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郭名慧 Kuo Ming Hui |
---|---|
論文名稱: |
話題‧溝通:水墨與當代語境 Theme: Communication --- Ink Painting & Contemporary Context |
指導教授: | 李振明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73 |
中文關鍵詞: | 溝通 、副語言 、顏文字 |
英文關鍵詞: | Communication, Paralanguage, Emotic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98 下載:1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從人際溝通的社會互動出發,探討人際中對話形式,試圖將人基本行為模式與思維傳達與繪畫圖像發生關聯,透過人類語言符號、或非語言肢體特徵切入,探討人際交流中有效的溝通行為,藉以描繪對當代人物傳遞信息之狀態。
溝通乃是有效利用各種符號和工具,表達個人的思想或觀念、傾聽及與他人分享不同的見解或資訊,來達到訊息交流的目的。漢朝末年,劉備三次拜訪諸葛亮。諸葛亮受感動了,於是在隆中草廬裡,明確、清楚、生動地對劉備剖析天下形勢。由於諸葛亮的精闢表達,振奮了劉備的心,使得劉備建立了蜀漢的霸業,由此可見表達能力的重要。
藝術起源於自我表現說;馬斯洛理論說明人有溝通的需求與衝動;儒道兩家學說對人謹言慎行的思維有精闢的戒說規範;在網路溝通時代,匿名、跨時空新人際溝通所創造的顏文字表情圖案…理論與現象支持著溝通浪潮的必要迫切性,而察言觀色也正說明著語言與非語言的兩種溝通形式。在現今人際資產重要的時代,眾多的知識與技巧裡,溝通永遠都是我們最有力的能耐。透過人際溝通,我們能夠與人互動、建立並維持關係,滿足在人生上各種意義的行為價值與情感需求。
從拉斐爾《雅典學園》、達文西《最後的晚餐》、達文西《受胎告知》、陳洪綬《無法可說》,進而孟克《吶喊》、梵谷《自畫像》、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到最後中國文人畫的詩書畫三絕,顯現語言與非語言往往同時存在且相輔相成。
「觀物取象」的意象構成;賓主、虛實、透視的透圖與佈白;白描線條的再現,在人物表現上追求更深刻再現現實進而超越現實的表現。
關鍵字:
溝通、副語言、顏文字
Abstract
This research has its starting point focused on social interaction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s to explore conversation style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draw out the links between basic human behavior and thought models and images in paintings. Also, the research is conduc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language symbols/characteristics of body language without verbal elements to discuss th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behaviors in interpersonal exchanges so as to illustrate how contemporary mankind convey their ideas.
Communication involves the utilization of various symbols and tools to effectively convey/accept personal thought or ideas and share different perspectives/information with other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message exchange. As such, the ability to express oneself with clarity is of utmost importance. To illustrate, toward the end of Han Dynasty, warlord Liu Bei sought to enlist the aid of genius tactician Zhuge Liang by paying him three personal visits. Moved by Liu’s sincerity, Zhuge Liang revealed his famous Longzhong Plan and his vision of how the situation would advance. Zhuge Liang became the source of inspiration for Liu Bei and elevated Liu to become the founding emperor of Shu Han during the Three Kingdoms era of China.
Countless theories and phenomena support the notion that communica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element of human behavior. Careful observation of one’s actions and words would reflect upon his communication styles. It is contended that art originates from self-expression and Abraham Maslow's (1908-1970) need-hierarchy theory states that mankind is driven by the needs and impulses to communicate. In addition,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offer specific explanations and rules that describe how one should speak and behave. In an era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moticons (a textual portrayal of facial expression) are born from a new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tyle that allowed anonymity without temporal or spatial constraints. The use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along with the increasing importance of social networking further emphasize one’s ability to communicate. Through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s, one can interact with others, build and maintain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make behavior values and emotional needs meaningful to life.
Language and non-verbal messages always occur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in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Examples that support this notion include The School of Athens by Raffaello Sanzio (1483-1520), Last Supper and Annunciation by 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 Skrik by Edvard Munch (1863-1944), Self-portrait by Vincent Willem van Gogh, The Night Revels of Han Xizai by Gu Hongzhong (937-975) and various instances of poetry,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that characterize Chinese literati's paintings.
This research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image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of objects and the abstraction of images; image composition that illustrates host-guest relationship and application of blank spaces to demonstrate truth and falsehood; application of monochrome ink outlining (pai-miao) technique in figure creation. The techniques described in these chapters can be deployed to achieve profound representation of truth and transcends even reality.
Keywords:
Communication, Paralanguage, Emoticon
參考文獻
一 專書
1. 毛子水註譯,《論語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1984年
2. 中川作一,《視覺藝術的社會心理》,上海市: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
版,1991年
3. 王振德、李天庥編著:《齊白石談藝錄》,河南:河南美術出版社,
1998 年
4. 甘華鳴、李湘華著,《溝通(上)》,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4年
5. (法)米.杜夫海納,《審美經驗現象學》,北京市:文化藝術出版社出
版,1992年
6. 成復旺,《神與物遊:論中國傳統審美方式》,台北市:商鼎出版,1992
年
7. 任達升編,《藝術百科》,台北縣:漢宇國際文化有限公司,2009年
8. 李英明,《網路社會學》,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9. 李茂政,《人際溝通新論—原理與技巧》,台北:風雲論壇有限公司,
2007年
10. 余秋雨,《藝術創造論》,台北市:天下遠見,2006年
11. 何恭上,《中國美術史》,台北:藝術圖書公司,1991年
12. 何國華,《人際溝通》,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13. 何懷碩,《風格的誕生》,台北:大地出版社,1986年
14. 汪裕維,《意想探源》,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頁330
15. 李霖燦,《故宮季刊 第五卷 第三期---中國畫的構圖研究》,台北:國
立故宮博物院出版,1971年
16. 李霖燦,《藝術欣賞與人生》,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1984年
17. 易思羽主編,《中國符號》,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18. 周振甫譯注,《周易譯注》,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
19. 金勝華、楊志芳、趙凱,《溝通人生》,三重:新雨出版社,1994年
20. 哈佛管理學院,《高效溝通》,台北縣:華亞出版,2006年
21. 俞建章、葉舒憲著,《符號:語言與藝術》,台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
司,1990年
22. 郎格,《情感與形式》,台北:商鼎出版,1991年
23. 胡愈寧、林美蓉、吳清榮、張菁芬,《溝通與表達》,台北:華立圖書股
份有限公司,2005年
24. 倪再沁,《美感的魅惑》,台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25. 倪再沁,《台灣美術的人文觀察》,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7年
26. 袁金塔,《中西繪畫構圖之比較》,台北:藝風堂出版社,1987年
27. 陳原,《語言與社會生活:社會語言學》,臺北市:臺灣商務,2001年
28. 郭原,《中國畫的「虛」與「實」》論文,南京:南京師範大學,2007
年
29. 陸學進,《說話的藝術》,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30. (英)傑克‧特裏錫德,《象徵之旅:符號及其意義》,北京市:中央編
譯出版社,2001年
31. 張法,《中西美學與文化精神》,台北市:淑馨出版,1998年
32. 張武恭,《藝術與創意觀念》,台北縣中和市:新文京開發,2005年
33.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一‧論畫六法》,台北:廣文書局,1971 年
34. 張乾元,《象外之意:周易意象學語中國書畫美學》,北京:中國書店出
版,2006年
35. Lone Bell,Karen M.,& Jim R. Matison原著,曾雅雲譯,《藝
術鑑賞入門》,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84年
36. 張維安,《網路與社會》,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
37. 曾肅良,《台灣現代美術大系—意象構成水墨》,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2004年
38. Michael Argyle原著,蔡伸章、吳思齊譯,國立編譯館主譯,《肢體溝
通》,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8年
39. 虞君質,《藝術概論》,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86年
40. 蔣和:《學畫雜論˙名目》,轉引於周積寅編:《中國畫論輯要˙意境
論》,江蘇美術出版社
41. 蔣勳,《美的沈思‧中國藝術思想芻論》,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1986年
42. 劉其偉,《現代繪畫理論》,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83
年
43. 劉思量,《中國美術思想新論》,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1年
44. 駱小所,《藝術語言學》,雲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45. 駱駝出版社編,《中國畫論》,台北:駱駝出版社,1987年
46. 齋藤孝,《溝通力》,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47. 羅曼‧羅蘭,《托爾斯泰---上帝的眼睛》,台北:北辰文化股份有限公
司,1987年
二 期刊
1. 丁麗娟,〈與人溝通的藝術〉,《中國人才》,1994年第4期,頁
36~37。
2. 李寧,〈論人際交往的社會作用〉,《寧夏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1996年第3期,頁116~120。
3. 周桂林、徐煥根,〈淺談網絡溝通方式對生活方式的影響〉,《麗水師範
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第1期,頁16~18。
4. 孫少平,〈人際溝通分析法的理論與應用〉,《教育評論》,1995年第4
期,頁12~14。
5. 唐魁玉、賀芳,〈網絡傳播與生活方式的現代性〉,《哈爾濱工業大學學
報 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4期,頁91~96。
6. 秦麗娜、劉燁、劉柏青,〈溝通與人際沖突〉,《商業研究》,2003年第
6期,頁37~39。
7. 梅子,〈掌握與人溝通的藝術〉,《繼續教育與人事》,2003年第2期,
頁47~49。
8. 陳青芳、蔣超、晏笳,〈網絡聊天室中的人際溝通狀況〉,《青年研
究》,2001年第5期,頁30~35。
9. 彭貴川,〈論人際溝通中的心理語言〉,《宜賓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
報》,2000年第4期,頁29~32。
三 參考論文
1. 呂育娟,《玩美-當代水墨女性圖像表現之探討》,台北:臺灣師範大學美
術研究所,2006年
2. 吳宥鋅,《當代中國工筆人物畫的轉變與堅持-理論與實務》,台北:臺灣
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2006年
3. 林孟德,《水墨進化論—現代水墨意象構成的創作思維》,台北: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2006年
4. 林逸安,《中國繪畫創作的表現內涵與形式初探》,台北:台藝大造形藝
術學刊,2006年
5. 陳柏志,《現代工筆人物畫創作之研究》,台北: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
所,2007年
6. 陳寬儒,《展線—線條對於當代水墨風格之開發探討》,台北:台灣師範
大學,2006年
7. 陳漢聰,《大學生就業過程中的資訊溝通問題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
學教育科學學院,2005年
8. 趙蓓蕾,《筆線虛靈寫禪意—試述線條在虛谷繪畫中的地位及藝術特
色》,北京:中央美術學院,2006年
9. 蔡維玲,《集聚.等待-蔡維玲都市群像彩墨探討》,台北:臺灣師範大學
美術研究所,2005年
10.蔡鴻濱,《網言網語的對話與遊戲:口語、書寫的再省察》,台北:世新
大學傳播研究所,2008年
(以上書目依照筆劃多寡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