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克萍
論文名稱: 深坑鄉聚落發展之研究
指導教授: 蔡文彩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9
中文關鍵詞: 聚落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52下載:10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研究所所名:地理研究所
    論文名稱:深坑鄉聚落發展之研究
    指導教授:蔡文彩
    研究生:黃克萍
    論文內容:共一冊,約十一萬字,分六章十七節,並以960字摘要說明
    摘 要
    深坑聚落歷史發展自早期清領時期移民墾殖開始,因受地形多山及氣候環境限制影響,人口增加並不顯著,當時先民皆以農耕、種植茶葉及河運為主。但到了日治時期,由於深坑地區蘊藏豐富的煤礦資源,並且兼具著通往宜蘭、東部地區必經的交通孔道功能,而成為當時文山地區最大的行政區域,此時的人口增加快速,也帶動地區的發展。但是到了民國六十年代以後,受到台灣整體經濟結構的快速變遷影響,深坑鄉人口外流現象嚴重,大多數居民皆向大都市中心謀求生計,直到民國八十年代後期,由於北二高、北宜高速公路的經過,漸而帶動此地又一次的生機出現。

    同時,在民國八十年代起,就深坑鄉內部結構的變遷而言,由於土地成本較台北市低廉因素,立即帶動深坑地區工業化的發展,沿著深坑鄉狹長的景美溪河谷呈帶狀發展,即自深坑聚落核心處展開,並且郊區化趨勢非常明顯,新的聚落中心因鄰近地區工業機能的影響而產生,工業機能及住宅機能多分布於此帶狀發展區內。目前的台北縣深坑鄉,由於具有豐富的山水資源條件,在例假日便成為台北都會區的休閒據點,因為休閒活動所產生的交通、人類活動與地區建設也日益頻繁。加以鄰近台北市之地緣關係,平時即扮演服務台北市就業人口居住功能的角色條件。

    本鄉在歷史人文方面豐富的資源,經常受到民眾的注意,包括特殊物產如豆腐、包種茶、肉粽等,在歷史文化方面則有老街、古厝、石碑、茶路等。一般民眾在假日來到老街觀光,僅從事飲食消費居多。每逢週休二日或假日時段,到達深坑地區的遊客,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去老街吃豆腐用餐為首選,也由於鄰近大台北都會區,憑藉著北二高木柵交流道系統的交通便利性,常常創造了地方上許多經濟的來源。

    近年來,台灣觀光休閒旅遊的人口興盛,深坑鄉地方政府為了因應眾多遊客的需求,營造了許多地方上周邊建設,如立體停車場的設立、人行步道的規劃、老街美化景觀、觀光古蹟景點再造等。目前北二高、北宜高完工後,深坑在都會區東半部有舉足輕重的交通區位,配合交通網路的建立及顧及整體的發展,深坑朝向發展與觀光休閒有關的服務業、餐飲業和觀光遊憩業,以服務台北都會區的休閒需求為主要的產業型態,使深坑成為都會區的觀光旅遊中心。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相關文獻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方法 9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自然環境 12 第二章、 早期的開拓 17 第一節、 清領時期拓墾: 17 第二節、 日治時期開發: 25 第三節、 光復初期開發 32 第三章、近年來的發展: 38 第一節、人口的變化 38 第二節、土地的開發 55 第三節、觀光與遊憩活動 60 第四章、聚落與中心都市之互動: 76 第一節、人口活動與中心都市互動 76 第二節、交通運輸與中心都市互動 85 第三節、生活購物與中心都市互動 98 第五章、居民對地區發展的意向: 103 第一節、居民對生活環境看法 103 第二節、遊客對地區發展看法 109 第三節、居民居住意識的改變 111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 117 第一節、結論 117 第二節、建議 118 參考書目   122 附錄   125

    參考書目:
    一、中文書目
    (一)檔案、史料
    1、林能士、黃明和(1997),《深坑鄉誌》,臺北縣:台北縣深坑鄉公所。
    2、高拱乾總纂(1984),《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史料叢書》,臺灣:大通書局。
    3、高健仁編 (1967),《渤海高氏族譜》,臺北:臺北黃氏宗親會黃氏大宗譜編輯部。
    4、陳培桂(1993),《淡水廳志》,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5、連橫總纂(1976),《臺灣通史》,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6、淡新檔案校註出版編輯委員會編輯(1995),淡新檔案微卷第三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7、祭祀公業許太嶽管理委員會編(1992),《許太嶽渡台宗珪公宗關公宗琴公世系族譜》,臺北:祭祀公業許太嶽管理委員。
    8、黃英傑編(1974),《黃氏大宗譜》,臺北:臺北黃氏宗親會黃氏大宗譜編輯部。
    9、臺北縣文獻委員會(1997),《深坑鄉誌-開發篇-日治時期的深坑》。
    10、臺北縣文獻委員會編纂(1960),《臺北縣志》,臺北縣:臺北縣文獻委員會,臺北:成文出版社。
    (二)專書
    1、台北縣深坑鄉鄉公所(1994),《台北縣深坑鄉實質建設整體發展計劃》。
    2、李永展、 林元興(1998),《生態鄉街規劃 : 以臺北縣深坑鄉為例》,臺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處市鄉規劃局。
    3、林朝棨(1957),《臺灣地形》,台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4、胡振洲(1977),《聚落地理學》,三民書局。
    5、施添福(1991),《台灣聚落研究及其史料分析》。
    6、洪敏麟(1980),《台灣舊地名之沿革》,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7、徐裕健(2003),《臺北縣深坑鄉深坑老街保存方式調查研究》,臺北縣文化局。
    8、陳伯中(1980),《都市地理學》,台北三民書局。
    9、陳芳惠(1984),《村落地理學》,五南圖書出版社。
    10、溫振華(2000),《清代新店地區社會經濟之變遷》,臺北縣文化局初版 。
    11、謝繼昌(1984),《仰之村的家族組織》,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2、楊南郡譯註(1996),伊能嘉矩原著,《平埔族調查旅行》,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13、臺北市茶商同業公會(1965),《臺茶輸出百年簡史》。
    14、臺北縣政府(2001),《臺北縣城鄉發展政策白皮書》。
    15、臺北縣政府著(2003),《深坑地區交通改善規劃》,臺北縣政府。
    16、潘英(1996),《臺灣平埔族史》,臺北市:南天書局。
    17、戴炎輝(1992),《清代臺灣的鄉治》,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三)論文
    1、余銘家(1990),板橋地區聚落發展與生活環境之演變,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地理組碩士論文。
    2、吳家彧(1983),台北都會區外圍市鎮的發展-樹林鎮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苗文耀(1996),台北都會區衛星市鎮之都市化-板橋市的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高盟詣(1991),臺北都會區近郊市鎮發展機能之研究:以臺北縣汐止鎮為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都市計畫組碩士論文。
    5、郭妙瑛(1978),永和中和地區都市化現象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6、陳宜君(1993),台北都會區經濟空間結構之變遷,台大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7、陳靜珮(1992),高雄都會區外圍聚落生活空間變遷之研究,台大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8、張家菁(1993),花蓮市街的空間演變臺灣東部一個都市聚落的形成與發展,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9、黃素敏(1991),桃園與中壢間之聚落發展:中路和內壢地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10、黃朝龍(1993),天母石牌地區都市化現象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1、曾繁浩(1995),桃園地區都市及區域發展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地理組碩士論文。
    12、楊宗穆(2001),卓蘭地方的拓墾與聚落發展:1790-194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13、管志明(1990),台北市郊區發展的地理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4、蔡中義(1995),都會區人口與產業郊區化相互關係之研究-以台北都會區為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15、劉念華(1994),台灣地區人口遷移與地區發展之研究-以台北都會區為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16、劉孟芬(1994),中心都市與外圍聚落互動之研究-以台中都會區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地研所碩士論文。
    17、鄧時中(1989),新竹地區區域發展與城鄉互動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地理組碩士論文。
    18、謝英俊(1980),新店地區都市化現象之研究,文化大學地研所碩士論文。
    19、謝依璇(2001),黃氏宗族在深坑地區的拓墾歷程及其古厝之研究,中原大學建築碩士論文。
    20、嚴敏蕙(1996),台北都會郊區化與郊區性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期刊
    1、池永歆(1999),台灣漢人傳統聚落空間性的構成與內涵,地理教育第25期,頁15-19。
    2、何春蓀(1974),台北基隆沿海至桃園縣大溪間煤田地質及構造》,中國地質學會會刊第17期,頁95-109。
    3、林惠娟(1997),深坑鄉自然景觀之研究,東南學報第20期,頁163-192。
    4、富田芳郎(1955),臺灣鄉鎮之研究,臺灣銀行季刊,第七卷第三期,頁35。
    5、富田芳郎(1933-1959),台灣地學紀事,第一期,頁95-96。
    6、黃潘萬,陳秋菊抗日事蹟採訪記(1969),臺灣文獻,第十卷第四期,頁109。
    7、詹瑋(1991),從老街話深坑歷史滄桑,歷史月刊,第四十二期,頁86。
    8、詹瑋(1995),從淡新檔案義渡資料探討深坑之初墾,東南學報,第十八期,頁75。
    9、詹瑋(1997),深坑發展史初探,方志學與社區鄉土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89。
    10、趙祐志(1991),臺北最早的茶鄉一深坑初探,師大歷史學會刊,第三十五期,頁35-43。
    11、鄧天德(1989),景美溪流域之地形與水文特徵,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第二十期,頁12-14。
    12.翁彥筑(2000),深坑、深情、山水情,北縣文化,,頁69-86。
    二、日文書目
    1、伊能嘉矩編(1909),《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編—臺灣》,東京:富山房,頁101-103。
    2、深坑公學校校友會(1934),《深坑公學校創立三十五週年紀念號》,深坑:深坑公學校校友會,頁81。
    3、深坑廳總務課編(1907),《深坑廳第二統計書》,深坑:深坑廳,頁67-75。
    4、森丑之助(1996),《臺灣蕃族志》,第一卷(全),臺北市:南天書局出版,頁45-53。
    三、英文書目
    1、Chester E. Zimolzak及Charles A. Stansfield, Jr.(1983),《The Haman Landscape-Geography and Culture 》,Charles E. 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A Bell & Howell Company,PP.371-386。
    2、Thomas J. Baerwald (1978),《The Emergence of New Downtown》,Geographical Review,PP.308-318。
    3、Newling Bruce E.(1966),《The Variation of Urban Population Density》,The Geographical Review,Vol.59,PP.124-126。
    4、Steve Lowery(1987),《A Model of Metropolis Suburban Nucleation》,Geographical Review,Vol.75,No1,PP.19-31。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