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翁玉華 WENG, Yu-Hua |
---|---|
論文名稱: |
高中生對於重複組合的理解分析 |
指導教授: |
曹博盛
Tsao, Po-So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數學系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5 |
中文關鍵詞: | 理解 、基模 、重複組合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5 下載:1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是在探討高中生對於重複組合的理解情形。透過研究者設計三個階段的施測活動,蒐集十位學生在處理重複組合這個單元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具體行為,並根據Skemp理解架構進行分析,歸納學生的具體行為,形成重複組合的理解基模,並對於學生使用理解基模進行分析。
本研究的研究結果如下:
一、Skemp理解架構中六個理解類別的具體行為、行為說明及其實例。
二、受測學生所形成的重複組合理解基模,可分為三種類型,總共五個基模。
(一) 三種類型:1.列舉討論的理解基模;2.有相同物的理解基模;3.符號 的理解基模。
(二) 五個基模:1.列舉所有情形接著點數總數的理解基模;2.列舉基本情形接著加總排列數的理解基模;3.討論異同情形接著加總組合數的理解基模;4.畫出兩類相同物作直線排列的理解基模;5.使用符號 的理解基模。
三、十位受測學生使用重複組合的理解基模分析要點:
(一) 分析個別學生使用理解基模:1.單一型有三位;2.綜合型有七位。
(二) 分析不同類組使用理解基模:1.文組學生使用列舉討論的理解基模平均比例較高;2.理組學生使用符號 的理解基模平均比例較高。
(三) 分析不同性別使用理解基模:1.女生使用符號 的理解基模平均比例較高;2.男生使用列舉討論的理解基模平均比例較高。
(四) 分析不同程度使用理解基模:1.中低程度學生使用列舉討論的理解基模平均比例較高;2.高程度學生使用符號 的理解基模平均比例較高。
(五) 分析不同題型使用理解基模:1.描述個別學生;2.描述整體學生。
關鍵字:理解、基模、重複組合
參考文獻
一、英文部份
Dubinsky (1992). Reflective Abstraction in Advanced Mathematical Thinking. In D. Tall (Ed.) Advanced Mathematical Thinking (pp. 95-123).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Glaser, R. (1962). Psychology and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n R. Glaser (Ed.), Training research and education. Pittsburgh, PA: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Olive, J., & Steffe, L. P. (2002). Schemes, schemas and director systems (an integration of Piagetian scheme theory with Skemp's model of intelligent learning). In D. Tall & M. Thomas (Eds.), Intelligence, learning and understanding in mathematics: A tribute to Robert Skemp (pp. 97-129). Flaxton, Qld.: Post Pressed.
Pirie, S. (1988). Understanding: Instrumental, relational, intuitive, constructed, formalized ...? How can we know? For the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8(3), 2-6.
Pirie, S., & Kieren, T. (1989). A recursive theory of mathematical understanding. For the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9(3), 7-11.
Pirie, S., & Kieren, T. (1994a). Beyond metaphor: Formalising in mathematical understanding within constructivist environments. For the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14(1), 1-56.
Pirie, S., & Kieren, T. (1994b). Growth in mathematical understanding: How can we characterise it and how can we represent it?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26(2-3), 165-190.
Sfard, A. (1991). On the dual nature of mathematical conceptions: Reflections on processes and objects as different sides of the same coin.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22(1), 1-36.
Skemp, R. R. (1976). Relational understanding and instrumental understanding. Mathematics teaching, 77, 20-26.
Skemp, R. R. (1987). Psychology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Tall, D., & Thomas, M. (Eds.)(2002). Intelligence, learning and understanding in mathematics: A tribute to Robert Skemp. Flaxton, Qld.: Post Pressed.
二、中文部分
王幸鵑(民102)。高一學生的對數概念發展層次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石厚高(1997)。參加數學會議的一點感想。數學傳播21卷3期,pp. 84-87。
李牧桓(民98)。以布魯姆修訂版分析芬蘭、台灣一年級數學教科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李俊緯(民104)。高雄市高一學生學習排列組合單元錯誤類型分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源順(2004)。數學專家教師的專業發展可複製性分析。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2004專刊,95-118。
余民寧(1997)。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構圖之研究。台北市:商鼎文化出版社。
余民寧(2012)。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第三版)。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天祐(2010)。APA格式第六版。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林世偉(2012)。高一高二學生之排列組合相關數學能力與成就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思華(整理)(民97)。有朋自遠方來─專訪項武義教授。數學傳播32卷4期,pp. 3-15。
吳淑琳(2000)。國中生線型函數概念發展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郭生玉(2010)。教育測驗與評量。台北市:精華書局。
郭生玉(2012)。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市:精華書局。
陳正明(2002)。透過Excel輔助進行線型函數補救教學之研究:以一個國二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澤民(譯)(1995)。數學學習心理學。(原作者:Richard R. Skemp)。台北市:九章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87)
教育部(民97)。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數學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取自http://mathcenter.ck.tp.edu.tw/MCenter/Center/CourseOutline.aspx
教育部(民97)。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
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
喻平(民91)。論數學解題教學的現代理論基礎。數學傳播,26卷4期。
許淑珠(民94)。國小二年級學生數學溝通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張春興(2004)。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游經祥(2003)。專書評論【數學學習心理學,Richard R. Skemp著,陳澤民譯】。取自http://math.ntnu.edu.tw/~horng/letter/vol6no10d.doc
葉連祺、林淑萍(民94)。布魯姆認知領域教育部標分類修訂版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第105期。
楊中宜(民96)。國中生進入代數領域理解符號意義對解題影響之探討─以台北縣A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楊宜蓁(民98)。高中生重複組合學習歷程中之數學思維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楊嘉勝(民100)。大一學生微積分學習策略與微積分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蔡坤憲(譯)(2006)。怎樣解題。(原作者:G. Polya)。台北市:天下遠見。(原著出版年:1957)
劉康君(2012)。排列組合可以在高一學習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中壢市。
鄭蕙如、林世華(2004)。Bloom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修訂版理論與實務之探討─以九年一貫課程數學領域分段能力指標為例。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5 卷2 期。
謝佩真(2003)。高二學生排列組合擬題活動對解題表現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鐘翠芬(98)。人權教育能力指標解析與教學轉化。第8047期人權教育國教輔導團輔導員初階研習。桃園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