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佳瑤
論文名稱: 王文興小說創作的一貫與深化
指導教授: 胡衍南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8
中文關鍵詞: 王文興現代主義現代派小說《現代文學》《家變》《背海的人》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88下載:4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王文興和《現代文學》在台灣現代派小說的興起過程當中,佔有關鍵而重要的地位。本文將釐清過去認為《現代文學》立場過度西化的質疑批判,以及現代
    派小說曾經引發「現代」與「鄉土」對立的爭議誤解,肯定現代派小說以疏離異化的反叛與內視的自覺書寫,作為傳達時代感受與無言抗議的文學表現,並進一步強調作品中以現代主義技法書寫鄉土情感所呈現的現實性。其後,聚焦且系統性地整合王文興獨樹一幟的創作文藝觀,藉此否定外界將王文興評之為極端西化、叛逆者的負面評價,更客觀地將王文興定位為力圖接軌中西的推展者。在檢視王文興小說創作的現代主義實踐方面,筆者將在象徵、意識流、戲謔筆法、文字新變等形式技巧的運用,以及命運、疏離、存在、矛盾、性欲、體制質疑等議題的討論上,論述王文興小說作品中鮮明的現代主義色彩,並在文字新變的語言實驗方面,提出四大目的與十三類用法的見解。在前述的作品析論基礎之上,筆者認為王文興的小說作品當中,實存有主題內容的一貫與外在形式表現的深化。在主題內容上的一貫方面,筆者以為其小說多以弱質者與弱勢者為主要書寫對象,圍繞在內視與反叛兩大主要書寫要素上,呈現以現代性為主、現實性為輔的主要書寫重心。而在外在形式表現的深化方面,基於內容與形式合一的文學理念,王文興以破碎化的形式與極端化的語言實驗,呼應作品中反傳統的主題精神與諧謔的筆法轉向。關於其中備受爭議的極端語言實驗,筆者也將進一步深究其創作用意,並點出部分用法的瑕疵與文學效果的缺憾,以證明王文興一味追求「精確」卻背離「精省」與「通俗」原則的語言表現,使其語言文字的實驗並未獲得全然的成功。最後,總結上述論點,客觀明
    確地重新定位王文興在台灣文學史上的貢獻與地位。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討論………………………………………………………8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20 第四節 研究步驟………………………………………………………20 第二章 台灣現代主義文學與王文興的創作文藝觀………………………23 第一節 醞釀台灣現代主義小說的時代背景…………………………23 第二節 現代派小說的產生……………………………………………30 第三節 王文興創作文藝觀……………………………………………46 第三章 王文興小說創作的現代主義實踐…………………………………63 第一節 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理論概述…………………………………63 第二節 西方現代主義主題內容的實踐………………………………71 第三節 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形式技巧的實踐…………………………89 第四章 王文興小說創作的一貫……………………………………………105 第一節 以弱質者與弱勢者作為主要書寫對象………………………105 第二節 以內視與反叛作為主要書寫要素……………………………112 第三節 以現代性為主,現實性為輔的書寫重心……………………121 第五章 王文興小說創作的深化……………………………………………135 第一節 破碎化的形式…………………………………………………135 第二節 極端化的語言實驗……………………………………………142 第三節 諧謔的筆法轉向………………………………………………152 第六章 結論…………………………………………………………………161 參考書目…………………………………………………………………………167

    【參考書目】(按姓氏筆畫排序)

    一、 王文興著作(按出版順序排序)

    《新刻的石像》,台北:仙人掌出版社,1968年
    《玩具手槍》,台北:志文出版社,1970年
    《龍天樓》,台北:大林出版社,1982年
    《家變》,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78年;2006年修訂版
    《十五篇小說》,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79年;2006年修訂版
    《背海的人(上)》,台北:洪範書局有限公司,1981年;1999年修訂版
    《書和影》,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88年
    《背海的人(下)》,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99年
    《小說墨餘》,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2002年
    《星雨樓隨想》,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2003年

    二、 相關研究

    (一) 專書

    王佐良,《英國詩史》,江蘇:譯林出版社,1997年
    王德威,《眾聲喧嘩──三○與八○年代的中國小說》,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1998年
    方忠,《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台灣文學卷》,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 年
    台大外文系,《文學批評研討會論文集》,1986年
    白少帆、王玉斌、張恆春、武治純,《現代台灣文學史》,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87年
    白先勇,《第六隻手指》,台北:爾雅出版社,1995年
    白先勇等,《現文因緣》,台北:現文出版社,1991年
    白先勇,《樹猶如此》,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4年
    史亮,《新批評》,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9年
    古繼堂,《台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古遠清,《台灣當代文學理論批評史》,武漢︰武漢出版社,1994年
    加拿大卡加利大學《中文敘事語言的藝術:王文興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9年
    朱棟霖、丁帆、朱曉進,《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下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
    李有成,《在理論的年代》,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余光中,《焚鶴人》,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2年
    余光中,《天狼星》,台北:洪範出版社,1976年
    李明濱,《俄羅斯文學的靈魂──托爾斯泰》,台北:牧村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
    李鈞,《存在主義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
    李喬,《台灣文學造型》,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1992年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台北:麥田出版社,1996年
    李奭學,《書話台灣──1991~2003文學印象》,台北:九歌出版社,2004年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出版社,1995年
    杰克‧凱魯亞克著 金紹禹譯,《垮掉的一代》,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年
    邵玉銘、張寶琴、瘂弦,《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
    邱坤良,《南方澳大戲院興亡史》,台北:新新聞出版社,1999年
    吳昌雄,《現代主義文學研究》,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年
    季欣麟等,《書與生命的對話》,台北:遠見出版社,1999年
    茅家琦,《台灣三十年》,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吳達芸,《台灣當代小說論評》,高雄:春暉出版社,1999年
    林積萍,《《現代文學》新視界──文學雜誌的向量探索》,台北:讀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
    侯吉諒,《石室之死亡──及相關的重要評論》,台北:漢光文化公司,1988年
    施淑,《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文學發行,1997年
    馬相武、劉海峰,《在貓的搖籃旁怪笑──黑色幽默文學》,海口:海南出版社,1993年
    許琇禎,《台灣當代小說縱論:解嚴前後(1977-1997)》,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尉天聰,《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出版公司,1978年
    莫渝,《紀德研究》,高雄:大舞台書苑出版社,1977年
    郭宏安,《二十世紀西方文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陸揚,《精神分析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康來新,《王文興的心靈世界》,台北:雅歌出版社,1990年
    陳大為、鍾怡雯,《20世紀台灣文學專題I:文學思潮與論戰》,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陳芳明,《孤獨夜書》,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陳碧月,《小說欣賞入門》,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陳義芝,《台灣現代小說史縱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
    陳巍仁,《台灣現代散文詩新論》,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
    鹿憶鹿、胡衍南、許應華,《現代文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出版,2008年
    馮川,《憂鬱的先知:陀思妥耶夫斯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馮作民,《尼采的哲學》,台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73年
    焦桐,《台灣文學的街頭運動(一九七七~世紀末)》,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黃宣範,《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出版社,1996年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的困境》,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年
    葉維廉,《中國現代作家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出版,1976年
    楊澤,《從四0年代到九0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4年
    赫胥黎著、孟祥森譯《美麗新世界》,台北:探索文化出版社,1999年
    熊哲宏,《心靈深處的王國——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0年
    趙遐秋、呂正惠,《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台北:人間出版社,2002年
    鄭明娳、林燿德,《時代之風──當代文學入門》,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
    劉紹銘,《路滑霜濃的日子》,台北:四季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1年
    黎湘萍,《文學台灣》,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
    歐陽子,《現代文學小說選集 第一集》,台北:爾雅出版社,1977年
    簡政珍,《語言與文學空間》,台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二)期刊論文

    何欣,<繼續《背海的人》:王文興>,《聯合文學》第6卷第5期,1990年3月, 頁46-47
    丁邦新,<「文體的語言的基礎—論王文興的「背海的人」的」講評>,《中外文學》第15卷第1期,1986年6月,頁158-160
    巴人,<「鄉土文學的功與過」演講側記>,《夏潮》第4卷第2期,1978年2月,頁76-77
    王文興,<編後>,《現代文學》第2期,1960年5月,頁124
    王文興,<現代文學一年>,《現代文學》第7期,1961年4月,頁4-6
    王安琪,<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文興《背海的人》中的曼氏諷刺>,《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187-212
    王拓〈評王文興教授的「鄉土文學的功與過」>,《夏潮》第4卷第3期,1978年3月,頁71-73
    王鼎鈞,<「家變」之變>,《書評書目》第6期,1973年7月,頁103-105
    王甫昌在,<族群通婚的後果:省籍通婚對於族群同化的影響>,《人文與社會科學集刊》,1993年12月,頁231-267
    石公,<變則通乎?>,《書評書目》第6期,1973年7月,頁105-113
    吉也,<男性之荒謬與莊嚴及異性之棲息:我看「草原的盛夏」、「母親」>,《台灣文藝》第104期,1987年1月,頁82-86
    朱立立,<台灣知識份子的精神私史—王文興現代主義力作《背海的人》中的「爺」>,《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213-226
    吳達芸,<一個知識份子敗類之死—《背海的人》閱讀手記>,《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227-243
    吳再興,<論王文興「十五篇小說」的人生觀照>,《台南師院學生學刊》第17期,1996年,頁72-82
    李寬宏,<試論「家變」>,《書評書目》第6期,1973年7月,頁82-87
    李利國,<試探家變>,《今日中國》第32期,1973年12月,頁150-156
    李昂,<長跑選手的孤寂—王文興訪問錄>,《中外文學》第4卷第5期,1975年10月,頁30-42
    李有成,<王文興與西方文類>,《中外文學》第10卷第11期,1982年7月,頁176-193
    李歐梵著、林秀玲譯,<在台灣發現卡夫卡:一段個人的回憶>,《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175-186
    呂正惠,<社會與個人—現代中國的成長小說>,《幼獅文藝》第80卷第6期,1994年12月,頁19-20
    林海音等,<家變座談會>,《中外文學》第2卷第1期,1973年6月,頁164-177
    林秀玲,<王文興專號序>,《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19-31
    林秀玲,<林秀玲專訪王文興:談《背海的人》與南方澳>,《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32-50
    林秀玲,<南方澳與《背海的人》>,《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51-74
    林秀玲編輯,<王文興與羅青座談:詩與畫>,《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294-319
    林秀玲編輯,<建築與文學的對話—論傳統與現代:李祖原建築師與王文興教授>,《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320-356
    林秀玲編輯,<座談主題:與王文興教授談文學創作>,《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369-395
    周國正,<自由與制約:圍繞王文興《家變》中文字新變的討論>,《現代中文文學評論》第1期,1994年6月,頁53-77
    易鵬,<巨變私史:王文興的「家變」>,《中外文學》第27卷第10期,1999年3月,頁134-173
    易鵬,<背向完美語言:《背海的人》芻論>,《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138-160
    洛夫,<建立新民族詩型之芻議>,《創世紀》第1卷第5期,1956年3月,頁3
    洛夫,<超現實主義和中國現代詩>,《幼獅文藝》第30卷第6期,1969年6月,頁177
    紀弦,<現代派公告>,《現代詩》第13 期,1956年2月,頁4
    南海,<一部「人像畫廊」作品的再評價—訪王文興先生談紅樓夢>,《幼獅月刊》第34卷第3期,1971年9月,頁44-47
    姚欣進,<論析「家變」之情節安排藝術>,《中外文學》第4卷第12期,1976年5月,頁218-227
    柯慶明,<在網路的時代保存手稿—為王文興先生《家變》《背海的人》手稿的收藏展而寫>,《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362-368
    夏祖麗,<命運的迹線>,《書評書目》第38期,1976年6月,頁6-15
    夏祖麗,<白先勇訪問記>,《書評書目》第42期,1976年10月,頁104
    夏濟安,<致讀者>,《文學雜誌》第1卷第1期,1956年9月,頁70
    高天生,<現代小說的歧途—試論王文興的小說>,《文學界》第1期,1982年1月,頁75-85
    荻宜,<王文興《背海的人》一九八○年最具顛覆性的小說>,《文訊別冊》第146期,1997年12月,頁34-35
    耿德華(Edward Gunn)作、李延輝譯,<《背海的人》以及翻譯準則>,《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115-134
    張茂桂、蕭新煌,<大學生的「中國結」與「台灣結」──自我認定與通婚觀念的分析>,《中國論壇》第25卷第1期,1987年10月,頁34-53
    張漢良,<淺談「家變」的文字>,《中外文學》第1卷第12期,1973年5月,頁122-141
    張誦聖著、謝惠英譯<王文興小說中的藝術和宗教追尋>,《中外文學》第15卷第6期,1986年11月,頁108-119
    張誦聖,<從「家變」的形式設計談起>,《聯合文學》第3卷第8期,1987年6月,頁196-199
    張誦聖,<解讀王文興現代主義新作:「背海的人」續集>,《聯合文學》第15卷第9期,1999年7月,頁144-148
    張默,<創世紀的發展路線及其檢討>,《現代文學》第46期,1972年3月,頁121-122
    陳典義,<「家變」的人生觀照與嘲諷>,《中外文學》第2卷第2期,1973年7月,頁148-160
    陳萬益,<逆子的形象:賈寶玉、高覺慧和范曄的比較>,《文星》第102期,1986年12月,頁125-129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第十二章──五O年代的文學侷限與突破>,《聯合文學》第200期,2001年6月, 頁146-177。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13)—橫的移植與現代主義之濫觴>,《聯合文學》第202期,2001年8月,頁136-148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14)—現代主義文學的擴張與深化>,《聯合文學》第207期,2002年1月,頁142-155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15)—六○年代現代小說的藝術成就>,《聯合文學》第208期,2002年2月,頁151-163
    陳裕美,<試論王文興《家變》之文字>,《文學前瞻》第3期,2002年6月,頁77-89
    許劍橋,<背時間的人,迎文字的海──王文興的寫作信仰與實踐>,《文訊》第246 期,2006年4月,頁17-22
    覃子豪,<新詩向何處去?>,《藍星詩選叢刊》,第一輯《獅子星座號》,1957年8月,頁7
    景翔,<「家變」與文變>,《書評書目》第6期,1973年7月,頁80-82
    游施和,<評家變—兼論小說用語>,《中國語文》第33卷第4期,1973年10月,頁82-85
    曾麗玲,<現代性的空白—《家變》、《背海的人》前後上下之間>,《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161-172
    單德興,<王文興談王文興>,《聯合文學》第3卷第8期,1987年6月,頁166-195
    焦慧蘭記錄整理,<死亡的滋味—王文興〈命運的迹線〉>,《幼獅文藝》第81卷第4期,1995年4月,頁55-57
    黃錦珠,<王文興《背海的人》(下) >,《文訊》第180期,2000年10月,頁30-31
    黃千芳整理,<王文興與楊牧對談詩詞>,《中外文學》第31卷第8期,2003年1月,頁77-96
    葉珊,<探索王文興小說裡的悲劇情調>,《現代文學》第32期,1967年8月,頁60-67
    葉維廉,<水綠年齡的冥想:論王文興「龍天樓」以前的作品>,《現代文學》34期,1968年5月,頁91
    楊惠南,<「家變」及其他>,《書評書目》第7期,1973年9月,頁79-87
    楊照,<神話的文學.文學的神話—五O、六O年代的台灣文學>,《聯合文學》第10卷第7期,1994年5月,頁99-104
    楊馥菱,<西風東漸下的試煉--《家變》探賾>,《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第2期,2003年6月,頁153-175
    廖大慶,<南方澳的宗教概況>,《宜蘭文獻雜誌》65期,2003年9年,頁69
    廖咸浩,<評王文興「書和影」>,《文訊》第1卷第40期,1989年2月,頁89-92
    廖炳惠,<台灣文學中的四種現代性:以《背海的人》下集為例>,《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75-92
    歐陽子,<論「家變」之結構形式與文字句法>,《中外文學》第1卷第12期,1973年5月,頁50-67
    劉紹銘,<十年來的台灣小說:一九六五-七五—兼論王文興的「家變」>,《中外文學》第4卷第12期,1976年5月,頁4-16
    劉慧珠,<論王文興《家變》的負面書寫> ,《興大中文學報》第15期,2003年6月,頁289-310
    劉慧珠,<逆子的自我異化與主體分裂—由拉康的「鏡像階段」審視王文興的《家變》>,《修平人文社會學報》第3期,2004年3月,頁159-176
    劉淑貞,<札記王文興 遠離抑或靠近?一個現代主義的觀察>,《文訊月刊》第232期,2005年2月,頁12-15
    蔡英俊,<試論王文興小說中的挫敗主題>,《文星》第102期,1986年12月,頁118-124
    編輯部記錄,<王文興教授談:鄉土文學的功與過>,《夏潮》第4卷第2期,1978年2月,頁64-68
    鄭雅云,<談王文興早期的十五篇小說>,《文壇》第249期,1981年3月,頁61-69
    鄭恆雄,<文體的語言的基礎—論王文興的「背海的人」的>,《中外文學》第15卷第1期,1986年6月,頁128-157
    鄭恆雄,<王文興「背海的人」文體及宗教觀>,《聯合文學》第3卷第8期,1987年6月,頁199-206
    隱地,<讀王文興的〈龍天樓〉>,《自由青年》第35卷第7期,1966年4月1日,頁25-27
    隱地,<「家變」與「龍天樓」>,《書評書目》第6期,1973年7月,頁87-93
    劉紹銘<發刊詞>,,《現代文學》第1期,1960年3月,頁2
    韓保憲<文學傳統的履新與反叛──從《莫洛伊》看貝克特的「反小說」形式實驗>,《信師範學院學報》第25卷4期,2005年8月,頁106-108
    應鳳凰,<十五年來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再評價>,《文學台灣》第21期,1997年1月,頁246-264
    顏元叔,<苦讀細品談「家變」>,《中外文學》第1卷第11期,1973年4月,頁60-85
    關雲,<漫談「家變」中的遣詞造句—一個傳播語意學的觀點>,《書評書目》第6期,1973年7月,頁93-103
    譚雅倫,<讀「家變」的聯想>,《書評書目》第15期,1974年7月,頁3-9
    饒博榮(Steven L. Riep)作、李延輝譯,<〈龍天樓〉情文兼茂,不是敗筆—王文興對官方歷史與反共文學的批判(節譯) >,《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93-114
    Fredric Jameson,”Literary Innovation and Modes of Production;A Commentary,”in Modren Chinese Literature,Vol. 1,Sept.1984,p.75.
    Sandrine Marchand,<翻譯王文興小說的原因>,《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135-137

    (三)學位論文

    李進益,《地方博物館內/外的地方感差異:以南方澳漁村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沈靜嵐,《當西風走過—六O年代《現代文學》派的論述與考察》,成大歷史語言所碩士論文,1994年
    侯作珍,《自由主義傳統與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崛起》,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陳美美,《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萌芽與再起》,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陳瑤華,《王文興與七等生的成長小說比較》,清華大學文學所碩士論文,2004 年
    董淑玲,《白先勇、歐陽子、王文興小說觀念之形成與實踐》,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2002年
    龔炳源,《王文興小說中的文化認同研究》,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劉采榆, 《叛逆者或改革者?──王文興小說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年

    (四)報刊短文

    王文興,<從一開始>,《中國時報》,2004年3月22日,E7版。
    王文興,<回到天然中去探求 王文興 / 姚仁錄對談>,《聯合報》,2004年6月8日,E7版
    王宣一 ,<背海狂草:王文興的兩個長夜(上)(下)>,《中國時報》,1980年9月11日, 第8版
    王德威,〈主題品書王文興新版《家變》的時代意義 這才是一個人的聖經〉,《聯 合報》,2000年10月23日,第48版
    江中明,〈背海的人 王文興寫了18年〉,《聯合報》,1999年1月5日,第14 版
    江中明,〈王文興想寫宗教小說 王拓將重拾創作之筆〉,《聯合報》,2000年9月20日,第32版
    吳潛誠,〈訪王文興談文學的社會功能與藝術價值〉,《聯合報》,1977年8月24日,第12版
    吳婉茹,〈訪王文興談《家變》再版〉,《聯合報》,2000年10月16日,第37版
    何懷碩,〈電影還該是電影〉,《聯合報》,1984年5月22日,第8版
    何懷碩,〈和而不同:再答王文興先生〉,《聯合報》,1984年6月16日,第8版
    何欣,〈在暢銷書排行榜外的王文興〉,《中央日報》,1989年11月1日,第16版
    林慧峰,〈王文興.鄭愁予走上文學語言的不歸路〉,《中央日報》,1987年10月12-13日,第10版
    金恆杰,〈中國文學中的父子關係—談王文興的「家變」和奚淞的「哪吒」〉, 《中央日報》,1996年6月26-27日,第18版
    紀慧玲,〈王文興退休新視聽 昨送別茶會揭公案〉,《民生報》,2005年1月 11 日,A10版
    徐開塵,〈細覽手稿體會王文興的堅持〉,《民生報》,2000年11月16日,A7版
    陳文芬, <背海的人下集,王文興文字校對工程驚人>,《中國時報》,1999年1月5日, 第11版。
    陳文芬 ,<王文興「背海的人」下冊>,《中國時報》,1999年9月20日, 第11版
    陳希林,<作家王文興 每天多寫20字>,《中國時報》,2005年1月7日,E8版
    陳俍任,<遺失的文學記憶 在紀州庵撿到了>,《聯合報》,2005年3月21日,C1 版
    陳宛茜,〈走廊盡頭 王文興文字苦行〉,《聯合報》,2004年1月19日,A12版
    陳宛茜,〈王文興退休 說要出發仍哽咽〉,《聯合報》,2005年1月11日,C6版
    陳希林,〈學者齊說夢 古今唱和 王文興等三學者從文學心理物理分論蘇軾〈記夢賦詩〉〉,《中國時報》,2005年5月8日,D8版
    康來新,〈王文興如是說〉,《中央日報》,1987年12月29-31日第10版
    黃美惠,〈王文興 初寫獨幕劇!〉,《民生報》,1988年3月11日,第9版
    黃恕寧,〈現代交響樂〉,《聯合報》,2000年5月1日,第37版
    葉子啟,〈新書快評:王文興「書和影」〉,《聯合報》,1988年5月10日,第21版
    楊照,<家庭內的啟蒙悲劇:王文興的小說「家變」>,《中國時報》,1998年6月30日,第37版
    楊照,〈《背海的人(下)》「緩慢有理」的美學偏執〉,《聯合報》,1999年11月1日,第48版
    魏子雲,〈評「家變」〉,《中華日報》,1973年8月3-5日,第9版
    顏健富記錄整理,〈從草原盛夏到背海的人:與王文興教授談文學創作〉,《中央日報》,2000年12月14日,第20版
    蘇偉貞,〈緩慢有理〉,《聯合報》,2000年10月16日,第37版
    蘇偉貞、何定照,<《現代文學要角說從頭》>,《聯合報》,2005年9月6日,A10版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