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涵筠
論文名稱: 出奇以制勝─論李漁小說、戲曲之奇
指導教授: 林保淳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7
中文關鍵詞: 李漁十二樓無聲戲連城璧十種曲敘事學接受美學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56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84下載:2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從古至今,傑出的小說家、戲曲家不計其數。但像笠翁一樣身兼二職,又具有一套完整的戲曲理論者,並無其人。笠翁跨足小說界、戲曲界,且表現傑出,成果優異,堪稱為史上第一人,無人能及。而笠翁無論是戲曲或小說皆有一明顯特色,即是標新求奇。本論文以奇為主旨,企圖勾勒出笠翁所展現的各種奇之面向。包含笠翁生平之奇、思想之奇、戲曲小說作品之奇,並運用敘事理論及接受美學之理論,以新的角度切入探討,開拓新的研究面向。
      本論文分為七章,各章探討內容如下:
      第一章:緒論。此章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以及文獻探討之梳理。研究範圍以《李漁全集》為主,除了文本細論之外,希冀以敘事學理論及接受美學理論切入探討,用新的詮釋觀點,發掘笠翁作品之奇,開拓新的研究面向。
    第二章:從「奇」說起。探討「奇」的歷史流變,以及笠翁新奇的創作技巧。奇與正相生相成,析論《孫子兵法》至《文心雕龍》再到唐傳奇過程,奇的指稱意義轉變。明代小說戲曲,神鬼之奇崛起,笠翁不喜炫奇飾怪,流於荒誕,故著重於人倫日常之發想,以神鬼為輔,駕馭鬼神而不受其制約,造出一篇篇人情之奇文。
    第三章:李漁思想之奇變。從笠翁之價值觀切入,由生活之奇、思想之奇窺見笠翁對作品之影響。笠翁是生活藝術家,對事物觀察敏銳,保有好奇心。笠翁肯定欲望乃自然之存在,其站在人性的角度,提出對道德的質疑,顛覆禮教的傳統,展現其脫俗的新奇思維。
    第四章:李漁創作之奇變。此章探討笠翁於作品中的造奇之法,透過奇題材,奇文字,奇手法探論笠翁作品中奇的表現,以及以奇為前提,對作品產生的限制。
    第五章:以敘事角度論李漁作品之奇。用敘事理論探討作家與作品的關係,從敘述視角、陌生化、表層訊息、深層訊息四個面向切入,探討笠翁小說、戲曲敘事模式之奇。
    第六章:從接受美學理論看李漁作品之奇。此章以接受美學、讀者反應理論,探討作品與讀者的關係。分別以平民、文人、作者劇作家及導演身分三方面剖析,從虛擬讀者、未定點理論、期待視野探究讀者對笠翁小說、戲曲之奇與讀者之關係。
    第七章:結論。本章為總結本論文的研究成果,並提供可進一步研究的課題。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探討與回顧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 10 一、文本選材範圍.......................10 二、研究方法與步驟......................10 第二章 從「奇」說起.....................12 第一節 「奇」的歷史發展與意義轉變:《孫子兵法》、《文心雕龍》、 唐傳奇 .......................12 第二節 「奇」在明代的轉變:從鬼神荒怪到人倫日用.......17 第三節 奇正相生,常法中的奇變................20 第四節 笠翁之鬼神之奇與日用之奇...............23 第五節 結語.........................26 第三章 李漁思想之奇變................... 28 第一節 李漁生活之傳奇....................29 第二節 李漁的「奇」觀................... 32 第三節 奇思維....................... 35 一、突破道德禮法規範的藩籬..................35 二、打破才子佳人的傳統模式..................37 第四節 結語 ........................39 第四章 李漁創作之奇變 ...................41 第一節 奇手法....................... 42 一、別出心裁的結構......................42 二、刻意倒反論述.......................46 三、善用懸念之法.......................50 四、善用巧合、誤會之法....................54 第二節 奇題材....................... 56 第三節 奇文字....................... 63 一、化用典故自賦新解.....................64 二、字形音義延伸新意.....................68 三、奇字妙語摹寫生動.....................70 第四節 奇侷限 .......................73 第五節 結語 ........................75 第五章 以敘事角度論李漁作品之奇 ..............77 第一節 敘事學概論 .................... 78 第二節 意在筆先的經營模式 ................ 79 一、三次複沓的堆疊效果....................80 二、以一貫串的線性模式....................81 三、多面交疊的錯綜手法....................82 第三節 陌生化使平凡化不凡................. 84 第四節 道德勸誡的表層訊息 ................ 86 第五節 情節暗藏的深層涵義 ................ 91 第六節 結語 ........................97 第六章 從接受美學理論看李漁作品之奇 ...........99 第一節 接受美學概論...................100 第二節 世俗觀點.....................104 第三節 文人面向.....................111 第四節 導演視角.....................117 第五節 結語.......................122 第七章 結論.......................125 參考書目..........................130

    一、專書(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一)研究文本
    李漁:《李漁全集》,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10月。
    (二)研究專著
    (德)H.R. 姚斯,(美)R.C. 霍拉勃著:《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遼寧人民出版社,
    1987年。
    王平:《中國古代小說敘事研究》,石家莊,河北出版社,2001年12月。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台北,河洛出版社,1980年。
    王增斌:《明清世態人情小說史稿》,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8年。
    王國維:《宋元戲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朱一玄編:《明清小說資料選編》(上)(下),濟南,齊魯書社,1990年。
    朱萍:《明清之際小說作家研究》,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年。
    杜書瀛:《論李漁的戲劇美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
    杜書瀛:《李漁美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杜書瀛:《評點李漁:《閑情偶寄》、《窺詞管見》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
    版社,2009年。
    宋若雲:《逡巡於雅俗之間:明末清初擬話本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6年。
    吳禮權:《中國筆記小說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沈新林:《李漁與無聲戲》,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
    佛斯特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台北,志文出版社,1978年。
    林保淳:《古典小說中的類型人物》,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
    林保淳:《三姑六婆、妒婦、佳人──古典小說中的女性形象》,新北市:暖暖書
    屋文化,2013年。
    林辰:《明末清初小說述錄》,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5年。
    阿英編:《晚清文學叢鈔‧小說戲曲研究卷》,中華書局,1960年。
    胡士瑩:《話本小說概論》,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5月。
    胡元翎:《李漁小說戲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胡亞敏:《敘事學》,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2009年。
    俞為民:《李漁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唐富齡:《明清文學史》(清代卷),湖北,武漢出版社,1991年。
    浦安迪:《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徐志平:《清初前期話本小說之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8年。
    孫武著,魏武帝等註,孫星衍等校:《孫子集註》,台北:東大,2006年。
    崔子恩:《李漁小說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清大中文系主編:《小說戲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1993年。
    陳大康:《通俗小說的歷史軌跡》,長沙,湖南出版社,1993年。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台北,久大文化,1990年。
    陳平原:《中國散文小說史》,台北,二魚文化,2005年。
    張曉軍:《李漁創作論稿》,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
    張俊:《清代小說史》,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陶毅、明欣合著:《中國婚姻家族制度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4年。
    黃清泉、蔣松源、譚邦和:《明清小說的藝術世界》,台北,洪葉文化,1995年。
    黃強:《李漁研究》,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
    黃果泉:《雅俗之間-李漁的文化人格與文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
    版社,2004年。
    黃麗貞:《李漁研究》,台北,國家出版社,1995年。
    齊浚:《持守與嬗變─明清社會思潮與人情小說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8
    年。
    齊裕焜:《明代小說史》,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齊裕焜主編:《中國古代小說演變史》,敦煌文藝出版社,1999年。
    楊義:《中國古典白話小說史論》,台北,幼獅文化廣場,1995年。
    萬晴川:《風流道學─李漁傳》,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賈文仁:《古典小說大觀園》,台北,丹青圖書公司,1983年。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2004年。
    劉燕萍:《怪誕與諷刺—明清通俗小說詮釋》,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年。
    劉勰著,王更生注譯:《文心雕龍讀本》,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劉瑛:《唐代傳奇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2006年。
    歐陽代發:《話本小說史》,湖北,武漢出版社,1994年。
    歐陽健:《古小說研究論》,成都,巴蜀書社,1997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蕭國亮:《中國娼妓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譚正璧:《三言二拍資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羅勃C‧赫魯伯(Robert C. Holub)著,董之林譯:《接受美學理論》,台北,駱駝
    出版社,1994年。
    二、單篇論文(依年代排列)
    (一)期刊論文
    駱雪倫:〈李漁戲劇小說中反映的思想與時代〉,《大陸雜誌》第50卷第2期,1974
    年。
    葉慶炳:〈短篇話本的常用佈局〉,載於《古典小說評論》,台北,幼獅文化,1985
    年。
    董家遵:〈歷代節婦烈女的統計〉,載於《中國婦女史論集》,台北,稻香出版社,
    1988年。
    李惠綿:〈李漁劇作中的神異情節〉,《中國文學研究》第5期,1991年5月。
    胡萬川:〈人情慘刻─明清小說中搶奪絕產的故事〉,載《小說戲曲研究》第4
    期,1993年。
    林保淳:〈「妒婦」與明清小說〉,載《第二屆明清之際中國文化的轉變與延續學
    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羅中琦:〈李漁科諢論及其實踐〉,《古今藝文》第29卷第4期,1993年8月。
    徐宗潔:〈「一夫不笑是吾憂」─論李漁「風箏誤」的喜劇佈局〉,《中國語文》,
    第551期,1993年5月。
    胡萬川:〈談才子佳人小說〉,載《話本與才子佳人小說之研究》,台北,大安出
    版社,1994年。
    賴慧玲:〈李漁喜劇「笑點」的語用前題分析─以「風箏誤」、「蜃中樓」、「奈何
    天」為例〉,《東海中文學報》第11期,1994年12月。
    吳波:〈論因果觀念與明清小說的創作〉,《松遼學刊(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3
    期。
    楊義:〈李漁小說:程式化個性化的審美張力〉,《學習與探索》1995年第3期。
    劉紅軍:〈《連城璧》、《十二樓》在白化短篇小說藝術發展史上的地位〉,《明清小
    說研究》1995年第3期。
    劉興漢:〈論李漁在中國小說史中的地位〉,《東北師大學報》1995年第2期。
    郭英德:〈稗官為傳奇藍本—論李漁小說戲曲的敘事技巧〉,《文學遺產》1996年
    第5期。
    黃強:〈論李漁小說改編的四種傳奇〉,《李漁研究》,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
    年。
    鐘明奇:〈試論李漁「無聲戲」小說創作思想的發生〉,《明清小說研究》1996年
    第2期。
    楊清惠:〈論李漁「風箏誤」反映的劇場意識〉,《問學集》第7期,1997年12
    月。
    郭英德:〈論元明清小說戲曲中的雷同人物形象〉,《明清小說研究》1997年第4
    期。
    高小康:〈論李漁戲曲理論的美學與文化意義〉,《文學遺產》第3期,1997年。
    秦川:〈李漁《十二樓》與吳敬梓《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之比較〉,《九江師專
    學報》1997年第1期。
    鄭振鐸:〈明清二代的平話集〉,收錄於《鄭振鐸全集》第四卷,河北,花山文藝
    出版社,1998年11月。
    單文惠:〈「笠翁十種曲」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44
    期,2000年6月。
    塗怡萱:〈李漁戲曲理論中的觀眾意識〉,《中極學刊》2001年第1期。
    周毅:〈勸懲與娛樂—李漁小說的創作旨歸〉,《黑龍江社會科學學報》2001年第
    2期。
    徐世中、王光磊:〈試論李漁白話短篇小說的獨特藝術性〉,《廣西社會科學》第
    5期,2001年。
    雷曉彤:〈李漁的婚戀、女性觀〉,《九江師專學報》2001年第4期。
    雷曉彤:〈論馮夢龍、凌濛初對李漁小說創作與理論的影響〉,《江西師範大學學
    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2期,2002年5月。
    劉慧珠:〈李漁文學觀中的虛實論〉,《修平學報》第5期,2002年9月。
    王建科:〈試論李漁小說中的科諢藝術〉,《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2003年第1期。
    呂依嬙:〈機趣、戲謔、新詮釋─論李漁《無聲戲》的性別書寫〉,《中極學刊》
    第3期,2003年12月。
    徐凱:〈好色、好貨、率真—《十二樓》、《無聲戲》中的尚情傾向〉,《黑龍江社
    會科學學報》2003年第6期。
    代順麗:〈對《無聲戲》的異議〉,《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24卷第2期,2004年2月。
    代順麗:〈論《無聲戲》對話本小說的繼承與革新〉,《漳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
    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2期。
    何大衛:〈明末清初的「男色」風氣與笠翁之文學作品〉,《中國文學研究》,2004
    年12月。
    徐志平:〈第二性中的他者─清初話本小說中的妾、媳與婢女〉,收錄於鮑家麟編
    著《中國婦女史論集》第六集,台北,稻香出版社,2004年。
    崔榮華:〈明清社會「男風」盛行的歷史透視〉,《河北學刊》第24卷第3期,2004
    年5月。
    王敏:〈論李漁擬話本小說的個性特徵〉,《齊魯學刊》,2005年第6期。
    陳秋良:〈談李漁「蜃中樓」的新創原素〉,《中國語文》,第574期,2005年4
    月。
    張小芳:〈從《連城璧》論李漁作品的反諷性質〉,《語文學刊》,2006年12月。
    張秀玉:〈悲觀迷霧的女性世界—李漁小說的女性觀解讀〉,《寧德師專學報》2006
    年第3期。
    朱亮潔:〈李漁的園林生活及隱逸思維〉,《中國文學研究》,第22期,2006年6
    月。
    吳華雯:〈試論李漁小說創作的商業化〉,《廈門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第1
    期。
    楊東方、王海燕:〈論李漁小說愛情的創新性及其意義〉,《社科縱橫》第21卷第
    9期,2006年。
    劉淑麗:〈從《連城璧》及其《外編》看李漁的兩性觀〉,《明清小說研究》2006
    年第2期。
    藺九章:〈李漁小說的虛構藝術〉,《邯鄲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
    王鐿容:〈傳「奇」乎?傳「教」乎?─《千古奇聞》的編選視域初探〉,《中極
    學刊》,2008年第7期。
    毛攀云:〈論李漁戲曲創作的理論自覺〉,《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年第10期。
    徐志平:〈李漁話本小說的創新意識及其解構〉,《第四屆文學創意與典範學術研
    討會論文集》,2008年6月。
    劉幼嫻:〈談李漁以稗官為傳奇藍本的創作理念─以小說〈生我樓〉與傳奇《巧
    團員》為例〉,《興大人文學報》第41期,2008年9月。
    劉原州:〈李漁《奈何天》傳奇析論(上)〉,《國文天地》第283期,2008年12月。
    黃瑛:〈《奈何天》:從小說到傳奇〉,《社會科學論壇》(學術研究卷),2009年1
    月。
    詹皓宇:〈書寫才女─李漁「喬復生王再來二姬合傳」評析〉,《東方人文學志》
    第四期,2009年。
    劉原州:〈李漁《奈何天》傳奇析論(下)〉,《國文天地》第284期,2009年1月。
    羅中琦:〈李漁《十種曲》慣用情節析論〉,《中國語文》第622期,2009年4月。
    王昕:〈從擬話本編創方式論李漁《無聲戲》小說的價值和意義〉,《文藝研究》
    2010年第7期。
    李軍鋒:〈李漁小說的尚奇觀在藝術手法中的展現〉,《山東省青年幹部管理學報》
    第5期,2010年9月。
    杜書瀛:〈虛與實─李漁戲曲美學隨談〉,《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
    14卷第3期,2010年5月。
    汪詩珮:〈圖像、敘事、讀者反應:論李漁的〈譚楚玉〉與《比目魚》〉,《中正大
    學中文學術年刊》,第15期,2010年6月。
    邱海珍:〈李漁白話短篇小說中的才女形象探析〉,《大慶師範學院學報》第30
    卷第2期,2010年3月。
    徐志平:〈短篇小說的特質及其敘事分析〉,收錄於《中文創意教學示例》,高雄:
    麗文出版社,2010年9月。
    梁春燕:〈從李漁與馮夢龍之差異看擬話本小說之衰落〉,《文史縱橫》,2010年6
    月。
    趙炎秋:〈李漁文學創作思想試探〉,《湖南城市學院學報》第31卷第5期,2010
    年9月。
    藺九章:〈李漁小說尚奇藝術新論〉,《名作欣賞》第20期,2010年7月。
    陳寧:〈從《無聲戲》看李漁的戲曲觀對小說創作的影響〉,《綏化學院學報》第
    31卷第1期,2011年2月。
    傅承洲:〈馮夢龍話本與李漁話本比較〉,《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
    版)第31卷第3期,2011年5月。
    陳佳彬:〈李漁創作理論及其實踐〉,《育達通識學報》第2期,2012年1月。
    (二)學位論文
    吳芬燕:《李漁話本小說研究》,高雄師範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吳淑慧:《李漁及其《十種曲》研究》,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徐志平:《清初前期話本小說之研究》,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呂宜哲:《李漁小說理論探述──從《閒情偶寄》中的「文學觀」談起》,東海大
    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余美玲:《李漁的《連城璧》與《十二樓》之研究》,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2年。
    劉幼嫻:《李漁的戲曲理論》,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林雅鈴:《李漁小說戲曲研究》,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朱亮潔:《李漁新論──遺民觀點的考察》,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年。
    彭郁文:《雅俗之趣對李漁園林觀的影響》,元智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年。
    陳美芳:《李漁《十二樓》之女性研究》,臺南大學國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2008年。
    江仁瑞:《李漁十二樓的創作特質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年。
    陳靖怡:《風月與風教:李漁與袁枚小說之研究》,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
    班碩士論文,2010年。
    許鳳鳴:《李漁《十二樓》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10年。
    蕭淑汶:《李漁小說貞節觀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陳佳彬:《李漁戲曲作品及理論研究》,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年。
    韓佩思:《李漁擬話本小說中的人物審美形象與情理觀》,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碩
    士論文,2011年。
    詹淑蜜:《李漁話本《無聲戲》研究》,南華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趙永紝:《李漁《風箏誤》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