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廖婷
Liao, Ting
論文名稱: 《聊齋誌異》與「圖詠本」視覺書寫
指導教授: 李志宏
Li, Chi-Hung
康韻梅
Kang, Yun-M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7
中文關鍵詞: 《聊齋誌異》「圖詠本」視覺文化性別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19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3下載:2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聊齋》在「誌異」的命題下,皆有處於正常世界中的「人」「見異」的核心情節,視覺感官開啟了對事物的認知。在「見」「觀」「圍觀」等不同的經驗中,展現不同的含義和「畫面感」之描繪,也通過觀看人群的身份與題材,回應道德。而「媒介」的使用,於幫助建立窺視、建構替身並投射期待等,形塑「不在場」的觀看效力。
    作為《聊齋》最具影響力的插圖,同時兼具視覺吸引力的動機,「圖詠本」在完全畫出篇目的基礎上,強化或豐富了「觀看」。在「凝視」中展現出豐富的意涵,於「窺視」的表現與題材聯動,也將「圍觀」現象保留下來,代入大眾的眼光。圖像在對文本的選擇與保留中,蘊含了不同的視覺性。
    本論文正文為三章,首先梳理《聊齋》中觀看的視覺經驗,視覺中「畫面感」的聯繫以及對觀者道德性的反思,看到「眼睛」之感官的認知;其次通過對「媒介」的使用,於窺視、替身等種種視覺「不在場」中,探討其觀看效力的建立;最後通過「圖詠本」之插圖對本文的「可視化」,探討對「觀看」的表現、敘事方式與意義。

    摘要 i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 1 第二節、前人研究回顧與成果 5 一、《聊齋誌異》與「常異」 5 二、《聊齋誌異》與視覺文化 7 三、《聊齋誌異》與插圖 8 第三節、研究方法與步驟 10 一、研究方法 10 二、研究步驟 11 第二章:觀看的方式 13 第一節、好奇之眼:從「見」到「圍觀」 13 一、「見」與「觀」 14 二、圍觀的自覺 18 第二節、「畫面感」與視點 22 一、風景與幻境 22 二、「注目」中的「如畫」 25 第三節、觀看的反思與感官想像 27 一、觀看者的道德 27 二、眼睛的想像與認知 31 第四節、結語 35 第三章:視覺的在場性 37 第一節、窺視的在場 37 一、窺鬼 37 二、窺女 40 第二節、「現身」的方式 43 一、媒介作為替身 43 二、「不在場」的男性 47 第三節、媒介的真幻 50 一、夢∕幻 50 二、圖像 53 第四節、結語 57 第四章:「圖詠本」的視覺性 59 第一節、「圖詠本」的出版背景 59 一、清代《聊齋》插圖的版本 59 二、圖像的獨立:「石印本」的緣起與體例 61 第二節、觀看的建立:從文到圖 64 一、旁觀者 64 二、圍觀者 65 三、窺視者 67 第三節、觀看的敘事 70 珨﹜ 凝視 70 二、窺視 73 三、圍觀 75 第四節、視覺性的意義 78 一、觀看的代入 78 二、對「異」的表現 80 第五節、結語 83 第五章:結論 85 參考書目 89 附表 表1、圍觀 97 表2、注目 109 表3、窺異 113 表4、窺女 115 附圖 125

    傳統文獻(依著者時代排列)
    〔漢〕許慎著,段玉裁註:《段注說文解字》臺北:廣文書局,1969年。
    〔南朝宋〕宗炳、王微著:《畫山水序 敘畫》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5年。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清〕蒲松齡著,張友鶴輯校:《聊齋誌異會校會注會評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
    〔清〕蒲松齡著,呂湛恩註:《詳註聊齋誌異圖詠》上海:同文書局,1886年。

    近人論著(依著者姓氏筆畫排列)
    一、專書
    大衛·洛吉(David Lodge)著,李維拉譯:《小說的五十堂課》臺北:木馬文化,2006年。
    文以誠(Richard Vinograd)著,郭偉其譯:《自我的界限:1600-1900年的中國肖像畫》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
    毛文芳:《卷中小立的百年:明清女性畫像文本探論》臺北:學生書局,2013年。
    毛文芳:《物、性別、觀看——明末清初文化書寫新探》臺北:學生書局,2001年。
    毛文芳:《晚明閑賞美學》臺北:學生書局,2000年。
    尼古拉斯·米爾佐夫(Nichoals Mirzoeff)著,倪偉譯:《視覺文化導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尼古拉斯·莫則夫著,林薇譯:《給眼球世代的觀看指南》臺北:行人文化出版社,2016年。
    皮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著,石武耕,李沅洳,陳羚芝譯:《藝術的法則,文學場域的生成與結構》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16年。
    托多洛夫(Tzvetan Todorov)著,方芳譯:《奇幻文學導論》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5年。
    朱一玄:《聊齋誌異資料彙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
    艾梅蘭(Maram Epstein)著,羅琳譯:《競爭的話語:明清小說中的正統性、本真性及所生成之意義》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吳九成:《聊齋美學》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呂立亭(Tina Lu)著,白華山譯:《人物、角色與心靈 : 〈牡丹亭〉與〈桃花扇〉中的身份認同》南京 : 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年。
    巫鴻(Wu Hung)著,文丹譯:《重屏:中國繪畫中的媒材與再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孟久麗(Julia K. Murray)著,何前譯:《中國敘事性繪畫與儒家意識形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年。
    彼得.柏克(Peter Burke)著,楊豫譯:《圖像證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邱士華、林麗江、賴毓芝編:《偽好物——16至18世紀蘇州片及其影響》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8年。
    姜亞沙編:《西諦藏珍本小說插圖》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2002年。
    柯律格(Clunas Craig)著,黃曉娟譯:《明代的圖像與視覺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約翰.伯格(John Berger)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臺北:麥田出版,2005年。
    貢布裡西(Gombrich)著,林夕、李本正、范景中譯:《藝術與錯覺——圖畫再現的心理學研究》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1987年。
    高幸勇:《形名學與敍事理論 : 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臺北:聯經出版,1987年。
    高幸勇:《修辭學與文學閱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張少康:《中國古代文學創作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陳永國編:《視覺文化研究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陳永國編:《視覺文化研究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陳葆真:《洛神賦圖與中國古代故事畫》台北:石頭出版社,2011年。
    童文娥主編:《繪苑璚瑤—清院本清明上河圖》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0年。
    黃麗卿:《聊齋誌異的女性書寫》臺北:學生書局,2014年。
    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著,張總等譯,黨晟校:《萬物:中國藝術中的模塊化和規模化生產》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
    劉烈茂:《靈狐妙鬼話聊齋》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7年。
    德勒茲(Gilles Deleuze)著 ; 陳蕉譯:《法蘭西斯.培根 : 感官感覺的邏輯》臺北,桂冠圖書,2009年。
    羅敬之:《蒲松齡年譜》臺北:國立編譯館,2000年。
    羅鵬(Carlos Rojas)著,趙瑞安譯:《裸觀:關於中國現代性的反思》臺北:麥田出版,2015年。
    Zeitlin, Judith. The Phantom Heroin:Ghost and Gender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Honolulu, H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7.
    Trois contes etranges : le fou de livres.Paris :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2009.
    Kleutghen, Kristina. Imperial Illusions: Crossing Pictorial Boundaries in the Qing Palaces. Washington, D.C: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14.

    二、期刊論文
    王一雯:〈真幻流轉:《聊齋誌異》的壁間世界及佛道之思〉,《蒲松齡研究》2017年2期,頁95-106。
    王正華:〈女人、物品與感官慾望:陳洪綬晚期人物畫中江南文化的呈現〉,《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0期,2002年12月,頁1-57。
    王正華:〈藝術史與文化史的交界:關於視覺文化研究〉,《中國近代史研究通訊》第32期,2001年9月,頁76-89。
    王立:〈圖畫崇拜與畫中人母題的佛經淵源及仙話意蘊〉,《南開學報》2008年第3期,2008年5月,頁72-79。
    石守謙:〈「幹惟畫肉不畫骨」別解——兼論「感神通靈」觀在中國畫史上的沒落〉,收入《風格與世變——中國繪畫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1996年,頁55-85。
    任增強:〈美國漢學家蔡九迪《聊齋誌異》研究譯文〉,《蒲松齡研究》2016年2期,2016年6月,頁81-91。
    任增強:〈美國漢學家蔡九迪眼中的「癖」文化與《聊齋·石清虛》〉,《蒲松齡研究》2016年3期,2016年9月,頁182-192。
    任增強:〈以「異」為聚焦的《聊齋誌異》闡釋史:美國漢學家蔡九迪《聊齋誌異》研究譯文〉,《蒲松齡研究》2017年3期,2017年9月,頁54-72。
    任增強:〈「夢與虛構」:美國漢學家蔡九迪《聊齋誌異》研究譯文〉,《蒲松齡研究》2018年2期,2018年6月,頁87-99。
    任增強:〈《畫壁》與蒲松齡對界限的操控:美國漢學家蔡九迪《聊齋誌異》研究·結語篇〉,《蒲松齡研究》2018年4期,2018年12月,頁70-83。
    吳瓊:〈視覺性與視覺文化——視覺文化研究譜系〉,《文藝研究》2006年第1期,2006年1月,頁84-96。
    呂長生:〈《聊齋圖說》考〉,《中國歷史博物館》1996年第2期(1996年12月),頁94-107。
    李惠儀:〈清代文學(一六四四——一七二三)〉收入孫康宜等著《劍橋中國文學史》(下卷)臺北:聯經出版,2017年,頁237-241。
    李惠儀:〈說真——〈牡丹亭〉與明末清初文化〉收入華瑋主編《昆曲·春三二月天:面對世界的昆曲與〈牡丹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頁448-465。
    李豐楙:〈魏晉神女傳說與道教神女降真傳說〉收入《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96年,頁148-150。
    汪悅進:〈夢的邊界與消解的身體:作為鏡殿的佛教石窟寺〉收入(英)德波拉·切利編,楊冰瑩等譯《藝術、歷史、視覺、文化》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10年1月,頁24-56。
    沈俊平:〈晚清同文書局的興衰起落與經營方略〉,《漢學研究》第33卷第1期(2015年3月),頁261-294。
    倪豪士(Nienhauser, William H.) 著,謝見智譯:〈唐人載籍中之女性性事及性別雙重標準初探〉,《傳記與小說 : 唐代文學比較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頁44-66。
    孫大海:〈《聊齋誌異》的圖像傳播——以《詳註聊齋誌異圖詠》的刊行及其插圖演變為中心〉,《蒲松齡研究》2018年第2期(2018年6月),頁41-53。
    馬克夢(R. Keith McMahon)著,許暉林譯:〈第二講:奇女子的男伴與女性氣質的本體論〉,《清華中文學報》第1期,2007年9月,頁315-326
    馬孟晶:〈耳目之玩——從《西廂記》版畫插圖論晚明出版文化對視覺性之關注〉,《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13期,2002年9月,頁201-279。
    高桂惠:〈《聊齋誌異》禮物書寫探析——細讀〈鳳仙〉與〈醜狐〉〉,《文化越界》第7期,2012年3月,頁1-20。
    高桂惠:〈「物趣」與「物論」:《聊齋誌異》物質書寫之美典初探〉,《淡江大學中文學報》第25期,2011年12月,頁69-94。
    高桂惠:〈編織與勸懲:《聊齋誌異》中〈績女〉與〈翩翩〉的女性勸懲〉「2012女性文學與文化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
    康韻梅:〈《聊齋誌異》的抒情性〉收入康世昌編《第五屆中國小說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15年,頁497-532。
    康韻梅:〈遊∕神仙窟∕文章窟——〈遊仙窟〉敘事文體探析〉收入臺大中文系編《林文月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大中文系,2014年,頁397-430。
    張靜二:〈「畫中人」故事系列中的「畫」與「情」——從美人畫說起〉,《明清戲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全二)冊,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8年,下冊,頁485-512。
    許暉林:〈河工、光線與視覺有限性:論《老殘遊記》的景物描寫〉,《政大中文學報》第26期,2016年12月,頁75-106。
    許暉林:〈鏡與前知:試論中國敘事文類中現代視覺經驗的起源〉,《臺大中文學報》第48期,2015年3月,頁121-160。
    郭劼:〈文本與觀看:近年來英語漢學界對視覺與文本關係之研究〉,《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14期,2009年12月,頁35-67。
    閆月英:〈《聊齋誌異·嫦娥》對嫦娥形象的重寫〉,《蒲松齡研究》2005年第2期,2005年6月,頁19-25。
    陳建華:〈慾的凝視:《金瓶梅詞話》的敘述方法、視覺與性別〉收入王璦玲、胡曉真主編:《經典轉化與明清敘事文學》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9年,頁97-118。
    陳建華:〈凝視與窺視:李漁〈夏宜樓〉與明清視覺文化〉,《政大中文學報》第9期,2008年6月,頁25-54。
    陳春妙:〈《聊齋誌異》因夢入/出冥之敘事策略〉,《輔大中研所學刊》第23期,2010年4月,頁223-238
    陳然興:〈論志怪小說中畫像變異故事的情節模式及審美內涵〉,《蒲松齡研究》2015年第1期,2015年3月,頁139-150。
    陳曉屏:〈凝視中的主體坍塌——論《聊齋誌異》對女性身體的視覺再現〉,《安徽文學》第5期,2010年5月,頁129-130。
    楊玉成:〈世界像一張畫:唐五代「如畫」的觀念系譜與世界圖景〉,《東華漢學》第3期,2005年5月,頁113-219。
    廖新田:〈觀看的層次——視覺文化、視覺社會學與視覺方法批判〉,《藝術學報》第38期,2008年10月,頁215-236。
    潘建國:〈西洋照相石印術與中國古典小說圖像本近代復興〉,《學術研究》2013年第6期(2013年6月),頁127-133。
    賴芳伶:〈擬真敘事,入夢抒情——細讀《聊齋誌異》〈寒月芙蕖〉與〈翩翩〉〉,《師大學報》第55卷1期,2010年3月,頁155-174。
    Ebrey, Patricia(伊佩霞). Seeing the World Through Xianaing ouji (1671): Visuality, Performance, and Narratives of Modernity.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vol. 12, 2 (Fall 2000):1-43.
    Laura, Mulvy.“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 in Leo Braudy and Marshall Cohen eds.,Film Theory and Criticism: Introductory Readings,New York: Oxford UP,(1999):833-844.
    Zeitlin, Judith. Ghost and Female Portraits in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 Century Literature,Body and Face in Chinese Visual Culture,Harvar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5):229-256.

    三、學位論文
    呂書林:《活物:李漁《閒情偶寄》的動態美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6年。
    李春玲:《美國漢學界《聊齋誌異》研究述論》武漢:武漢大學國學與漢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2017年。
    張韶尹:《中國古代畫中女故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郭玉雯:《聊齋誌異中的他界故事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2年。
    郭琳琳:《中古「觀看類」常用詞雙音組合研究》花蓮: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5年。
    陳岱華:《出於幻域頓入人間:《 聊齋誌異》空間的書寫與內在意蘊》臺北:臺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學位論文,2013年。
    陳昌遠:《蒲松齡《聊齋誌異》精怪變化故事研究——一個「常與非常」的結構性思考》臺中:私立東海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6年。
    陳春妙:《《聊齋誌異》他界書寫之承衍研究——以《太平廣記》、《夷堅志》、《剪燈三話》為主》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陳慶紀:《幻術母題與明清通俗小說》大連:遼寧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楊惠婷:《《聊齋誌異》夢故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碩士,2013年,頁200-205
    葉素蓉:《唐人筆記小說中所記幻術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3年 頁157-164
    劉苑如:《六朝志怪的文類研究:導異為常的想像歷程》臺北:臺灣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6年。
    劉惠華:《聊齋志異女性人物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劉藝:《鏡與中國傳統文化》成都:四川大學中國古代文獻學博士學位論文,2002年。
    Wai-Yee, li(李惠儀):Enchantment and Disenchantment: Love and Illusion in Chinese Literatur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Zeitlin, Judith. History of the Strange:Pu Songling and the Chinese Classical Tal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