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怡岑 Lin, Yi-Chen |
---|---|
論文名稱: |
漢語因果標記的歷時演變研究 |
指導教授: |
魏培泉
Wei, Pei-Chuan 王錦慧 Wang, Jin-Hui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48 |
中文關鍵詞: | 因果標記 、因果句式 、因果表達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DIS.NTNU.DCH.047.2018.A08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91 下載:3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漢語當中用法比較典型的狹義因果標記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觀察它們的來源與發展,並藉此探討漢語如何表達因果關係,以及當中存在的古今變化。
在原因標記的部分,本文觀察到:上古出現的原因標記「用」、「以」、「為」、「由」都是由其他介詞用法演變而來的;中古出現的「因」、「緣」則是來自動詞的語法化;近代以後,雙音節的原因標記逐漸增加,而有「緣為」、「為緣」、「因為」、「為因」、「因著」、「為著」、「為了」、「由於/由于」等形式。從上古到近代,漢語的原因標記大致上有兩種演變的趨勢:一是在詞性上由具有動詞性的介詞分化為介詞與連詞;二是在構詞上,由單音節詞演變為雙音節詞。
在結果標記的部分,由原因介詞與指示代詞複合而成的結果標記佔據多數,產生於上古的「是用」、「是以」,產生於中古的「因此(上)」、「因之」,產生於近代的「以此(上)」、「為此」、「因茲」、「緣此」皆是。但也有不少結果標記另有發展來源,例如:出現於上古的「故」可能來至致使動詞,「是故」可能來自指示代詞「是」與結果連詞「故」的複合,「以故」則來自原因介詞「以」與原因名詞「故」的複合;出現於中古的「所以」原先是關係代詞「所」與原因標記「以」構成的詞組,後來才藉由「是以」等的類推,演變為結果連詞,「因爾」則可能來自順應動詞「因」與指示代詞「爾」的複合;出現於近代的「故此」可能是為了湊成四字句,所以才在結果連詞「故」的後面加上「此」,「故爾」是由表示「所以如此」的詞組複合為結果連詞,「因而」原本是一個關聯副詞,到了近代以後才受到「因此」等的類推,演變為結果連詞。
整體而言,本文就因果標記的演變過程做了比較仔細的描寫,有的部分提出了與前人較為不同的觀點,有的部分補充了前人的說法。此外,本文也做了進一步的探討:在原因標記的類型演變上,本文留意到原因標記的詞性變化與因果句式的發展密切相關;在結果標記的用法發展上,本文注意到了結果標記可以再發展為篇章標記或話語標記。最後,本文從句式、語義兩個層面比較了原因標記與結果標記的異同。
1. 傳統文獻
戰國‧呂不韋著,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西漢‧賈誼撰,《新書》,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81。
西漢‧司馬遷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台北:鼎文書局,1990。
西漢‧劉向,《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西漢‧劉向編著,石光瑛校釋,《新序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1。
西漢‧戴德撰,《大戴禮記》,《儒藏》精華編55,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東漢‧班固撰,《白虎通義》,台北:臺灣商務,1983。
東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台北:鼎文書局,1986。
魏‧王肅注,《孔子家語》,台北:世界書局,1991。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楊家駱主編,《三國志》,台北:鼎文書局,1980。
南北朝‧鳩羅摩什譯,張松輝注譯,《新譯妙法蓮華經》,台北:三民書局,2000/2007。
劉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晉‧司馬彪補志,楊家駱主編,《後漢書》 台北:鼎文書局,1981。
南朝宋‧劉義慶著,南朝‧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北京:中華書局,1983/2007。
梁‧沈約撰,楊家駱主編,《宋書》,台北:鼎文書局,1980。
後魏‧賈思勰原著,繆啟愉校釋,繆桂龍參校,《齊民要術校釋》,北京:農業出版社,1982。
北齊‧魏收撰,楊家駱主編,《魏書》,台北:鼎文書局,1980。
北齊‧顏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顏氏家訓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南唐‧釋靜、釋筠編撰,吳福祥、顧之川點校,《祖堂集》,長沙:岳麓書社,1996。
唐‧李百藥撰,楊家駱主編,《北齊書》,台北:鼎文書局,1980。
唐‧李延壽撰,楊家駱主編,《南史》,台市:鼎文書局,1981。
唐‧圓仁撰,顧承甫,何泉達點校,《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61。
宋‧洪興祖撰,白化文等點校,《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
宋‧李燾撰,上海師大古籍所、華東師大古籍所點校,《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
宋‧趙彥衛撰,傅根清點校,《雲麓漫鈔》,北京:中華書局,1996。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書局,1999。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
元‧脫脫等撰,楊家駱主編,《宋史》,台北:鼎文書局,1980。
元‧施耐庵、羅貫中著,王利器校訂,《水滸全傳》,台北:貫雅文化,1991。
明‧羅貫中編著,毛宗崗批評,饒彬校訂,《三國演義》,台北:三民書局,1989。
明‧宋濂等撰,楊家駱主編,《元史》,台北:鼎文書局,1981。
明‧張宇初、邵以正、張國祥編纂,《正統道藏》,台北:新文豐,1985。
明‧李東陽等奉敕撰,明‧申時行等奉敕重修,《大明會典》,台北:國風出版社,1963。
明‧吳承恩著,《西遊記》,台北:桂冠書局,1983。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
明‧笑笑生著,《繡像金瓶梅詞話》,台北:雪山圖書有限公司,1993。
明‧羅懋登著,陸樹崙、竺少華校點,《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明‧馮夢龍著,《三遂平妖傳》,台北:桂冠書局,1983。
明‧馮夢龍編撰,楊家駱編,《喻世明言》,台北:鼎文書局,1980。
明‧馮夢龍編撰;徐文助校訂;繆天華校閱,《警世通言》,台北:三民書局,1983。
明‧馮夢龍編撰,廖吉郎校訂,繆天華校閱,《醒世恒言》,台北:三民書局,1988。
明‧凌濛初著,劉本棟校訂,繆天華校閱,《初刻拍案驚奇》,台北:三民書局,1990。
明‧凌濛初原著,徐文助校訂,繆天華校閱,《二刻拍案驚奇》,台北:三民書局,1993。
明‧袁于令評改,李又文、曾良校點,《隋史遺文》,成都:巴蜀書社,1999。
明‧楊爾曾撰,孫岳中校點,《韓湘子全傳》,成都:巴蜀書社,1999。
明‧陳子龍等選輯,《明經世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62。
明‧陸人龍著,雷茂齊、王欣校點,《型世言》,成都:巴蜀書社,1993。
明‧西湖漁隱主人著,李燁、馬嘉陵校點,《歡喜冤家》,成都:巴蜀書社,1999。
清‧西周生著,《醒世姻緣》,台北:聯經出版社,1986。
清‧丁耀亢著,孔一標點,《續金瓶梅》,台北:建弘出版社,1995。
清‧張伯行選編,蕭瑞峰導讀標點,張星集評,《唐宋八大家文鈔》,上海:上海古籍,2007。
清‧顧嗣立編,《元詩選》,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錢彩編次,清‧金豐增訂,平慧善校注,《說岳全傳》,台北:三民書局, 2000。
清‧吳敬梓著,《儒林外史》,台北:聯經出版社,1978。
清‧李綠園著,新文豐校註,《歧路燈》,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
清‧曹雪芹、高鶚原著,馮其庸等校注,《彩畫本紅樓夢校注》,台北:里仁書局,1984。
清‧李百川著,葉經柱校注,《綠野仙蹤》,台北:三民書局,1999。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小和山樵著;散人標點,《紅樓復夢》,台北:建弘出版社,1995。
清‧李汝珍撰,《鏡花緣》,台北:世界書局,1974。
清‧阮元審定,清‧盧宣旬校,《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8。
清‧逍遙子著,盧守助標點,《後紅樓夢》,台北:建弘出版社,1995。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91。
清‧郭慶藩輯,《莊子集釋》,台北:華正書局,1982。
清‧孫詒讓撰,孫啟治點校,《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2001。
清‧韓邦慶著,姜漢椿校注,《海上花列傳》,台北:三民書局,1998。
清‧劉鶚,《老殘遊記》,台北:桂冠書局,1983。
《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春秋穀梁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丁錫根點校,《五代史平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王根林等校點,《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校點,《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正新脩大藏經》,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6。
不著撰人,《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海:中國古典文學出版社,1954。
不著撰人,《新刊大宋宣和遺事》,上海:中國古典文學出版社,1954。
不著編人,《大元聖政國朝典章》,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6。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北京:北京中華,2007。
王利器撰,《新語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6。
王明著,《抱朴子內篇校釋》,台北:里仁書局,1981。
王明著,《抱朴子內篇校釋》,台北:里仁書局,1981。
王明編,《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60。
王夢鷗註譯,《禮記今註今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
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傅璇琮等主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朱謙之撰,《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4。
何寧撰,《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
余培林著,《詩經正詁(增訂二版)》,台北:三民書局,1993/2005。
佚名,《朴通事諺解》,《老乞大諺解‧朴通事諺解》,台北:聯經出版社,1978。
佚名,《老乞大諺解》,《老乞大諺解‧朴通事諺解》,台北:聯經出版社,1978。
吳則虞編著,《晏子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2。
吳曉珍等編校,《關漢卿戲曲集》,北京:中國戲曲出版社,1958。
李勉註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主編,《管子》,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
李培生主編,《傷寒論》,台北:知音出版社,1999。
李夢生撰,《左傳譯注》(全二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李滌生,《荀子集釋》,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
河洛圖書出版社編,《七國春秋平話》,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8。
河洛圖書出版社編審,《七國春秋平話》,台北:河洛圖書,1978。
長安出版社編輯,《永樂大典戲文》,台北:長安出版社,1978。
胡懷琛標點,《新校搜神記》,上海:商務印書館,1957。
唐圭璋編,《全宋詞》,北京:中華書局,1965。
孫通海、王海燕責任編輯,《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99。
陳奇猷校注,《韓非子集釋》,台北:華正書局,1987。
陳尚君輯校,《全唐詩補編》,北京:中華書局,1992。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台北:木鐸出版社,1983。
黃暉撰,《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
楊伯峻,《孟子譯注》上、下,北京:中華書局,1960。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81。
楊明照撰,《抱朴子外篇》,北京:中華書局,1991。
楊家駱主編,《永樂大典》,台北:世界書局,1977。
楊訥編,《元代白蓮教史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89。
寧希元校點,《元刊雜劇三十種新校》,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88。
劉文典撰,《淮南子》,北京:中華書局,1989。
潘重規編著,《敦煌變文集新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魯迅著,《古小說鉤沈》,香港:新藝出版社,1967。
盧元駿註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主編,《說苑》,台北:商務印書館,1988。
鍾兆華著,《元刊全相平話五種校注》,成都:巴蜀書社,1990。
顧頡剛、劉起釪,《尚書校釋譯論》,北京:中華書局,2005。
2. 近人論著
(日)太田辰夫,1958/1987,《中國語歷史語法》,蔣紹愚、徐昌華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丁聲樹,1948,〈論詩經中的「何」「曷」「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0:349-370。
刁晏斌,2007,《《三朝北盟會編》語法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亓文香,2005,〈《墨子》「以」字結構用法淺析〉,《遼寧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26卷第5期,頁75-77。
尹先芳,2010,〈「為了」與「因為」用法比較〉,《畢節學院學報》第28卷第9期,頁75-79。
尹先芳,2012,《「為了」與「因為」用法比較研究》,中南民族大學碩士論文。
尹君,2006,〈《論語》中關於「以」的凝固結構和習慣句式〉,《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1期,頁49-50。
尹燁,2007,〈《論語》「為」字研究〉,《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9卷專輯,頁82-83。
方梅,2000,〈自然口語中弱化連詞的話語標記功能〉,《中國語文》第5期,頁459-470轉480。
毛志剛,2008,〈「之所以」語法化的歷程、動因與機制〉,《周口師範學院學報》第25卷第6期,頁50-54。
毛志剛,2009,《上古漢語因果連詞研究》,西南大學碩士論文。
毛志剛,2012,〈上古漢語複音因果關聯詞語〉,《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0卷第6期,頁82-84。
王力,1957,《漢語語法綱要》,上海:新知識出版社。
王力,1958/1980,《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王力,1983/1989,《漢語語法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永娜,1999,〈「為了」與「以便」的語義、語用比較〉,《培訓與研究——湖北教育學院學報》第4期,頁26-28。
王用源、徐郁文、景夢娜,2007,〈《真誥》與《左傳》「因」的用法比較研究〉,《天水師範學院學報》第32卷第6期,頁93-96。
王立穎,2014,〈《左傳》「以」字的用法考察〉,《湖北函授大學學報》第27 卷第3期,頁191-194。
王松茂,1982,〈略談因果關係的連詞〉,《漢語學習》第2期,頁22-30。
王建軍,2011,〈關於「以」字的一些看法〉,《平頂山師專學報》第16卷第3期,頁69-70。
王景豔,2004,〈《論語》中「以」的用法〉,《濱州師專學報》第20卷第3期,頁72-74。
王興才,2000,〈「所以」說略〉,《重慶三峽學院學報》第5期16卷,頁:76-80。
王興才,2007,〈關於「之所以」〉,《漢語學報》第4期,頁34-40轉95-96。
王興才,2009,〈「之所以」詞彙化質疑〉,《古漢語研究》第1期,頁43-48。
王興才,2013,〈「所」是「以」的賓語質疑〉,《重慶三峽學院學報》第29卷第6期,頁104-109。
王錦慧,2011,〈上古漢語伴隨動詞的語法化探究〉,《國文學報》第50期,頁:117-142。
王鴻濱,2001,〈《春秋左傳》中「所以」和「是以」試析〉,《商洛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15卷第3期,頁24-28。
甘子欽,1991,〈連詞「所以」產生的時代與條件〉,《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頁95轉94。
田貴春,2015,〈《老殘遊記》中的「為」字研究〉,《河池學院學報》第35卷第3期,頁37-42。
向熹,2010,《簡明漢語史》(修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安浩、郭文娟,2014,〈不同語體下的「故」字用法考察〉,《南昌教育學院學報》第2期,頁24-25轉53。
朱城,2000,〈連詞「所以」產生的時代〉,《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4期,頁103-106。
朱聲琦,1983,〈「所以」作連詞始於何時〉,《語文學習》第12期,頁51-52。
何亮,2004,〈《三國志》「以•賓」結構中賓語的語義類型〉,《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期,頁31-34轉99。
何亮,2010,〈《三國志》「以•賓」結構考察〉,《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1卷第4期,頁30-35。
何洪峰,2008,〈先秦介詞「以」的懸空及其詞彙化〉,《語言研究》第28卷第4期,頁74-82。
何淑貞、王錦慧,2015,《華語教學語法》(修訂版),台北:文鶴出版社。
何樂士,2012,《《左傳》語法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何霞,2011,〈《國語》中「以」字用法結構初探〉,《襄樊技術學院學報》第10卷第2期,頁54-56。
吳福祥,1996,《敦煌變文語法研究》,長沙:岳麓書社。
吳福祥,2003,〈漢語伴隨介詞語法化的類型學研究——兼論SVO型語言中伴隨介詞的兩種演化模式〉,《中國語文》1:43-58轉96。
吳福祥,2004a,《敦煌變文12種語法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吳福祥,2004b,《《朱子語類輯略》語法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吳麗君,1998,〈談「所以」在因果句式中的流變〉,《承德民族師專學報》第3期,頁33-39。
呂叔湘,1956/2014,《中國文法要略》,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80/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宋作豔、陶紅印,2008,〈漢英因果複句順序的話語分析與比較〉,《漢語學報》第4期,頁61-71轉96。
宋會鴿,2009,〈《詩經》中「以」字用法分析〉,《韶關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30卷第2期,頁108-111。
李小軍,2009,〈「從而」、「因而」的功能差異及其歷時解釋〉,《漢語學習》第2期,頁50-56。
李小軍、唐小薇,2007,〈「因而」、「從而」的詞彙化〉,《殷都學刊》第1期,頁115-119。
李文山,2009,〈從語法化的角度看「由於」與「既然」的句法位置差異〉,《渭南師範學院學報》第24卷第4期,頁59-92。
李佐峯,1986,〈《左傳》以賓短語做狀語和補語的用法〉,《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頁48-57。
李春燕,2011,〈《莊子》中的「為」字研究〉,《百花園地》第3期,頁168-170。
李為政,2010,〈連詞「緣」的語法化及相關問題考察〉,《新鄉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1期,頁145-147。
李為政,2013,《近代漢語因果句研究》,北京大學博士論文。
李秋菊,2001,〈淺析《孟子》中「以」字的用法〉,《晉中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8卷第4期,頁17-19。
李晉霞,2011,〈論「由於」與「因為」的差異〉,《世界漢語教學》第25卷第4期,頁490-496。
李晉霞、王忠玲,2013,〈論「因為」「所以」單用時的選擇傾向與使用差異〉,《語言研究》第33卷第1期,頁19-26。
李晉霞、劉云,2004,〈「由於」與「既然」的主觀性差異〉,《中國語文》第2期,頁123-128轉191。
李爽,2000,〈《論語》中的「以」、「於」比較〉,《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第23卷第6期,頁74-77。
汪泰榮,1996,〈「之所以」起句成因解析〉,《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3期,頁8-13。
汪泰榮2004,〈「⋯⋯之所以⋯⋯,是因為⋯⋯」句式新探〉,《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3期,頁72-77。
汪維輝,2002,〈「所以」完全變連詞的時代〉,《古漢語研究》第2期,頁30-33。
沈思瑩,2003,《因果類關聯詞語的研究》,安徽大學碩士論文。
沈家煊,2003,〈複句三域「行、知、言」〉,《中國語文》第3期,頁195-204,轉287。
肖任飛,2009,《現代漢語因果複句優先序列研究》,華中師範大學博士論文。
肖奚強、王燦龍,2006,〈「之所以」的詞彙化〉,《中國語文》第6期,頁531-538轉576。
肖奚強、王燦龍,2008,〈「之所以」小句篇章功能論略〉,《世界漢語教學》第3期,頁50-57。
肖奚強、王燦龍,2012,〈「之所以」詞彙化問題辨〉,《漢語學報》第2期,頁21-28轉95。
邢福義,1993,〈《紅樓夢》裡的「因Y,因G」〉,《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頁39-42。
邢福義,2001,《漢語複句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邢福義,2002,〈「由於」的句義偏向辨〉,《中國語文》第4期,頁337-342轉382。
邢福義、姚雙雲,2007,〈連詞「為此」論說〉,《世界華語教學》第2期,頁14-20。
周守晉,2005,《出土戰國文獻語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周利芳,2008,〈漢語口語中表因果關係的話段銜接成分及其教學〉,《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第2期,頁12-21。
周法高,1959,《中果古代語法稱代篇》,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周法高,1961,《中國古代語法造句編(上)》,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周洋,2012,《現代漢語原因介詞研究》,上海外國語大學碩士論文。
周剛,2002,《連詞與相關問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屈貝茜、姚玉坤,2013,〈試析「為了」和「為著」的異同〉,《文學教育》第5期,頁54-55。
屈承熹,2005,《漢語認知功能語法》,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屈承熹,2010,《漢語功能篇章語法》,台北:文鶴出版社。
屈哨兵,2002,〈「由於」的句義偏向〉,《中國語文》第1期,頁22-24。
林怡岑,2017,〈說「因」緣——論因果標記「因」的演變〉,《漢學研究》第35卷第4期,頁37-76。
林怡岑,2017,〈說中古佛經裡的原因標記「緣」〉,《第十一屆「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桃園:中央大學、宜蘭:佛光大學),頁:393-414。
武振玉,2005,〈金文「以」字用法初探〉,《北方論叢》第3期,頁6-8。
武振玉,2008,〈西周金文中的「偕同」類介詞〉,《吉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期,頁:21-23。
武振玉,2008,〈兩周金文介詞「用」「以」用法比較〉,《綏化學院學報》第28卷第5期,頁13-14。
武振玉,2009,〈兩周金文中「用」的詞性和用法〉,《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第6期,頁26-29。
武振玉,2010,《兩周金文虛詞研究》,北京:線裝書局。
邱娟娟,2006,〈連詞「因此」產生的「源」和「流」〉,《貴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22卷第3期,頁79-82。
邵則遂,1999,〈「為了」表原因諏議〉,《漢語學習》第1期,頁83-87。
姚雙雲,2009,〈口語中「所以」的語義弱化與功能擴展〉,《漢語學報》第3期,頁16-23轉95。
姚雙雲,2012,《自然口語中的關聯標記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姜輝,2010,〈古漢語「以」字引發原因時無連詞詞性〉,《漢字文化》第2期,頁85-86。
段軼娜,2010,〈「為了」的用法分析〉,《常熟理工學院學報》第1期,頁76-78。
胡竹安,1987,〈《水滸全傳》屬句關係詞的描寫和源流探討〉,《語言研究》第2期,頁30-45。
胡國因,1982,〈談「以」字表原因的詞性〉,《遼寧師院學報》第5期,頁56-57,轉55。
胡曉,2015,〈認知視角下漢語同義介詞「從」「由」「自」的語義比較〉,《現代語文》第10期,頁20-25。
胡興亞,1994,〈「以賓」短語和「于(於)賓」短語的比較分析〉,《雲南中醫學院學報》第17卷第2期,頁42-46。
胡權,2015,《漢語因果複句識解的ERPs研究》,四川外國語大學碩士論文。
倪永澤,2011,〈《商君書》的「以」字研究〉,《劍南文學(經典教苑)》第5期,頁88-90。
倪重陽,2008,《現代漢語因果連詞研究》,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凌霄,2006,〈「以」字虛詞用法淺析〉,《遼寧師專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頁19-20。
孫冰潔,2012,〈《莊子》「以」字用法分析〉,《語言本體研究》第8期,頁74-76。
孫秀青,2008,〈古漢語「故」的語法化探究〉,《科教文匯》第7期,頁243。
孫建偉,2012,〈《中庸》「(所+以)+動」「可以」「以⋯⋯為」用法研究〉,《語言本體研究》第2期,頁58-59。
孫錫信,1992,《漢語歷史語法要略》,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徐中舒,1936,〈金文嘏辭釋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1分:1-44。
徐丹,2007,〈「是以」、「以是」─語法化與詞彙化〉,《語法化與語法研究(三)》,沈家煊、吳福祥、李宗江主編,北京:商務印書館,頁281-294。
徐東娜,2007,〈《論語》介詞「以」的考察〉,《新學術》第6期,頁42-44。
徐燕青,2016,〈「於是」和「所以」篇章使用的傾向性差異〉,《漢語學習》第4期,頁64-74。
秦松嶺、曹堅,1981,〈連詞「之所以⋯⋯以」的形成〉,《內蒙古師院學報》第2期,頁132-134。
秦松嶺、許幼珊,1982,〈古代漢語因果複句的表現形式〉,《求是學刊》第5期,頁89-92。
秦建文、張愛卿,2008,〈「以」字考〉,《曲靖師範學院學報》第27卷第2期,頁95-99。
索丹、馮飛鳥,2010,〈淺析說明因果句〉,《大眾文藝》,頁130-131。
袁雪梅,2010,《中古漢語的關聯詞語─以鳩羅摩什譯經為考察起點》,北京:人民出版社。
郗鳳岐,1992,〈《搜神記》的介詞「以」〉,《北京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頁67-73。
郝靜芳,2008,〈試論因果複句語序的認知規律〉,《語文學刊》第6期,頁79-80。
馬貝加,1996a,〈介詞「因」辨義〉,《語文研究》第2期,頁59-61。
馬貝加,1996b,〈介詞「緣」的產生及其意義〉,《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頁90-92。
馬貝加,2002,《近代漢語介詞》,北京:中華書局。
馬銃,2011,《現代漢語因果範疇研究》,黑龍江大學。
高再蘭,2013,〈前後置「因為」的隱現及功能差異〉,《漢語學報》第2期,頁57-65轉96。
高育花,2007,《元刊《全相平話五種》語法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宿單萍,2009,〈《型世言》介詞「以」用法分析〉,《語文學刊》第8期,頁82-84。
屠美玲,1992,〈說「因為⋯⋯所以⋯⋯」〉,《杭州師範學院學報》第5期,頁104-108。
崔璨,2011,〈《孟子》中「以」字用法淺析〉,《語言應用研究》第10期,頁22-25。
常海星,2013,〈《五燈會元》「因」字研究〉,《語言本體研究》第6期,頁59-60。
常赫,2014,〈淺析《左傳》中的複句標記〉,《邊疆經濟與文化》第3期,頁113-114。
張玉金,2010,〈談出土戰國文獻中的虛詞「為」〉,《語言研究》第30卷第4期,頁108-113。
張亞茹,2014,〈語體差異與因果標記「是以」〉,《語言科學》第13卷第1期,頁74-81。
張治,2003,〈「所以」凝固成詞的途徑——由介詞結構到連詞的過程探討〉,《勛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3卷第5期,頁90-93。
張萍,2010,〈試論古漢語中的單純連接詞「是以」——兼與結果連詞「是以」比較〉,《語言科學》第9卷第1期,頁73-79。
張萍,2012,〈試論古漢語中結果連詞「是以」的詞彙化〉,《中國語文通訊》第91卷第1期,頁:47-54。
張萍,2015,《漢語「以」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張福德,1997,〈《史記》中的「以」字析論〉,《古漢語研究》第1期,頁37-41。
張學勤,1993,〈句首「之所以」是與非辨〉,《杭州師範學院學報》第3期,頁102-104。
張赬,2014,〈上古漢語連詞「故」的篇章功能研究〉,《古漢語研究》第2期,頁26-34轉95-96。
張鵬,2007,〈古漢語「因」的語法化〉,《遵義師範學院學報》第9卷第1期,頁34-37。
張麗麗,2006,〈從使役到條件〉,《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5期,頁1-38。
張麗麗,2012,〈從回指到承接─試論「就」與「即」承接功能的來源〉,《臺大中文學報》第38期,頁309-358。
張灩,2012,〈因果複句關聯標記句法——語義研究——基於「交互主觀性」認知觀〉,《外國語》第35卷第3期,頁42-50。
曹日升,1995,〈「以」字用法索源及其辨析〉,《益陽師專學報》第16卷第1期,頁94-96。
曹秉權,1980,〈談文言中「以」的用法〉,《青海民族學院學報》第3期,頁52-56。
曹廣順等(曹廣順、梁銀峰、龍國富),2011,《《祖堂集》語法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梅廣,2015,《上古漢語語法綱要》,台北:三民出版社。
郭錫良,1998,〈介詞「以」的起源和發展〉,《古漢語研究》第1期,頁1-5。
郭繼懋,2004,〈從「光桿P」與「因為P」的區別看「因為」的作用〉,《南開語言學刊》,頁223-229。
陳昌來,2002,《介詞與介引功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陳香,2012,〈因果範疇的界定及其表現形式〉,《語言研究》第7期,頁136-137。
麥梅翹,1989,〈上古漢語中的「是以」和「以是」〉,《語言文字學術論文集─慶祝王力先生學術活動五十周年》,呂叔湘等著,上海:知識出版社,頁37-44。
曾丹,2013,〈《紅樓夢》結果語標的認知分析〉,《現代語文》第12期,頁42-45。
游慶學,2006,〈古漢語虛詞「以」( 因為)介詞、連詞劃界問題〉,《漢字文化》年第6 期,頁43-45。
程亞恒、陳慧2007,〈連詞「之所以」的有關問題〉,《天中學刊》第22卷第6期,頁96-98。
程鈺,2015,《因果連詞對不同類型漢語因果句加工的影響:基於ERPs的實證研究》,四川外國語大學碩士論文。
程麗州、湯璦寧,2014,〈連詞「所以」、「於是」的語義辨析及教學對策〉,《語文建設》第10期,頁23-24。
覃覓,2010,〈《詩經》「以」字的用法考察〉,《百色學院學報》第23卷第5期,頁94-99。
馮春田,2003,《《聊齋俚曲》語法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黃正德,1988,〈說「是」和「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李方桂先生紀念論文集》第59本第1分,頁:43-63。
黃珊,2005,《荀子虛詞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黃曉雪、李崇興,2007,〈「被」表原因的來源〉,《漢宇文化》第5期,頁:32-35。
黃豔萍,2011,〈淺析《詩經》中「為」字的用法〉,《語文知識》第2期,頁66-68。
楊永龍、江藍生,2010,《《劉知遠諸宮調》語法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楊伯峻,1957a,〈論「所以」的上古用法——駁〈說「所以」〉〉,《中國語文》第3期,頁16。
楊伯峻,1957b,〈答〈再說「所以」的上古用法〉和其它〉,《中國語文》第6期,頁16。
楊伯峻,1981,《古漢語虛詞》,北京:中華書局。
楊伯峻、何樂士,2001,《古漢語語法及發展(修訂本)》,北京:語文出版社。
楊秀芳,2004,〈論「故」的虛化及其在閩方言中的表現〉,《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0期,頁199-242。
楊振華,2014,〈從詞彙化角度看「既然」「因為」「由於」的差異〉,《淮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1期,頁106-110。
楊樹達,1954/2004,《詞詮》,北京:中華書局。
萬瑩,2006,〈因事介詞「為了」的語義分析及其與所介引賓語的選擇關係〉,《湖北社會科學》第6期,頁105-106。
董秀芳,1998,〈古漢語中介賓位置上的零形回指及其演變〉,《當代語言學》第4期,頁32-41。
董佳,2008a,〈現代漢語政論文體中因果複句的使用情況(上)〉,《海外華文教育》第3期,頁22-28 。
董佳,2008b,〈現代漢語政論文體中因果複句的使用情況(下)〉,《海外華文教育》第4期,頁24-32。
董佳,2012,〈漢語因果複句的原型表達〉,《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1卷3期,頁141-145。
董治國,1990,〈古代漢語因果複句句型探究〉,《渤海學刊》第2、3期,頁84-88。
裘榮棠,1991,〈一種表因果的「是⋯⋯的」句〉,《淮北煤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頁110-113轉118。
裘錫圭,1979,〈談談古文字資料對古漢語研究的重要性〉,《中國語文》第6期,頁437-442轉458。
詹成燕,2012,〈《孟子》中「以」的用法研究〉,《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9卷第1期,頁43-46。
廖巧雲,2011,《因果構式的運作機理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廖秋忠,1986,〈現代漢語篇章中的連接成分〉,《中國語文》第6期,頁413-427。
裴學海,1971,《古書虛字集釋》,台北:泰順書局。
趙大明,2007,《《左傳》介詞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趙宗颯、姚雙雲,2016,〈從語體視角看「因為」「由於」的差異性〉,《當代修辭學》第1期,頁62-71。
趙新,2003,〈「因此、於是、從而」的多角度分析〉,《語文研究》第1期,頁26-29轉34。
劉子瑜,1990,〈《孟子》「以」字用法的考察〉,《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頁58-71。
劉月華等,2001,《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永耕,1986,〈先秦因果複句初探〉,《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維文版)》第2期,頁88-93。
劉承慧,2007,〈先秦「矣」的功能及其分化〉,《語言暨語言學》8.3:743-766。
劉冠群,1957a,〈說「所以」〉,《中國語文》第1期,頁9-10。
劉冠群,1957b,〈再說「所以」的上古用法——兼商榷「從漢語史的角度來鑒定中國古籍的寫作年代」的可靠性〉,《中國語文》第6期,頁14-15。
劉冠群,1980,〈論先秦以「所以」為連詞的因果敘事句〉,《中國語文》第6期,頁444-447。
劉海燕、朱霖,2004,〈試論「為了」及與「為了」有關的結構〉,《西南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6期,頁 354-358。
劉堅等,1992,《近代漢語虛詞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劉祥友,2007,〈「因」的虛化機制探析〉,《湖南城市學院學報》第28卷第5期,頁80-84。
劉楚群,2002,〈「因為」和「由於」的差異初探〉,《安徽教育學院學報》第20卷第1期,頁89-92。
劉暢,2011,《表因果關係的關聯詞語研究》,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廣露,2015,《基於ERPs的漢語實據因果句的認知加工機制研究》,四川外國語大學碩士論文。
潘玉坤,2005,〈試論西周銘文介詞「于」、「以」的互補用法〉,《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第31卷第4期,頁55-59。
潘志剛,2014,《魏晉南北朝漢語連詞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潘榮生,1982,〈連詞「所以」產生於晉代〉,《中國語文》第3期,頁173。
蔡英杰,2002,〈「所以」句式試探〉,《淮北媒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6期,頁21-24。
蔡福源,1989,〈「所以」探勝,兼及其他〉,《杭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頁96-104。
鄭雨輝,2007,〈果標「因此」和「因而」的用法辨析〉,《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卷第8期,頁77-79。
黎氏秋姮,2002,《《孟子》因果類複句研究》,廣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錢宗武,2004,《《今文尚書》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儲澤祥、陶伏平,2008,〈漢語因果複句的關聯標記模式與「聯繫項居中原則」〉,《中國語文》第5期,頁410-422,轉479-480。
薛安勤,1982,〈《論語》「以」字解〉,《遼寧學報》第2期,頁74-80。
鍾小勇、張霖,2009,〈「既然」句和「因為」句主觀性差異探〉,《漢語學習》第2期,頁50-56。
韓國平,1983,〈略論因果連詞「所以」的源和流〉,《惠陽師專學報》第1期,頁67-69。
藍天,1996,〈從因果句的表意談因果倒裝句〉,《濟寧師專學報》第17卷第2期,頁67-68。
魏培泉,2002,〈《祖堂集》中的助詞「也」——兼論現代漢語助詞「了」的來源〉,《含章光化—戴璉璋先生七秩哲誕論文集》(台北:里仁書局),頁491-543。
魏培泉,2003,〈上古漢語到中古漢語語法的重要發展〉,《古今通塞:漢語的歷史與發展》,何大安編,台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75-106。
魏培泉,2004,《漢魏六朝稱代詞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魏愛婷,2006,〈《論語》中的「為」字研究〉,《邢台學院學報》第21卷第3期,頁8-10。
魏達純,1998,〈「所以」在六本古籍中的演變考察〉,《淮北媒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頁30-35。
魏蘭,2014,《漢語單音節原因介詞演化研究》,雲南大學碩士論文。
羅端,2009,〈從甲骨、金文看「以」字語法化的過程〉,《中國語文》第1期,頁3-9轉95。
嚴慈,1994,〈「所以」古今談〉,《海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頁45-53。
蘇振華,2007,《《國語》因果類複句研究》,廣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闞潔,2010,〈《三遂平妖傳》因果複句研究〉,《安康學院學報》第22卷第2期,頁73-75。
顧秀群、吳松,2010,〈論《莊子》中的介詞「以」〉,《研究生論壇》第3期,頁86-88。
Aattila, Raimo. 1972. An Introduction to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New York: MacMillan.
Chao, Y. R(趙元任). 1968.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中國話的文法).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Dik, Simon C. 1997. The Theory of Functional Grammar. Berlin &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Heine, Bernd, Ulrike Claudi, and Friederike Hünnemeyer. 1999. Grammaticalization: A Conceptual Framework.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 George and Mark Johnson.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aul Hopper & Elzabeth Closs Traugott原著,張麗麗翻譯,2013,《語法化(第二版)》,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Schlesinger I. M. 1979. Cognitive structures and semantic deep structure: The case of the instrumental. Journal of Linguistics, 15, pp. 307-324.
Sweetser, Eve. 1990. 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 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raugott, Elizabeth Closs. 1988. Pragmatic strengthening and grammaticaliz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een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pp. 406-416.
Traugott, Elizabeth Closs. 1996. Grammaticalization and Lexicalization. In Keith Brown and Jim Miller, eds.,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Syntactic Theories, pp. 181-187. Oxford: Pergamon.
3. 電子文獻
【淺甄低唱】若有知音見採—唐宋詞全文資料庫 - 網路展書讀,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94年度數位典藏創意學習計畫,http://cls.lib.ntu.edu.tw/CSP/W_DB/index.htm。
【新詩改罷自長吟】全唐詩檢索系統,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95年度數位典藏創意學習計畫,http://cls.lib.ntu.edu.tw/tang/Database/index.html。
CBETA電子佛典,中華電子佛典協會,http://www.cbeta.org。
中央研究院上古漢語標記語料庫,中央研究院語言所,http://lingcorpus.iis.sinica.edu.tw/ancient/。
中央研究院中古漢語標記語料庫,中央研究院語言所,http://lingcorpus.iis.sinica.edu.tw/middle/。
中央研究院近代漢語標記語料庫,中央研究院語言所,http://lingcorpus.iis.sinica.edu.tw/early/。
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中央研究院語言所,http://asbc.iis.sinica.edu.tw。
先秦甲骨金文簡牘詞彙資料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http://inscription.asdc.sinica.edu.tw。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hanji.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