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文添
Wen- Tien Yang
論文名稱: 不同教學法介入對於高爾夫球初學者擊球桿頭速度之影響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teaching intervention on the hitting club head speed for golf beginner
指導教授: 張家豪
Chang, Jia-Hao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2
中文關鍵詞: 不同教學法介入方法高爾夫擊球桿頭速度
英文關鍵詞: different teaching, intervention, golf, hitting, club head speed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3下載: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不同教學法介入對於高爾夫球初學者擊球桿頭速度之影響
    中文摘要
    2008.6.17 中文摘要 研 究 生:楊文添
    指導教授:張家豪
    摘要

    目的:探討棒球投球、網球拍揮拍、傳統高爾夫多球等三種不同教學方法介入對於高爾夫球初學者在實驗教學前、後高爾夫揮桿擊球桿頭瞬間速度之差異。方法:本研究採集群抽樣法,以台北市某科技學院高爾夫興趣選課四個班級之學生,共計73人,採抽籤方式分派一班為棒球投球練習組(18人)、一班為網球拍揮拍練習組(21人)、一班為傳統高爾夫多球練習組(18人)、一班為對照組(16人),各組實施不同教學方法介入課程中,以相依樣本t考驗檢定組內在前測及後測是否有顯著差異。以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檢定各組間的高爾夫揮桿桿頭瞬間速度之差異情況。所有考驗的顯著水準均定為α=.05。結果:經過八週不同教學後,結果顯示網球拍揮拍練習組在教學後比教學前進步4.24±8.72 mph、傳統高爾夫多球練習組在教學後比教學前進步5.54±8.63 mph、棒球投球練習組在教學後比教學前進步4.57±8.00 mph,三組測驗成績皆達顯著進步(p<.05);而對照組經過八週不參與任何運動性質之活動後卻比前測時退步7.22±10.20 mph,測驗成績有顯著退步(p<.05)。四組在接受實驗教學後各組間並未達顯著差異。結論:本研究的三組教學法所強調的皆是以身體旋轉為基礎,而結果顯示,高爾夫揮桿擊球桿頭瞬間速度會因為教學練習而有所進步,因為學習的停頓導致退步。因此,本研究針對高爾夫身體轉動揮桿預使擊球桿頭瞬間速度進步的三種教學法皆屬有效的高爾夫教學法。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teaching intervention on the hitting club head speed for golf beginner
    2008.6.17 英文摘要 Student: Wen- Tien Yang
    Adviser: Jia-Hao Chang
    Abstract
    Purpose: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 of instantaneous speed of the golf hitting club head before and after three different interventions (baseball pitching, tennis swinging, and traditional golf hitting) for the golf beginners. Method: A total of 73 subject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the subjects were assigned randomly as baseball pitching practice group (N=18), tennis swinging practice group (N=21), and the control group (N=16). Paired t test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club head instantaneous speed in the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One-way ANOVA was used to assess the difference of the club head instantaneous speed among the groups. The significance level was set as α=.05. Results: After 8 weeks different training approaches, the results showed the club head speed increased 4.24±8.72 mph in tennis swing training (p<.05), 5.54±8.63 mph in traditional golf training (p<.05), and 4.57±8.00 mph in baseball pitching training (p<.05). However, the club head spee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7.22±10.20 mph in control group (p<.05). No differences of the club head speed were found among the groups. Conclusion: Because of the trunk rotation training by these three interven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the club head speeds were improved after these training. Therefore, the interventions (tennis swing, golf training, and baseball pitching) in this study were effective approaches for the golf beginner to increase the club head speed.

    目 次 口試委員與系主任簽字證書 I 授權書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謝誌 V 目 次 VI 表次 VIII 圖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 4 第四節 研究假設 4 第五節 研究範圍 5 第六節 研究限制 5 第七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6 第八節 研究重要性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高爾夫球起源 10 第二節 身體轉動揮桿之文獻探討 11 第三節 高爾夫揮桿桿頭速度文獻探討 13 第四節 教學之相關文獻探討 14 第五節 文獻結語 15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16 第一節 研究對象 16 第二節 實驗時間與地點 17 第三節 實驗儀器設備 17 第四節 實驗場地與佈置 20 第五節 實驗方法與流程 22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26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28 第一節 結果 28 第二節 討論 3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36 第一節 結 論 36 第二節 建 議 37 引用文獻 38 附錄一 受試者同意書 42 表次 表3 - 1實驗參與者的基本資料摘要表 16 表4 - 1各組前測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 28 表4 - 2各組前測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29 表4 - 3四組教學前、後測驗成績相依樣本t檢定摘要表 30 表4 - 4四組組間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30 圖次 圖1 - 1棒球投球練習動作 7 圖1 - 2網球拍揮拍練習動作 8 圖1 - 3傳統高爾夫多球練習動作 8 圖1 - 4測量擊球桿頭瞬間速度圖 9 圖3 - 1 GolfAchiever II System 雷射分析墊分析器 18 圖3 - 2 GolfAchiever 雷射分析墊校正圖 18 圖3 - 3 GA Video Analysis System(Version 1.04) 視頻分析系統 18 圖3 - 4 SONY 牌攝影機 19 圖3 - 5 ASUS-A8T 筆記型電腦 19 圖3 - 6七號鐵桿 19 圖3 - 7高爾夫球 19 圖3 - 8網球拍 19 圖3 - 9腳架 19 圖3 - 10實驗場地佈置圖 21 圖3 - 11教學及測驗場地 21 圖3 - 12傳統高爾夫多球練習組 21 圖3 - 13網球拍揮拍練習組 21 圖3 - 14棒球投球練習組 21 圖3 - 15實驗流程圖 24 圖4 - 1網球揮拍練習組測驗成績折線圖 31 圖4 - 2傳統高爾夫多球練習組測驗成績折線圖 31 圖4 - 3棒球投球練習組測驗成績折線圖 32 圖4 - 4對照組測驗成績折線圖 32

    一、 中文部份
    王士剛、楊沛峰、相子元(2002)。高爾夫下桿順序對桿頭速度的影響。大專體育學刊,1,93-106。
    王士剛、楊沛峰、相子元(2002)。高爾夫下桿順序對桿頭速度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王儀旭(2004)。探討不同體育教學模式對學習情境知覺與學習成效之影響-以網球初學者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台北市。
    石翔至、翁焜煌、陳文雄(2007)。影響高爾夫開球之桿頭速度和擊球距離因素探討。大專高爾夫學刊,4,8-18。
    李雨農、張家昌、黃谷臣(2000)。不同教學法運用於高爾夫球初學者擊球表現之分析研究。淡江體育,特刊,69-81。
    江連忠(2004)。頂級教練教你打高爾夫。台北市:靈活文化。
    宋永祥(1990)。老淡水呵!你有「70歲」啦!。高爾夫年鑑,15,21-24。
    宋定衡(2003)。高爾夫。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卓俊伶(1990)。體育教學策略的分析。國民體育季刊,19(2),31-38。
    林郁捷(2005)。棒球投手投球動作之運動學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台北縣。
    柯冠銘(2008)。網球單手與雙手反拍之生物力學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郭展能(2003)。女壘不同站法打擊動作之生物力學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黃素芬(1997)。淺談桌球多球練習法在大專院校教學中之應用。大專體育,29,46-51。
    單文經(2001)。教學引論。台北:學富文化。
    溫麗香、林玉瓊(2003)。合作學習教學在學校舞蹈教學上的應用。大專體育,69,21-26。
    張家昌、林素婷(2000)。兩種分段教學法對羽球初學者正手發高遠球學習效果之比較研究。淡江體育,11,88-98。
    楊建隆(1998)。台灣地區大四學生選修體育課考量因素之研究。大專體育,35,81-89。
    楊忠和(2000)。高爾夫球揮桿系統動作之建構。彰化師大體育學報,1,1-5。
    楊紀瑜、徐志祥(2003)。體育選項樂趣化教學與訓練教學之比較研究-以籃球、排球項目為例。台灣運動教育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82-90)。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
    葉憲清(1986)。大專興趣分組體育課教學行政與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劉玉仁、吳兆欣(2004)。高爾夫揮桿基本技術之動作分析。大專高爾夫學刊,2,85-99。
    劉玉仁、邱宏達(2006)。不同站姿於高爾夫揮桿過程之地面反作用力探討。成大體育,39(4),18-29。
    鄭金昌(2004)。不同教學法在排球教學對班級氣氛影響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6(3),11-20。
    賴世堤(1997)。大專院校體育開課種類現況分析。大專體育,32,48-51。
    藤田寬之(2006)。好球出擊:球道木桿「新打法」。台北縣:悅智文化館。
    藍于青(2000)。高爾夫球桿桿身與桿頭在不同揮桿速度對球速度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顧毓群(1980)。不同練習條件對動作技能學習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二、英文部份
    Browning, R. H. K. (1955). A History of Golf. New York: E. P. Dutton & Co., Inc.
    Barrentin, S. W. , Fleising, G. S., & Johnson, H. (1994). Ground reaction forces and torques of professional and amateur golfers. Science and Golf, 2, 33-39.
    Bechler, J. R., Jobe, F. W., Pink, M., Perry, J., & Ruwe, P. A. (1995). Electromyographic analysis of the hip and knee during the golf swing.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 5(3), 162-166.
    Campbell, M. (1991). The Encyclopedia of Golf. London: 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Gary, W. (1990). PGA Teaching Manual. The Art and Science of Golf Instruction . Palm Beach Gardens: Greenstone Roberts Advertising.
    Kreighbaum, E., & Katharine, M. B. (1996). Biomechanics: A qualitative approach for studying human movement.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Leadbetter, D. (2001). The completa package. Golf Digest, 138, 44-52.
    Rushall, B .S., & Ford, B.S. (1982). Teaching backwards: An alternate skill instruction progression. CAHPER Journal, 48(5), 16-20.
    Shibayama, H., & Ebashi, H. (1983). Development of a motor skill using the golf swing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regulation of muscle actively. Biomechanics Ⅷ-A: 895-902.
    Veal, M. L. (1991). A badminton tournament that motivates students.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Recreation & Dance, 62(9), 34-37.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