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簡佑任
CHIEN, Yu-Jen
論文名稱: 空間的「視」與「識」─ 簡佑任創作研究
"Seeing" and "Perceiving" in Space: Research on the Works of Chien Yu-Jen
指導教授: 李君毅
Lee, Chun-Yi
口試委員: 黃光男
Huang, Kuang-Nan
黃智陽
Huang, Chih-Yang
李振明
Lee, Cheng-Ming
程代勒
Cheng, Tai-Le
李君毅
Lee, Chun-Yi
口試日期: 2022/06/28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3
中文關鍵詞: 空間家屋記憶全景敞視監獄水墨裝置
英文關鍵詞: space, house, memory, panopticon, ink installation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96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05下載:1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視」與「識」出發,試圖從現象學方法中「『可見性』的『視』與『不可見性』的『識』」探索「空間」的潛在意義與藝術創作中「空間裝置」的美學意涵。本論文共分為五個章節:
    在第一章「緒論」的部分,筆者簡述了自身的研究動機、目的、方法與範圍,並概略地對本論文所涉及的相關名詞進行釋義。
    第二章「學理依據」的部分,筆者試圖勾勒空間現象學的輪廓,試圖理解「空間」在「可見性」外「不可見性」的潛在面向,並將巴舍拉「家屋」的「幸福空間」與傅柯「全景敞視監獄」的「敵意空間」進行比較。
    第三章「空間裝置的『視』與『識』」的部分,筆者以「可見性」與「不可見性」的視角對「空間裝置」進行探究。此章節以「現成物」的觀念出發,爬梳現象學與低限主義之間的關係,進而探索「水墨」和「媒材」、「空間裝置」之間的關係與展現。
    第四章「創作實踐與作品分析」,筆者探討了自身創作中「家屋」、「水泥」、「舉牌工人肖像計劃」三個系列。透過創作形式的分析與自身理念的表述,回應筆者三個系列中「家屋」、「廢墟」、「監視」三者之空間意向。
    最後,在第五章「結論」的部分,筆者總結本論文所探討的核心內容並展望自身未來的創作與研究。

    This research paper begins with “seeing” and “perceiving” and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underlying meaning of space and the aesthetic connotations in artistic “spatial installations” through the phenomenological methods of “seeing” in “visibility” and “perceiving” in “invisibility.” This paper is structur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tion” elaborates on the research motivation, goal, methodology, and scope of research, and gives brief definitions of the terminology that are used in the paper.
    The second chapter “Academic Basis” examines the outlines of spatial phenomenology and attempts to understand the underlying aspects of “invisibility” that exist outside the “visibility” of “space” and compares the “felicitous space” in Gaston Bachelard’s “house” and the “hostile design” in Foucault’s “panopticon.”
    In the third chapter “‘seeing’ and ‘perceiving’ in Spatial Installations,” this paper explores “spatial instal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isibility” and “invisibility.” The chapter begins with the concept of “readymades” and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enomenology and Minimalism to further examine the connec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ink,” “material,” and “spatial installation.”
    The fourth chapter “Creative Practices and Artwork Analysis” looks at three works series: House, Concrete, and Workers Holding Placards. The analysis of creative form and discourses on the artist’s personal beliefs responds to the spatial connotations of “house,” “ruins,” and “surveillance” in the series.
    Finally, the fifth chapter “Conclusion” concludes the core contents of this paper and looks toward future works and research.

    謝誌 ⅰ 摘要 ⅳ ABSTRACT ⅴ 目次 ⅶ 表次 ⅸ 圖次 ⅹ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方法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第四節 名詞與相關概念釋義 5 第二章 學理依據 11 第一節 空間現象學 11 第二節 家屋空間 17 第三節 監視空間 27 第三章 空間裝置的「視」與「識」 41 第一節 空間裝置中的觀念與知覺 41 第二節 空間記憶的「可見」與「不可見」 57 第三節 空間裝置與「水墨裝裱」 77 第四節 水墨裝置中的「異材質」展現 90 第四章 創作實踐與作品分析 109 第一節 「家屋系列」 112 第二節 「水泥系列」 121 第三節 「舉牌工人肖像計劃系列」 138 第五章 結論 147 參考文獻 152 作品圖錄 159

    一、專書
    包亞明主編,《現代性與空間的生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皮力,《從行動到觀念-晚期現代主義藝術理論的轉型》,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15。
    江濤主編,《觀念中的水墨2009-2019》,北京: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20。
    巫鴻,《全球景觀中的中國古代藝術》,北京:復旦大學光華人文傑出學者講座叢書 三聯書店,2017。
    李倍雷,《中國山水畫與歐州風景畫比較硏究》,北京:榮寶齋,2006。
    李溪,《內外之間-屏風意義的唐宋轉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汪民安,《文化研究關鍵詞》,台北市:麥田出版,2015。
    林育淳,《蓬萊.大觀.鄉原古統》,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19。
    邱誌勇,《關鍵論述與在地實踐-在地脈絡化下的新媒體藝術》,台北市: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雅墨文化事業,2012。
    邵亦楊,《後現代之後-後前衛視覺藝術》,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邵亦楊,《穿越後現代-當代西方視覺藝術》,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金尚德,《百年立霧溪:太魯閣橫貫道路開拓史》,台北市: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
    姚瑞中,《臺灣裝置藝術-since 1991-2001》,台北市:木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
    高千惠,《出界-水墨空間的人間詩學》,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20。
    陳永賢,《英國當代藝術》,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14。
    陳傳席,《中國山水畫史》,天津市: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
    龔卓軍,《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2006。

    二、論文
    (一)、期刊論文
    王聖閎,〈思的零度:低限主義的發展與轉進〉,《藝外雜誌》,9期(2010.6),頁41-47。
    王聖閎,〈從低限、觀念到特定場域:台灣低限策略中的離散潛影〉,《藝外雜誌》,9期(2010.6),頁56-65。
    王應棠,〈家的認同與意義重建–魯凱族好茶的案例〉,《應用心理研究》,8期(2000) ,頁149-146。
    邱俊達,〈朝向廢墟的詩意空間:從空間詩學到廢墟空間〉,《ACT藝術觀點》,42期(2010)。
    陳乃琦,〈廢墟也有春天-談姚瑞中的廢墟影像〉,《美育》(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197期(2014),頁84。
    謝青龍,〈論存在的時間性與空間性–海德格爾前後期哲學比較〉,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學報《揭諦》,33期(2017),頁138。
    龔卓軍,〈《神殿》中的巨木森林:蓋婭敘事.自然與宗教的辯證〉,《ACT藝術觀點》,80期(2020),頁14-23。

    (二)、博碩士論文
    林洪錢,《拾光.機器:記憶空間的絕對之境》,(博士學位論文,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7。
    邱俊達,《朝向詩意空間:論巴舍拉《空間詩學中》的現象學》,(碩士學位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2009。
    蔡文汀,《多重並置與跨界擴延 複合型態水墨創作實踐與理論研究》,(博士學位論文,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6。
    簡佑任,《全景凝視下的赤裸山行者─簡佑任創作研究論述》,(碩士學位論文,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3。

    三、翻譯書
    〔日〕鹿野忠雄,《山、雲與蕃人:臺灣高山紀行》,楊南郡譯,台北市: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
    〔法〕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著,《空間詩學》,龔卓軍、王靜慧譯,台北市: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
    〔法〕勒伯(Marc Le Bot)著,《身體的意象》,湯皇珍譯,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
    〔法〕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著,《眼與心》,龔卓軍譯,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12。
    〔法〕傅柯(Michel Foucault)著,《監視與懲罰—監獄的誕生》,王紹中譯,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20。
    〔法〕傅柯(Michel Foucault)著,《規訓與懲罰 :監獄的誕生》,劉北成、楊遠嬰譯,台北市:桂冠,1992。
    〔法〕費德希克.格霍(Freseric Gros)著,《傅柯考》,何乏筆、楊凱麟、龔卓軍譯,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
    〔波蘭〕齊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著,《廢棄社會:過剩消費、無用人口,我們都將淪為現代化的報廢物》,谷蕾、胡欣譯,台北市:麥田出版,2018。
    〔美〕尼古拉斯.米爾佐夫(Nicholas Mirzoeff)著,《視覺文化導論》,陳芸芸譯,臺北縣:韋伯文化國際,2004。
    〔美〕克蕾兒.馬克斯(Clare Cooper Marcus)著,《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徐詩思譯,台北市:張老師文化,2000。
    〔美〕巫鴻 著,《重屏-中國繪畫中的媒材與再現》,文丹譯、黃小峰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美〕巫鴻 著,《空間的美術史》,錢文逸譯,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8。
    〔美〕琳達.諾克林(Linda Nochlin)著,《寫實主義》,刁筱華譯,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美〕瑪莉塔.史特肯、莉莎.卡萊特(Marita Sturken、Lisa Cartwright)著,《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陳品秀、吳莉君譯,台北市:城邦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1。
    〔美〕德穆.莫倫(Dermot Moran)著,《現象學導論》,蔡錚雲譯,台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
    〔美〕羅伯.索科羅斯基(Robert Sokolowski)著,《現象學十四講》,李維倫譯,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英〕弗雷德里克.M.艾雪(Professor Frederick M. Asher)著,,《藝術博物館》,黎茂全、陳德馨、楊翕如、黃廉安、李勝夫譯,台北市:閣林國際國際圖書有限公司,2013。
    〔英〕安德魯.考西(Andrew Causey)著,《西方當代雕塑》,易英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英〕尚恩.霍爾(Sean Hall Gros)著,《這就是符號學!》,呂奕欣譯,台北市:積木文化,2015。
    〔英〕透納(Bryan S. Turner)著,《身體與社會理論》,謝明珊譯,台北市:國立編譯館與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合作,2010。
    〔瑞士〕菲利普.薩拉森(Philipp Sarasin)著,《福柯》,李紅艷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德〕君特.菲加爾(Gunter Figal)著,《海德格爾》,魯路、洪佩郁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德〕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著,《存在與時間》,陳嘉映、王慶節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
    〔澳〕菲利普·史密斯(Philip Smith)著,《文化理論面貌導論》,林宗德譯,臺北縣:韋伯文化國際,2008。

    四、網路資料
    《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北美館開展:藝術家來台佈展,以身臨其境的裝置,親自解說「不在中的存在」,網址:<https://cacaomag.co/chiharu-shiota-2/>,檢索日期2021年7月26日。
    BIOS monthly,〈什麼是當代藝術?專訪徐冰:沒人說過的話才值得去說〉,網址:<https://www.biosmonthly.com/article/9672>,檢索日期2021年8月16日。
    Emmy SO,〈徐道獲:「家」的靈魂〉,網址:< https://www.cobosocial.com/dossiers/do-ho-suh-pram/>,2021年7月28檢索。
    王立柔,〈調查報導〉〈一個人的十字路口:舉牌人朝不保夕的勞動真相〉《報導者》,網址:<https://www.twreporter.org/a/2015-brand-life>,檢索日期2020年6月25日。
    王嘉驥,台北市立美術館《徐冰:回顧展》展覽導言 網址:<https://www.tfam.museum/Exhibition/crew.aspx?ty=c&id=25&ddlLang=zh-tw> ,檢索日期2020年6月27日。
    何之行在〈人權?法治?防疫下如何權衡?一個哲學、歷史與科技防疫的反思〉《COVID-19 的人文社會省思》,網址:<https://covid19.ascdc.tw/essay/139 >,檢索日期2021年7月23日。
    李思賢,〈張羽在台灣–在不存在的藝術語境中談張羽的「指印」〉,大象藝術空間網站,網址:<https://daxiang.com.tw/%E6%8C%87%E5%8D%B0-%E5%BC%B5%E7%BE%BD%E4%BF%AE%E8%A1%8C%E7%9A%84%E7%97%95%E8%B7%A1/>,檢索日期8月15日。
    李郁欣,〈專訪塩田千春:死亡並不是一條線,跨過後就什麼都沒有〉《天下雜誌》,網址:<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4595?template=fashion>,檢索日期2021年7月26日。
    李健亞,〈90年代行為藝術已成過往 昔日藝術明星紛紛轉型〉,網址:<http://read01.com/azQENK.html>,檢索日期2021年8月15日。
    忠泰美術館,〈失樂園─當代城市文明的凝視與寓意〉網址:<http://jam.jutfoundation.org.tw/exhibition/2119>,檢索日期2021年6月23日。
    空間,維基百科,網址:<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9%BA%E9%96%93>,檢索日期2021年7月15日。
    非池中,〈韓國裝置藝術家-徐道獲對「家」的定義〉,網址:<https://artemperor.tw/focus/3786>,檢索日期2021年7月28日。
    徐冰個人網站,網址:<http://www.xubing.com/cn/work/details/182?classID=1&type=class>,檢索日期2021年7月25日。
    陶亞倫《無處不在的幽靈》創作論述,台北當代藝術館,網址:<https://www.mocataipei.org.tw/tw/ExhibitionAndEvent/Info/%E7%84%A1%E8%99%95%E4%B8%8D%E5%9C%A8%E7%9A%84%E5%B9%BD%E9%9D%88%E2%80%94%E9%99%B6%E4%BA%9E%E5%80%AB%E5%80%8B%E5%B1%95>,檢索日期2021年7月7日。
    無悠藝,〈徐冰:背後的故事〉,網址:<https://kknews.cc/zh-tw/culture/vpvevql.html>,檢索日期2021年7月26日。
    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台北市立美術館,網址:<https://www.tfam.museum/Exhibition/Exhibition_Special.aspx?ddlLang=zh-tw&id=686&allObj=%7B%22JJMethod%22%3A%22GetEx%22%2C%22Type%22%3A%221%22%7D>,檢索日期2021年7月26日。
    潘戈,〈蔡國強:我沒變,我仍是個「正確的民族主義者」〉,《紐約時報中文網》,網址:<https://cn.nytimes.com/culture/20130812/cc12caiguoqiang/zh-hant/>,檢索日期2021年8月12日。
    嚴瀟瀟,〈暗夜之光:塩田千春談創作與生命〉,網址:<https://artouch.com/people/content-41563.html>,檢索日期2021年7月26日。
    顧世勇,〈「裝置空間」中的身體、符號與情境〉,伊通公園網站,網址:<http://www.itpark.com.tw/artist/essays_data/39/272/288>,檢索日期2021年8月8日。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