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何金針 |
---|---|
論文名稱: |
我國高級職業學校教育發展及其問題之研究 A study on Development & Problems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in Taiwan |
指導教授: | 吳清基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444 |
中文關鍵詞: | 高級職業學校 、職業教育 、高職學校轉型 、回流教育 、終身學習 |
英文關鍵詞: | vocational high school, vocational education, transforming vocational high school, recurrent education, lifelong learning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994 下載:47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討我國高級職業學校教育理論基礎,高職教育演進與發展的社會、經濟背景,現況、未來發展方向、轉型及相關問題進行實徵性之研究,根據研究結論提出建議,作為我國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與高職學校之參考。
為達上述目的,本研究兼採文獻分析,問卷調查、訪談等研究方法。首先,蒐集有關文獻資料,從教育學、哲學、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政治學觀點探討高職教育的理論基礎。其次,透過文獻分析作為調查與訪談研究的基礎,再編製「我國高級職業學校教育發展及其問題調查問卷」,進行調查研究;另編製訪談大綱,進行訪談,以了解我國高級職業學校教育發展及其問題相關意見。調查對象包括教育行政人員、學校校長、學校行政人員、教師共計1095人,回收有效問卷788份,佔71.9%。訪談對象包括學者專家、教育行政人員、學校校長、企業代表計12人。本研究亦探討英國、美國、德國、法國、日本、澳大利亞六個主要國家高職教育政策制度發展趨勢及其對我國之啟示。最後根據文獻探討,學理基礎、世界各國發展趨勢,問卷調查和訪談結果,作成結論,並提出建議。
依據文獻探討,高職教育理論基礎、世界主要國家職業教育發展趨勢,經由問卷調查和訪談結果,歸納出以下結論:
一、高職教育應同時兼顧學生升學與就業目標
二、高職教育不再是終結教育,必須發揮其終身教育功能
三、重視弱勢族群學生職教育機會均等
四、後期中等教育:高職教育、綜合高中與普通高中的分流與融合
五、高職教育將朝向精緻化發展
六、高職教育強化社區服務,落實學校與業界夥伴關係的產學合作
七、落實多元入學方式制度及其教育功能
八、高級職業學校教育有其整體性、地區性與分殊性
九、高職教育學校運作更趨自主性與自我管理之自律能力
十、高職教育未來發展更具重要性與競爭力
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發現與結論,分別就教育行政單位與高職學校兩方面,對我國高職教育發展提出具體改進建議及未來後續研究方向。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background, current conditions, transformation, future trend of development, and questions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in Taiwan. Suggestions will be offered based up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This study uses literature analysis,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First, I analyze related issues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from educational, philosophical, sociological, economical, psychological, and political perspectives. In addition, I study trends and experiences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development in foreign countries and its implications on Taiwan, including Great Britain, the United States, Germany, France, Japan, and Australia. The literature review provides me with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my research. Second, a “Questionnaire for Development and Problems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was created to understand viewpoints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 school principals, school administrators, and teachers. Out of 1095 surveys, 788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ceived. A response rate is 71.9%. Third, 12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to gather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issues associated with vocational high school development. Interviewees include scholars, industry representatives, and principals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According to the analyses of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I conclude 10 findings as follows:
1. Vocational high school education should put the same emphasis both on students’ academic advancement and career placement.
2. Vocational high school education needs to function as the lifelong education instead of termination.
3. Vocational high school education should emphasize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for minority students.
4.The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should emphasize the tracking and integration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education, comprehensive high school, and senior high school.
5.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hould attain quality education.
6. Vocational high school education must emphasize community service,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academy and industry.
7.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hould be more diversified.
8.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education should include wholeness, regionalism, and individuality.
9. The mechanism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hould be more autonomous and self-regulating.
10. The future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hould be more important and competitive.
This study is concluded by providing suggestions to educators regarding policy making and implementation associated with vocational high school development. Further research is also suggested to broaden an understanding of related issues.
壹、中文部分
內政部統計處(2005)。內政統計通報與內政國際指標。2005年3月16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
方永泉(1996)。現代與後現代─後現代主義對於比較教育研究的挑戰及啟示。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傳統、現代化與後現代化(頁145-164)。臺北市: 師大書苑。
方永泉(2002)。當代思潮與比較教育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方德隆(2003)。英國教育制度。載於王家通(主編),各國教育制度(頁303-336)。臺北市:師大書苑。
文崇一(1986)。臺灣的工業化與社會變遷。載於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主編),臺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頁1-40)。臺北市:聯經。
王如哲(1999)。比較教育。臺北市:五南。
王保進(1999)。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王春龍(1996)。技職教育的學理基礎。載於黃政傑、李隆盛(主編),技職教育概論(頁57-112)。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春龍、廖春文(1995)。工業教育課程哲學基礎之理論研究。技術與職業教育雙月刊,25,14-21。
王桂、許明、諸惠芳、楊民(2001)。當代外國教育-教育改革的浪潮與趨勢。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增築(2002,10月)。如何發展以職業學校為特色之綜合高中。載於臺灣省暨金馬地區九十一學年度高級職業學校校長會議會議實錄(頁221-225),宜蘭縣。
王廣亞、林騰蛟(1999)。分流教育與人才培育的探討。技術及職教育雙月刊,49,18-27。
王麗雲、譚光鼎(2004,5月)。後期中等教育教育進路改革的教育機會均等意涵分析。載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主辦之「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第十屆論壇:變遷中的社會文化與入學制度改革研討會」,2004年5月28-29日。
田培林(1981)。教育與文化(第四版)。臺北市:五南。
田振榮(1999b)。技職校院建教合作改進規劃。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
田振榮(2002)。高職教育可改不可廢。2005年3月15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EC/091/EC-C-091-092.htm
田振榮(2004)。教育目標。載於江文雄、王義智(主編),兩岸技職教育(頁43-70)。臺北市:師大書苑。
田振榮(2004)。教育政策。載於江文雄、王義智(主編),兩岸技職教育(頁71-92)。臺北市:師大書苑。
田振榮、徐明珠(2003)。找回技職教育的光榮與尊嚴。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中心,國政研究報告。2005年2月12日,取自: 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EC/092/EC-R-092-015.htm
田振榮、徐昊杲、李基常、謝文龍、吳政達、盧俊宏(2004)。臺灣地區高職人才培育與技術人力供需現況調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
羊憶蓉(1994)。教育與國家發展:台灣經驗。台北市:桂冠。
石偉平(2000)。比較職業技術教育。上海市:東華師範大學。
朱孝利(1999)。還給技職教育一片美好的天空與尊嚴。載於技職司(編),技職教育的回顧與前瞻(頁33-36)。臺北市:技職司。
朱敬一, 戴華著(1996)。教育鬆綁。台北市:遠流。
江文雄(1985)。職業教育篇。載於台灣省政府教育廳(編),臺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頁1-5)。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江文雄主編(2000a)。職業類科教材教法。(初版)。臺北市:師大書苑。
江文雄(2000b)。技術及職業教育概論。(增訂一版)臺北市:師大書苑。
江文雄(2004)。歷史演進。載於江文雄、王義智(主編),兩岸技職教育(頁1-20)。臺北市:師大書苑。
江文鉅(2000)。德國技職教育改革。技術與職業教育雙月刊,58,21-24。
江芳盛(2003)。澳洲教育制度。載於王家通主編,各國教育制度(頁227-261)。臺北市:師大書苑。
羊憶蓉、吳惠林(1996)。分流教育與經濟發展──政策分析與實際效果。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委託專題研究報告。
全國法規資料庫(2005)。職業學校法。2005年5月12日,取自: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H0040006
全國法規資料庫(2005)。職業學校規程。2005年5月12日,取自:
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H0040007
全國法規資料庫(2005)。職業訓練法。2005年5月12日,取自:
http://law.moj.gov.tw/Scripts/newsdetail.asp?no=1N0080001
行政院主計處(2005)。「人力資源調查」。2005年3月17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dgbas03/bs7/yearbook/ch3/3-2&3.xls#a29
行政院主計處(2005)。中華民國教育年鑑。2005年3月8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lp.asp?CtNode=3120&CtUnit=1049&BaseDSD=34&xq_xCat=04.
行政院主計處(2005)。中華民國統計年鑑:勞動力參與之教育程度。2005年2月11日,取自: 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dgbas03/bs7/yearbook/ch3/3-6.xls#a2
行政院主計處(2005)。中華民國統計年鑑:就業人口按職業類別。2005年2月11日,取自: 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dgbas03/bs7/yearbook/ch3/3-2&3.xls#a29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審議總諮議報告書。臺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何金針(2003)。推動「產官學三合一」-以台北縣鶯歌高職為例。載於學校行政理論與實務(頁112-120)。臺北市:幼獅出版社。
何金針(2003)。提昇學校競爭力與學校政革新。中華民國商業教育學會:商業職業教育季刊。91,8-12。
何逸麟(2002)。海事職校困境與發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未出版。
吳天方、林金盛(2003)。「美國新高中」對我國綜合高中的啟示。技術與職業雙月刊,73,21-25。
吳文侃、楊漢清、王家通(1992)。比較教育學。臺北市:五南。
吳明烈(2004)。終身學習:理念與實踐。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2005)。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一版)。台北:知城。
吳明清(2001)。營造學習型教育專業社群。載於教育向前跑-開放社會教育改革(頁243-252)。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思達(1999)。日本的技術人力培育。載於孫仲山等(著),職業教育論(頁219-242)。高雄市:復文。
吳思華(2002)。從製造臺灣到知識臺灣。載於金誠(W. Chan Kim)等著 ; 應小瑞:創新。臺北市:天下遠見。
吳清山(1998)。學習型組織理論及其對教育革新的啟示。載於教育革新研究(頁31-42)。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清山, 林天祐合著(2003)。教育小辭書。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林天佑(2004)。教育名詞:產學合作。教育資料與研究,59,115。
吳清基(1984)。教育行政決定理論與實際問題。臺北市:文景。
吳清基(1990)。教師與進修。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清基(1990)。精緻教育的理念。臺北市 : 師大書苑。
吳清基(1998)。技職教育的轉型與發展-提昇國家競爭力的作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清基(1999a)。推動精緻化技職教育正是時候。載於技職司(編),技職教育的回顧與前瞻(頁75-88)。臺北市:教育部技職司。
吳清基(1999b)。迎接新世紀教育改革。載於中國工業職業教育學會(主編),邁向新世紀技職教育(頁1-30)。中國工業職業教育學會。
吳清基(無日期)。分流教育的社會效果。2005年10月4日,取自: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3/gt2_c1.html
吳清基,徐昌慧(1996)。發展與改進國中技藝教育方案-邁向十年國教目標。臺北市:教育部技職司。
吳雪萍(2004)。國際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浙江:浙江大學。
吳榕峰(1992)。英國職業教育與職訓練的變遷與展望。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11,15-21。
吳榕峰(2005)。職業學校未來規劃的方向。師說,184,4-6。
吳榕峰、李聲吼(1990)。英國技術職業教育改革現況。工職雙月刊,8,5,27-30。
呂亞力(1993)。我國民主教育之發展與檢討。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文化變遷教育發展,(頁209-226)。嘉義縣:中正大學成人教育中心。
李大偉、王昭明(1989)。技職教育課程發展與實務。臺北市:師大書苑。
李平漚譯(1989)。盧梭(J.J.Rousseau)原著。愛彌兒。臺北市:五南。
李奉儒(2001)。英國技術與職業教育制度研究。載於李奉儒(主編),英國教育:政策與制度(頁291-332)。嘉義市:濤石文化。
李奉儒(2003)。英國技職教育。載於技術及職業教育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編撰執行小組執行編輯,技術及職業教育百科全書1技職教育通論(頁1143-116)。臺北市:教育部。
李祖添、劉世勳(2005,4月)。課程與革新。載於載於教育部技術及教育司主辦「教育部94年高職與技專校院校長聯席會議」會議手冊。桃園縣:鴻禧大溪別館。
李承統(2000)。技專校院入學制度改革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然堯(1998)。美英綜合高中之研究及其對我國實施綜合高中之啟示。臺北市:文景。
李隆盛(1996)。澳洲專科技術教育(TAFE)制度之評析。臺北市:中華民國工藝教育學會。
李隆盛(1997)。科技與職業教育的方向。臺北市:師大書苑。
李隆盛(2000)。未來高級中等學校的主流-綜合高中。技職簡訊,100。教育部技職司。
李隆盛(2004)。職校課程綱要的規劃現況與展望,技術及職業雙月刊,81,53-57。
李隆盛、許全守、吳清源、郭桂雲、張美燕(1997)。臺灣省高職建教合作教育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
李遠哲主張整併大學,廢除高職(2001,12月16日)。自由時報,版5 。
杜正勝(2005)。「我國教育政策現況與未來發展」。2005年3月29日,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六屆第一會期報告。
周少凱(2000)。私立技專校院經營策略形成架構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周文賢(2001,10月)。技職校院教學品質之提昇。載於教育部技職教育司主辦之「九十學年度全國技職檢討會」會議手冊(頁2C-4),臺中市。
周明星(2001)。職業教育學通論。天津市:天津市出版社。
周祝瑛(2003)。誰捉弄了台灣教改?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周談輝(1983)。工業教育學。教育部教育規劃小組。
周談輝(1985)。中國職業教育發展史。臺北市 : 三民。
周談輝(1994)。三級制體系的美國職業教育。職教園地雙月刊,3,36-37。
周談輝、李隆盛、許全守、林益昌、張吉成(1997)。落實技術士職業證照制度之研究。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員會。
周燦德(2003)。高中職社區化現況與展望。教育研究月刊,107,5-11。
林大森(2003)。高等技職教育轉型的社會學分析:以「專科改制技術學院為例」。嘉義縣:南華大學教社所。
林天祐等(2003)。臺北市高中暨高職多元入學方案研究。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委託專案報告。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林文瑛、王震武(1996)。分流教育的社會效果分析。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林玉体(1980)。西洋教育史。臺北市:文景。
林生傳(1992)。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
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巨流。
林巧雁(2002,12月31日)。高職三方向轉型提升競爭力。中央日報,文教版。
林志成(2005,3月16日)。四技招生創新高,私大暗叫苦-高中生拼高職生。中國時報,C4版。
林明地(2002)。學校與社區關係。臺北市:五南。
林秀玉(2002)。職業學校學校本位教學視導指標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宜玄(2003)。職業學校。載於技術及職業教育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編撰執行小組執行編輯,技術及職業教育百科全書1技職教育通論(頁367-378)。臺北市:教育部。
林炎旦(1998)。產學合作增進技職院校教師實務教學經驗。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44,13-16。
林政修(1988)。職業訓練因應現階段職業教育政策之措施研究-以工職教育改進計畫及工職新課程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炳承(1999)。法國的技術人力培育。載於孫仲山等(著),職業教育論(頁171-196)。高雄市:復文。
林彩岫(1987)。國民中學教師專業自主性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清山(2005)。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十六刷)。臺北市:東華。
林清江(1992)。比較教育。臺北市:五南。頁311-358。
林清江(1994)。社會變遷與教育改革的關係。教育改革通訊,3,5-7。
林清江(1996)。教育社會學新論。臺北市:五南。
林貴美(1991)。法國教育制度。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林貴美(2003)。法國技職教育。載於技術及職業教育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編撰執行小組執行編輯,技術及職業教育百科全書1技職教育通論(頁1120-1140)。臺北市:教育部。
林靜(1992)。配合時代、日新又新-日本職業訓練成功原因。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11,29-33。
林寶山譯(1989)。John Dewey原著。民主主義與教育。臺北市:五南。
林永豐(2005)。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論後期中等教育角色及其改革議題。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3(2),203-228。
林騰蛟(1997)。台灣地區高等技術職業教育政策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玉蟾(2002)。高中職社區化之推動與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7,127-156。
邱玉蟾(2003)。高中職社區化的關鍵性議題。教育研究月刊,107,36-47。
邱兆偉(1997)。美國柏金斯職業與應用科技法案之計劃方案實施與成效-兼論國內技職教育改革省思,國立高雄師大教育系,教育學刊,13,1-46。
邱素沁(1993)。日本職業教育功臣-各種學校與專修學校。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18,35-39。
邱皓政(2004)。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5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市:五南。
侯世光、黃進和(2003)。技術與職業教育。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編),中華民國教育年報(頁153-182)。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姜文閔譯(1989)。杜威(John Dewey)原著。經驗與教育。臺北市:五南。
施明發(1999)。臺灣職業教育之演進。載於徐南號(主編)。臺灣教育史(頁59-84)。臺北市 :師大書苑。
施明發(2001,10月)。技職教育課程之規劃。載於教育部技職教育司主辦之「九十學年度全國技職檢討會」會議手冊(頁1A-4),臺中市。
柯秀燕(2003)。高職畢業生就業情形與就業競爭力初探。技術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78,31-34。
洪彩雲(2003)。私立高職面臨的衝擊與增加競爭力的策略。商業職業教育季刊,85,18-21。
洪蘭審定、李平譯(2003)。Thomas Armstrong著。經營多元智慧: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臺北市:遠流。
胡夢鯨(1997)。終生教育典範的發展與實踐。臺北市:師大書苑。
紀經烽(1995)。德國技職教育多元的演進。職教園地雙月刊,11,25-26。
紀經烽(2000)。德國職業教育師資培育改革動向。技職及職業教育雙月刊 ,59,8-13。
美國商業會員服務中心(2005)。美國職業學校介紹。2005年3月4日,取自:http://www.americamember.org/usavip/university/usaedu3.htm
徐明珠(2004a)。尋求定位讓高職重新出發。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中心,國政研究報告。2005年2月12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EC/093/EC-B-093-011.htm.
徐明珠(2004b)。臺灣技職教育西進大陸之研究。財團談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國政研究報告。2005年10月2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EC/093/EC-R-093-011.htm
徐明輝(2001)。我國技能檢定制度改革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徐昊杲、張其清、陳政偉(2002)。因應知識經濟來臨的高職教育發展策略。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67,8-13。
徐南號(1988)。現代化與技職教育演變。臺北市:幼獅出版社。
桑冀威(2001)。私立高級職業學校轉型社區學院可行性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郭為藩(1971)。法國教育及其他。臺南市:開山書局。
康自立(1994)。我國工業教育師資之培育與進修。教育資料集刊,19,91-104。
康自立(2004)。高職教育定位與轉型再造。教育部中部辦公室專案研究。臺中縣: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張文軍(1998)。後現代教育。臺北市:揚智。
張明輝(無日期)。美國磁性學校計畫與中小學學校教育革新。2005年8月15日,取自:http://web.ed.ntnu.edu.tw/%7Eminfei/artical/artical(american)-6.htm
張明輝、林純雯(無日期)。英國教育與技術部及教育標準署2002年~2004年教育經費運用概況。2005年12月28日,取自:
http://web.ed.ntnu.edu.tw/%7Eminfei/artical/UK2002-2004expenditureplans.pdf
張明輝(1999a)。學校教育與行政革新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明輝(1999b)。中小學學校教育改革的願景。2005年3月14日,取自:http://web.ed.ntnu.edu.tw/~minfei/.
張明輝(2000a)。營造學習型學校。2005年3月14日,取自:http://web.ed.ntnu.edu.tw/~minfei
張明輝 (2000b)。新一代美國高中計畫及其評析,載於中華民國學校行政研究學會主編:學校行政雙月刊,8,49-54。
張明輝(2000c)。學習型學校的領導理念與策略。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新世紀的教育願景(頁117-135)。臺北市 : 臺灣書店。
張明輝(2001)。方法。載於吳清基(主編)。學校行政新論(頁355-376)。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明輝(2002a)。企業管理理論在學校經營的應用與省思。教師天地,120,28-36。
張明輝(2002b)。學校經營與管理研究──前瞻、整合、學習與革新。臺北市:學富。
張逢沛譯(1972)。泰勒著。職業社會學。臺北市:復興。
張春興(1995)。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8)。現代心理學-現代人研究自身問題科學。臺北市:東華。
張添洲(2002)。高職之挑戰與轉型。商業職業教育季刊,86,9-17。
張添洲(2004)。技職教育精緻化。師友,443,14-18。
張稚美(2003)。第八種智慧與多元智慧教學。載於洪蘭審訂、李平譯(2003)。Thomas Armstrong著。經營多元智慧-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頁243-252)。臺北市:遠流。
張鈿富(2003a)。2002年臺灣地區教育政策與實施成效。教育政策論壇,6(1),1-26。
張鈿富(2003b)。臺灣產業轉型、人口趨勢與技職教育發展。載於中台醫護技術學院、台灣教育政設評鑑學會主辦技職教育的對話學術研討會-第四次「地方教育行政論壇」論文集(頁13-22)。臺中市:中臺醫護技術學院。
張鈿富,葉連祺(2004)。2003年臺灣地區教育政策與實施成效。教育政策論壇,7(1),1-18。
高銛、王宏周 、魏章玲譯(1989)。丹尼爾貝爾原著。後工業社會的來臨:對社會預測的一項探索。臺北市:桂冠。
教育部(1994)。主要國家後期中等學校入學方式之比較研究。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1996)。建教合作實施辦法。教育部。
教育部(1998)。教育改革行動方案。2005年3月2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E0001/EDUION001/menu03/sub02/03020201.htm
教育部(1998)。邁向學習社會。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1999)。教育基本法。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0a)。技職教育白皮書-追求卓越的技職教育。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0b)。高級職業學校課程標準。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1a)。2001年教育改革之檢討與改進會議報告書。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1b)。中華民國技術與職業教育簡介。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1c)。高中職入學方案。2005年4月20日,取自http://www.ccjh.tp.edu.tw/registry/91%A6h%A4%B8%A4J%BE%C72/91-1t.htm
教育部(2002)。臺灣省暨金馬地區九十一學年度高級職業學校校長會議實錄。宜蘭縣:國立宜蘭高級職業學校。
教育部(2003)。全國職業教育發展會議。2003年9月4、5日舉行,地點:臺中市。
教育部(2003)。教育部全國技職教育會議。2005年3月16日,取自:www.tve.edu.tw/data/5541-3/index1.htm5
教育部(2004a)。中華民國教育統計。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4b)高職多元入學方案。2005年8月5日,取自http://www.bctest.ntnu.edu.tw/flying/flying21-30/flying29-2.htm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2005)。九十一學度臺閩地區高級職業學校畢業生升學就業調查報告。2005年3月12日,取自http://www.tpde.edu.tw/compile/93.htm
教育部技職司(1999)。技職教育的回顧與前瞻。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技職司(2003)。技職教育的現況問題與發展策略。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73,2-9。
教育部技職司(2005)。重要政策-證照制度。2005年3月12日,取自http://www.tve.edu.tw/new/board/index.asp?code=333.
教育部高中職社區化督導與推動小組資訊網(2005)。社區化理念。2005年3月13日,取自:http://211.72.57.171/eric/index.htm。
教育部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先期工作小組(2004)。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方案之研究。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推動跨校性產學合作(2001.11.21)。中央日報,文教版。
教育部統計處(2005a)。各級學校概況表。2005年3月14日,取自: 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service/sts4-3.htm?TYPE=1&UNITID=93&CATEGORYID=0&FILEID=112834.
教育部統計處(2005b)。綜合高中、高中、高職概況表(89-93學年度)。2005年8月28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data/serial/b.xls
教育部電子報(2005,2月)。職業學校課程改革。教育部電子報。2005年2月22日,取自:http://epaper.edu.tw/110/important.htm.
馬向青(2001)。我國高級中等學校入學制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大學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未出版。
曹學仁(2002)。我國推動高中職社區方案之未來展望。2002年6月14日發表於第七屆教育社會學論壇「教育政策的社會學分析」國際學術研討會。
莊淑如(1999)。德國的技術人力培育。載於孫仲山等著。職業教育論(頁197-218)。高雄市:復文。
莊謙本(1999)。美國技職教育的現況及發展趨勢。載於謝文全主持:各先進國家技職教育現況與發展趨勢期末成果報告(頁6-37)。臺北市:教育部技職司。
莊謙本(2002,8月)。臺灣加入WTO對技職教育可能的衝擊與因應之道。載於「2002年海峽兩岸職業教育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79-84)。
莊謙本(2003)。美國技職教育。載於技術及職業教育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編撰執行小組執行編輯,技術及職業教育百科全書1技職教育通論(頁1077-1097)。臺北市:教育部。
許文秀(2002)。以產學夥伴關係建立台灣產業創新模式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許陣興(2003,9月)。職業學校新課程行政配合措施之探討。載於中台醫護技術學院、台灣教育政設評鑑學會主辦「技職教育的對話學術研討會-第四次「地方教育行政論壇」論文集(頁51-64),臺中市。
許彩蟬(2004)。法國中等教育。載於鍾宜興(主編)。中等教育(頁209-270)。高雄:復文。
許蔚農(2005)。美國職業教育立法之變革及其影響。2005年2月7日,取自http://www.tw.org/wave/sch.
許瀛鑑(1994a)。近四十年來工業職業教育之彥演進與展望。教育資料集刊,19,29-48。
許瀛鑑(1994b)。近五十年來工業教育概述。工業職業教育雙月刊,12(3),27-32。
郭昭佑(2000)。學校本位評鑑。臺北市:五南。
馬慶發(1996)。聯邦德國職業教育發展趨勢其及面臨的挑戰。比較教育通訊,41,20-34。
陳伯璋(1988)。意識型態與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伯璋、周志宏等(2003)。實施十二年國民教育理論基礎及比較研究。教育委託專案報告。臺北縣:淡江大學。
陳李綢(1992)。認知發展與輔導。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陳明德(2005,4月)。產學合作發展策略新經濟的動力引擎。載於載於教育部技術及教育司主辦「教育部94年高職與技專校院校長聯席會議」會議手冊(頁17-25),桃園縣。
陳金進(2002)。因應新世紀產業需求加速職業教育改革—談發展精緻化職業教育之策略。技術與職業月刊,71,59-62。
陳金進(2002,10月)。如何配合教育改革需求,促進職業教育的精緻化發展。載於臺灣省暨金馬地區九十一學年度高級職業學校校長會議會議實錄(頁205-220),宜蘭縣。
陳奎喜(1990)。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昭雄(1985)。工業職業技術教育。臺北市:三民。
陳曼玲(無日期)。讓技職教育走出一片天。2005年2月13日,取自http://www.cdn.com.tw/live/2002/05/24/text/910524j5.htm
陳淑菁(1999)。英國的技術人力培育。載於孫仲山等著,職業教育論(頁147-170)。高雄市:復文。
陳盛賢(2005,6月)。十二年國民教育之政策工具研究。載於國立師範大學教育政策研究小組主辦「教育政策科學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頁289-314),臺北市。
陳惠邦(1997)。德國職業教育與職業繼續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瑞榮(2004)。入學制度。載於江文雄、王義智主編。兩岸技職教育(頁185-206)。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聰勝(1997)。各國職業訓練制度。臺北市:五南。
章英華、薛承泰、黃毅志(1996)教育分流與社會經濟地位-兼論:對技職教育改革的政社意涵。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傅元湘(2003)。臺灣地區職業教育發展現況之研究。商業職業教育季刊,90。11-1。
彭台臨(1989)。人力發展理論與實施。臺北市:三民書局。
曾國鴻、何榮亮(2003)。私立技專校院招生困境與解決之道。教育研究資訊,11(3),87-109。
曾國鴻、張史如(1997)。英國國家職業資格初探。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39,27-31。
曾淑柑(1999)。我國綜合高中政策之研究。國立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湯誌龍(2004)。數量發展。載於江文雄、王義智(主編)。兩岸技職教育(頁21-42)。臺北市:師大書苑。
馮丹白(1990)。技職教育之範疇。技術與職業教育雙月刊,試刊號,18-20。
馮丹白(1992)。技術職業教育的哲學理念。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9,40-45。
馮丹白(2004)。教育法規。載於江文雄、王義智(主編)。兩岸技職教育(頁93-101)。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乃熒,何金針、周柏廷(2005)。教育改革對於高職學校經營衝擊之研究。教育部技職司委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黃乃熒(2005,8月)。技職課程改革與國家發展。載於教育部主辦之「94學年度台灣省暨金馬高級職業學校校長會議」會議手冊(頁92-95)。教育部臺灣省中等教師研習會。
黃秀霞(2001)高職轉型社區學院之可行性研究。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64,29-33。
黃其昌(2003)。從後WTO發展趨勢看台灣未來教育政策。載於「臺灣面對後WTO之教育回應─國民教育體系外的聲音」 現代教育論壇專輯(頁63-65 )。
黃宜純(2002)。美容與美髮沙龍店長專業能力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昆輝(1978)。我國大學入學考試報考者與錄取者家庭社經背景之比較分析。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0,149-326。
黃政傑、方志華(1993)。臺灣地區適性教育狀況調查研究。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黃政傑(1996)。教育改革的理念與實踐。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2000)。技職教育的發展與前瞻。臺北市:師大師苑。
黃政傑(2001)。職校招生不足問題及因應之道。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62,12-17。
黃政傑、沈姍姍(2000)。國際比較教育學。臺北市:正中書局。
黃國彥(2003)。教育心理學。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富順(1998)。我國技職學校實施回流教育的可行策略。 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46,2-6。
黃富順(2000)。我國回流教育的政策與實施。成人教育,56,31-38。
黃靖惠、姜樹仁(2003)。我國技職教育願景之實踐。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76,29-32。
黃碧智(2004)。英國中等教育。載於鐘宜興(主編),各國中等教育(頁271-310)。高雄市:復文。
黃俊傑、吳展良、陳昭英(1996)。分流教育的改革:理論、實務與對策。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黃榮村(2002)。高職未來將轉型成專科、綜合高中或精緻職校。載於中央社(2002,12月30日)。2005年10月8 日,取自:http://www.ssvs.tp.edu.tw/deps/dep012/HOT%20NEWS.htm
溫日川、林輝亮(2001,4月)。從教育改革的衝擊談高職精緻教育應有之理念與做法。載於「第十六屆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28-38),花蓮縣。
溫金豐 吳淑鈴(無日期),公共機構的人力資源發展。2005年12月30日,取自:http://www.hrd.gov.tw/09_DEVELOP/09_05_monthly/number41/41-8-1.asp?version=41
楊艾俐(2000)。科技教育高速奔向新經濟霸主。天下雜誌2000年教育特刊,29,112-122。
楊巧玲(2000)。評析教育基本法有關人民學習權及受教權的理論與實務。教育基本法相關議題研討會會議手冊論文彙編會議實錄研討報告(頁71-92)。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楊思偉(1996)。當代比較教育研究趨勢。臺北市:師大書苑。
楊思偉(2000a)。家長學校選擇權。臺北市:商鼎文化。
楊思偉(2000b)。日本專門高中之教育改革。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57,24-29。
楊思偉(2003)。日本技職教育。載於技術及職業教育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編撰執行小組執行編輯,技術及職業教育百科全書1技職教育通論(頁1189-1218)。臺北市:教育部。
楊思偉、王如哲(2004)。比較教育。臺北縣:空中大學。
楊思偉等(2003)。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辦理模式之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楊思偉主持(2004)。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方案之研究。委託單位:教育部中等教育司。
楊益強(2002)。臺北市公立高職招生宣導策略之研究。載於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主辦「第十七屆全國技職教育研討會論文集」上冊(頁533-543),屏東縣。
楊國德(2004)。新世紀回流教育的機制與策略。成人及終身教育雙月刊,2,7-13。
楊國賜(1977)。現代教育思潮。臺北市:黎明文化。
楊國賜(1995)。現代化與教育革新。臺北市:師大書苑。
楊國賜(1996)。當代美國進步主義與精粹主義教育思想之比較研究。西洋教育史,1035-1043。
楊國賜(1999)。當前教育政策的方向與推動策略,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關鍵年代的教育(頁1-15)。臺北市:揚智文化。
楊國賜、林志鴻、陳國華、方顥璇(2002)。教育與未來。台北縣:國立空大。
楊朝祥(1982)。美國技術職業教育改革動向。載於中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世界技術職業教育改革動向(頁1-20)。臺北市:幼獅。
楊朝祥(1991)。技術與職業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三民。
楊朝祥(2001)。關心關心高職的前途吧!。商業職業教育季刊,90,29-32。
楊朝祥(2003)。高職教育的重整與再出發。2005年3月6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EC/092/EC-R-092-009.htm
楊瑞明(2002)。臺灣綜合高中未來發展之研究。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未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楊瑞明、林義斌、支紹慈(2005,7月)。臺灣技職教育的定位與未來。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主辦之中美技職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94-109),臺北市。
楊豪森(2002)。高職教育面臨的衝擊。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69,48-49。
楊瑩(1996)。一九八八年後英國的教育改革。載於黃政傑(主編)。各國教育改革動向(頁107-134)。臺北市:師大書苑。
楊瑩(1999)。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臺北市:師大師苑。
葉海煙(2004,2月21日)。技職教育體系亮紅燈。自由時報,15。
鄭友超(1992)。法國職業教育。技術及職業雙月刊,11,22-25。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臺北市:高等。
廖年淼(2003)。我國高職教育發展之比較分析論文集。臺北市:秀威。
廖梅英(2004)。鶯歌高職轉型為社區學院可行性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82)。高級職業學校導師手冊。臺中縣:作者。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85)。職業學校規程(民國七十三年)。載於台灣省政府教育廳(編),臺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頁25-28)。臺中縣:作者。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95)。臺灣省職業教育法規彙編(上、下冊)。臺中縣:作者。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97)。臺灣省高級職業學校推行『產學合作』實施計劃」。八十六年十月四日教三字第一七六九五號函。臺灣省政府公報,冬字,12。
蓋浙生(1985)。教育經濟學。臺北市:三民。
蓋浙生(1993)。教育經濟與計劃。臺北市:五南。
蓋浙生(2002)。教育經營與管理。臺北市:師大書苑。
劉世勳(1998)。精緻高職教育的發展策略。2005年10月8日,取自:http://www.kmvs.km.edu.tw/th04/a728.htm.。
劉世勳(2000)。談職業教育上移化。技職及職業教育雙月刊,60,29-31。
劉永水(2002,10月)。如何落實高中職社區化協助學生適性發展。載於臺灣省暨金馬地區九十一學年度高級職業學校校長會議會議實錄(頁98-204),宜蘭縣。
劉昌煥、唐永新、張吉成、張永華、翁上錦(2003)。各國產學合作的啟示。技術育職業教育雙月刊,77,16-19。
劉奕權(1996)。教育政策。載於江文雄(主編)。技術於職業教育概論(頁121-162)。臺北市:師大書苑。
劉淑文(2003)。職業學校轉型為綜合高中現況之研究-職業類科教師之觀點。東海學教育研究所碩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劉瑞興(1999)。高職改制社區學院教育問題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靖國(2004)。社會階層化與教育機會均等的社會學分析─以結構功能理論、衝突分析理論與批判理論為分析架構。學校行政雙月刊,59-68 。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陽教(2002)。教育哲學導論。臺北市:文景。
簡明忠(2002)。我國技職教育學制變革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簡明忠(2005)。技職教育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潘慧玲(2002)。方案評鑑的源起與概念。教師天地,117,26-31。
潘慧玲、楊錦心、張嘉育、王如哲、張樹倫、黃文振(2004)。高職學校層級課程領導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澳洲教育中心(2005)。技職教育簡介。2005年5月14日,取自:http://www.aec.org.tw/html/studyinfo/voced/system.htm
蕭雅玲(1999)。中澳技術士證照制度之比較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蕭錫錡(1990)。如何倡導重視技術價值落實技術士職業證照制。就業訓練,8(6),17-20。
蕭錫錡(1992)。落實技術士職業證照制度途徑之探討。載於中國工業職教育學會主編:技職教育與國家建設(頁23-40)。臺北市:中國工業職教育學會。
蕭錫錡(1999)。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的理念與實務。臺北市:師大書苑。
戴明國(2000)。綜合高中經營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戴曉霞(2002a)。從福特主義到後福特主義及其對高等教育課程之影響。教育研究所集刊,48(2),199-231。
戴曉霞(2002b)。全球化及國家/市場關係的轉變:高等教育市場化之脈絡分析。載於戴曉霞、莫家豪、謝安邦(主編)。高等教育市場化:台、港、中趨勢之比較(頁4-41)。台北市:高等。
繆禮寅(1997)。職業教育的經濟適應與需要。技術與職業雙月刊,40,7-8。
聯合報(2004,12月31日)。高職課綱,必修學分將減少。 版C7 。
謝小芩、張晉芬、黃淑玲(1996)。技職教育政策與職業學校的運作。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謝文全(1993)。學校行政。臺北市:五南。
謝文全(1996a)。各國教育改革之綜合比較。載於黃政傑主編:各國教育改革動向(頁325-342)。臺北市:師大書苑。
謝文全(1996b)。中等教育。臺北市:五南。
謝文全(1999)。各先進國家技職教育現況與發展趨勢期末成果報告。臺北市:教育部技職司。
謝文全(2001)。中等教育-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
謝文全(2002)。後期中等教育制度與目標功能檢討。載於周美里(主編)邁向正常國家群策會國政研討會論文集(頁305-328)。臺北縣:財團法人群策會。
謝文全(2004)。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顏秀如、張明輝(2005)。學校創新經營的意涵與實施計畫,中等教育,56(3),28-52。
鍾聖校(1992)。認知心理學。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羅文基(1994)。近四十年來我國大學教育發展的回顧與檢討。載於歐陽教,黃政傑(主編)大學教育的理想(頁21-36)。臺北市:師大書苑。
羅文基(2002)。我國高中職轉型綜合高中課程研究發展之研究。潘慧玲(主編),教育改革的未來(頁107-120)。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蘇永明(2000)。唯實主義的教育哲學。載於邱兆偉(主編),教育哲學(頁55-79)。臺北市:師大書苑。
蘇珍睿(2004)。澳洲中等教育。載於鍾宜興主編,各國中等教育(頁353-409)。高雄市:復文。
蘇清守(2003)。高中教育。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編),中華民國教育年報(頁119-152)。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蘇德禮(2005)。從「就學到就業機會法」看職業教育之未來發展。2005年2月7日,取自:http://www.tw.org/wave/ed-f14.txt.
饒見維(2003)。教師專業發展: 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饒達欽(1991)。科技、產業、社會變遷中的技職教育課程。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教育發展(頁365-396)。臺北市:臺灣書局。
饒達欽(2003)。澳大利亞技職教育。載於技術及職業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編撰執行小組執行編輯,技術及職業教育百科全書1技職教育通論(頁1173-1189)。臺北市:教育部。
饒達欽、田振榮、蕭錫綺、翁上錦(1998)。澳大利亞技能檢定制度。載於中國工業職業教育學會主編:中國工業職業教育學會年刊第八輯:跨世紀技職教育的發展(頁127-146)。臺北市:中國工業職業教育學會。
饒達欽、翁上錦、陳啟東(1996)。德國中學技藝教育實施的特色。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34,13-18。
顏澤賢, 張鐵明(1991)。教育系統論。河南省:教育出版社出版。
貳、英文部分
Ainley, P.(1990).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London: Cassell.
Alexander, T(2005).Citizenship school. In T.Alexander & J. Potter (Eds.) ,Education for a change: transforming the way we teach our children.(pp138-144). New York : Routledge Falmer.
ANTA(2005). Australia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Retrieved May 15,2005, from http://www.anta.gov.au/vetWhat.asp.
ANTA(2005).Shaping our future Australia's National Strategy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VET) 2004-2010. Retrieved May 15,2005, from http://www.anta.gov.au/images/publications/national_strategy.txt.
ANTA(2005).About the Australi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Retrieved May 15,2005, from http://www.aqf.edu.au/.
ANTA(2005).Partners in a Learning Culture. Retrieved May 15,2005, from http://www.anta.gov.au/dapLearning.asp.
Austral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education,science and training. (2005).School education.Retrieved May 15,2005, from http://www.dest.gov.au/sectors/school_education/default.htm.
Austral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2005).Australian. today. Retrieved August 11,2005, from http://www.dfat.gov.au/facts/aust_today.html
Ball,S.J. (1990).Politics and Policy Making in Education:explorations in policy sociology. New York : Routledge.
Ball,S.J. (1994).Education reform : a critical and post-structural approach. Buckingham,London: Open University Press.
Barth, R. S. (1990). Improving schools from within : teachers, parents, and principals can make the difference. San Francisco,CA : Jossey-Bass.
Benn,C. & Chitty,C. (1996).Thirty year on:Is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alive and well or struggling to survive?London:David Fulton.
Billett, S.& Seddon ,T. (2004). Building Community through Social Partnerships arou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56(1),1.Triangle Journals LTD.
Bourdieu,P. (1974).The school as conservative force:scholastic and cultural inequalities.In J.Eggleston (Ed.),Contemporary Reaserch i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London: Methuen.
Calhoun,C.C. & Finch,A.V.(1982).Vocational education concepts and operations.(2nd ed.) Belmont, CA:Wadsworth .
Carlson, D. (1997). Making progress: Education and culture in new time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asey,D. (1999).Method and procedure for Developing Competency Standards.Regency Institute of TAFE.
Castells, M(2000).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2nd ed.).Oxford: Blackwell.
Chang, P.H. (2005).Transformation of vocationzl secondary schools. A study of the vocational Gymnasium in Germany. Opladen: Barbara Burdrich.
Chitty, C. (1991).Toward new definitions of vocationalism. In C. Chitty (Ed.),Post-16 education:studies in acess and achievement(pp99-110).London:Kogan Page.
Crowson, R. L., Wong, K. K. ,& Aypay, A. (2000). The quiet reform in American education: Policy issu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school-to-work transition. Educational Policy, 14(2), 241-258.
Chubb,J.E.& Moe,T.M. (1990).Politics, markets, and America's schools Washington, D.C. : Brookings Institution.
Collins,H. (1993).Europea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s. A Guide to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 London:Kogan Page.
Dale,G.(1989).The state and education policy. Milton Keynes.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Dale,G.,et al(1990).The TVEI Story, Policy, practice and preparation for the work force. Milton Keynes.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05). Education and skills:Delivering results a
strategy to 2006. Retrieved July 3,2005, from http://www.dfes.gov.uk/aboutus/strategy/
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05). 14-19 Education and Skills Implementation Plan. Retrieved 13,2006, from http://www.dfes.gov.uk/14-19/documents/14-19_implementation_plan05.pdf.
DfES (2005). 14-19 education and skills. London :DfES.
Dunn, W. N. (1994).Public policy analysis : an introduc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Dye, T. R. (1972).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Hall.
Easton, D. (1953).The political system : An inquiry into the state of political science. New York: Knopf.
Evans, R. V. & Herr, E.L. (1978).Foundation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olumbus, OH:Charles E.Merrill.
Feder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2005).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Retrieved Dec.29, 2005,from http://deutschland.dasvonmorgen.de/en/1644.php
Finn,Jr,C.E. (1990).Why we need choice. In W. L.Boyd & H. J. Walberg (Eds.) ,Choice in education : potential and problems.(pp1-20)Berkeley, CA: McCutchan.
Fowler,F.C.(2004).Policy studies for educational leaders: an introduction ( 2nd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 Merrill.
Gordon,H.R.D. (1999).The history and growth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America.Boston,MA:Allyn and Bacon.
Gove,P.B.(Ed.). (2002).Web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Springfield, MA:Merriam-Webester.
Green, A. (1997).Education, globalization, and the nation state. New York : St. Martin's Press.
Greenan,J.P. (1990).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0f vocational eudcation. In A.J. Pauler (Ed.) ,Vocational eudcation in 1990s:Major issues.(pp.113-137). MI: Prakken
Grubb, W. N. (1997).Not there yet:prospects and problems for education through occupations. The Journal of Voational EucationResearch,22,2.
Handy,C.(2005).School for life and work.In T. Alexander & J. Potter (Eds.), Education for a change: transforming the way we teach our children.(pp41-45). New York : RoutledgeFalmer
Hayward,G. (1995). Getting to grips with GNVQs : A handbook for teachers.London : Kogan Page.
Heaton, T., & Lawson, T. (1996). Education and Training. London:Macmillan.
Hodkinson, P., & Issitt, M. (Eds.)(1995).The challenge of competence : Professionalism through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London : Cassell.
Hogwood. B. W., &. Gunn, L. A. (1984). Policy analysis for the real worl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Hoy,W.K., & Miskel,C.G. (2001).Eucational administration:Theory,research,
and pratice. New York : McGraw-Hill.
Hoyt, K., & Wickwire,P. (1999).Career education:basic concepts and current status.Ann Arbor, MI:Prakken Publications.
Hyland, T. (1994).Competence, education and NVQs : dissenting perspectives. .London: Cassell.
Judith, S. (2004).Vocational Education: a social anarchist perspective. Policy Futures in Education, 2(1),14-30.
Kelsall,R.K. (1957).Application for admission to university.
London:Association of British Common-Weath.
Kerr,D. (1992).The academic curriculum- reform resisted. In A.Whiteside,A. Sutton &T.Everton(Eds.),16-19changes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p.42-53).London:David Fulton Publishers.
Kevin, W. (2004). Vocational Purposes and the Aims of Schooling.Policy Futures in Education, 2(1),5-13.
Kinvodd,J. J., Foster,P. N., & Bartow,S. M.,(1994).Historical leaders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hilosogy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acher Education,32(1),6-26.
Kliebard,H.M.(1992). Constructing a history of America curriculum. In P. W. Jackson(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 a project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pp.157-184) New York : Macmillan .
Lakes, R. D.(2003). Employer-linked charter schools: Origins of the central education center.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acher education,40,3.
Lee,D. (1996).TVEI and curriculum theory. Lodon:Albert Gait.
Mackinnon,D. & Statham,J. & Hales,M. (1996).Education in the UK : Facts & figures. London : The Open University.
Miller, P.H. (1993). Theories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3rd ed). New York : W.H. Freeman.
Moodie,G.(2002) .Identify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 Training,54(2),249-265.
OECD (1985).Education and training after basic schooling.Washington, D.C. :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Peck,D. (2004).Careers Services :History,policy and practice in the United Kingdom.London:Routledge Falmer.
Pipho,C.(2000).Governing the American Dream of universal public education.In R.S.Brandt (Ed.),Education in a new era .(pp5-20) Alexandria, VI,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ring,R. A. (1995).Closing the gap :Liberal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preparation . London : Hodder & Stoughton.
Sewell,W.H. et al. (1967).Socioeconomic status,intelligence and the attain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Social of Education ,Winter ,40 (1) 9.
Simosko, S. (1991).APL: a practical guide for professionals . London : Kogan.
Stasz,C.,& Bodily,S.C.(2004).Effects to improve the in secondary school:impact of federal and state policy. Retrieved May 15,2005, from http://www.ed.gov/rschstat/eval/sectech/nave/impact-2004.pdf
Stenhouse, L. (1975).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London : Heinemann.
Stephen, S. (2004).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 and Higher Education – some policy issues .Policy Futures in Education.2 (1),31-52.
Stephen, W. & Len B. (Eds.) (1986).Youth, unemployment, and schooling
Milton Keynes, England . Open University Press.
Stern ,D.,Finkelstein,N.,StoneⅢ,J.R.,Latting.J.,& Dornsife, C. (1995).School to work : research on programs in the United States .Washington, D.C. Falmer Press.
Sutton,A.(1992).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In A.Whiteside,A. Sutton &T.Everton(Eds.),16-19changes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p.29-41).London:David Fulton Publishers.
Thomas Jefferson High School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5).Retrieved October,8, 2005, from http://www.fcps.edu/academic.htm.
Thompson, J. F. (1973).Foundation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ocial and philosophical concepts.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Todaro, M(1989).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4th ed). New York : Longman.
Tsao,H.J. (2005).The overview and future development for new vocational high school curriculum innovation in Taiwan.unpublished.
Tumin ,M.M. (1985).Social stratification : the forms and functions of inequality. (2nd Ed.) NJ: Prentice-Hall.
Tyler,R.W.(1949).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5).Vocational Education in United States: toward the year 2000. Retrieved May 15,2005, from http://nces.ed.gov/pubs2000/2000029.pdf
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5).Grants and Programs for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Retrieved May 17,2005, fromhttp://www.ed.gov/programs/ctesbg/index.html
Verma,D. (1990).Administration of Technical-Vocational Education: Principles and Methods. New York : Sterling.
Walford, G.,Purvis,J.,& Pollard,A. (1988).Ethnograph,policy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new vocationalism.In G. Walford, J.,Purvis & A. Pollard( Eds.), Education Training & the New Vocationalism (pp.1-25). Milton Keynes, Engl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Whitty,G. & Power,S. (2003).Making Sense of Education Reform:Global and National Influnces.In C.A. Torres . & A. Antikainrn, (Eds.),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n the society of education: An 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of new research and theory(pp305-324).Lanham, MD:Rowman & Littlefield.
Wiseman,S. (1971). Education and environment. Manchester,English: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Wu, R.T. Y(2003).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rends in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among European countries,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acher Education .40(3). Retrieved August,8,2005 from http://scholar.lib.vt.edu/ejournals/JITE/v41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