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洪志偉
Hung, Chih-Wei
論文名稱: 分紅費用化制度實施後,企業激勵制度之差異對研發人員工作績效、工作滿足以及組織承諾之相關性研究—以I企業為例
After the Method of Bonus Expenses was Practicing,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Incentive Systems, Job Performance, Job Satisfication and Organization Commitment
指導教授: 余鑑
Yu, Chien
于俊傑
Yu, Chin-Cheh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Department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6
中文關鍵詞: 分紅費用化激勵制度工作績效工作滿足組織承諾
英文關鍵詞: Bonus expenses, Incentive system, Job performance, Job satisfaction, Organization commitmen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1下載:1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分紅費用化的議題從一開始被拋出,便引起諸多討論及迴響。從企業經營角度來講,維持既有分紅配股水準將侵蝕獲利,影響財報數字;降低分紅配股水準則怕人才流失,影響公司競爭力。在今年分紅費用化制度開始施行後,因企業能夠分配的資源變少,相對上更趨謹慎,也就漸漸形成一個趨勢:將資源集中在一些重點員工的身上,於是差異化就此產生。
    本研究採取調查研究法,除探討個案企業集團之背景與發展歷程以及差異化激勵制度外,並對兩個廠區的研發人員進行工作績效、工作滿足以及組織承諾相關議題之問卷調查。希望能夠了解差異化的激勵制度對於兩個廠區的研發人員在上述議題的感受是否造成認知甚至行為上的差異,進而影響企業之營運上的表現,研究結果可以做為企業經營者政策制訂的參考。

    The bonus expenses topic was being talked from the beginning; it has caused a lot of pros and cons. In the sight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keeping the same standard of profit-sharing and stock ownership will erode the profits and influence the financial report. Also the company concern of brain draining and influence the company's competitive by decreasing the standard of profit-sharing and stock ownership. After the method of bonus expenses was practicing this year, the enterprises were getting more cautious because of resource decrease. It has been a tendency to put enterprises’ resource on the key employee.
    This study was used survey research to explore the background of the target case, discussed difference motivation system of the enterprise group, and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 among R&D staff’s job performance, job satisfaction and organization commitment in two factories. Hoped to understand whether the R&D staff’s feeling in above-mentioned topics from difference incentive system caused the difference on cognition even behavior in two factories and influencing the operation of enterprises. The result of the study could be the consult of policy making by the enterprise manager.

    目 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i 誌 謝 vi 目 錄 vi 表 次 viii 圖 次 x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6 第四節 重要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個案企業介紹 9 第二節 激勵理論 14 第三節 工作績效 26 第四節 工作滿足 37 第五節 組織承諾 50 第六節 激勵制度知覺與工作滿足間之關係 57 第七節 激勵制度知覺與組織承諾間之關係 58 第八節 激勵制度知覺與工作績效間之關係 59 第九節 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間之關係 60 第十節 組織承諾與工作績效間之關係 6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3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63 第二節 研究假設與步驟 64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工具 67 第四節 資料分析方法 71 第四章 資料分析 75 第一節 敘述性統計分析 75 第二節 量表信度與效度分析.. 82 第三節 相關分析…………….…………………………………….93 第四節 迴歸分析 9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03 第二節 管理意涵 107 第三節 研究貢獻 110 第四節 研究建議 111 參考文獻 115 一、中文部分 115 二、外文部份 120 附 錄 125 研究問卷 126 表 次 表2-1 個案企業發展紀要 10 表2-1 個案企業發展紀要(續) 11 表2-2 當代激勵理論類型 16 表2-3 公平理論簡表 21 表2-4 激勵的定義 22 表2-4 激勵的定義(續) 23 表2-5 工作績效的定義 26 表2-5 工作績效的定義(續) 27 表2-6 依工作性質區分之評估內容表 31 表2-7 績效評估之程序彙總表 35 表2-8 工作滿足的定義 38 表2-8 工作滿足的定義(續) 39 表2-9 影響工作滿足之相關因素 47 表2-10 工作敘述量表中文翻譯內容 49 表2-11 組織承諾定義彙總表 51 表2-11 組織承諾定義彙總表(續) 52 表2-12 組織承諾衡量構面定義之彙總表 53 表2-13 組織承諾發展三階段 54 表2-13 組織承諾高低的可能結果 56 表3-1 符合問卷發放資格之相關人數統計資料(截至97.10.) 67 表3-2 組織承諾問卷內容 69 表3-3 工作滿足問卷內容 70 表3-4 工作績效問卷內容 71 表3-5 信度參考值 72 表4-1 T廠區受試者性別分佈表 75 表4-2 P廠區受試者性別分佈表 76 表4-3 T廠區受試者年齡分佈表 76 表4-4 P廠區受試者年齡分佈表 77 表4-5 T廠區受試者教育程度分佈表 77 表4-6 P廠區受試者教育程度分佈表 78 表4-7 T廠區受試者教育背景之系所分佈表 78 表4-8 P廠區受試者教育背景之系所分佈表 79 表4-9 T廠區受試者年資分佈表 79 表4-10 P廠區受試者年資分佈表 80 表4-11 T廠區受試者服務部門分佈表 80 表4-12 P廠區受試者服務部門分佈表 81 表4-13 T廠區受試者擔任職務分佈表 81 表4-14 P廠區受試者擔任職務分佈表 82 表4-15 T廠區受試者量表信度分析表 82 表4-16 P廠區受試者量表信度分析表 83 表4-17 T廠區激勵制度知覺-激勵措施的重要程度量表因素分析 83 表4-17 T廠區激勵制度知覺-激勵措施的重要程度量表因素分析(續)84 表4-18 T廠區激勵制度知覺-激勵措施獲得可能性量表因素分析 84 表4-18 T廠區激勵制度知覺-激勵措施獲得可能性量表因素分析(續)85 表4-19 P廠區激勵制度知覺-激勵措施的重要程度量表因素分析 86 表4-20 P廠區激勵制度知覺-激勵措施獲得可能性量表因素分析 87 表4-21 T廠區工作滿足量表因素分析 88 表4-21 T廠區工作滿足量表因素分析(續) 89 表4-22 P廠區工作滿足量表因素分析 89 表4-23 T廠區組織承諾量表因素分析 90 表4-24 P廠區組織承諾量表因素分析 91 表4-25 T廠區工作績效量表因素分析 92 表4-26 P廠區工作績效量表因素分析 92 表4-26 P廠區工作績效量表因素分析(續) 93 表4-27 T廠區變項間之相關分析表 93 表4-28 P廠區變項間之相關分析表 94 表4-29 T廠區激勵制度知覺各變項對工作滿足之迴歸分析 95 表4-30 P廠區激勵制度知覺各變項對工作滿足之迴歸分析 95 表4-31 T廠區激勵制度知覺各變項對組織承諾之迴歸分析 96 表4-32 P廠區激勵制度知覺各變項對組織承諾之迴歸分析 96 表4-33 T廠區激勵制度知覺各變項對工作績效之迴歸分析 97 表4-34 P廠區激勵制度知覺各變項對工作績效之迴歸分析 97 表4-35 T廠區工作滿足對組織承諾之迴歸分析 98 表4-36 P廠區工作滿足對組織承諾之迴歸分析 98 表4-37 T廠區組織承諾對工作績效之迴歸分析 99 表4-38 P廠區組織承諾對工作績效之迴歸分析 99 表4-39 T廠區工作滿足對工作績效之迴歸分析 100 表4-40 P廠區工作滿足對工作績效之迴歸分析 100 表 5-1 研究假設與實證對照表 103 表 5-2 T、P兩廠激勵制度(重視程度)知覺彙整表 105 表 5-2 T、P兩廠激勵制度(重視程度)知覺彙整表(續) 106 表 5-3 T、P兩廠激勵制度(獲得可能性)知覺彙整表 106 表 5-3 T、P兩廠激勵制度(獲得可能性)知覺彙整表(續) 107 表5-4 個別廠區研發人員對於激勵制度知覺差異(獲得可能性-重視程度)彙整表 107 表 5-4 個別廠區研發人員對於激勵制度知覺差異(獲得可能性-重視程度)彙整表(續) 108 表 5-5 個別廠區研發人員對於激勵制度知覺差異(獲得可能性-重視程度)排序表 109 圖 次 圖2-1 工作績效的理論與發展 14 圖2-2 激勵過程模型 25 圖2-3 有效績效評估面談各因子的貢獻度 33 圖2-4 單一滿足的決定模型 42 圖2-5 工作滿足的前因與後果變項模型 44 圖2-6 工作滿足系統圖 46 圖2-7 Steers組織承諾前因後果模式理論 55 圖3-1 本研究架構圖 64 圖3-2 研究步驟流程圖 66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證券商業同業公會(2008)。2008年3月25日,取自http://www.csa.org.tw/csadef.asp。
    王信智(1998)。企業員工績效考核之問題及其因應策略。就業與訓練,16,72。
    王榮春、鄭瀛川、曾和嶸著(1997)績效管理。台北:世台管理顧問。
    王曉菡(2007)。華人工作動機與工作滿意度及組織承諾之關聯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王雅慧(1998)。高科技產業員工績效評估制度特性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瑞遠(2003)。研發工程師對激勵制度知覺、工作滿意與組織承諾之關係研究—以台南地區光電業及汽車零件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台南。
    王愛貞(2007)。人力資本、社會支持、專業承諾與工作績效關係之探討-以台灣銀行業為例。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台灣區電機電子同業公會電子報,22,2008年6月。2008年第一季資訊硬體產業回顧與展望。取自http://www.teema.org.tw/epaper/20080604/industrial007.html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告:員工分紅費用化之相關會計處理及配套措施。2006年8月28日,取自http://www.fscey.gov.tw/news_detail2.aspx?icuitem=1880520。
    李長貴(1997)。績效管理與績效評估。台北:華泰。
    李元墩、藍俊偉、陳清耀(1999)。企業白領員工生產力衡量之研究-以臺灣電子產業為例。黃埔學報,37,345-362。
    李長貴(1999)。人力資源管理。台北:華泰。
    李元墩、鐘志明、林育理(2000)。台灣企業員工組織承諾衡量模式建構之研究。成功大學學報,35,133-157。
    李樹家(2000)。企業員工績效評估之研究。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李娸維(2007)。臺灣漁會領導型態與激勵制度對員工工作績效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漁業生產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巫嘉玲(2004)。台北市咖啡連鎖店兼職人員工作表現與工作滿足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余慶華(2001)。消費金融從業人員之工作投入、工作滿足、薪酬福利與工作績效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地區銀行為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高雄。
    周復成(2007)。激勵公平性對工作績效與離職傾向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台北。
    林君怡(2004)。員工價值、員工滿意與員工績效之關聯模式之建立與分析。中原大學工業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林郁文(1990)。主管領導風格、員工工作績效與離職傾向之關係研究-以營建業為例。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林建煌(2001)。管理學(初版)。台北:智勝。
    林詩詮、鄭伯勳譯(1990)。組織行為。台北:中華企業管理發展中心。
    孫吉成(2006)。員工持股與員工滿意度關係之實證研究。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台中。
    邱皓政(2004)。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
    吳秉恩(1986)。組織行為學。台北:華泰。
    吳靜吉、楊啟良(1982)。個人特質、組織氣候、與組織承諾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美連、林俊毅(2002)。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實務(三版)。台北:智勝文化。
    陳義勝(1980)。組織行為。台北:華泰。
    陳吳政(1992)。組織文化、領導行為、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之關係研究-以嘉南地區銀行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陳威菖(1997)。組織承諾與工作滿足對組織公民行為的影響-以工作疏離感為中介模式。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陳正強(1998)。人力資源管理精論。台北:千華。
    陳坤霖(2006)。加薪制度的公平知覺、工作滿意、工作投入及組織承諾之關聯性研究—探討組織信任的中介效果。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盈成(2001)。分紅入股滿意度、工作投入、工作滿意度、工作壓力與離職傾向之相關研究。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陳靜怡(譯)(1999)。Schermerhorn, J. R.原著。管理學。台北:台灣西書。
    陳淑芬(2001)。資訊電子業之組織學習、領導行為與權力基礎關係之實證研究。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屏東。
    陳玫芳(2004)。研發人員薪酬獎勵滿意度對組織承諾之關係—以南部科學園區光電產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陳玉凰(2003)。工作滿足、組織承諾與離職意願的關係之研究—以台灣通訊產業上市上櫃公司研發人員為例。真理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陳昱沁(2007)。激勵薪資設計對員工滿足與工作投入之影響。東吳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崑謨、吳智、池進通、梁世安、黃營杉、王永正、詹毓玲(1995)。管理學。台北:空中大學。
    張火燦(1996)。薪酬的相關理論及其模式。人事管理,33(1),4-12。
    張瑋恩(2000)。激勵與工作滿足關係之研究。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張峻源(2001)。組織文化、組織承諾與組織變革態度之研究-以中央信託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台南。
    張淼江(2003)。兩岸員工工作價值觀、工作滿意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定期貨櫃運送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張佩琪(2006)。激勵制度對工作投入與工作滿足之研究。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
    張順法(2005)。領導型態、激勵制度對空軍基地後勤人員工作滿足之影響。立德管理學院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許濱松(1981)。論激勵管理與人力資源的有效運用。台北:七友。
    許彩娥(1980)。領導型態、工作特性與我國女性公務人員工作滿足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忠孝(2007)。組織承諾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 以傳統產業為例。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黃英忠、余德成、林營松(1995)。組織氣候、工作特性、人格特質、家庭因素、領導行為與組織承諾間關係之研究-以楠梓加工出口區員工為例。人力資源發展學報,5,15-39。
    黃英忠(2002)。人力資源管理。台北:三民。
    黃蘭鈺(2003)。激勵因素、激勵制度與工作滿足之研究-以台中市某國際觀光旅館為例。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游鳳珠(2006)。探討組織變革認知、組織氣候、工會角色認知對組織承諾、角色壓力與工作滿足之關聯性研究—以中華電信中區分公司為例。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楊世瑩(2008)。SPSS統計分析實務(第二版)。台北:旗標。
    楊錦蓁(1994)。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激勵力量之研究-以基金會為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楊國樞(1989)。中國人的蛻變。台北:桂冠。
    詹益統(1996)。人格特質與內滋激勵和外附激勵關聯性之研究-以交通部數據通訊所員工為例。國立交通大學之碩士論文,新竹。
    數位時代(2009)。2009年6月4日。取自http://www.bnext.com.tw/FocusDay_1952。
    劉立倫(1995)。管理概論。台北:三民。
    劉明德(譯)(1993)。Gary 與 Smeltzer著。管理學-競爭優勢。台北:桂冠。
    諸承明(1997)。跨越時空、追求卓越—二十一世紀人力資源管理新趨勢。管理雜誌,277。
    鄭伯壎(1977)。領導方式、情境因素與人格屬性對工人工作滿足感的影響。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林亮(1992)。勞工工作價值觀、組織氣候與工作滿意度之關係研究---以嘉義地區製造業勞工為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蔡欣嵐(2000)。工作特性、人格特質與工作滿意之關係—以半導體業為例。中央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盧建川(2002)。員工績效考核辦法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謝安田(1992)。企業管理。台北:五南。
    謝安田(1999)。人力資源管理。台北:著者發行。
    謝許中(2005)。組織變革認知、組織承諾與工作績效之關係研究一以興中紙業公司為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
    謝明煌(2007)。運用學習型組織對工作滿意度與工作績效之關係研究—以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中小企業協會為例。佛光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宜蘭。
    鍾梁權(2002)。組織文化與績效評估之關聯性研究—以台灣地區資訊服務業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企管碩士在職學程碩士學位論文,台北。

    二、外文部份
    Adams, J. S. (1965). Toward and understanding of ineqity.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 422-436.
    Alderfer, C. P. (1972). Existence, Relatedness and Growth: Human Needs is Organization Settings. New York: Free Press.
    Becker, G. S. (1960).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Fertility. Demographic and Economic Chang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NBER.
    Bernardin, H. J., & Beatty, R. W. (1983). Performance Appraisal: Assessing Human Behavior at Work. Boston: Kent Publishing Company.
    Bevan, S., & Thompson, M. (1991).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t the Crossroads. Personnel Management, 23, 36.
    Blum, M. L., & Nayor, J. C. (1968). Industrial psychology: It’s theoretical and foundations.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Blumberg, M., & Pringle, C. D. (1982). The Missing Opportunity in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Some Implications for a Theory of Work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7, 560-569.
    Brayfield, A. H., & H. F. Rothe. (1951). An Index of Job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35, 307-311.
    Campbell, J. P., Dunnette, M. D., Lawler, E. E., & Weick, K. E. (1970). Managerial Behavior, Performance, and Effectiveness. New York: Megraw-Hall.
    Chruchill, G. A. Jr., Ford, N. M., & Walker, O. C. Jr., (1990). Sales force Manaement 3r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Davis, K. (1972). Human Relations at work: The Dynamic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42-48.
    Dessler, G. (2000).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New Jersey : Prentice-Hall.
    Fournet, G. P., Distefano, M. K., & Margaret, W. P. (1966). Job Satisfaction: Issues and Problems. Personnel Psychology, 19 (2), 165-184.
    Kindall, A. F., Gatza, J. (1988). Positive Program for Performance Appraisal.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6, 158.
    Luthans, F. (1977). The Dynamic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ew York: McGraw-Hill.
    Luthans, F. (1998).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Singapore: McGraw-Hill.
    Gellerman, Saul (1963). Motivation and Productivity. New York : Amer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Greenberg, J., & Liebman, M. (1990). Incentives: The Missing Link in Strategic Performance.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11 (4), 8-11.
    Hackman, J. R., & Oldham , G. R. (1976). Motivation through the Design of Work: Test of a Theory.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16, 250-279.
    Hallowell, R., L. A. Schlesinger, J. Zornitsky. (1996). Internal Service Quality, Customer and Job Satisfaction: Linkages and In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Human Recourse Planning, 19, 20-31.
    Herzberg, F., Mausner, B., & Snyderman, B. B. Herzberg (1959). The Motivation to Work.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 Sons.
    Homans, G. C. (1961). Social Behavior: It’s Elementary form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World.
    Hoppock, R. (1935). Job Satisfaction. New York: Harper and Brother.
    James, W. (1993). The motivation behind the procedure ethics. In R. Beiner(ED). New Haven: Yale UP.
    Kallerberg, K. (1977). A Theory of Job Satisfaction. American Socioloical Review, 27, 124-143.
    Korman, A. K. (1977). Organization behavior.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Lawler, E. E. (1973). Motivation in work organization. California: Brooks/Cole.
    Locke, E. A. (1973). Satisfactory and Dissatisfactory among White Collar and Blue Collar Employe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3, 67-76.
    Lodahl, T., & Keijner, M. (1965). 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job involvemen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49, 24-33.
    Maslelland, D. C. (1961). The Achieving Society. Princeton, NJ: Van Noetrand.
    Maslow, A. H. (1954).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Pub.
    Mowday, R.T., Porter, L.W., & Steers, R.M. (1982). Employee Organization Linkage. New York: Academy Press.
    Porter, L. W., Steer, R. M., & Mowday, R. T. (1974).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b 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among psychiatric technicia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9(5), 603-609.
    Porter, L. W., & E. E. Lawler. (1968). Managerial Attitudes & Performance Illinois. New York: Homewook.
    Price, J. L. (1972).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Measuremeny. D. C. Health & Company. Massachusetts : Lexington.
    Randall D. M. (1987). Commitment and the Organization: The Organization Man Revisited.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2(3), 460-471.
    Robbins, S. P. (1983). Organization Behavior: Concepts, Controverses, and Aplications 2nd ed. Prentice Hall, 440.
    Robbins, S. P. (1992). Management 4th ed.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 Prentice-Hall Inc.
    Robbins, S. P., & Coulter, M. (1999). Management 6th ed. NJ: Prentice-Hall.
    Rowland, K. M., G. R. Ferris, J. L. Sherman(1983). Current Issue in Personnel Management 2nd ed. Boston: Allyn & Bacon Inc.
    Hollowell, R., Schlesinger, L. A., & Zornitsky, J. (1996). Internal Service Quality, Customer and Service Satisfaction: Linkages and 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Vol. 19.
    Schneier, C. E., Beatty, R. W., & Baird, L. S. (1979).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Seashore, S. E., & Taber, T. D. (1975). Job Satisfaction and Their Correlation. American behavior and Scientists, 18, 333-368.
    Skinners, B. F. (1971). Beyond Freedom and Dignity. New York: Fred A. Knopf.
    Smith, P., Kendall, L., & Hulin, C. (1969). The Measurement of Satisfaction in Work & Retirement. Chicago: Rand-McNally.
    Stashevsky, S., & Elizur, D.Stashevsky, Shmuel, Dov Elizur, (2000). The Effect of Quality Management and Participation in Decision-making on Individual Individual Performance, . Journal of Quality Management, Vol. 5, 53-65.
    Steers, R. M. (1977).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organization commitment.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2, 46-56.
    Taylor, J. C. (1974). Scientific management. New York: Harper and Brothers.
    Van Scotter, & James R. (2000). Relationship of Task Performance and Contextual Performance with Turnover, Job Satisfaction, and Affection Commitmen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10, 79-95.
    Vroom, V. H. (1964). Work and Motiva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Weiss, D., Dawis, R., England, G & Lofquist, L. (1967). Manual of the Minnesota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Minneapolis, Min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Industrial Relations Center.
    Wexley, K. N., & Yukl, G. A. (1984).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Personnel Psychology. Homewood, IL: Rirchard D. Irwin.
    Whyte, W. H. (1956). The Organization Man. New York: Simon and Scbuster.
    William, B., & Mckinnon, S. (1992).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Manager’s Descriptions of Tasks and Activities.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evaluation, and incentives.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