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何世傑
Shih-Chieh Ho
論文名稱: 柔道大外割引手兩種不同破勢方法之生物力學分析
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Judo Two Hikete Kuzushi Styles in the major outer leg Reap - Osoto-gari Technique
指導教授: 黃長福
Huang, Chen-F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60
中文關鍵詞: 柔道大外割破勢運動學動力學
英文關鍵詞: Judo, Osoto-gari, kuzushi, Kinematics, Kinetic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782下載:4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柔道的大外割動作是國內外選手比賽經常使用的有效得分技術動作之一,且適用於各量級選手。柏崎克彥(2010)認為選手在操作大外割技術時,引手45度破勢時,則有效降低被對手反摔的危險性;但引手90度破勢時,被對手反摔的機率往上提升。故本實驗針對引手45度與90度兩種不同破勢方法之大外割動作攻擊型態,以10台Vicon高速攝影機(200Hz)與Kistler 9281(1000Hz)測力板來擷取大外割動作的運動學和動力學等相關參數,每位受試者分別收取8次資料,取較好的3次資料之平均數作為分析,以SPSS統計軟體進行相依樣本t-test分析(p≦.05),得到以下結論:
    一、引手45度破勢在破勢期、取位期、施術期、總動作時間皆快於引手90度破勢,且取位期、總動作時間上有顯著差異,顯示引手45度破勢在動作時間較短,在施術上能佔有優勢。
    二、施術者取位期時身體重心最高位置,引手45度破勢重心低於引手90度破勢,且有顯著差異,故可以推論在施展引手45度破勢大外割技術時,因為身體重心位置較低的緣故,可減少被對手反摔的機會。
    三、施術者攻擊腳的髖、膝、踝關節最大角速度以引手45度破勢較快,其中髖關節、膝關節兩者皆有顯著差異,表示攻擊腳碰撞對手的速度就越快,比較容易使得對手產生一個向後旋轉摔倒的力量。
    四、施術者支撐腳最大地面反作用力,兩種不同引手破勢角度並無顯著差異。

    Osoto-gari was one of most used techniques by different levels of judoist to win the game. Kashiwazaki Katsuhiko (2010) thought to use osoto-gari of 45 degrees Hikete kuzushi technique can reduce to be thrown by rival to use osoto-gari of 90 degrees Hikete kuzushi technique will add to be thrown by rival.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of 45 degrees Hikete kuzushi technique and traditional 90 degrees Hikete kuzushi technique on the kinematics and kinetics. The 8 judoists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Using 10 Vicon Motion System (MX13, VIcon,UK) (200 Hz) and 1 Kistler 9281 (1000Hz) force platform. Each participant collected 8 trials in this study, and use 3 better trials analyze. Used t-test (p≦0.05) analysis in the kinematics and kinetics between the 45 degrees Hikete kuzushi and 90 degrees Hikete kuzushi group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re:
    1.Had different Hikete Kuzushi 45 degrees had faster time in Tsukuri time and Movement time.
    2.Had different in Hikete Kuzushi 45 degrees had center of gravity (COG) is low in Tsukuri time.
    3.Had different Hikete Kuzushi 45 degrees had faster the max degree velocity in hip, knee, and ankle when judoist attacked.It indicated attacked leg to impact rival will get more power to throw the rival.
    4.no different was found on maxinun ground reaction force (MGRF) better two technique in the kake time.
    According to result , the movement of 45 degrees is fast than 90 degrees. We suggest coach and athlete to train the skill is 45 degrees style.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誌 III 目次 IV 表次 VII 圖次 VIII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 6 第四節 研究限制 6 第五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柔道立技動作摔法原理 11 第二節 柔道大外割動作技術研究 13 第三節 柔道技術的力學研究 16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一節 研究對象 18 第二節 實驗地點與時間 19 第三節 實驗器材與設備 19 第四節 儀器架設與場地佈置 25 第五節 實驗步驟與流程 26 第六節 實驗資料處理 30 第七節 統計方法 36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動作時間分析 38 第二節 施術者身體重心最高位置與重心垂直位移 39 第三節 攻擊腳之髖、膝、踝關節最大角速度 41 第四節 最大地面反作用力 45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49 第二節 建議 50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51 外文部分 52 附錄 【附錄一】參與者實驗須知 55 【附錄二】參與者同意書 56 【附錄三】參與者基本資料表 57 【附錄四】受試者實驗記錄表 58 【附錄五】各項參數原始資料表 59

    一、中文部分
    王榮錫(1991)。柔道訓練法。台北市:台北市立體育學院。
    林士欣(2003)。柔道掃腰技術施術期之生物力學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卓世鏞 (1994)。對較高和較矮被摔者實施兩種不同破勢取位柔道內腿動作之運動學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柏崎克彥(2001)。柔道寢技所向無敵。台南:大坤。
    侯碧燕(1998)。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技術報告書-柔道。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許樹淵(1997)。運動生物力學。台北市:合記。
    許樹淵(2001)。運動訓練智略。台北市:師大書苑。
    許吉越(2000)。八十九年大運會柔道賽甲組選手有效得分之時間、動作技
    術及得分等級研究(頁253-266)。2000年國際大專運動教練科學研討會。
    許吉越、郭癸賓、李政達(2002)。台灣地區九十年中等學校柔道賽立技抓
    襟法及得意技之使用分析(頁121-132)。朝陽人文社會學刊。
    郭癸賓、丁文貞(2001)。柔道有效得分動作之比較分析。大專體育,53,36-40。
    郭癸賓(2002)。「柔道足技-大外割不同攻擊割法之分析」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91-2413-H-237-001。
    張聲同(2002)。柔道。台北市:警察專科學校。
    陳俊傑(2003)。柔道立姿摔法過肩摔不同位置「破勢」、「取位」及「施術」之生物力學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黃武雄(1987)。柔道學理新詮。台北市:健行。
    鄭吉祥(1992)。柔道運動訓練與實際。中一出版社。
    蔡宗恩(2004)柔道大外割技術不同破勢方法之生物力學分析-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醍醐敏郎(1995)。柔道教室。聯廣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羅友維(1999)。柔道-過肩摔。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劉振豐(2008)。最新國際柔道規則。台北市:梅枝。

    二、外文部分
    山下泰裕(2007)。山下泰裕闘魂の柔道―必勝の技と心。日本:ベースボ
    ール・マガジン社。
    中村勇(2006)。柔道科學研究化,以學術的接觸來分析柔道,日本近代柔道雜誌月刊,2006(12),63。
    松本芳三、淺見高明(1966)。寫真圖解柔道。日本,大修館。
    柏崎克彥(2010)。世界王者の技術から学ぶ3-3,日本近代柔道雜誌月刊,2010(1),40-45。
    豬熊功(1979)。柔道。日本株式會社講談社。
    IJF(2009)。2009年12月18日,取自http://www.ijf.org/
    Imamura, R.T. (1996) A Kinematic Comparison of Styles of Judo Leg Sweep in the Major Outer Leg Reap — Osoto-gari.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Fresno.
    Imamura, R.T. and Johnson, B.F. (2003) A kinematic analysis of a judo leg sweep: major outer leg reap – osoto-gari. Sports Biomechanics, 2, 191-201.
    Rodney T. Imamura, Alan Hreljac, Rafael F. Escamilla and W. Brent Edwards. (2006) A three-dimensional analysis of the center of mass for three different judo throwing techniques.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and Medicine, 122-131.
    Pucsok, J.M., Nelson, K. and Ng, E.D. (2001) A kinetic and kinematic analysis of the harai-goshi judo technique. Acta Physiologica Hungarica 88, 271-280.
    Yamashita, Y. (1992) Osoto-gari: Judo Masterless Techniques. London: Ippon Book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