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玉芬
論文名稱: 綠島的區位與人文生態的變遷
指導教授: 陳憲明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01
畢業學年度: 8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37
中文關鍵詞: 綠島區位人文生態變遷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97下載:11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透過綠島區位與人文生態變遷過程的重建,以資描述並解釋十九世紀初漢人入墾以來,島上人地互動的過程及其所展現的地區特色。
    本研究結果如下:
    約二百年前,小琉球漢人移入綠島開始,經清代「後山封禁政策」、清政府及日本政府消極管轄、及戰後台灣社會經濟變遷的大環境背景,綠島在區位上從「黑潮主流流路上的海洋位置」、轉變成清末及日治時代「東海岸外的孤島位置」、再到戰後「東部離島位置」特性中,人口成長由最初60年的社會增加、清末至日治時代的封閉性人口成長、再到民國50年代(1961-)以後的人口持續外流階段,聚落由民居點多、以血緣為基礎的發展,經清末及日治時代的主姓村發展,再到戰後因島民外流及外來軍公教人口的加入,使較偏僻的小聚落消失、各主要聚落人口更集中,也使姓氏組成單純的聚落,加入了許多外來姓氏。
    在資源環境的認知及生計技術方面,漢人移墾最初60年,島上森林與土地、沿岸魚蝦資源,都是島民生活的基礎,島民伐林、燒墾,不施肥即可取得生活所需資源,卻快速改變島上森林茂密的環境。因之清末至日治時代,島民已漸需更多游耕地及施肥以增產糧食,其時島上資源仍足以供應成長的人口所需。民國50年代(1961-)人口開始外流,農業因有台灣市場而使農產量以倍數增加;民國60年代(1971-)綠島養鹿興起,農地漸荒廢,或代之以「鹿草」。直到牧業沒落,農地已全面廢耕。民國80年代(1991-)台灣觀光業熱潮掀起,綠島被納入觀光局管理範圍,島上廢耕的農地、廢棄的聚落、海岸的礁石、丘陵區的森林、荒地、甚至島上的三座監獄,都成了觀光資源與據點。
    海域部分,島民以沿岸魚蝦捕撈為副業,清末至日治,多在5浬範圍以內海域,部分鰹竿釣漁民可達蘭嶼海域,戰後隨漁船動力加大及技術改進,漁場擴展到新港、蘭嶼、及菲律賓附近海域。民國80年代(1991-)以後,捕魚成為少數老漁民的專業,原有漁港及珊瑚礁海岸都成為海上觀光活動的據點。
    社會網絡方面,最初60年因島上林木輸出及移民的陸續移入,綠島乃一由同鄉之地緣關係所組成的漢人社會,並與原鄉小琉球方面保持往來頻率少的互動關係;島內沒有行政組織也沒有共同活動。清末及日治時代,島內劃分成三個行政村,島民土地公祭祀活動及日常生活網絡,逐漸因島內交通不便及自給自足的生計型態,而形成以同村為主要地域範圍的封閉性漢人社會,不論結婚、子女收養、分家、或地籍變動,都明顯以同村為主。民國50年代(1961-)以後,隨島民外移、外來人口移入、經濟活動變遷、及島內外交通改善,此一原來對外封閉且具有島內地域性區隔的社會網絡,逐漸整合成今日對外擴及台灣的「一個地域單位」。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課題 ---------------------------- 1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二、研究區簡介 ---------------------------------------- 4 第二節、文獻回顧 --------------------------------------- 12 第三節、研究方法與架構 --------------------------------- 16 第二章、綠島的海洋位置特性與漢人的入墾 ------------------- 23 第一節、黑潮主流流路上的海洋位置------------------------ 23 一、綠島與黑潮洋流的關係------------------------------ 24 二、綠島曾為史前民族遷移過程的中途站之一 ------------- 27 三、綠島也曾處於十六、十七世紀日本-南洋貿易交通上的中途-29 四、二百年前成為小琉球漢人移入的生活新天地------------ 31 第二節、漢人的移入與土地的拓墾 ------------------------- 33 一、漢人移居綠島的原因 ------------------------------- 33 二、初期的土地拓墾 ----------------------------------- 34 三、生計方式與人文生態特徵 --------------------------- 41 四、小結 --------------------------------------------- 43 第三章、清末至日治時代封閉的島嶼社會 --------------------- 47 第一節、清末後山及日治時代東台灣外海的「孤島」位置 ----- 47 一、對外交通的限制 ----------------------------------- 48 二、族群與政治環境------------------------------------ 53 三、衛生環境------------------------------------------ 57 第二節、人口的封閉成長與聚落發展------------------------ 62 一、漢人移民的姓氏組成與初期血緣聚落的形成------------ 62 二、封閉性的人口成長與主姓村的發展-------------------- 64 第三節、自給自足的農漁生態------------------------------ 74 一、傳統的農業活動------------------------------------ 74 二、傳統的漁撈活動------------------------------------ 89 三、鰹漁業的發展及其影響------------------------------ 93 四、環境利用的形態----------------------------------- 102 第四節、封閉的社會網絡--------------------------------- 106 一、戶籍變動以島內、同村為主要範圍------------------- 107 二、地籍變動少且以同村為主要範圍--------------------- 111 三、社會互助 -------------------------------------- 114 第五節、總結------------------------------------------- 118 第四章、戰後「人口外流及市場經濟取向」的邊陲島嶼社會----- 123 第一節、近代台灣東部的離島位置------------------------- 123 一、交通網路上的終點位置----------------------------- 124 二、公共建設與福利設施的延緩與匱乏------------------- 131 三、監獄的設置--------------------------------------- 135 四、小結--------------------------------------------- 137 第二節、綠島人口的外流與聚落的消長--------------------- 139 一、人口外流----------------------------------------- 139 二、聚落的消長與島民生活空間的重組------------------- 147 第三節、經濟的變遷------------------------------------- 154 一、農漁經濟的低迷發展------------------------------- 154 二、經濟變遷的三個階段------------------------------- 159 三、環境利用的形態----------------------------------- 183 四、小結--------------------------------------------- 187 第四節、社會生活網絡的變遷----------------------------- 189 一、通婚圈------------------------------------------- 189 二、購物圈------------------------------------------- 193 三、信仰活動----------------------------------------- 197 四、小結--------------------------------------------- 202 第五節、總結------------------------------------------- 203 第五章、結論--------------------------------------------- 207 參考文獻------------------------------------------------- 219 附錄----------------------------------------------------- 229 謝辭----------------------------------------------------- 237

    一、中文部分:
    1.史料:
    林棲鳳、石川流,1829,〈火燒嶼〉,《台灣采訪冊》:第26頁,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重印)。
    胡傳,清光緒20年(1894),《台東州采訪冊》,台灣文獻叢刊第81種,台銀經濟研究室(1960重印)。另: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台灣歷史文獻叢刊,1993年重刊。
    夏獻綸,1879,〈恆春縣輿圖說略〉,《台灣輿圖》:第50-54頁,台灣文獻叢刊45種,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重印)。
    屠繼善,1894,《恆春縣志》,台灣歷史文獻叢刊(方志類),省文獻會(1960、1993分別重印)。
    2.專著:
    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1992,《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八十至八十五年)建設計畫》。
    王崧興,1967,《龜山島─漢人漁村社會之研究》,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之十三,台北:南港。
    台東縣政府,1986,《綠島風景特定區計畫》。
    台灣省政府民政廳,1993,《現行戶政法規解釋令(函)彙編》。
    台灣省政府民政廳編印,1995,《現行戶政法規彙編》增補第一冊
    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54,《綠島嶼蘭嶼》,台灣省政府。
    江慶林等譯,伊能嘉矩原著,1991(1928),《台灣文化志》下卷,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宋仰平,1971,《綠島地形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學院地學研究所碩論。
    吳田泉,1993,《台灣農業史》,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吳育臻,1988,《新竹縣大隘三鄉聚落與生活方式的變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阮昌銳,1999,《綠島的民俗》,台灣省立博物館。
    李思根,1974,《綠島小區域地理之研究》,台北:經綸出版社。
    李鎮洲,1994,《火燒島第一期新生:一個白色恐怖受難者的回憶》,台灣民眾史11,時報出版社。
    李玉芬,1999,〈綠島鄉〉,刊於夏黎明等撰述之《台灣地名辭書:卷三/台東縣》:第275-293頁,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李玉芬,1999,〈成功鎮〉,刊於夏黎明等撰述之《台果縣地名辭書:卷三/台東縣》:第49-74頁,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李玉芬,2000,〈戰後綠島經濟活動的變遷〉,《1999跨世紀海峽兩岸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戊5-2,第1-30頁。
    林熊祥,1984(再版),《蘭嶼入我版圖之沿革附綠島》(1958初版),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東辰,1957,〈台灣貿易史〉,《台灣經濟史五集》:第1-70頁,台灣研究叢刊44種,台灣銀行經濟研窒。
    林明德,1989,《日本史》,三民書局
    林素琴,1973,《綠島蘭嶼地理景觀之綜合比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論。
    林朝棨,1973,〈第四章:海洋學〉,刊於王雲五名譽總編輯《中山自然科學大辭典:第六冊-地球科學》:第84-138頁,台灣商務印書館。
    周學普譯(Wirth, A.著),1898,〈台灣之歷史〉,《台灣經濟史六集》,第1-84頁,台灣研究叢刊54種,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刊印)。
    周泰鈞、張茂盛,1999,〈第五章:土壤〉,刊於《台東縣史地理篇》:第229-248頁,台東縣政府。
    孟祥瀚,1997,《台東縣史開拓篇》,台東縣政府。
    衍生工程顧問公司,1993,《東部海岸風景區綠島整體觀光開發計劃》,交通部觀光局東管處。
    胡慧玲,1995,《島嶼愛戀》,台北:玉山社。
    施添福,1982,《台灣的人口移動和雙元性服務部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施添福,1995,〈清代台灣東部的族群遷移〉,台灣地區地方考古人才培訓第二期實錄之一,第一階段室內課程講義資料彙編,第107-121頁,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馬國樑,1954,《綠島‧蘭嶼》,高雄:新世紀出版社。
    秦漢光,1990,《我在綠島3212天》,台北: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美容,1993,〈台灣的民間信仰與社會組織〉,《台灣人的社會與信仰》:第171-198頁,台北市: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林美容,1993,〈一姓村、主姓村與雜姓村〉,《台灣人的社會與信仰》:第35-63頁,台北市: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陳正祥,1960,《台灣地誌》(中),敷明產業地理研究所研究報告第94號。
    陳次男,1995,〈綠島教育現況與展望〉,八十四年全國文藝季關懷綠島座談會研討論文資料,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信甫,1995,《遊憩效益評估法之應用與比較─以綠島為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論。
    陳榮貴,1995,〈綠島地區衛生醫療現況與展望〉,八十四年全國文藝季關懷綠島座談會研討論文資料,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紹馨,1985(第三次印行),〈台灣的家庭、世系與聚落型態〉,刊於《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第443-485頁,台北:聯經。
    陳崇賢,1997,〈綠島陸域環境資源保育措施〉,《綠島生態觀光發展研討會》。
    陳正宏、劉聰桂、楊燦堯、陳于高,1994,〈綠島〉,五萬分之一台灣地質圖說明書(圖幅第65號),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莊吉發,1982,〈四海之內皆兄弟─歷代的秘密社會〉,刊於劉岱總主編、杜正勝主編《中國文化新論‧社會篇‧吾土與吾民》:第281-334頁,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莊永明,1998,《台灣醫療史》,台北:遠流出版社。
    張美珠,1979,《黑潮流經台灣東南海外流況之研究》,台大海洋研究所碩論。
    游正輝,1994,《台灣東岸黑潮之夏季空間結構》,台大海洋研究所碩論。
    梅慧玉,1992,《承繼、創造與實踐─綠島社會的乩童研究》,台大人類研究所碩論。
    黃尹鏗,1996,《綠島地區生態觀光之發展:遊客與居民之態度分析》,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論。
    詹素娟,1998,〈Sanasai傳說圈的歷史圖像〉,《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第29-59頁,省文獻會。
    趙川明,1993,〈海端不在海的這一端─台東縣地名初探〉,《後山代誌》:第10-15頁,後山誌第一輯,後山文化工作群。
    綠島區漁會,1988,《台東縣綠島區漁會會業務簡報》。
    綠島鄉公所,1998,《台東縣綠島鄉公所申請八十七年度公共造產補助款興辦放牧梅花鹿圍網增補計畫》。
    綠島鄉公所,(年份不詳),《台東縣綠島鄉風景特定區設立梅花鹿復育研究中心建議報告》。
    綠島鄉公所,1992,《綠島鄉志》。
    綠島鄉公所,1994,《台東縣綠島鄉行政區域圖》。
    劉和義,1992,《綠島野放梅花鹿生態之調查研究》,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
    劉翠溶,1995,〈漢人拓墾與聚落之形成:台灣環境變遷之起始〉,刊於《積漸所至:中國環境史論文集》(上):第295-347頁,中研院經濟研究所。
    劉益昌,1994,〈綠島史前文化概說〉,吳敦善編印,《宋文薰與台東》,第24-35頁。
    劉益昌、邱敏勇等,1995,《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綠島史前文化調查研究報告》,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劉鴻喜,1980,《自然地理學》,三民書局。
    鄭全玄,1995,《台東平原的移民拓墾與聚落》,東台灣叢刊之三,台東:東台灣研究會。
    蔡宏進、廖正宏,1993(一版二印),《人口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薛益忠譯(R. L. Morrill著),1990,《社會的空間組織》,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蘇兆堂譯(G.Bernard著),1987(第二次印行),《小龍村─蛻變中的台灣農村》,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蘇成田,1990,〈綠島觀光發展方向、開發與經營方式〉,《綠島觀光發展研討會》。
    3.期刊論文:
    江慶林譯,1990,〈光緒年間新竹、苗栗、台中及台灣東部三島概況〉,《台灣文獻》41卷3-4期:第1-36頁,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宋增璋,1989,〈台灣省附屬島嶼之今昔〉,《台灣文獻》40(1):第79-136頁。
    吳永英,1969,〈琉球嶼之研究〉,《台灣文獻》20(3):第1-44頁。
    余光弘,1980,〈綠島漢人的喪葬式〉,《中研院民族所集刊》第49期:第149-173頁,台北:南港。
    阮昌銳,1978,〈綠島的民間宗教之研究〉,《政大民族社會學報》第16期:第191-246頁。
    李玉芬,1997,〈綠島的人口成長與變遷〉,《東台灣研究》2:第99-130頁,東台灣研究會。
    李玉芬,1998,〈黑潮對綠島早涉外關係的影響〉,《東台灣研究》3:第81-102頁,台東:東台灣研究會。
    李玉芬,1998,〈日治中期綠島調查文獻試譯〉(昭和3年,1928),《台東文獻》復刊第4期:第86-102頁,台東縣政府。
    李玉芬,1999,〈台灣日日新報「胡佛號火燒島觸礁事件」幾則報導試譯〉,《東台灣研究》4:第193-198頁,台東:東台灣研究會。
    林長聰,1974,〈台灣之漁港〉,《台銀季刊》25卷1期:第273-291頁。
    林美容,1987,〈土地公廟─聚落的指標:以草屯鎮為例〉,《台灣風物》第37卷第一期:第53-82頁。
    林玉茹,1996,〈白川夜舟「台東舊紀」譯注與史料價值評介〉,《東台灣研究》創刊號:第117-140頁,台東:東台灣研究會。
    林玉茹,1997,〈由魚鱗圖冊看清末後山的清賦事業與地權分配形態〉,《東台灣研究》2:第131-168頁,台東:東台灣研究會。
    政治大學民族社會學系,1974,〈綠島民俗調查研究〉(一),《中山學術文化集刊》14集:第75-171頁。
    政治大學民族社會學系,1975,〈綠島民俗調查研究〉(二),《中山學術文化集刊》15集:第1-66頁。
    政治大學民族社會學系,1975,〈綠島民俗調查研究〉(三),《中山學術文化集刊》16集:第81-147頁
    政治大學民族社會學系,1976,〈綠島民俗調查研究〉(四),《中山學術文化集刊》17集:第121-159頁。
    畢長樸,1970,〈綠島居民的婚俗〉,《台灣風物》22卷4期:第1-6頁。
    畢長樸,1971,〈綠島人種的來源問題〉,《台灣風物》21卷1期:第3-8頁。
    徐鳳翰,1967,〈綠島概況〉,《台銀季刊》18卷4期:第280-289頁。
    野人、姍姍譯,1953,〈紅頭嶼〉,《台灣風物》3卷:第5、6期。
    梁嘉彬,1968,〈小琉球考〉,《台灣文獻》19(1):第164-189頁。
    陳憲明,1990,〈台灣東部漁港的機能與區位〉,《師大地理研究報告》16:第91-144頁。
    陳憲明、李玉芬,1998,〈綠島漁業發展與社會變遷的文化生態〉,《師大地理研究報告》29期:第113-142頁,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陳國章、陳憲明、吳進喜、江雅美,1982,〈台北市通婚圈的初步研究〉,《中國地理學會會刊》10期:第91-102頁
    曾迺碩,1958,〈陳英之「台東誌」〉,《台灣文獻》9卷4期:第67-69頁。
    許嘉明,1978,〈祭祀圈之於居台灣人社會的獨特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6):第59-68頁。
    許芬鈴,1999,〈海上風雨急,燈火萬家明─綠島發電廠〉,《源》21期:第28-36頁,開發電源基金管理委員會。
    陳季博編譯,1959,〈台東移住民史〉,《台灣文獻》10卷3期:第111-116頁。
    黃哲崇,1986,〈台灣東部漁業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中國水產》406:第28-35頁。
    黃敦涵(譯),1957,〈綠島與蘭嶼〉(昭和17年;1942:火燒島及紅頭嶼調查實地報告書),《台灣文獻》8卷2期,第39-54頁。
    黃于玲,1994,〈五0年代火燒島特輯〉,《台灣畫》雙月刊第10期:第8-47頁,台北:南畫廊。
    鄭達雄,1982,〈綠島的漁業〉,《漁友月刊》4卷8期:第36-38頁
    4.報紙:
    中央日報,1999,5月14日,〈綠島垃圾放洋損我形象〉。
    中國時報,1997,7月16日,〈綠島珊瑚礁十年後消失,專家指潛水遊客踐踏世界級景觀,一米深海底覆蓋率極微〉。
    中國時報,1997,8月31日:第2版,〈13.8億綠島國際觀光旅館用地標售創天價-聯邦集團以高出底價六倍多標得,電腦差點當機,國際觀光飯店開發案邁步走〉。
    中國時報,1998,7月16日:第21版,〈綠島觀光客四年多三倍半,東管處投入三億經費建設有成,專家建議朝生態旅遊發展〉。
    中國時報,1998,9月7日,〈住宿品質良莠不一、公廁不足、候船處還要曬太陽,再到綠島玩,遊客卻步〉。
    中國時報,1999,6月25日,〈機車、酒客擾眠,綠島人火了。鄉民屢次反映無法改善,擬學南投奧萬大原住民堵路抗爭〉。
    中國時報,1999,6月29日,〈富岡漁港候船室完工,今天驗收近日啟用,遊客可不必再忍受「烤」驗,但仍缺空調設備〉。
    中國時報,1999,7月16日,〈遊客尋星砂,蹧蹋綠島生態,旅遊業者宣稱沙灘有寶,掀帶走砂石熱,東管處加強取締〉。
    自由時報,1998,7月1日,〈暑假遊客多,綠島鬧水荒,公所秘書盼自來水廠增設過濾設備,以解決用水需求〉。
    聯合報,1997,6月29日:第9版,〈綠島酬勤水庫落成,宋楚瑜剪綵,水公司估計十年內供水無虞〉。
    聯合報,1997,7月19日,〈綠島旅遊發燒,遊憩品質亮紅燈,朝日溫泉優養化,管理站壓力大〉。
    聯合報,1997,8月14日,〈綠島旅遊過熱,生態環境遭殃,東管處有意限量控制遊人〉。
    聯合報,1998,8月30日:第39版,〈孔子面壁 化育綠島大哥〉。
    聯合報,1999,8月5日,〈綠島觀光特輯〉。
    5.統計資料:
    台東縣政府,1946-1998,《台東縣統計要覽》:53-87年度。
    綠島區漁會市場,1982、1986-1996,《魚類數量及金額統計表》。
    6.其他:
    台北市航空運輸商業同業公會,1999.7.,《中國民國國內航空聯合定期班機時刻表》Vol.97。
    台東航空站,1999.8.3.,國華及立榮航空綠島-台東時刻表。
    林維玲,1998.10.,〈綠島遊客人數已突破二十五萬大關〉,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新聞稿資料。
    綠島鄉戶政事務所,《戶籍登記簿》:流麻溝一號國防共同事業戶。
    綠島鄉戶政事務所,1999.10.,《綠島鄉臨時名冊》。
    綠島鄉戶政事務所,民國51-52、65-67、85-87年《結婚登記申請書》。
    二、日文部分:
    1.史料:
    台東地政事務所,日治時代《火燒島地籍圖》。
    台東地政事務所,《火燒島南寮村土地台帳》。
    台東地政事務所,《火燒島中寮村土地台帳》。
    台東地政事務所,《火燒島公館村土地台帳》。
    台灣總督府,1897(明治30年),〈火燒嶼〉、〈火燒島〉、〈火燒島視察概要〉、〈火燒島〉,《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乙種永久3卷2門:官規官職。
    台灣總督府,明治44年(1911),《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追加18卷11門:土木(營繕)。
    綠島鄉戶政事務所,《日據時期火燒島戶口調查簿戶長資料彙總表》。
    綠島鄉戶政事務所,《火燒島寄留除戶簿》。
    2.專著:
    水路部,昭和16年(1941),《台灣南西諸島水路誌》。
    毛利史郎,昭和8年(1933),〈火燒島管見〉,《東台灣展望》:第6頁。
    台北州廳,昭和2年(1927),《台北州漁村調查報告書》。
    台東廳,1928,〈火燒島一班〉,《中國方志叢書‧台灣地區‧第319(2)號》,成文出版社。
    台東廳,昭和10年(1935),《台東廳產業要覽》。
    台東廳,昭和11年(1936),《台東廳要覽》。
    台灣總督府,大正7-13年(1918-24),《台灣總督府職員錄》。
    台灣總督府,昭和10-19年(1935-44),《台灣總督府職員錄》。
    台灣總督府民政局,明治29-32年(1896-1899),〈台東廳管內水產業〉,《台灣總督府民政局殖產部報文》:第109-119頁。
    台灣總督府殖產局,1939,《台灣漁業移民移住案內─台東廳新港‧昭和14年度移民用》。
    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昭和10年(1935),《台灣海運》。
    田代安定,1900,《台東殖民地豫察報文》,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課。
    伊能嘉矩,1909,《大日本地名辭書:台灣》,東京:富山房。
    東台灣宣傳協會,大正14年(1925),《台東廳人名要鑑》。
    鹿野忠雄,1946,〈火燒島於先史學的豫察〉,刊於《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上):第398-424頁,台北:南天書局(1995重刊)。
    森重秋藏,昭和18年(1943),《台灣交通小史》。
    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1904,《台灣堡圖》,火燒島。
    3.期刊論文:
    台東廳,1928,〈火燒島概況〉,《東台灣研究叢書》第5年42編,東台灣研究會。
    台灣水產協會,大正15年(1926),《台灣水產雜誌》126號。
    台灣水產協會,昭和2年3月(1927),〈紅頭嶼鰹節工場〉,《台灣水產雜誌》第134號:第112頁。
    台灣水產協會,昭和12年11月(1937),〈船籍港台東廳火燒島分〉,《台灣水產雜誌》272號:第59頁。
    台灣總督府殖產局,大正5年(1916),〈凌海丸報告〉,《台灣水產雜誌》21號:第18頁。
    尾崎秀真,1927a,〈三百年前東部台灣〉,《東台灣研究叢書》36編:第1-12頁,東台灣研究會。
    尾崎秀真,1927b,〈三百年前東部台灣〉,《東台灣研究叢書》37編:第8-24頁,東台灣研究會。
    吉越義秀,昭和14年(1939),〈台灣水產史(一)〉,《台灣水產雜誌》:第293號。
    南甫生,1940,〈火燒島‧紅頭嶼‧琉球嶼巡〉,《台灣水產雜誌》298號,第69-76頁。
    野尻 亙,1986,〈人文地理學方法論生態學的視點─社會學、人類學、論關係通〉,《人文地理》38(6):第25-48頁。
    4.報紙:
    台灣日日新報社,明治38.39.40.43年(1905-06-07、1910),《漢文台灣日日新報》。
    台灣日日新報社,明治40年3月22日(1907),《漢文台灣日日新報》。
    5.統計資料:
    台東廳,大正8年(1919),《大正六年台東廳第六統計摘要》。
    台東廳,大正10年(1921),《大正八年台東廳第七統計摘要》。
    台東廳,大正15年(1926),《大正十三年台東廳第八統計摘要》。
    台東廳,大正10、11、昭和9、10、18年份(1921、22、34、35、43),《台東廳報》。
    台灣總督府,1905-1933,《台灣現住人口統計》。
    台灣總督府,1934-1941,《台灣常住戶口統計》。
    台灣總督府,1943,《台灣戶口統計》。
    台灣總督府農商局,昭和17年(1942),《台灣商工統計/第二十二次》。
    三、西文部分:
    Duncan,O.D. and L.F.Schnore,1959,<Cultural Behavioral and Ecological Perspectives in the Study of Social Organization>,《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65,pp.132-146.
    Duncan,O.D.,1959,<Hunan Ecology and Population Studies>, in Hauser,P.M. and O.D.Duncan eds.,《The Study of Population-an Inventory and Appraisal》,the Univ. of Chicago Press.PP.678-716.
    Duncan,O.D.,1961,<Fron Social System to Ecosystem>,《Sociological Inquiry》31,pp.140-149.
    Johnston , R.J., D. Gregory , and D. M.Smith eds.,1986,〈human ecology〉,《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2nd.,pp.204-205,Oxford:Blackwell。
    Hawley,A.H. , 1986,《Human Ecology-A Theoretical Essay》,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Ltd.,London.
    Hawley,A.H. , 1950,《Human Ecology-A Theory of Community Structure》,The Ronald Press Company, New York.
    Murdock,S. and W.A.Stutton Jr.,1974,〈The New Ecology and Community Theory:Similarities,Differences,and Convergencies〉,《Rural Sociology》,39(3),pp.319-333。
    Stafford,C. , 1995,《The Road of Chinese Childhood-Learning and Identification in Angang》,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ivy,J.,1990,《Agricultural Ecology》,Longmont Group UK Ltd,PP.82-89.
    四、其他
    http://marine.cwb.gov.tw/CWBMMC/doc/windwave.html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