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長娣 Chuah, Teong-Tee |
---|---|
論文名稱: |
唐詩中「劍」的意象研究 The Study on Imagery of “Sword” in Tang Poetry |
指導教授: |
林保淳
Lin, Bao-Chu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0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8 |
中文關鍵詞: | 唐詩 、劍 、性質 、象徵 |
英文關鍵詞: | Tang poetry, sword, nature, symbol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063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42 下載:2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劍」可以穩坐百兵之首的寶座,並突破單純作為武器的局限,成為詩歌中永垂不朽的意象,就說明了它與其他兵器的差異地位。在詩歌蓬勃發展的唐代,「劍」更是成為眾多武器中,經常被詩人用以寄託情懷之意象。唐詩中的「劍」意象繼承前代之草創,在高度被運用後,形成固有化的意象,為後世發展奠定了基礎。因此,唐詩中的「劍」意象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而且這意象的運用與發展更與其悠久的歷史淵源及文化傳衍休戚相關,可惜的是歷來學者在研究「劍」意象時尚未對此作出更深入的分析和探討。本論文為補前人研究之遺憾,特以唐詩中的「劍」意象為研究主題,從梳理「劍」的歷史淵源、實用性質以及唐代的文化背景的過程中,更全面的帶出「劍」的文化性質,以此析論唐詩中的「劍」意象的象徵意涵。
本論文首先從「劍」的形製、實戰價值以及表演功能方面做出全面性的整理和分析,從而帶出「劍」的形製轉變和實戰價值之間的密切關係以及「劍」的實戰價值和表演功能之間的連接。接著,從「劍」的歷史發展過程背後,歸納分析出構築成「劍」意象內涵的四大文化性質,即「尊貴」、「權威」、「神異」以及「宗教」性質。接下來,主要縷析唐詩的發展背景、唐代的劍器和表演性方面的發展,以闡析「劍」在唐代的變化以及「劍」意象被關注的原因。在捋順、解析「劍」意象形塑背景後,歸納剖析出唐詩中的「劍」意象類型,即「劍」為俠客英雄「功業抱負」的憑藉、「劍」為「自己」的化身、「劍」為「懲奸除惡」的象徵以及「劍」為「友情」的標誌。最後,總結本論文所得成果,為本論文的意義和特色做出解說,希望藉由拙作可以讓後人在研究「劍」意象方面有所助益。
“Sword” can sit firmly on the throne of the head of a hundred weapons, and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being a weapon, become an immortal imagery in poem, which shows its different status from other weapons. In Tang Dynasty where poetry flourished, “sword” is an imagery of many weapons that is often used by poets to express feelings. Imagery of “sword” in Tang poetry inherited the frame of previous generations, and after being highly used, it formed an inherent imagery, laying a foundation for future development. Therefore, imagery of “sword” in Tang poetry has a certain research value, and the use and development of this image is closely related to its long history and cultural heritage. Unfortunately, scholars have not made more in-depth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these parts when studies “sword” imagery in the past. This thesis is to make up for the deficiencies of previous studies, and specifically focuses on “sword” imagery in Tang poetry as the research theme. This thesis can bring out the cultural nature of “sword” more comprehensively by sorting out the historical origin, practical nature of “sword” and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ang Dynasty, and used it to analyse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imagery of “sword” in Tang poetry.
This thesis first makes a comprehensive arrangement and analysis of the form, practical value and performance of “sword”, so as to bring out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word” and its practical value,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ractical value and performance of “sword”. Next, from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sword”, summarize and analyse out “noble”, “authority”, “miracle” and “religious”, the four major cultural properties that constitute the connotation of “sword” imagery. After that, mainly analyse out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ang Dynasty, the development of “sword” form and its performance in Tang Dynasty, in order to interpret the changes of “sword” in Tang Dynasty and the reasons why imagery of “sword” was concerned. After smoothing and analysing the background of “sword” imagery, summarized and analysed the types of “sword” imagery in Tang poems, which is, “sword” is the source of the knight hero’s “aspiration”, “sword” is the incarnation of “self”, “sword” is a symbol of “punishing rape and eliminating evil” and “sword” is a symbol of “friendship”. Finally, I summarize the results of this thesis and explain the value and features of this thesis, and hopefully this thesis can give some help for those future scholars which would like to study the image of “sword”.
(一)古籍
1.〔清〕黎翔鳳撰,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2.〔春秋〕孫武著,〔東漢〕曹操等註,袁嘯波校點: 《孫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3.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點校:《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4.張震澤撰:《孫臏兵法校理》(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5.楊伯峻撰:《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6.〔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7.〔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8.〔清〕孫詒讓著,孫以楷點校:《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9.〔戰國〕呂不韋著,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0.〔西漢〕董仲舒著:《春秋繁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11.〔西漢〕桑弘羊撰,王利器校注:《鹽鐵論校注(定本)》(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12.〔西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義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13.〔西漢〕劉向集錄:《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4.吳則虞編著:《晏子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15.〔西漢〕劉向撰,楊以漟校:《說苑》(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16.〔西漢〕劉向編著,石光瑛校釋,陳新整理:《新序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17.〔西漢〕劉向編輯,〔東漢〕王逸章句:《楚辭》(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18.〔西漢〕戴德撰,〔北周〕盧辯注:《大戴禮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19.〔東漢〕王充著,張宗祥校注,鄭紹昌標點:《論衡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20.〔東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21.〔東漢〕袁康、吳平著,徐儒宗點校:《越絕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
22.〔東漢〕趙曄著,〔元〕徐天祜音注,苗麓點校:《吳越春秋》(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23.〔東漢〕王肅注:《孔子家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24.〔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25.〔東漢〕劉熙撰:《釋名》(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26.〔魏〕魏文帝撰,孫馮翼輯:《典論》(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27.魏宏燦校注:《曹丕集校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9年)。
28.〔魏〕王弼注,樓宇烈校釋:《老子道德經注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29.〔西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30.〔西晉〕崔豹撰,牟華林校箋:《古今註校箋》(北京:線裝書局,2014年)。
31.李志鈞、季昌華、柴玉英、彭大華點校:《阮籍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32.〔東晉〕王嘉撰,〔南朝梁〕蕭綺錄,齊治平校注:《拾遺記》(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33.〔東晉〕郭璞注,〔清〕畢沅校:《山海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34.王明著: 《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35.〔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36.〔南朝梁〕沈約撰:《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37.〔南朝梁〕陶弘景撰:《古今刀劍錄(及其他三種)》(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38.〔南朝梁〕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
39.〔南朝梁〕宗懔撰:《荊楚歲時記(及其他七種)》(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40.〔北魏〕楊衒之撰,範祥雍校注:《洛陽伽藍記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 年)。
41.〔北齊〕魏收撰:《魏書》(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42.〔唐〕歐陽詢撰:《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43.〔唐〕房玄齡等撰:《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44.〔唐〕魏徵等撰:《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45.〔唐〕张鷟撰:《朝野佥載》(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46.〔唐〕徐堅等著:《初學記》(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47.〔唐〕吳兢著,范姜筠堂、許子謀點校:《貞觀政要》(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48.〔唐〕杜佑撰:《通典》(臺北:大化書局,1978年)。
49.〔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50.〔唐〕白居易撰:《白居易集》(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
51.〔唐〕李綽編:《尚書故實》(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52.〔唐〕劉肅撰,王雲五主編:《大唐新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53.〔唐〕鄭綮撰:《開天傳信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54.〔五代〕王定保撰:《唐摭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55.〔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56.李翊灼校輯:《維摩詰經集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
57.〔北宋〕王溥撰:《唐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58.〔北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59.〔北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60.〔北宋〕司馬光編撰,〔南宋〕胡三省音註,「標點資治通鑒小組」校點:《資治通鑒》(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
61.〔北宋〕張唐英撰:《蜀檮杌》(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62.〔北宋〕張邦基撰:《墨莊漫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63.〔南宋〕陸游著,中華書局編輯部編輯:《陸游集》(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64.〔元〕馬端臨撰:《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65.〔元〕脫脫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66.〔明〕曹昭著,〔明〕王佐增,〔清〕舒敏編:《新增格古要論》(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67.〔明〕題白雲觀長春真人編纂:《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68.〔明〕屠隆著:《考槃餘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69.〔明〕胡應麟撰:《詩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70.〔明〕茅元儀輯:《武備志》(臺北:華世出版社,1984年)。
71.〔清〕彭定求、楊中訥等纂:《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72.〔清〕張廷玉等撰:《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73.〔清〕董誥等編:《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74.〔清〕阮元校刻:《十三經註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75.〔清〕龔自珍著,王佩諍校,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編輯: 《龔自珍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二)近人書籍
1.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處:《滿城漢墓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2.王立:《偉大的同情——俠文學的主題史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
3.王國良:《續齊諧記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
4.田長滸:《中國金屬科技史》(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
5.朱錫祿編:《嘉祥漢畫像石》(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1992年)。
6.李豐楙:《神話與變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7.周緯:《中國兵器史》(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0年)。
8.邱光明:《中國度量衡》(北京:新華出版社,1993年)。
9.段清波:《刀槍劍戟十八般——中國古代兵器》(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
10.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9年)。
11.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始皇陵秦俑坑考古發掘隊:《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12.高文編:《四川漢代畫像磚》(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年)。
13.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輯:《故宮青銅兵器圖錄》(臺北:故宮博物館,1995年)。
14.郭寶鈞:《山彪鎮與琉璃閣》(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年)。
15.陳平原:《千古文人俠客夢:武俠小說類型研究》(臺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
16.陳寅恪著:《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17.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冢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18.楊泓:《中國古代兵器論叢:增訂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19.劉向陽:《唐代帝王陵墓》(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
20.鍾少異:《龍泉霜雪:古劍的歷史和傳說》(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1998年)。
21.羅立群:《中國劍俠小說史論》(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2年)。
22.龔鵬程:《俠的精神文化史論》(臺北: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23.〔日〕篠田耕一著,顧時光譯:《中國古兵器大全》(香港九龍:萬里機構•萬里書店,1999年)。
(三)期刊論文
1.荊州地區博物館:〈湖北江陵藤店一號墓發掘簡報〉,《文物》1973 年第9 期(1973年9月)。
2.遼寧省昭島達盟文物工作站,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東北工作隊:〈寧城縣南山根的石槨墓〉,《考古學報》1973 年第2 期(1973年11月)。
3.河北省文物管理處:〈河北易縣燕下都44號墓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75第4期(1975年7月)。
4.北京市文物管理處:〈北京地區的又一重要考古收穫——昌平白浮西周木槨墓的新啟示〉,《考古學報》1976 年第4 期(1976年7月)。
5.長沙鐵路車站建設工程文物發掘隊:〈長沙新發現春秋晚期的鋼劍和鐵器〉,《文物》1978第10期(1978年10月)。
6.徐州博物館:〈徐州發現東漢建初二年五十煉鋼劍〉,《文物》1979第7期(1979年7月)。
7.夏星南:〈浙江長興出土五件商周銅器〉,《文博簡訊》1979年第11期(1979年11月)。
8.洛陽博物館:〈河南洛陽出土「繁陽之金」劍〉,《考古》1980年第6期(1980年11月)。
9.楊紹舜:〈山西柳林縣高紅發現商代銅器〉,《考古學報》1981 年第3 期(1981年5月)。
10.湖南省益陽地區文物工作隊:〈益陽楚墓〉,《考古學報》1985第1期(1985年1月)。
11.馬道闊:〈安徽廬江發現吳王光劍〉,《文物》1986 年第2期(1986年3月)。
12.陳志謙:〈唐昭陵長樂公主墓〉,《文博》1988年第3期(1988年6月)。
13.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內蒙古朱開溝遺址〉,《考古學報》1988年第3期(1988年7月)。
14.夏星南:〈浙江長興縣發現吳、越、楚銅劍〉,《考古學報》1989第1期(1989年1月)。
15.程大力:〈劍論〉,《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90年第2期第16卷(1990年7月)。
16.劉彬、文治錄、李勝林:〈我國古代劍的演變〉,《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1992年第2期第10卷總33期(1992年7月)。
17.鄭瑞俠:〈中國古代文學中的道劍因緣〉,《社會科學輯刊》2002年第6期(2002年11月)。
18.王立、郝明:〈劍術崇拜與唐詩中的劍意象〉,《中國韻文學刊》2003年第2期(2003年12月)。
19.李英、楊愛華、呂宏、趙雲書:〈「劍舞」考論〉,《體育文化導刊》2004年第10期(2004年10月)。
20.劉碩偉:〈王夫之詞中的劍意象〉,《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第15卷第3期(2005年9月)。
21.王恆:〈中國古代詩歌中「劍」意象分析〉,《棗莊學院學報》第23卷第1期(2006年2月)。
22.王堯美:〈阮籍《詠懷詩》中的「劍」〉,《貴州社會科學》總204期第6期(2006年11月)。
23.邢金善:〈盛唐劍舞文化考論〉,《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7年第7期(2007年7月)。
24.陳鵬程:〈略論魏晉南北朝詩歌中劍意象的內涵〉,《新鄉教育學院學報》第21卷第4期(2008年12月)。
25.張燕:〈李白詩文中劍的意象分析〉,《語文學刊》2009年第10期(2009年5月)。
26.孫良同、石如:〈沈煉詩歌中的「劍」意象〉,《時代文學(下半月)》2009年第7期(2009年7月)。
27.張瑞君:〈論李白詩歌的劍意象〉,《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4期(2009年7月)。
28.萬德敬:〈一劍橫秋,清風兩袖——文學作品中的呂祖之劍〉,《古典文學知識》2010年第3期總第150期(2010年5月)。
29.胡筠:〈生命精神與中國文化——李白詩歌意象探討〉,《現代語文(中國古代文學研究)》2010年第9期(2010年9月)。
30.李花宇:〈蕭中情 劍中淚——論龔自珍詩詞中的蕭、劍意象〉,《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總第126期(2011年3月)。
31.付成君:〈李白詩歌中「劍」意象的文化內涵及精神指向〉,《綿陽師範學院學報》第30卷第6期(2011年6月)。
32.姜喜平、徐娥:〈論唐詩中的劍文化〉,《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第11卷第1期(2012年2月)。
33.陳可:〈唐詩中的劍意象初探〉,《語文知識》2012年第4期(2012年11月)。
34.劉英奇、馬敏卿、韓紅雨:〈時尚哲學:劍的文化認同與消費〉,《山東體育學院學報》第29卷第2期(2013年4月)。
35.孫亦靜:〈曹植、阮籍詩歌中「劍」意象比較〉,《長城(詩苑縱橫)》2013年第4期(2013年8月)。
36.袁鋒:〈由唐詩細品唐代劍舞文化〉,《芒種》2014年第4期(2014年2月)。
37.馮渝杰:〈道教法劍信仰衰落原因考〉,《宗教學研究》2014年第1期(2014年3月)。
38.杜茂生:〈劍:一種獨特的文化符碼〉,《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4卷第3期(2015年5月)。
39.沈樂群:〈唐代劍舞考析〉,《體育文化導刊》2015年第6期(2015年6月)。
40.孫瑞陽:〈劍的表徵性價值探究〉,《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第34卷第2期(2016年4月)。
41.甄強:〈筆作劍鋒長——簡論辛棄疾詞中的「劍」意象〉,《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34卷第4期(2016年8月)。
42.吉燦忠、郭強、劉帥兵:〈劍「文」化進程之研究〉,《武漢體育學院學報》第50卷第9期(2016年9月)。
43.劉永霞:〈論陶弘景的驅邪法器與驅邪病方〉,《宗教學研究》2016年第3期(2016年9月)。
44.程群:〈道教舞蹈中舞具之歷史、傳說內蘊考察〉,《齊魯藝苑》2016年第6期總第153期(2016年12月)。
45.馮渝杰:〈道教徒詩人李白論劍及其劍術〉,《綿陽師範學院學報》第36卷第10期(2017年10月)。
46.彭華:〈寶劍與中國文化〉,《關東學報》總第25期(2018年1月)。
47.熊莉:〈中國古代劍的發展與演變過程〉,《武術研究》第3卷第3期(2018年3月)。
48.鄭將棟:〈吳越劍器起源探析〉,《武術研究》第3卷第6期(2018年6月)。
49.李敬平:〈唐詩中的劍文化〉,《當代體育科技》2018年第8卷第23期(2018年8月)。
50.游添燈、權五倫、盧亮廷:〈詠劍入鞘——劍的文化傳衍〉,《運動文化研究》第33期(2018年9月)。
51.馮渝杰:〈鑄劍、劍解與道教身體觀——「人劍合一」的知識考古〉,《人文雜志》2019年第2期(2019年2月)。
(四)學位論文
1.張濤:《中國劍舞及其文化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音樂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5月)。
2.張繼合:《春秋戰國劍文化研究》(上海:上海體育學院民族傳統體育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5月)。
3.顧莉丹:《〈考工記〉兵器疏證》(上海:復旦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年5月)。
4.朱雲飛:《春秋戰國青銅劍的功能性和審美性研究》(山東:山東工藝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6月)。
5.陳可:《唐詩中的刀劍意象研究》(天津:天津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3月)。
6.武姍:《唐詩中的武術文化》(河南:河南大學民族傳統體育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5月)。
7.杜磊:《春秋戰國時期劍文化形成及其影響的研究》(吉林:吉林大學體育碩士論文,2013年6月)。
8.楊彥鵬:《戰國秦漢劍的凡俗化研究》(甘肅:西北師範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專業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6月)。
9.劉爽:《東周時期的楚劍及其文化》(湖北:華中師範大學區域文化史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