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孫翼華 Sun Yi-Hua |
---|---|
論文名稱: |
幽微裡的象徵:當代水墨創作意象中的陰柔氣質與指涉意涵 Symbolism Expressed in Subtlety :Femininity and its Referential Signification in the Images of Contemporary Creative Ink Painting |
指導教授: |
江明賢
Chiang, Ming-Shyan 李振明 Lee, Cheng-Ming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6 |
中文關鍵詞: | 陰柔氣質 、當代水墨 、指涉意涵 、象徵 、幽微 |
英文關鍵詞: | Femininity, Contemporary Ink Painting, Referential Signification, Symbol, Subtlet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8 下載:5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藝術,是最隱微的時代見證者,不論是以順應的方式與時代合流,或是以反省的態度與時代抗衡,它都無法脫離與時代的依存關係。台灣自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繪畫創作,漸次發展出揉合日本文化及東方哲學的「陰性美學」,可說是非常具有台灣區域性文化的特色之一。本文藉由一種新的閱覽角度,直接面對而不刻意強調或迴避女性的身份,以當代水墨創作中的陰柔氣質為主要觀照對象,藉以梳耙出「陰柔審美」之系統性論述及個人的主題性創作。
本文分為七大部分:第一章緒論,內容包含創作動機與目的、研究內容與範圍、研究方法與限制及名詞釋義。主要是從全球化的框架下,藝術風格、觀念出現「文化雜化」( Cultural hybridity )的現象來介入文化傳統性的議題,在其演繹的過程中,「陰柔審美」的創作感知再現於當今文化脈絡下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環圍於當代藝術的多元視角的場域中,藝術價值試圖放入後現代主義方法學的解構論、符號學及中西方美學……企圖撥正長期以陰柔氣質為次,陽剛氣質為優之兩者包裹在一起的意識型態;同時透過不同視角下的指涉意涵,試圖讓陰柔氣質於水墨創作此一領域,呈現出更為豐富的審美架構。第二章則透過中西方的文獻分析,其中涵括了西方的陰性書寫及東方的陰柔美學,並以古典水墨藝術中的陰柔原型及作品來進行梳理與解析。第三章的研究是透過陰柔氣質的內涵價值及多元文化下的性別思維,消解傳統的二元論的制式模組,並以陰柔審美所建構的當代水墨創作作品來進行驗證。第四章則介入當代藝術的相關論述,以當代水墨創作中的外顯語符與指涉意涵為研究標的,透過當代水墨畫中的個人語符及在越界中再造新水墨的創探意圖來進行文本的佐例梳理。第五章及第六章則是藉由上述理論課題交付創作實踐的具體呈現,透過內涵理念的鋪陳及圖像形式的嘗試與創發,所提出「懸浮•隱入」的系列創作,再以客觀的自省角度進行作品的分析與檢討。
最後的結論部份,醒出在台灣藝術生態百花齊放的今天,若觀看的視角仍是:水墨與傳統畫上等號,當代與西方水乳交融,水墨藝術是否將永遠歪斜於當代的邊緣。個人相信:只有當陰柔氣質與當代水墨不囿於傳統的定義之際,水墨藝術方有可能自在地與當代對話;陰柔發微的美學氣質,也才能作為繪畫創作中極為重要的價值表徵。
Art is the foremost hidden witness of its age. Either it follows and panders to the trends of its time, or it entertains a reflexive attitude and struggles with it. Art can never disengage itself with its own time, whatever form the relation of the two takes. Since the end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Taiwanese painting has gradually cultivated an “Aesthetics of Femininity” that blends the Japanese culture and Oriental philosophy. It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aiwanese culture. This study will propose a new angle of reading, confronting the female subjectivity face to face without undue emphasis or altogether evasion. This study will examine the femininity within the contemporary ink painting, propose a systematic discourse of “feminine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nd shape a corresponding series of thematic creation.
This study will be divided into seven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will be the general introduction, describing the motivation and purpose of the creation, the subject and range of the research, the methodology of research and its limitation, and some explanation of technical terms. Primarily,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phenomenon of cultural hybridity within artistic styles and conceptions under the frame of globalization. Through this examination, this study engages the issues of cultural tradition, and taps into the possibility of resurrecting the creative awareness of “feminine aesthetic appreciation” within the contemporary cultural context. From another perspective, within the diversified fields that surround the contemporary art, the artistic value is attempting to absorb postmodern methodologies such as deconstructionism and semiotics, as well as 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s. Through the delineation of this theoretic influence, the study attempt to point out the ideology that places the masculinity over femininity. At the same time,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signification under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o endow feminine creative ink painting with a richer aesthetic structure.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literatures.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includes the feminine writing of the western culture and the feminine aesthetics of the Eastern culture. This chapter also delineates the feminine prototypes and works of classical ink paintings. The third chapter utilizes the innate values of the femininity and gender thinking of the cultural diversity to deconstruct the traditional dualistic thinking; it also tests this deconstruction in contemporary creative ink paintings which are based on feminine aesthetic appreciation. Chapter four focuses on relevant discourses on contemporary art, taking the external signifier and referential signified of contemporary creative ink paintings as objects of investigation. It also examines the personal signifiers and the creative intentions in border-crossing attempts to create new ink paintings. In fifth and sixth chapters, the study moves on from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to practical performance to create corresponding works. Through the elaboration of concepts and trial and invention of image forms, the study culminates in the Hidden Entry Series of ink paintings. The study ends with an objective analysis and self-criticism of the resultant works.
In conclusion, the study wants to point out a problematic viewpoint. In the diversified artistic environment of Taiwan, if our viewpoint still rests on erroneous equalities, such as “ink painting equals to the traditional” or “western-styled equals to contemporary,” it is possible for the art of ink painting to be banished forever to the border of the contemporary. It is the author’s belief that, for the art of ink painting to have free exchange with the contemporary, the concepts of femininity and contemporary ink painting must not be confined to the traditional definitions. It is only on this condition that the hidden feminine aesthetics can serves as crucial evaluation for creative works of painting.
(中文部份)
Griselda Pollock,陳香君譯,《視線與差異-陰柔氣質、女性主義與藝術歷史》,台北市:遠流,2000年。
Helene Cixous,黃曉紅譯,〈美杜莎的笑聲〉,引自《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廿世紀本土反思》,台北市:女書,1999年。
Jo Anna Isaak,陳淑珍譯,吳介禎審訂,《女性笑聲的革命性力量》,台北市:遠流,2000年。
John Berger(約翰‧伯格),劉惠媛譯,《影像的閱讀》,台北市:遠流,2002年。
John Berger(約翰‧伯格),戴行鉞譯,《藝術觀賞之道》,臺北市:臺灣商務,1993年。
Judy Chicago,陳宓娟譯,《穿越花朵-一個女性藝術家的奮鬥》,台北市:遠流,1997年。
Miranda Bruce-Mitford&Philip Wilkinson,李時芬、林淑媚譯,《符號與象徵:圖解世界的秘密》,臺北市:時報文化,2009年。
Muray Stein,朱侃如譯,《榮格心靈地圖》,台北:立緒,1999年。
Rosemarie Tong,刁筱華譯,《女性主義思潮》,台北:時報,1998年。
Victor Hell,翁德明譯,《文化理念》,台北市:遠流,1990年。
于民、孫通海,《中國古典美學舉要》,合肥:安徽教育,2000年。
于治中,〈正文、性別、意識形態〉,引自《中外文學》第18卷第1期,1989年。
仇小屏,《論「由久而暫」時間結構的現象與美感-以新詩為考察對象》,引自《成功大學中文學報》第11期,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2003年。
巴壺天編,《唐宋詩詞選-詞選之部》,臺北市:東大,民國83年。
王秀雄,〈傳承與開創:戰後膠彩畫教育之父-詹前裕教授的膠彩畫創作評釋〉,引自《大地之光-詹前裕膠彩畫集》,台北市:創價藝文中心,2005年。
王定理 王書杰,《中央美院中國畫傳統色彩教學》,吉林美術,2005年。
王國維,吳澤、劉寅生、袁英光編《王國維全集》,台北市:華世,1985年。
王逢振,《女性主義》,台北市:揚智文化,1997年。
王雄飛 俞旅葵,《礦物色使用手冊-繪畫用礦物顏料的研究與表現》,人民美術,2005年。
王興華,《中國美學論稿》,天津:開南大學出版社,1993年。
卡西爾,《人論》,上海:譯文,1985年。
史作檉,〈探討藝術本質的一些必要線索〉,引自《鵝湖月刊》第17卷第10期。
皮道堅,〈全球化與都市化背景下的中國現代水墨藝術〉,引自《兩岸當代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民國93年。
石瑞仁,〈山川情貌的營構,心理徵狀的披露—談吳繼濤的畫〉,引自《無盡的荒巖—吳繼濤水墨畫集》,台中:靜宜大學藝術中心,2003年。
石濤,《石濤畫語錄》,西泠印社出版社。
伍麗華,《萬山口述文本之詮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民88年。
安東尼‧吉斯登(Anthony Giddon),《現代性與自我的身分:現代晚期的自我與社會》(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史丹佛大學出版社,1991年。
朱立元,《當代西方文藝理論》,上海:東華師範大學,2005年
朱崇儀,〈性別與書寫的關連-談陰性書寫〉,引自《文史學報》第30期,台中:中興大學,2000年。
江足滿,〈女性心靈再現:『陰性書寫』與『陰性圖象』〉,《心靈再現-台灣女性當代藝術展》, 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 2001年。
老子,《老子》上篇,臺北:成都書局,民84年。
艾倫•南格(Ellen J. Langer),謝伯讓、高薏涵譯,《用心法則》,臺北:木馬文化,2007年。
西蒙•波娃,歐陽子、楊翠屏等譯,《第二性》,志文,1992年。
何懷碩,《大師的心靈》,臺北縣:立緒文化,民國87年。
何懷碩,《給未來的藝術家》,臺北縣:立緒文化,2003年。
余秋雨,《藝術創造工程》,臺北市:允晨文化,民79年。
吳超然,《台灣當代美術大系(媒材篇)-水墨與書法》,臺北市:藝術家,2003年。
吳麗娟等,《複數元的視野:台灣當代美術1988-1999》,高雄市:山藝術文教,1999年。
李可染,《李可染畫論》,台北市:丹青圖書,民國77年。
李美蓉,〈後現代思考(二)思考媒材〉,引自《美育》第122期,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2001年。
李振明,〈後文人彩墨的浮漾〉,引自《黃昱斌-精淫搗》中序文,台北:黃昱斌畫集,2008年。
李振明,〈浮漾的後文人彩墨現象體察芻見〉,引自《李振明作品集》,臺中市:臺中市文化局,民97年。
李振明,〈變與不變之間-台灣彩墨發展的變因探討〉,引自台灣師大主辦《水墨新紀元-2002年水墨畫理論與創作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2年。
李振明,《李振明作品集Ⅲ》,台中:李振明,2006年。
沈謙編著,《修辭學》,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1996年。
汪中注譯,《新譯宋詞三百首》,臺北市:三民,民國76年。
周何總主編,《國語活用辭典》,台北市:五南圖書,2005年。
周莊,張耿光譯注《莊子》,台北市:黎光文化事業,1996年。
季桂保,《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臺北市:生智,2002年。
拉德米拉‧莫阿卡寧,江亦麗 羅照輝譯《榮格心理學與西藏佛教》,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1年。
林尹高明編,《中文大辭典》,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民國82年。
林功‧箱崎睦昌,廖瑞芬譯《膠彩畫材料與技法》,臺北市:藝術家,2002年。
林宏璋,《後當代藝術徵候:書寫於在地之上》,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2005年。
林國芳,《世紀末的氣息-真實、我、我自己:藝術創作過程之藝術理論研究》,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民國88年。
林章湖,《2008林章湖書畫集》,臺北縣:土城市公所,2008年。
邱坤良,〈漂泊也是一種安定-讀林章湖的書畫〉,引自《三明治時光》,台北市:創價藝文中心,2006年。
姚一葦,《藝術的奧秘》,臺北市:開明,1969年。
姚瑞中,《台灣裝置藝術》,臺北:木馬文化,2002年。
紀元文,〈「女性書寫」專題弁言〉,引自《歐美研究》第35卷第1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民國94年。
韋伯,康樂‧簡惠美譯《宗教社會學》,台北市:遠流,民國82年。
倪再沁,《文人美學與當代水墨的世紀之辯》,台北:典藏藝術家,2005年。
倪再沁,《台灣美術的人文觀察》,台北:雄獅圖書,1995年。
凌嵩郎,《藝術概論》,臺北:自行出版,1986年
唐荷,《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台北市:揚智文化,2003年。
徐虹,《女性藝術》,長沙:湖南美術,2005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市:臺灣學生,民國81年。
袁金塔,《袁金塔水墨作品選1985-2000》,台北市:袁金塔,2000年。
袁金塔、詹前裕等人,《台灣師大與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國畫教學研究展》,台中市:台中市政府文化局,2000年。
馬自毅注譯,《新譯人間詞話》,臺北市:三民,民國83年。
高名潞,《另類方法 另類現代》,上海:上海書畫,2005年。
高宣揚,《傅科的生存美學-西方思想的起點與終結》,台北市:五南,2004年。
高樹藩編纂,《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台北市:正中書局,1993年。
涂光社,《因動成勢》,南昌:百花洲文藝,2001年。
崔詠雪,〈才思綿邈,情蘊幽遠-林昌德畫展觀感〉,引自《生命之河-林昌德水墨畫集》,台北市:國風,1991年。
康丁斯基,查立譯,《論藝術的精神》,中國社會科學,1987年。
張本楠,《王國維美學思想研究》,臺北市:文津,民國81年。
張多蜜,《陰柔氣質與我的藝術創作》,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張淑棉,《掙脫禁錮的女身/聲:論鍾文音長篇小說中陰性書寫的敘事體現》,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 -Ponty),龔卓軍譯《心與眼》,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2007年。
畢普塞維克,廖仁義譯《胡塞爾與現象學》,臺北市:桂冠圖書,民國86年。
莊連東,〈邊緣的主流-新世紀(2000年以後)台灣水墨畫的疏離意識〉,引自《嘉義大學美術學系視覺藝術論壇》,嘉義:嘉義大學美術學系/視覺藝術研究所,民國97年。
莊連東,《生態美學-莊連東繪畫創作集》,台中市:莊連東,2004年。
許瑜庭,《紅土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94碩士論文,1995年。
郭因,《先秦至宋繪畫美學》,台北市:金楓, 1988年。
郭繼生主編,《當代台灣繪畫文選1945〜1990》,台北市:雄獅,1991年。
陳幸芬,《女兒巢》,國立台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研究所畢業碩士論文片,2002年。
陳香君,〈尋找陰柔的聲音:女性主義與藝術歷史〉,《性屬關係(下)性別與文化、再現》,台北市:心理,2002年。
陳望衡,《中國古典美學史》,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
陳滿銘,《章法風格論-以「多、二、一(0)」結構作考察》,引自《成功大學中文學報》第12期,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2005年。
陳懷恩,《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台北市:如果及大雁文化,2008年。
陸蓉之,《台灣(當代)女性藝術史》,台北市:藝術家,民國91年。
陸蓉之,《後現代的藝術現象》,台北市:藝術家,1990年。
凱文‧奧頓奈爾,王萍麗譯《黃昏後的契機-後現代主義》,北京:北京大學,2004年。
曾長生,〈莊喆的第三條路-從中國現代畫到現代中國畫〉,引自《現代美術學報》,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2007年。
曾長生,〈莊喆的第三條路—從中國現代畫到現代中國畫〉,引自《現代美術學報》,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2007年。
曾祖蔭,《中國古代文藝美學範疇》,台北市:文津,民國76年。
曾得標,《台灣膠彩畫史流研究展》,台中市:台灣省膠彩畫協會,2008年。
曾肅良,《台灣現代美術大系-意象構成水墨》,台北:藝術家,2004年。
游惠遠,〈性別符碼?解碼?-幾張膠彩創作的省思〉,引自《台灣美術第55期》, 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4年。
程代勒,〈程代勒創作理念〉,引自《中華民國第三屆現代水墨畫展》,台北市: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民國90年。
隋‧吉藏,《三論玄義》,台北市:文津,民國80年。
雅岡( Ginlio Carlo Argan ),曾堉、葉劉天增譯,《藝術史學的基礎》,台北:東大,1992年。
黃永武,《詩與美》,臺北市:洪範書店,1997年。
黃光男,《台灣水墨畫創作與環境因素之研究》,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9年。
黃光男,《宋代繪畫美學》,台北市:漢光文化,民國82年。
黃光男,《搜妙創真—黃光男乙酉年水墨畫冊》,台中市:嶺東技術學院藝術中心,2005年。
黃淑貞,《以石傳情—談廟宇石雕意象及其美感》,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民國95年。
黃朝湖等,《彩墨藝術文選》,台中:台中市文化局,民國92年。
黑格爾,朱光潛譯《美學》第2卷,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81年。
奧修大師,林若宇譯《智慧的書(上)》,台北市:探索文化,民國86年。
愛德華.索雅 (Edward W. Soja ),王志弘、張華蓀、王玥民譯,《第三空間》,臺北市:桂冠,2004年。
楊牧編譯,《葉慈詩選》,臺北市:洪範書店,1997年。
楊新、班宗華等,《中國繪畫三千年》,臺北市:聯經,1999年。
葉朗,《中國美學史》,臺北:文津,1996年。
詹姆斯‧施密特( James Schmidt ),尚新建、杜麗燕譯《梅洛龐蒂—現象學與結構主義之間》,台北縣:桂冠,1992年。
詹前裕,《詹前裕膠彩畫集Ⅰ》,台中市:詹前裕,1999年。
賈克‧瑪奎( Jacques Maquet ),袁汝儀譯《美感經驗—一位人類學者眼中的視覺藝術》,臺北市:雄獅圖書,2006年。
雷夫科維茲,陳國球譯,〈結構主義語符號學〉,引自《當代文學理論》,台北:合森文化,1991年。
雷蒙‧塞爾登等,林志忠譯,《當代文學理論導讀》,台北市:巨流,2005年。
廖新田,〈得意忘象-黃光男的「新世紀東方水墨」〉,引自《得意忘象-黃光男新世紀東方水墨》,台北市:國立國父紀念館,2006年。
廖新田,《臺灣美術四論》,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2008年。
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臺北市:時報文化,1996年。
劉瑞琪,《陰性顯影-女性攝影家的扮裝自拍像》,臺北市:遠流,2004年。
德希達( Jacques Derrida ),張寧譯《書寫與差異》,臺北市:麥田出版:城邦文化,2004年。
歐陽周、顧建華、宋凡聖,《美學新編》,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1年。
潘襎,〈林章湖-疏野清奇,飛相掃心的心靈化境〉,引自《台灣現代美術大系-水墨造境水墨》,台北:藝術家,2004年。
蔣勳,《美的沉思》,台北市:雄獅圖書,民國76年。
蕭翔鴻,《陰性皮膜性快感-女性面具性嗜好之專論》,臺北市:唐山,2006年。
謝冬冰,《表現性的符號形式-“卡西爾-郎格”的一種解讀》,上海:世紀,2008年。
謝東山,〈當代水墨傳奇-李振明的花、鳥、蟲、魚〉,引自《李振明作品集Ⅲ》,台中市:李振明,2006年。
謝東山,《當代藝術批評的疆界》,臺北市: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1995年。
謝東山,《藝術批評學》,臺北市:藝術家,2006年。
謝鴻均,〈撥游於「陰性空間」的妊娠紀錄〉,引自《原好─混混乃陰性空間,瀝瀝乃母性系譜》,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2006年。
謝鴻均,《台灣當代美術大系(議題篇) -陰性‧酷語》,臺北市:藝術家,2003年。
鍾文音,〈可見與不可見-乳與卵,捉弄女人一生的物質〉,引自上川多映子,《乳與卵》,臺北縣:木馬文化,2009年。
簡瑛瑛,《何處是女兒家》,台北:聯合文學,1998年。
簡瑛瑛主編,《女性心/靈之旅-女族傷痕與邊界書寫》,台北市:女書文化,2003年。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臺北市:台灣東華,1997年。
羅青譯著,《什麼是後現代主義》,台北市:台灣學生,1989年。
羅婷,《克里斯多娃》( Julia Kristeva, 1941- ),臺北市:生智,2002年。
羅蘭‧巴特,董學文、王葵譯,《符號學美學》,臺北市:商鼎文化,1992年。
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劉大基等譯《情感與形式》,台北:商鼎文化,1991年。
(西文部份)
Carole Miller Genshaft , Leslie King-Hammond, Ramona Austin , Annegreth Nil , Symphonic Poem-The Art of Aminah Brenda Lynn Robinson, (Harry N. Abrams:Columbus Museum of Columbus, Ohio, 2002).
Courtivron, E.M. New French Feminisms:An Anthology, “Sorties” Helene Cixous, in Elaine Marks & Isabelle de Courtivron ed, ( Amherst: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1980 ).
Herbert Lust, For Women Are Endless Forms:Hans Bellmer’s Dark Art,in Sulfur,26 (1990).
Homi K. Bhabha,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 New York:Rutledge , 1994).
Immanuel Kant,Kritik der Urteilskraft (1790).
Jean Baudrillard, Symbolic Exchange and Death, ( London:Sage, 1993).
Joseph Bien, trans. Evanston, Adventures of the Dialectic,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73).
Kristeva, New French Feminisms:An Anthology , “Interview with Tel Quel” ,in Marks & Isabelle de Courtivron ed. ( Amherst: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1980).
Kristeva, trans. Anita Barrows, About Chinese Women, (New York:Urizen Book, 1974).
Morris Pam, Literature and Feminism: 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Blackwell, 1993).
Myron Schwartzman , Romare Bearden: His Life and Art, (New York:A Times Mirror Company, 1990).
Thomas McEvilly, Art and Otherness, ( New York:Mcpherson Co, 1992).
(網路資料)
〈陰性書寫與白色墨水〉,引自http://blog.sina.com.tw/linlin/article.php?pbgid=9061&entryid=586700,2010年。
《蓬萊圖鑑-世紀末台灣歷史意象》展,引自http://www.deoa.org.tw/?layout=talking.index&method=talking.detail&id=1737&talking_id=2,2008年。
《談藝錄》讀本(六),錢載的幽修漏與瘦透皺,引自http://www.angelibrary.com/oldies/tydb/131.htm.,2008年。
王聖閎,〈一個更為滿盈與匱乏的生活世界:或從「新世代藝術家」的詮釋問題談起(二)(三),中華民國帝門藝術基金會,引自http://news.deoa.org.tw/Index_Show.asp?Post_ID=269&Forum_Id=6。2008年。
朱怡貞,〈陰柔美學—淺介90年代台灣女性裝置藝術〉,引自infodate.nctu.edu.tw/claire/teaching/pa/hw/91/hw49142517.,2008年。
宋詞,引自www.crazyhill.com/hung/cciv/cciv14.htm,2008年。
李振明,〈從現代水墨的改革到心墨無法的實踐-試析洪根深的創作轉折〉,引自http://art.csu.edu.tw/exhibition/930917-1114/hks-03-literature.htm,2004年。
杜文靖,〈女性視野 書寫鄉愁〉引自http://www.wusanlien.org.tw/02awards/02winners28_b01.htm,2010年。
林必強,引自http://www.lces.tcc.edu.tw/~bechen/,2008年。
孫瑞穗,〈陰性書寫方程式〉,引自http://www.tiec.tp.edu.tw/lifetype/post/1153/28046,2010年。
莊坤良,〈模擬與再現〉,引自http://tw.myblog.yahoo.com/kunliang2006/article?mid=3599,2009年。
程代勒,〈從傳統中出新—讀莊連東的繪畫語言〉,引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TE5_G6meER6u6P3_J6KXNQ--/article?mid=5&l=f&fid=6,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