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幸樺 Shing - Hua, Tsai |
---|---|
論文名稱: |
人權教育融入國中社會領域之個案研究 The Stud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Human Right Educ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Social Studies |
指導教授: |
甄曉蘭
Chen, Hsiao-Lan 林佳範 Lin, Chia-F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0 |
中文關鍵詞: | 人權教育 、社會學習領域 、個案研究 |
英文關鍵詞: | human rights education, social studies, case stud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3 下載:2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究國中教師將人權融入社會學習領域的教學實踐,一則探析教師的人權理念與人權教學策略,再則從教師的人權教學實踐歷程中,剖析人權融入國中教學所面臨之挑戰及其因應之道,最後根據研究發現對有志於人權教育的國中教師、學校和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
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採取個案研究,主要透過訪談和觀察瞭解個案教師的人權實踐策略與省思,所蒐集的資料包括課堂觀察、教師與學生訪談、學生回饋問卷和相關教學文件等。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研究發現如下:
一、背景理念與教學脈絡影響教師的人權教學實踐。
二、民主、自由與安全的學習氛圍是落實人權教育的要素。
三、討論與辯論活動有助於探析人權議題。
四、增加對人權價值與情意面向的關注。
五、學生表露真實想法有賴師生間真誠關係的建立。
The goal of this study is to inquire the pedagogical practice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 implementing humn rights to social studies. One of the purposes is to analyse the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human rights and the methods applied for teaching humn rights. The other purpose is to analyse the challenges of and coping strategies in implementing human rights to social studies.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indings of this study, suggestions are priovided for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administrators, and researchers who want to advoc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human rights education.
For achieving the research goal, the researcher adopted the case study approach, through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to understand the teacher’s pedagogical practices and reflections in human rights education. Datas collected include classroom observation, interviews wi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student questionnaire, and other related documents.
Research findings of this study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A. Teacher’s training background, personal conceptions, and pedagogical context effect teacher’s human rights pedagogical practice.
B. The democratic, liberal and safe atmosphere is the primary elemen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human rights education.
C. Classroom discussions and debates are helpful in exploring the issues of human rights.
D. There is a need to strengthen the valuing and affective aspect of human rights education.
E. Sincer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helps students to reveal their real thoughts.
中文部分:
王先恆、施青林、孔德元、榮長海(譯)(1991)。A. J. M. Milne著。人權哲學(Human rights and human diversity)。北京市:東方。
王淑英、蔡明殿(譯)(2002)。R. P. Claude著。全民人民教育(Popular education for human rights)。臺北市:巨流。
王瓊慧(2008)。人權教育活動課程教學對國中學生人權態度之影響──以臺北縣一所國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方志華(2004)。關懷倫理學與教育。臺北市:洪葉。
立院通過國際人權公約,具國內法律效力(2009)。2009年10月26日取自http://udn.com/NEWS/NATIONAL/BREAKINGNEWS1/4821333.shtml
沈六(1997)。角色扮演教學法。載於黃政傑(主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頁192-142)。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M. Q. 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臺北縣:桂冠。
吳建華、謝發昱、黃俊峰、陳銘凱(2004)。個案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頁199-236)。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靖國(2000)。教育理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李佩芬(2009)。從火花到種花,寧靜蛻變。親子天下,27,60-69。
李坤崇(2006)。教學評量。臺北市:心理。
李柏光、林猛(譯)(1999)。R. A. Dahl著。論民主(On democracy)。臺北市:聯經。
李偉成(2004)。角色扮演教學法。載於霍秉坤(主編),教學方法與設計(頁115-131)。香港:商務。
李鴻禧(1985)。憲法與人權。臺北市:元照。
余柏泉、蕭阿勤(譯)(1998)。G. Pike、D. Selby著。人權教育活動手冊(Human rights activity file)。臺北市:遠流。
余慧明(2004)。專題設計。載於霍秉坤(主編),教學方法與設計(頁152-166)。香港:商務。
但昭偉(無日期)。什麼是「權利」?2008年11月20日,取自http://hre.pro.edu.tw/2-2.php
但昭偉(1999)。阻礙個人權利受到保障的四個因素──以國民學校為例。教育研究,65,14-24.
周文欽(2005)。研究方法──實徵性研究取向。臺北市:心理。
林立君(2002)。認識陸海空軍刑法。憲兵學術,54,48-62。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教育研究方法(頁239-262)。臺北市:心理。
林佳範(2004)。如何學自由?從法律社會化理論看我國的人權教育的問題與發展。2009年2月17日,取自http://cve.ntnu.edu.tw/blog/?PID=11&Sn=22
林佳範(2009)。台灣人權教育政策的發展與問題—─從校園「解嚴」說起。2009年2月17日,取自http://cve.ntnu.edu.tw/blog/?PID=11&Sn=22
姚大志(譯)(2002)。J. Rawls著。作為公平的正義 : 正義新論(Justice as fairness : A restatement)。臺北縣:左岸。
洪子雲(無日期)。誰為人權定界限?對人權思潮的歷史回顧與反思。2008年11月14日,取自http://www.truth-light.org.hk/article_v1/jsp/a0000427.jsp
洪如玉(2006)。人權教育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五南。
侯佳真(2006)。高雄市國小教師人權教育知能與班級人權環境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紀舜傑(2003)。從比較觀點看台灣與美國之人權教育。教育研究月刊,110, 126-134。
段德智、尹大貽、金常政(譯)(2000)。P. A. Angeles著。哲學辭典(The Harper Collins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臺北市:貓頭鷹。
柴松林(2001)。人權基礎、人權系譜與人權發展。訓育研究,40(1),21-28。
唐秋霜(2002)。九年一貫課程人權教育能力指標核心內涵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徐敏誠(2005)。國中學生人權知識與人權態度之調查研究──以桃園縣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翁福元(2003)。和平教育──概念、發展趨勢與課程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14,20-31。
國立編譯館(2000)。教育大辭書(第一到十冊)。臺北市:文景。
陳玉佩(2000)。國民中學人權教育課程內涵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向明(2003)。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學。
陳志龍(2004)。極權正當化理論與戒嚴歷史之探討。載於國史館(主編),人權理論與歷史論文集(頁69-92)。臺北縣:國史館。
陳俊宏(1998)。永續發展與民主──審議式民主理論初探。東吳政治學報,9,85-122。
陳俊宏(2000)。人權與民主(1)──共生或互斥?2009年3月8日,取自http://www.scu.edu.tw/politics/member/a-hon/humanrights%20and%20Democracy.htm
張民杰(2001)。案例教學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張佛泉(1979)。無法出讓的權利。臺北市:大林。
張茂伯(譯)(1983)。D. Lloyd著。法律的理念(The idea of law)。臺北市:聯經。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鐵志(2008)。世界人權宣言六十週年,我們的人權進步多少?2009年2月17日,取自http://e-info.org.tw/node/39563
黃旭田(2008)。學習思辯的智慧──民主基礎系列叢書說明。載於教育部人權教育課程與教學輔導諮詢小組(主編),人權教育課程與教學年度研討會會議手冊(頁11-16)。臺北市:教育部。
黃佩貞(2005)。人權教育融入九年一貫課程之研究──以國中社會學習領域為範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翊筠(2006)。臺南市國小教師人權態度與管教行為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莊明貞(2008)。九年一貫課程重大議題研修變革之探析。教育研究月刊,175,75-82。
許育典(2005)。人權與法治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當代教育研究,13(3),29-58。
許慶雄(2000)。憲法入門。臺北市:元照。
教育部(2003)。九年一貫課程性別教育議題。2008年11月30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discuss/discuss4.php
教育部(2008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97年課程綱要(重大議題──人權教育)。2008年11月18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index_new.php
教育部(2008b)。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97年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2008年11月18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index_new.php
郭家琪(譯)(2007)。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著。挑戰未來公民──正義(Foundations of democracy: Authority, privacy, responsibility, and justice)。臺北市: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法治教育向下紮根中心。
曹愛鳳(2006)。國小高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人權教育內容之分析。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葉佳琪(2008)。國民中學人權教育融入社會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曾佳慧、徐曉菁(2004)。世界各國推動學校人權教育之比較研究。2008年12月17日,取自http://tw.search.yahoo.com/search?ei=UTF-8&p
游美惠(2004)。教師作為轉化型人權教育工作者的人種誌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彭堅汶(2008)。民主社會的人權理念與經驗。臺北市 : 五南。
湯梅英(2001)。九年一貫課程人權教育課程與教學設計。載於洪久賢、湯梅英(主編),兩性與人權教育(頁180-204)。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湯梅英(2004)。從生活學人權──人權融入式教學活動設計。臺北市:幼獅。
馮朝霖(2004)。人權教育作為一種人權的辯證思考──兼論台灣學校人權教育困境。載於國史館(主編),人權理論與歷史論文集(頁372-408)。臺北市:國史館。
楊深坑(1997)。溝通理性、生命情懷與教育過程──哈伯瑪斯的溝通理性與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趙一凡、蒲隆、任曉晉(譯)(1989)。D. Bell著。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臺北市:久大、桂冠。
趙晞華(2004)。陸海空軍刑法立法體例及規範目的之研究。刑事法雜誌,48(6),1-20。
廖元豪(2008)。什麼是「實質平等」?以原住民入學加分措施為例。2009年10月15日,取自http://hre.pro.edu.tw/zh.php?m=16&c=573&highlight=%E5%BB%96%E5%85%83%E8%B1%AA
廖飛筆(1998)。國中在職教師與未來教師人權教育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臺灣非政府組織國際交流協會(無日期)。聯合國人權教育十年(1995~2004):人權教育和人權條約。2009年3月8日,取自http://www.nafia.org.tw/htm/indexc.htm
劉子瑜(2005)。人權教育融入社會學習領域教學活動設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文彬(2005)。西洋人權史。臺北市:五南。
劉阿榮(2001)。近代人權觀念的發展與新興人權概述。台灣教育,611,8-16。
歐用生(2003)。教科書之旅。臺北市: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蔡百銓(2007)。邁向人權國家:人權學18講。臺北市:前衛。
諸承明(1991)。縱橫辯論──奧瑞岡式辯論剖析。臺北市:桂冠。
潘慧玲、王淑芬、李明穎(2006)。台灣教育政策中性別論述之形構。2009年3月13日,取自http://web.ed.ntnu.edu.tw/~panhu/shape%20of%20gender%20edu%20theory.pdf
蔣興儀、簡瑞容(譯)(2002)。B. A. Reardon著。人權教育──權利與責任的學習(Educating for human dignity: Learning about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臺北市:高等教育。
蕭揚基(2004)。形塑現代公民──高中學生公民意識發展與培育之研究。臺北縣:韋伯。
顧肅(2006)。自由主義基本理念。臺北縣:左岸。
英文部分:
Benn, S. I. (1978). Human rights—for whom and for what? In C. Arnold et al. (1978), Human rights: Ideas and ideologies (pp. 59-73). London: Edward Arnold.
Davidson, S. (1993). Human rights. PA, Bristol: Open University Press.
Declaration of the Rights of Man and of the Citizen (1789).
Donnelly, J. (2003). Universal human right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2nd ed). New York,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Doyle, W. (1992). Curriculum and pedagogy. In P. W. Jackso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pp. 486-516). New York: Macmillan.
Duff, L., & Aldenhead, G. (1992). Curriculum change, student evaluation, and teacher practical knowledge. Science Education, 76(5), 493-506.
Dworkin, R. (1986). Law's empire. Oxford: Hart Publishing.
Dye, P. (1991). Active learning for human rights in intermediate and high schools. In H, Starkey (Ed.), The challenge of human rights education (105-119). London: Cassell.
Elbaz, F. (1981). The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Report of a case study. Curriculum Inquiry, 11(1), 43-71.
Fagan, A. (n.d.). Human Rights. Retrieved November 7, 2008, from http://www.iep.utm.edu/h/hum-rts.htm#SH3a
Finnis, J. (1980). Natural law and natural right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Freeden, M. (1991). Rights. England,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Hart, H. L. A. (1994). The concept of law.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Ife, J. (2001). Human rights and social work: Towards rights-based practice.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ones, B. F., Rasmussen, C. M., & Moffitt, M. C. (1997). Real-life problem solving: A collaborative approach to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Molnar, A. (1986). 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Human rights as an education problem. Education leadership, 42(8), 71-72.
Reynolds, A. (1992). What is competent beginning teaching?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2(1), 1-35.
Sumner, L. W. (1987). The moral foundation of rights. New York: Clarendon Press.
Tarrow, N. B. (1991).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human rights education: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In H. Starkey (Ed.), Socialisation of school children and their education for democratic values and human rights. Netherlands, Amsterdam: Swets & Zeitlinger.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1948).
Tibbitts, F. (1994). Human rights education in schools in the post-communist context.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29(4), 363-376.
United Nations (2006). Plan of action: World programme for human rights education, 2005-2007. Retrieved November 20, 2008, from 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4/001478/147853e.pdf
van Steenbergen, B. (1994). The condition of citizenship. London: Stage.
Wassermann, S. (1994). Introducation to case method teaching: A guide to the galaxy. New York: Collins World.
Wasserstrom, R. (1970). Rights, human rights, and racial discrimination. In A. I. Meldon (Ed.), Human rights. California: Wadswor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