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蘇淑于 |
---|---|
論文名稱: |
中藥材板藍根及大青葉之成分分析與基原辨識 |
指導教授: | 許順吉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化學系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8 |
中文關鍵詞: | 板藍根 、大青葉 、指紋圖譜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15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高效液相層析儀(HPLC)為測定中藥指標成分的常用分析工具,而近年來高效液相層析質譜儀(LC-MS)的發展,亦使其在天然藥物分析上逐漸扮演重要角色。本研究利用HPLC配合柱前衍生化方式,分析板藍根及大青葉藥材中的10個胺基酸成分,利用LC-MS偵測10個有機酸類及其他藥理活性成分,並開發一HPLC分析方法,建立各品種之化學指紋圖譜。另外誘導偶合電漿質譜儀(ICP-MS),是目前用於無機元素分析的主要方法,本研究亦利用ICP-MS,對板藍根及大青葉藥材中的水溶性無機元素進行分析,並應用於藥材基原之化學辨識。
本研究分為三個部份,第一部份為藥理活性成分分析,板藍根及大青葉為常用之清熱解毒藥材,而中藥材的清熱解毒功效,主要集中於其活性成分的抗菌及抗內毒素作用,在板藍根及大青葉中以胺基酸類及有機酸類成分為主。胺基酸類採用柱前衍生化方式,以DNFB(2,4-dinitrofluorobenzene)為衍生試劑配合HPLC進行分析,可於60分鐘內成功分離板藍根及大青葉中10種主要的胺基酸成分(Asp, Ser, Glu, Gly, Pro, Arg, γAB, Trp, Val, Tyr )。有機酸及其他藥理活性成分則以HPLC-MS進行分析,採用SIM模式,可於60分鐘內偵測10種藥理活性成分(adenosine, indican, vanillic acid, syringic acid, anthranilic acid, salicylic acid, benzoic acid, tryptanthrin, indigo, indirubin)。上述分析方法亦使用於板藍根及大青葉加工製品,如板藍根濃縮顆粒及青黛。
第二部份為各品種之指紋圖譜建立,板藍根及大青葉市售品種混雜,除《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所收載之十字花科植物菘藍(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根(板藍根)、葉(大青葉),及爵床科植物馬藍(Baphicacanthus cusia Bremek.)的根、莖、根莖(南板藍根)及葉(南板藍葉)外,另有來自豆科野木藍(Indigofera suffruticosa Miller.)、馬鞭草科大青(Clerodendrum cyrtophyllum Turcz.)等數種植物的代用品。本研究開發一HPLC分析方法,以32個吸收峰作為基原辨識的依據,建立化學指紋圖譜。
第三部份為水溶性無機元素分析,利用ICP-MS,進行板藍根及大青葉藥材中水溶性無機元素之定量及半定量分析,並應用於藥材基原之化學辨識。而基原辨識方面,除採人工方式分類外,亦配合使用多變量統計軟體如SPSS、HCE等,進行區別分析、主成分分析及群聚分析,其結果可作為中藥材基原辨識及品質控管的參考。
第二章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九九五年版第一部,pp. 207-208,廣東科技出版社,廣州,1995。
[2] 何玉玲、郭昭麟、高國清、陳忠川、張永勳,中醫藥雜誌,2001,12, 267。
[3]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第三卷,pp. 709-713,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上海,1999。
[4]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中藥志,第一冊,pp. 453-458,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1993。
[5]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第七卷,pp. 452-454,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上海,1999。
[6]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中藥志,第五冊,pp. 846-849,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1993。
[7]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第三卷,pp. 713-715,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上海,1999。
[8]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第七卷,pp. 450-452,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上海,1999。
[9] 劉云海、丁水平,中國醫院藥學雜誌,2001,21,326-328。
[10] 劉云海、丁水平,中國藥科大學學報,2001,32,149-151。
[11] 劉云海、秦國偉、丁水平、吳曉云,醫藥導報,2003,22,591-594。
[12] 孫廣蓮、胡志力、孟紅,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00,24,137-138。
[13] 梁永紅、侯華新、黎丹戎、邱莉、吳華慧,中草藥,2000,31,531-533。
[14] 侯華新、黎丹戎,中國新藥與臨床藥理,2002,13,156-158。
[15] 何玉玲,板藍根、大青葉及青黛之生藥學及藥理學研究,p. 199,中國醫藥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2001。
[16] 劉云海、方建國、貢雪凡、謝委,中草藥,2003,34,926-927。
[17] 方建國、施春陽、湯杰、王文清、劉云海,中草藥,2004,35,60-61。
[18] 劉思貞、祝希嫻、邵玉芹、馬天波,中草藥,1999,30,650-651。
[19] 梁永紅、侯華新、黎丹戎、秦菁、邱莉、吳華慧,中草藥,2000,31,531-532。
[20] 曾慶田,中草藥,1982,13,24-25。
[21] 張潤珍、張玉文,中草藥,2000,31,475-476。
[22] Gopalakrishnan V, Burton PJ, Blaschke TF, Anal. Chem., 1996, 68, 3520-3526.
[23] Hikal AH, Lipe GW, Slikker W Jr, Life Sci., 1988, 42, 2029-2032.
[24] Neidle A, Banay-Schwartz M, Sacks S, Anal. Biochem., 1989, 180, 291-294.
[25] W. D. Hill, F. H. Walters, T. D. Wilsons, J. D. Stuard, Anal. Chem., 1979, 51, 1738-1743.
[26] 陳妍藍、付宜和、王國林,藥物分析雜誌,1990,10,19-20。
[27] R. L. Heinribson, S. C. Meredith, Anal. Biochem., 1983, 136, 65-74.
[28] S. Einarsson, B. Josefeson, S. Lagerkvist, J. Chromatogra., 1983, 282, 609-618.
[29] 喬章星,現代應用藥學,1991,8,14-16。
[30] 趙宇新、李曼玲,中國實驗方劑學雜誌,2004,10,8-9。
[31] 崔熙、李松林、王建新、姚筱銳,中藥材,1992,15,17-18。
[32] 曹令杰、楊東升、陳松光、陳矛,中成藥,2004,26,87-89。
[33] 李彬、陳萬生、楊根金、張並東、喬傳卓,2000,21,207。
[34] 方淑賢、劉云海、謝委,中國藥房,2003,14,691-692。
[35] 范國榮、胡晉紅、李博華、張漢明,林梅、安登魁,中國藥科大學學報,2000,31,111-114。
[36] Xiaoyun Wu, Yunhai Liu, Wanyun Sheng, Jie Sun, Guowei Qin, Planta Medica, 1997, 63, 55-57.
[37] 徐琀、方建國、劉云海,中草藥,2003,34,10。
[38] 肖珊珊、金郁、孫毓慶,瀋陽藥科大學學報,2003,20,455-459。
[39] 張穎,河北中西醫結合雜誌,1999,8,341-342。
[40]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第七卷,pp. 445-450,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上海,1999。
[41]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中藥志,第五冊,pp. 846-849,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1993。
[4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九九五年版第一部,p. 210,廣東科技出版社,廣州,1995。
第三章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第三卷,pp. 709-713,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上海,1999。
[2]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中藥志,第一冊,pp. 453-458,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1993。
[3]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第七卷,pp. 452-454,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上海,1999。
[4]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中藥志,第五冊,pp. 846-849,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1993。
[5]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第三卷,pp. 713-715,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上海,1999。
[6]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第七卷,pp. 450-452,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上海,1999。
[7] 唐,蘇敬,新修本草,p. 185,安徽科技出版社,合肥,1981。
[8]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校點本),pp. 174-175,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1979。
[9] 明,陳嘉謨,本草蒙筌,卷一,p. 62,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1988。
[10] 周太炎,植物分類學報,1978,16,98-100。
[11] 《全國中草藥匯編》編寫組,全國中草藥匯編,上冊,pp. 497-498,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1975。
[12] 中國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中藥鑑別手冊,第一冊,pp. 296-298,科學出版社,北京,1972。
[13] 成都中醫藥院,中藥鑑定學,p. 67,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74。
[14]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5年版,pp.32-33,北京,1995。
[15] 樓之岑、秦波,常用中藥材品種整理和質量研究,第一冊,p. 263,北京醫科大學及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北京,2001。
[16] 四川衛生廳,四川中藥材標準,pp. 23-24,四川衛生廳,成都,1987。
[17] 黃變才、楊芬,廣西植物,1988,8,239-243。
[18] 謝宗萬,中藥材品種論述,上冊,pp. 304-307,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上海,1964。
[19] 何玉玲,板藍根、大青葉及青黛之生藥學及藥理學研究,pp. 22-24,中國醫藥學院中國藥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2001。
[20] 何玉玲,板藍根、大青葉及青黛之生藥學及藥理學研究,pp. 25-27,中國醫藥學院中國藥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2001。
[21] 何玉玲、郭昭麟、高國清、陳忠川、張永勳,中醫藥雜誌,2001,12, 267-283。
[22] 裴鑒,中國植物誌,1982,65,150。
第四章
[1] 吳藍黛,陜西中醫學院學報,1988,11,33-38。
[2] 王富麗、羅沃娥、劉斌,時珍國醫國藥,2004,15,449。
[3] HP 4500 Chemstation operator manual, Chapter 10, 1997.
[4] http://www.khshb.gov.tw/trophy/trophy_j.htm;高雄縣政府衛生局,台灣。
[5] http://www.bio.ncue.edu.tw/~8823010/m1.htm;彰化師大生物系,台灣。
[6] 林清山,多變項統計分析法,東華書局,台北,1988。
[7] 陳順宇,多變量分析,第一章,p.1,華泰書局,台南,2004。
[8] 陳順宇,多變量分析,第一章,p.5,華泰書局,台南,2004。
[9] 陳順宇,多變量分析,第一章,p.9,華泰書局,台南,2004。
[10] 張紹勳、張紹評、林秀娟,SPSS for windows-多變量統計分析,第七章,p.3,松崗電腦圖書資料股份有限公司,台北,2003。
[11] 陳順宇,多變量分析,第六章,p. 1,華泰書局,台南,2004。
[12] 張紹勳、張紹評、林秀娟,SPSS for windows-多變量統計分析,第八章,p.1,松崗電腦圖書資料股份有限公司,台北,2003。
[13] 陳順宇,多變量分析,第一章,p.1,華泰書局,台南,2004。
[14] Einax, J. W., Zwanziger, H. W.,Geib, S., Chemometrics in environmental analysis, Chapter 4, p. 78, Weinheim, Germany,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