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吳俊萱 Wu, Chun,Hsaun |
---|---|
論文名稱: |
《歧路燈》的成長敘事研究 |
指導教授: | 李志宏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9 |
中文關鍵詞: | 李綠園 、歧路燈 、成長 、敘事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147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20 下載:2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主要內容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從「創作背景」出發,討論作者李綠園的生命成長以及人格姿態,並藉由其詩文著述以及生平行旅,探究其重要的個人記憶,以及當代的時空環境,並進一步探究《歧路燈》的編創意識,藉此廓清李綠園對於現實的關懷焦點。第二部分以「成長」的概念來剖析《歧路燈》的表現方式與成長原型思維,試圖理解作者如何書寫人在生命中的成長與自覺,而主人公所展現出的成長形象又有何精神價值,其生命變化和所面對的成長困惑與傷痕之間有什麼樣的互動。第三部分從「角色模式」和「敘事結構」的層面去討論《歧路燈》中的成長歷程以及基本語義,主人公身邊的角色功能協助了情節發展,且對他的成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而《歧路燈》的敘事結構則呼應「成長小說」和坎伯「英雄神話」的模式,而深藏其中的基本語義框架則是以譚紹聞自身的清醒努力所代表的「成長」,和他不敵誘惑而形成的「墮落」,所建構的二元對立思維。在成長與墮落之間,李綠園試圖藉譚紹聞的墮落與成長以建構出一種自我察知與歧路回歸的理想生命,文本在二元對立中所形塑的是「人為的努力」與「誘惑的挑戰」之間的衝突,而在超越困境並完整自己的過程中,「人性自覺與主動努力」是重要的關鍵。第四部份擬探析小說所呈現的文化現象,包含文人對於自身出處的看法、士人子弟的教育養成,以期檢視成人建構的社會價值體系下,對家庭的教養模式有何影響,父母又如何經營孩子的學識與道德教育,而當代的少年又面臨什麼樣的成長困境,進一步使其發展各有不同的形塑,而主人公在這過程中,如何突破成長的困境並確立自己的方向。
總而言之,筆者將試圖探究李綠園的生命關懷、創作意識與小說人物的成長重點。並進一步的論述文本中主人公的成長儀式意義以及其原型意涵,透過理解形式內涵與深層文化意識,尋找其間所隱蘊的相關文化或話語情境,以期對小說的背景與特徵有全面與深入的詮解。
一、專書
(一)文本:
李海觀:《歧路燈》,收錄於《古本小說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李綠園著,欒星校著:《歧路燈》(鄭州:中州書畫社,1980年)
李綠園:《歧路燈》(臺北:宏業書局有限公司,1983年)
李綠園:《歧路燈》(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
(二)古籍文獻:
【清】龔燁《巢林筆談》(清代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三) 翻譯書籍:(依英文字母順序排列)
【日】河合隼雄:《轉大人的辛苦:陪伴孩子走過成長的試煉》(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
【日】河合隼雄:《童年之惡》 (臺北:成陽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法】格雷馬斯(A. J. Greimas)著 ; 吳泓緲譯:《結構語義學:方法研究》(北京:新知三聯書店,1997年) 。
【法】卡繆(Albert Camus)著,張漢良譯:《薛西弗斯的神話》(臺北:志文出版社,1992年)。
【美】卡羅‧皮爾森(Carol S.Pearson)著,徐慎恕、朱侃如、龔卓軍譯:《內在英雄》(臺北:立緒文化事業,2000年)。
【美】克里斯多夫‧佛格勒(Christopher Vogler)著;蔡鵑如譯:《作家之路─從英雄旅程學習說一個好故事》(臺北:商周出版社,2013年)。
【瑞士】榮格(Carl Gustav Jung):《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新北市:立緒文化出版,2013年) 。
【德】Erikson,E‧H著,孫名之譯:《同一性:青少年與危機》(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
【巴勒斯坦】艾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單德興譯:《知識份子論》(臺北:麥田文化出版社,1997年)。
【德】荷妮(Horney)著,李明濱譯:《自我的掙扎》(臺北:志文出版社,1984年)。
【英】艾‧阿‧瑞恰慈(Ivor Armstrong Richards)《文學批評原理》(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7年) 。
【美】坎伯(Joseph Campbell)著,朱侃如譯:《神話》 (臺北:立緖文化出版, 1995年) 。
【美】坎伯(Joseph Campbell)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臺北:立緖文化出版, 1997年) 。
【美】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臺北:立緖文化出版, 1997年) 。
【美】M.H.艾布拉姆斯(Meyer Howard Abrams)著,吳松江等編譯:《文學術語辭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
【俄】巴赫金(M.M. Bakhtin)著,白春仁、曉河譯:《巴赫金全集‧第三卷‧小說理論)》(河北:河北教育出版,1998年) 。
【荷】米克‧巴爾(Micke Bal,1964A.D.-)著,譚君強譯:《敘事學:敘述理論導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
【法】哈布瓦茲(Maurice Halbwachs)著,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
【英】邁克‧克朗(Mike Crang)著,王至弘等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圖書出版,2003年)。
【美】M.H.艾布拉姆斯(Meyer Howard Abrams)著,吳松江等編譯《文學術語辭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加拿大】莫瑞‧史丹(Murray Stein)著,黃璧惠、魏宏晉等合譯:《英雄之旅—個體化原則概論》(臺北:心靈工坊,2012)
【德】尼采(Nietzsche)著,余鴻榮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臺北:新潮文庫,2001年) 。
【美】羅勃‧布萊(Robert Bly)著,譚智華譯:《鐵約翰---一本關於男性啟蒙的書》,(臺北:張老師文化, 1996年) 。
【法】羅‧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文藝社會學》(臺北:南方叢書出版社,1988年) 。
【美】史蒂文.科恩(Steven Cohan)、琳達.夏爾斯(Linda M. Shires)著,張方譯:《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臺北: 駱駝出版出版社,1997)
【英】克瑞茲威爾(Tim Cresswell)著,王至弘等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
【美】羅威廉(William Rowe)著,李仁淵、張遠譯:《中國最後的帝國:大清王朝》(臺北:台大出版中心,2013年) 。
【德】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n)著,林志明譯:《說故事的人》,(臺北:臺灣攝影工作室,1998) 。
(四) 中文書籍:(依姓氏筆畫排列)
王俊年:《吳敬梓和《儒林外史》》(臺北:萬卷樓出版社,1990年) 。
王靖宇: 《中國早期敘事文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9年) 。
王平著:《中國古代小說敘事研究》(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社,2003年) 。
王秋桂等編:《神話.信仰與儀式》(臺北:稻鄉出版社,1996年) 。
杜貴晨:《李綠園與歧路燈》(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 。
夏雪飛:《明清、現代家族小說流變影響》(上海:東方出版社,2016年)
李志宏:《「演義」:明代四大奇書敘事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2011年) 。
李延年:《歧路燈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
李歐梵、王德威、陳平原:《墨痕深處—文學.歷史.記憶論集》(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8年) 。
吳秀玉:《李綠園與其歧路燈研究》(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1996年) 。
邱于芸:《用故事改變世界:文化脈絡與故事原型》(臺北:遠流出版社,2014年) 。
吳淳邦:《清代長篇諷刺小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
胡衍南:《金瓶梅到紅樓夢―明清長篇世情小說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
胡亦鵬:《中國隱士—身分建構與社會影響》(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 。
何炳棣著,徐泓譯注:《明清社會史論著》(臺北:聯經出版社,2013年) 。
胡經之、王岳川主編《文藝學美學方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
胡亞敏:《敘事學》(湖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
俞汝捷:《人心可測—小說人物心理探索》(臺北:淑馨出版社,1995年) 。
徐云知:《李綠園的創作觀念及其『歧路燈』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
格非:《小說敘事研究》(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 。
芮渝萍:《美國成長小說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
紀德君:《明清通俗小說編創方式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 。
姜元御、林烘煜、劉志如、何縕琪、許木柱:《青少年心理學》(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
梅家玲:《從少年中國到少年臺灣―二十世紀中文小說的青春想像與國族論述》(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
陳美林:《吳敬梓與《儒林外史》》(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 。
陳維昭:《帶血的輓歌---清代文人心態史》(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張大春:《文學不安:張大春的小說意見》(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 。
張春興編著:《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書局,1989年) 。
張春興:《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1994年) 。
張春興:《成長中自我的探索》(臺北:東華書局,1984年) 。
張靜二:《西遊記人物研究》(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
張子樟:〈啟蒙與成長:少年小說的永恆主題〉,《少年小說大家讀:啟蒙與成長的探索》(臺北:天衛文化出版社,2007年) 。
張漢良:〈「楊林」故事系列的原型結構〉,收錄於古添宏、陳慧樺著:《比較文學的墾拓在台灣》,(臺北:東大書局,1976年)。
游友基:《中國社會小說通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年) 。
楊國榮:《善的歷程---儒家價值體系的歷史衍化及其現代轉換》(臺北:五南出版社,1996年) 。
葛荃:《權力宰制理性---士人、傳統政治文化與中國社會》(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年) 。
費振鐘:《墮落時代—明代文人的集體墮落》(臺北:立緒文化有限出版公司,2002年) 。
傅道彬:《晚唐鐘聲:中國文學的原型批評》(北京:北京大學,2007年) 。
楊佳嫻主編:《台灣成長小說選》(臺北: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
楊國強:《百年嬗蛻—中國近代的士與社會》(上海:上海三聯書局,1997年) 。
閻愛民:《中國古代家教》(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 。
葉舒憲:《探索非理性的世界─原型批評的理論與方法》(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
葉舒憲:《神話—原型批評》(陝西: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 。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香港:三聯書店,2001年) 。
蕭一山:《中國近代史概要〉(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64年) 。
韓星:《儒家人文精神》(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
熊秉真:《童年憶往-中國孩子的歷史》(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
齊裕焜主編:《中國古代小說演變史》(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1990年) 。
韓進廉:《無奈的追尋—清代文人心理透視》(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年) 。
羅鋼:《敘事學導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欒星:《歧路燈論叢一》(鄭州:中州書畫社,1982年) 。
欒星:《歧路燈論叢二》(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 。
欒星:《歧路燈研究資料》,(鄭州:中州書畫社,1982年) 。
劉再復、林崗:《罪與文學—關於文學懺悔意識與靈魂維度的考察》(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2年) 。
二、期刊論文 (以姓氏筆畫排列)
王炎: 〈成長教育小說的「未來」與「希望」〉《文藝理論與批評》第5期,2005年,頁72-78。
王穎: 〈《歧路燈》是一部值得借鑒的教育小說〉,《天津職業學校聯合學報》第8卷第1期,2006年1月,頁123-125。
王海燕、劉俊起:〈論《歧路燈》的“大團圓”結局〉,《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第2期,2007年3月,頁94-97。
王守亮: 〈文學視界下的社會病-談《歧路燈》反映的清代賭博問題〉,《廣西社會科學》第10期,2004年,頁101-102。
王有春:〈教育小說簡析:從題材和體裁的視角〉,《煤炭高等教育》第30卷第1期,2012年1月,頁108-109。
王麗華、張煒:〈德國教育小說中成長煩惱的意義―以歌德《威廉‧邁斯特的學習年代》為例〉,《作家》第4期,2014年,頁117-118。
石麟:〈賈寶玉˙杜少卿˙譚紹聞―《紅樓夢》、《儒林外史》、《歧路燈》中的“敗家子”比論〉,《河南教育學院學報(高教版)》第2期第27卷 ,2008年,頁39-44。
石鍾揚:〈艱難的選擇---吳承恩文學道路探索〉《學術評臺》第34眷4期,2008年8月,頁57。
沈慶會、孔祥立:〈西方教育小說的近代議介與接受〉,《小說評論》第6期,2012年,頁193。
肖忠民、陳雲嬋:〈考釋李海觀在印江的「為官之道」與《歧路燈》的創作激情〉,收錄於《第二屆《歧路燈》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2年8月,頁270-273。
李百麟、王巧利、林怡君、張淑美:〈幼兒自律行為與父母教養型態〉,《危機管理學刊》第4卷第2期(2007年9月),頁41-43。
吳偲嫄、鄧運林:〈父母不同教養態度與幼兒社會行為之研究〉《南亞學報》第31期,2007年9月,頁41。
吳秀玉:〈再論歧路燈〉,收錄於《歧路燈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0年8月,頁1-78。
芮渝萍、范誼:〈認知發展:成長小說的敘事動力〉,《外國文學研究》第6期,2007年,頁30-32。
胡軍利: 〈論《歧路燈》的復歸思想〉《船山學刊》第2期,2005年,頁128-131。
徐云知:〈教育小說《歧路燈》在中國小說史上的地位〉,《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第4期,2004年,頁3。
高松壽:〈《歧路燈》的藝術歧路〉《鄭州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20卷第4期,2005年12月,頁73-76。
袁宏:〈從《歧路燈》談士人與小說的關係〉《科教文化》下半月刊,2006年7月,頁156-157。
康來新:〈古典文學的青春看板〉《幼獅文藝》,1994年12月,頁17-18。
梅家玲:〈發現少年,想像中國---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現代性、啟蒙論述與國族想像〉《漢學研究》第1期19卷 ,2001年,頁260。
張國龍:〈論成長小說的類型〉,《濟寧學院學報》第34卷第2期,2013年4月,頁5。
張國龍:〈中國成長小說研究成長現狀考察〉,《理論與創作》第134期,2010年3月,頁45。
孫菊園:〈略論《歧路燈》的藝術成就〉,《明清小說研究》第2期,1985年,頁318。
孫振杰、卓俊科:〈《歧路燈》命運之“難”〉,《平頂山學院學報》第21卷第6期,2006年12月,頁18-21。
孫振杰:〈近三十年台灣《歧路燈》研究述評〉,《平頂山學院學報》第29卷第4期,2014年8月,頁99-107。
葛永海:〈中州理學之城與欲望之城-論《歧路燈》中的城市文化衝突〉《河南教育學院學報》第4期第23卷,2004年,頁25-29。
楊海中:〈《歧路燈》研究九十年〉,《黃河科技大學學報》第13卷第2期,2011年3月,頁90-94。
廖咸浩: 〈在有情與無情之間—中西成長小說的流變〉《幼獅文藝》,1994年,頁9-11。
陳銀螢、李孟嘉:〈為什麼都要聽大人的?--父母對幼兒自主的教養觀〉,《國教新知》第60卷第4期(2013年12月),頁68-69。
陳長房:〈西方成長小說/教育小說的模式與演變〉,《幼獅文藝》,1994年12月,頁5-18。
陳桂聲:〈關於《歧路燈》研究的幾個思考點〉,《清明小說研究》第1期,2005年,頁219-226。
陳怡秀:《論「成長小說」的興起並略敘其流變》,《通識教育--博學期刊》,2007年7月,頁13-16。
熊秉真:〈作為偵探的學者---跟著「兒童史」的問題走〉,《近代中國》第139期,2000年10月,頁79。
熊秉真:〈歷史上的幼教與童年----若干中國式的假設與呈現〉,《本土心理學研究》第11期,1999年6月,頁248。
熊秉真:〈好的開始----近代士人子弟的幼年教育〉,《近世家族與政治比較歷史論文集》(上)(臺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年),頁211-215。
歐麗娟:〈《紅樓夢》中啟悟歷程的原型分析---以賈寶玉為中心〉,《文與哲》第23期,2013年12月。
潘一禾:〈文學家筆下的教育―外國教育小說一瞥〉,《浙江大學學報》第10卷第1期,1996年3月,頁91。
賴錫三:〈桃花源記并詩的神話、心理學詮釋—陶淵明的道家式「樂園」新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2期,2008年3月,頁22。
劉建華:〈淺談《歧路燈》中譚孝移悲劇的成因及其意義〉,《中國文化研究》第2期(2009年),頁73-76。
劉洪強:〈談《歧路燈》的禍起蕭牆〉,《河南教育學院學報》第29卷第2期,2010年,頁29-31。
劉暢:〈明清家庭家族長篇小說的文化解讀〉,《信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4卷第5期,2004年10月,頁108-111。
劉暢:〈20世紀以來《歧路燈》研究回眸〉,《河南大學學報》第44卷第5期,2004年,頁100-104。
劉莉:〈清代教育小說鳥瞰〉,《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2期,2006年3月,頁63-66。
蘇全有、李偉靜:〈從《歧路燈》中看中國封建社會由盛轉衰的徵兆-以文教、社會風氣為考察範圍〉,《商丘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10期 ,2007年,頁22-24。
魏娟莉:〈《歧路燈》中譚紹聞人生浮沉的心路歷程〉,《南都學壇》第29卷第6期,2009年11月,頁55-58。
鄭升、譚云華:〈清代家庭教育小說的思想意蘊〉,《大慶師範師院學報》第31卷第2期,2011年3月,頁70。
三、報紙
王孝廉:〈「歧路燈」的再發現與再評價〉(上),《中國時報》人間版第8版(1983年1月12日)。
王孝廉:〈「歧路燈」的再發現與再評價〉(下),《中國時報》人間版第8版(1983年1月13日)。
孫述宇:〈歧路燈與儒林外史〉,《中國時報》人間版第8版(1983年6月17日)。
曾敏生:〈再放光芒的「歧路燈」〉,《聯合報》第8版(聯合副刊)(1983年2月12日)。
蔡源煌:〈透視「歧路燈」的光彩〉,《中國時報》人間版第8版(1983年1月13日)。
四、學位論文(以姓氏筆畫排列)
洪英:《歧路燈研究—以教育為中心》(嘉義: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 。
楊淑惠:《歧路燈的配角人物研究》(臺北: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專班,2011年) 。
彭娟:《歧路燈對家族命運的關注與對家族文學的開拓的角度》(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
陳美蓉:《歧路燈文士研究》(臺北: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
陳翠英:《歧路燈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
鄭在亮:《歧路燈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
鄭明娳:《《儒林外史》研究》(臺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1976年) 。
戴華萱:《台灣五0年代小說家的成長書寫(1950-1969)》(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