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靜兒 |
---|---|
論文名稱: |
兩漢言志賦研究 |
指導教授: | 高秋鳳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53 |
中文關鍵詞: | 言志賦 、士不遇 、兩漢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71 下載:3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篇「兩漢言志賦」,是指受到言志思想影響的賦篇,內容攸關美刺政教,也包含作者一己之情思。文題中「言志」一詞,意謂言說個人思想和懷抱;就詮釋學角度來判斷,先秦以降「賦詩言志」之詩社會文化行為,將在兩漢辭賦創作中展現詮釋範型意義。本篇「兩漢言志賦研究」論文共分六章,採用文學史的時間概念斷限為西漢初年至東漢建安以前的言志賦篇研究。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旨在見賦以洞悉兩漢知識份子的心聲,並考察時代背景與學術文化與之影響,三則探究其思想情感之異同,也可從各自不同的志向看出作者生命哲學,四則探究言志賦之藝術特徵。
第二章考察有關「言志賦」的文體問題、名義問題與取材問題。從辭、騷、賦三體之源流與交涉發展過程,釐清本賦取材的問題。本文「言志賦」義界問題,觸及中國詩學課題,故從「詩言志」和「詩緣情」的詩論意義與創作意義兩方面來商榷研究態度。而言志賦取材問題,採取多元的判斷方法,勘定二十四篇言志賦。
第三章考察兩漢言志賦家與政治的關係。利用漢賦發展的四期,試圖結合賦家的政治環境與創作身分,勾勒兩漢言志賦家的政治文化圈。之後,針對兩漢言志賦家的身世背景、仕進途徑、官運發展,考察言志賦家的官運變化與賦篇寫作動機之間的心態問題,以提供分析文本的言志抒情意涵的線索。吾人主張賦家「言志」意涵,必然包括政治場域以外的話語。
第四、五章進行文本研究。吾人擬從篇名命題來切入文本,因為前賢分析〈離騷〉時,也是從作品標題來解讀創作意圖。因此按照篇題命名話語,析分言志賦的寫作類型,為「士不遇」、「體物」、「答客難」、「顯志」、「思玄」、「歸隱」、「述行」、「宮怨」、「夢」與「刺世」等十大類別。接著溯源作品與典範關係,分析文本主題思想與藝術手法,並運用「讀者接受與反應理論」,企圖扮演一個能夠對話的讀者。
第六章為結論。兩漢言志賦家多採騷體賦作為抒情寫志的文學形式,不管是狀物、抒情、敘事或說理,都極富表現力。言志賦家亦使用散體賦來創作,形成假設問對、徵材聚事等結構。兩漢言志賦繼承「詩言志」精神,賦篇多稱詩喻志,士人的壓力來自外在環境因素與內在身心因素,因此,屈騷更是成為作家「失職而志不平」之際的書寫策略。簡宗梧研究指出「賦體因子」,其一「微言諷諭」乃是兩漢言志賦的共同特徵。這些文本充滿「出/入仕」與「處/隱逸」的討論,因此兩漢言志賦家從儒、道哲學探求人生的消解之道,而在不同的時期,言志賦內容思想又各有所側重。
壹、專門著作
一、古籍之屬
1.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台北:藝文,十三經注疏本
2. 漢‧毛公傳,唐‧孔穎達等正義,《毛詩正義》,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台北:藝文,十三經注疏本
3. 漢‧鄭元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台北:藝文,十三經注疏本
4. 漢‧鄭元注,唐‧孔穎達等正義,《禮記正義》,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台北:藝文,十三經注疏本
5. 漢‧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三家注》,台北:藝文,(影印乾隆武英殿刊本)
6. 漢‧揚雄著、汪榮寶疏、陳仲夫點校,《法言義疏》,北京市 : 中華書局,1987年
7. 漢‧班固撰,王先謙注,《漢書補注》,台北:藝文,(影印長沙王氏校刊本)
8. 漢‧許慎,《說文解字》,書銘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9月6版
9. 漢‧王逸章句,宋‧洪興祖《楚辭補注》,台北:大安出版社,1995年
10. 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台北:藝文,十三經注疏本
11.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春秋左傳正義》,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台北:藝文,十三經注疏本
12. 南朝宋‧范曄撰,王先謙注,《後漢書集解》,台北:藝文,(影印長沙王氏校刊本)
13. 南朝宋‧范曄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後漢書並附編十三種》,鼎文書局,1977年初版
14.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 ,《昭明文選》,上海:上海古籍,1996年
15. 明‧張溥輯,《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臺中市:松柏,1964年
16. 清‧嚴可均輯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北京 :中華書局,1985年
17. 清‧陳元龍輯,《御定歷代賦彙 》,台北 :台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6年
18. 清‧黃本驥,《歷代職官表》,上海:上海古籍,2006年
19. 清‧蔣驥,《山帶閣註楚辭》,北京市 : 中華書局,1958年
20. 清‧王夫之、戴鴻森點校,《薑齋詩話箋注》,臺北市 : 木鐸,1982年
21. 清‧王夫之,《讀通鑑論》,漢京文化出版臺北縣土城市 : 頂淵文化發行,2004年
22. 清‧趙翼,《廿二史劄記》,鼎文書局,1975年3月初版
23. 清‧姚鼐,《古文辭類纂》,臺北市 : 世界,1956年
24. 清‧王國維《人間詞話》,上海市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
25. 清‧姚際恆,《詩經通論》,臺北市:廣文,1961年
26. 清‧孫梅,《四六叢話》,臺北市 : 世界,1962年
二、辭賦之屬(依照作者姓氏筆劃)
1. 仇仲謙選析、費振剛審定,《漢賦賞析》,南寧廣西教育,1989年
2. 王煥然,《漢代士風與賦風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3. 曲德來,《漢賦綜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3年
4. 朱曉海,《習賦椎輪記》,臺北 : 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5. 朱曉海,《漢賦史略新證》,西安市:陜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6. 何沛雄,《漢魏六朝賦家略論》,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年
7. 何沛雄,《漢魏六朝賦論集》,臺北:聯經,1980年4月初版
8. 何沛雄,《賦話六種‧讀賦零拾》,香港三聯書店,1982年
9. 何廣棪,《漢賦與楚文學之關係》,香港珠海學院文史研究所學會,1973年
10. 余崇生編,《楚辭研究論文集》,臺北市:學海出版社,1985年初版
11. 吳旻旻,《漢代楚辭學研究──知識主體的心靈鏡像》,台北縣永和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12. 李曰剛,《辭賦流變史》,臺北:文津,1987年初版
13. 李兆蘭,《漢賦初探》,台中書恒,1980年
14. 李志慧,《漢賦與長安》,西安市:西安出版社,2003年
15. 李善昌,《漢賦研究》,台北市撰者,1977年
16. 李誠,《楚辭文心管窺──龍鳳文化研究之一》,臺北市:文津,1995年
17. 汪小洋,《漢賦史論》天津市: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0年
18. 阮忠,《漢賦藝術論》,華中師大出版社,1993年6月
19. 周建忠,《當代楚辭研究論綱》,武漢市: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
20. 季羨林名譽主編、張燕瑾、呂薇芬主編,費振剛本卷主編,《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先秦兩漢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
21. 金秬香,《漢代詞賦之發達》,上海商務印書館,1938年
22. 俞紀東,《漢唐賦淺說》,上海:東方出版社,1999年
23. 姜書閣,《先秦辭賦原論》,濟南市:齊魯書社,1983年第1版
24. 姜書閣,《漢賦通義》,濟南市:齊魯書社,1989年
25. 胡學常,《文學話語與權力話語:漢賦與兩漢政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26. 馬茂元主編,楊金鼎、王從仁、劉德重、殷光熹注釋,《楚辭注釋》,臺北:文津,1993年,臺灣初版
27. 馬積高,《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9月第2次印刷
28. 馬積高,《歷代辭賦研究史料概述》,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重印
29. 涂元恆,《漢賦名家欣賞》(枚乘、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張衡),臺北縣中和市中經社文化出版社采舍國際通路總經銷,2005年
30. 康金聲,《漢賦縱橫》,太原市: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31. 張正體、張婷婷同著,《賦學》,台北:學生書局,1982年8 月初版
32. 張書文,《楚辭到漢賦的衍變》,台北市:正中書局,1983年
33. 張啟成、徐達主編,《漢賦今譯》,貴州人民,2001年
34. 張清鐘,《漢賦研究》,台北市:臺灣商務,1975年
35. 曹明綱,《賦學概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36. 曹淑娟,《漢賦之寫物言志傳統》,台北:文津,1987年8月
37. 曹勝高,《漢賦與漢代制度:以都城、校獵、禮儀為例》,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38. 曹道衡,《漢魏六朝辭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39. 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市:里仁,2003年
40. 許建章,《漢賦研究》,台北市崇德,1985年
41. 許結,《中國賦學歷史與批評》,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
42. 郭建勛:《漢魏六朝騷體文學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43. 郭維森、許結,《中國辭賦發展史》,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
44. 陶秋英,《漢賦之史的研究》,新文豐出版社,1939年
45. 章滄授,《漢賦美學》,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2年
46. 彭毅,《楚辭詮微集》,臺北市:學生書局,1999年
47. 游國恩,《楚辭概論》,臺北市:臺灣商務,1999年臺二版
48. 湯炳正,《屈賦新探》,臺北市:貫雅文化,1991年
49. 程章燦,《漢賦攬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50. 程章燦,《魏晉南北朝賦史》,南京市: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
51. 程德和:《漢賦管窺》,鄭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52. 費振剛、胡雙寶、宗明華輯校,《全漢賦》,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4月
53. 費振剛、仇仲謙、劉南平校注,《全漢賦校注》,廣東教育出版社,2005年
54. 馮良方,《漢賦與經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8月
55. 萬光治,《漢賦通論(增訂本)》,北京:華齡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次印刷
56. 廖國棟,《建安辭賦之傳承與拓新──以題材及主題為範圍》,台北:文津,2000年
57. 廖國棟,《魏晉詠物賦研究》,臺北:文史哲,1980年
58. 熊良智主編,《辭賦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59. 蔡宗陽、余崇生主編,《中國文學與美學》,臺北市 : 五南,2000年
60. 鄭良樹,《辭賦論叢》,臺北市:臺灣學生,1998年初版
61. 鄭毓瑜,《性別與國家──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台北:里仁,2000年
62. 魯瑞菁,《諷諫抒情與神話儀式:楚辭文心論》,台北:里仁,2002年
63. 蕭兵,《楚文化與美學》,臺北市:文津,2000年
64. 蕭兵,《楚辭與美學》,臺北市:文津,2000年
65. 簡宗梧,《漢賦源流與價值之商榷》,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
66. 簡宗梧,《漢賦史論》,台北東大發行:三民總經銷,1993年
67. 簡宗梧,《賦與駢文》,臺北:台灣書店,1998年
68. 蘇慧霜,《騷體的發展與演變──從漢到唐的觀察》,臺北:文津,2007年
69. 龔克昌,《中國辭賦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重印
70. 龔克昌,《漢賦研究》,山東文藝出版社,1984年
71. 龔克昌,《漢賦新選》,武漢市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三、其他專書
1. 仇小屏,《篇章結構類型論》,台北:萬卷樓,2000年
2. 文幸福,《孔子詩學研究》,臺北市:台灣學生,1996年
3. 文幸福,《詩經周南召南發微》,臺北市:學海出版,1986年
4. 王立,《中國文學主題學──悼祭文學與喪悼文化》,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
5. 王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7月初版
6. 王邦雄,《老子的哲學》,臺北市:東大,2004年修訂二版
7. 王忠林、邱燮友等編撰,《中國文學史初稿》增訂版,台北:萬卷樓,2002年
8. 王洲明,《中國文學精神》〔漢代卷〕,山東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9. 王國櫻,《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論析》,臺北市:允晨文化,1999年
10. 王基倫、洪淑苓,《四史導讀》,臺北:臺灣書店,1999年初版
11. 王雲五主編,《萬有文庫薈要》,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8月台一版
12. 王新華,《周易繫辭傳研究》,臺北:文津,1998年
13. 王溢嘉,《精神分析與文學》,臺北縣中和市 : 野鵝,1985年4版
14. 王運熙、楊明合著,《魏晉南北朝文學批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15. 王夢鷗,《古典文學論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84年
16. 王瑤,《中古文學史論》,臺北:長安出版社,1986年
17. 王巍,《建安文學研究史論.關於建安文學研究的幾個問題》,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4年
18. 加斯東‧巴舍拉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臺北市:張老師文化,2003年
19. 朱自清,《詩言志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20. 何新,《諸神的起源──中國遠古神話與歷史》,香港三聯書店,1986年
21. 余三定,《文學概論》,南京:南京學出版社,2004年
22.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市 :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23.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1980年
24. 吳文治,《中國文學史大事年表》,安徽:黃山書社,1996年
25. 吳功正,《中國文學美學》,南京市 : 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1年
26. 吳宏一編,《白話詩經》,臺北市:聯經,1993年
27. 吳璵注譯,《新譯尚書讀本》,臺北:三民,2001年初版九刷
28. 李長之,《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臺北市:里仁,1997年初版,1999年4月10日增訂
29. 李春青,《在文本與歷史之間──中國古代詩學意義生成模式探微》,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
30. 李春青,《詩與意識形態──西周至兩漢詩歌功能的演變與中國詩學觀念的生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31. 李歐梵,《中國現代文學與現代性十講》,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
32. 沈謙,《文心雕龍批評論發微》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79年9月第二次印行
33. 周光慶,《中國古典解釋學導論》,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34. 周金聲,《中國古典詩藝品鑑》,漢口市: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新華書店,1994年第1版
35. 周振甫注譯,《文心雕龍注譯》,臺北:里仁,1998年
36. 周桂鈿,《董學探微》,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1月初版
37. 周啟成等人注譯,《新譯昭明文選》,臺北市:三民書局印行,2001年初版二刷
38. 周道濟,《秦漢政治制度研究》,台北:臺灣商務,1968年3月增訂一版
39. 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40. 孟悅、戴錦華合著,《浮出歷史地表──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研究》,台北:時報文化,1993年9月初版
41. 季鎮淮,《司馬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42. 尚學鋒,《道家思想與漢魏文學》,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43. 林素英,《「禮學」思想與應用》,臺北市:萬卷樓,2003年初版
44. 林淑貞,《中國寓言詩析論:表意.示意.釋義》,臺北市:里仁,2007年
45. 林淑貞,《中國詠物詩「託物言志」析論》,臺北:萬卷樓,2002年4月
46. 邱創煥,《文官制度論叢》,中華民國國家發展策進會,1993年
47. 金元浦,《接受反應文論》,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48. 施丁,《司馬遷行年新考》,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
49. 洪順隆,《由隱逸到宮體》,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50. 范文瀾註,《文心雕龍註》,商務印書館,1960年6月第1版,1995年3月第10次印刷
51.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學生書局,1989年
52. 孫明君,《漢末士風與建安詩風》,臺北:文津,1995年初版
53. 徐芹庭,《細說易經六十四卦》,桃園縣中壢市:聖環圖書,1996年初版
54. 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
55.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1974年
56.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1999年10月7版4刷
57. 徐復觀,《周秦漢政治社會結構之研究》,臺北:臺灣學,1975年3月3版
58. 徐華龍,《中國鬼文化》,上海文藝出版社,1991年1月1刷
59. 翁其斌,《中國詩學史──先秦兩漢卷》,廈門:鷺江出版社,2002年
60. 高宣揚,《解釋學簡論》,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8年初版
61. 高敏,《秦漢史論稿》,臺北:五南,2002年
62. 涂公遂,《文學概論》,臺北:五洲出版社,1993年
63. 康正果,《風騷與豔情:中國古典詩詞的女性研究》,台北市:雲龍出版社,1991年
64. 張大可,《司馬遷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65. 張可禮,《建安文學論稿.建安文學的發展階段》,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6年
66. 張法,《中國文化與悲劇意識》,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
67. 張金儀,《漢鏡所反映的神話傳說與神仙思想》,故宮叢刊編輯委員會,中華1981年7月初版
68. 張金鑑,《中國文官制度史》,現代國民基本知識叢書第三輯,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出版發行,1955年2月初版
69. 張峰屹,《西漢文學思想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
70. 張素卿,《左傳稱詩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1年6月
71. 張鈞莉,《六朝游仙詩研究》,古典詩歌研究彙刊第三輯:第二冊,台北縣永和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年
72. 張漢良,《比較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年
73. 梅家玲編,《性別論述與臺灣小說》,台北市: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0年初版
74. 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台北:里仁,2003年初版
75. 許倬雲,《求古編》,臺北市:聯經,1982年初版
76. 許結,《漢代文學思想史》,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次印刷
77. 郭英德、謝思煒、尚學鋒、于翠玲,《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史》,北京:中華書局,2000重印,1995年11月
78. 郭英德、謝思煒、尚學鋒、于翠玲合著,《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史》,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重印
79.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南:平平出版社發行,1974年9月再版
80. 陳良運,《中國詩學體系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7月,2003年4月重印
81. 陳昌明,《緣情文學觀》,臺北市:臺灣書店,1999年
82. 陳瑞明,《士昏禮服飾考》,收入《儀禮復原研究叢刊》,臺灣中華書局印行,民國七十五年九月二版
83. 陳滿銘《國文教學論叢》,台北:國文天地發行,1990年初版
84. 陳慶輝,《中國詩學》,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12月初版
85. 陸侃如,《中古文學系年》,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7月
86. 章必功等編撰,《先秦兩漢文學論集──祝賀褚斌杰教授從教50周年》,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7月
87. 傅正谷,《中國夢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9月1版
88.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市:三民,2003年重印二版
89. 勞榦,《秦漢史》,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1970年
90. 曾資生,《兩漢文官制度》,商務印書館,1942年
91. 游國恩編選,《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台北縣土城:鼎淵,2005年月10初版
92. 童慶炳,《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臺北市:萬卷樓發行:三民總經銷,1994年
93. 華仲麐,《中國文學史論》,臺灣開明書店,1965年12月
94. 黃公偉,《中國文學史》,台北市:帕米爾書店,1967年9月
95.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巨流圖書公司,1976年10月二版
96.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97. 黃留珠,《中國古代選官制度述略》,陜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
98. 黃留珠,《秦漢仕進制度》,西北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1998年5月第2次印刷
99. 黃惠賢、陳鋒,《中國俸祿制度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
100. 黃慶萱,《周易縱橫談》,台北市:東大發行:三民總經銷,1995年
101. 黃澤新,《中國的鬼文化》,台北市:幼獅文化,1995年初版
102. 楊金鼎等注釋,《楚辭注釋》,台北市:文津,1993年臺灣初版
103. 葉嘉瑩,《迦陵論詞叢稿》,河北:河北教育,1998年6月初版二刷
104.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台北市:臺灣學生,1987年
105. 董治安,《兩漢文獻與兩漢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06. 董學文、張永剛,《文學原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107. 詹福瑞,《中古文學理論範疇》,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7月第1版
108. 熊道麟,《先秦夢文化探微》,台北縣深坑鄉:學海出版社,2004年一版
109. 維金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著,張秀亞譯,《自己的房間》,臺北市:天培文化出版:九歌總經銷,2000年
110. 裴斐,《詩緣情辨》,四川:四川文藝出版社,1986年
111. 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概論》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112. 趙沛霖,《屈賦研究論衡》,聖環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6月20日1版1刷
113. 趙長征等撰著、費振剛主編,《先秦兩漢文學研究》,北京市 : 北京出版社, 2001年
114.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新校本,臺灣中華書局,1967年5月臺二版
115. 劉文英,《夢的迷信與夢的探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1月重印
116. 劉文英、曹田玉,《夢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
117. 劉若愚撰、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1980年1月
118. 劉斯翰,《漢賦──唯美文學之潮》,廣州文化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
119. 劉懷榮,《中國古典詩學原型研究》,臺北:文津,1996年
120. 劉躍進,《秦漢文學編年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121. 潘富俊著述與攝影,呂勝由攝影,《楚辭植物圖鑑》,臺北市:貓頭鷹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2年
122. 蔣善國,《尚書綜述》,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第1版
123.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台北:學生書局,1984年
124.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台北市:大安,1995年第1版3刷
125.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台北市:麥田出版社,2005年12月15日初版一刷
126. 魯迅,《漢文學史綱要》,台北市:風雲時代:學英文化發行,1990年
127. 錢穆,《秦漢史》,東大圖書公司印行,1987年10月5版
128.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市:臺灣商務,1995年修訂三版
129. 駱鴻凱,《文選學》,華正書局,2003年10月初版1刷)
130. 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四集,台北縣板橋市:稻香出版社,1995年10月初版
131. 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初版
132. 糜文開、裴溥言,《詩經欣賞與研究》,臺北市:三民,1987年改編版
133. 簡政珍,《放逐詩學》,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11月初版
134. 薩孟武,《中國社會政治史》,臺北市:三民,2007年2月七版
135. 藍旭,《東漢士風與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5月
136. 羅根澤,《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學海出版社,1970年9月
137. 羅根澤,《周秦兩漢文學批評史》,臺北:臺灣商務,1996年3月,臺二版
138. 藤志賢注譯,《詩經讀本》,臺北市:三民書局,2002年
139.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市: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8月初版
140. 嚴明、樊琪,《中國女性文學的傳統》,臺北:洪葉文化公司,
141. 饒宗穎,《文轍──文學史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91年11月
142. 顧頡剛等編著,《古史辨》,海口市:海南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143. 龔鵬程,《文學批評的視野》,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1月
四、辭典
1. 劉國新主編《中國政治制度辭典》,中國社會出版社,1991年3月北京第二次印刷
2. 陶今雁、姚品文主編:《中國歷代詠物詩辭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3. 遲文浚、許志剛、宋緒連主編,《歷代辭賦鑑賞辭典》,遼寧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第1版
4. 費振剛、仇仲謙編,《漢賦辭典》,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2002年
貳、學位論文(依照作者姓氏筆劃)
1. 王仁祥,《先秦兩漢的隱逸──從政治史與思想史角度考察》,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2. 王學玲,《漢代騷體賦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3. 江蓮碧,《中國服飾禮儀符碼表徵與文化內涵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4. 何于菁,《東漢辭賦與政治》,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1月
5. 吳旻旻,《漢代楚辭學研究──知識主體的心靈鏡像》,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
6. 吳品萫,《李商隱詩歌「女性敘寫」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7. 吳儀鳳,《詠物與敘事──漢唐禽鳥賦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博士論文,2000年
8. 李國熙,《兩漢魏晉辭賦中失志題材作品之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9. 林佳珍,《詩經鳥類意象及其原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10. 洪佳琳,《班固辭賦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12月
11. 唐毓麗,《平路小說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12. 徐彩琪,《東方朔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年6月
13. 高秋鳳,《楚辭三九暨後世以九名篇擬作之研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1986年
14. 張秋麗,《漢魏六朝紀行賦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15. 張嘉純,《漢魏六朝辭賦中的游仙題材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16. 曹淑娟,《論漢賦之寫物言志傳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0年
17. 陳名皎,《董仲舒教育思想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語文教育教學碩士學位班,2006年7月
18. 陳佳君,《虛實章法析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19. 陳姿蓉,《漢代散體賦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
20. 傅維信,《莊子「逍遙而遊」思想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21. 彭繼中,《論語仁概念的研究──以文質論觀點的探討》,國立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22. 曾守正,《先秦兩漢文學言志思想及其文化意義──兼論與六朝文化的對照》,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23. 黃麗月,《北宋亭臺樓閣諸記以賦為文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博士論文,2004年
24. 黃櫻芳,《史記西漢女性人物形象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25. 廖國棟,《張衡生平及其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26. 熊道麟,《先秦夢文化探微》,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年
27. 劉香蘭,《蔡邕及其碑傳文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28. 劉楚荊,《蔡邕辭賦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年
29. 蔡妮芳,《理論與實踐──揚雄文學思想及其賦結合之考察》,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年
30. 蔡尚志,《賈誼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7年
31. 謝綉治,《周易憂患九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5月
32. 簡宗梧,《司馬相如揚雄及其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5年
33. 蘇慧霜,《騷體的發展與衍變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
参、期刊論文
1. 孔黎蘭,〈司馬遷的「士人」思想〉,咸陽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6月,第21卷第3期
2. 毛宣國,〈試論中國古典喜劇中的詼諧與機智〉,《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3年第11期
3. 王文生,〈「詩言志」──中國文學思想的最早綱領〉,《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期,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3年3月
4. 王保頂,〈東漢後期士人與宦官、外戚鬥爭的文化意義〉,《孔孟月刊》第四十三卷第五期
5. 王保頂,〈從游士到儒士:早期士人階層的演變及其意義〉,《孔孟月刊》第三十八卷第五期
6. 王熙元,〈芬芳高潔的期許──離騷中香草的隱喻意義〉,《國文天地》第八卷第12期,1993年5月
7. 王銳,〈意隱與身隱──從歸田賦和歸園田居看古代文人的歸隱境界〉,重慶社會科學,2006年第20期(總第142期)
8. 史超,〈弔文研究〉,株洲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1卷第1期,2006年2月
9. 伏俊璉,〈漢代冷嘲熱諷、嘻笑怒罵類俗賦〉,《北方論叢》,2004年第4期,總第186期
10. 朱曉海,〈讀兩漢詠物賦雜俎〉,《漢學研究》第18卷第2期,民國89年12月
11. 吳盈靜,〈從士不遇賦一文論董仲舒的人格特質〉,《嘉義技術學院學報》第六十四期,1999年
12. 吳翊良,〈漢代女賦家「女性書寫」探討──以自悼賦、東征賦為析論對象〉,《思辨集》第八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5年3月
13. 吳儀鳳,〈騷體賦、散體賦分類概念評析〉,《東華人文學報》,2003年7月第5期
14. 吳儀鳳〈詠物與敘事──論禽鳥賦的兩種文學類型〉,《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第一期,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1999年6月
15. 呂正惠,〈「物色」論與「緣情」說──中國抒情美學在六朝的開展〉,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文心雕龍綜論》,臺北:學生書局,1988年
16. 李王君平〈賈誼美學、哲學思想抉微──從鵩鳥賦的核心細胞「道」談起〉,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8年第2期
17. 李彤,〈班婕妤和她的賦〉,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總第97期
18. 李瑞騰,〈在時代的脈動裡開創人文空間—李瑞騰專訪平路〉,文訊雜誌,1996年8月
19. 李瑋如,〈《周易.繫辭傳》「象」概念初探〉,《孔孟月刊》第三十六卷第十一期,1998年7月
20. 秀敏,〈賈誼人格精神探析〉,《船山學刊》,2004年第2期
21. 孟修祥,〈論賈誼對屈原精神的接受〉,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2期,2004年3月
22. 林文月,〈關於文學史上的指稱與斷代──以六朝為例〉,收錄於《語文、情性、義理──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國立台灣大學,1996年4月
23. 林小雲〈西漢「士不遇」賦與士人心態〉,廈門教育學院學報,第六卷第二期,2004年6月
24. 林淑貞,〈擬譬與寓寄──從(鴟梟)辨析「比」、「比興」與「寓言詩」義涵之異同〉,《孔孟月刊》,第四十卷第十一期,2002年7月
25. 侯杰錩,〈漢賦序文初探──以主題為軸心〉,《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第三期,2000年6月
26. 徐正之,〈千古才情賈長沙──賈誼傳論〉,天中學刊,第16卷第3期,2001年6月
27. 徐宗文,〈辭賦頌辨異〉,江海學刊,1984年第6期
28. 高大成,〈屈原及其作品蘊義之分析〉,《國際辭賦學學術硏討會論文集》,第3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硏討會,台北市 : 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編,1996年12月
29. 高秋鳳,〈試論兩漢言志賦與道家之關係〉,《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兩漢論文集.第二屆》,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編輯,2005年
30. 康金聲、陳泳濤,〈論漢賦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安慶師範學院學報》,1987年第3期
31. 張自華,〈略論賈誼辭賦中的「時命」主題〉,淮北煤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1期,2002年2月
32. 張亞欣,〈賈誼賦中的屈莊模式〉,邢台學院學報,第20卷第4期,2005年12月
33. 曹菁,〈騷賦體辨異〉,《常徳師專學報》,1984年第1期
34. 梁建民,〈討伐沒落王朝的戰鬥檄文──評趙壹的刺世疾邪賦〉,咸陽師專學報綜合雙月刊,第10卷1995年第2期文科版
35. 畢庶春,〈長門、自悼考論〉,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5期,2004年9月
36. 許又方,〈主體屬性的追尋與重構──論漢代學者對屈原自殺的批評〉,《第五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臺北市:政大中文系出版,新文豐發行,2005年12月
37. 許東海,〈漢魏六朝辭賦的田園書寫及其樂園論述──以歸田賦、歸去來辭、小園賦為主的討論〉,《第四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出版,2005年6月
38. 許結玲,〈從《說文解字‧女部》看古代女性社會地位的變遷〉,語文學刊(高教版),2006年第7期
39. 郭紹虞,〈試從文體的演變說明中國文學之演進趨勢〉,《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40. 郭維森,〈王延壽及其夢賦〉,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00年第1期,第37卷(總133期)
41. 陳成文,〈漢唐「答客難」系列作品之依仿與拓新〉,《第五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臺北市:政大中文系出版,新文豐發行,2005年12月
42. 陳美利,〈道家「自然」說概述〉,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語文學報,2001年12月第八期
43. 陳素素,〈從篇章句法論東方朔答客難修辭特色〉,收錄於倪佩君編輯《先秦兩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2005年初版
44. 陳敬夫,〈賦體探源〉,《中國文學研究》,1988年第3期
45. 陳滿銘,〈從意象看辭章之內容成分〉,《國文天地》19卷8期,2004年1月
46. 陳慶元,〈賦──時代投影與體制演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
47. 陳曉雯,〈長門賦與自悼賦之比較研究〉,《思辨集》第七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4年3月
48. 陳蘭村、張根明,〈論東方朔的滑稽、朝隱及文學創作〉,《貴州社會科學》,總186期第6期,2003年11月
49. 彭仲鐸,〈漢賦探源〉,《國文月刊》,第22期,1943年7月
50. 焦華麗,〈論漢代思玄賦的『神遊』描寫〉,科教文化,(下半月刊),2006年7月
51. 程千帆,〈辭賦略說〉,《古典文學知識》,1991年第4期
52. 程彥霞,〈馮衍作品的主題及風格特點〉,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二十四卷第二期,2005年4月
53. 程毅中,〈敦煌俗賦的淵源及其與變文的關係〉,《文學遺產》1989年1期
54. 馮君,〈孔子在中國歷史之地位〉,收錄於《中國通史論文選輯》上冊,台灣學生書局,1975年9月增訂版
55. 黃陶陶,〈屈原在離騷中的自我形象〉,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語文學報,1998年第五期
56. 楊子江,〈詩經婚戀詩的美學價值〉,《廣東教育學院學報》第一期,2000年
57. 萬曼,〈辭賦起源〉,《國文月刊》,1947年9月第59期
58. 葉幼明,〈論辭與賦的關係〉,《中國文學研究》,1990年第10期
59. 解昉,〈論賦〉,《山東八中校刊》第3期,1933年10月
60. 廖國棟,〈試探辭賦中的「客」──以屈賦及兩漢「答客難」系列為對象〉,「錢鍾書與20世紀中國學術國際研討會」2002年10月11日
61. 趙懷忠,〈司馬遷悲士不遇賦摭談〉,渭南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6期(總第50期)
62. 劉昆庸,〈稟才瑰穎,體寒飛動──論王延壽賦〉,《文史哲》,2000年第1期
63. 劉艷春、林偉,〈固迷世紛,永以長岑──班固、崔駰人生道路之比較〉,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19卷第4期,2004年4月
64. 樊榮〈傲骨凌當世奇文彪古今──讀趙壹刺世疾邪賦〉,新鄉師專學報社會社會科學版,第11卷第3期(總第49期)
65. 蔣文燕,〈別樣的生活境遇,相似的心靈規範──讀自悼賦和東征賦〉,《名作欣賞》第六期。
66. 蔡振念,〈李義山無題詩詮釋新論〉,中山人文學報第六期,1998年2月
67. 蔡覺敏,〈道家與漢賦〉,收錄於章必功等編撰《先秦兩漢文學論集──祝賀褚斌杰教授從教50周年》,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7月
68. 鄭之洪,〈班婕妤思想淺探〉,湛江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2期,1999年6月
69. 蕭偉韜,〈賈誼人生的深刻矛盾及其消解方式探討〉,焦作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卷第4期,2004年11月
70. 蕭勝雲,〈賈誼悲劇的實質〉,《船山學刊》,2002年第4期
71. 賴貴三,〈《周易》「命」觀初探〉,《國文學報》第30期,2001年
72. 韓雪〈辭賦考辨〉,《遼寧大學學報》,1987年第4期
73. 簡宗梧,〈編纂全漢賦之商榷〉,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60期,1989年12月
74. 簡宗梧,〈賦體之典律作品及其因子〉,逢甲人文社會學報,2003年5月
75. 簡宗梧〈賦與設辭問對關係之考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1期,2005年12月
76. 簡宗梧〈賦體因子的解析與再造〉,(國科會研究計畫NSC-90-2411-H-035-004),2001年
77. 顏建華,〈語短情長,辭清意暢──弔屈原賦淺談〉,安順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3期
78. 顏建華,〈興懷抒憤的佳作──略說賈誼的弔屈原賦〉,貴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總第43期),1996年
79. 顏崑陽,〈論先秦「詩社會文化行為」所展現的「詮釋範型」意義〉,《東華人文學報》第8期,2006年1月
80. 顏崑陽,〈論詩歌文化中的「託喻」觀念──以《文心雕龍‧比興》篇為討論起點〉,輯入《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論文集》第三輯,國立成功大學編,臺北市:文史哲,1991年
81. 顏崑陽〈論漢代文人「悲士不遇」的心靈模式〉,國立政治大學主編《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82. 蘇瑞隆,〈論儒家思想與漢代辭賦〉,文史哲,第5期(總第260期),2000年
83. 饒宗頤,〈賈誼鵩鳥賦及其人學〉,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7月第5卷第4期
84. 欒文通,〈東方朔故里考〉,《齊魯學刊》,1982年第2期
85. 欒文通、王繼坤,〈東方朔故里考證〉,《文史哲》,1990年第5期
86. 欒文通、李友人,〈東方朔故里新證〉,《德州師專學報》,1987年第1期