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雪芳
論文名稱: 商業華語短期密集課程設計
Design of Short Term Intensive Business Mandarin Curriculum
指導教授: 信世昌
Hsin, Shih-Ch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畢業學年度: 8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0
中文關鍵詞: 華語文教學課程設計商業華語密集課程語言教學
英文關鍵詞: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Curriculum Design, Business Mandarin, Intensive Program, Language Instruc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19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篇論文是以語言教學設計為核心,以短期密集課程為目標形式,而在內容上則針對商業華語為主軸。
    華語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隨著四大華人社會:台灣、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等地的經濟榮景大好情況之下,以華語作為第二語言或外語的學習課程自然愈見蓬勃。新世紀的華語學習者抱持工具型動機,廣大的利益市場與強勁的經貿力量讓商業華語呈現出高度的需求性。同時,由於工商科技加快人們生活的步調,投入學習語言的時間亦跟著縮短,短期密集課程型態則更能符合實際需求。
    本研究即針對商業華語短期密集課程的設計進行探討,研究的方法採「發展研究法」,同時運用「質化研究」與「行動研究法」。首先設定商業華語短期密集課程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並且確認一個良好的商業華語短期密集課程需要周延的設計,於是試圖從理論與實際兩大方向中發展出合理的研究結果。
    關於理論的部分,則選擇出六個與語言課程設計相關的模式於第三章中分析其特點,綜合相通之處,抽絲剝繭出語言課程設計上基本的構成要素;然後再將之橫向式分析與商業華語和密集華語課程相關的多篇重要文獻資料,驗證這些基本構成要素在商業華語短期密集課程上的有用程度。
    關於實際部分,除了研究者親赴北京參與Associated Colleges in China(美國各大學聯合漢語中心)為期兩個月的華語密集課程之體驗外,並擴大引證範圍,蒐集美國著名的華語學習中心「明德大學中文學校」和「印第安那大學東亞語言暑期學院中文學校」,以及台灣的「台灣大學國際華語研習所」、「師範大學國語文教學中心」和德國的「海德堡大學漢學系」等華語密集課程之詳細內容與特色,作為分析比較的基礎。
    在進行理論與實際的綜合分析比較之後,第五章即為研究者發展出的研究結果-商業華語短期密集課程之構成元素,並加以細目說明在課程設計的過程中會遭遇到的「人」、「事」、「物」等三個面向的問題考量。最後,並以個案模擬的方式檢視研究結果的可行性,實際設計一個課程範例。

    Mandarin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language in the world. With the healthy economical prospects of the four main Chinese societies-Taiwan, Mainland China, Hong Kong and Singapore, courses catering to people learning Mandarin as a second language in school, or as a foreign language are also enjoying a healthy boom. The new learners have more practical motives, mainly due to the potential of the language and the Chinese societies' economical prowers. This creates a huge demand for Business Mandarin.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pace of life pick up with social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the amount of time that can be used for learning languages shorten, the overall result being that short term intensive courses are more suited to reality.
    This research concerns itself with the design of short term intensive Business Mandarin courses. The research methods makes use of the "Development research method,"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Quality Development research method" and the "Action research method." After showing that short term intensive Business Mandarin courses are necessary and that a well-designed course needs cardful planning beforehand, I'll try to derive a reasonable conclusion based on logic and practicality.
    For the logic part, six cases related to the design of language courses will be analyzed in chapter three. Their common Characteristics will be used to find the basic sturctural constructs, after which, using lateral formula analysis and many important references related to Business Mandarin and intensive Mandarin courses, the usefulness of these constructs in short term intensive Business Mandarin will be Proved.
    For the practicality part, besides the experiecnce gained from going to Beijing personally to attend the "Associated Colleges in China" two months intensive Mandarin course, the detailed data gathered on the cont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andarin/Chinese inteensive courses from America's famous Mandarin/Chinese learning center"Middlebury College Language Institute," "Indiana University-East Asian Summer Language Institute," not to mention Taiwan's "Inte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Program a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andarin Training Center at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and also Germany's "The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Heidelberg, Germany" are used to prove my point the bases in which my hypothese holds, and as the foundation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
    After an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logic and pracitcality parts is make, chapter five will talk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mainly the structural constructs of short term intensive Business Mandarin, and with the addition of detailed explanation on the design process of the courses through the consideration of "People," "Events," "Things," etc. Lastly, the workability of the hypotheses mentioned will be tested by designing a typical course using case simulation.

    圖次 表次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需求 1 一、前言 1 二、華語學習的需求 2 三、商業華語的需求 6 第二節研究問題 9 第三節研究範圍與相關名詞界定 10 一、研究範圍 10 二、相關名詞界定 10 第二章研究方法 第一節研究的方法 12 第二節研究的過程 13 第三節研究的資料蒐集與分析方式 16 一、資料蒐集 16 二、分析方式 16 第三章文獻資料分析 第一節語言課程設計相關模式探討 17 一、語言課程的元素-課程發展的系統化方法 17 二、專業英語教學-以學習為中心的教學方法 22 三、課程設計-語言學習的計畫與教材發展:概括性的目標如何變成特定性的教學目標 28 四、語言教學的途徑與方法-a.構成教學方法的主要與次要元素之摘要 b.語言課程發展進程 31 五、課程與教學之基本原理-泰勒原則 34 六、教學設計-系統化教學設計模式 37 第二節歸納各模式的共通要素 39 一、課程目標 40 二、學習者需求分析 40 三、教材 40 四、教學者的角色 41 五、教與學的活動 41 六、評鑑 42 第三節歸納語言課程設計發展的流程 43 第四節商業華語/密集華語 課程相關資料探討與分析 45 一、課程目標 45 二、學習者需求分析 47 三、教材 50 四、教學者的角色 51 五、教與學的活動 52 六、評鑑 55 第四章華語密集課程現況與探討 第一節簡介 57 一、美國明德大學中文學校 59 二、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東亞語言暑期學院中文學校 59 三、美國各大學聯合漢語中心(北京) 59 四、台灣大學國際華語研習所 60 五、台灣師範大學國語文教學中心 60 六、德國海德堡大學漢學系 61 第二節現況瞭解與探討 61 一、教學目標 61 二、教學者 62 三、學期制度 63 四、分級制度 63 五、課型及課程安排 64 六、教材 68 七、教學管理 68 八、學習環境 68 九、課外活動安排 71 十、評量制度 73 第五章研究結果 第一節關於「人」的元素分析 77 一、學習者 77 二、教學者 83 三、管理者 88 四、行政者 88 第二節關於「事」的元素分析 89 一、課程目標確立 89 二、教學性質定位 89 三、語言技能定位 90 四、學程及教學時間確立 92 五、課型安排 93 六、教學內容選擇 94 七、教學大綱組織 96 八、學習量設定 97 九、教學策略設計 97 十、課外活動安排 100 十一、教學管理 101 十二、學習成效評量 102 十三、行政事務處理 103 十四、整體運作成效評量 104 第三節關於「物」的元素分析 106 一、教材 106 二、學習環境 115 三、其他 117 第六章商業華語短期密集課程模擬範例 第一節課程設計的模擬過程 119 一、模擬個案背景 119 二、「人」的因素 120 三、「事」的因素 121 四、「物」的因素 128 第二節課程設計的範例 129 第七章結語與建議 第一節結語 134 第二節研究過程的限制 135 第三節對未來研究方向的建議 136 參考資料 中文部分 138 西文部分 142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附錄四 第二節

    中國視聽教育學會.中國視聽教育基金會(主編)。1989.系統化教學設計.台灣:師大書苑。

    無法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