面設計作品運用老子「道、有、無」哲思之研究。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學系研究所,台中市。
43. 陳誼芳(2012)。杉浦康平與靳埭強的平面設計作品運用老子「道、有、無」哲思之研究。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學系研究所,台中市。
44. 谷崎潤一郎(2009)。陰翳禮讚。台北 : 臉譜出版。
45. 趙宇賀(2023)。藝術家James Turrell「SkySpaces」系列光影作品中的禪思表現探究。輔大中研所學刊,(第45期),頁63-90。
46. 張恭啟譯(1998)。文化變遷的理論,台北:遠流出版。
47. 周鴻祥(2008)。設計文化符碼理論與分析運用(上)。藝術欣賞第4卷,(2期),頁53-56。https://doi.org/10.29479/AA.200804.0008。
48. 金城、邱上嘉(2008)。「文化設計-涵構、解構、重構」文化符號之衍生式設計運算系統構念。設計研究,(第8期),頁1-4。https://doi.org/10.30178/SJYJ.200807.0001。
49. 鄭玉美(2004)。文化設計模式建構:中國傳統文化應用於產品造形模式探討。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台北市。
50. 劉建欣(2008)。應用文化元素之產品設計手法探討。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台北市。
51. 楊裕富(1998)。設計的文化基礎 設計•符號•溝通。台北 : 亞太圖書出版社。
52. 康澄(2005)。洛特曼文化符號學的核心概念。當代外國文學,(4期)。
53. 張岑瑤、莊鈺如(2011)。創新於文化裡扎根:文化商品設計模型初探。文化創意產業研究學報第1卷,(3期),151-164。
54. 林榮泰(2006)。訴說故事,營造情境-文化創意設計的情境故事。藝術欣賞第2卷(第5期)。
55. 倪建芝(2019)。影響服裝設計之性別因素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新北市。
56. 蔣載榮(2002)。觀‧念‧攝影──影像的視覺心理剖析,台北:雪嶺出版社。
57. 矢野鈴(2008)。設計的技術104,台北:如何出版社。
58. 黃琬蓉、胡齊元(2021)。紀實攝影中完形法則視覺喜好與意象研究。中華印刷科技年報,頁433-442。
59. 劉思量(2002)。藝術心理學,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60. 劉玉璐(2020)。以完形心理學建構二十四節氣蘊含情感之紙藝創作。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學系研究所,台中市。
61. 鄭昭明(2010)。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台北:學富文化。
62. 陳明佐(2016)。茶文化商品設計運作之方法與意義。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研究所,台中市。
63. 見建法師(2013)。無住清淨心。中台山月刊,(第165期),頁32。
英文資料
1. John Pawson. (2006). Minimum . New York: Phaidon Press.
2. Vittorio E.Savi & Josep Maria Montaner. ( 1996 ). Less is more, P.148.
3. Shin'ichi Hisamatsu. (1982). Zen and the Fine Arts. Kodansha International.
4. Benny Ding Leong, Hazel Clark. (2003). Culture-Based Knowledge Towards New Design Thinking and Practice—A Dialogue. Design Issues, 19 (3),P.48-58.
5. Lin, R. (2007). Transforming Taiwan aboriginal cultural features intomodern product design: A case study of cross cultural product design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1(2), 47-
6. Kelley, T. (2001). The art of innovation. New York, NY: Doubleday.
7. Mcllroy, A. (2003). Culture industry funding: Sponsorship or investment?Opportunities and case studies in the promotion of cultural industries.International Forum, 3(5), 1-8.
8. Moggridge, B. (1993). Design by story-telling. Applied Ergonomics, 24(1), 15-18.
9. Myerson, J. (2000). Masters of innovation. New York, NY: Laurence King.
10. Nardi, B. A. (1992). The use of scenarios in design. ACM SIGCHI Bulletin, 24(4),13-14.
11. Campbell, R. L. (1992). Will the real scenario please stand up? ACM SIGCHIBulletin, 24(2), 6-8. doi:10.1145/142386.1054872.
12. Verplank, B., Fulton, J., Black, A., & Moggridge, B. (1993, April). Observation and
invention: Use of scenarios in interaction desig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CHI’93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the Netherlands.
doi:10.13140/2.1.3092.5602.
13. Rosson, M. B., & Carroll, J. M. (2002). Scenario-based design. In J. A. Jacko &
A. Sears (Eds.), The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handbook: Fundamentals,evolving technologies and emerging applications (pp. 1032-1050).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4. Brown, T. (2009). Change by design: How design thinking transforms organizations and inspires innovation. New York, NY: Harper Coll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